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党建情况调研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05:3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街道社区党建情况调研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街道社区党建情况调研与思考》。

第一篇:街道社区党建情况调研与思考

XX 街道社区党建情况调研与思考

近年来,XX街道社区党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推进。区、街道两级党委着眼于适应社区党建发展的新要求,提高社区基层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完善和创新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1、建立社区党组织,使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彻底、全覆盖。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了社区,辖区人口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党员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结构随之变化。对此,从2002年开始,我区开展了社区建设工作,社区党建也迈开了第一步,根据自治区、市社区建设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将42个居委划分为29个社区。全面落实了“一社区一支部”,社区党支部1-5人组成,推选了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工作能力和熟悉社区基层管理的社区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工作始终把握着“机构是关键、经费是前题、设施是基础、场所是保证、整体推进是目标”的环节,按照“共驻共建、优势互补”的原则,立足共驻共建共享,充分发挥辖区行政事业和服务窗口单位多的区位优势,广泛开展军民共建、街企共建、机关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把辖区单位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整合起来,共同参与到“和谐街道”创建 1 活动中,提升辖区单位的社区认同感,提高了驻区单位驻在社区、建设社区、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目前90.14%的驻区单位与社区签订《资源共享公约》和共建协议,使街道社区党建遇到的人才匮乏、场地不够、器材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XX社区地处市中心,辖区单位市交通银行得知社区开展活动缺乏音响器材后,主动给社区购买了一套价值一万多元的音响设备,每年还资助社区2000元以上办公建设经费;市房产局主动将名下20多处临街门面、住房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辖区单位为社区建设无偿投入资金、物资累计折合人民币10多万元。社区党组织的建立,把党的工作及时有效地覆盖到城镇各领域,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的号召。

2、扩大服务群众的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政治需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载体,创新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式,重点抓好四个服务活动平台建设。一是阵地服务平台。以辖区XX小游园为主题服务活动主阵地,定期组织辖区单位、各种志愿者队伍和社团协会组织,开展各种政策法规宣传、便民服务活动、文艺演出、文化展示等主题鲜明的服务活动,把XX小游园打造成服务群众、宣传群众、娱乐群众,提升辖区文化品位的大乐园;二是志愿服务平台。重点是建立志愿者服务协会组织,把社区和各辖区单位的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各种志愿者组织和文艺宣传队、服务队等各种类别的社会、民间团体组织整合起来,并将他们的 2 服务意向、联系方式、服务时间、特长技能等一一登记造册,录入电脑,建立完善服务与被服务信息档案,建立横向协调机构,按照服务类别进行统筹管理、规范服务,把他们打造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已建立群众性志愿服务协会组织10个,志愿者人数达5000余人,占总人口的12.3%左右。市自来水公司技术员XX发挥自己管道维修的特长,自发组织了“小雷义务服务小分队”,居民随叫随到,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社区活雷锋”。三是窗口服务平台。大力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规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群众服务工作站以及驻区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建设,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动员辖区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开设便民服务窗口,共同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巾帼示范岗”、“红旗示范岗”和微笑服务等主题服务竞赛活动,为群众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服务,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和各类业务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争当服务之星。四是电信网络服务平台。利用办事处、社区以及辖区单位网站,用互联网手段铺设“快速服务通道”,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倾听和传递群众呼声,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服务,及时发布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动态,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四个群众服务工作平台,我们在辖区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就业帮扶、居家养老、育苗助长、帮困救助、清洁保洁、法律维权、维稳帮教、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十项惠民服务活动”,实现了服务群众的全覆盖,架起了联系群众、服务 3 群众的桥梁,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近年来,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对街道、社区建设工作的满意率均保持在95%以上。

社区党组织坚持多深入、多解难、多服务,重点围绕社区老年人和困难弱势群体,大力开展送温暖、送服务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3316多份;为辖区60岁以上的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办理优待证,老人凭证可以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和进公园游玩,免费到社区各便民服务站所娱乐、健身;积极探索“无围墙敬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辖区五保老人实行了集中和分散供养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辖区五保供养对象的衣、食、住、医、葬等基本问题。每年中秋,组织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办“爱心宴”共迎传统佳节,使辖区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完善特困救助工作制度,抓好落实“低保”和社保扩面工作,全面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和“邻里亲情”互助活动,近年来,街道共发放社会救助金近20万元、救助了困难家庭1000余户、累计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00余万元,保障了623户城市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捐款近10万元,捐衣物3万件、对80余名困难群众子女入学实行了救助,辖区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家庭结对帮扶850多个,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每个社区设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数据库,开设就业咨询服务站,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和再就业的 4 能力。近年来,先后组织再就业培训57次,开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宣传45场,新增就业人数3500余人,在全辖区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社区党组织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共建立了10多个文艺团队,做到了月月有活动,节日有演出;创建了10余处活动场所,积极开展体育、健身、阅览、棋牌、娱乐等活动,营造了社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各社区普遍建立建全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民代表大会为民主决策机构,以社区居委会为执政机构的自制管理体系;社区党支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社区群众参与社区的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大力推行居务公开,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主动通报社区工作情况,让居民享有知情权,调动了居民参与依法选举、民主决策和监督的积极性。

二、社区党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城市社会管理新体制的确立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党建工作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上面临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党建投入单一化。社区工作方兴未艾,社区服务初步展开,社区自我创收能力还很弱,费随事转的政策尚未落实,驻区单位财力薄弱,区财政紧张,前居委没有底子。新社区成立后,虽然利用了各种资源,解决了办公场所,解决了较少的办公设施,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社区党组织缺乏活动场所,缺少办公经费,一直是困扰社区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老大难问题。

2、社区党员构成复杂化。社区党员中既有党组织关系转到 5 社区的退休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也有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工党员,还有外来务工的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工作对象的素质、思想状况、生活状况等方面较过去大不相同,这对社区党组织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管理和服务,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3、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多样化。随着人们就业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社会群体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收入差距,出现了较富裕的阶层、中间阶层和生活困难群体,社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对生活质量和社区服务的要求各不相同且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根据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转变观念,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做好面向普通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采取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方式,逐步形成社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4、社区居民自治趋势化。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关心社区工作,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热情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处理好“两委”关系,既要不断完善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功能,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还要保证社区民主自治的正确方向,体现党领导下的居民自治。

5、社区组织结构多元化。现在出现了物业公司这样的经济组织、业主委员会这样的财产性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社会中 6 介组织等服务性组织,社区内部组织由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二元组织结构向社区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多元组织结构并存的转变。社区党组织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好领导、协调、服务的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6、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现在的社区党建,已经成为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类组织中的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要树立大党建的观念,建立社区协商议事会,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成为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主导力量。

三、社区党支部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的领导方式和服务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传统的计划体制和权力构架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整合功能开始弱化,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将发挥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迫切需要社区党支部改进和创新领导方式和服务方式,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1、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在构建城市社会管理新体制过程中。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将优秀干部充实支部,使每个支部有3-5人形成充满生机的战斗队,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一方面引导和帮助社区自治组织和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社区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和议事规则,努力探索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

2、发挥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社区党组织要把握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机制。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凝聚民心,赢得信任。

3、发挥好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的作用。不同的利益群体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在构建城市社会管理新体制过程中,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社区党组织要把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反映他们的所想所盼,善于找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

4、发挥好整合社区资源的作用。社区党建打破了传统党建工作的纵向式结构,具有开放性和聚合性双重特征。在构建城市社会管理新体制过程中,要以社区为载体,打破条块分割,逐步建立起整合资源的管理体制和统筹使用资源的协作机制,通过整合资源来体现和落实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社区党组织应整合社区组织、人才、场地等各种资源,巩固、发展和实现自身的领导核心地位,形成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合力。

第二篇:街道社区党建思考与调研范文

关于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兰大社区书记、主任 黄玉州

(2011年11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建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社区领导、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领域、新途径,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街道社区服务型党建工作向前发展,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思考,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

我街地处市区东端,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辖区常住18684户,83946人,暂住1191人。科以上单位48个,非公经济企业440个,是一个科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相对集中的地区。街道下设支部14个,其中机关支部1个,非公经济支部6个,社区支部7个,在册党员394个,男197人,女197人。少数民族13人,年龄 60岁以上128人,占党员总数的32%,初中以下84人,占21%。党员中在职的有38人,离退休党员130人,其他党员226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夯实基础、建好载体、扩大覆盖面、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思路指导下,基本形成了由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和辖区单位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抓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探索出了一条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街道社区建设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为推动我街四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二、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社区党建作为扩大和延伸的基层党建,与起步之初相比,进展很大,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的服务日趋增多,辖区单位和居民的认同感日趋增强,基本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从单位到社会、从自我运行到区域共建的转变,社区党建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轨道日渐明显。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多种客观、主观和历史等原因,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社区党建的工作方式还没有完全从封闭式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向协调、指导、服务的开放式方式转变,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影响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是概念不清,认识模糊。社区、社区单位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党员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模糊认识,思想观念停滞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上,认为搞好自己的支部和党员管理就是开展了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大社区、大党建、大服务的意识还未真正树立起来。

二是畏难思想严重,主观能动性较差。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往往过多的强调客观原因,认为社区办公用房、党员活动阵地不到位,办公设施条件差、经费欠缺,党建工作就无从谈起。有的认为社区任务繁重,没有精力抓党建,要跳出原有的工作圈子,对社区中条条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协调、指导,工作难度大,工作中畏难情绪较为严重。有的对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工作中无所适从,畏首畏尾,坐等观望,缺乏开拓精神,往往是上面要求什么,下面才做什么,工作被动性较大,工作模式单一,主观能动性较差,工作无重点、无目的、无特色。还有一些街道领导班子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认为经济上去了,党建工作搞不搞都不太重要。

三是认同感低下,共建意识不强。有些驻区单位党组织领导和居民群众对社区的性质、任务、职责、功能等缺乏基 本的认识,对社区缺乏必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把自己看成是社区的一份子,没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意识,认为自己单位的事就已经够多了,社区党建只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不愿参与社区建设,也不支持社区建设。有些单位认为开展社区工作,就是政府来刮单位油水、找单位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单位一味地强调单位困难,谈到社区共建就是几个字“没钱、没人、没力、没地方”。辖区98%的单位都是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同时单位自办社会,学校幼儿园一应俱全,职工有任何事情,只需找单位联系就可以得到解决,在生活方式上他们很少与传统社区联系过,对社区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过去传统“老大妈”式居委会的印象上,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也不强烈。

2、管理体制不顺畅,协调机制不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发挥。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内在运行机制不完善。《居民自治法》明确规定“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政府部门与社区居委会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明确社区的直接领导和主管部门,也没有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一些本该由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往往以一个文件、一份通知的形式随意安排、下达到社区,也不管社区能不能 接受,应不应该接受。管理体制的不顺畅、不明确导致“一个社区多个婆婆”、“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也导致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也有一些职能部门只知道给社区下任务,却不将相关的经费和权力移交下放给社区,社区在工作中经常是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工作疲于应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责权利相脱离使得街道履行综合协调和领导职能非常困难,社区自治能力孱弱,社区行政功能远远大于社区的服务功能。

二是共建机制难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党章及中组部《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指出“街道党委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任务的领导核心”、“居民区党支部是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街道党组织还是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都不尽如人意。对街道党组织而言,街道与驻区单位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它的工作只能在与驻区各单位充分协调,并取得理解、支持、配合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社区党组织整合社区政治资源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社区意识强弱,街道党组织只能领导其下属党组织和党员,无法聚合整个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力量。而驻区的企事业单位大都有自己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一般习惯于服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对街道的领导心存疑虑,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运行机制上,街道 与驻区单位又互属不同层面、不同条块,牵涉到的方面较多,具体运行上必将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目前,虽然街道、社区都成立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和分会等协调议事机构,社区内党组织之间建立了定期研讨制度,但是这种机构目前还不能有效地发挥整合社区资源、调动社区党员参与街道社区党建积极性的作用,驻区单位党组织对社区的支持和共建大多只是出自情谊上的,无法建立有效的共建机制,社区党建工作条块分割现象还是比较严重,条块结合的良性运作机制还没有最后形成。

3、社区保障机制不健全,社区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发展不相适应。社区办公用房、基础办公设施是开展社区工作的首要条件,但我街地处兰州市中心,受地皮、资金等的限制,社区办公用房、党员活动阵地建设进展一直较为缓慢。目前6个社区还有2个社区没有办公用房,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活动场地及服务设施远远跟不上社区发展要求,严重影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社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二是经费欠缺,经费来源渠道狭窄。目前社区的办公经费区财政每月拨付的1000元,只够社区正常水电暖等费用的开支,虽然党建工作的经费近两年有所增加,但随着社区党组织职能的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的日益增 多,加之区财政担负能力有限,省、市必要的补贴资金又未到位,社区各项经费困难,仍然是困扰社区工作的重要问题。

三是人员配备不完善,配置不合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首先,人员配备不完善,配置不合理。6个社区5个社区实现“一肩挑”,每个社区1—2名副主任,选派的派出所民警、保安因种种原因到社区参与社区工作的时间比较少,社区大量工作几乎全由主任、副主任完成。就社区的工作量来看,社区的人员配备状况和社区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远远不成正比。其次,人员素质不高,党建业务能力欠缺。目前的社区干部相当一部分人对基层工作不熟悉,尤其是大部分支部书记不是搞党务工作出身的,对党建工作较生疏,又没有相关业务培训,社区党建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第三,招聘人员待遇少,素质低与实际工作量、工作难度不成正比。

另外,缺乏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方面社区优秀人才想选拔到高一层次岗位的机遇太小,另一方面层次高的人不愿到基层工作。

四是社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渐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社区工作人员的主要时间、精力用于完成大量的政府行政任务上,无瑕顾及经济服务网点的发展。另一方面,受城区规划和资金、场地等的限制,社区经济发展空间非常有限,社区服务网点难成气候,即使 有服务项目,大多也是挂靠形式,且项目只限于自行车看管、小学生午餐、日用小百货、家政服务等低档次的服务方式,福利几乎没有。再就是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和制度保障,没有宽松的服务环境,街道社区置办经济实体瞻前顾后。街道在社区建设及开办经济服务网点过程中,社区能否建立自身财务?如何建立?如果建立如何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社区服务实业有何税收优惠政策?街道与社区置办的实体间利益关系如何确定?各职能部门在不违反规定的条件下,在哪些方面给社区优惠等方面无据可循,无章可依。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经济的发展。

4、党员管理教育难,党员作用发挥有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党员管理对象由过去单一的居民党员,扩大到离退休、在职、下岗职工、流动等住在辖区的各类型党员。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使得党员管理教育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管理对象复杂多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及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化管理,大量离退休人员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职工党员、复员退伍军人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流动党员涌入社区,社区管理的对象由原来的纯居民党员扩展到驻在辖区的各类形形色色的党员。这些党员来自社会不同层面,接受过 不同的管理和教育模式,他们中既有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又有新经济、新组织中工作的人员,如何把他们有效地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管理教育好他们,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这对社区来说,困难和压力都太大。

二是管理难度大。(1)居民党员结构呈老龄化趋势,党员年老体弱。相当一部分居民党员关系在社区内,人却在区外或省外居住,不便也无法参加社区活动。(2)年轻党员多是复转军人和毕业学生党员,大多组织关系在,人不在。(3)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党员、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三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难。十五大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新经济、新社会和新中介组织。这些组织一般没有明确的上级主管部门,许多单位处于有党员无组织和党建工作滞后的状况,还有许多单位因没有党员而成为党建工作的空白点。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出发,加强这一领域党的工作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领域的工作毕竟刚开始,加之街道社区对其又无任何制约性,企业能否建立党组织,很大程度上是看业主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如何,业主支持的、重视的,企业党建工作就好开展,业主不支持的,企业党组织就无法建立。怎样改变这些状况和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三、对策思路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按照十七大这一精神要求,结合我区特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1、创新思维,强化意识,提高新时期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

一是要强化大社区、大党建、大服务的观念。社区是个区域性概念,社区的各项业务开展都是以区域为单位来进行的,这与传统的条式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树立责任领导意识和属地管理意识,街道党工委的观念要从过去主要精力用于抓办事处机关和居委会党支部建设,向抓覆盖辖区的区域性党建观念转变,向统一领导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转变。社区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城市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的观念出发,主动承担起领导社区内各类组织和群体的政治职责,实现由生活支部向工作支部的转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把方向、抓大事、出思路、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的角色。

二是要强化创新意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 不断深入,街道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内涵也必然随之不断向前拓展,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的观念来思考街道社区党建,以创新的观念来谋划街道社区建设,要找准、抓住自身社区的特点,以发展的眼光,不断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推陈出新,摆脱直线、惯性思维的定势,敏锐地发现、把握机遇,在实干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在实干中不断突破创新,争创一流新佳绩,打造一流精品社区。

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服务”是社区的根本立足点,也是最终落脚点,社区各项工作都是基于服务而产生的,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基本的意识,社区工作就会离开它的初衷,离开它应有的轨道,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以服务辖区单位和服务居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工作局面才可能得以打开,社区的工作才能得到辖区单位和居民的认可,社区的生命也才可能得以延续。社区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紧跟时代步伐,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第一位,解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利,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做新时期“三个代表”忠实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2、健全组织,构建体系,推进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共驻共建新格局

一是按照“便于组织学习、便于进行管理、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相互监督”的原则,以楼院、楼道 为单位,合理划分社区党支部和党小组范围,组建楼院、楼道党支部和楼院、楼道党员联络组,选配好楼院组长,不断建立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继续加大“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要按照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关于组建社区工青妇组织的要求,加大社区工青妇组织的组建力度,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依托、工青妇组织为助手、各方面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工作实行准入制,今后职能部门进入社区的相关工作,必须通过民政部门的同意,方可进入社区,否则社区有权力拒绝接受。同时,要做到费随事转、权随事走,确保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增强共建活力,推进共驻共建工程。增强共建活力,首先要坚持社区共建的思想,以共同的目标激发内在动力。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社区共建的原则,突出共建共创,用“搞好社区建设,建好共同家园”的共同目标来激发各自内在动力,凝聚各方合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带动搞好社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其次要开辟共驻共建的渠道,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以社区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目标为出发点,找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与辖区单位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开辟共建的渠道,并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为桥梁 和纽带,从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利用驻区单位在资金、场地、设施、人员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共创、社会事务共管、社会稳定共保”为主题的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和发动辖区单位、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逐步形成社区建设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成效同得的新局面。要营造共驻共建的氛围,对积极支持社区建设的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进行表彰奖励或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以激发更多的单位参与到社区建设工作中来。

3、把握关键,强根固本,夯实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

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精力充沛、组织协调能力强、熟悉城市基层和群众工作、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人选进街道社区领导班子。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办法选聘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努力改善和提高社区党组织“一班人”的结构和素质。加强社区党组织人员党务工作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干部的政治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战斗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并严格考核。对于表现突出的街道社区干部及时进行宣传和表彰,对于缺乏责任心,工作不 进取和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干部,加强教育,必要的应果断地进行调整,切实做好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加强制度建立,明确用人标准和利于基层干部发展的机制,制定有利于基层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并确保落实,不断为街道社区补充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要解决社区办公阵地建设问题,一方面社区、街道、区直有关部门要加大与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另一方面省、市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工作,积极参与、支持、重视社区阵地建设工作。通过多方出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党员活动阵地的建设问题。要加快社区电视、DVD、电脑、打印机、传真等办公设施的配备力度,开通信息网络,为实现社区现代化办公创造条件。

三是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采取政府拿一点、党费返一点、街道社区创一点、辖区单位筹一点的办法,不断拓宽经费来源渠道,解决社区党建经费欠缺的问题,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四是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健全规范的制度,是社区党组织工作正常运作的基础。社区党组织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尽快建立健全党的各项工作制度,抓好制度落实,使社区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街道党工委要 建立党工委工作职责及议事规则、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联系点、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等一系列保证民主集中制、规范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制度,要完善街道社区联席会工作制度,健全社区党建考核制度等。社区党支部要建立支部工作职责及议事规则,落实支部成员工作职责,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学习制度,健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向党组织定期汇报思想、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抓好制度落实,把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确定下来,坚持下去。

4、加强管理,创新载体,提高新时期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实行分类管理。要在摸清党员底数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与双重管理并重”的原则,结合党员的从业性质和生活特点进行分类管理。二是实行活动管理。要根据社区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以党员志愿者队伍为载体,以社区服务为主线,围绕“知民、帮民、为民、安民、乐民”工程,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题,多种形式地组织党员开展以“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为目标的党性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社区内广大党员,积极开展为社区奉献爱心的志愿者活动。三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组织社区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科学以及实用技术,开展有针对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新形势下 社区党员的教育工作,不断增强社区党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培训活动形式上,可采取由社区党组织定题、党小组组织、党员自己设计的形式进行。

5、立足服务,找准结合,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一是要将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与发展区域经济、搞好社区服务结合起来。社区党组织要在充分了解把握区域经济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各自的特点,努力寻找发展社区经济的空白点,充分利用一些大公司、大企业在资金、场地方面的资源,结合社区在人力、地域、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寻求有利于社区与这些企业发展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服务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产业,特别是养老托幼、家政服务、教育培训、人才中介、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房屋托管、旅游代办、职业介绍、医疗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坚持无偿、低偿和有偿并举,福利性、互助性、经营性相结合,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和市场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二是将开展社区党建与创建文明社区、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辖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动员和组织驻区单位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 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兴办社区文化事业,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群众性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动员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共创文明家园。

三是将开展社区党建与搞好社区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为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社区工作、生活环境,是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责任。街道、社区党组织要针对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专项治理为突破口,以彻底改变脏、乱、差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主线,以实现“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目标,创建环境优美的新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社区治安工作方针,逐步形成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以社区综治员队伍为骨干,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治安联防工作格局,打击、预防犯罪,消除不安定因素,化解矛盾,保持稳定。

第三篇: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领题人-参研人-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街道确定的“科学发展、为民服务”的学习实践活动主题,结合街道的具体情况,以党工委书记同志为组长的调研小组,开展了以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调研小组通过深入到各个社区召开座谈会、走访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查找问题,求策于民,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一、街道基本情况

街道成立于1989年3月8日。幅员面积1.45平方公里,总户数为10,015户,人口为33,179人,其中非农人口32,820人。街道下辖4个社区,分别为社区。街道党工委下辖1个党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40名。2002年起由居民委管理体制转为社区管理体制,是一个集老城区、新城区;社区、村于一体的复合型街道。

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目前开展情况

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近几年取了显著的成效,2个总支(支部)被授予“六星级党支部”,5 个总支(支部)被授予“五星级党支部”;4个社区先后被授于市“标准化社区党组织”。主要做法为:

一是配齐配强社区党务干部。抓住社区换届的契机,充实和调整了社区党务工作者。按照相近相邻的原则,以小区住宅楼、单元为单位,设立了党小组,有78名党员被推选为居民组长、楼长或单元长。这样从街道到社区、从社区到小区、从住宅楼到单元,到处都有党员活动的身影。

二是加强了对“两新”组织中党的建设。根据党建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驻街区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和掌握了辖区内“两新”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及党组织建立情况。目前辖区共有新经济组织15个,共有党员47人,均隶属于系统(行业)党组织。

三是加强了对社区党员的管理。针对社区党员的构成情况,我们实行了“分类管理”,即:对离退休党员进行退岗不褪色教育、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下岗不失志教育,以党小组为单位,划分了党员责任区,开展了党员“挂一牌、做一事、联一户、献一策”的“四个一”活动和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把党员的身份和责任公开化,组织社区在职大人党员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以党员志愿者为载体,动员他们利用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积极参加社区内各种社会性和公益性活动。使社区的各项工作变“一人挑” 为“大家抬”,使每个支部、每个小组、每个党员明确了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四是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双四”网络。健全了党工委、大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四级”组织网络,建立了党工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小组,社区干部党员联系流动员,党小组长联系老弱病残党员的“四级”联系网络。以小区、住宅楼或单元为单位,设立了党小组。这样从街道到社区,从社区到小区,从住宅楼到单元,到处都有党员活动的身影。

五是利用“城乡党建统筹链”活动载体,重点抓好“六大机制建设”。围绕市委“城乡党建统筹链”这一活动载体,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新型党组织模式。实施党员活动“一卡通”、公共服务“一册通”、党员信息利用“一网通”,打造党员服务中心和居民事务代理中心,重点抓好了“六大机制建设”,即:组织联建机制建设、阵地联网机制建设、人才联动机制建设、活动联谊机制建设、实事联办机制建设、发展联姻机制建设。

三、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社区党建工作已初见成效,社区党建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党建工作覆盖面、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但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探索社区党建的组织载 体多种多样,重点也各有不同,做法不一,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实践,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在实践中还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党建经费不足。

目前大部分社区党组织普遍存在着现有财力、物力难于承载党建工作,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存在没有经费的问题。市委每年下拨给每个社区居委会的经费仅元,主要是用于社区居委会的水电费、电话费、日常办公用品、开展文体活动所需,每个社区维持正常运转按每月?元计,元还不够社区基本开支所用,余下还得社区自己设法解决。另外明确划拨作为党建经费的每个社区党(总)支部每年仅有?元,与每年上级分摊党报党刊征订的任务相比还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安排专门的党组织活动经费,如果没有辖区单位、联建单位的赞助社区党组织就很难开展活动,要真正教育、管理好党员确实困难重重。同时有些政府部门也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层,但是又没有配拨相应的活动资金,社区党组织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又无法拒绝,这便导致社区党建在财力、物力上更加捉襟见肘,社区“有事无费”、“有责无权”的现象较为突出。

2、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我街的非公中小企业、文体队伍等组织,做不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党组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多,企业转制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都居住社区,许多离退休干部、职工的管理服务也交由社区负责,许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其中不少是党员,社区党组织没有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对这部分党员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这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社区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较低。

大部分的社区党务工作者知识水平不够高,尚未达到理想层次,对社区党建密切相关的教育管理、创建文明活动、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文体活动、弱势群体帮扶作用等重大工作则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仍习惯于简单命令、服从操作式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社区党务工作仍局限于传统居委会时期的开会、通知、盖章、邻里纠纷劝解等具体事务。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涉及不多,全面了解少,动态跟踪少;对社区党建的发展趋势认识不够,研究不深,这些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目前社区党建工作的成效,而且也影响以后社区党建的健康发展。缺乏社区管理经验和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方法简单,手段单一,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社区党建工作任务过重。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工作范围扩大,内容增多,任务加重,社区的党务工作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务工作者”,而是行政、党务“一肩挑”的主要管理者,配合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各项工作,已成为社区党建工作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既要做好一些长期性的“中心工作”,又要应付日常性“繁忙事务”,还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系列的临时性工作,成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本来就事务繁多,还要承担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交给的大量工作,社区居委会由于受街道和政府条块调控,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务工作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两头挑,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淹没于社区居委会的日常事务中,党建工作被不自觉地“边缘化”。因此,社区党建工作仅限于维持日常的党组织生活和完成上级党委分配的工作,“满足于应付、流之于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责、权、利”的平衡木出现了严重的倾斜,“责”重而“权”少。当前社区工作内容和任务的不断增加,确已突破了社区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现有职责难能承受的范围和底线。

5、驻街单位社区共驻共建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驻街单位都能非常支持与社区共驻共建工作,但个别单位对此项工作还存在不理解等现象,因此,有必要把这项共驻共建活动长期的保持下去,不能流于形式。

6、党内民主监督乏力,党员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党内监督乏力主要体现在:有的党员组织观念淡薄,不按规定履行党员义务;部分离退休党员和自谋职业党员无法坚持有关组织生活制度,不参加党内活动,不愿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不履行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成为一名仅交纳党费的党员;还有一些离退休党员不按标准交纳党费,还讨价还价,有的甚至连党费都不愿交纳,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是促进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社区党的工作渗透力、影响力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城市基层政权的战略高度认识和研究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措施,下面一些意见和观点可供参考:

1、多渠道解决社区党建经费问题,改善办公条件。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应列入市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保证逐年有所增加。有条件的社区,重点围绕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环保、医疗、后勤服务等,走实体化发展之路筹集资金,扩大规模,实现社区服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壮大、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2、按照“有利于扩大覆盖、有利于作用发挥、有利于组织活动”原则,积极探索党组织设臵模式。一是成立了社区社区党委、社区党总支。二是探索支部设臵模式。今年我们在社区党委试点,成立了非公小企业联合支部、晨练、秧歌联合支部、业主委员会支部。在育才总支试点,按照社区党员构成的特点,分别成立了在职党支部和离退休党支部。

3、要加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和教育培训。可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城市基层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优秀党员选进社区党组织班子,优秀年轻干部要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在社区党支部人员专职化和年轻化上有所突破。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社会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市区党校教育阵地的作用,对社区干部进行政治、业务培训,使他们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第一目标,防止和克服社区的工作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思想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实绩取信于民。

4、发挥社区党员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社区党组织必须要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和人才优势,要以社区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实施“凝聚力工程”,发挥凝聚社区人心的作用,共同搞好社区建设。要充分利用从事群众工作的优势,说服、动员和鼓励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参与到社区分配的工作中,努力完成社区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和居民事务代理中心建设,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根据党员的特长,公开服务政策、服务项目、服务程序和热线电话,在社区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5、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工作新机制,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网络。利用“城乡党建统筹链“载体,让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各种经济组织、各社会团体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要分别牵头与各驻街单位定期沟通信息、交流经验、通报情况,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激发驻街、社区单位参加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重点抓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都密切关注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以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项目,推动街道、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6、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力度。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包含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辨证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一观念要求我们在党员教育管理实践中既要以党员为主体,培养教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要实现党员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全面体现,要加强党内监督力度,为社区党员带头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民解难以及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平台。对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要和风细雨,加强教育,对屡教不改的问题党员要严肃处理或劝其退党,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处分违规违纪、违法党员。

第四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

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担负着重要任务。随着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党的工作网络,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已成为新形势下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事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城市党建工作目前作为是区委的主要议事日程。区委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了城市党建工作要‚突破内部小循环模式,走社区大党建路子‛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城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以下特点:

1、抓班子建设,增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街道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使广大街道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增强了抓好街道社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进一步健全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力地促进了班子的团结,确保了班子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三是以全面提高素质为目标,积极拓宽教育培训渠道,不断增强街道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2、抓队伍建设,依托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体系,加强街道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一是各区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主阵地‛和‚熔炉‛作用,加强党员培训工作,一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3期,培训街道党员干部862人次,党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二是注重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关‛,继续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今年共发展党员44名。三是在街道、居民区党员中开展党员服务等活动,街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涌现出了感人事迹,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四是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把在加强城市管理、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作用情况和党员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作为评议重点。

3、不断加强在职、流动、下岗、离退休党员社区化管理,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一是积极动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把党的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党组织,定期开展党员培训。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分类制定开展示范活动的规划,分类确定考核目标与要求。二是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使每个党员都在党的组织中生活,受到教育和监督。三是推行社区在职党员的双向登记管理制度。

4、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推动社区工作再上新水平。区委每年把社区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目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列入考核目标。同时把社区对相关职能部门评议的结果计入部门的考核内容,完善激励、监督机制,使社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齐抓共管方面,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共同做好工作。为把社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街道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党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近几年来,新经济组织如非公有制企业、‚两新‛组织大量产生,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党建工作的情况看,不适应的情况比较明显。非公企业、‚两新‛党组织设置,做不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党组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多,企业转制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都居住社区,许多离退休干部、职工的管理服务也交由社区负责,许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其中不少是党员,社区党组织没有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把这部分党员有效地教育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这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不充分,从而难以保证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群体组织坚持正确的方向。社区党组织难以在社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充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以致不能更有效地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于社区党员多数年老体弱,加之社区支部经费紧缺等原因,很难组织党员活动,教育管理工作难度更大,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偏少,影响了社区发展党员工作。

四是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据统计,目前居委会承担的各类交办工作有150项之多,其中80%是属于行政性事务。一些居委会反映,‚面对区里、市里的几十个部门,谁都可以给我们派活。这种‘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状况,使我们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做居民工作。‛

五是社区办公经费不足,不少社区居委会根本就没有办公经费,即使建起办公场所,但水、电、暖、电话等必要的支出费用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社区居委会的正常工作,新建办公场所的面积越大,这个问题越突出,开展社区活动更是困难。社区居委会‚有事无费‛、‚有责无权‛的现象较为突出。

六是驻区单位和辖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对社区居委会不认同、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的现象。

三、建议和对策

1、合理调整、设置街道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建制,建立健全基层组织。

街道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的建制,可根据实际和工作需要,由区党委、政府提出调整设置意见,应建未建的应尽快建立起来,软弱涣散的及时进行整顿。社区党支部与社区居委会

相对应,同步设置和调整,实现‚一居一支部‛,正常开展党的工作。

2、多渠道解决街道居委会办公场所、办公经费问题,改善办公条件。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应列财政预算,并保证逐年有所增加。有条件的社区,重点围绕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环保、医疗、后勤服务等。

3、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素质,把那些既熟悉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又熟悉经济和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干部选拔到街道领导班子中;其次要加强社区居委会、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扩充社区居委会、党支部编制,党支部成员可以从居民中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党员中产生。第三,要加强街道干部的培训教育。对社区主要领导要有计划、有目地的进行培训教育,使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街居干部管理社区的能力、协调服务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建设一支以党、团员为核心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发挥其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特殊作用。

4、进一步健全党组织体系,建立以党组织为主的社区工作网络。要健全和扩大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工作网络,横向健全和强化以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为主的党建工作联系会制度,强化属地功能;纵向建立楼院党小组,在社区党支部领

导下工作延伸到每一位社区党员,辐射到社区居民群众。这一工作体系运行过程中,把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党员发展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社区服务工作纳入其中,形成覆盖社区的工作网络机制。

5、区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做好在社区的行政业务工作。对于需要委托社区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按照‚权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

6、要搞好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组织,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第五篇:街道社区党建调研报告

关于拉萨市城关区街道社区

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沈鹏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近年来,拉萨市城关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刻汲取拉萨“3〃14”事件沉痛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基层党建年”和“强基础惠民生”等活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以来,城关区八廓街道党工委、扎细社区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自治区十佳基层党组织”。

一、基本情况

拉萨市城关区现有8个街道党(工)委,39个社区党支部,“一社区一支部”率达100%。街道社区共有党员679名,占城关区党员总数的29%。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拉萨市城关区坚持以建强基层组织为核心,以配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依托,以构建 1

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为纽带,以经费落实为保障,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一)大力加强街道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坚持选派政治坚定、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大学毕业生到街道社区任职和工作。2009年来,先后下派和交流14名干部到街道担任党政正职,下派51名机关干部职工到社区任职,安排13名大学毕业生到社区担任“村官”,有效优化了街道社区工作队伍。其次,不断强化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待遇。2009年来,先后选派33名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书记前往对口支援省市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2006年以来,先后3次对社区干部的误工补贴进行调整提高,充分调动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健全街道社区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强化阵地建设。首先,切实保障街道社区党建经费投入。2009年以来,把街道社区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为每个街道拨付10万元,为每个社区拨付20万元,保证了党建工作的需要。其次,着力改善街道社区硬件设施。2008年以来,新建、改扩建8个街道公共服务办公楼、32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37个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32个社区便民服务大厅、28个社区书屋,街道社区办公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街道社区活动阵地基本建成。

(三)积极开展社区共建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组

建“党员维稳先锋队”、“党员社区服务先锋队”、“四护队”等,在辖区内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如:确立“党员奉献日”,将其与“三下乡”、“六城同创”、关爱弱势群体等工作联系起来,形成长设平台;整合由基层干部、派出所民警、流动人口协管员、治保人员等组成“四护队”,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防群治防控网络,为街道社区单位和居民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城关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以改进。

(一)街道社区党组织为党员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城关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有所加强,但受经济条件、人员编制、体制机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仍然存在服务设施不完备、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处于落后状态。同时,部分街道社区班子成员思路不开阔,不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服务管理手段来推动党建工作,在转变工作思路、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方面缺乏创新,导致党建工作活力不足,社区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

(二)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城关区社区干部的结构近年来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整体而言,仍存在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发挥作用差异较大等情况,主要表现为:在基

层服务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具有热情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等优点,但因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比较保守,已渐渐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下派的优秀退伍老兵正处于壮年,思路开阔、能力较强、敢于创新,有知识、有活力,在社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支一扶、专职社区工作者等年轻的工作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能力和素质相对较高,但由于只将社区工作当作一种过渡性的职业,因此稳定性不够,主动性欠缺,发挥作用不够明显。

(三)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人员匮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城关区作为西藏唯一的首府城区,街道社区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尤其是维稳工作任务逐年加大。在重大节庆日和宗教活动日,街道社区干部要在凌晨5、6点钟进卡点执行任务,晚上10点以后回家,责任重、压力大。但目前,由于抽调到寺庙管委会等原因造成城关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均严重不足。而且社区工作人员多是聘用身份,工资待遇低、工作任务重,导致社区工作吸引力不强,难以吸纳高素质的人才投身社区建设,“人少事多”的矛盾在街道社区十分突出,给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四)社区单位党组织和群众社区归属感不强。一方面,城关区部分社区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和服务性活动开展少,对驻

社区单位没有实施有效的服务管理,导致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建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城关区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服务管理功能不健全、不完善,有不少党员和群众思想中尚未形成社区概念,对社区没有归属感,没有形成“共驻社区、共建家园”的观念和认识。

四、对策建议

夯实城关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管理水平。街道社区党组织应以“服务好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为党建突破口,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开展家政、文体休闲、医疗保健等服务项目,创办各种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服务,积极为驻区单位和群众创造良好环境,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服务管理水平。

(二)不断优化街道社区干部队伍结构。要不断拓宽用人视野,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外部引进、内部选拔、机关下派等多种方式,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分子选进领导班子,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应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广泛采取招聘、选聘、选派、挂职等办法,将学历较高、年纪较轻,有思想、有活力的各族同志充实到街道社区干部队伍中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朝气蓬勃,由藏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

(三)完善街道社区工作者培训、考评、激励机制。结合城关区街道社区处于反分裂斗争前沿的实际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自身特点,把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培养锻炼,纳入到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依托党校、高校、培训中心、培养实践基地、远程教育平台等资源,通过集中式培养、实地观摩、组织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挂职锻炼、支持和鼓励参加在职学历培训等多种方式,探索建立分类分层的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部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不高的问题。同时,建立具体可行的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解除后顾之忧,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对街道社区干部的考核方法,建立起有效的“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吸纳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到街道社区工作。

(四)理顺机制体制,构建区域化社区党建工作格局。进一步理顺和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协调机制,赋予街道社区党组织相应的组织、协调职能,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水平,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统一的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将驻区离退休干部职工和企业退休人员的组织关系、工资关系、户籍关系等由原单位接转到街道社区,实现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增强驻区党员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使其主动参与社区建设。

下载街道社区党建情况调研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街道社区党建情况调研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位,不仅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各项工作的承接点,也逐步成为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点、社会稳定的保障点,更成......

    对街道社区党建运行机制思考(模版)

    崆峒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关系到社区党建工作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关系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社区党组织是社区......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2010-06-29 18:23:2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街道辖14个村、6个社区,面积9.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6万,地处**城区中心,是台州市主体城区之一。2006年,街道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拓展有限空间,创造丰富内涵,在经济市场化、区......

    关于加强新时期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范文大全)

    关于加强新时期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全面完成“镇改街”、“村改居”后,新形势、新任务给我区......

    呼和浩特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呼和浩特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担负着重要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组......

    关于机关党建的调研与思考

    文章标题:关于机关党建的调研与思考认真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按照人本理念和民生精神对待落实各项工作,是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正确面对的现实问题,高度重视......

    关于机关党建的调研与思考(★)

    文章标题:关于机关党建的调研与思考认真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按照人本理念和民生精神对待落实各项,是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正确面对的现实问题,高度重视、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