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应急管理
如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一、什么是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活动。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二、怎样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梳理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
对现有预案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所有街道、乡镇、村、社区、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应制定急预案编制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村、社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
—1—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领导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组织体系,明确相关责任。
(三)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基层应急队伍要充分发挥卫生农业、林业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平时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2—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有关要求,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地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城市社区对城中村、人口密集场所和工业区等高风险地区,要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政府、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等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加强公共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做好日常管理和巡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装备及设施建设,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出台后的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配套办法,并加强对基层组织和单位的宣传培训工作,逐步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制定保险、抚恤等政策措施,解决基层群众和综合应急队伍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不断探索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研究制定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研发适合基层、家庭使用的应急产品,提高应急产品科技含量。研究制定推进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3— 指导意见,鼓励和规范社会各界从事应急志愿服务。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形成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社会风尚。
(六)健全监测预警网络,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强化气象预测预报,加强对小尺度、短历时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报。建立健全基层社区乡村预警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气象观测与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监测站点稀疏、预警发布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建立基层信息报告网络,重点区域、行业、部位及群体要设立安全员,并明确其信息报告任务,同时鼓励群众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建立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息、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努力构建覆盖全面的预警信息网络。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推进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在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代码标识、统一接口参数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终端,建立县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图像的快速采集和处理。
(七)加强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基层群众要积极自救、互救,服从统一指挥。当上级政府、—4— 部门和单位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
(八)协助做好恢复重建。
基层组织和有关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医疗康复、心理引导、环境整治、保险理赔、事件调查评估和制订实施重建规划等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要特别注意帮助解决五保户、特困户和城市低保对象等群众的困难,确保灾后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正常。
(九)平战结合,提升抗灾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适度提高水库、堤坝、公路、管道、通讯设施等的抗灾等级,使城乡均具备更强的抗灾能力;二是要建立抵御灾害第一波破坏力的基本物资储备,逐渐形成有梯次的物资储备、配送和生产能力;三是按平战结合、生产与抗灾结合的原则,按照防御雪、冰、雹、沙、水、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需要,建立社会抗灾资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一旦遇到灾害,政府可临时调集征用。采用政府资助的方式,支持有关企业购买平时生产中使用频率低,但在抗灾中有积极作用的大型机具,研发一些可以加挂在现有通用大型机具上的抗灾专用工具,并作适当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5— 强化危机应对技能培训和应急知识宣传,持续开展危机意识和防范应对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社区、学校、乡村等基层应急反应能力,社区和乡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十一)做好隐患排查整改。
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认真进行整改,并做到边查边改。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要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有关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级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
(十二)建立完善应急管理的评估制度。
—6— 建立专家库,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制度,提高抗御公共危机能力和效率,增强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做到每一次公共危机处理后,均能通过评估,客观反映应急管理的成败得失,进而提出并落实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7—
第二篇:如何做好管理
如何做好管理——六种管理方式并用
管理就是通过他人做好工作。这里的他人就是员工。要让员工做好工作,而每一个员工又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意志,要影响改变员工的意志行为,以使之做好工作,也就必须借助于能影响和改变他人意志行为的方式方法。这也就是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总共有六个,即: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教诲人、激励人、约束人。而每一种管理方式对员工意志行为改变的影响角度都是不同的。
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三个管理方式,在改变员工意志行为选择的同时,又能够起到升华他们与企业组织团队整体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企业团队力量和凝聚力的作用。
员工是人,必须当人管。这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人的特点是什么?人除了生理需求之外,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的目标,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得到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关爱。所以,要提升企业的员工竞争力,也就必须突出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三个管理方式在员工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但仅有这三个管理方式又是远远不够的,教诲人、激励人、约束人三个方式必须相机而用。“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在这种种色色的人中,就有人生得贱,“三句好话,抵不上一马棒。”所以,尽管管理不只是约束,但没有约束,往往就可能难以完满地达成管理目的。
对于六种管理方式的相机选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含:
一是根据不同的人,重点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性格张扬,爱好表现的人,就要重点选择尊重人的方式;对于事业成就感强,把成就事业看得高于一切的人,就要重点选择信任人的方式;对于多愁善感,情感化的人,则必须选择关怀人的方式;对于行事严谨,思考问题理性的人,就要重点选择教诲人的方式,使其明理之后自我约束;对于满足现状,无所事事的人,就要重点选择激励人的方式;对于偷奸耍滑,只图从企业谋求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努力做贡献的人,则应重点选择约束人的方式,给予惩处。
二是根据不同的情景、环境、时间进行恰当选择。对于时间紧急,无暇多做讨论的事,信任人是首先要作的选择;对于下属员工错误发生在有公众在场的情况下,要避免选择责罚约束的方式;对于有积极态度,但未明白行事方式的员工,就应该重点选择教诲人的方式……教诲人、约束人两种管理方式,往往不免给下属员工造成尊严和面子上的损害,必须注重运用场合。必须明确尊严和面子,对于每个员工的重要性,所以必须避免造成对员工尊严和面子有伤害的事件发生。
一览设计英才网
第三篇: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意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狠抓预警救援指挥平台、救援队伍及装备建设,强化企业救援预案演练,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会后,我们将认真按照本次会议的安排和部署,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预案管理,完善预案体系
一是督促预案修订。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化品三大直管行业、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积极督促各镇街和相关部门修订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完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提高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二是严格预案评审。在聘请了41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的基础上,5月中旬,对专家成员进行预案评审、备案知识的培训。各级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后,都必须由相关专家进行严格的要素评审,增强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三是强化预案备案。按照上级工作安排,近期主要抓好新建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工作,督促省、枣庄市驻滕单位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备案,确保年底前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工作。四是搞好预案衔接。认真梳理市、镇街(部门)与企业预案,企业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相邻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区域预案的内容,搞好相互之间的衔接,形成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快速反应的预报预警预防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一是强化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5支危化品专业救援队伍的管理,加快重点危化品生产、使用企业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步伐,将东沙河、南沙河、木石、柴胡店等4支区域性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交由镇安监中队管理,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在各救援队伍抓好自身业务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近期在山东危险化学品鲁南应急救援中心,举办两期应急救援队员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班,全面提高救援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三是强化资源管理。及时对专业救援队伍的救援装备进行维护或更新,充分发挥预警救援指挥平台功能,随时掌控全市应急救援资源的分布情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拿得出,用得上。四是强化预案演练。按照“练为战”的原则,引导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救援预案演练,5月组织煤矿暴雨期间停产撤人演练,6月组织采石场应急救援演练,力求在演练中查找不足、修正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
三、强化宣教培训,增强避险意识
一是抓好养成教育。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坚持不懈地抓好在校生的安全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形成良好习惯,进而影响家庭、影响社会,提升全民安全意识。二是实行全员培训。先在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试点,将应急常识、应急救援预案纳入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应急避险知识、应急救援预案,熟悉周边环境和避灾路线,提高员工自救、互救能力。三是搞好全员演练。定期组织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大家明白自己在疏散及救援中的原则、任务、职责,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乱。四是强化全民教育。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作用,加强与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的配合,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应急管理知识、应急逃生、自救互救知识,提升全民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篇: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的通知
县政府办公室
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和国务院、省、市政府要求,我县全面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应急管理机制,夯实了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较好地处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科学谋划2011年应急管理工作,现将做好2010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的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关于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2010年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1年工作安排等。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内容充实、字数3000字。
二、关于突发事件评估分析
主要内容:一是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按照行政区划或部门职责,汇总总体情况,主要包括2010年全部突发事件以及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及影响,与2009相比较的变化情况等,并对有关特点、原因、规律等进行总结分析。二是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要突出重点,从组织领导、应急准备、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责任事故调查处理、遗留问题处理、宣传报道、部门协作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全面分析、评估。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
建议。认真总结常态管理下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各项数据统计规范、细致,避免重复和疏漏,字数不超过3000字。
三、关于典型案例征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典型案例从基本情况(案例背景)、处置经过、经验教训、分析点评四个方面进行编写,既可以对事件处置全过程进行全面总结,也可以突出某个重要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既要总结经验,更要找出不足、完善对策,为今后防范和应对类似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二)责任分工。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竹政发〔2010〕25号文件要求,县民政局负责自然灾害事件统计汇总和评估分析;安监局负责事故灾难事件统计汇总和评估分析;卫生局负责公卫生共安全事件统计汇总和评估分析;公安局负责社会安全事件统计汇总和评估分析。
请以上单位选取1—2个本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剖析。
四、具体要求
请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认真做好2010应急工作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评估分析和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相关文字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和电子版一并于2010年1月4日前报县应急办。涉密内容按照保密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联 系 人:闵 雄 联系电话:4224575
电子信箱:zsyjb@sina.com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
分为三部分:应急救援、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一、应急救援(7部分):基本任务、特点、理论框架、体系基本构成、响应机制、响应程序、现场指挥系统。
1、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认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2、事工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和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等特点。
3、应急管理框架(一)预防
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旋,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二)准备
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在《突发事件应对法》还包含了应急预案体系、风险评估与防范、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通信保障、培训、演练、捐赠、保险、科技等内容。(三)响应
①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②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③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④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⑤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⑥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⑦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⑧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⑨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杜会治安;
⑩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四)恢复
短期恢复工作包括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避难所、安全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突发事件。
长期恢复的重点是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活的恢复,包
括重建被毁的设施和房屋,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4、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1)组织体系(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
2)运行机制(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
3)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条例、政府令、标准)4)支持保障系统(信息通信、物资装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
5、事故应急响应机制 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3级。1)一级紧急情况
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A紧急状态。2)二级紧急情况
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3)三级紧急情况
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6、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 2)应急启动
3)救援行动(事态控制)
4)应急恢复(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5)应急结束
7、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以及资金/行政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
二、应急预案(6部分):作用、体系、基本要求、编制程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
1、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作用
1)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2)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3)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4)应急预案建立了与上级单位和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
5)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一)综合预案
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二)专项预案
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三)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
另一特殊形式为单项预案。单项预案可以是针对大型公
众聚集活动或高风险的建设施工或维修活动而制定的临
时性应急行动方案。
3、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符合2结合3明确2预案):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4、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下面6个步骤: 1)成立工作组。
2)资料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应急能力评估。5)应急预案编制。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5、事故应急预案基本结构(l+4)(一)基本预案(二)应急功能设置(三)特殊风险管理(四)标准操作程序
(五)支持附件(危险分析附件,通信联络附件,法律法规附件,机构和应急资源附件,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技术支持附件,协议附件,其他支持附件等)。
6、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应急预案概况 2)事故预防
①危险分析(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②资源分析:1)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2)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3)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③法律法规要求
3)准备程序(机构与职责,应急资源,教育、培训与演习,互助协议)
4)应急程序(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信、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抢险与救援、危险物质控制)
5)现场恢复(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
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应当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改进,针对各种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应用中所暴露出的缺陷,持续地改进,以不断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三、应急演练(4部分):目的、类型、组织与实施、报告。
1、应急预案演练目的: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科普宣教。
2、应急演练的类型
(一)按照组织方式及目标重点的不同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等。
(二)练按其内容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两类。
(三)按其目的与作用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3、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一)计划
1)梳理需求:①确定演练目的、②分析演练需求、③确定演练范围 2)明确任务 3)编制计划 4)计划审批(二)准备
1)成立演练组织机构(演练领导小组、策划部、保障部、评估组、参演队伍和人员)2)确定演练目标 3)演练情景事件设计 4)演练流程设计 5)技术保障方案设计 6)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 7)编写演练方案文件 8)方案审批
9)落实各项保障工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场地保障、物资和器材保障、技术保障、安全保障)10)培训 11)预演(三)实施
1)演练前检查
2)演练前情况说明和动员 3)演练启动
4)演练执行(实战演练、桌面演练、演练解说、演练记录、演练宣传报道)
5)演练结束与意外终止:①出现真实突发事件,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应急处置时,要终止演练,使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其工作岗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②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妥善处理或解决时,可提前终止演练。
6)现场点评会(四)评估总结 1)评估
2)总结报告(①召开演练评估总结会议、②编写演练总结报告)
3)文件归档与备案
(五)改进:1)改进行动、2)跟踪检查与反馈.4、演练报告的内容: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和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改进计划、落实改进责任和时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