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时间:2019-05-14 05:4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第一篇: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现状:

自2002年10月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坚持“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着力打造公正、高效、阳光、智能四大平台,推动审判管理的不断创新。目前,全国法院一级网已全部开通,90%以上中级法院开通了二级网,约60%基层法院开通了三级网,部分地区已经将网络和应用延伸到人民法庭,实现了专线通信、视频提讯、庭审直播、案件信息传输等功能。

问题与不足

总体来看,当前地方法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经费困难制约其发展。信息化建设是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之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在建设初期要投入资金购买软件、微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打印机外,在局域网建成后,对网络的维护以及易耗品等的开支,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做后盾。然而,一些基层法院经费本来就紧张,要在有限的经费中拿出钱来用于网络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也造成了部分已建局域网络的法院对网络的运行和使用的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和效果,使其对信息化建设的前景、作用失去信心,网络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信息化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二)忽略执行流程管理。三大诉讼法对审判工作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人民法院或者软件开发商注重对审判工作流程管理,其可操作性也较强。但由于执行工作流动性大,行政色彩严重,法律除对“执限”有规定外,对程序性的节点规定较少,流程管理的节点也难以设置。同时,执行工作难以量化,执行动态难以在信息化管理中得到体现,而且又涉及到执行工作改革的方向。因此,法院存在注重审判流程信息化管理,而忽视执行案件的流程信息化管理,使执行信息化流程管理处于相对落后阶段。

(三)忽略物质装备和人事管理。审判工作是法院的中心工作,重视审判管理是法院顺理成章的事。但是一些法院却忽视了法院管理工作还有人事管理工作和物质装备管理工作。在人事管理中,对审判人材的评价体系构建,审判人材创新机制的建立,惩戒机制的健全,大多法院尚处在探索阶段;在物质装备管理中,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划拨报账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法院存在重开源轻节流,重购置轻使用,重报账轻分析,重小额支出审查轻大项支出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等旧习。

(四)忽略与法院整个管理对接。将法院信息化管理与整个法院管理对接是一项重要工作。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不能简单地以审判工作“网络化”作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而应根据法院工作特点,以法院审判管理、人事管理和物质装备管理在网络上的运行程度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作为法院办公现代化的衡量尺度。这为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管理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另一方面,管理要更为科学合理。

(五)复合人材相对较缺。法院管理是一门学科,必须符合司法的特点。信息化建设是一门科学,必须符合科学规律。要把信息化建设与法院管理对接,就需要开发商熟悉法律知识,更需要法院有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材,不仅要懂法律知识和电脑知识,而且还要懂法院管理,起消化和改进开发商开发的管理软件作用。随着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法官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增多,但是却忽略了法院专门人材----网管人员的培训,使起着媒介作用的网管人员知识单一。

对策与措施

(一)对后勤管理系统整合。对法院后勤管理中的子系统进行整合,从而符合法院现有物质装备管理的模式,强化后勤工作的相互监督,减少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后勤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对人事管理与审判管理整合。为方便对干警的考核,系统应自动将考评中的流程管理中的错误、结案数、经审批延长超审限案件数、超审限案件数、确因社会效果需要院长决定延长审限的案件数、案件质量检查的合格数、基本合格数、不合格数、法律文书错误数、立案合格率等相关数据实时记录到人事管理的个人档案。

(三)对人事管理与后勤管理整合。为方便对干警的考核和个人相关资料的查询,系统应自动将个人的后勤管理中的资产使用情况、车辆使用情况、车辆用车错误等数据记录到个人档案。

(四)法院现行管理与信息化对接。信息化手段的充分运用将拓宽法院干警的学习领域,变革的学习手段,干警的观念将发生深刻变化,形成发展的裂变式效应。这需要对现行法院的管理进行研究,探索符合司法特点的管理模式,摒弃陈旧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只有现行的法院管理科学合理,在信息化管理中实现有效对接,才能体现出管理带来的效益,展示出信息化给法院管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法院的管理工作真正上层次,上台阶。

(五)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如抓好办公办案软件的实际落实问题,从而提高办公办案水平、质量。

(六)提高防御意识,增添防御设施,提高防御能力。干警要转变意识,法院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是购买设备、利用,还要做到保障信息的安全,如增加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联网实用名登记等软硬件。

(七)加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技能,防止泄密事件发生。加强干警的保密意识,做到不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以及移动存储介质不能交叉使用等;做到合理利用一些电脑来充当转换文件的中间机器,来防止病毒的入侵或木马的感染等。

第二篇: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检察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现状

自2000年高检院实施“科技强检”战略部署,随之各地检察机关相继启动电子检务工程,推动健全科技强检工作机制,为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物质保障。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派驻检察室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积极推进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工作,及时掌握刑罚执行和监管动态,强化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情况的同步监督、动态监督和实时监督。几年来,随着“科技强检”步伐的加快,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信息化已成为支撑检察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高科技的现代化信息手段在检察机关办公办案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提高办公效率,增强办案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

问题与不足

整体而言,当前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为:

(一)干警信息化水平不高。一是部分检察干警思想观念仍较落后,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信息化建设缺少正确的理解,仍然习惯于“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办公办案模式,对计算机的应用方面仅仅用于打字、文书编排、报表统计、文件发送等较低层次的运用,甚至把它当作是一种待遇、一样摆设,对信息化范围及开展的意义认识不够,对信息化建设带来工作模式变革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少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片面的把信息化理解为硬件设施的更新与配置,在装备资金的使用上,往往倾向于购置车辆等交通设备,对信息化建设调研和论证不足,对如何用信息化促进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研究较少,不能科学的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二)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短缺。一方面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技术人才相对短缺,这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常常处于事务性的工作状态,难以有时间和精力接受更深入层次的专业技术学习培训。此外,近年来,通过统一招录进入检察系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大学生,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在实践方面经验不足,还不具备驾驭信息网络技术的素质,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专门的培训。

(三)技术侦查设备落后。在当今科技高度智能化、网络化和通讯高度信息化、快捷化的今天,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职务犯罪案件也越来越多,对这类案件传统的侦查模式和手段难于取得突破。而目前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只是在办公设备和办案流程的框框里打转,用于侦查犯罪的高科技设备并不多,侦查的科技含量不高,面对那些智能化、隐蔽性较强的职务犯罪案件,往往会无能为力,难于突破,给查清案件事实,收集、固定证据带来较大难度。

(四)网络安全措施不足。目前,绝大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已建成了局域网络,干警也达到了人手一机的标准,但由于管理、技术、经费等各种原因,相应的规范操作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网络安全和防病毒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从而极易发生病毒传播和失泄密事件,使信息化建设始终存有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策与措施

面对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检察机关改革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信息化水平。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既是推进检察机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首先,要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尤其是各级检察院领导同志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其次,要有计划地对干警进行信息化教育培训,重点抓好干警计算机应用和办公办案软件使用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检察干警的信息化水平,发挥信息化为检察业务服务和保障作用,促进检察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扩大信息化在各项检察业务中的作用。

(二)重视专业队伍建设,适应科技强检需要。信息化建设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工程,检察机关应当把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是要积极争取政策,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技术人员发展的空间,发挥专业人员的技术专长,做到人尽其才,术业有专攻。二是要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

(三)提高科技含量,让信息化在侦查领域长足发展。近些年,随着职务犯罪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对依法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将技术侦查运用于职务犯罪侦查中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基层检察机关也应该在实践中加大对技术侦查的尝试,加强调研论证,加大对技侦硬件的投入,提高侦查中的科技含量,让信息化在侦查领域中长足发展。

(四)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网络管理。一是加大投入,购置足够的软硬件安全产品,建立可靠有效的安全系统,建立数据备份系统,配置硬件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切实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二是加强对干警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加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技术,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信息发布等制度,严格执行信息安全措施,综合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防病毒网关、漏洞扫描系统、信息体系、运用数据加密技术等,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深入健康发展。

第三篇:浅议如何加强基层法院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

浅议如何加强基层法院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加快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无纸化办公,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更是审判工作和法院其他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审判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多媒体办公系统,基本完成审判、办公和管理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实现从立案、审判、执行到归档等审判环节管理的电脑流程化,院领导随时可以浏览网络中的图文、数据,上下级法院间的请示、督办等各项工作也都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充分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一个基层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查,进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关于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看法,希望通过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更好地为司法审判服务。

一、法院信息化系统基础条件情况的调查

笔者以本院为对象,通过对现有的微机网络系统硬件设备、软件安装、人员素质以及网络互联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统计,基本情况如下:

(一)微机普及率较高,硬件设施完备

全院(包括法庭)共有微机设备82台,达到1人1台微机标准,微机普及使用率高。在这82台电脑中有全部安装xp操作系统。cpu主频最低为赛扬、内存不低于256m、硬盘不低于40g,能够运行现有各种办公软件。另外,还配有复印机1台,彩色喷墨打印机15台,激光打印机1台,信息化建设硬件基础较好。

(二)办公软件系统化低,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全院共安装了分别属于2个开发商的2套软件。主要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和软神内网、邮件系统等软件。存在的问题具体是果

2、有的软件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由于法院的“地方化”体制,在某些问题处理上具体要求也就各不相同了。并不是每一套软件的开发都是“量体裁衣”式的根据每一个使用者的需要来开发。使用者使用这样的软件时,只要使用软件的大部分功能或者主要部分的功能就可以了,剩余的部分就没用了,造成了浪费。如:档案管理文书版软件的使用初衷是通过建立以内容问题为索引,来完成文件的快速检索,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通过建立以发文部门为索引,进行文件检索,并有许多功能不能使用,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3、数据共享不便,安全性不高。这些软件大多是在2000年左右投入使用的,当时配套网络技术还不成熟,即使经过若干次升级后,软件的版本依然单机版占大多数。在这11个软件中除了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是联网的软件以外,余下的10个软件都是单机版软件。单机版的软件具有数据共享不便的问题,造成了现有的网络资源的浪费。如司法统计软件,全院各审判庭加上调研室共11个单位安装了该软件。由各庭科上报数据,调研室统一汇总。这样就产生如下的问题,如:院领导想要了解本月结案率的话,必须在全部报表上来后,再由调研室统计得出数据,自己空有联网微机却查不到数据的问题。又比如,安装软件部门的微机发生故障,所有备份文件丢失的话,那么整个数据都化成了乌有,只有“从头再来”了。

4、部分软件售后服务跟不上。在这9个不同的软件开发商当中,部分开发商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基础比较薄弱,相应的售后服务没有跟上。一是有的软件在安装使用时没有对使用者进行系统的培训或培训资料不全。有的培训只对使用者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对软件的安装、维护等方面内容只是一带而过,培训不完善。二是对软件使用中出现的漏洞不进行及时修补。原来的档案管理软件是在win98系统下安装使用的,而如今的操作系统全是winxp系统,软件对系统不支持,这样就需要在一台机器上安装两个操作系统,在使用时不停地进行系统切换,非常不方便。三是在法律法规进行更改时没有对软件进行及时的升级。由于开发商的实力不强,在相关制度更改时,没有马上进行软件内容的迅速更新,造成与实际工作相脱节。如案件流程管理软件就是在新的案由规定实行后才进行升级的,在此期间录入系统的新案由就没法录入,就形成不必要的矛盾。

(三)大部分使用者可熟练操作微机,但没有专职系统开发维护人员

法院全体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程序,是系统高效运转的基本保证。在信息化建设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微机的普及,以及对一套办公软件较长的时间的使用,不断在实践中的摸索,法院绝大多数人员在微机的操作方面上达到了比较熟练的水平。由于信息化意识得到增强,办案、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但是由于专项培训经费不足等原因,法院基本上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对法院工作人员集中进行信息化建设培训,时间、经费、培训工具难以到位。目前,大部分基层法院无专门的技术人员,各庭科所安装的软件大多数由使用者进行维护,网络维护工作只靠办公室的有关人员维持,相关技术人员十分缺乏。

(四)完成了联网,但系统利用率不高、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除了乡下法庭的6台微机不具有与法院内部联网条件外,剩下的82台微机中有81台微机(1台涉密微机与全院网络物理隔离,不能上网)由四台24口交换机连接组成一个对等网,并通过一条10m光纤连入internet。基本上完成了本单位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建设,实现了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代表的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由于没有一套合适的信息化系统软件,现有的网络资源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只是利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共享”功能实现简单的对等共享。在共享数据资料的时候,也进行了病毒的共享。在享受网络带来工作上的便利时,同时也受到了病毒的侵扰。如前一段没更换光纤时,每天都有掉线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个别微机中毒,网络数据堵塞,造成断网。反映出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关于完善法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议

从整体上看,全国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还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院工作信息化的要求。就目前来看,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制约了网络建设的推广和应用的步伐,转变观念主要是决策者观念的转变,提高对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认识。

在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全国各级法院系统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应用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了人力和资金的浪费;建设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存在很大差别;管理规范不一致,安全保密制度不健全。因而造成了部分决策者存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有的认为是上级法院的事,自己完成网络建设,勉为其难;有的认为信息化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有畏难情绪;还有的感到信息化建设由于应用水平较低,认为是高消费,低效能,有没有一个样,建不建一个样;还有的认为,信息化建设由于保密措施不完善,容易发生问题,始终为安全问题担忧。要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尤其是各级法院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把这项工作看作是“一把手工程”、一项长期工程、一项必建工程,提高对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自觉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适应加快信息网络化发展的要求,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同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大力加强调研,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和管理,保证法院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二)着眼长远,统一规划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系统发挥整体效益,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统一规划。

首先是完成统一的领导。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领导下,上级人民法院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网络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组织精干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落实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行、维护资金。其次是遵守统一的标准。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①,作为各级法院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指导性准则。各级人民法院在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要严格执行各种技术标准,不得各行其是。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网络应用软件技术标准,在辖区内统一开发软件。

第三是做好各类数据资料的收集。现有的硬件设备可以保存大量的电子数据。按照正规化管理活动的要求,法院各项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所需数据也基本统一。因而,在目前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一套软件的实际情况来看,收集大量有用数据是必要可行的。而收集的内容,我认为只要是和工作有关的就都收集,在收集中做好分类保存,为日后的信息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三)加强人才的培养,建立三级开发维护体系

人的素质是保证系统良好运行的重要条件。无论从目前信息化建设开发阶段来看还是从将来系统建成后运行维护角度来看,各级法院都需要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法院工作的专业技术维护队伍,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法院信息化的日常工作。由于各级法院的资金条件、技术水平各不相同,上级法院相对于下级法院各方面的优势总是要多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三级开发维护体系的基础条件。所谓三级开发维护体系,就是在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起一支由高级法院、中级法院以及基层法院的开发维护人员所组成的技术保障队伍。具体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完成本省信息化建设具体标准以及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并进行对下级法院维护人员的技术指导与培训;由中级人民法院负责所辖较近地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技术维护与开发;由各基层院完成本法院的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具体维护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技术以及人员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开发与利用,同时又提供了信息化建设运行的技术保障。

(四)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必要保障

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资金的投入是制约各地方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要想构建法院信息化系统,一定要有必要的资金保障。如必要的硬件设备购臵更新、软件开发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现行的地方法院,财权、物权均受地方政府的管制,由地方政府掌握着财政权。各地经济发展存在不同,对法院系统的资金投入多少也就各不相同。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对不同的法院来说,困难度也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筹集资金,一是上级法院给一部分,二是地方政府划拨一部分,三是自己筹集一部分,这样根据各地法院的不同条件,适当划分资金筹集比例,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五)利用网络实现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

在现阶段,我们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合理利用微机网络资源,完成向无纸化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过渡,不断提高现有的工作效率。

各基层院、中级法院基本都联入了internet,对于要传输的部分文档:如信息简报、工作计划、工作汇报、工作报表等文件,具有流量小的特点,大部分只有几百k的大小,可以使用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传输。使用电子邮件的优点是速度快、可靠性高、节省资金。如向上级法院送一份6000字的工作计划。使用最方便电子传真方式传输大约需要6—7分钟的电话费、近3米的传真纸。与此同时存在普通的静电传真复印的文件大约一年后就会字迹淡化甚至失效的问题。如果使用电子邮件方式,需要传输文件大小是70k左右,如果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大约只需要几十分钟就会接收,接收后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即可,几乎没有什么支出。使用打印机打出的文件资料的保存期限是相对很长的,不会出现短时间内字迹消失的问题。目前,各部门使用电子邮件传输文件的情况很多,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我认为,在使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的时候,尽量不要涉及密级文件,同时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

(六)建设法院系统信息资源库

在现有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内容丰富实用的网上资源库,为各级法院干警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便捷的服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解决了如何在局域网建成之后充分发挥网络应有的作用,大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与宝贵的经验。但是,网上资源库应该如何建设呢?

一般有这样几种渠道。一是找专门的软件开发商开发,二是购买现成的软件资源库;三是搭建一个平台,自己积累。这几种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资源库的管理平台,全国内几乎还没有能相互支持的,都是各自为战,结果是俱败俱伤。笔者认为,从长远和现实来看,资源库的建设以第三种为最好。

先不管能不能为其他资源库平台所支持,只要实用就好,而且这种资源库投资少,实用性强,较适合法院的工作的实际。目前,现成的大而全的资源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寻找资源耗费较多精力,二是并不能拿来就可以用,大多数法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使用的最多的是一些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的内容,如上级法院工作文件、案例分析、调研课题、新出台的司法解释等,目的是能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大家需要与实际工作学结合紧密的简要内容。

再一方面原因,大多数法官对一些法学名家的司法理念和思想是很认同的,但是却又感觉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起来较困难,觉得与实际工作有距离、应用有困难。而对本地区的一些成功判例、调研成果却觉得更贴近实际工作,容易学习,也愿意学习、使用。这样,在建设资源库时,就可以只搭建一个平台,让法官们把自己较好的案例分析、调研文章等上传、共享,其他法院工作人员下载后,进行分析修改转为己用,这样对法官审判实践可以提供方便而又节省大量时间,还又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司法质量的目的。所以资源库的建设应发动广大法院系统工作者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财务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力的推动了公司管理运营、资金管理、客户服务等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信息化也必将成为财务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或“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改组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国家电网公司控股,注册资本金50亿元,目前拥有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北5家区域分公司和20家省级业务部,员工800余人,经营范围涵盖资金结算、存款、贷款、融资租赁、票据、贴现、债券承销、证券投资以及财务顾问等。中国电财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并始终将信息化纳入公司总体战略发展布局之中。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电财建设完成了覆盖全公司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中国电财信息化总体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财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保障体系为支撑”的SG186企业信息化体系。其总体内容主要包括一体化平台、业务应用及信息化保障体系:一体化平台就是建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业务应用就是建成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业务运营、客户服务、财务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信息化保障体系就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信息管控等六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一体化信息平台方面,信息网络形成了公司光纤专线和备份链路的广域专网,规范和统一了网络出口和网络安全管理,实现了公司总部、25家分支机构以及集团成员单位的网络互连。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建设了生产数据中心和测试培训中心,使得业务数据能进行充分共享和安全管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完成了“两地三中心”数据级容灾。完成了数据交换系统的安装部署,实现与国网系统的数据级联。全面实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一体化应用集成,实现了业务间流程协同作业,人力资源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门户级集成。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典型设计建设了企业门户,实现了分公司虚拟门户、即时通讯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了审计系统、办公系统、内部网站等多种应用系统集成和单点登陆。

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电财按照“业务应用一体化、应用部署集中化”的技术策略,实现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应用大集中和综合管理系统的部署大集中。核心业务系统是支撑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的生产系统,覆盖中国电财25家分支机构,涵盖了业务运营、客户服务以及财务管理三大应用,实现了公司业务“在线运营、在线管理、在线监控”的目标,全年通过系统处理集团资金结算量超过10万亿元。推进资金结算系统建设,构建企业集团到14家商业银行的统一资金结算通道,搭建了集团统一高效的“资金池”,有力支撑集团的资金集中化管理与集团化运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积极推进ERP系统实施,在国网金融平台首家完成试点上线及单轨验收,顺利完成项目实施和人资、财务两个专业基础应用,实现SAP与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管控系统应用集成,初步实现“人财一体化”和“业财一体化”。积极推进协同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审计管理系统、纪检监察管理、企业年金管理系统的推广实施,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首批试点或推广应用单位。

在信息保障体系方面,中国电财针对不同的体系制定了不同的建设方针和原则,并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在制定完成中国电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并首批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示范评审,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面建设中国电财SG-ERP的工作目标与发展思路。建立了符合ISO20000国际运维标准、覆盖全公司范围的“两级三线”信息运维体系,有力保障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基于金融行业特征和中国电财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确定了“以统一管理为龙头,集中建设与优质服务为两翼”的信息化管理管控模式。遵循“立足财务公司特征、遵循国网相关要求、借鉴商业银行标准”的建设原则,按照定时间、定人员、定方案、定措施的“四定”工作方法,开展信息化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按照“从项目中来,到项目中去”的原则,着力解决信息化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技术和重大问题,依赖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组织和资金资源保障进行技术研究的构建。按照“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关键技术、发动业务部门、培养运维团队”的策略,构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形成了层次鲜明、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财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银监会、财务公司协会等上级单位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示范单位”,“国资委央企首批信息化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荣誉,连续4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初步建立了一套“安全稳定、架构合理、功能完备、标准规范”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有力支撑了集团资金管理与财务公司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支撑财务公司创新发展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金融机构,中国电财具有独特的内外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两化融合”在金融行业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中国电财的业务运营具有典型的金融行业特征,业务主要围绕结算、信贷和中间业务开展,服务对象限于国家电网公司及成员单位。同时作为集团的直属单位,在内部管理、组织人事、行政和审计等方面,要遵循和执行集团统一的管理要求。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电财通过公司总部、分公司和省级业务部三级机构,直接服务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网省公司,向电网企业提供资金结算、信贷,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形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有力的提高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整体效益和资金管理效率。作为财务公司,中国电财要适应符合行业监管的信息化要求,同时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融资和资金管理支持,支持电网建设,成为连接集团和银行的纽带和桥梁。

面临内外部环境要求,在公司信息化建设初期,中国电财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要求,结合公司金融行业特征,提出了“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六大信息保障体系为支撑”的SG186企业信息化体系,明确了信息化发展思路:一是按照“业务应用一体化、应用部署集中化”的架构策略,自主建设应用系统;二是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司总部大集中模式的实现,支撑日常业务的有序开展;三是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并重,通过集中建设、分级服务的模式,实现集约化管理下的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中国电财在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技术框架下,采取自主建设与达标贯标两条路线并行的技术策略,最终要建设一个既符合集团统一要求又有财务公司自身特色的信息系统。回顾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主要分为“支撑、协同、融合”三个阶段。

(一)基础环境建设阶段,实现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

以业务数据大集中和信息网络全面覆盖为标志,实现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需求管理机制,且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对业务系统建设需求把握不足和配合不够,主要以信息部门为主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部门通过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加大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积极推动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以下成果。

业务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电财主要开展了业务运营系统的建设工作。业务运营系统(CPFBOS)是中国电财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中的核心重点内容,主要依据金融行业特征,借鉴先进金融企业成果,采取自主建设的方式,以满足公司业务需求。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目标可概括为“建设四个平台,体现四个原则,实现三个在线”。四个平台即支撑核心业务数据中心的基础信息平台、运营客户服务系统的客户服务平台、进行统一业务管理的业务运营平台和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管理决策平台。2006年,中国电财自主建设了业务运营系统项目一期工程,信息化对业务的推动作用逐步显现。2007年,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全部机构应用大集中和数据大集中,实现了从“应用大集中”到“当日日结”到“跨机构业务”的三大步跨越,以“数据大集中”为模式的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信息基础设施方面,2005年,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公司总部与所有分支机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公司集中式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公司“互连互通、分级管理、统一出口、安全可靠”基础网络平台,构建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环境。

(二)业务环境建设阶段,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

以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为指引,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司上下对信息化工作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上取得了一致、企业内部形成了较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业务需求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从以支撑业务运营向整合业务渠道转变,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将公司信息化建设同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

在一体化平台方面,公司信息网络、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应用集成全面实现,企业门户投入试运行。在应用系统方面,不断提升和优化业务运营系统,深入开展技术架构优化工作,搭建了基于企业服务总线(ESB)的SOA系统架构,增强了对业务拓展、客户差异化服务等需求的支持能力;以需求管理办法为抓手,建立业务需求窗口期、业务需求评审会等工作机制,提升需求管理水平。推进资金结算系统并纳入国家电网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环节,成为国家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协同办公、企业门户、人力资源、审计管理、纪检监察等系统的上线应用,实现了信息化对公司各类综合业务的全覆盖。在保障体系方面,信息化管控体系得到加强,监控中心三期完成,完成运维体系详细设计,建立了过渡期业务系统运维模式;信息安防体系、技术研究、人才队伍、评价研究体系基本建成,标准规范体系得到全面加强。在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通过信息化SG186示范单位测评并通过竣工验收。

(三)信息全面整合阶段,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

以企业信息架构管控为抓手,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电财信息化实现了重要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上线,但原有信息化建设管理方式缺乏统一企业架构约束,尤其是涉及到跨专业、跨部门、跨机构的业务需求,容易出现“局部功能最优,整体效率下降”的情况,导致需求不稳定、系统功能重复开发等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电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从项目管理向架构管控与项目群管理转变,主要做法如下。

坚持架构引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架构管控要求,有效融合公司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公司企业级流程架构设计。构建全面和完整的企业级架构蓝图,形成以统一企业架构为依据、以项目可研为前提、以项目储备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管控体系,抓住项目可研、概要设计与架构遵从测试“三个关键点”,确保信息化项目对整体架构的遵从,从全局高度实现对信息化企业架构的管控。实现业务驱动。经过多年信息化实践,业务部门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实践基础,具备了实现专业归口项目管理的条件。以业务为主导,建立以业务部门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方式,发挥业务部门在专业和资源上的优势,实现具体项目管理工作从信息部门主导向业务部门主导转变。确保技术支撑。信息技术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项目群管理,确保各信息化项目有效服务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充分运用架构管控手段,确保各项目推进方向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确保项目群各项目的协调发展,对整体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控制和协调,确保各信息化项目关键路径的有序衔接与高度协同,确保信息系统之间接口标准的规范统一与高效集成。

三、信息化建设经验与体会

信息化本质上是管理变革,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企业领导层高度重视,把握正确的方向和定位,采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就能确保信息化取得成效,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是明确方向定位。坚持信息化服务企业发展战略。中国电财信息化始终坚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不断适应公司各阶段战略目标,提出各阶段信息化建设规划并不断进行滚动修订。满足行业监管标准。高度重视信息系统风险,对照银监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要求,开展信息系统评价,公司将信息系统风险纳入公司经营风险统一管理;落实银监会《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要求,完善公司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按照银监会《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要求,聘请国家安全权威认证机构对公司客户服务系统进行安全评测认证。满足集团主管标准。深入开展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保持一致并达到先进行列;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达标贯标。

二是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是指信息安全理念贯彻落实到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全过程;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特别是数据大集中,集中了数据,也集中和放大力风险,所以在系统建设和安全运行发生冲突时,要确保安全第一;信息安全的关键在预防,要做好安全规划和有效的防范计划;做好应急预案,组织演练是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借鉴商业银行和同行成功经验,发挥专业咨询公司的技术优势,包括借鉴银行体系架购和系统设计思想;引入专业咨询机构,业务系统需求分析引入毕博咨询,业务系统项目监理所引入IBM公司;在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前,走访中石油、中石化、华能等财务公司,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遵循客观规律、探索科学有效方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尊重规律,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包括遵循软件开发的一般规律(需求-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验收-推广应用-评估-效益分析-持续优化);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如引入高水平监理,实施项目质量和过程控制;组织开展安全测评和认证,提升系统品质和客户信任度;关键阶段组织集中攻坚,短期内度过问题井喷期等。三是信息化须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要素是领导重视、业务配合、认识到位、方法科学、组织有序。没有领导层的重视,就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人财物资源,信息化建设只能是一纸空谈,没有广泛的员工参与,就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业务流程规范。规范化是信息化的前提,企业战略、业务和信息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业务模式决定信息系统的架构,只有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才能转变稳定系统需求、系统功能,信息化才能推动业务管理跨越式发展。推进管理变革。信息化推广应用是一个变革的过程,但实施变革过程中会有一定时期的动荡过程。特别是大型应用系统上线前,都应该进行主动的变革管理,同时,信息技术部门应该积极改善和优化系统,各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正确认识、主动适应。

第五篇:司法系统信息化建设与探索

司法系统信息化建设与探索

现状

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围绕“六项建设”,即司法行政信息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库、应用系统、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应急指挥中心和信息中心以及全国监狱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68%的监狱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以信息化促进执法规范化的工作局面逐渐形成。

问题与不足

总体看,司法系统信息化建设中了存在一些的问题与不足。

(一)认识不够到位。仍有部分干部职工没有看到信息化建设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信息化建设额外增加了工作负担,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的认识片面,认为信息化就是办公自动化。有的思想上因循守旧,仍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信息化实际应用水平低。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上缺少积极主动的精神。

(二)应用能力不够高。经过近几年公务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专职人员应用系统操作培训,队伍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人员的操作能力仅仅停留在会打字、能上网的初级水平上,对应用系统不能熟练应用。目前懂得系统维护、能够应急处理、精通网络管理的人才不多,工作中遇到计算机故障或系统网络问题时,自身往往难以解决。

(三)应用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的生命在于应用,但由于一些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及下属单位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按照保密工作要求,有的信息系统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业务工作数据信息只能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单向上报,本级机关科室之间业务数据不能完全共享,局领导不能实时掌握工作动态,领导工作缺乏完整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网站受众面不够广。一些地方政法系统门户网站建设中,往往存在网站栏目不多、信息资源不足、服务领域不宽等问题,造成社会公众对网站的认知度低。由于网站缺少对社会公众的互动与服务,使网站的宣传效果也受到限制。

(五)网页信息更新不及时。主要是有的司法所人员思想上重视不够,平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信息化应用上,造成了司法所网页信息发布不及时,更新不经常,存在动态信息较少、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

(六)应用系统集约化程度低。一些业务主管部门针对自身业务分别开发了各自的应用系统,但由于局机关业务科室及下属单位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分属上级不同的部门管理,且对各应用系统的建设标准、工作内容、考核要求都不尽相同,存在各自为网、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这给系统的实施、利用、维护、培训、考核带来管理上的难度。

对策与措施

(一)建立司法行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司法行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级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会矛盾调解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全方位综合管理,实现对司法行政系统资源的统一整合和综合利用,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机关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即时准确的数据资料。

(二)优化门户网站网页建设。加快司法行政门户网站建设,丰富网站栏目,拓宽对外宣传平台,建立与社会公众互动与服务的平台。并进一步完善网站网页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发布、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发布及栏目内容管理责任制,实行业务主管科室归口管理。要加强对司法所网页建设工作的指导,并将其纳入目标考评的一项内容。

(三)增强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使全系统人员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是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办公成本的便捷途径,是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加强内外部监督的有效手段。要将信息化应用水平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要建立健全并落实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各项制度,以制度规范应用,以制度促进应用,切实推进信息化应用工作。

(四)加大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使用管理以及培训考核的制度办法,使信息化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分级分类培训计划,提高信息化应知应会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采取送出去的办法,开展对网络管理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培养专家型网络管理维护人才,带动全系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要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考核纳入年终评优考核,促进系统内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

下载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索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

    探索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张梅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面临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对于占中国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中......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摘要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特点,提出了建立院校级信息化领导机构、确定数据标准、建立门户网站、长远规划校园网络、实时收集信息提高信息......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化应用与探索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化应用与探索 内部控制体系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 陈 航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650211)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信息化机构建设相对滞后,本文就信息化......

    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

    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企业可能得到和利用的,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把......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其对策对于中国众多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从宏观方面说,信息化有利于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

    博湖县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建议(调研)

    一、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博湖县统计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建议调研 经过多年努力,我局走过了统计信息化的开始普及、提升阶段,已经能够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硬件实施,完成......

    中医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索

    中医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索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渐被提上工作日程,针对集专业及传统文化特色于一身的中医院校而言,档案信息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