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05:1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篇: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江西省崇义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长

崇义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发展竹产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崇义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律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崇义县毛竹林58.5万亩,农民人均拥有竹林3.7亩,随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山林权属得到明晰,明确了责权利关系,毛竹的税费大幅下降,空前激活了农民经营毛竹林的积极性。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把增收道路的目光聚焦到竹产业发展上,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竹产业发展资金专门扶持毛竹资源培育,农户斩山抚育、深垦施肥、新造竹林、开通林区公路、新栽种丛生竹都可以享受到资金补助。在发展竹产业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油茶、脐橙产业发展。政策激活了产业发展,2006年,全县竹林抚育达到14.4万亩,种植丛生竹3.8万丛,油茶林低改5000亩,脐橙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竹业总产值实现2.36亿元,比2005年增长72.6 %。目前,该县已基本形成“主抓竹产业,兼顾油茶、脐橙”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同时,该县着力引领农业龙头企业走生产规模化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对全县笋竹加工企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效益低、质量差、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同时,采取税费减免等系列政策扶持了华森竹业、贵竹、盛竹等一批毛竹加工龙头企业。二是鼓励林农与“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为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半成品,实现原竹加工增值,促进竹产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中经营转变,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2006年全县拥有竹加工企业96家,带动4500余户竹农直接、间接加入毛竹加工,有效促进了企业和林农利益互惠。如该县乐洞乡人均拥有毛竹林12.6亩,林农利用自己的毛竹为龙头企业加工半成品,每根毛竹实现增值比原竹出售增加了10元以上,2006年,该乡人均来自竹产业的收入达3600元。三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依靠科技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不断开发竹家具、竹工艺品、竹醋、竹炭等市场前景看好的精深加工产品,着力提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开发“农家乐”旅游产业。该县积极探索发展产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同行之路,选择了一批区位优势显著、资源环境较好的新农村建设点,以当地产业发展和民俗风情为依托,建成以“崇义阳岭竹家庄”为统一品牌的“农家乐”旅游休闲农庄,为市民休闲、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好路子。目前,已建成20多个“农家乐”示范点,参与农户达到100余户。

三、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产业经营的一体化。要实现这“四化”要求,必须积极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克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降低农民经营风险,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一是引导农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手册、下派指导员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育强化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合作意识,引导农民自由组建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政策扶持经济组织发展。设立50万元县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基金,凡是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运转正常的县级、乡级、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都分别给予一定的扶持奖励资金。2006年,全县组建了76个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农民3.1万人。三是规范运行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制定不同形式合作组织的示范性规章制度,积极鼓励以村或者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为单位,大力发展初级合作,引导发展高级合作,鼓励不同形式的合作,逐步建立“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使农民结成利益的联合体。如铅厂镇长河坝竹业协会,在组织毛竹销售、病虫害防治、道路维修、科技培训、供销信息共享,禁挖春笋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去年5月,3万亩竹林发生蝗灾,协会组织农户每根毛竹提取2分钱买药灭虫,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协会还统一毛竹外销价格,每根毛竹平均比原来增收0.4元。

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抓好高效毛竹林生产、脐橙贮藏保鲜等10项主推技术的普及推广,做到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人,力求做到科技覆盖到所有产业农民。二是实施“农民科技带头人建设工程”。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全民培训规划”,重点抓好农民科技带头人的规范培训和管理,壮大农民科技带头人队伍,健全乡村农技推广网络。2006年,全县举办各类科技带头人培训班29期,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为促进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打下了扎实基础。三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信息服务站,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信息员队伍,不断加强对乡镇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全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五、几点思考:

启示一: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并以此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最有效、最核心的办法就是发展现代农业。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发展现代农业摆在首要位置,把竹产业确定为全县唯一主导产业,通过产业来引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启示二:发展新产业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新产业必须符合经济规律,不能搞无效的产业。该县结合本地优越的资源条件,瞄准笋竹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来大力发展竹产业,引导农民把竹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实现了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的目的。启示三:发展现代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该县发展竹产业,在短短一年时间迅猛发展,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产业,就要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就要引导农民成为产业主体和市场主体,建立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就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抓好产品加工升值,延伸产业链,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县长、农工部长)

作者系崇义县委常委、副(

第二篇: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出现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种植效益比较低、居民消费需求提升等新情况和新形势,瓮安县蔬果产业正面临如何扩大面积、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发展中的制约瓶颈,巩固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实现提质转型,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就当前瓮安蔬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报告如下:

一、发展的现状

至2014年止,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5万亩(次),总产量72万吨,总产值16.55亿元,形成以辣椒为主的夏秋冷凉型蔬菜快速发展的势头,销往两广、湖南、重庆、四川、浙江、贵阳、遵义等地,市场空间较大,特别是辣椒、西红柿等产品供不应求。实现了10万亩辣椒生产大县的目标。全县辣椒平均亩产鲜红椒1706.6kg,平均单价2.1元/公斤,平均亩产值3583.86元,平均亩投入1152元,平均亩净产值为2431.86元,总产值达6.81亿元,总净产值46209.3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种植辣椒纯收入1248.9元,辣椒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共有62个村51340户农户种植蔬菜,种植面积35.1万亩(次),可实现总产值16.55亿元,平均亩产值达4715.1元,平均亩

投入1180元,平均亩净产值为3535.1元,总净产值12.41亿万元,仅蔬菜产业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54.05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4年水果种植面积达6.8万亩,主要为桃、李、核桃、刺梨。全县栽培商品果树10余种,品种主要为梨2.5万亩,柑桔0.35万亩,桃2.2万亩,猕猴桃1.35万亩,优质水果挂果面积5.5万亩,总产量4.5万吨,总产值13500万元。

蔬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了餐饮、物流、运输、城镇建设等二、三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蔬菜产业面临萎缩。由于玉米面积的增加,导致种植效益的下降,每亩玉米收入仅1200—1600元,比辣椒每亩收入4000—5000元少了3400—3800元;比西红柿亩收入8000—10000元少了8400—8800元。但是,群众只图玉米种植较为粗放,技术要求简单,一次性采收,劳动力投入少等等方面来考虑。没有在效益较好的品种上去下功夫,会导致常规农业逐年上升,蔬果产业逐年下降。

(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由于缺少必要试验、示范环节,多年来还一直延用传统的品种及种植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等“四新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如:漂浮育苗、穴盘育苗技术、现在全州推广的长研十七高抗辣椒品种、系列蔬果高产栽培新模式等推广不

快,大田推广跟不上。究其原因:一是业务部门缺乏必要的试验、示范经费。每年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试验示范经费几乎没有,使科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二是技术团队老龄化。目前,全县从事蔬果技术推广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仅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已抽调到其它部门),中级职称5人,其中有3人2年内退休,1人借到局综合科。多年来,没有1人去接受过新的培训和深造,导致在思维方式和技术指导上没有创新,技术人员又无法单独担任技术指导工作,技术人员断档现象较为严重。

(三)基础设施不配套。一是现有的水利设施老化破损,蔬果产业出现“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无灾只保产”的局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无法保证蔬果正常生产。二是缺乏大型的蔬果批发市场。三是采后商品化处理、冷库、分级包装等环节还尚未起步,影响了品牌效应和采后附加值的提高。

(四)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蔬果产业在生产上仍以农户自产自销较多,营销组织不很健全,生产分散,规模小,生产波动性大,规模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下一步,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大高山冷凉型蔬菜的开发力度,重点围绕“贵阳—瓮安”、“道真—瓮安”、“瓮安—马场坪”和“江口—瓮安”四条高速,“马

遵”、“久铜”两条公路沿线打造优质冷凉型蔬菜带,围绕猴场三佰佬大坝打造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岚关、建中、猴场、珠藏蔬菜专业乡镇,辐射带动全县冷凉型蔬菜快速发展。使我县蔬菜面积逐年增大。每年搞好蔬菜各新优品种的试验示范。从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试验示范,选择优良品种。使我县蔬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品果业发展以桃为主,李、葡萄、杨梅、枇杷等水果为辅,积极推进休闲观光采摘园,做大做强蔬果产业。

(一)优化区域布局

1、干鲜两用辣椒基地

规划面积25万亩,具体分布在猴场、银盏、平定营、建中、玉山、江界河、珠藏、中坪、永和、岚关10个乡镇。

2、时鲜蔬菜基地

规划面积15万亩,其中:①以西红柿、茄子等为主的时鲜蔬菜基地3万亩,主要分布在猴场、银盏、玉山、平定营、瓮水办等乡镇。②以萝卜为主的时鲜蔬菜基地2万亩,主要分布在平定营镇、岚关、永和、建中等乡镇。③以菜用马铃薯、菜玉米为主的时鲜蔬菜生产基地6万亩,主要分布在中坪、玉山、江界河、珠藏等乡镇。④以甘蓝、白菜为主的时鲜蔬菜2万亩,分布在中部的6个乡镇。⑤以西葫芦、黄瓜为主的时鲜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主要分布在瓮水办等中南部相邻乡镇。

3、建冷凉型蔬菜专业乡镇

针对两广市场,在岚关建高山冷凉蔬菜基地2万亩;在珠藏建以大葱为主的蔬菜基地3万亩;在猴场建以辣椒、西红柿为主的蔬菜基地4万亩,在建中、中坪以贵阳城市后花园建茄果类、叶菜类时鲜蔬菜基地3万亩作为省城保供蔬菜基地。

4、根据瓮安县以融入贵阳市城市经济圈为契机,打造城郊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指导思想,结合全县境内坡耕地和山地资源的具体条件,以“贵阳—瓮安”、“道真—瓮安”、“瓮安—马场坪”和“江口—瓮安”四条高速、两线(马遵线平定营镇龙薅村—珠藏镇荣院村,沿线约87公里,涉及平定营镇、雍阳镇、银盏乡、鱼河乡、玉山镇、龙塘乡、铜锣乡、珠藏镇、牛场坝乡共9个乡镇;久铜线松坪乡余家嘴村—中坪镇茶店村,沿线约66公里,涉及中坪镇、鱼河乡、银盏乡、猴场镇、松坪乡共5个乡镇)”为主。

以玉山、渔河、龙塘、中坪、白沙、玉华、建中、雍阳、永和、岚关、银盏、松坪、草塘、木老坪、老坟嘴、小河山乡镇为主,建设5.5万亩桃、李、葡萄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核心区1.5万亩,辐射带动区3.5万亩。其中:

重点规划发展桃的乡镇有:草塘、木老坪、老坟嘴、小河山、松坪、岚关、永和等乡镇;

梨等其他果树维持原有面积,以提高品质,增加单产,加强管理和维护为主;

在平定营镇和城关镇分别新建或改扩建年加工鲜果达1万吨的果品深加工厂各1个,以提高果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确保果农增收,促进果品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蔬菜水果生态标准化栽培示范,兼顾产品质量安全、加工包装、储运标准、市场准入等,提高蔬菜水果的商品率,确保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一是结合全县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的实际特点,制定生产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采收标准、分级标准、包装标准、贮运标准等,指导全县蔬菜水果种植户由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生态化种植转变。二是注重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品、特色产品,加大建设蔬菜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工作力度,将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同时,加大“四新”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把过去传统种植技术转变为现代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三是完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立田间档案,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抓好蔬菜水果全程监控指导。

(三)推进产业园区化建设。一是抓土地流转。适应农村新情况、新形势需要,为推动蔬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和扶持企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抓基础设施配套。根据蔬果产业(基地)布局,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发

改、财政、扶贫、农业等部门,要围绕蔬果基地灌溉条件的改善,推进小水池、小水窖、灌渠、喷滴灌、冷库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力度,力争达到10万亩蔬果基地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园田化式标准栽培,夯实蔬果产业基础。三是抓管理体制创新。以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整合产业发展中的技术、人才、资金、政策各要素,努力推进新阶段蔬菜水果发展的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科技人员+基地”、“科技人员+科技大户+基地”、“科技人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基地”等多种运行模式。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方式到生产一线,以企业管理的形式领办标准示范基地,推广“四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抓专业合作社建设。合作社起到上连企业和市场,下接农户组织生产管理的作用,为此,下大力做好合作社规范管理服务,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利益联结,通过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带动,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的生产格局,促进蔬果生产,农民从中分享收益。

(四)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种植农户与市场连结的机制,推广种植适销对路品种,合理调整品种结构。一是抓市场调研。瞄准贵阳市场、重庆、长沙、武汉、广州等目标市场积极开展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确定品种布局和茬口安排,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和召开群

众会、培训等形式发布准确市场价格信息,为农户提供参考,增加市场紧缺的品种种植面积,适当调减滞消价低品种种植面积,确保蔬菜果生产的经济效益。二是抓试验示范。在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市场需求的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选择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以及省工节本增效种植技术加以推广,充分发挥蔬菜科技人才作用,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效益,为蔬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五)狠抓质量安全创品牌。一是配合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在蔬果生产期开展农业投入监管,在蔬果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提高我县蔬果产品品质。二是根据不同层次市民需求,进行分类、分级包装,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狠抓标准化体系建设,从建立田间档案着手,加强品牌创建,打造我县特色蔬果品牌。四是鼓励开展无公害产地和产品的认定、认证等工作。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蔬果产业的持续发展,深受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抓好蔬果产业,既是一项民生问题,也是一项至关能否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小康的政治任务,否则,将无法向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交待。为抓好我县蔬果发展,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加强蔬果科技队伍的建设。一是增加县级业务部

门技术力量,为抓好全县蔬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将县蔬果站的事业编制从现有的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已抽调到其它部门;中级职称5人,其中有3人2年内退休,1人借到局综合科)增加到15人,二是调整充实县乡两级的技术队伍,在人员招录时,每年安排一定的比例考虑蔬果专业毕业的人员。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现有的科技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二)建立财政稳定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县“四新”技术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使蔬果产业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建议:县财政每年将从预算中拿出50万元经费,用于科技培训、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市场调研、表彰奖励等;县直相关部门在安排资金时,要结合蔬果产业发展给与重点倾斜。县蔬果中心也要积极探索蔬果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开展蔬果生产、加工的项目招商,努力推动我县蔬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推进品牌创建。建议:从财政安排一定的经费,采取补贴的形式,鼓励从事蔬果产品的销售、商标注册等,全面提升我县蔬果质量,确保蔬果产品实行品牌销售。

(四)加快出台蔬果产业发展意见(扶持政策)。制定出台系列蔬菜产业、精品果业优惠扶持政策,使我县蔬果产业得以迅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筠连县副县长 甘华锋

筠连县具有发展烤烟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全市烤烟种植区划最适宜区县之一。历年来,筠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始终将烟叶生产作为是促进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和富民惠民的德政工程来抓,并取得了一定实效。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该项农业特色经济产业,实现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筠连县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打造10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确定了到2012年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并积极增添工作措施,全力组织实施。

一、筠连烤烟发展优势

(一)优越的气候条件。筠连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完全符合优质烟叶生产的需要。全县年均降雨量1138.1毫米,其中5-8月的降雨量730.2毫米;年平均气温17.5℃,≥15℃的活动积温4560℃,5-8月≥20℃的天数98天;年日照时数1054小时;年无霜期334天以上。

(二)充足的宜烟面积。全县海拔高度368.5到1777.2米,耕地总面积达50.66万亩,适宜种烟区域主要分布在16个镇乡,海拔高度在600-1300米之间,土壤质地以壤沙土为主,PH值在5.5-6.5之间;宜烟面积达25.5万亩,按照烟叶种植的轮作要求,能满足30万担烤烟生产用地需求。

(三)富集的煤炭资源。经国家地质部门探明,筠连煤田无烟煤储量达35.82亿吨,占四川省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省目前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和唯一具备可开发条件的煤炭资源富集区,能保障烤烟生产燃料所需。

(四)悠久的种烟历史。从1972年筠连试种烤烟至今已有37年历史,有一支种植经验丰富的烟农队伍,有一支懂生产和收购的技术队伍,有一支懂技术、又懂得如何调动、鼓舞和管理烟农的干部队伍。

二、筠连烤烟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筠连县抢抓“北烟南移”有利机遇,积极增添工作措施,着力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全力打造全市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努力实现烤烟大县向烤烟强县的转变。

(一)科学规划宜烟区域。根据烤烟生产需要以及区域分布特点,我县在烤烟生产“十一五”规划的框架下,在烤烟适宜区实行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了10万亩优质烤烟产业带和4个万担优质烤烟示范园区,并集中在16个种烟镇乡中规划、打造了36个种烟重点村。

(二)夯实基础便民利民。3年来,实际投入资金7200万元的烟水配套一、二期工程,在16个镇乡83个村新建蓄水池 727口、山坪塘11口,实现新增蓄水21.7万立方米,保障了5.6万亩烟地烤烟生产用水所需;投入资金196万元,为烟区烟农购置285台旋耕机和起垄机,减少了烟农劳力投入,降低了种烟成本;投入资金447万元,新建和改建烟路25.1公里,新建田间生产便道55.1公里,降低了烟农售烟成本,帮助解决烟农行路难问题。

(三)狠抓科技提质促产。积极邀请省内外烟叶生产专家来筠对烟农和烤烟辅导员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先后组织种烟镇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种烟重点村支书46人次到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等烤烟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全面推广以村社为单位相对集中的漂浮育苗技术和地膜栽培技术,确保烟苗质量和种植面积需要;积极推行烟叶生产精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坚持烤烟生产合理轮作制度,动员群众用好田好土种烟,使用新技术种烟;大力推广起垄栽烟,科学配方施肥,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努力提高全县烤烟生产整体水平。

(四)健全完善考核机制。为加强对烤烟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或联系领导任组长的四个烤烟生产督查组,分片包干督促检查各种烟镇乡烤烟生产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了一整套将单独考核与政府目标考核有机结合,分阶段考核与收购结果考核有机结合,领导组成员负责乡镇与下派驻村干部有机结合,经常性情况收集与深入基层督查有机结合的烟叶生产考核奖励办法,为烤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发展进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当前,随着烟草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烟草专卖部门把烟叶工作的重点和政策扶持的重点放在了30万担以上的产区。对此,我县立足烟叶生产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打造10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确定了到2012年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在建设30万担优质烟叶基地进程中,我们也认识到有五个方面困难急待克服。

(一)烟叶种植比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效益是烟农从事烟叶生产的主要动力。烟叶种植收入虽然相对某些传统农作物较高,但由于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繁复等原因,导致烟叶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不高。尽管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适用农机具,狠抓烟叶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减少了烤烟用工数量,但相比其他作物,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变。

(二)烟叶种植风险有待进一步降低。目前来看,烟草收购价格相对稳定,烟叶种植经济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自然灾害、烟叶栽培管理不当、烘烤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都会对烟叶生产造成影响。一旦农户烟叶产、质量下降,无法达到农户预期经济收入目标,甚至不能收回种烟成本,必然大幅挫伤烟农种烟积极性,给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烟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夯实。我县多数种烟镇乡地处偏远山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和产质提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靠天种植”的落后状况和较强的劳动强度,依然制约着烟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烟农种烟信心不足,很多技术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四)烟叶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事烟叶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和烟农文化素质整体上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难以适应烤烟生产各环节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生产上墨守成规、知识更新滞后、观念陈旧、凭传统经验种烟的问题在部分技术员和烟农身上表现较为突出,病虫害防治重治轻防、田间卫生意识淡薄的问题在烟农中仍然存在,严重制约我县烤烟产质量的提高。

(五)烟农队伍有待进一步稳定。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多元化,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导致部分烟农转投其他行业,对烟农队伍的稳定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而留守烟农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机械化程度低下,烟叶生产水平不高,烟叶质量不稳定。

四、全力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筠连做好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这篇文章,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基本方向,以优化布局为基础,以提升烟叶种植技术水平为手段,以“一基四化”为核心,继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单产,突出效益,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产业种植规模。我县在建设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推进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宜烟区土地勘察工作,在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集中连片、用养结合”原则的前提下,及时调整烤烟发展规划,优化种植区域,划定基本烟田,按照两年以上轮作要求,优化宜烟耕地面积,提高烟叶种植的规模化程度。

(二)加强科技推广,提升烟叶生产水平。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增强烟叶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烟叶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品种引进力度,不断筛选优质高产的品种,加强对黑胫病、青枯病、花叶病等病害的综合防治研究,确保烟叶产量和质量;搞好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覆盖烟区农村的信息网络,建立基础信息库,储备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为烟叶生产经营提供政策、科技、价格、市场、气象等全程指导和信息服务,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

(三)加强烟基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以适宜产区、种烟大村、大组为主要目标,在烟水配套、烟路交通、标准化烤房建造、防雹炮点、烟站设备等方面加强建设,进一步改善烟叶产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基本烟田保护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打好硬件基础。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落实管护责任,确保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素质结构。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对烟农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为我县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基层专业技术指导队伍建设,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和科技应用转化机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基本烟田综合生产能力。以减工降本增效为核心推行专业化分工,在集中成片区域分村、分组整合劳动力资源,开展育苗、整地、植保、采收、烘烤等烟叶生产主要环节的专业化服务,着力提高烟叶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五)探索多种经营,增加土地产出效率。结合烟区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流转,加快推进烟叶种植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适宜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能手流转。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注重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成本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坚持合理轮作的前提下,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烤烟+蔬菜、烤烟+花卉、烤烟+生猪等,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产出率,增加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实现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

(六)健全保障机制,推进烤烟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切实减轻突发性病虫害给烟叶生产造成的损失。完善烟区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制度,健全灾害性天气的快速反应机制,降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烟叶生产带来的危害。健全完善烟草部门、保险公司和烟农的风险共担机制,切实保护好烟农利益,推动全县烤烟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四篇: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促进设施农业、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金塔县正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刘志冬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基础。金塔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近年来,金塔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格局。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全县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在发展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一是发展水平较低。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也较弱。二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中介组织建设滞后,服务功能较弱,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缺乏应有的风险保障机制。三是产业层次低,缺乏大企业支撑,缺少名牌优势产品群,存在适应市场调节、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的情形。四是农业企业融资难。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致使银行对农业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五是 1 市场运营机制差。由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通常比较关注短期收益,农户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很多与龙头企业签订的种养借贷合同难于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总体来看,虽然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但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三农”发展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如何发挥固有的优势、基础和潜力,整合资源,发展规模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政府和农业发展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金塔县正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前身为恒泰食品有限公司和灿阳食品有限公司。2015 年 4 月公司利用原有厂房并进行装修改造,购买国内先进屠宰加工设备,建设生猪和肉羊屠宰生产线 2 条,屠宰规模扩大为年屠宰10万头生猪、1 万只肉羊,现有厂房及办公用房1万平方,拥有固定资产3100万,建成了年配送能力5000吨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一套,保证市场需求。两年来,公司先后在张掖甘州区建设年出栏6000头标准化肉猪养殖基地一个,东风基地建设年出栏10000头肉猪标准化肉猪养殖基地一个。在原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市场,生猪冷鲜肉成功进入酒泉肃州区市场和嘉峪关市场,先后与正大集团,东风基地,酒钢正天超市,酒钢正天养殖公司,酒泉北京华联超市,中核集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严格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生猪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肉羊屠宰操作规程》和《肉羊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进行生产、检 2 验,同时纳入了甘肃省农牧厅屠宰远程监管系统,实现了养殖、屠宰、销售全程可追溯,确保了公司产品的优良品质,已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

企业生产、加工、销售能力的明显提升,造成了原料供应的难题日益凸显,已经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为了有效推进设施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经企业多方调研,广泛交流,深入研讨,提出如下建议:

一、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主题,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发展

一是要从广义上制定促进设施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要从狭义上对规划的实施定标准,定措施,实时盘期,定时跟进,持之以恒的坚持;要加大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力度,形成“特色帮扶式反哺、科技提升式反哺、资源转化式反哺”等合作共赢形式;积极探索信贷新模式,降低门槛,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信贷力度,设立现代农业风险基金和担保基金;捆绑使用农业项目资金,鼓励现代农业发展企业,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迅速形成资金优势、规模优势;充分发挥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的作用,引导农民加大生产投入。

二是要引入“市场型”发展模式,立足市场、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和分析市场,注重市场运作,提高驾驭市场和规避风险的能力,组织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发展订单农业,按照企业要求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 3 可以要求企业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收益有保障、不受损失,实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推进农工贸一体化进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效益型农业转变,不断提升全县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效益,从而带动整个农业向前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要狠抓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运用,大力开发优质高效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引进竞争机制,以奖代补,鼓励企业创一流技术、树知名品牌,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二是要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要发展产业带,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向规模经营转变,扶持一批专业社、专业村、专业乡,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重点培育、壮大、发展特色基地;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产业块状经济,发展现代规模农业。

三是要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切实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以生产环节为突破口,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创建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4 要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把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

四是拓宽渠道,着力推进农业市场化。实现农产品商品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市场流通是实现产品到消费的桥梁。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转变经营理念,为卖而产,为赚而卖,注重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重点培育带动面广、带动力强的流通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型企业;要注重发挥“双带”作用,支持农产品流通大户、农村致富种养能手、农民经纪人参与市场流通,形成多元化格局。

第五篇: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江州如何抓住机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已成为“十二五”时期一项重大战略考量和抉择。

一、江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成果(略)

二、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每年的水灾、旱灾均给江州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尽管近些年加大了农业投入,兴建了一大批农田水利等基础工程,但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生产基地绝大部分还达不到旱涝保收的程度,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脆弱。

(二)要素制约依然突出。一是土地资源相对缺乏。江州人均耕地仅0.57亩,低于全国人均1.455亩,也低于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认定的0.79亩的警戒线。二是农业投入资金紧缺。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业企业固定资产量少,可抵押的资产也少,且抵押率低,融资渠道不畅,贷款供需差距较大。三是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尽管近年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不能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同时,农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明显,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农户兼业化、劳动年龄偏大和农业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制约。

(三)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在江州还是空白,省级也仅有2家,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龙头企业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档次、水平上,都有较大差距。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多,初级加工产品所占比重高,产品科技含量、档次不高,产品同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力较低。农业龙头企业的缺乏制约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另外,产业化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不能保证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的需要。

(四)标准化生产水平偏低。目前绝大多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还缺乏统一的生产环境标准、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和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面对不断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则,现有的农产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尚待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手段尚显落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部分农民依标生产意识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加强。

(五)农产品市场仍显狭窄。农产品走出江州的不多,主要销售市场仍在县内,市场狭窄。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水平较低,区域布局不平衡。市场流通模式仍处于现货交易的原始集散阶段,现代物流模式刚刚起步。农产品进超市、配送中心销售、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发展缓慢,对农产品销售有一定制约。农村经纪人、营销队伍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恶性竞争、盲目购销等问题时有发生,市场开拓具有很大的无序性。

三、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推进结构调整,以科学布局构建现代农业。一是逐步推进农业结构立体调整。按照特色、高效、生态、精品农业的要求和业已实施的《江州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巩固和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蜂产品、茶叶、蔬菜、干鲜果、竹业、名优水产、蚕桑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突出规模调大、品种调优和质量调高。做大山核桃、板栗、香榧炒货产业,做强蔬菜、竹笋加工出口业以及竹制品加工产业,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二是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把农业文化功能的开发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及旅游文化的开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三是抓好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制定并实施粮食功能区建设规划,力争建成一批省、市、县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粮食安全。立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在特色优势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集中力量建设1个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亩以上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若干个突出某一主导产业,布局集中连片的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及产品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的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

(二)培育龙头企业,以产业化方式经营现代农业。围绕优质粮食、蔬菜、杂果的深加工,进一步树立工业的理念,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针对江州农产品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现状,一是致力打造“大龙头”。选择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发展实力的农业企业,采取联合重组、增资扩股、科企联姻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整体素质,做大做强。二是积极振兴“小龙头”。对特色明显、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有发展潜力的小规模加工企业,着力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发展水平和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培育“新龙头”。着力引进各种资本投入农业开发,创办农业企业,发展生产基地,促进畜禽、果蔬、油茶等产业的深度加工和开发。同时,进一步深化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通过重点扶持、典型示范、强化服务等各种措施,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来。

(三)健全服务体系,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一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和农信担保公司。完善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载体,以解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投融资的难题。二是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减少农业灾害损失。三是完善以公益服务为核心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体系。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为基层和农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使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农产品监管和质量追溯范围;完善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生产销售档案、投入品使用管理档案,加强标识标签、产地准出证明、二维码耳标和产地产品检测监控管理;进一步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技能。

(四)推广农业科技,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科技示范园区、示范村、示范户,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载体示范作用,大规模引进、试验、推广国内外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为江州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以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为切入点,加强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培训方式上,建立以职业学校为中心,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站为基础,以民办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优势互补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在县、乡、村中广泛建立新品种和科研课题试验基地,加快新技术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五)建立农产品市场,以市场需求拉动现代农业。一是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特点鲜明、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市场要坚持起点高、特色突出的原则,采取优惠互利的措施吸引客商入驻市场,推动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二是积极在周边大城市建立销售网点。同时,加强同国内进出口企业、外资公司的联系,逐步形成“生产与流通相连,本地与外地相通,国内与国际接轨”的流通大格局,提高江州农产品的竞争地位。三是支持和培育专业化的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以县城、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符合现代流通要求的流通方式,大力发展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四是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队伍。通过资格认证,造就一大批持证的农产品经纪人;通过激励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产品经纪队伍的主力军;组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倡导信息共享、组团作战,形成龙头连大户、大户带小户的良好格局。

(六)改善农业基础,以现代化设施装备现代农业。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标准农田提升、强塘固房、小流域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的实施,特别在水电气路等方面尽快完善配套,把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向产业化方向靠拢,使新技术项目的实施更加便利,更加适宜。二是加快现有农业生产物质装备的换代升级。抓住国家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有利机遇,加快装备的更新和升级,使区域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有一个新的提升。三是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以日光温室、节水灌溉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大棚种植、棚架种养,支持喷滴灌设施、产业基地道路建设,提高农业的产出率;拓展发展空间,尽可能利用低丘缓坡、中低产田等途径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土地流转,努力形成一批专业合作社和设施农业产业化基地,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档次、规模和效益。

下载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索“春晖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探索“春晖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作者:■袁华江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274 近年来,孝南区始终把“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三化同步”、“两增同步”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土地......

    播州区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播州区烤烟产业发展的思考 播州区具有发展烤烟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全市烤烟种植区划最适宜区县之一。历年来,播州区(遵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始终将烟叶生产作为......

    平顶山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平顶山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技提供的技术手段、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化管理提供的科学方法所开展的社会化农业。具有集约性、生态性、......

    昆山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昆山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09期□ 季红芳 钱惠明摘要昆山市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较好的农业生产自然......

    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并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

    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XXXXXX乡地处山区,农业在全乡经济总量中占相当的比重,仍属于传统的农业乡。山区农业乡如何打破传统农业,如何针对山区特点,选择最佳的途径,加快发展现代......

    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题目: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指导老师: 成绩:教 学 点:南京广播电视大......

    广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开发对策

    第七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征文 广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开发对策 陈兴福(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林科所、森林公园242200) 摘要通过分析广德县自然概况、竹类资源分布、战略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