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烟叶产业发展互助组生产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6:5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烟叶产业发展互助组生产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烟叶产业发展互助组生产的思考-----》。

第一篇:探索烟叶产业发展互助组生产的思考-----

创新烤烟生产模式努力推动烤烟生产跨快速发展

罗成宇 班级 :2010级行管 学号:

摘 要:通过分析我县当前烤烟种植情况,结合实际,创新我县烤烟生产模式,即发展烟叶生产互助组或入股分红法,最终实现烤烟生产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烤烟种植 家庭种植模式 烟叶生产互助组 入股分红法

剑门关,天下雄关,闻名天下,剑阁县也是目前广元市四县三区中唯一一个二产没有超一产的农业贫困大县,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各届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首要难题,剑阁县57个乡镇中就有55个乡镇都在发展烟叶产业,烟叶实现税收5000多万元,预计2012年亩平产值将达到4000元左右,烟叶成为解决农村财政增税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剑阁县广大基层干部一年365天,天天必须面对的难点工作。但由于我县农业发展的东西均衡性差异、南北地域性差异等实际情况,当前我县种植模式在逐步进化的同时存在多种烤烟种植模式并存的格局。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不断完善,烤烟种植模式必将逐步走出以家庭种植模式为主的多种模式并存的格局,建立以大户种植为主的集约化生产体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烤烟种植模式进行浅析,以探究烤烟种植模式的发展阶段和方向。

一、烟叶产业目前的主要工作模式、现状和原因(一)烟叶产业目前的主要工作模式

剑阁县烟叶产业发展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工作模式基本以行政为主,引导为辅,重奖重惩,“烟上人上,烟下人下”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的铭记。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庭种植模式

家庭种植是当前我县烟叶生产中的主要模式,指的是在我县以户为基础的土地联产承包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家庭种植模式,一般情况下,土壤家庭程度高,户均烤烟种植面积小,户与户之间生产存在一定差异性。

家庭种植模式的不足: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家庭种植已经不能满足烟叶市场化进程的需求和先进农业生产模式的要求。一方面,由于家庭种植模式中种植主体是千家万户,烟农素质良莠不齐,先进烤烟生产技术普及率低,技术到位率不高;另一方面,烤烟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实施难度大;再一方面,户与户之间烟叶质量存在差异性,单个产区烟叶整体质量不均衡,市场竞争力差。

2、大户种植模式

大户种植模式指的是以土地流转为方式,实现土地的相

对集约为基础的区域化种植,仍然保持着家庭种植制度,但户平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其生产管理统一性大大提高,技术普及率大大提高,技术到位率大大提高,生产水平逐步达到基本均衡,烟叶质量基本一致,烟叶整体质量上升。目前烤烟大户种植尚处在较低水平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制约烤烟从家庭种植模式到大户种植模式的因素较多。一是土地条件,一方面是区域内土壤质地是否均适宜烤烟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土地田块间质地差异较大情况下,土地的集约化并不能为生产集约化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是土地使用权的调配,对于户平耕地面积原本就不大的剑阁来说,土地使用权的调配难度相当大;二是硬件投入,对于烤烟种植大户来说主要的硬件为烤房建设,随着户平种植面积的增大烤房容量需要相应增大,这在当前烟叶产区来说,投入量相比较而言太大;三是种植风险问题,目前危及烤烟种植的一方面是干旱、冰雹、暴风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是黑胫病、角斑病等灾害性病害的流行发生,随着户平种植面积的增大,农户承担的种植风险较大。

3、业主种植模式

业主种植模式是指以土地流转为方式,实现土地的集约为基础的区域化种植,仍然保持着家庭种植制度,但相对来说是种烟农从乙地到甲地承包土地,进行种植烤烟。其缺点是不利于烤烟生产长期发展,不利于整体烤烟水平提高,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二)烟叶产业目前的主要工作现状

总结现状,以老烟区和新烟区为例。2005年以前一直在种烟的老烟区中部分乡镇规模达到年种植4000亩以上,税收100多万元以上,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 2005年以后开始种烟的新烟区乡镇普遍年规模小,效益低,很多乡镇烟叶税收远远小于支出,部分乡镇烟叶出现年年发展,年年亏损。

(三)存在的原因

分析新烟区干部群众普遍积极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1、由于烟叶产业是半加工产品,既要种出来,还要烤出来,才卖到钱,周前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烟叶技术同比其他粮食作物要难得多,同比老烟区,新烟区的干部需要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偏多一些,如果天不遂人愿,或者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出现老百姓看不到效益,群众怨声载道,干部出力出钱讨不到好,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中。

2、考烟生产资金投入大、劳动力投入多、技术要求高,相对粮食来说烤烟生产投入大、风险高。限制了一部分人不愿发展。

3、但是目前农村最大的矛盾是劳动力缺乏,90%以上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可用劳动力太少,限制了大量发展的可能性。

二、总结烟叶产业发展好的乡镇的主要经验

膏药一张,各有各的练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奖惩机制合理科学,干部认真负责,切实协调解决好片区土地、缺水、交通不便和技术指导等许多细节问题;

二是大力推动机械化作业,减低劳动强度和投入成本; 三是抓大户和业主,户平产值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同比外出务工才有比较优势,能留住烟农;

四是抓规模,抓片区,确保政府烟叶税收大于支出; 五是争取上级农田水利和交通等各种项目和资金偏多,群众愿意留在家乡挣钱,实现三农问题的互动发展。

三、创新烤烟生产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剑阁全县烟叶发展,特别是新烟区,基本以一家一户家庭种植为主体的烟叶生产经营形式,种植水平及烟叶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实现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难以保证烟叶质量、农民增收,协调土地,劳动力缺乏等工作难度大,要解决这个现状,就必须打破烟叶种植的束缚,破解小农意识与大市场的矛盾,再加之劳动外出偏多,集中调动在家有效劳动力发展烤烟生产,创新烤烟生产模式势在必行,就拿烤烟生产互助组或入股分红法来说,其主要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烟叶质量。烟育苗已由专业户承担。通过“互助组”的作用,可以把主要环节固定到专人负责,从而使移栽期、移栽质量、施肥方案、田间管理、病虫害统防、封顶抹茬、烘烤、分级、交售等环节达到统一、科学、合理、平衡。确保了生产环节各项措施落实的

一致性。

二是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各互助组的烤烟由组长统一交售,组员无需到烟站交售烟叶,只需交少量费用就可完成烟叶交售,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并且组长参与和监督烟叶交售过程,避免了以往出现的调包、打压等级等坑农现象,所以在烤烟生产和收购环节中对抗性矛盾越来越少。按以往的收购方式计算,平均每户烟农售烟6次,每次售烟需要往返车费、午餐费、误工费等约30元,全年可为2268户烟农减少成本40.8万元。三是有效维护了烟叶专卖制度。互助组把烟叶交售与参加互助组资格挂钩,如果组员出售私烟,一经查实就取消该户组员的资格。让互助组成员相互监督,有效维护烟叶专卖制度。

四是能有效保护烟农的人身安全。往年售烟时,烟农要起早摸黑,以小户为单位带齐各种家什物件,搭乘农用车售烟,客观上造成人货混载、道路交通事故频繁,个别烟农还出现大宗售烟款途中被抢被盗的情况,这个时期也是当地党委政府最头疼的时候。实行由互助组组织专业运输队交售烟叶,既高效还避免了烟农的上述危险。

四、烟叶生产互助组的具体做法

烟叶生产互助组的模式是指生产队能人担任带头人(带头人、记工、记账)+在家农户+共同投资、投劳+共同管理、交售=共同分利共同承担风险而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

新型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以农户自愿组合的方式,由各种烟农户自由组合,组成烤烟生产互助组,户数在10-20户、烟地面积在50-100亩,把烤烟种植、管理、烘烤、分级水平高并且做事公平、公正、合理、乐于助人的种烟能手推选为互助组组长,各农户种烟地块的土地管理权流转给组长,经营权仍然属于各农户。具体做法是:

一是在选地留地阶段。每年烟叶收购结束,由烟叶技术人员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规划出次年种烟田块,再按照就近划片的原则,由种烟农户自行、自愿组成互助组,选出组长,其他烟农将自己的烟田管理、指挥权流转给组长,烟站与各组长签订烤烟生产收购合同,再由组长与各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烟站不再与各农户签订合同。互助组内各农户还向组长交纳一定的信誉保证金,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个别农户不服从指挥和管理,组长有权支配保证金用于落实生产措施,若生产结束后,农户严格按协议完成生产,组长将信誉保证金退还给各农户。在规划烤烟生产时,互助组成员必须按规划留地,在施肥、盖膜、移栽、揭膜、灌水、病虫害防治、封顶打杈等中耕管理工作中,互助组成员根据大田生产要求和烟叶技术员的指导,及时按时、按要求开展工作,并把主要环节固定到专人负责。

二是烤前技术培训阶段。互助组长邀请烤烟技术人员来到村组、田间地头给互助组的烟农讲解、实地示范烤烟中耕管理、采摘、烘烤和分级扎把的技术。通过技术培训,使互

助组的烟农掌握烤烟生产技术,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和质量,彻底改变以往自学而导致生产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三是烤烟采摘烘烤阶段。互助组统一采摘、编烟、装烟、烘烤。这样就避免了以往因烟多而各家“单打独斗”所造成的当天所采摘的烟叶不能及时装入烤房的现象,能争取有利的烘烤时机,提高烟叶质量。

四是烟叶交售阶段。组长分好的各等级的烟叶进行复查归并,并且在预检登记表上记录的烟叶等级、数量,然后由组长到烟站统一交售,售烟后组长按照烟站提供的发票把烟款及时交给记账员。在组长交售烟叶的时间里组员同样从事着烤烟生产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聘请村里公信度好、群众信得过的2-3个驾驶员组成运输队负责运输烤烟,由记账员记录运输次数,交售结束后组员根据烟叶数量给予驾驶员一定的费用。

六是最后分成利润。按照投资和劳动力投入的多少分配。

五、发展烟叶生产互助组的由来和目前实践情况 马灯乡地处剑阁县西南边陲,与梓潼县接壤,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辖7个村37个村民小组,1515户,5520人,耕地面积7579亩。从2009年才开始恢复烤烟生产,但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烤烟作为农业增收、财政增税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支柱产业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2012年,马灯乡按照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思路,创新烟叶生

产组织方式,建立了生产队能人担带头人(带头人、记工、记账)+在家农户+共同投资、投劳+共同管理、交售=共同分利共同承担风险的新型生产互助组织管理模式,将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与烟叶基础设施配套有机融为一体,有力地推进了烤烟产业化发展进程。

马灯乡马灯村支部、村委围绕烤烟生产是财政增税、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一项支柱产业,是一项短、频、快的经济产业,由于村大人少,地大物博,为了巩固此项产业,探索思路、创新发展,近两年来,烤烟生产都是村上统一购肥、统一购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集中烘烤,家庭管理、分别结算,去年全村种植烤烟130余亩,交售产量达16000余公斤,实现产值达25万余元,烟农得到了一定效益。

马灯村三组共有61户,244人,耕地面积达213亩,历史以来从未种植过烤烟,去年引进业主1户,种植烟叶30余亩,亏损1.5万左右,去年驻村干部与村支部、村委一起研究,引进业主不是发展烤烟的长足之路,为了使此项烤烟生产在本乡、本村、本组开花结果,必须引导当地老百姓全员发动起来,介于今年外出人口较多,光单纯的三组在家农户只有15户,劳动力只有20个左右,为了解决此项难题,乡村干部到组召开会议3次,从讲产业发展,讲家庭和谐,讲经济效益多方面与老百姓措辞沟通,以驻村干部杨玉金同志牵头成立了烟叶生产互助组,全面发动了在家劳动力12户,13人,推选了财务管理员、工勤管理员,杨玉金同志负

责全面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及前期的资金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当,群众十分乐意接受。现全组落实种植烤烟45亩,全面移栽烤烟55亩。

总的来,当前我县多种烤烟种植模式并存,但终究要步入从家庭种植模式发展到大户种植模式,再进入业主种植模式,最终达到烤烟种植互助组模式的轨道,从而实现烤烟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烟叶种植模式的发展和更替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遵循其发展规律,不畏退,也不冒进。

第二篇:我县烟叶生产平稳发展思考对策

近几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烟厂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省局的烟叶工作指导方针和工作重点,实施科教兴烟战略,狠抓基础,狠抓规范,狠抓落实,烟叶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烟叶质量明显改善,烟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连续**年被评为全省优质烟开发工作前*名;经国家烟草局权威机构检测,烟叶化学成分协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调,外观品质优良;今年5月,国家局检查组对我县以成熟度为中心配套生产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在各处烟田现场鉴定后认为:烟株个体发育良好,群体长势均衡,叶片清香,整体生产水平在国内领先。我县烟叶质量的提高有多方面的因素和努力,其中狠抓技术到位率是关键。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以做好基础工作改善条件,以农资配送抓住源头,以量化考核落实责任,以户籍化管理增强针对性”的方式,来确保技术到位率。

一、做好基本功,改善条件

我们十分注重做好基础工作,为不断提高我县烟叶生产技术到位率准备和改善条件。一是加大生产投入,改善烟叶环境。为了给烟叶工作特别是烟叶生产技术落实工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我们加大了烟叶标准化生产配套体系建设投入,近几年来共投入4689万元,全部用于新建、改建标准化烟叶收购站和标准化烤房及烟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时,从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倾斜,在土地规划、培育壮苗、地膜移栽、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成熟采摘、科学烘烤等技术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较大进展。二是设置专门机构,加强技术领导。县里成立了烤烟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公司专门设置了烟叶生产技术推广站,负责种植计划分配,烟用物资采购计划和标准的制订,业务技术培训,技术方案的制订、修改与组织实施,制定目标管理和加强收购协调,定期总结和安排技术工作,并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三是强化技术力量,健全推广体系。择优招聘了121名技术员,选拔了140位技术二传手。同时,建立了烟科所和乡镇推广站两级科技推广体系,组建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队、科技生产联合体,并健全以标准化示范片和科技示范户为主、科技联系户为辅的示范网络。四是加强烟农培训,扩大技术宣传。通过县里集训、乡镇轮训、送技术进村、到种烟现场当面指导以及科技示范户带动等方式,层层培训,每年举办技术培训班150余期,培训2.2万多人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烟农技术素质。同时,加大技术宣传、普及的力度,与县广播台、县电视台签订常年烟叶生产技术宣传协议,每年印发****份《烟叶生产农事操作挂历》和**万多份技术资料,保证了烟农人手一份。五是统一技术方案,统一农事操作。以《**烤烟综合标准化体系》作为统一的技术方案,以《烟叶生产农事操作挂历》统一农事操作步调,有力地促进了技术措施的落实。六是实行示范带动,贯彻全程服务。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建立自己的示范点和联系户,用联系户和示范点带动烟区的技术落实。同时,公司根据生产进程,分阶段召开现场操作会,进行技术指导和宣传,并对各阶段工作进行指导、布置和检查、落实。规定技术员要和烟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场耐心指导,填写《烟农走访记录》,对烟农种烟的全过程作全面的记录,从种子下地到烟叶收购实行一条龙服务,正确评价每一位烟农的种烟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烟农进行技术指导。

二、农资配送制,抓住源头

农用物资是烟叶生产各项技术措施依托的物质载体。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我们对全县烟叶生产区域内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所有涉烟物资,均实行统一配送供应。特别是烟草农药,严格按照国家局下达的农药品种和安全用量执行。在实际运作中,分六步进行:第一步,由生产人员逐户摸底,签订烟叶购销合同,统计各类物资的需求量。第二步,由烟叶技术推广站按当年全县实际种植面积和技术方案对各种农资的要求,制定烟用物资的采购计划和标准。第三步,筹措农用物资购置资金,由乡镇担保,烟农以贷款或现金形式,把应交货款一次性交到烟草站,再由烟草站交到财务室。第四步,由烟叶经理部严格按计划和标准,向市公司申报、采购。第五步,由烟草站依据烟农户籍化管理资料,就近、及时、统一、免运费将农资配送到每一户烟农。第六步,烟叶移栽后,由公司企管办牵头,统一组织人员逐户逐丘核实,一旦发现滥采滥购、盲目使用等现象,对造成的浪费和损失,除要求相关责任人全额赔偿外,还要视情节对其进行处分。实行农资套餐式统一配送,保证了我县烟叶生产所用农资的质量,满足了优质烟生产的需要,并从源头上把好了关,防止了禁用肥料、农药及假冒伪劣产品流入烟区,保护了烟农利益,取信于民,促使他们更主动地落实技术措施。

三、考核数量化,落实责任

为了确保各项技术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我们制订并实行了以风险抵押为核心的职能小组责任承包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递交责任状,目标量化到组、到农

重活 调教初唐 异界之极品奶爸 魔兽剑圣异界纵横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出现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种植效益比较低、居民消费需求提升等新情况和新形势,瓮安县蔬果产业正面临如何扩大面积、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发展中的制约瓶颈,巩固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实现提质转型,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就当前瓮安蔬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报告如下:

一、发展的现状

至2014年止,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5万亩(次),总产量72万吨,总产值16.55亿元,形成以辣椒为主的夏秋冷凉型蔬菜快速发展的势头,销往两广、湖南、重庆、四川、浙江、贵阳、遵义等地,市场空间较大,特别是辣椒、西红柿等产品供不应求。实现了10万亩辣椒生产大县的目标。全县辣椒平均亩产鲜红椒1706.6kg,平均单价2.1元/公斤,平均亩产值3583.86元,平均亩投入1152元,平均亩净产值为2431.86元,总产值达6.81亿元,总净产值46209.3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种植辣椒纯收入1248.9元,辣椒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共有62个村51340户农户种植蔬菜,种植面积35.1万亩(次),可实现总产值16.55亿元,平均亩产值达4715.1元,平均亩

投入1180元,平均亩净产值为3535.1元,总净产值12.41亿万元,仅蔬菜产业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54.05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4年水果种植面积达6.8万亩,主要为桃、李、核桃、刺梨。全县栽培商品果树10余种,品种主要为梨2.5万亩,柑桔0.35万亩,桃2.2万亩,猕猴桃1.35万亩,优质水果挂果面积5.5万亩,总产量4.5万吨,总产值13500万元。

蔬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了餐饮、物流、运输、城镇建设等二、三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蔬菜产业面临萎缩。由于玉米面积的增加,导致种植效益的下降,每亩玉米收入仅1200—1600元,比辣椒每亩收入4000—5000元少了3400—3800元;比西红柿亩收入8000—10000元少了8400—8800元。但是,群众只图玉米种植较为粗放,技术要求简单,一次性采收,劳动力投入少等等方面来考虑。没有在效益较好的品种上去下功夫,会导致常规农业逐年上升,蔬果产业逐年下降。

(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由于缺少必要试验、示范环节,多年来还一直延用传统的品种及种植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等“四新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如:漂浮育苗、穴盘育苗技术、现在全州推广的长研十七高抗辣椒品种、系列蔬果高产栽培新模式等推广不

快,大田推广跟不上。究其原因:一是业务部门缺乏必要的试验、示范经费。每年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试验示范经费几乎没有,使科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二是技术团队老龄化。目前,全县从事蔬果技术推广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仅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已抽调到其它部门),中级职称5人,其中有3人2年内退休,1人借到局综合科。多年来,没有1人去接受过新的培训和深造,导致在思维方式和技术指导上没有创新,技术人员又无法单独担任技术指导工作,技术人员断档现象较为严重。

(三)基础设施不配套。一是现有的水利设施老化破损,蔬果产业出现“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无灾只保产”的局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无法保证蔬果正常生产。二是缺乏大型的蔬果批发市场。三是采后商品化处理、冷库、分级包装等环节还尚未起步,影响了品牌效应和采后附加值的提高。

(四)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蔬果产业在生产上仍以农户自产自销较多,营销组织不很健全,生产分散,规模小,生产波动性大,规模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下一步,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大高山冷凉型蔬菜的开发力度,重点围绕“贵阳—瓮安”、“道真—瓮安”、“瓮安—马场坪”和“江口—瓮安”四条高速,“马

遵”、“久铜”两条公路沿线打造优质冷凉型蔬菜带,围绕猴场三佰佬大坝打造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岚关、建中、猴场、珠藏蔬菜专业乡镇,辐射带动全县冷凉型蔬菜快速发展。使我县蔬菜面积逐年增大。每年搞好蔬菜各新优品种的试验示范。从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试验示范,选择优良品种。使我县蔬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品果业发展以桃为主,李、葡萄、杨梅、枇杷等水果为辅,积极推进休闲观光采摘园,做大做强蔬果产业。

(一)优化区域布局

1、干鲜两用辣椒基地

规划面积25万亩,具体分布在猴场、银盏、平定营、建中、玉山、江界河、珠藏、中坪、永和、岚关10个乡镇。

2、时鲜蔬菜基地

规划面积15万亩,其中:①以西红柿、茄子等为主的时鲜蔬菜基地3万亩,主要分布在猴场、银盏、玉山、平定营、瓮水办等乡镇。②以萝卜为主的时鲜蔬菜基地2万亩,主要分布在平定营镇、岚关、永和、建中等乡镇。③以菜用马铃薯、菜玉米为主的时鲜蔬菜生产基地6万亩,主要分布在中坪、玉山、江界河、珠藏等乡镇。④以甘蓝、白菜为主的时鲜蔬菜2万亩,分布在中部的6个乡镇。⑤以西葫芦、黄瓜为主的时鲜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主要分布在瓮水办等中南部相邻乡镇。

3、建冷凉型蔬菜专业乡镇

针对两广市场,在岚关建高山冷凉蔬菜基地2万亩;在珠藏建以大葱为主的蔬菜基地3万亩;在猴场建以辣椒、西红柿为主的蔬菜基地4万亩,在建中、中坪以贵阳城市后花园建茄果类、叶菜类时鲜蔬菜基地3万亩作为省城保供蔬菜基地。

4、根据瓮安县以融入贵阳市城市经济圈为契机,打造城郊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指导思想,结合全县境内坡耕地和山地资源的具体条件,以“贵阳—瓮安”、“道真—瓮安”、“瓮安—马场坪”和“江口—瓮安”四条高速、两线(马遵线平定营镇龙薅村—珠藏镇荣院村,沿线约87公里,涉及平定营镇、雍阳镇、银盏乡、鱼河乡、玉山镇、龙塘乡、铜锣乡、珠藏镇、牛场坝乡共9个乡镇;久铜线松坪乡余家嘴村—中坪镇茶店村,沿线约66公里,涉及中坪镇、鱼河乡、银盏乡、猴场镇、松坪乡共5个乡镇)”为主。

以玉山、渔河、龙塘、中坪、白沙、玉华、建中、雍阳、永和、岚关、银盏、松坪、草塘、木老坪、老坟嘴、小河山乡镇为主,建设5.5万亩桃、李、葡萄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核心区1.5万亩,辐射带动区3.5万亩。其中:

重点规划发展桃的乡镇有:草塘、木老坪、老坟嘴、小河山、松坪、岚关、永和等乡镇;

梨等其他果树维持原有面积,以提高品质,增加单产,加强管理和维护为主;

在平定营镇和城关镇分别新建或改扩建年加工鲜果达1万吨的果品深加工厂各1个,以提高果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确保果农增收,促进果品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蔬菜水果生态标准化栽培示范,兼顾产品质量安全、加工包装、储运标准、市场准入等,提高蔬菜水果的商品率,确保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一是结合全县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的实际特点,制定生产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采收标准、分级标准、包装标准、贮运标准等,指导全县蔬菜水果种植户由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生态化种植转变。二是注重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品、特色产品,加大建设蔬菜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工作力度,将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同时,加大“四新”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把过去传统种植技术转变为现代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三是完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立田间档案,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抓好蔬菜水果全程监控指导。

(三)推进产业园区化建设。一是抓土地流转。适应农村新情况、新形势需要,为推动蔬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和扶持企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抓基础设施配套。根据蔬果产业(基地)布局,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发

改、财政、扶贫、农业等部门,要围绕蔬果基地灌溉条件的改善,推进小水池、小水窖、灌渠、喷滴灌、冷库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力度,力争达到10万亩蔬果基地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园田化式标准栽培,夯实蔬果产业基础。三是抓管理体制创新。以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整合产业发展中的技术、人才、资金、政策各要素,努力推进新阶段蔬菜水果发展的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科技人员+基地”、“科技人员+科技大户+基地”、“科技人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基地”等多种运行模式。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方式到生产一线,以企业管理的形式领办标准示范基地,推广“四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抓专业合作社建设。合作社起到上连企业和市场,下接农户组织生产管理的作用,为此,下大力做好合作社规范管理服务,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利益联结,通过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带动,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的生产格局,促进蔬果生产,农民从中分享收益。

(四)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种植农户与市场连结的机制,推广种植适销对路品种,合理调整品种结构。一是抓市场调研。瞄准贵阳市场、重庆、长沙、武汉、广州等目标市场积极开展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确定品种布局和茬口安排,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和召开群

众会、培训等形式发布准确市场价格信息,为农户提供参考,增加市场紧缺的品种种植面积,适当调减滞消价低品种种植面积,确保蔬菜果生产的经济效益。二是抓试验示范。在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市场需求的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选择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以及省工节本增效种植技术加以推广,充分发挥蔬菜科技人才作用,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效益,为蔬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五)狠抓质量安全创品牌。一是配合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在蔬果生产期开展农业投入监管,在蔬果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提高我县蔬果产品品质。二是根据不同层次市民需求,进行分类、分级包装,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狠抓标准化体系建设,从建立田间档案着手,加强品牌创建,打造我县特色蔬果品牌。四是鼓励开展无公害产地和产品的认定、认证等工作。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蔬果产业的持续发展,深受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抓好蔬果产业,既是一项民生问题,也是一项至关能否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小康的政治任务,否则,将无法向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交待。为抓好我县蔬果发展,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加强蔬果科技队伍的建设。一是增加县级业务部

门技术力量,为抓好全县蔬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将县蔬果站的事业编制从现有的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已抽调到其它部门;中级职称5人,其中有3人2年内退休,1人借到局综合科)增加到15人,二是调整充实县乡两级的技术队伍,在人员招录时,每年安排一定的比例考虑蔬果专业毕业的人员。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现有的科技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二)建立财政稳定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县“四新”技术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使蔬果产业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建议:县财政每年将从预算中拿出50万元经费,用于科技培训、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市场调研、表彰奖励等;县直相关部门在安排资金时,要结合蔬果产业发展给与重点倾斜。县蔬果中心也要积极探索蔬果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开展蔬果生产、加工的项目招商,努力推动我县蔬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推进品牌创建。建议:从财政安排一定的经费,采取补贴的形式,鼓励从事蔬果产品的销售、商标注册等,全面提升我县蔬果质量,确保蔬果产品实行品牌销售。

(四)加快出台蔬果产业发展意见(扶持政策)。制定出台系列蔬菜产业、精品果业优惠扶持政策,使我县蔬果产业得以迅速健康发展。

第四篇: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筠连县副县长 甘华锋

筠连县具有发展烤烟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全市烤烟种植区划最适宜区县之一。历年来,筠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始终将烟叶生产作为是促进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和富民惠民的德政工程来抓,并取得了一定实效。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该项农业特色经济产业,实现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筠连县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打造10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确定了到2012年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并积极增添工作措施,全力组织实施。

一、筠连烤烟发展优势

(一)优越的气候条件。筠连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完全符合优质烟叶生产的需要。全县年均降雨量1138.1毫米,其中5-8月的降雨量730.2毫米;年平均气温17.5℃,≥15℃的活动积温4560℃,5-8月≥20℃的天数98天;年日照时数1054小时;年无霜期334天以上。

(二)充足的宜烟面积。全县海拔高度368.5到1777.2米,耕地总面积达50.66万亩,适宜种烟区域主要分布在16个镇乡,海拔高度在600-1300米之间,土壤质地以壤沙土为主,PH值在5.5-6.5之间;宜烟面积达25.5万亩,按照烟叶种植的轮作要求,能满足30万担烤烟生产用地需求。

(三)富集的煤炭资源。经国家地质部门探明,筠连煤田无烟煤储量达35.82亿吨,占四川省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省目前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和唯一具备可开发条件的煤炭资源富集区,能保障烤烟生产燃料所需。

(四)悠久的种烟历史。从1972年筠连试种烤烟至今已有37年历史,有一支种植经验丰富的烟农队伍,有一支懂生产和收购的技术队伍,有一支懂技术、又懂得如何调动、鼓舞和管理烟农的干部队伍。

二、筠连烤烟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筠连县抢抓“北烟南移”有利机遇,积极增添工作措施,着力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全力打造全市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努力实现烤烟大县向烤烟强县的转变。

(一)科学规划宜烟区域。根据烤烟生产需要以及区域分布特点,我县在烤烟生产“十一五”规划的框架下,在烤烟适宜区实行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了10万亩优质烤烟产业带和4个万担优质烤烟示范园区,并集中在16个种烟镇乡中规划、打造了36个种烟重点村。

(二)夯实基础便民利民。3年来,实际投入资金7200万元的烟水配套一、二期工程,在16个镇乡83个村新建蓄水池 727口、山坪塘11口,实现新增蓄水21.7万立方米,保障了5.6万亩烟地烤烟生产用水所需;投入资金196万元,为烟区烟农购置285台旋耕机和起垄机,减少了烟农劳力投入,降低了种烟成本;投入资金447万元,新建和改建烟路25.1公里,新建田间生产便道55.1公里,降低了烟农售烟成本,帮助解决烟农行路难问题。

(三)狠抓科技提质促产。积极邀请省内外烟叶生产专家来筠对烟农和烤烟辅导员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先后组织种烟镇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种烟重点村支书46人次到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等烤烟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全面推广以村社为单位相对集中的漂浮育苗技术和地膜栽培技术,确保烟苗质量和种植面积需要;积极推行烟叶生产精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坚持烤烟生产合理轮作制度,动员群众用好田好土种烟,使用新技术种烟;大力推广起垄栽烟,科学配方施肥,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努力提高全县烤烟生产整体水平。

(四)健全完善考核机制。为加强对烤烟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或联系领导任组长的四个烤烟生产督查组,分片包干督促检查各种烟镇乡烤烟生产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了一整套将单独考核与政府目标考核有机结合,分阶段考核与收购结果考核有机结合,领导组成员负责乡镇与下派驻村干部有机结合,经常性情况收集与深入基层督查有机结合的烟叶生产考核奖励办法,为烤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发展进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当前,随着烟草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烟草专卖部门把烟叶工作的重点和政策扶持的重点放在了30万担以上的产区。对此,我县立足烟叶生产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打造10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确定了到2012年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在建设30万担优质烟叶基地进程中,我们也认识到有五个方面困难急待克服。

(一)烟叶种植比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效益是烟农从事烟叶生产的主要动力。烟叶种植收入虽然相对某些传统农作物较高,但由于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繁复等原因,导致烟叶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不高。尽管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适用农机具,狠抓烟叶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减少了烤烟用工数量,但相比其他作物,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变。

(二)烟叶种植风险有待进一步降低。目前来看,烟草收购价格相对稳定,烟叶种植经济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自然灾害、烟叶栽培管理不当、烘烤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都会对烟叶生产造成影响。一旦农户烟叶产、质量下降,无法达到农户预期经济收入目标,甚至不能收回种烟成本,必然大幅挫伤烟农种烟积极性,给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烟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夯实。我县多数种烟镇乡地处偏远山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和产质提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靠天种植”的落后状况和较强的劳动强度,依然制约着烟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烟农种烟信心不足,很多技术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四)烟叶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事烟叶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和烟农文化素质整体上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难以适应烤烟生产各环节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生产上墨守成规、知识更新滞后、观念陈旧、凭传统经验种烟的问题在部分技术员和烟农身上表现较为突出,病虫害防治重治轻防、田间卫生意识淡薄的问题在烟农中仍然存在,严重制约我县烤烟产质量的提高。

(五)烟农队伍有待进一步稳定。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多元化,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导致部分烟农转投其他行业,对烟农队伍的稳定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而留守烟农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机械化程度低下,烟叶生产水平不高,烟叶质量不稳定。

四、全力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筠连做好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这篇文章,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基本方向,以优化布局为基础,以提升烟叶种植技术水平为手段,以“一基四化”为核心,继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单产,突出效益,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产业种植规模。我县在建设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推进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宜烟区土地勘察工作,在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集中连片、用养结合”原则的前提下,及时调整烤烟发展规划,优化种植区域,划定基本烟田,按照两年以上轮作要求,优化宜烟耕地面积,提高烟叶种植的规模化程度。

(二)加强科技推广,提升烟叶生产水平。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增强烟叶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烟叶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品种引进力度,不断筛选优质高产的品种,加强对黑胫病、青枯病、花叶病等病害的综合防治研究,确保烟叶产量和质量;搞好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覆盖烟区农村的信息网络,建立基础信息库,储备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为烟叶生产经营提供政策、科技、价格、市场、气象等全程指导和信息服务,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

(三)加强烟基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以适宜产区、种烟大村、大组为主要目标,在烟水配套、烟路交通、标准化烤房建造、防雹炮点、烟站设备等方面加强建设,进一步改善烟叶产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基本烟田保护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打好硬件基础。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落实管护责任,确保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素质结构。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对烟农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为我县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基层专业技术指导队伍建设,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和科技应用转化机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基本烟田综合生产能力。以减工降本增效为核心推行专业化分工,在集中成片区域分村、分组整合劳动力资源,开展育苗、整地、植保、采收、烘烤等烟叶生产主要环节的专业化服务,着力提高烟叶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五)探索多种经营,增加土地产出效率。结合烟区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流转,加快推进烟叶种植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适宜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能手流转。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注重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成本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坚持合理轮作的前提下,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烤烟+蔬菜、烤烟+花卉、烤烟+生猪等,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产出率,增加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实现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

(六)健全保障机制,推进烤烟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切实减轻突发性病虫害给烟叶生产造成的损失。完善烟区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制度,健全灾害性天气的快速反应机制,降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烟叶生产带来的危害。健全完善烟草部门、保险公司和烟农的风险共担机制,切实保护好烟农利益,推动全县烤烟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五篇:安仁县烟叶生产现状及发展探讨

安仁县烟叶生产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良好的环境条件、稳定的烟农队伍、规范的烟叶生产管理等均是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源头和基础。为了进一步有效开展烟叶生产工作,通过对烟农收入、种烟现状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探讨了我县烟叶生产的各方面因素的实际状况及其影响烤烟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烟叶生产发展的瓶颈,旨在为今后进一步改进烟叶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组织管理能力、扩大烟叶生产发展规模提供依据。

一、烟叶生产的现状

(一)安仁县基本情况

安仁县位于郴州市北角,属中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带,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降水分布均匀,且昼夜温差大,山地小气候特点明显,有利于烤烟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发育成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宜烟土壤充足,安仁现有耕地面积41.8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4%,其中适宜种烟面积大约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91%,耕地资源丰富,地层发育较齐全,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多系红、黄壤土、紫色土壤,土层深厚,结构良好,保水保肥性好。安仁县现辖21个乡(镇),228个村,人口总数39.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1万人,占总人口的11.16%,农业人口35.09万人,占总人口的88.84%。适宜的自然生态环 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优越的地理位臵,良好的烟叶生产发展环境,是安仁烟叶生产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二)烟叶生产布局状况

近三年来全县种烟乡镇稳定在16个,种烟面积基本稳定在1.6万亩左右,年烟叶收购量4.5万担左右。其中2010年种烟乡(镇)16个、种烟村58个,272个组,623户烟农,种烟面积1.376万亩,户均种烟面积22.09亩,200亩以下的种烟村33个;与2008年比,种烟村减少了18个,种烟户数减少329户,户均种植面积提高了4.54亩,种植区域趋向集中(以整合资源,发展优势集中区为主),烟农数量减少,规模化种植水平逐步提高。(详见生产布局表)。

(二)烟农结构队伍状况

据统计,全县整体烟农队伍年龄结构偏大,50-60岁的烟农占50%,40-50岁烟农占42%,40-30岁的烟农占8%;烟农文化素质水平参差不齐,80%以上的烟农文化水平均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对烟叶质量要求的变化和技术的改进缺乏足够的敏感,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

此外,当前全县各乡镇均存在桂阳等外来烟农种烟现象,特别是竹山、清溪等烟区,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和当地政府优惠政策吸引外来烟农种植的烟叶面积高达50%。

(三)烟叶生产条件状况

1、自然生态状况 我国著名的烟草生理专家刘国顺教授指出,生态因素是烟叶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直接影响烟叶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关系到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措施的复杂程度。气候和土壤条件一直是安仁烤烟生产的主要优势,但是同时也是制约烤烟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一是部分土壤板结,长期的冬季干旱和阶段性的春旱影响土壤结构;二是大田生产期经常出现低温、阶段性干旱现象,影响烟株正常生长发育。三是部分土壤养分状况不合理(PH偏低、有机质含量偏高或K含量低)。2010年通过对土壤理化特性的普查,全县PH值在5.5-7.0范围内最适宜烟草生长发育的土壤样本只有33.3%,PH值大于7.0的占15.43%,小于5.5的占51.25%,整体上土壤偏酸性,特别是竹山、坪上、清溪等乡镇土壤酸性范围较大;灵官镇和龙海镇烟区有机质含量偏高;全县主产烟区有61.73%的植烟土壤磷素含量比较低,特别是竹山乡有72.07%的植烟土壤处于缺磷状态;全县90%的植烟土壤为缺钾土壤,主产烟区土壤供钾潜力平均在中下水平,土壤钾营养的供给严重不足。

2、基础设施状况

2005-2010年,全县共修建沟渠498条,281公里,塘坝30个,机耕道5条3.481公里,提灌站1个,管网4.006公里,购进拖拉机、培土机、杀虫灯等烟草农用机械55台,新建密集烤房1244座,其中2005和2006年新建的152座湘密二号和8座湘密一号烤房设施损坏,可直接利用的密集烤房1084座,承烤 能力为2.17万亩(按20亩/座计算)。

3、技术队伍建设

近几年,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烟叶基础工作逐年加强,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上下配套的技术推广体系。据统计,我县烟叶生产工作人员42人,其中站点生产技术人员共11人,按2010年生产面积1.376万亩计,正式职工人均负责1251亩面积的技术工作。

从2008年开始,烟叶生产技术服务采用业务外包的形式进行,县分公司与技术服务公司签订合同,服务费用按收购量进行计算,由服务公司聘用和管理烟技员,由县分公司对技术服务公司进行考核,2010年聘用业务外包技术人员45人,人均技术服务指导面积305.8亩,业务外包技术员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51.11%,大专以上学历28.8%。

(五)烟叶生产管理状况

随着质量管理体系和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贯彻执行,全县烟叶生产管理进一步规范。烟草农用物资实行了代购分送制,增强烟农满意度;育苗实行专业化商品化集中育苗,提高了烟苗的集中度,便于管理,提高了烟苗素质,降低了劳动强度;烟叶生产实行阶段考核,加强了过程管理,及时纠正和预防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督促了烟叶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烟叶收购实行“当日收购,当日成包,次日调拨”的原收原调方式,进一步前移了质量关口,规范了烟叶收购流程的监管。

(六)烟农种烟效益状况

通过对烟农生产成本和收入的调查情况来看,全县亩均烟叶生产成本费用2320元(土地流转费100元、苗费20元、翻耕80元、肥料农药420元,煤电费500元、劳动用工费用1100元、其他100元),在正常年份种烟亩均毛收入为2550元左右,亩均纯收入为230元。家庭农场主要以扩大生产面积、烟叶规模化生产来增加种植效益;10-20亩的种烟大户主要以家庭劳动力盈利为主。

(七)烟叶生产社会环境状况

烟叶是安仁的重要支柱产业,是烟农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县委县政府对烟叶生产高度重视,把烤烟作为主要支柱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烟叶产业,2010年实行了县-乡镇-村-烟农税收共享政策(烟农30元/担),认真组织农业开发、水利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协调税收、审计、银行等部门的关系,造就了发展烟叶生产的有利外部环境。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烟农效益难提高,种烟比较优势不明显

近几年虽然对烟叶价格作了一些相应调整,烟农的烟叶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粮烟价格比、经济作物与烟叶价格比,烟叶的价格优势并未有太大的改变。通过对烟农生产成本和收入的调查情况来看,烟农收入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农民的致富奔小康的期 望。而随着当前粮食及经济作物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炭、农药、薄膜等物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种烟成本日益增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已向着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林果、大棚菜、辣椒、大姜、草莓等经济作物都形成规模,且效益高于种烟。相形之下,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民更倾向于投入少、风险小、费工少的“享受型”种植项目。

(二)烟农结构不合理,有效资源得不到配置

烟叶生产能否持续稳定良性发展,烟农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当前全县外来烟农比例较大,本地烟农年龄结构偏大,烟叶生产劳动力流失严重。一是技术资源流失。老烟农大部分年事已高,青壮年劳力忙于外出务工挣钱,无暇也不愿学习烦琐的烟草种植技术,烟农技术队伍已经出现断层。二是人力资源流失。大多数农民都有外出务工的习惯,留守人员多是些老弱妇幼人员,他们无力担负起烟叶生产的繁重劳动。外出青壮年农民,每年平均收入高,与种烟费时费工、投入大、风险高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投入少、风险小、挣钱快的外出务工致富渠道。三是外来烟农队伍易受各项政策影响,队伍不稳定。

(三)生产管理难度大,生产技术未有效落实

烟区分散,管理难度增加。近几年,全县通过发展优质集中种植区,整合零星分散种植区,打造“万担乡、千亩村”工程,烟叶生产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2010年100亩以下的行政村23个,占种烟村的39.66%。对业务外包方的考核管理没有起到真正有效的督促作用,虽然对业务外包方实行了阶段考核,但往往是流于书面形式,不重实际,以致部分业务外包工作人员作风懒散、责任心不强,对烟农的各项技术指导未落实到位。

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缺乏有效的经验模式,未展现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坪上桥石和安平石基头虽成立专业合作社,但社员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不强,烟农对合作社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合作的意识、合作的能力普遍较低;合作社内部管理欠规范,合作社的运作大多停留在文件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

(四)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种植风险保障力度不强

烟叶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特别是受不利气候的影响,旱、涝、雹、病虫等灾害发生频繁,种烟风险加大。近年来,虽然烟草加大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部分烟区种烟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但地方财政和烟农投入能力弱,烟水、烟路、烤房及烟站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烤烟生产发展的需求。

1、烟水工程建设方面。安仁盆地烟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增加了烟田排灌的难度。烟田干旱缺水和灌溉困难,不仅影响了后期晚稻的种植,同时也是制约当前我县烟叶生产发展的瓶颈。

2、烤房建设方面。现有烤房2.17万亩的烘烤能力远不能满足3万亩烟叶生产发展的需要;此外,有部分已建的烟水配套等 基础设施管护不妥,损坏较重,防洪抗灾能力较差。

3、烤烟种植保险存在勘赔定损难、理赔标准较低,保险理赔程序较复杂,保险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保险理赔金额远远达不到保障烟叶生产发展的目标。2007-2009。

三、发展思路

(一)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发展适度规模种植,集中连片打造亮点

土地合理流转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有效配臵资源、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推动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建立稳定的土地流转制度,正确引导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2、要由村集体对规划的种烟片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在加强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速土地流转与臵换机制的推行,将有限的土地资源相对集中到优势大户中来,达到相对集中连片,以便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

3、因地制宜,各规划片内的农户可根据各自实际,划分适宜烟田和水稻田,实行适宜烟田入股的形式进行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土地流转模式。

(二)以基础建设为重点,改善烟区和烟站环境,提高抗风险保障能力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提高烟叶工作整体水平、推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全县重点要加强烤房、烟水、烟路的建设,破解“烟叶、烟区、烟农”难题;要加强站点仓储等硬件设施建设,降低农资损耗。

1、提高认知、积极参与、共同投资。烟基建设投资以烟草部门为主,烟农和地方政府也要积极筹资和投工投劳,主动参与烟基建设,提高老百姓对烟水工程认同、认知和参与度。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要在实地勘查,充分了解烟区种植面积、建设条件(如地理、气象、水文等)及需求的基础上,优先发展重点种烟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项目布局。

3、管护结合、加强监督、责任到位。要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受益、谁管护、谁管护、谁负责”的管理使用原则,对每个竣工验收合格项目以合同的方式明确责任主体,并制定下发管护办法,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人员,并采取多种形式的管护办法,有效地解决工程管护的问题,并不定期组织开展项目管护工作检查,全面加强建设项目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建设项目长期受益。

(三)以规范管理为主线,强化过程考核,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

一是梳理优化烟叶生产各项业务流程(物资管理、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烘烤、收购等),理顺各环节关口关系,贯彻执行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强痕迹化管理,搭建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平台,形成烟叶生产顺畅、高效运行机制。

二是对烟叶生产实行层次化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层层分解。全县成立烟叶生产考核专项小组,实行考核与绩效挂钩到站,由站点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

三是要以规范合同管理为源头,通过物资供应套餐面积和点兜核查等措施严格落实合同的面积。

四是强化烟叶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控制育苗材料的损耗 要建立农资产品进销存明细台帐。三是要及时消化库存,及时核销报损,降低农用物资损耗,提高资产利用率。四是重点抓好对育苗材料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对育苗材料的使用情况、折旧情况、账面价值等建立详细的备查台帐,育苗完成后及时回收保管。

(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大科技投入,落实生产技术

科技兴烟是烟叶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是烟叶生产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科技的开发与推广。一是针对土壤的板结现象,首先要提倡冬翻晒垡,松碎土壤;其次要适当增加翻耕起垄深度或活性二次翻耕,提高耕作层,保证垄体质量。土壤板结,结构质地偏粘,耕层偏浅,制约了烟株根系的生长发育,影响肥料的有效性和烟株对养分的吸收,不利于烟株前期的早生快发和后期烟叶的正常成熟,增加了烟农田间管理的劳动用工。提倡备耕准备要在晚稻收割后及时进行。

二是针对土壤养分情况,要提倡平衡施肥,使用火土灰,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技术员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状况科学进行技术指导,平衡施肥,过酸的土壤适量使用石灰,过碱的土壤注意施用农家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烟田,应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

三是全面推广地膜覆盖、稻草覆盖和膜下栽培技术。根据气象资料,安仁3、4月份平均气温比桂阳烟区低1.3-1.9℃,气温明显偏低,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大覆盖栽培技术力度,促进烟株早生快发、提质增效。

四是加强其他烟叶生产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和引进力度,根据品种特性制定或改进栽培措施,使我县烤烟生产中对品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五)以烟农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培训力度,发展职业烟农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烟农队伍建设对烟叶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对烟农的培训是我们工作基础的基础,要想把我们现在 所掌握的烟叶生产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必须让广大种烟从业者成为技术明白人。

首先,要充分利用金叶夜校这个机构,每个烟站设立金叶夜校,也可以聘请技术员,利用晚间休息时间能够经常到培训班去上课。其次,对广大烟农必须督促他参加金叶夜校培训(保证每户合同至少有一人参加培训),对不愿参加培训的烟农,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从新认识参加技术培训班的重要性,懂得科技兴烟的道理,对参加培训的烟农要填写好学籍卡,存档管理。再次,从培训的烟农队伍中,积极培育一支素质高、技术好、稳定性强的“以烟为生、精于此道”的职业烟农队伍。

下载探索烟叶产业发展互助组生产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烟叶产业发展互助组生产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 要: 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是中国烟草行业上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深入剖析了影响当前烟叶......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烟叶产业发展 邓绍锋 一、磨坪乡烤烟产业发展历史、现状 秭归县磨坪乡烤烟种植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曾有过产值税收双......

    创新发展烟叶产业离不开科学发展观

    创新发展烟叶产业离不开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播州区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播州区烤烟产业发展的思考 播州区具有发展烤烟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全市烤烟种植区划最适宜区县之一。历年来,播州区(遵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始终将烟叶生产作为......

    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江西省崇义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长 崇义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发展竹产业,强化新农村建......

    探索研究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

    探索研究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 按照《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精神开展领题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就探索研究如何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如下。 一、黔......

    烟叶生产工作总结

    烟叶生产工作总结围绕目标抓落实,整体提升突重点实现XX烟叶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XX市2009年烟叶生产工作,在省局(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

    烟叶生产工作思路

    烟叶生产工作思路 烟叶生产工作思路 烟叶工作总体思路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确保我县烟叶产业持续发展 烟叶生产经营分部 烟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