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5:2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和《湖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湘政办[2010]105号)等文件精神,近期,我们会同厅社保处对14家省级公立医院以及长沙、株洲等地部分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和座谈,特别是对医院医疗收入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试图探索医院收入监管的有效途径,为顺利推进医改、出台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省级公立医院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省级公立医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院规模不断壮大。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省级公立医院发展很快,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目前14家省级公立医院共有在职正式职工12565人,离退休职工 3704人;实际病床数为11531张,病床使用率为130.3%,年诊疗人数为6262288人次。

二是医院收入大幅增长。医院收入主要由三块组成,分别是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财政补助,其中医疗收入又由门诊医疗收入和住院医疗收入构成。2009年,14家省级公立医院的总收入为445317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0174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4.5%),医疗收入230829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51.8%),药品收入190991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42.9%),其他收入3142万元(占医疗总收入的0.8%)。2007年至2009年14家省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分别为135805.77万元(不包括湘岳医院、结核病防治所)、188307.9万元、230828.9万元,平均每年增幅达40%以上。

三是医院国有资产快速扩张。总资产为687965.97万元,净资产为417680.63万元,总负债为269891.15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6.95%。根据调研分析,总体上省级公立医院国有资产增长较快,综合医院比专科医院发展更快,同时,由于这几年医院贷款建设,公立医院负债额也逐年增长,有进一步扩张之势。

二、公立医院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收入结构复杂,医院之间收入规模差距较大,医院内部收入分配也千差万别。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特别是收入管理方面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从财政监管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收入的资金属性亟待明确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省财政厅、省物价局联合发布的湘价费[1992]219号、湘价费[1997]71号文件中就明确规定医院收入属于事业性收费。但在2002年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发布的《湖南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调整规范我省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文件中又宣布湘价费[1992]219号、湘价费[1997]71号文件于2002年10月15日起废止,当时并未就医院收入的属性问题予以明确说明。从卫生厅编制的部门预算看,2001年至2004年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列为事业收入,2005年至2011年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列为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收入。目前从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来看,在非税收入类中,卫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里也没有医疗收入对应的收入项目。因此,公立医疗收入是否属于非税收入亟待明确。

(二)公立医院收入监管亟待加强

相对于一般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国有医疗资源,具有较强的创收能力,因而从经费供给上一般确定为财政差额拨款单位或财政定额补助单位,财政只负责对公立医院的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人员工资补助,而设备购置、基本建设等经费基本靠自创收入解决。2009年,我省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仅为2亿元,只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4.5%。另一方面,以药补医的情况非常严重。2009年,14家省级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为190991万元,占医院总收入的42.9%左右,其中15%为加成收入,共计28648.65万元。以药补医甚至以药养医现象严重,社会各界反响很大。但站在医院的角度来看,也是实属无奈之举。随着医院医疗成本不断增加,本来政府财政投入就不足,医院只好在药品加成收入上来弥补医疗收入的亏空。而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直接投入不多,医院主要靠自创收入维持正常运转,所以财政对医院收入的监管也觉得底气不足,一直没有把对公立医院收入的监管提上议事日程。

(三)公立医院内控机制亟待健全

目前,公立医院基本都是实行“以药补医、收入归己、自行支配”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医院的收入不上交,支出完全自行支配,易于滋生医疗腐败。二是对国有资产的变化情况,乃至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的投入情况,政府往往无力干涉,造成盲目扩张,重复建设,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国有资源浪费严重,形成新的地方财政风险。三是医院乱收费、乱检查、大处方、“过度治疗”、以药养医等短期行为频繁曝光,既损害了公立医院的形象,也有损政府形象。四是医院账户管理较为混乱,医院普遍设立5-7个银行账户,且多为支出账户。这些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公立医院财务收支情况缺乏有力的监管所造成的。

(四)公立医院票据管理亟待规范

现行票据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票据使用不合法、不合规的现象,医疗票据管理“以票管收”的作用难以发挥。一是医疗机构类型复杂多样。出资方式包括国有企业改制、股份制、私人投资等形式。二是医疗票据管理不归口。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营利性医疗机构共有3333家,其中在税务部门购领医疗票据的有1400家,在财政部门购领医疗票据的有63家,另有1870家营利性医疗机构使用自制票据。同一类型的医疗机构既有在财政部门购领票据的也有在税务部门购领票据的,致使医疗票据管理不归口,造成了医疗票据管理上的漏洞。三是医疗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国家没有专门的、系统的医疗票据管理规定,医疗票据管理模式不统一,各行其是的现象较为普遍。四是医疗票据的样式及使用范围不统一。由于各省财政和税务部门印制的医疗票据种类、样式、使用范围、防伪措施各不相同,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难以核实票据真伪,患者虚开医疗票据套取医保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增加了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工作难度,造成了医保资金结算的安全隐患。

三、全面规范公立医院收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切实规范和加强医院收入管理,既是落实中央有关医改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基础,更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调节收入分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客观需要。

(一)规范医院收入管理是促进内控机制健全的重要前提

当前,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医院由于其自身资金、技术、规模、人员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旧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弊端的制约,在市场化进程中日益暴露出其管理的弱点,特别是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者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医院的收入中业务收入占主导地位,业务收入的实现过程涉及人员比较广泛,除财务部门的人员和门诊收费及住院结算人员外,还包括挂号人员、医务人员、医保人员、患者。大部分为现金交易,且具有流量大、流动性强、经手人多和内容复杂的特点,在医院组织收入过程中,极易发生乱收费、贪污、私自收费等行为。再加上审查制度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医院收支失控还引起连锁反映,如药价虚高、看病成本剧增、负债率攀升、收入分配不公等等。因此,建立健全医院内控机制,对于保证收入合法、安全、完整和支出科学、合理、规范,提高医院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规范医院收入管理是推进医改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要求,要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和运行监督,完善政府对公共医院的投入机制,要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府性亏损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公立医院是国家投资兴办的、带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而在现行体制下,公立医院已经由完全的公益性转为部分以营利为目的,且趋利性越来越强。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继续下去所产生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收入监管机制应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不能只讲财政投入,不讲收入监管。既要维护医院的公益性,又要调动医院的积极性。因而规范和加强医院收入监管,摸清医院底子,也是为今后增加财政投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确保医改顺利实施做好基础性工作。

(三)规范医院收入管理是关乎民生的现实需要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否破题?不仅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的保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中央对医改高度重视,根本原因在于医改关乎经济增长,关乎社会民生,关乎政权巩固的政治问题。当前,医疗、教育、房价是群众深恶痛绝的“新三座大山”,尤以医疗为首。如医改成功实施,通过完善医疗制度,能够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阻止城镇贫困居民与大部分农村居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势头,减少医患纠纷,遏制医患冲突,杜绝假药的泛滥,防止医疗机构的趋利现象,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解决民生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增强政权凝聚力,巩固政治合法性。从政治层面上看,医改本质上是一场自上而下发动的,旨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民生问题,最终维护政权巩固的革命。而规范医院收入管理,促进医疗改革,是环环相扣的,要站在政治高度来解决好这个问题。

四、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收入管理的建议

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收入管理势在必行。通过数月调查研究,我们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将公立医院收入纳入财政监管范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明确了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本质属性,要求公立医院应以全社会老百姓为服务对象,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近些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虽然直接投入医院等供方的资金不多,但投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等需方的资金不断增加。2009年各级财政共安排新农合补助38.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9.7亿元、省财政11.8亿元、市县财政6.9亿元,间接为医院收入的大幅增长提供了原动力,但医院收入的增长并没有促进医院公益性的彰显。公立医院是利用国有资产资源向公众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应按经营服务性收入而论。实际上公立医院一直在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从“以票管收、以票控费”的角度来看,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也应属于非税收入管理范畴。因此,建议省政府发文明确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纳入财政监管,同时建议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非税收入类中加挂医疗收入对应的收入项目。

(二)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医改实施后医院能正常运转

目前,医院最担心的是医改全面实施后,药品加成收入取消,医院收入由以前的三个渠道变成了财政补助和医疗收入两个渠道,这块资金缺口该如何填补?按我省14家省级公立医院2009年的收支状况,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年收入将减少近3亿元,如果财政不能及时补上,医院将无法正常运转。一方面,财政对公立医院的直接投入有限,公立医院只能依靠自身力量,通过自行筹集资金来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医疗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医院的不满时有发生。为促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回归,满足老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亦是必然。但以我省现有的财政状况,很难给予公立医院以更大的直接投入,并且财政投入也只能起引导作用,而不能起主导作用。为配合医改,财政部门应把公立医院的收入管起来,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公立医院更大的财政投入,这既是对公立医院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为今后对公立医院财务加强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三)创新监管机制,切实规范公立医院收入管理

根据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按照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有关“严格医院收入监管”的要求,切实需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对公立医院日常财务情况要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审计,并且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督促公立医院建立规范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逐渐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分发挥卫生、药品监督、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从财务收支、项目标准、药品价格、药品质量等全方面的予以监督。为防止医院收入财政监管后医院创收积极性下降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健全绩效评价机制,通过绩效评价对医院起到约束和激励作用。

(四)健全配套制度,完善公立医院收入内控机制

一要严格公立医院收支预算管理。按照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强化收支预算管理刚性,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二要加强公立医院票据管理。建议明确医疗票据的主管部门,统一医疗票据样式和管理制度,建立医疗票据年检制度,促使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医疗票据管理,真正达到“以票管收”的目的。三要建立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在大中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不仅可以向医院本身提供审慎的会计信息,在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四要加强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公立医院资产购(配)置、处置审批,健全医院资产效益评估考核体系,建立公立医院资产保值增值基金或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由财政统筹管理,用于医院的再投入和资产维护。五要运用现代电子科技手段规范医院收支管理。实现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医保结算系统、物价监管系统与医院收费管理系统对接,在满足医院原有各项收费、统计、制表等功能和不影响患者正常缴费的前提下,达到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能实时查询、监控每笔挂号费、诊治费、床位费、化验费等各项医疗服务收入的效果,还可以严格控制各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各类药品价格,用现代电子信息化手段规范医院收费行为。

(五)坚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规范公立医院收入监管

在对省级公立医院调研的同时,我们也对部分市、县、乡公立医院进行了辅助调研,以便比较分析。发现省、市公立医院效益较好,而对财政监管医院收入比较消极;县、乡公立医院效益较差,而对财政监管医院收入较为积极。由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对公立医院收入的管理模式不一,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财政不愿意为医院重新“背包袱”,而祁阳、望城等地方早就把部分公立医院的收入纳入了财政管理。鉴于此,建议按照全面部署、分步推进、区别对待、分类试点、因地制宜、逐步完善的原则,对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把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纳入财政监管,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把公立医院部分收入纳入财政监管,也可以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其他监管方式。

第二篇:公立医院党建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党建调研报告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整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x 公立医院党建调研报告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如火如荼,党和政府对公立医院提出了强化公益属性的要求,广大群众也对医院提出了就医要方便,收费要合理,服务要周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确保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给合本市四家直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现状,通过深化认识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当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时期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总结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为新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市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现状

目前,我市直属的公立医院有 4 所,即 XX 市人民

医院、XX 市中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市妇保院),编制人数 xx35 人,在职职工 2088 人,在职党员485 人。4 所医院实际开放床位共 xx76 张。共设有 1 个党委、6 个党总支、xx 个党支部。医院实行党政一肩挑和院长负责制领导体制,采取党政联席会议和院长办公会决策机制。

在所有 485 名党员中,男性党员 236 名,女性党员 249 名。年龄在 35-40 岁的党中占 40%,25-35 岁的党员占37%,45-55 岁的党员占 xx.25 岁以及下 55 岁以上党员为少数,党员年龄呈橄榄球状,年轻人入党积极性不高,党的后备力量不足、新鲜血液补充形势严峻。在公立医院所有党员中,大学学历占到 64%,硕士研究生学历占 xx%,但博士研究生为 0。这表明,在公立医院,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入党积极性不高。

二、准确把握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局党委领导下,市属公立医院各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学习,加强管理,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凝聚职工共识,坚持患者利益导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的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薪酬制度改革,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仍存在与新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健康发展。

(一)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近年来,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的思想逐步得到广大党务工作者的认可。但是,一些公立医院的党建工作还是难以真正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二者存在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以及《党章》要求,理解和把握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当中。党的工作只靠个别党务干部,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监督保证作用发挥得不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不适应医院发展的新形势。主要原因是思想上对党建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医院实行的是行政领导负责制,医院的发展建设主要以行政决策为主,党建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是可抓可不抓的工作。同时,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医院管理工作注重运用行政的、经济的甚至法律的手段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约束,忽视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上,上面怎么安排,下面就怎么做,不能主动把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渗透融合,没有给党建活动赋予行业特色,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党建活动缺乏活力,不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使得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不能有效地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规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以来,医院企业化运行不断深入,医院必须通过医疗行为来获取经济利益,必须依靠业务业绩来拓展发展空间,党建工作的从属地位日趋明显,故而形成了重临床、轻政工,重业务、轻党建的认识误区,导致医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规范。一是基础工作不规范。三会一课落实不到位、党员活动日特色不明显,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部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能在限定周期内开展,党员之间不能有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基层党支部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部分党支部对党小组和党员缺乏应有的考核手段。二是组织生活缺新意。组织生活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质量不高,缺乏能够广泛引起党员共鸣的信息和材料;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仅限于念报纸、读文件,对支部党员的教育、监督、关怀、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培树典型等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导致医院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不强,党员人数占比偏少,特别是中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入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三是作用发挥欠力度。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时常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工作积极性严重匮乏,工作落实不细致、不扎实、不到位,浅尝辄止、得过且过,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个别党员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泊,利己思想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基层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党建工作制度得不到认真落

实。部分医院管理者对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与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个关系理解的不全面,把握的不到位,处理的不恰当,党委的主体责任、纪检部门的监督责任、职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职责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分工负责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培训制度、问责制度等一系列党务工作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

(三)医院党建工作创新不足。一些公立医院在开展党建活动时仍然受传统工作模式的限制,党组织活动与形势及现实结合还不够,存在工作内容贫乏、形式缺乏新意,工作质量、效率和要求都不高的问题,往往只局限于传达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发展党员。工作模式上,还未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党建工作模式;工作形式上,仍以召开会议或者开展学习等方式为主,难以满足党员的需求,群众兴趣不大,比较枯燥,缺乏一定吸引力和创新性,效果不理想。对党建工作过问不多、研究不深,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不能将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相融合;对党组安排的阶段性主题实践活动,不能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予以细化,在特色化、岗位化落实上差距明显。

(四)党建工作队伍素质不高。有些单位存在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缺乏应有的措施和手段,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市属 4 所公立医院中,除了市医院设有党委办公室,其他公立医院没有专门的党务工作机构,医院党务工作者兼职化现象相当普遍,党务干部力量严重缺乏。科室或部门一级的党支部书记基本上都是科主任或部门负责人兼任。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人员很多是医务人员出身,对党建工作管理和方法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而有些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医院党建工作,对医院业务工作不熟悉,需要逐渐找准共同结合点和兴奋点,把两者特点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同时,有些党建工作人员未经过专业的理论和实务培训上岗,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对党建工作的视野有一定局限性,对党建工作的特点、工作途径和最新动态等缺乏系统认识,客观上也局限了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三、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重中之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核心是全面领导。这就是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是整体的、全面的,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

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弱化了,都会出现短板效应,削弱党的领导。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向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肩负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增强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推动管党治党不断走向严、实、硬,对公立医院能否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深化医改、推动公立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同样也在党。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指出,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增强宗旨意识、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医改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坚强政治保障,要把加强党建工作贯穿到医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进发展的指路灯塔。扎扎实实做好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中,促进公立医院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指导和改进公立医

院医疗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实现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实现通过资源纵向流动提升服务体系整体绩效,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不断地发挥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效力,让党建工作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促进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医院的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提高效率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挑战,必须不断提升服务患者的能力,坚持加强党建工作,使公立医院保持健康、协调、可持续地发展。通过积极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鼓舞公立医院员工士气,就能更好地致力于公立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升公立医院服务患者的能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四)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文

化塑造、增强队伍凝聚力的有力抓手。加强党建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操、道德规范等融会凝聚成的一种群体意识。随着我国多元文化思潮的共同作用和碰撞激荡,拥有众多医疗专业人才资源的公立医院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通过将党建工作融入公立医院的整个发展规划,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医院文化氛围,构筑医院的美好愿景。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有利于职工政治觉悟、思想素质的提高,造就和培育职工成为医术精湛、医德医风高尚的全方位人才,对于公立医院文化塑造、增强队伍凝聚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工作理念,健全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机制。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为导向,就要树立责任理念。要充分突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要从公立医院实际出发,找准党建工作的抓手,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带头采取切实措施。要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首先,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对于业务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思想。党建工作必须以业务工作为基础,围绕业务开

展工作。因为离开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和目标;同样,如果离开了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就缺少了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业务工作最终也会塌方。其次,在组织上要把握好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的中心,围绕业务工作来开展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提供动力、把握方向。具体要求:一是党务干部要懂业务,熟悉医院业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二是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是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高层次服务,不能等同于简单地去从事业务工作;三是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医疗业务实践中去,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业务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再次,在行动上抓住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一是在制定医院发展规划上,要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在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上要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树立班子强则医院兴,班子弱则医院衰的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医院发展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齐心协力把医院工作搞好。特别是要抓好医院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要打造一支政治强、懂业务、善治院、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班子。

(二)创新工作方法,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医院管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公立医院应不断总结并提炼党建活动里探索出来的有效

办法与措施,并将其转变为制度固定下来,并且在贯彻落实中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更好地进行方法的创新,收到显著的效果。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要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自觉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之下,该请示的请示,该报告的报告,让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党员更是领导干部的最基本的政治修养和政治要求。二是要处理好业务与党建的关系。必须旗帜鲜明地要求医院的各级领导干部改变注重业务,忽视党建的错误认识。无论多么有成就的专家,无论职务多高的领导,都要清醒认识到,我们首先是党的人,开展一切专业技术活动和医院管理活动,都要按党的规矩办事,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党性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是统一的,医院是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如果我们没有党性,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树立守纪律、懂规矩、技术精、服务好的职业新风尚。第三,处理好行政和党委的关系。党委和行政职责不同,目标一致,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政一盘棋,共同承担好医院的改革发展大任。要重视和重申党委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书记不参加医院行政会议,需要重点沟通的事项通过党政联席会议来解决,凡属三重一大问题,必须提请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执行。每一位党政领导都要严格按角色办

事,按职责办事,按制度办事,不能错位、越权办事,要清楚权由法定,越权就是违法行为,这是守纪律、讲规矩的大前提。切实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医院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党组织在医院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法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制度上予以充分保障,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落到实处。

(三)创新工作内容,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内容的创新,就是不断充实党建工作的内容,与时俱进。要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单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按照《党章》要求和中央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党建的意见精神,结合单位实际建好基层党支部,要赋予基层支部实实在在的职权,让支部在职工政审、职称晋升、推荐干部、评先选优、出国深造等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要改进活动方式,提高党内活动吸引力、创造力。针对医院党员群众职业特点、兴趣爱好、业务专长等实际,成立主题小组,创造性开展文化、业务、生活方面的主题活动,寓职业道德、个人修养、高雅情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意识,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知识教育。三是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式。医务志愿者服务是当前深受群众欢迎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有效

形式,基层党组织应在这项工作中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切实发挥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作用,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此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树立党员新形象,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促进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建立健全符合医院特点的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根据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的考评标准。实施公立医院党支部绩效考核评价,细化量化党支部工作考核方法,促进党支部转变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为引导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坚持公益性提供政治保障。在考核内容上,要以基层党支部贯彻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选拔任用,意识形态工作等在内的党建工作考核;在考核对象上,要以考核书记为责任主体的党的基层组织考核;在考核分值权重上,要以双百分制考核,即对下级党组织的考核除了有关于中心工作的百分考核,还要有关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百分制考核。另外,党建工作的考评还应兼顾定量考评与长期定性考评,兼顾组织考评与党员群众评价,兼顾底线达标与高线倡导,真正达到以考评促党建的效果。

(五)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公立医院党组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影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

因素,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干部是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实施者,建设有活力、能力强、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才能保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才能推动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断发展。要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标准,坚持党政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双选拔,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抓好选人用人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导向,选配政治强、懂专业、会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党务干部。要建立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任职交流工作机制,结合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把那些不作为、不进取、不担当的党务干部坚决调整下来。要培养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队伍,积极探索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的做法,使专职党务干部能聚精会神抓党务,克服管党治党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要多渠道强化党务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学习,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做到精学科学理论,深学业务知识,博学各种新知识,这样才能成为党建工作的活字典、政策通。

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创新工作理念,赋予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内容,探索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方法,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力促进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

《公立医院党建调研报告》x 抗疫专题:

抗击疫情先进事迹

抗击疫情心得体会

抗击疫情工作汇报

抗击疫情实施方案

抗击疫情应急预案

抗击疫情防控方案

抗击疫情讲话稿

抗击疫情复工复产

抗击疫情承诺书

抗击疫情决心书

抗击疫情新闻稿

抗击疫情宣传口号

抗击疫情优秀作文

抗击疫情手抄报

第三篇:公立医院党建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党建调研报告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如火如荼,党和政府对公立医院提出了强化公益属性的要求,广大群众也对医院提出了就医要方便,收费要合理,服务要周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确保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给合本市四家直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现状,通过深化认识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当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时期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总结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为新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市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现状

目前,我市直属的公立医院有4所,即XX市人民医院、XX市中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市妇保院),编制人数1235人,在职职工2088人,在职党员485人。4所医院实际开放床位共1476张。共设有1个党委、6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医院实行党政一肩挑和院长负责制领导体制,采取党政联席会议和院长办公会决策机制。

在所有485名党员中,男性党员236名,女性党员 249名。年龄在35-40岁的党中占40%,25-35岁的党员占37%,45-55岁的党员占16.25岁以及下55岁以上党员为少数,党员年龄呈橄榄球状,年轻人入党积极性不高,党的后备力量不足、新鲜血液补充形势严峻。在公立医院所有党员中,大学学历占到64%,硕士研究生学历占14%,但博士研究生为0。这表明,在公立医院,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入党积极性不高。

二、准确把握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局党委领导下,市属公立医院各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学习,加强管理,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凝聚职工共识,坚持患者利益导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的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薪酬制度改革,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仍存在与新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健康发展。

(一)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近年来,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的思想逐步得到广大党务工作者的认可。但是,一些公立医院的党建工作还是难以真正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二者存在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以及《党章》要求,理解和把握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当中。党的工作只靠个别党务干部,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监督保证作用发挥得不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不适应医院发展的新形势。主要原因是思想上对党建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医院实行的是行政领导负责制,医院的发展建设主要以行政决策为主,党建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是可抓可不抓的工作。同时,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医院管理工作注重运用行政的、经济的甚至法律的手段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约束,忽视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上,上面怎么安排,下面就怎么做,不能主动把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渗透融合,没有给党建活动赋予行业特色,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党建活动缺乏活力,不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使得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不能有效地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规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医院企业化运行不断深入,医院必须通过医疗行为来获取经济利益,必须依靠业务业绩来拓展发展空间,党建工作的从属地位日趋明显,故而形成了重临床、轻政工,重业务、轻党建的认识误区,导致医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规范。一是基础工作不规范。“三会一课”落实不到位、“党员活动日”特色不明显,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部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能在限定周期内开展,党员之间不能有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基层党支部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部分党支部对党小组和党员缺乏应有的考核手段。二是组织生活缺新意。组织生活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质量不高,缺乏能够广泛引起党员共鸣的信息和材料;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仅限于念报纸、读文件,对支部党员的教育、监督、关怀、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培树典型等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导致医院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不强,党员人数占比偏少,特别是中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入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三是作用发挥欠力度。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时常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工作积极性严重匮乏,工作落实不细致、不扎实、不到位,浅尝辄止、得过且过,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个别党员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泊,利己思想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基层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党建工作制度得不到认真落实。部分医院管理者对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与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个关系理解的不全面,把握的不到位,处理的不恰当,党委的主体责任、纪检部门的监督责任、职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职责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分工负责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培训制度、问责制度等一系列党务工作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

(三)医院党建工作创新不足。一些公立医院在开展党建活动时仍然受传统工作模式的限制,党组织活动与形势及现实结合还不够,存在工作内容贫乏、形式缺乏新意,工作质量、效率和要求都不高的问题,往往只局限于传达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发展党员。工作模式上,还未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党建工作模式;工作形式上,仍以召开会议或者开展学习等方式为主,难以满足党员的需求,群众兴趣不大,比较枯燥,缺乏一定吸引力和创新性,效果不理想。对党建工作过问不多、研究不深,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不能将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相融合;对党组安排的阶段性主题实践活动,不能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予以细化,在特色化、岗位化落实上差距明显。

(四)党建工作队伍素质不高。有些单位存在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缺乏应有的措施和手段,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市属4所公立医院中,除了市医院设有党委办公室,其他公立医院没有专门的党务工作机构,医院党务工作者兼职化现象相当普遍,党务干部力量严重缺乏。科室或部门一级的党支部书记基本上都是科主任或部门负责人兼任。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人员很多是医务人员出身,对党建工作管理和方法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而有些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医院党建工作,对医院业务工作不熟悉,需要逐渐找准共同“结合点”和“兴奋点”,把两者特点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同时,有些党建工作人员未经过专业的理论和实务培训上岗,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对党建工作的视野有一定局限性,对党建工作的特点、工作途径和最新动态等缺乏系统认识,客观上也局限了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三、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重中之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核心是全面领导。这就是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是整体的、全面的,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弱化了,都会出现短板效应,削弱党的领导。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向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肩负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增强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推动管党治党不断走向“严、实、硬”,对公立医院能否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深化医改、推动公立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同样也在党。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指出,“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增强宗旨意识、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医改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坚强政治保障,要把加强党建工作贯穿到医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进发展的指路灯塔。扎扎实实做好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中,促进公立医院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指导和改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实现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实现通过资源纵向流动提升服务体系整体绩效,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不断地发挥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效力,让党建工作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促进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医院的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提高效率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挑战,必须不断提升服务患者的能力,坚持加强党建工作,使公立医院保持健康、协调、可持续地发展。通过积极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鼓舞公立医院员工士气,就能更好地致力于公立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升公立医院服务患者的能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四)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文化塑造、增强队伍凝聚力的有力抓手。加强党建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操、道德规范等融会凝聚成的一种群体意识。随着我国多元文化思潮的共同作用和碰撞激荡,拥有众多医疗专业人才资源的公立医院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通过将党建工作融入公立医院的整个发展规划,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医院文化氛围,构筑医院的美好愿景。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有利于职工政治觉悟、思想素质的提高,造就和培育职工成为医术精湛、医德医风高尚的全方位人才,对于公立医院文化塑造、增强队伍凝聚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工作理念,健全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机制。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为导向,就要树立责任理念。要充分突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要从公立医院实际出发,找准党建工作的抓手,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带头采取切实措施。要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首先,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对于业务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思想。党建工作必须以业务工作为基础,围绕业务开展工作。因为离开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和目标;同样,如果离开了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就缺少了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业务工作最终也会“塌方”。其次,在组织上要把握好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的中心,围绕业务工作来开展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提供动力、把握方向。具体要求:一是党务干部要懂业务,熟悉医院业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二是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是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高层次服务,不能等同于简单地去从事业务工作;三是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医疗业务实践中去,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业务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再次,在行动上抓住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一是在制定医院发展规划上,要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在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上要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树立“班子强则医院兴,班子弱则医院衰”的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医院发展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齐心协力把医院工作搞好。特别是要抓好医院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要打造一支“政治强、懂业务、善治院、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班子。

(二)创新工作方法,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医院管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公立医院应不断总结并提炼党建活动里探索出来的有效办法与措施,并将其转变为制度固定下来,并且在贯彻落实中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更好地进行方法的创新,收到显著的效果。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要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自觉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之下,该请示的请示,该报告的报告,让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党员更是领导干部的最基本的政治修养和政治要求。二是要处理好业务与党建的关系。必须旗帜鲜明地要求医院的各级领导干部改变注重业务,忽视党建的错误认识。无论多么有成就的专家,无论职务多高的领导,都要清醒认识到,我们首先是党的人,开展一切专业技术活动和医院管理活动,都要按党的规矩办事,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党性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是统一的,医院是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如果我们没有党性,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树立守纪律、懂规矩、技术精、服务好的职业新风尚。第三,处理好行政和党委的关系。党委和行政职责不同,目标一致,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政一盘棋,共同承担好医院的改革发展大任。要重视和重申党委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书记不参加医院行政会议,需要重点沟通的事项通过党政联席会议来解决,凡属“三重一大”问题,必须提请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执行。每一位党政领导都要严格按角色办事,按职责办事,按制度办事,不能错位、越权办事,要清楚权由法定,越权就是违法行为,这是守纪律、讲规矩的大前提。切实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医院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党组织在医院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法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制度上予以充分保障,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落到实处。

(三)创新工作内容,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内容的创新,就是不断充实党建工作的内容,与时俱进。要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单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按照《党章》要求和中央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党建的意见精神,结合单位实际建好基层党支部,要赋予基层支部实实在在的职权,让支部在职工政审、职称晋升、推荐干部、评先选优、出国深造等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要改进活动方式,提高党内活动吸引力、创造力。针对医院党员群众职业特点、兴趣爱好、业务专长等实际,成立主题小组,创造性开展文化、业务、生活方面的主题活动,寓职业道德、个人修养、高雅情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意识,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知识教育。三是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式。医务志愿者服务是当前深受群众欢迎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有效形式,基层党组织应在这项工作中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切实发挥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作用,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此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树立党员新形象,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促进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建立健全符合医院特点的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根据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的考评标准。实施公立医院党支部绩效考核评价,细化量化党支部工作考核方法,促进党支部转变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为引导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坚持公益性提供政治保障。在考核内容上,要以基层党支部贯彻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选拔任用,意识形态工作等在内的党建工作考核;在考核对象上,要以考核书记为责任主体的党的基层组织考核;在考核分值权重上,要以“双百分制考核”,即对下级党组织的考核除了有关于中心工作的百分考核,还要有关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百分制考核。另外,党建工作的考评还应兼顾定量考评与长期定性考评,兼顾组织考评与党员群众评价,兼顾“底线达标”与“高线倡导”,真正达到以考评促党建的效果。

(五)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公立医院党组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影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干部是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实施者,建设有活力、能力强、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才能保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才能推动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断发展。要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标准,坚持党政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双选拔,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抓好选人用人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导向,选配政治强、懂专业、会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党务干部。要建立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任职交流工作机制,结合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把那些不作为、不进取、不担当的党务干部坚决调整下来。要培养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队伍,积极探索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的做法,使专职党务干部能聚精会神抓党务,克服管党治党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要多渠道强化党务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学习,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做到精学科学理论,深学业务知识,博学各种新知识,这样才能成为党建工作的“活字典”、“政策通”。

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创新工作理念,赋予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内容,探索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新方法,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力促进公立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调研报告

**省卫生厅(2010年4月27)

为探索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有关措施,根据省政府的安排,省卫生厅与省发改、编办、财政、人社、药监、物价等部门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成调研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位研究人员参加,于3月12日至4月16日,就我省公立医院改革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开朗副省长亲自部署和指导调研,并分别在湘雅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主持召开公立医院改革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次调研采取统计报表、召开座谈会、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收到各市州统计报表28份,收回问卷调查表150份,召开座谈会8次,访谈公立医院负责人、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185人,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调研收集的资料和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省现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374个(不含村卫生室和诊所),其中医院768个(综合性医院500个、中医院127个、专科医院141个);床位21.2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3.6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81万人。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3028万人次,其中医院5612.62万人次;出院人数730.28万人,其中医院406.08万人。

2009年末,我省有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440个(不含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举办的公立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2个,二级医院278个,二级以下医院120个;实际开放病床12.82万张,占各级各类医院床位的94.29%;卫生技术人员11.47万人;门急诊人次5298万,出院病人385.6万,分别占全省各级各类医院门急诊总人次、出院总人数的94.4%、94.95%。

二、当前我省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合理。2009年,我省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07张(全国平均为3.31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2.74人(全国平均为3.14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医疗资源配臵明显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80%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城市,占全省总人口70%的农民只拥有20%左右的医疗资源;具有先进设备、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的大医院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如省会长沙,仅三级甲等医院就有18家,占全省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62%。医疗资源层次配臵不平衡,医疗资源配臵应该是“金字塔”式,即资源的主要配臵在基层农村、社区,但目前的情况是医疗资源呈倒“金字塔”式, 城市大医院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多,而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落后、人才匮乏,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导致群众舍近求远到大医院看病。抽样调查湘雅 医院、省人民医院等9家三级医院的门诊住院病例,有61.7%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完全可到基层医疗机构诊治,只有38.3%的需要到大医院诊治的疑难重症。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看小病、看常见病,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二)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主要由政府财政补助、医疗收费、药品加成收入三个部分构成。近年来,虽然我省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2009年对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补助共计14.42亿元,较上年增加4.49亿元,但政府补助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仅为5.67%,其中城市医院为3.43%、县级医院为7.22%。抽样调查株洲市7家公立医院,2009年,市级财政的直接投入为1065万元,仅占全部运行经费的1.46%。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只能通过创收来满足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及承担职工薪酬、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支出和无主病人欠费等,无疑加重了群众的就医经济负担。此外,由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低于服务成本造成的大量政策性亏损主要由药品加成收入来弥补,更成为制度性顽症。2009年,我省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亏损7.54亿元,只能通过药品收入来平衡医院收支。2009年我省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共计121.85亿元,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总收入的44.97%。这种以药补医的扭曲机制,成为 医生开大处方的制度根源,不仅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违背了医生合理用药的原则,阻碍了医疗服务价值的正常体现。

(三)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医疗劳务价格背离医疗服务成本。目前医疗服务当中,技术服务费用,特别是一些高难度手术的价格偏低,而大型设备和部分检查、化验等项目及贵重一次性材料等价格偏高,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体现。如,一台腰椎间盘外侧突出摘除手术,需要8名医生护士配合才能开展,手术时间至少要4个小时,然而手术费最高只有1400元,除去物耗成本,人均劳务费只有几十元。现行的按项目收费制度,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越多医院的收入越多,容易产生过度服务、诱导服务,不但造成了医疗成本总费用的不断上升,成为“看病贵”的原因之一,而且造成政府对医院的补偿的低效率。

(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不科学。政府与公立医院的职能划分不清,政府有关部门该管的,如资产监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管起来;不该管的,如人事、分配权等,却归属有关部门,管得太多、太死。医院该有的权力没有,比如自主经营权的缺乏;不该有的权力却自己说了算,比如基建项目、购买大型设备等,医院运行缺乏严格的把关和监督。在用人机制上,干部人事管理实行终身制、任用制,干部只能上不能下,职工只能进不能出。分配制度不科学。一方面,医生的收人未能充分体现其劳动价值;另一方面,医院的业务收人与医生个人收人直接或间接挂钩,带来了诊疗行为的扭曲,严重影响了卫 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五)公立医院监管机制不健全。公立医院资产和行政分别归属部、省、市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等,条块分割,卫生全行业管理难以真正实现,区域卫生规划、医院属地管理难以实施。以株洲市为例,株洲市城区有公立医院24家,其中政府举办的有9家(省属1家、市属7家、区属1家),学校办的医院1家,国有企业办的医院10家,政府托管的医院4家,分属于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难以实行统一的监管。由于监管体制不顺,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医院盲目发展,扩大规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许多医院贷款建房、购买大型设备,将沉重的债务变相转嫁给患者。据统计,2009年,我省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负债共计176.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43.2%。还有,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不够严格,有的医疗服务环节多、效率低,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差,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成本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混乱,造成医院的运行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严重超支和财物浪费。

三、对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全省卫生资源配臵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各市州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臵规划要求,针对区域内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医疗资源配臵,研究制定本级政府负 责举办的公立医院设臵和发展规划,明确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大型医疗设备配臵标准和功能、任务。

一、二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伤残康复、慢性病治疗等服务;三级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要充分利用和优化配臵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对部分公立医院,可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和改制等,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二是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在明确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发挥价格、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有条件的地区,鼓励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之间,探索以资本、技术、管理为纽带,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建立医疗集团,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臵。逐步探索各级公立医院之间的资源整合模式,探索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纵向联合和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的横向联合的有效形式,完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机制。三是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的业务用房和 装备条件,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实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严格执行医生在晋升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一定时限的制度,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每所三级医院与三所左右的县医院建立长期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帮助县医院全面提高医疗和管理水平。四是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适应省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通过试点,探索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模式、规范标准、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编制管理、岗位设臵、人员聘用和工资保障等人事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政策。试点期间,三级公立医院应重点为县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

(二)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一是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省级政府负责举办承担疑难危重病症诊治、医学科研和教学综合功能的省级医学中心;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公立医院;其他公立医院均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二是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卫生及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院的属地化管理,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试点城市,构建大卫生体制下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立医 院发展建设战略、总体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监督,设立专门机构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三是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城市,以公立医院为单位成立由政府出资人代表、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服务对象、财务和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医院理事会,院长对理事会负责。完善院长负责制,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积极探索院长公选制等民主选任机制。制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公立医院院长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医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

(三)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工资政策,加强医院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建立健全预、决算管理制度,全面编制医院收支计划和基本建设、设备购臵等计划,严格执行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和管理体系。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加强改扩建工程、设备购臵、大型修缮项目等的可行性论证和物资采购、存储、消耗监管,努力降低采购和运行维护成本。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财政部 门共同核定的医院工资总额内,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落实和完善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及会计师委派制度。二是深化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根据政府批准的医院规模和编制,合理确定用人数量,建立按事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待遇与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等综合绩效挂钩。完善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绩效考核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体现医疗服务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一是明确政府投入责任。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主要用于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臵、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和急救医疗机构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基、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二是稳妥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不断完善我省已实施的医院销售药品差别加价政策,引导医院合理用药。适当提高技术含量高、劳务投入大等项目的技术劳务服务价格,降低高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及部分 大型诊疗设备偏高的价格,建立科学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选择1-2个医院试点,探索将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所占比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医疗保障基金购买服务支付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原则上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三是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院的监督约束作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办法,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在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的前提下,探索由医院(医院代表)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谈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在履行协议基础上,应足额及时支付医院符合医疗保障政策的费用。实施医疗保险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自律管理和诚信服务机制的形成。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的调节和制约作用。

(五)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一是实行全行业属地化监管。加强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监管。依法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机构设臵、等级评审、要素准入、执业行为、财务执行的管理,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决算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二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评价管理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医院管理评审评价工作。建立医疗费用考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水平。建立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组织开展医疗质量、服务和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医疗技术风险的监测、报告、预警、管理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医务公开、院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发挥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学会)在公立医院监管中的职能作用。三是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强化医疗质量安全,完善医疗服务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管人、管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和使用药物、医疗器械行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切实保障患者安全。加强重点学 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探索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研究制定疾病诊疗临床路径并推广实施,推动病种规范化诊治。着力改善医疗服务,采取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门诊病人等候时间。改善住院服务,努力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日。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快速便捷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患纠纷,严厉打击“医闹”行为,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院与行政部门之间、医院之间、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院和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积极推行就医“一卡通”。

第五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卫生厅医疗服务监管处周晓实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安排部署,卫生厅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和公立医院改革推进领导小组,确定了*市、*市作为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各盟市确定了24个旗县的28所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旗县,开展试点工作。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卫生厅、财政厅、编办、发改委、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卫生厅起草了《关于推进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准备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卫生厅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并将公立医院改革任务纳入责任状与各盟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签订,同时将主要任务给厅内各处室分工,落实责任抓落实。卫生厅和各地多次举办培训班,加强对公立医院试点政策的解读,采取考察学习的方法,学习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卫生厅多次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并开展了全区公立医院改革监测工作,有力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

各地、各试点医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改革措施积极推进,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改革效果逐步显现。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各地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目标、领域和主要任务,积极探索,积累了经验。

(一)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1.加强统筹规划。在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各盟市制定出台了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各地坚持政府主导、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的原则,统筹医疗资源配置,确定公立医院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年卫生厅确定了六大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在呼伦贝尔市先行试点。全区在现有重点专科基础上,有计划地加强慢性病、老年病以及妇女、儿童医疗服务等专科建设,形成基本覆盖居民所有主要健康问题的专科体系。目前,全区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有三级综合医院*所,三级专科医院19所,每个旗县均设立综合医院,多数旗县设立蒙中医院,部分旗县设立专科医院。

2.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促进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合作,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目前,我区三级医院托管二级医院的有7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组建医疗联合体的有6个;**市成立功能、体格检查诊断中心,有4个旗县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市乌审旗推行“三制五统一”的运行机制;呼市和**推行县乡五个一体化管理;**市莫力达瓦旗人民医院伸腿举办中心卫生院的成功经验在全区医院院长培训班上进行大会交流;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实行医保、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食药监管、财政保障、卫生信息六个一体化管理,推进城乡卫生统筹;全区有70所旗县医院与区内外三级医院自主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通过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强公立医院能力建设。近年来,全区公立医院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基本建设和设备装备,近三年的固定资产额占到固定资产总额的43%,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在加强公立医院能力建设过程中,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把旗县级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重点抓好旗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一是,从**年开始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每年投入项目经费**万元。我区74所旗县级综合医院分别与北京市26所三级医院和我区**所三级医院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我区部分旗县级蒙中医院分别与北京市13所医院和我区4所三级蒙中医院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通过派出医疗队接诊、手术、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专题讲座,接受骨干医师培训和其他人员进修,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北京医院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院、包钢医院被卫生部表彰为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二是,从**年开始实施了骨干医师培训项目,每年投入项目经费240万元。

我区**所旗县级医院选派240名医师,分别由北京市38所医院和我区29所医院承担导师制专科规范化培训。三是,**年实施了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投入项目经费**亿元,在87个旗县级医院重点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四是,实施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年投入项目经费361万元。我区两所三级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建立远程高端会诊系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与5所旗县医院建立区级远程会诊系统。**年投入经费1235万元,扩展了三所三级医院和25所旗县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技术指导、远程教育等,有效提升旗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此项工作得到卫生部医管司领导的肯定,并奖励三台病理扫描仪。五是,**年实施农村巡回医疗车购置项目,投入项目经费1400万元。给35所旗县医院各购置一台巡回医疗车,每台车配置11种医疗设备。

(二)创新公立医院体制机制

1.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我区改革的重点是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各地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实践。一是,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和管理公立医院的职责。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制定并落实医院建设、编制、投入、价格、管理等政策措施,为公立医院履行职能提供保障。二是,推进政府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属地化业务管理。三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医院监管。**年6月卫生厅设立了医疗服务监管处,主要职责是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财务监督和评价工作,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监督制度。有部分盟市卫生局设立了医管科。**市和通辽市已经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加的医院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管办,挂靠卫生局。主要职责是受政府委托,负责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财务、业务、编制等监管。四是,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我区在公立医院中实行了院长负责制。通辽市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协调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准备在公立医院成立理事会,监事会,院务会,合理确定政府作为所有者与医院管理者之间的权责。我区兴安盟、乌海市、霍林郭勒市积极研究制定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制度,推行了公开竞聘院长,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和院长年薪制。自治区和各地加强对院长的培训,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2.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补偿机制的改革是难点,也是重点。是关系到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变过去“以药养医”、趋利经营方式的关键。我区各地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1)明确政府对公立医院举办的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政府性亏损等运行经费,离退休人员工资等。**市对二、三级综合公立医院按编制人数工资额70%补贴,中医院按90%补贴,其他医院实行全额补贴,同时给予专项补助;全市对公立医院的补助额占医院总收入的**%,对所产生的水、电、暖等日常费用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市从**年开始,将市直属公立医院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全额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年阿拉善盟财政补助**万元用于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比例达到90%,阿右旗人民医院财政补助100%。乌海市财政补贴医疗服务人员工资达到70%。

(2)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推进医药分开。全区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旗县,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取消了药品加成。目前,全区已经有26所旗县医院取消了全部药品的加成,有5个旗县医院取消了基本药物加成。**市在所有旗县级公立医院中取消了药品加成,由此减少的收入由政府每年进行一次性补助。地方财政按药品销售总额的15%给予补偿。准格尔旗在取消药品加成后,旗财政采取“先减后补”和“以奖代补”的方式,依托“财政补医”和“医保补医”两个途径,专项投入870万元用于补偿公立医院取消医药补医及价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亏损。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两年来,共让利群众2600万元,有效地降低了群众医疗负担。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所有公立医院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年市政府投入300万元予以补偿。

(3)合理调整医疗收费标准,建立价格调整联动机制。**年5月卫生厅召开了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工作培训会议,为制定公立医院补偿政策奠定基础。

(4)完善医保支付机制,推进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改革。我区25个旗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探索按病种和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结合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流程,加强成本控制,规范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3.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推进了医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效率,对患者顺利安全就医起到了保障作用。一是,各医院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各项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二是,不断完善了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执行了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报批制度,实行了院务分开,推进民主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为了使医院报表更全面,信息决策相关度更高,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医院的监管,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绩效考核,卫生厅举办培训班,推行了卫生部制定的新会计制度,各医院正在筹备实施。部分三级医院实行了总会计师制度。四是,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各医院实行了全员聘用制,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了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服务效率和岗位责任为基础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做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医师和护士的待遇,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4.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卫生厅指导各地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务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均依法实行全行业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准入和退出机制。一是,建立医院评审评价机制。卫生厅按照卫生部《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制定了《**自治区医院评审实施办法(暂行)》,并根据自治区实际,遵循卫生部“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研究制定、印发了《**自治区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开展全区新周期医院评审工作。新周期的评审机制包括了自我评价、现场专家评价、统计评价、社会评价和跟踪评价环节,通过对医院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的评审评价,推进医院标准化管理,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规范医院评审专家的遴选与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评审质量,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管理技术专家在本领域工作的作用,确保医院评审的科学性和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卫生厅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评审专家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对专家的遴选、管理、培训、派出、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了规范评审,卫生厅组织专家编写了《医院评审手册》。确定评审要素10380条,开发了管理和评审软件,此项工作受到卫生部医管司的肯定,决定派员参加我区第4次专家论证会。为切实推进和指导各盟市开展好新一轮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卫生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于2012年7月至9月期间举办了两期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和一期医院评审骨干专家培训班,对医院管理和医院评审、评价进行了培训,接受培训人员近600名。二是,建立医师定期考核机制。去年卫生厅制定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考核领导组织、办事机构,认定了考核机构并开展了医师考核工作。三是,建立日常监管机制。我区各地按照统一安排,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及配套文件、《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方案》、《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及指导工作规范》、《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指南》等法规、规章,开展了监管工作。尤其今年,按照卫生部要求,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重点加强了机构、人员执业资格监管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四是,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2011年自治区司法厅、卫生厅、保监局联合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实施意见》,全区已有7个盟市建立调处机构55个,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同时在医院中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在卫生行政部门落实《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暂行规定》。五是,建立医院运行监测机制。确定了信息统计指标、开发软件,为及时、准确汇总分析医疗服务信息,为各医院统计评价工作打基础。

(三)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

1.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近几年,卫生厅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优质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三好一满意”等专项活动,有力推进了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行为逐步规范。一是,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组织,加强了重点质量管理培训,通过评价、分析、反馈、整改、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二是,各医院加强了临床科室建设,三级医院临床科室756个,已经二级分科的有**个。同时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建成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和重点学科65个,盟市重点专科141个。今年在74所旗县医院中,每所确定了3个重点专科由对口支援的医院帮助扶持建立,并明确了责任。三是,开展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卫生厅21所三级医院开展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评估方案。通过推行临床路径,加强了病种质量管理,规范了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和使用药物,控制了成本。四是,各医院规范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执行了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卫生厅推进了医疗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五是,部分医院在加强规范和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试行了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

2.完善医院服务。各地各医院努力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从患者最急需、最关切的问题抓起,创造患者良好的就医环境,采取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缩短患者就医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社会反响较好。一是,新建改造门诊设施,标识醒目,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导医服务,方便群众就医。通辽市医院院内的标识使用了蒙汉两种文字;包钢妇产医院在门诊各楼层增设收费点;包医附院成立客服队,为患者就医提供服务;**县医院建立急救联动协调机制,提高了急救能力。二是,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延长了门诊时间,实行了双休日和节假日全天门诊。三是,三级医院全面实行了预约诊疗服务,制定了工作规范,丰富了预约形式。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包医一附院通过12320信息平台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试点后,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区以12320为统一平台实施预约诊疗服务的通知》,要求全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分步统一到12320的平台上运行。

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卫生厅去年实施五项工程之一就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本着建设一个信息平台、打造急诊急救和信息传输两个通道的思路,启动了“3533”卫生信息化工程。3级平台、5大系统、3个基础数据库,3项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卫生厅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要求,全区各医院加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是,三级医院加大投入,改、扩建医院信息化平台。增添医疗信息系统软件,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逐步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支持日常监测信息自动采集、上报和开展远程会诊。二是,卫生厅规范了全区医疗机构ICD编码和住院病案首页。在三甲医院中先行推广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开展医院评价工作。此项工作已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8个试点省区。三是,利用2011年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在87个旗县医院中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各地按照卫生部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要求,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要达到三级部署中的高级部署,实现临床服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系统功能。同时,卫生厅要求增加临床路径模块功能,提高各医院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四是,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加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五是,卫生厅高度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中规定,二、三级甲等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达标一票否决。

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改革试点工作进展不平衡。从我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来看,一方面地区进展不平衡,试点地区和试点旗县对推进改革有差异,包括领导认识上的差异和地区内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原因,决定了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推动的力度。另一方面,改革任务进展不平衡,公立医院改革中体系建设、医院内部管理成效多一些,涉及管理体制、补偿机制改革成效少一些。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目标来看,改革是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只有坚持公益性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试点的政策框架,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大有作为,才能让群众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区公立医院机构不尽合理,综合医院多,专科医院少。优势医疗卫生资源城市多,旗县少,而且地区分布不均。三级医院患者多,基层医院患者少,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加重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二级医院医疗资源的差距制约着医院评审标准的落实。

3.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公立医院公益性必须有健全的补偿机制支撑。由于我区没有公立医院财政补助统一政策规定,致使各医院财政补助政策标准不一。鄂尔多斯市公立医院补助占到医院总收入的31.8%,而**市公立医院补助仅占医院总收入的6.1%,全区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占人头费的比例从4%至100%不等,差距极大,造成各公立医院不在同一管理的平台上。一些医院为了生存、发展,出现趋利行为,药品费用占到住院费的一半,严重制约了公立医院的改革推进。只有政府职责明晰、责任到位,取消药品加成,各级政府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才能破除逐利机制,回归公益性。

4.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改革的深化,任务将更加繁重,难度将逐步加大,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统一协调解决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管理体制改革需深入研究。从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来看,各地建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做法不一。因此,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管办分开”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还需要深入探索实践,借鉴经验,形成共识。

三、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思路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和卫生部五部办《关于做好**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重点组织开展旗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下发关于推进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改革试点思路和目标是在实践中探索、完善,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分层推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围绕政事、管办、医药、营利与非营利性四个分开的改革要求,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旗县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旗县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力争使旗县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1.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指导,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制止公立医院盲目扩张和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要优先建设发展旗县级医院,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现30万人口以上的旗县至少有一所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的县级医院目标,争取对国家没有基建投入的旗县级医院由自治区发改委立项投入。争取自治区财政在“十二五”期间对每所旗县级医院增加投入,用于医院能力建设。2013年继续组织实施好全区对口支援、骨干医师培训、远程会诊项目,加强对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实施的督查。

2.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认真借鉴全国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出资者和经营管理者责任。重点要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完善我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配合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出台。在实施医院成本核算工程基础上,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调整床位、挂号、护理费,第二步再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与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补偿办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自治区、盟市、旗县共同建立稳定的补偿机制,明确财政补助比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彻底改变“以药补医”。

3.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年内全区开展新周期医院评审工作,下发评审手册,开展培训。规范医院评审评价。对第一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督查。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开展统计评价。完善日常监测机制。对各地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进行调研、督导。

4.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医院服务,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下载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省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县公立医院规范管理与发展调研报告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课题 新形势下上饶县公立医院 规范管理与发展调研报告国务院批转的卫生部制定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当前中国“看病难、看病贵......

    公立医院调研汇报材料

    ****公立医院改革调研情况汇报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92平方公里,其中北部山区约占三分之一,南部平原约占三分之二。辖7镇3乡,233个行政村。常驻人口56.1万人,医疗服务对......

    甘肃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国有资产收入征收与使用管理,根据《甘肃省行政事......

    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调研报告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以收费、基金、罚款、摊派、捐助等方式筹集的用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收入,是除税收以外的其他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公立医院改革调研情况汇报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建设的调研报告——宝塔区妇幼保健院高海东一、医院基本情况(一)宝塔区妇幼保健院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建设的我国十所妇幼保健院之一,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服......

    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调研报告 (博兴县人民医院)一、基本情况 自2010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滨州市人民医院和我院实施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我......

    两项收入工作调研报告(5篇可选)

    1 两项收入工作调研报告 2 篇 两项收入工作调研报告第 1 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为更加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县居民收支情况和生活质......

    永川区农村收入调研报告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论文题目:关于重庆永川区五间镇景圣村经济收入状况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微电A1102 姓名 :杨鹏 学号:0405110219 电话: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