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阳市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专项)
沈阳市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地 址:联系人:电 话:传 真:电子邮箱:初审部门:沈阳市科技局申报日期:资金申请报告
(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专项)
沈阳市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专项项目)
一、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市场分析等。
二、项目技术基础及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作情况,技术或工艺特点及优势,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项目产品性能,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产品在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况,以及前期建设条件和资金落实等情况。
三、项目主要内容与建设方案
项目的主要研发及建设内容、地点、期限,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原材料供应、总图建筑、结构、水暖、电气等专业工程技术方案等。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规模及构成,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购置费用)、能源材料费用、铺底流动资金等,资金筹措方案(自有、贷款及其它资金)。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预期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利税、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及社会效益分析。
六、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申报单位的所有制性质,注册资金,主营业务,近两年来的销售收入、利税、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教育背景、科技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及主要股东的概况,企业员工构成(包括分工构成和学历构成),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力量、资金投入,以及企业内部管 2 理体系等情况。
七、申请贴息(或补助)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申请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申请企业、申请项目、及项目资金(贴息或补助)额度是否符合《关于印发《沈阳市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专项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等。
第二篇:产业类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附件5 产业类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概要
主要包括项目单位名称、与所属央企集团的行政(股权)关系、注册地址,项目建设期限、建设地点,项目意义和必要性概述,项目单位财务概述,建设内容概述,建设条件落实情况概述,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概述,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概述等。文字控制在3000字以内,篇幅不超过7页。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对本行业技术进步、优化升级的带动和影响,对省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或对其他行业所具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项目单位单位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承担单位与央企集团的隶属(行政和股权)关系、主营业务,近三年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全部资产和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主要情况,股权结构及主要股东概况等。
三、项目建设方案
主要包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核心技术和产品、主要技术路线和工艺装备,建设地点、建设期和进度安排、当前进展情况等。
四、建设条件的落实情况
主要包括项目批复(或核准、备案)、建设用地、环境保护、招投标、节能等项目建设手续办理情况。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主要包括项目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等。
六、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主要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等。
附件
1.项目由有权部门出具的批复、核准或备案批准文件(处于有效期内)。
2.技术来源合法性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3.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或用地规划许可证。
4.项目建设用地土地证;当地政府或有权部门出具的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手续,正在办理土地证的说明。
5.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6.金融机构出具的权限内的贷款承诺。
7.项目单位出具企业与所属央企集团公司之间的行政管理层级关系和股权投资层级关系说明。
9.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法律声明(法人手写签字,加盖公章)。
第三篇:市重点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工作方案
市重点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工作方案范文
为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建立 市重点产业发展资金。为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关于资金来源
“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重点产业发展。
二、关于资助、补助和奖励范围
(一)资金申请单位必须为在 市〔含区、县(市)〕国税局、地税局登记和纳税的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市级以上发文认定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示范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工业设计园区等,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健全。
(二)申请项目必须是在 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原则上应是上或本已完成的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的重大项目确需按进度分期资助的,可分段实施。同一内容的项目已获得市级财政同类资助或奖励的,不重复进行资助或奖励。
三、关于产业界定
根据《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本资金支持的重点产业为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
(一)电子商务产业主要领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等。
(二)信息软件产业主要领域:现代通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及服务外包,云计算,数字电视等。
(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领域: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及高附加值船艇,航天航空配套件,现代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制造,工程总承包、总集成等。
(四)物联网产业主要领域:先进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传输,数据存储与分析决策,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与服务等。
(五)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领域:生物工程药物,新型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含医疗器械和检测设备),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
(六)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领域: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环保设备及产品,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设备、产品及产业化示范,LED新光源等绿色照明产品,新材料等;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电能平衡测试等节能环保服务。
(七)新能源产业主要领域:太阳能光伏、风电、核电、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装备、新型储能电池等。
四、关于资金使用
资金用于支持上述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化投资、公共平台、开拓市场等项目:
(一)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项目。对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自主研究、掌握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研发投入zzxu.cnp)投入]的12%给予资助;对总投资在zzxu.cnp投入)的14%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3.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对经市政府确定、在 实施的处于市场拓展前期的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按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5.上规模企业。对上规模企业,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市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市委办发〔2009〕61号)规定进行奖励。
(三)公共平台。
1.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按平台建设投入的20%-30%给予资助。其中,对服务产业集群(开发区、园区、基地)的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服务全市产业发展并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对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按对企业的日均担保责任余额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资金资助。
3.展览会、产业研讨会。对经市政府批准举办的重大展览会、产业对接会、论坛、研讨会,确需市政府资金支持的,按项目投入的50%-100%给予资助。
4.专业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市政府批准、市相关职能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的,给予一定的培训费用补助。
(四)开拓市场。
1.产品展销。对企业参加由市政府批准、市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的重要国内外品牌展销会的,按不超过展位费的50%给予资助,有重大影响的展会可按展位费的100%给予资助;对展会中用于宣传 整体形象的投入给予全额资助。对经市政府批准开设的杭产品集中展示展销中心,按项目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
4.为世界500强企业配套。对首次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关键配套产品,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5.合同能源管理。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市级节能改造项目,根据项目节能量,市级按2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奖励,所在区、县(市)按10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对符合国家、省级奖励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国家和省奖励的基础上,市级按6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给予配套奖励。
(五)为国家、省级相关资助项目配套资金。
对要求配套的国家、省级项目,按要求给予足额配套资金。
(六)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支出。
五、关于资金分配
发展资金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每年根据项目需要,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在有关产业中予以分配。如确实需要,根据市政府要求,切块安排资金充实产业基金。
六、关于资金的申报、审批及拨付
(一)资金申报。根据项目的类别,分别采取每季度申报1次,上、下半年各申报1次或全年申报1次的形式。
(二)资金审批。经各区、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初审,报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按有关程序下达资金。其中,资助、奖励总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需报相应的产业领导小组决定。
(三)资金拨付。项目资助、奖励资金的拨付,应根据市财政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直接拨付给企业或最终用款单位。
七、关于资金的配套
重点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的资助项目,市本级企业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各区、县(市)企业由市财政与区、县(市)财政各承担50%;资金支持的奖励项目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八、关于资金的监管
申请资金支持的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按时向相关部门报送项目进度情况。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评价。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如资金使用中涉及提高资助(奖励)比例或金额等内容的,经市政府批准,可实行“一事一议”。
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要追回已拨付的资金;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取消该单位3年内申报财政专项资金的资格。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
西安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西安市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
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区县(开发区)财政局: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和完善我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我们修订了《西安市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西安市财政局 14 年12月16日
西安市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和完善我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陕西省省级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陕政办发„2014‟29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改革的意见》(市政发„2013‟2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中用于股权投入的部分(以下简称股权投入),包括:市级工业发展、科技发展、服务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都市农业等专项资金。配套中省财政项目资金以及中省转移支付资金等具备股权投资条件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股权投入资金来源为:市财政当年预算安排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中采取股权投入的资金,以前股权投入回收的本金和所形成的投资收益及其他资金。第四条
从2015年起,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除特定用途外,均应安排不低于50%的资金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项目)的股权投入(包括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金融及担保机构注资、参股风险投资公司等),并逐步提高股权投入比例。以后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增量部分扣除特定用途外,原则上全部用于股权投入。具体额度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五条 股权投入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注重绩效、滚动发展、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用于股权投入的资金仍按原渠道管理,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征集、评审、实地审查和确定项目,所形成的股权委托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西投控股)实施管理。
第二章 支持范围与方式
第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对注册地、纳税地在我市、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和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规模扩张类企业和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等进行扶持。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到我市重点产业,解决企业在成长期和规模扩张期的资金瓶颈问题,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重点骨干财源。采取股权投入扶持的企业和产业项目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注册、纳税及项目实施地在西安市辖区内;
(二)企业管理团队稳定、素质较高;
(三)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资产状况良好,具有成长性、示范性、带动性的企业;
(四)运作规范,企业构架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合法、规范;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信用等级良好;
(六)企业(项目)符合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申报指南的其他具体条件。
第七条 股权投入资金以国有法人股方式投入企业,投入方式主要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由被投入企业自主选择,经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审核后确定。
普通股方式参股,投入额占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原则上不超过其总股本的20%(且不为第一大股东),收益与其他股东享受同股同酬。为体现市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要求,股权投入资金可对所投资的全市重点发展产业、高新技术初创期企业等给予适当让利。具体由各相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予以明确,西投控股结合企业(项目)情况提出投资方案建议,报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审定实施。优先股方式参股,收益按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确定,投资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八条 股权投入资金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单户企业(项目)的投入额度依照相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规模、项目投资、预期绩效等情况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审定。对计划投入额度超过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章 申报及立项程序
第九条 股权投入资金的申报及立项程序:
(一)公开征集: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每年会同市财政局在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中确定当年股权投入资金支持重点,明确申报具体要求,面向社会征集项目。利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平台,为股权投入和运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项目申报:申报企业依属地化原则,通过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系统,按程序逐级向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同时提交申报材料;
(三)项目初审: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四)尽职调查:项目初审通过后,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安排西投控股开展项目尽职调查,西投控股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及投入方案建议并报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
(五)项目评审: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和西投控股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及投入方案建议进行评审和审查,提出评审意见。项目评审参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组织。
(六)项目决策: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实地审查意见,确定拟投入企业(项目)的扶持金额及预期发展绩效目标。
(七)项目公示及下达计划:确定拟投资的股权投入项目,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按程序向社会公示后,会同市财政局下达项目计划,市财政局下达资金计划。
(八)项目实施:西投控股根据下达的项目计划、资金计划和投资方案等与被投入企业签订股权投入协议,实施股权管理。
第四章 股权投入管理主体及职责 第十条 市财政局是股权投入资金的监管主体,负责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收益上缴管理和绩效评价,会同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不直接持有财政支持产业资金形成的股权,不直接进行股权管理。
第十一条
市级产业主管部门是股权投入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负责股权投入项目的征集、审核、公式、下达和资金回收等工作,会同市财政局督促西投控股建立市场化运作风险规避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十二条 西投控股是股权投入资金的管理实施机构,实行企业化运作,负责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股权的日常管理、保值增值,并在法定程序内明确所投入财政资金的有限责任,建立市场化运作风险规避机制和退出机制,防范因投资企业经营亏损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第十三条
西投控股应履行的具体职责包括:拟定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股权的具体管理办法;对申请股权投入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实施具体投入方案和对投入形成的股权进行日常管理;负责提出和实施股权退出方案;建立股权投入企业信息库,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增值服务;依据股权投入项目计划,与被投入企业就投入方式、投入期限、股息收取、股权回购、违约责任等内容签订投入协议,在规定时限内将资金拨付至相关企业,实施股权管理;按约定投入协议参与对被投入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其投资方向,定期向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报告;对股权投入资金按部门、来源、投入类型等单独核算。
第五章 股权投入资金的退出与风险控制
第十四条 股权投入资金项目必须具备明确的退出条件和方式,达到一定的投入年限或约定投入条件(如一定的增值率、企业上市、未能实现预期盈利目标等),应适时进行股权转让、股票减持、其他股东回购以及清算等,实现财政资金退出。西投控股结合股权投入项目运行情况,向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提出退出建议,经批复后实施。
第十五条
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的普通股股权可采取股权转让、其他股东回购及项目公司清算等方式退出,具体由西投控股根据有关规定提出退出方案,报经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及市财政局批复后实施。第十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的优先股股权依据投入协议由被投入企业回购。西投控股签订投入协议时,应对企业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优先股股权投入资金的回购方式、期限及违约责任等予以明确。回购的方式包括:到期一次性回购、投资期限内分期回购、可转换优先股等。第十七条
建立股权投入资金信用奖惩机制。对能够按期支付股息、回购且信誉良好,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发展较快的企业,在以后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重点)支持;对于不按期支付股息、主观故意、拒不履行股权回购责任的企业,列入市级各部门不良信用企业名单,企业今后申报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不再予以扶持。同时,由西投控股依法启动投入回收追偿程序,按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100%收取违约金。
第十八条 对因经营不善、市场风险等客观原因,无法在投入协议约定期限内进行股权回购的企业,由西投控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股权回购处理方案,报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审定后执行。同时,对企业在未完成股权回购期限内申报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不予扶持。
第十九条 股权投入资金退出时,除按投入协议约定价格退出的以外,西投控股应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等专业机构对所持股权进行评估,作为确定退出价格的重要参考。
第二十条 股权投入资金退出后,收回的本金仍按原投入资金渠道滚动使用,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项目)的股权投入,必要时按程序报批后可统筹使用。股权投入资金的股息、分红等收益按缴回财政。市财政每年按照西投控股托管股权投入资金年均余额的1%核拨项目管理费。第二十一条 支持重点企业(项目)持续发展。对于股权投入到期后完成经济效益指标(资产、收入、利润、纳税)超过投入协议(立项合同)预期指标年均20%以上且有新的投资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项目),可在项目执行期结束前提出延长股权投入期限申请,西投控股根据项目情况提出建议方案,报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审定后,可延长投资期限2-3年。
第六章 股权投入监管及配套措施
第二十二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产业部门对股权投入资金、股权管理机构和项目企业实施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三条 西投控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和企业章程等行使权力,在所参股企业违法、违规及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股权投入资金不得用于股票、期货、房地产、基金、企业债券、金融衍生品等投资及赞助、捐赠等支出。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拨付需要的前提下,西投控股可通过购买国债及保本短期理财产品的方式盘活存量股权投入资金,形成的收益按缴回财政,市财政按照收缴收益的20%核拨西投控股管理费。
第二十四条 西投控股应当每半年(每年1月15日、7 月15日前)向市财政局和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入项目的股权管理和项目实施企业经营情况,对于股权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时报告。
第二十五条 被投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股权投入协议约定的有关内容,接受股权投入监管,配合西投控股开展股权管理工作,定期汇报项目进展及企业经营情况,对于公司发生的重大及变更事项应及时向西投控股报告。
第二十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纳入公共财政资金考核评价体系。由专项资金主管部门配合市财政局建立有效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股权投入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被投入企业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第二十七条 建立资金动态考核调整机制。将股权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为下一产业主管部门申请财政资金的考量因素之一。对股权投入资金使用绩效好的产业主管部门(专项资金),可增加下股权投入资金安排额度,对未完成股权投入资金比例或资金使用绩效较差的产业主管部门(专项资金),酌情减少下资金安排金额。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市财政局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按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修订和完善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企业的指导和监管。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原《西安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暂行办法》(市财发„2010‟477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 “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1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2
(一)总体思路.......................................................................2
(二)发展目标.......................................................................2
三、主要任务.............................................................................3
(一)农业机器与种养系统融合互作机制研究..................3
(二)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3
(三)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3
(四)现代节能高效设施园艺装备.......................................3
(五)现代畜牧业福利养殖设施与技术装备......................4
(六)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4
(七)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4
四、保障措施.............................................................................5
(一)加强农业装备产业科技的统筹规划部署..................5
(二)加强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平台体系建设..............5
(三)加大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5
(四)实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5
该规划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据,面向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和新需求,以农林动力与田间作业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养殖业装备为重点,提出农业装备产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形势与需求
农业装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现代设计、绿色制造、智能技术广泛采用,实现了精准化、智能化和高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竞争力。“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突破了经济型动力机械、精准作业装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创制了大马力拖拉机与配套复式作业机具等一批急需产品。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农业装备使用与制造大国,规模企业总产值已连续10年增幅超过25%,年销售额突破3200亿元,农机作业与服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90%以上,科技创新支撑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2%,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进入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装备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与制造技术能力低,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全程机械配套性差。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面临拓展领域、增加品种、完善功能、提升水
平的多重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自主创新,以引领产业发展为导向,发展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装备技术为核心,农林动力与田间作业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养殖业装备为重点,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先进制造与集成应用,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装备技术。坚持农机与农艺融合,坚持先进制造与生物、信息技术融合,重点突破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创制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设施农业与健康养殖等关键设备。完善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推动农业装备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突破先进制造与智能化技术、高性能拖拉机与多功能作业机具等一批农业装备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开发轻便作业、水肥药精确施用、环控农业、产地商品化处理及现代畜牧业福利养殖等一批专用装备,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和标准,建立一批集成技术示范应用基地,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团及产业集群,建成协调有效的自主创新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装备创新体系,支撑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农业机器与种养系统融合互作机制研究
揭示农业机器作业对土壤质构、水、肥、药、气、光、热、微生物、环境及动植物等影响规律,优化机器科学作业过程。研究农业机器生产系统能量传输与投入物资循环调控方法和技术。试验创新农业装备的结构原理、基础材料、制造工艺及智能传感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
(二)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
重点突破无级变速传动系CVT、CAN BUS总线、高效脱粒分离、作业流程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制重型拖拉机及配套多功能作业装备、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智能采棉机、番茄与甘蔗生产等高性能装备。开发田间作业控制等智能产品。发展丘陵山地、林业生产等专用机械。
(三)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
重点突破智能栽插和采收、植物生长过程和环境信息实时监测、种肥药等关键农资科学施用等前瞻性技术。开发大型复式与种肥水药变量施用、智能化种子精细加工、全自动嫁接、瓜蔬智能化生产等一批前沿性重大装备。
(四)现代节能高效设施园艺装备
重点提升设施结构的抗逆性能、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智能化控制水平,协同攻关低碳环控型和高光效轻简温室结构及配套
设施。研制节能与绿色能源利用、环境调控、清洁与高效作业及肥水一体化等配套装备。
(五)现代畜牧业福利养殖设施与技术装备
以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养殖环境、加强畜产品健康采集为主要任务,重点突破畜禽福利养殖饲料快速溯源与在线检定、无应激畜禽福利养殖数字化监控与远程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制规模化养殖场废物自动化处理以及畜禽、水产、奶牛福利养殖关键设施与设备。
(六)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
以提升增值减损能力、能源利用效率和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为切入点,重点研发大宗粮食产地集中烘干、果菜产地节能保质贮藏、棉花等产地增值、主要农产品洁净和高通量分级包装、家禽屠宰自动化等关键技术装备。
(七)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重点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农艺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全面提升高产农田创建工程装备、高效精量植保机械应用技术水平。试验扩大棉花、油菜、花生、马铃薯、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化能力。优化推动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农业装备产业科技的统筹规划部署
强化国家目标需求和重大任务导向,整体布局现有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系统性和原创性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引导企业加大资源投入,增强优势企业创新和产业化能力。
(二)加强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平台体系建设
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加快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应用基础、共性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与服务。加强农业装备标准体系建设与研究,实施重大产品技术标准化。优化资源,构建国家农业装备重大创新基地。
(三)加大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培育多专业、跨学科的优势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强化基础教育,支持高校加强农业装备工程学科建设。联合建设企业培训基地,加强实用人才培养。
(四)实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
加大国际合作科技计划实施力度。积极推进海外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优势企业构建国际化产业基地。加强标准研究的国际化步伐,加快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联系人及电话:霍季春 01058881433 电子邮箱:huojc@mo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