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改历程回顾(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5:4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改历程回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改历程回顾》。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改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改历程回顾

1979年元旦

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此后不久,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1980年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1年3月

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

1984年8月

卫生部起草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1985年4月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拉开了医疗机构转型的序幕。1985年后来被称之为“医改元年”。

1989年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提出通过市场化来调动企业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同年11月,卫生部正式颁发实行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和办法。医院按照任务和功能的不同被划分为三级十等,这一办法能更客观地反映医院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在政府的控制下展开有序的合作和竞争。

1992年9月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卫生部工作会议中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

1993年5月

时任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反对市场化,要求多顾及医疗的大众属性和起码的社会公平。

1996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为下一步卫生改革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在医疗领域主要有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等。

2000年2月

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之后陆续出台了13个配套政策。

2003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2006年初

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2006年9月

由11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成立,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任组长,新一轮医改正式启动。

2007年

十七大报告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特色卫生医疗体制的制度框架,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10月14日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二篇:回顾中国医改30年历程

回顾中国医改30年历程

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究报告被披露,其中明确指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此报告被广泛解读为失败由市场化改革所致,激起强烈社会情绪,“看病难、看病贵”从此成为社会焦点议题。

对于医改的时间界定,一般从1985年改革算起。但追本溯源,中国医改的时间还要早些,大概始于30年前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的一句话: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

1979年:医疗改革“初露端倪”

1979年元旦,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此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钱信忠的讲话,显得大胆而前卫。

不久,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卫生部又开展了对医院的“五定一奖”(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工作,并开始尝试对医院实行“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浙江等地的五所医院被列为“典型”。

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

从1981年至1989年,每隔三四年就有中央文件出台,其中关键性的文件是1984年8月,卫生部起草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正是在这一政策下,1985年成为医改的启动年。改革的手段从最初就十分明确——“给政策不给钱”。

这一时期产生了两个改革典型,一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协和经验”,二是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昆明经验”,在全国卫生系统备受推崇。这样的改革,在一定时期内当然会显现出成效。然而,在成效初显的同时,医改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由于实行“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制,政府财政收支占GDP比重急剧下降,公共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一路下滑,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严重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防疫网加速破败,严重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健康保障;由于过分强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医疗机构开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卫生医疗部门的行业作风开始变坏,名医生走穴、药方里开出电饭煲等一系列医疗乱象随即出现??

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1992年:向“医疗市场化”进军

1992年春,中国掀起新的改革浪潮,医改再次提上日程。

“如果等一二年,其他部门、行业各种产业部搞起来了,甚至你自己的领地都被人家挖走了,市场、群众就不需要你的产品了。”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在华东七省市卫生厅局长座谈会上说。

“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时任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的迟宝兰后来在会议上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

此后,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像雨后春笋般在医疗系统涌现,正是在这一阶段,卫生系统的内部争论日渐兴盛,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

争论的集中爆发,是在1993年5月的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殷大奎在报告中明确表示反对医疗服务市场化,这番表态随即被认为“思想保守,反对改革”。两派观点在会议上吵得不可开交。

从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00年,我国的卫生事业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在高速发展。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卫平介绍,1980年,我国卫生机构的数量是18万家,到2000年时已经达到32万家。

2000年:产权改革的号角

2000年,在江苏的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

这一举动的源头来自于当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意见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条目,让宿迁“激动不已”,这也使得酝酿于1999年的宿迁医改名正言顺。

五年下来,除两家公立医院,宿迁其他133家公立医院均被拍卖,宿迁政府自我评介“医疗事业基本实现政府资本完全退出”。而这一切的主要根源是财政投入出现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丁宁宁分析:“卫生费用主要来自地方财政,地方财政卸包袱的冲动,是医改市场化方向的重要动力之一。”

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进而开始检讨整个卫生事业。“政府主导派”与“市场派”的意见不相上下。对于宿迁改革的争议,是两派观点的又一次交锋,最后以搁置告终。

一位受雇于美国医疗投资集团的专家喜滋滋地介绍,至少有60亿美元的资本在等着收购中国的医院。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

2005年5月初,卫生部副部长马晓华发表讲话,严厉批评了当前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并且着重强调,“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医疗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我们决不主张民进国退。”

“市场化非医改方向”,2005年5月24日,卫生部下属的《医院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的一次最新讲话,并冠以这个让人注目的标题。

而医改话题被真正引爆是在6月20日,当天的《中国青年报》引用《医院报》5月份的报道,将刘新明“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观点,传递给了大众。

这一观点,被迅速地解读为卫生部的表态,一时间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刘新明的观点是,“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此后,《中国青年报》在7月28日又刊出报道,“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再次引起关注。国务院的这个研究报告认为,医改困局的形成,是将近二十年来医疗服务逐渐市场化、商品化引起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政府对卫生医疗事业的主导不足、拨款不足有关,所以,“核心问题在于强化政府责任”,医改路向选择上应以政府主导,公有制为主导,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品属性。

在这两篇报道之后,公众开始纷纷猜测,国务院关于医改的政策、方向是否要作大的调整?新一轮的关于医改的论战,随即暗流涌动。

2007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报告了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医疗改革进程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陈竺表示,“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努力缓解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在这份报告中,医改存在的一些关键性矛盾得到进一步明确: ——明确政府主导。“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继续“公益性”。公共卫生机构将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实行严格的收支预算管理并探索改革药品价格加成政策。“逐步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机制,维护公益性质。”

——完善医保体系。以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其他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也将得到加强。

陈竺透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目前已得到国务院的重视,“将尽快拿出人民满意的医改方案。”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出明确信号,医改将于2008年出台。卫生部有关官员此前也曾表示,医改方案将提交2008年3月的“两会”讨论。至此,中国医疗改革近三十年的风雨征途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中国商界》杂志刘娜)

第三篇:板小学校回顾课改历程

回顾课改历程,瞻望美好明天

--板小课改回顾

学校简介

遵化市铁厂镇板城联小,1976年建校。学校位于铁厂镇东北5公里处,占地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教职工19人,11个教学班,在校生256人,是地地道道的纯山区学校。

课改前生源全是四个邻村的农村孩子,教师老龄化严重,缺少新鲜血液流动,加之还有三分之一的非公办教师,所以我校相对于其他三所小学来说师资力量最薄弱,而通过全体老师不断拼搏,我校成绩不断超越同类学校,一直处于上游,近俩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迅速提升,教学成绩斐然,学校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名校,然而老旧的教学模式已然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模式,针对此种情况,我校多次召开动员大会,研究商讨开展高校课堂活动,这仅仅是刚刚卖出的一小步,没有取得实际效果,但也把我们所做的进行一下回顾和总结。2014年10月22日我校接到教育局小教室和教育办联合下发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拟于12月初举行全市“小学高效课堂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我校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了全校教师学习动员大会,借此契 机全面推进我校高效课堂的改革。

一、思想引领,厚积薄发

为了从思想上让教师转变观念,学校在开始课改时,先进行了思想大讲论,在全校开展了“什么是新课改理念”、“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质量”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在教师心中确定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种课改新思想,从而确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内涵。

课改思想的统一,是课改实验成功的关键。

二、加强培训,共同提高

1、理念培训

(1)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鼓舞干劲,为高效课堂在全校铺开奠定思想基础。

(2)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中国教师报李炳亭主任、杜郎口崔其升校长、江苏连云港徐翔校长等,及杜郎口课改名师来我校做高效课堂专题讲座,让我校教师切实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3)观摩示范教学。先后邀请杜郎口十几名课改名师 2 来我校进行示范课、观摩课教学,通过对传统课堂的剖析和与高效课堂的对比,让教师深刻认识推行高效课堂的深远意义,激发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的热情。

一、具体措施

1、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观看了有关高效课改的视频资料。

2、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为了切实做好“五步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五步教学法”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课堂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3、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铁厂中心小学先进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破茧成蝶,模式构建

最终结合实际提出了课堂教学新模式为: “五字”教学法

1、导(1-2分钟)

2、学(2-3分钟)

3、讨(5-8分钟)

4、展(5-10分钟)

5、练(10分钟左右)

二、遇到问题

我校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四、五十岁教师占到教师比例的三分之二,许多老教师习惯了多年的教学方法,从心里对课改的认识不足;另外学生也习惯了老师的主讲和自己的倾听及练习,从师生角度来看课改带给我们不小的难度;再者,新教师和老教师没有接触过高效课改方面的知识,起步对于我校教师来讲相对于其他兄弟学校晚的太多,诸多不利因素对我校课改的实施造成不小的困难。

三、解决方法

为了使高效课改工作顺利推进,不断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定期将全体教师集中在一起,将课改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以讨论会的形式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比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师问询,这样不断反思、小结模式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式环节细节,从而推动高效课改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总的来说,三小点去做:

1、不断与老师们研究、切磋,了解课改遇到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集中大家智慧,解决问题。

2、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大胆启用年青教师。3率先垂范,走进课堂,研究教学。

五、取得的收获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最大的亮点是学生学会合作、互助,自主能力增强。

1.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开展“五步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以来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讲台上或前面的时间少了。

再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尽管不成熟,但这种意识是很值得肯定的。

2.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参与学习过程,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你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

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问题。如:教师缺乏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尤其是年长的老师;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要求不吻合;教师对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准;优生与学困生不能兼顾发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价等等。

七、文化逐步行成

在改革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逐渐展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小组文化、师生浸染其中,共同成长,全程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校、班级的主人。

课改经验与体会

一、思想引领是前提

课改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观念是否转变,观念的转变需要专家,我们想通过“走出去,多学习”培训等多种途径来做思想引领。一旦教师转变了思想,充分认识到课改的意义,自觉地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从事教学,学校才会真正走了课改之路。

二、全员参与是关键

学校的课改不是一两个领导,更不是一两个年级或几个班级部分教师的事儿,要想坚定地走上课改之路,必须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深厚的课改氛围,让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成为课改者,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校的每一朵花草都散发课改的活力。

三、多元评价是保障

学校一改过去传统课堂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二变百分制为星级制;三变“以分数论英雄”为多元评语。多种主体评价,学生、教师、家长;多种评价方式:口头表扬、鼓掌祝贺、介绍成功经验、物质奖励、张榜表彰等。学校坚信“多一种评价方式就多少批人才”的教育思想,充分让学生展示自 7 己,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潜力,发现学生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常抓不懈是保障

对于每位教师学校专门成立学科小组,让教师在教研组中充分交流了解自己课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及时改进,以此保障在高效课堂的打造过程中少走弯路,让每一位教师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前景瞻望

课程改革我们只是向前走了一小步,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我们遇到的困难会更多,这不仅是对五中人教改热情的考验,更是对板小全体教师教育理念和专业发展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改革是历史的潮流。我们一定能够把握各种机遇,战胜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取得累累硕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

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

(十一)贵阳市乌当中学 高力超

别了,亲人,别了,祖国!我开始了我去保加利亚的旅程。

在飞机上我与一个前往英国的年轻中国朋友聊了起来。他家是广西的,可能以前在婚姻上有点坎坷,不过我们很聊得来,我给他打打气,鼓鼓生活的勇气。

在空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坐得也很无聊,不过一直很兴奋,因为我第一次坐飞机。因为我即将到国外,一切似乎对我来说都很新鲜。飞机里面以及外面对我来说都是那么好奇。我不时地往机窗外看着,我已经在腾云驾雾了,就像在云中坐汽车一样。呵呵,不过不一样的是,感觉非常的平稳。飞机一路经过了蒙古、俄罗斯这块世界第一的大片土地,乌克兰、匈牙利最后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历时近10个小时。

飞机在快要到维也纳机场的时候,我看见下面的确与国内不一样,看上去很美,星光一片,色彩斑斓,一道道金光划破长空。

本来是到了维也纳马上转到索菲亚的航班,没想到我们这趟飞机在北京时就晚了,所以当我们到达维也纳机场的时候,去索菲亚的7点过钟的那趟航班已经不能乘坐了。哎,我们飞机上的乘客都很遗憾,特别是那些要赶往英国的学生们也被耽误了。

下机以后我们来到了维也纳机场大厅,我们便排着队办理转机手续,有一个绅士的态度还行,能够懂得汉语,我顺利地办理了第二天的飞机,是早上十点钟的。

之后我们只得在机场里呆着,等候第二天早上十点钟的航班了。其他学生及乘客可能时间也是早上的。

因为航班的延误,所以按照惯例奥方必须负责提供我们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当我们向机场的负责人说起有关事情时,奥方很恼火,后来警方手里拿着枪指着我们示意我们不要再做要求了,他们也不喜欢说英语的人,当时感觉好恐怖的。我主动和一位警察打招呼,他则回答:No English,我简直是无语。我们就这样心里一直不好受,在候机厅的边上坐着,歇着。我仍然没有睡意,因为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心里老惦记着。我们进退两难,不能出机场,因为没有入境的资格。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外国哦,所以找toilet也很搞笑的,他们那里的toilet很干净,你无法想想国外的toilet是什么样的。这里的toilet一律是马桶式的,提供卫生纸,还有烘干机在门边。呵呵,进去以后出来我就找不到方位了,因为在国外,我什么都是第一次,这跟国内有很大的区别哦,再说你的专注外界的英文,如果遇到当地语言就会有理解的麻烦。

我们在过道就这样落难地度过了一个难眠的以及难忘的夜晚。第二天早上,我们终于力争而得到了免费的早餐。反正西方的早餐内容就是够呛的,当时我还不习惯。面包、咖啡、牛奶等,不过我们由于太哦啦,还是把所要的食品吃了个饱,然后就各自说goodbye之后就去自己乘机的候机厅等候了。

在我等候飞机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美女拿着一张表格微笑地用奥地利式的英文来请我填写一个问卷调查表。呵呵,全英文的哦,没有难住我这个当时当了22年的英语教师。本来我想在满意栏里填入一般的,但考虑我当时还没有归宿的着落,我还是填了个很好,尽管昨天他们的态度。你看国外的航空事业就是靠这样生存的哦。

只是广播英文开始通知到索菲亚的航班开始登机了,没有多少乘客,我在队伍的前面,因为我很早就在那里啦。我们验了票,一走进机场的门,就上了一辆专用公共汽车把我们送往这架飞机下面。呵呵,离开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之都(当时出现这么个小插曲,还有些舍不得呢!),我开始了前往保加利亚索菲亚(我今后一年的目的地)的行程,估计需要两个半小时。

国外的天空感觉有些不同。也许是我们就在空中的缘故吧,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稀奇的!

天是那么蔚蓝蓝一片,但不是有白白的云朵出现,我们恰似悟空腾云驾雾一样,一路荡悠悠的。我心里不断地在思考着、想着……..,眼睛不时地注视着窗外。

第五篇:我的课改历程

我的课改历程

回顾这些年的教学历程,有苦辣也有甘甜,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付出,也有收获。现就这几年的经历浅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自从带这个班以来,我觉得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变了。以前,我总认为老师就该像个老师的样子,就应该高高在上,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要让学生怕自己。所以我从不肯蹲下身子和孩子们融入到一块去。孩子们有心里话自然也不会给我说。我和学生之间就像隔着一堵墙。

自从接这班后,我发现了儿童的可爱,儿童的天真烂漫,孩子们的童真童趣时时感染着我。我经常和他们一块玩耍,一块分享成功的喜悦,听他们诉说各自的烦恼。渐渐的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知道他们渴求什么,而孩子们也真正爱上了我,有心里话也愿意向我倾诉。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我成了孩子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孩子们爱上了我,自然而然地也爱上了我的课堂。我真庆幸,我成功完成了角色的转变。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原来,一堂课我就是主讲者,学生只是参与者,他们被动地听,被动地讲。后来,我尝试着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组织者,合作者。

1、生字词教学

生字教学时,我很少去机械地教孩子们拼读,我都是让孩子们自己先拼读,观察汉字的结构自己去记忆,可以编谜语,可以加一加,可以减一减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字形。然后再以比赛的形式来指读,再利用精心做好课件,让孩子们展开激烈的比赛,来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快就提上来了。在读音字形掌握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解字义,分清形近字并让他们试着说词语。比如学”驮米”的”驮”这个字的时候,有的同学老是把后面的大写成犬。后来我问孩子们怎样才能记住这个字呢?有的孩子观察一会说:”老师,那是大马,马大才有力气驮东西。不是马和犬,马和犬在一块只会打架吧!”全班哈哈大笑,可是在笑声中,孩子们也彻底的记住了这个字的意思和写法。再比如”辨别”的”辨”和”辩论”的”辩”这两个字,我机械地强调了好多次,还是有孩子容易弄混,后来我还是采用了让孩子自己找不同的方法来记忆的,我先把这两个字写到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理解,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看到了它们俩中间部分不一样。”还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知道了,辨别的”辨”中间的一点一撇像眼睛和眉毛,这个辨表示要用眼睛来看。”那个孩子说:”老师,我也明白了,辩论的”辩”中间是言字旁,和说话有关系。”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2、课文理解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一般都是让学生先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利用文中的拼音或查字典,就解决掉了生字词的读音,还能从文中勾出由生字带出的新词。标出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大意,这样,在课堂上,由于孩子们都对课文有所了解了,所以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相对就很高。一人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其他同学都能帮忙解决,作为老师的我反而成了配角,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结果吗? 记得上

3、作文教学

其实作文教学我没有什么好讲的,围绕着单元内容然后指导孩子怎样写,在黑板上画出结构,列好提纲,然后指导孩子们写。这些同其他同事并无什么两样,我主要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两节作文课的情景。

一次是无意中的。记得那天是要写一篇写景的作文,讲完作文的写作要领后,我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打草稿,并告诉他们,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写,等老师写好了让大家看看。和你们比一比谁写的好。为了让孩子们能看到我写的作文,孩子们在纸上写,而我坐在电脑前打字,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非常安静,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下课了,我把大屏幕放下来,展示了我写的作文,孩子们惊呼:”哇!老师写的真棒!”有的孩子看过后又回到座位上提笔继续写了起来。那次作文,孩子们没有只写短短几行的,写的都非常棒!不仅结构合理,而且条理清楚,有按时间顺序写的,有按地点的变换顺序写的,还有的移步换景,总之,那次作文,孩子们没有说难,都写出了较满意的作文。另一次是有意的,那天,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喊过上课后,我告诉孩子们,这节课不学习课文,我们来玩个游戏。孩子们先是惊诧,继而欢呼。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没有鼻子的猫头像,让孩子们蒙上眼睛来给小猫画鼻子。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聪明的李龙泽把手高高举起,要先来,我把他的眼睛用红领巾蒙上,他摸索着来到讲台前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画了个小圆圈。同学们一看鼻子都长到猫脸外边去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他自己解下红领巾也忍俊不禁地笑了。我因势利导,说孩子们,这游戏是好玩,但是,你不观察,不动脑筋想办法,这鼻子是不容易画好的!孩子们沉默了,好久,吕正洋胸有成竹地把手举了起来,我还是给他蒙好眼睛,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来到讲台前,先用胳膊量了量讲台,然后找到中点,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个圈。这次孩子们没有大笑,而是佩服地点着头,鼻子虽然有点歪,但它是长在猫脸上的。我说谁有把握画的更准确?张翼麟把手举了起来,这孩子没有量讲台,而是先摸我放在讲台上的一摞作业本,然后比着作业本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再三比划,最后才再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圈来。霎时,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张翼麟画的只是稍微歪了一点点。最后我说: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不光要做游戏,老师还要看看刚才谁观察的最仔细,刚才同学们都有哪些神态,哪些动作,从这个游戏中你明白了什么?回去把这件事在日记本上写下来。结果第二天早上,日记本齐刷刷地交上来之后,我看到孩子们不但描写了三个上场同学的动作,而且描写了同学们的不同的笑的场景,还能从中悟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观察,用心思考,再去做的道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

三、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改变教学方法后,我的课堂氛围变活了。

教学涉猎的面拓宽了,我对孩子们用情了,孩子们也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孩子们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也由被动趋于主动,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了解越来越多了。在课堂上,孩子们尽情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记得那次上《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读懂了文中蕴含的道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是最大的财富。我引导他们说出课文围绕着这个中心是怎样写的?写了什么事?孩子们再读课文,我进行板书概括,全文主要是围绕着”车”来写的,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汽车,那他得到一辆汽车为什么又送走了呢?我们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围绕着”车”,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概括出来?

出乎我的意料,最后孩子们不但说的很好,而且非常精炼。最后的板书是这样的: 父亲:梦寐求车 中彩得车

烦恼开车

高兴还车

结论:诚实守信就是财富!

这堂课可以说我并没有多讲,我只是偶尔点拨一句,大都是孩子们积极朗读,自读自悟总结出来的,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课堂,他们兴奋极了!

除此之外,有比较有意思的课文,我还和孩子们一起排演课本剧,在演的过程中,他们就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课堂更有活力,我们班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读比赛,故事会,好书推介会,书法大赛等!

记得这学期”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是”向你推荐一本书”我任务是布置下去了,先在小组推荐,看小组里谁把这本书介绍的最详细,最能激起别人要读的欲望,谁就上台来推荐,布置过之后,内心还非常忐忑:这都是孩子们没有讲过的,敢不敢上台来推荐呢?不管怎样既然布置下去了,也得试试。第二天的”新书推荐会”如期举行,我先拿了一本书,给大家概括了主要内容,然后就精彩的地方给大家作了介绍,还说了我读后的心得体会。结果是让我惊讶的,每个小组都派出了人来推荐好书,而且讲的比我还要好呢!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孩子们远远比我们想像的出色的多!

像这样的活动我们经常举办,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没个孩子都积极参与,不让说说都不行。

这些现象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这应该和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定的奖励机制有关。那时,为了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我定了作业认真工整和课堂表现打分制。作业就不说了,就说说课堂表现是怎么回事吧,每天留心观察孩子发言的情况,周五的周会课上,读出每个孩子这周上课的表现分。包括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发言积极,声音响亮等,后来又有所改进,表现好发言积极的加分,不发言的不加分,但上课不遵守纪律的要扣分。这样一段时间下来,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不让谁说都不行。课堂氛围就活了起来。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时,课堂便会出现敏锐的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让我们回归孩子生活的世界,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吧!

下载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改历程回顾(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改历程回顾(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至十一五期末外贸政策发展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至十一五期末外贸政策发展历程回顾编者按: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调节......

    回顾党的辉煌历程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成就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望改革开放40年 成就 1921年的七月,一群当时怀揣救国理想的志士仁人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商量着当时看来似乎不会产生多大影响的事——建立中国共产党......

    管理学发展历程回顾(共5篇)

    管理学发展历程回顾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祖先为了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在狩猎活动中往往需要临时组织起来,这样就会涉及简单的分工合作、猎物分配等问题。然而,在漫长岁月里,人们......

    论述我国医改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论述我国医改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临床97 谢丽娜学号09201128 摘要: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自......

    试论我国医改的方法论路径取向

    文章标题:试论我国医改的方法论路径取向复杂化发展所推进的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利益实现手段与平台。医学正是人类生存利益高级化和复杂化发展的其中一项积极成果与社会分工;作为......

    市工商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共五则)

    改革开放30年,是**市经济社会取得空前发展的30年。30年来,**市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与改革开放同行,与时代发展同步;3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工商人甘当执法主力,勇为发展标兵,为**经济建......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共5篇)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 海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编办”)自1992年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正确处......

    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共五篇)

    一、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保险业取得重大进步的30年历经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