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重庆市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总则
1.1 为了规范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验收的管理,确保档案安全和项目建设质量达到有关要求和标准,并正常投入运行,根据《重庆市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渝办发[2003]1号)及《重庆市信息化工程项目验收实施细则》(渝信局[2005]159号)文件要求,制定本办法。
1.2本市行政区域内档案数字化工程的验收,适用于本办法。2
对象、依据及前提条件
2.1 市档案局根据相关规定接受业主单位委托组织市级单位及区县档案局(馆)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的验收;区县档案局(馆)根据相关规定接受业主单位委托组织本级行政区域内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的验收。
2.2依据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合同书、合同附件、有关技术说明文件及规范的验收资料,按照国家和我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验收。2.3 项目验收的前提条件
2.3.1 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全部完成,并满足使用要求; 2.3.2 各个分项工程全部预验收合格;
2.3.3 已通过市档案局指定软件综合应用测试; 2.3.4 各种验收资料完备,符合合同内容; 2.3.5 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同意; 2.3.6 合同或合同附件规定的其他验收条件。3
验收内容
3.1数据验收:以抽检的方式检查已完成数字化转换的所有数据,包括目录数据库、图像文件及数据挂接的总体质量;一个全宗的档案,抽检的比率不得低于5%。
3.2验收指标: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文件挂接错误,或目录数据库、图像文件之一出现不完整、不清晰、有错误等质量问题时,抽检标记为“不合格”;一个全宗的档案,数字化转换质量抽检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含95%)时,予以验收“通过”。合格率=合格的文件数/被抽检文件总数×100%。4
验收程序 4.1验收程序 4.1.1 预验收
4.1.1.1 项目竣工后经测试和试运行合格,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招标书、计划任务书,检查、总结项目完成情况后向项目业主提出预验收申请。
4.1.1.2 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组成初验小组,对工程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4.1.1.3 施工单位提供材料:预验申请书、完工报告、项目总结报告。
4.1.2验收 4.1.2.1 申请:预验收合格后,项目业主根据合同、招标书、任务书,检查、总结项目组织实施和完成情况后向市档案局或区县档案局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规范的验收方案(验收材料)。4.1.2.2 经过审核,材料齐全则由市档案局或区县档案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
4.1.2.3 验收组成员由市档案局或区县档案局和相关部门以及项目业主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验收时按照相关验收内容及标准进行,验收后提交验收报告。
4.1.2.4 验收形式:采用会议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形式。4.1.2.5 验收步骤
4.1.2.5.1 业主单位作项目工作、试用情况及预验收报告; 4.1.2.5.2 施工单位作关于项目施工、技术、自检(预验)情况及竣工情况的报告;
4.1.2.5.3 验收组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
4.1.2.5.4 验收组对工程进行全面评价并给出验收意见; 4.1.2.5.5 验收组组长宣读验收意见。
4.1.2.6 验收签字:经过验收形成验收报告,验收组成员签字,并提交市档案局或区县档案局以及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存档。
验收结论
5.1 验收结论分为:验收合格、需要复议和验收不合格三种。符合档案数字化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任务按期保质完成、经费使用合理的,视为验收合格;由于提供材料不详,或目标任务完成不足80%,而又难以确定其原因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复议。
5.2 项目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验收不合格处理: 5.2.1 未按项目考核指标或合同要求达到所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的;
5.2.2所提供的验收材料不齐全或不真实的;
5.2.3 项目的内容、目标或技术路线等已进行了较大调整,而未得到相关单位认可的;
5.2.4 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尚未解决和作出说明,或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5.2.5 没有对系统或数据及相关设备进行试运行,或者试运行不合格;
5.2.6 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发现问题的;
5.2.7 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其他行为。6
验收结论确认和处理
6.1
由市档案局或区县档案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验收意见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确认。6.2
项目验收结论的处理
6.2.1 验收结论为验收合格的,项目业主将全部验收材料统一装订成册并连同相应的电子文档(PDF格式),分别报市档案局或区县档案局以及相关部门备案。6.2.2 验收结论为需要复议的,业主和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内补充有关材料或者进行相关说明。
6.2.3 验收结论为验收不合格的,业主和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试运行合格的,项目业主重新申请验收。
6.2.4
未通过验收的档案数字化工程,不得交付使用。6.3
项目交接: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办理项目交接手续。项目的移交包括项目实体移交和项目文件移交部分。
附则
7.1
本办法由重庆市档案局负责解释。7.2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重庆市信息化工程项目验收实施细则
重庆市信息化工程项目验收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信息化工程项目验收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达到有关要求和标准,并正常投入运行,根据《重庆市信息化z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渝办发[2003]1号)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信息化工程(含财政配套补助的信息化工程),社会投资建设的重大信息化工程的验收,适用于本实施细则.第二章 对象,依据及前提条件
第三条 市信息产业局根据相关规定以及接受业主单位委托组织市级信息化工程项目和总投资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信息化工程项目的验收,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以及接受业主单位委托组织本级行政区域内信息化工程项目的验收.第四条 依据项目合同书及合同附件,有关技术说明文件,按照国家和我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进行验收.具体验收标准和依据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提出.第五条 项目验收的前提条件:(一)所有建设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全部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二)各个分项工程全部初验合格;(三)已通过软件确认测试评审;(四)已通过软件系统测试评审;(五)软件已置于配置管理之下;(六)各种技术文档和验收资料完备,符合合同的内容;(七)系统建设和数据处理符合信息安全的要求,涉密信息系统需提供保密主管部门出具的验收合格证书;(八)外购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和开发工具符合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九)各种设备经加电试运行,状态正常;(十)经过监理方同意;(十一)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同意;(十二)合同或合同附件规定的其他验收条件.第三章 内容
第六条 验收内容及标准根据具体项目实际制定,一般由项目监理单位编写,报项目业主及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审定.第七条 验收内容一般包括测试(复核),资料评审,质量鉴定三部分.(一)验收评测工作主要包括:文档分析,方案制定,现场测试,问题单提交,测试报告;
(二)验收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合同”或“验收标准”要求的所有功能,所有质量特性,验证功能和接口与需求说明的一致性,以及商定的一些特殊测试.(三)资料评审标准一般包括:文档完备性,内容针对性,内容充分性,内容一致性,文字明确性,图表详实性,易读性,文档价值等.第八条 需要评审的资料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基础资料:招标书,投标书,有关合同,有关批复文件,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功能说明书,系统结构图,工程详细实施方案.(二)工程竣工资料:工程开工报告,工程实施报告,工程质量测试报告,工程检查报告,测试报告,材料清单,工程实施质量与安全检查记录,工程竣工图纸,操作使用说明书,售后服务保证文件,培训文档,其他文件.(三)软件开发文档: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程序维护手册,程序员开发手册,用户操作手册.(四)软件开发管理文档:项目计划书,质量控制计划,配置管理计划,用户培训计划,质量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和开发进度月报.第四章 方法及程序 第九条 验收方法
(一)登记法
对项目中涉及的所有硬件,软件和应用程序登记造册,特别是硬件使用手册,系统软件使用手册,应用程序各种技术文档.(二)对照法
对照检查项目各项建设内容的结果是否与合同条款及工程实施方案相一致.(三)操作法
对项目系统硬件一一实际加电操作,验证是否与硬件提供的技术性能相一致;运行项目系统软件,检验其管理硬件及应用软件的实际能力是否与合同规定的一致;运行应用软件,实际操作,处理业务,检查是否与合同规定的一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四)测试法
对能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的设备,进行实际测试,检查是否和设备,实施的规格,性能要求相一致.第十条 验收程序(一)初验
1,项目竣工后经测试和试运行合格,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招标书,计划任务书,检查,总结项目完成情况后向项目业主提出初验申请.2,项目业主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组成初验小组,对工程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3,施工单位提供材料:初验申请书,完工报告,项目总结报告,以及第八条要求的验收评审资料.(二)终验
终验的全过程
1,申请:初验合格后,项目业主根据合同,招标书,任务书,检查,总结项目组织实施和完成情况后向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方案(计划书).2,经过审核,材料齐全则由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工作可分为两个步骤:验收小组验收和验收专家组评审.(1)验收小组验收
验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成员由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以及项目业主的管理人员,监理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验收时参照相关验收内容及标准进行,验收后提交验收报告.验收小组的工作也可委托有资质的信息化工程咨询中介机构进行.(2)验收专家组评审
验收专家组一般由3-7人组成,成员由相关行业专家和验收小组代表组成.验收专家组评审一般采取会议评审方式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业主单位作关于项目背景的报告;施工单位作关于项目建设情况,自检情况及竣工情况的报告;监理单位作关于工程监理内容,监理情况以及竣工意见的报告;业主单位作试用情况报告;验收小组代表作验收小组验收报告;验收专家组进行现场检查;验收专家组对关键问题进行抽样复核和资料评审;验收专家组对工程进行全面评价并给出验收意见.(3)项目业主提供材料:验收申请,项目建设总结报告(组织与实施协调),项目实施报告(技术,项目管理,质量控制),验收安排计划,验收小组及专家组名单,验收计划书(由监理单位负责)以及第八条规定的验收评审材料.3,验收签字
经过验收,评审形成的验收报告和评审报告,验收专家组成员签字,并提交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存档.第五章 验收结论
第十一条 验收结果分为:验收合格,需要复议和验收不合格三种.符合信息化工程建设标准,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任务按期保质完成,经费使用合理的,视为验收合格;由于提供材料不详难以判断,或目标任务完成不足80%而又难以确定其原因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复议.第十二条 项目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验收不合格处理:(一)未按项目考核指标或合同要求达到所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的;(二)所提供的验收材料不齐全或不真实的;(三)项目的内容,目标或技术路线等已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未曾得到相关单位认可的;(四)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尚未解决和作出说明,或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五)没有对系统或设备进行试运行,或者试运行不合格;(六)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发现问题的;(七)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第六章 验收结论确认和处理
第十三条 由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验收意见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确认.第十四条 项目验收结论的处理
(一)验收结论为验收合格的,项目业主将全部验收材料统一装订成册并连同相应的电子文档,分别报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备案.(二)验收结论为需要复议的,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在三个月内补充有关材料或者进行相关说明.(三)验收结论为验收不合格的,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业主和设计,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试运行合格的,项目业主重新申请验收.(四)未通过验收的信息化工程,不得交付使用.第十五条 项目交接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办理项目交接手续.项目的移交包括项目实体移交和项目文件移交部分.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重庆市信息产业局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
项目验收计划书
编写纲要
一,项目背景
二,验收依据 三,验收对象
四,验收内容及标准
五,验收程序
1,验收申请
2,验收方式
3,验收签字
六,验收步骤(软件,硬件)七,验收小组及委员会名单
八,验收时间安排
九,具体验收
1, 验收申请
2, 文档验收
3, 测试验收
4,验收报告
十,总体文档验收
十一,总结
附件2: 验收申请表 表格编号: 项目名称
申请验收单位
业主联系人
项目经理
联系电话
服务联系电话
说明事项
经过双方(多方)努力,完成如下事项
双方(多方)一致认为现场实施完毕,定于 年 月 日进行现场验收.备注
签字
施工方: 监理方:
业主:
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3: 资料评审表 序号
文档名称
完备性 针对性
充分性
一致性
明确性
易读性 2 3 4 5 6 7 8 9 验收结论
签字
施工方: 监理方: 业主:
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4: 设备测试表 项目名称
测试目的场地
设备名
主机名
步骤
标准
结果 :(通过/失败)时间
签字
施工方: 监理方:
业主:
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5: 软件测试表 项目名称
测试人
审定人
时间
软件名称
编号/版本
测试阶段
测试用例
用例编号
测试结果(重点描述异常,错误情况):
错误类别: 致命性错误()功能性错误()建议性错误()测试结果分析与建议: 修改情况描述: 修改人: 时间: 说明与备注: 附件6: 验收报告 项目名称
申请验收单位
业主联系人
项目经理
联系电话
服务联系电话
验收内容
验收标准
验收步骤
验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验收结论
备注
签字
施工方: 监理方:
业主:
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
年月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7: 项目评审报告
编写纲要
一,评审概要
1,评审会
2,评审准则
3,评审结论
二,评审对象
三,评审内容(硬件,软件)四,评审委员会
五,评审申请
六,具体评审
七,评审报告
八,总结
附件8: 评审申请表 项目名称
申请评审单位
业主联系人
监理工程师
联系电话
服务联系电话
说明事项
经过双方(多方)努力,完成如下工作:
双方(多方)一致认为现场验收完毕,定于 年 月 日进行现场评审.备注
签字
施工方: 监理方: 业主:
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9: 具体评审表 项目名称
评审单位
评审内容
是否通过
备注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结论
签字
施工方: 监理方:
业主:
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10: 评审报告 项目名称
评审单位
业主联系人
项目经理
联系电话
服务联系电话
评审内容
评审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评审结论
备注
签字
施工方: 监理方: 业主:
市信息产业局或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 日期
年 月 日
年月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签署验收合格意见 提交验收评审报告 项目移交 评审会评审 项目试运行
准备验收资料
提交验收申请书和验收资料 验收小组检查验收 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提交验收报告和资料
第三篇:重庆市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重庆市
【发布文号】重庆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275号 【发布日期】2013-12-18 【生效日期】2014-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 275 号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2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黄奇帆 2013年12月18日
重庆市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规范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量化管理标准,构建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系统,发现和处置城市管理部件、城市管理事件相关信息,并对处置情况进行监督评价的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管理部件是城市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等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
本办法所称城市管理事件是指人为或者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秩序受到影响或者破坏,需要城市管理有关专业部门处理,使之恢复正常的现象和行为。
第四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行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及时处置的原则。
第五条 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全市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建设和协调运行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系统,日常工作由其所属市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机构承担。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含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新区、开发区、园区等管理机构,下同)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辖区)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自治县)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实施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工作。市政公用、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共交通、供水排水、油气加注、电力、燃气、通信、邮政、消防等城市管理部件的所有人、管理人和管理维护单位(以下统称公共服务单位)应当履行管理维护义务,负责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组织编制全市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区县(自治县)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市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辖区)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规划,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 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更新升级等所需资金投入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八条 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信息采集、立案、处置、结案等地方标准和规范。
第九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具有兼容性和可拓展性,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城市管理有关单位建设的地理信息、应急指挥、公共安全视频、交通管理、地下管网等系统共享资源。
第十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备适当的信息采集、坐席话务、技术维护等专业人员,保障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等公众服务平台,纳入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系统,24小时接受公众咨询,受理举报、投诉。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进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以及区域单元网格划分等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对象的综合普查。相关单位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基础信息。
承担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综合普查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资质和业务范围的规定。第十二条 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综合普查数据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适时更新。
第十三条 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问题处置,由其所有人、管理人或者管理维护单位负责。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单位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责任进行划分,确定处置责任单位。
处置责任单位不明确的,由所在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协调确定处置责任单位;跨区县的,由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协调确定处置责任单位。
第十四条 处置责任单位应当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和日常处置方案。
第十五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当通过日常巡查、系统监控等方法采集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等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并及时传输至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信息采集工作。
信息采集应当符合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以及信息采集规范,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对收到的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应当依照立案标准判别立案。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处置责任划分、处置标准和时限,将立案任务及时派遣到处置责任单位。
处置责任单位为公共服务单位的,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当同步告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公共服务单位及时处置。出现突发事件暂无法确定处置责任单位的,由所在地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先行派遣相关单位实施应急处置。
第十八条 处置责任单位接到处置任务后,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并按照处置规范要求向派遣任务的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反馈处置情况。
第十九条 设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的消防、公共交通、园林绿化、油气加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设施附属的各类井盖、箱罐、杆柱、管线丢失、损坏、标志不清或者影响车辆、行人安全的,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处置责任单位立即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24小时内进行补充、修复或移除。
第二十条 处置责任单位未及时有效处置所承担的派遣任务的,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处置。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造成较大影响的,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通报。
第二十一条 处置责任单位完成处置后应当向任务派遣单位结案。经核查符合结案标准的,予以结案;不符合结案标准的,任务派遣单位应当再次派遣相关单位重新处置。
第二十二条 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处置和结案情况进行统计,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处置责任单位处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情况和评价结果应当作为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效能考核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城市管理问题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权机关按照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 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工作中发现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有关机关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 威胁、恐吓、侮辱信息采集员或者采取暴力手段致使信息采集人员的人身受到伤害以及盗窃、抢夺、毁损信息采集器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以外实行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的区域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重庆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
重庆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档案管理,有效地为社区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重庆市城市社区代表会议规则(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区档案,是指社区党群组织、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居委会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居民自治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各级民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区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地区社区建设内容,统一规划,统一检查,区县(自治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第四条 社区居委会应当将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明确领导负责,建立健全档案的收集、保管、鉴定、销毁和利用等规章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材料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五条 社区居委会应当建立社区档案室,配备专门的档案柜、架和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设施设备。
第六条社区居委会应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实行社区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第七条 社区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必须收集齐全、完整,用纸规范,文件制作材料适宜长期保存。
第八条 社区档案的整理,按照市和区县(自治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一)每个社区为一个立档单位,所形成的档案为一个全宗,全宗名称由街道(镇)名称加社区名称组成。
(二)社区档案主要有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
文书档案主要分为党群工作类、民主自治类、综合管理类、文明工作类、社区服务类、安全稳定类、社区环境类(归档范围详见附件《重庆市社区文书档案归档范围》),按照《重庆市文书立卷与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或《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进行整理,保管期限参照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执行。最低生活保障
工作中形成的审批材料、报表归入文书档案整理,入户调查材料按照《重庆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整理。
会计档案分为财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其他四大类,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和《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贯彻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渝档发〔1999〕56号)进行整理。
第九条 社区档案室应编制各门类档案检索工具,建立全宗卷和统计台账。有条件的社区可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第十条 社区档案室应积极提供档案利用,做好借阅登记,注意收集利用效果,为社区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十一条 社区调整、合并、撤销时,应将档案及时移交给有关社区或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防止档案遗失。
第十二条 社区档案的鉴定、销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在社区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四条 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各区县(自治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社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并报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市民政局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市民政局2003年12月17日发布的《重庆市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
重庆市社区文书档案归档范围
一、党群工作类
1.社区党组织成立、换届选举、任免、分工的请示、批复、通知;
2.社区党组织会议记录、纪要;
3.社区党组织工作计划、总结,党员名册,统计年报;
4.社区党组织发展党员、党员转正、民主评议、表彰、奖励、处分的请示、批复、通知;
5.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交纳党费清单;
6.社区工会、共青团、妇委会、老协、残协等工作计划、总结、名册、会议记录、纪要、开展重大活动的文件材料,交纳会费清单;
7.上级党委、群团机关印发的有关党群工作的文件材料;
8.社区党群组织开展重大活动形成的照片。
二、民主自治类
1.社区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社区成员会议、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居委会会议规则、会议记录、纪要;
2.社区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居规民约;
3.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罢免、补选的方案,选举公告,选举工作报告、总结,选民、候选人名单、选票,选举工作中形成的照片;
4.社区干部职务任免、分工、奖惩的决定、请示、批复,居民小组组长名册及报酬福利规定;
5.社区成员代表评议社区居委会工作、干部民主评议形成的文件材料及居民反馈意见、处理结果。
三、综合管理类
1.社区设立、撤销、合并、更名、人员配置及区域变化形成的文件材料,社区居委会历史沿革、大事记,财产、物资、档案交接手续;
2.社区居委会工作计划、总结、目标责任书,各类统计年报表;
3.社区自愿者组织机构、人员名单;社区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文件材料;
4.社区工作简报,新闻报道的剪报;
5.社区开展重大活动形成的照片。
四、文明工作类
1.社区精神文明工作计划、总结,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五好家庭、文明市民等活动的计划、总结、简报、照片、申报及审批材料;
2.社区教育工作、市民学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通知、名单、规章制度、会议记录、简报、照片;
3.社区科普工作的方案、活动记录、简报、照片;
4.社区文化工作的方案、活动记录、简报、照片;
5.社区体育工作方案、活动记录、名单、简报、照片、获奖证书、奖杯;
6.上级机关印发的关于社区精神文明、教育、科普、文化、体育工作的文件材料。
五、社区服务类
1.社区服务站组建、管理制度、服务队伍名册、工作计划、总结;
2.优抚、救助、救灾、殡葬等工作计划、总结、统计报表、款物发放清单;
3.社保、最低生活保障调查、医疗求助调查、申报材料、统计报表、名册、台账;
4.失业、就业再就业工作登记、申报、统计报表、名册、台账;
6.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总结、统计年报、名册,计划生育指标、生二孩的申请、审批材料;
7.社区卫生、健康教育、防疫、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制度、计划、总结、简报、照片;
8.上级机关印发的关于民政、社保、低保、计划生育、卫生工作的文件材料。
六、安全稳定类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总结、简报、目标责任书,统计报表;
2.社区治安巡防队、安全工作制度、人员名单,治安、安全检查、巡查记录;
3.协调、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的记录、报告、总结;
4.重点部位、重点人口监控记录、台账;矫正、帮教工作制度、方案、名单、简报;
5.普法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援助、调解工作形成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简报、照片;
6.社区消防工作制度、方案、名单、简报;
7.上级机关印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法制、信访、司法工作文件材料。
七、社区环境类
1.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简报;
2.上级机关印发的关于社区市政管理、市容整治、绿化、环境卫生工作的文件材料。
第五篇:档案数字化工作纪律及管理办法
数字化事业部工作纪律及考核办法
一、目的:
(一)为了更好的规范数字化事业团队,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与上级更好的沟通,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
(二)使数字化事业部的人员晋升、岗位调动、奖惩、培训等体系更加规范并且“有法可依”。
二、工作纪律与规范
(三)各项目组的员工上下班应严格按照项目组规定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四)上班时间严禁打闹、嬉戏,吵架、打架,无理取闹,严禁玩手机,网上聊天,串岗闲谈;
(五)各岗位员工应服从组织的分配和工作安排,必须坚守岗位,履行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以各种理由擅自调岗,调岗须经项目负责人统一安排;
(六)严禁恶意顶撞上司,辱骂、殴打同事;
(七)各岗位员工必须按时参加公司和部门安排的学习、会议和集体活动,不能按时参加的,应经部门负责人或活动组织者的批准。
(八)严禁散布负面信息,在团队内拉板结派,在团队内恶意制造影响团队协作、发展的不和谐行为。
(九)严禁涉及黄、赌、毒;严禁参加邪教组织;
(十)必须严格尊重公司及本部门规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三、管理办法
(一)考勤管理办法与要求
1、考勤由各项目指定一名兼职考勤人员管理、记录,项目组负责人负责监督和实施。
2、考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不徇私情,实事求是,按日考勤。每日将考勤情况上报到数字化事业部行政处,于次月3号前将月考勤汇总表(详见数字化事业部周报表)和考勤签到表(扫描件或原件都可)发送到数字化事业部行政处。考勤人员应认真填写数字化事业部考勤表。
3、考勤人员对婚、丧、产、病、事、差、迟到、早退、旷工等均应按规定严格记录。各类假条于次月一周内上交到数字化事业部行政处,以备必须附在考勤表后,以备核查.4、请、销假制度
(1)教职工因病、因事等各种原因需要离开工作岗位,须履行请销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请销假原则上须以书面形式提出,按管理权限审批。急病或其它紧急情况需要缺勤的员工,应先行电话告知上级领导,事后补办请假手续。(2)请销假程序
填写《请假条》——项目组意见——领导审批——提交请假条于考勤记录人员处——准假后休假——需续假的办理续假手续——按时返工并销假。(3)审批权限
a.项目负责人请假,由公司分管副总审批。b.项目经理助理请假,须经公司分管副总及项目负责人审批。
c.项目组长及生活委员请假,1天以内由项目负责人审批,1-3天以内须经数字化事业部行政审批,3天以上须经公司分管副总审批,d.职工请假,1-3天以内由部门负责人审批;3-6天以上由数字化事业部行政审批,行政助理须上报公司分管副总;6天及以上,须经公司分管副总审批; e.所有请假情况,都需在审批之后马上通报数字化事业部行政,基层员工请假情况由考勤记录人员通报,项目组管理层请假须自行通报。
(二)其他工作纪律管理办法 1.管理职责:设有组长的项目组,由组长负责本组员工工作纪律的维持、监督工作,组长应随时记录本组内部员工的工作纪律情况,项目负责人对本项目组内所有员工的工作负责;未设置项目组长的项目组,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助理负责项目组员工工作纪律的维持、监督工作,负责人或助理应随时记录本组内部员工的工作纪律情况,并负责(记录表格见《数字化事业部工作纪律情况表》,表格每周发一次,数字化事业部行政应认真核实)。
2.如有违纪情况,项目负责人须及时向数字化事业部行政汇报违纪情况。
四、违纪处理办法
实行层层管理、分级负责制;发现有违反工作纪律者,项目负责人不清楚、不知道、不制止的将追究领导责任。
(一)考勤违规处理 1.迟到、早退处理办法
a. 迟到/早退5到10分钟,按10元/次的标准扣罚当月绩效工资;
b. 迟到/早退10分到30分钟,按20元/次的标准扣罚当月绩效工资;
c. 迟到/早退30分钟以上者,做旷工半天处理; d. 当月迟到/早退5次以上者,做辞退处理。2.旷工处理办法
(1)有以下情结之一者视为旷工:不请假、超假或请假未经批准缺勤者;不服从组织安排,不到岗者;请假期满因故需续假二未办理续假手续者;学习培训、会议、各种活动集会无故不到者;迟到/早退30分钟以上者,视为旷工半天。
(2)处理办法
a.当月累计旷工半天,扣罚当月绩效工资50元 b.当月累计旷工1天以内,扣罚当月绩效工资100元; c.当月累计旷工2天以内扣罚,扣罚当月绩效工资200元;
d.当月累计旷工2天以上,则做辞退处理。
(二)其他违纪处理
1.上班时间玩手机,网上聊天,串岗闲谈,扣罚当月绩效工资50元/次;
2.上班时间吵架、打架,无理取闹,扣罚当月绩效工资100元/次。
3.不服从组织安排,不履行岗位职责,擅自调岗,未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者,扣罚绩效工资50元/次;其中故意不记录项目组不达标产量者,扣罚当月绩效工资200元/次 4.无故当众顶撞上司,辱骂、殴打同事,扣罚当月绩效工资200元,情节严重者做辞退处理;殴打同事情结严重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5.恶意散布负面信息,在团队内拉板结派,恶意制造影响团队协作、发展的不和谐行为,均做辞退处理,情结严重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6.涉及黄、赌、毒和邪教组织者,辞退并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7.违规其中一项工作纪律者,则取消其当月所有奖金; 8.各项目组负责人及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工作纪律管理工作,认真及时查处本项目组员工中违反工作纪律的现场。因失察、拖延、推诿使项目组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处理,并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将追究部门负责人的领导职责。对本项目组员工进行打击、报复,或对违反工作纪律应该进行查处的员工予以包庇、纵容的,将给予严肃处理。9.员工对处罚不服者,可以申请复议;对复议有异议的,可按法定程序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