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侯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简报(第12期
武侯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简报
(第12期)
武侯区综治办编
2011年8月19 日
区公安分局强化措施积极开展
降警情压发案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守成书记关于切实降警情、压发案重要批示和区综治委的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局针对全区警情高位运行的治安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相关工作措施,全力遏制全区警情总量特别是部分方面性警情高发态势。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进一步深化警情指导打防控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根据警情状态,灵活调整警力部署与工作模式,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将警力向高发案地区和高发案时段倾斜,真正实现对违法犯罪的动态防控和精确打击。
二、充分发挥打击方面性犯罪专业队伍作用
一是将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两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梳理分析犯罪规律和特点,依托各类公安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平台,加强情报信息比对和案件串并研判,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结合“天网”监控创新便衣侦查战法,加大高发案区域便衣警力投入,加强与现行犯罪的“碰撞率”;二是充分发挥打击侵财性专业队伍攻坚克难作用,通过深入走访摸排、物建特情耳目、加强审讯深挖等方式,强化“两抢两盗”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经营,开展专案攻坚;认真落实“逢案必勘”,强化痕迹物证采集及DNA信息比对,提高技术破案成效;列挂一批上级公安机关和分局挂牌、规划的“两抢两盗”案件,通过实行领导包案、定期召开案件研判会,限期破案,加大侦查破案力度;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办案理念,将追回赃物作为打击“两抢两盗”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挽回人民群众的财务损失,努力实现打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三、进一步加强“网格化”防控体系建设
一是对全区多发性侵财案件进行梳理、研判,确定各辖区内突出方面性案件高发的局部区域为网格化防控重点区域(截至目前,分局先后在全区15辖区确定防控网格34个),合理划分网格,周密部署警力。二是充分发挥巡警大队街面巡控主力军作用,根据街面多发性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律,采取公秘结
合、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巡逻密度,优化卡点设置,强化逢疑必查,有效整合网格内各类群防力量佩戴“红袖套”,在社区民警的组织带领下加强巡逻防控,确保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督促企事业单位内保、小区院落保安门卫、停车场点守车员等群防人员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巡逻守护,督促“天网”监控人员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监控力度,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及现行犯罪。三是加强对“网格化”防控工作的专项督导,对于措施落实不到位、防控工作不得力、网格化防控区域和时段内发案的责任单位领导进行严格问责,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加强院落、治安突出问题整治
一是扎实开展居民院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深入开展院落整治为契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迎检工作,督促社区民警对责任区内居民院落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运行情况加强日常排查和督促整改;对已安装使用的技防、物防等设施确保正常使用;对已安装但损坏未及时维修的技防、物防设施,督促限期整改,发挥作用;对需要安装而未安装物防、技防设施的院落和单位,督促、协调及时增添物防、技防设施,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防范水平。二是对分局确定的案件居高不下、治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部位下达专项目标考核(目前已对入室盗窃案件高发的双楠、玉林、晋阳辖区下达了专项目标),加大整治力度,限期“降温”。进一步加强对热
点部位周边旅店、网吧、出租房屋的清查整治,对“五小门店”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场所经常性积极开展突击检查和日常清查,努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三是针对“黄赌毒”问题突出区域,通过拓展信息渠道、明查暗访等方式,进一步落实对娱乐场所、旅馆酒店、“五小门店”及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和阵地控制,严查查处“黄赌毒”丑恶现象。
报:守成书记、玉泉区长、力平副书记、高德书记、荣刚副主任、际平副区长、兴玉副主席
发:区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办事处,武侯新城管委会(共印8份)
第二篇:武侯区以[范文模版]
武侯区以“三个突出”大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一是梳理权力,归口分类,突出集中清理的方式与标准。充分发挥成立区审批局后72项审批权力高度集中的优势,将行政审批事项要素模板和办事指南紧密结合起来,对清理结果执行“一套完整的行政权力目录表、一张权力运行流程明细图,一份权力实施的依据文件、一套备份的电子版文档”的报件标准,推进了行政权力清理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快捷。二是单线运行,双向协作,突出审管职能的分离与结合。审管职能分离,实行单线循环,区发改局等21个区级部门不再拥有行政审批职能,主要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其行政审批职能全部划转到区行政审批局;信息共享,实行双向互通,确保区行政审批局和各职能部门在“审管分离”的新体制下各司其责,实现两者的有效无缝衔接。三是过程透明,阳光办公,突出权力公开的台前与幕后。依靠网络平台,展现透明化进程,把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实现行政权力过程公开的主要手段,保证行政权力高效快捷地及时公开,制定《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暂行办法》,为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审批后台前移,实行开放式办公,在政务大厅开设“审批科长值班席”,实现审批工作重心的前移,体现了行政权力运行的过程公开。
成华区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打造阳光透明政府。一是突出“三清”,摸清权力家底。一清权力事项,印发《成华区清理审核权力事项实施方案》,将权力清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清理出权力事项833项,其中,党务57项、政务677项、事务99项;二清权力流程,加强权力审核,进行归并整合、流程再造,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三清权力责任,研究部门职能交叉、行政层级不同权限的行政权力问题,明晰每项权力责任。二是突出“三化”,规范行政处罚。法律条文清晰化,对涉及行政处罚的法律条款逐一清理,分类整理,建立法律法规数据库;行政处罚标准化,拆分处罚项目条款,细化裁量种类、幅度,明确裁量标准356条,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数据库;行政处罚程序化,按照行政处罚事项立案、调查、处理、执行四个环节,明确职责权限,实行行政处罚全程网上运行和电子化处理。三是突出“三性”,构建权力专网。突出公开性,在专网建立行政权力网上公开平台,将权力事项和权力运行流程图等信息在专网全方位公开;突出规范性,将行政权力纳入专网运行,工作人员只能在专网系统中行使权力,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突出实效性,通过专网公开政府信息,实时监控监察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情况,确保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四是突出“三重”,强化组织保障。一重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全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二重制度建设,出台《关于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实施意见》,制定《成华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管理办法》、《成华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投诉处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完善《成区网上信息公开审核办法》,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确保权力公开运行规范有序;三重长效机制,制定《成华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过错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强化内部监管,纳入目标考核,健全长效机制。
新津县紧抓行政权力清理,扎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开展行政权力清理过程中,严格按照 “合法、规范、及时、高效”的清理原则,以及“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合理适当、直观便捷”的清理标准,依法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其他行政权力等五个方面,对部门及乡镇现有的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各部门在梳理职权过程中,严格落实清理工作责任制,详细划分了每个阶段、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限,明确责任,分工到位,保证了清理工作从整体上稳步推进。截止7月3日,全县43个部门共上报权力事项3211项,其中,行政许可358项、行政强制79项、行政征收54项、行政处罚2399项、其他行政权力321项。
第三篇:武侯区环境保护局
武侯区环境保护局
“五五”普法工作自查总结
自2006年全面开展“五五”普法工作以来,我局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要求,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狠抓法律法规学习和依法行政,确保了五五普法中期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任务明确,责任到位
局党组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非常重视,从讲政治的高度,坚持将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区环保局“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对此项工作负总责;分管法制宣传教育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具体抓各项工作落实;局法制生态科同志为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工作的实施。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形成了层层负责的局面,确保了此项工作责任到位,措施落实。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坚持每年制定相关的法制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动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
一是环保局自身法制教育得到加强。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和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了对全局人员尤其是新调入人员的法
1制培训。通过培训教育,全局人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法制观念得以增强,法律知识不断丰富,特别是强化了对《环保执法法规实用手册》、《行政处罚程序实务》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几年来我局共聘请25位环保专家来单位讲课。全局34名在岗职工均参加了上级举办的法制培训,培训率达100%。二是对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加强。经与区委组织部和区党校协商,坚持每年在党校开设了环保法制教育课,受教育的局级干部达200余人,反映很好。三是对青少年教育加强。坚持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更加深入地推进青少年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教育。四是对基层环保人员和企业法人代表的法制教育加强。通过召开会议,结合实际工作等形式,组织了数期专门培训,受训人员加深了对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促进了工作顺利开展。五是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加强。通过开展“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以及“禁烧”、“禁噪”、“科技三下乡”等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如“环保电影周”、“环保进社区”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全区各街道办事处、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采取拉横幅、办板报、放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几年来共发放环保法制宣传书籍、宣传画35000余份。我区的“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在强化对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的科普及法制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06年桐梓林社区、蓝光诺丁山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锦官新城社区等七家被评为市级绿色社区。
三、加强环境执法,依法实施环境监督管理
为更好地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促进环境治理和日常监督管理法制化,从根本上改变环境状况。近年来我局不断调整环境管理
运行机制,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一是巩固创模成果,大力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不仅组织力量对已达标的工业企业实施了经常化检查,而且还组织开展了21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活动,共检查各类工业企业580余家。二是依法实施秸秆禁烧成绩突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依法开展了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通过上下努力,全区无违法焚烧秸秆事件的发生。三是依法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好成绩。严格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依法对城市环境进行了长期不间断的综合整治,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强化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环保纠纷和重大污染事故的产生,区域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认真开展依法禁噪工作。几年来中高考期间,环保局坚持每年组织6个执法组,开展为期20余天昼夜禁止噪声污染的专项活动,共依法查处了群众投诉630余件,并与区级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10余次,依法对100多个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行为作了处理,确保了中高考的顺利进行。五是依法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坚持组织不定期的执法检查,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各类违反环保法规的热、难点问题,加大信访处理力度,积极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内部管理,增大监督力度
搞好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必须从自身做起。我局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将其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是制度健全,有章可循。针对自身实际,在加强学习教育的同时,逐年对内部管理制度作了修改完善。二是内部监督力度增大。利用学习教育活动、作风整顿、民主生活会和走访基层等机会,加强了对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情况的检查,做到了组织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三是坚持了政务公开,民主理财,防止了问题发生。环保业务公开力度加大,在党政网上公布了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实行排污费核缴分离,坚持收支两条线,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审计,保证了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四是环保执法基本做到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没有发生不守法、乱执法的问题,有力推动了我局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篇:武侯区资助政策
成都市武侯区专利资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进一步鼓励武侯区自主创新,支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及专利成果转化,优化专利结构,提高专利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经费来源
专利资助及奖励资金纳入武侯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范围。
第三条 资助原则
专利资助遵循“自愿申请、择优资助、不重复资助”的原则。第四条 资助对象
(一)武侯区内注册,纳税关系在武侯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二)户籍所在地在武侯区的居民;所持居住证在武侯区的
— 1 — 非本区居民(专利申请提交且授权日均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就读于武侯辖区内的院(学)校而户籍地不在武侯区的学生(专利申请提交且授权日均在校就读期内)。
(三)申请资助的单位和个人是第一专利申请人或第一专利权人。
(四)以上专利申请地点在武侯区辖区内。
第二章
专利申请及授权资助
第五条 申请专利阶段资助条件
(一)企事业单位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二)申请的发明专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符合武侯区产业发展规划。
(三)同一单位当年申请发明专利超过10件时,需在申请专利前向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申报、备案,否则不予资助。
(四)企事业单位发明专利申请自实审通知日起6个月内提出申请资助,逾期不予受理。
(五)经当年在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申 — 2 — 请、备案后,服务武侯区发明专利申请300件以上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可申请资助。
第六条 发明专利申请阶段资助标准:1200元/件。第七条 授权专利资助条件
(一)经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和巴黎公约途径获得外国国家(地区)授权的专利。
(二)正常申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或港、澳、台地区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专利,企业专利原则上要具有产业化条件。
(三)授权专利在授权公告日起6个月内提交申请资助,逾期不予受理。
第八条 授权专利资助标准 1.国外授权专利:20000元/件。2.国家(港澳台)授权专利: 职务发明专利:3000元/件; 非职务发明专利:3000元/件; 职务实用新型专利:800元/件; 非职务实用新型专利:700元/件; 职务外观专利:600元/件; 非职务外观专利:500元/件。
3.同一人当年申请非职务专利资助累计不超过3万元。
— 3 — 第九条 申请资助程序和要求
(一)提交申请。
申请资助的单位或个人填写申请资助表及相关材料并报送至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科。
需提交的材料包括:
1.《成都市武侯区专利资助资金申请表》(在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网站下载)。
2.专利证书公告第一、二页(说明、摘要部分)复印件,涉外授权专利提供专利证书中文译本。
3.发明专利申请阶段的资助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发明专利申请实审通知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对应缴费收据。
4.授权国家(地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局出具的专利收费收据。
5.企事业专利申请资助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事业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社团登记证等;企业提供近三个月税务部门出具的纳税证明,事业单位和社团提供开展正常经营活动或其他相关证明。
6.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企业更名后需提供工商注册变更等相关材料。
— 4 — 7.个人专利申请资助需提供专利权人身份证,外地居民提供身份证和居住证或就读学校证明等。
以上材料复印件按顺序一式一份装订,并出示对应的有效原件以供审查。
(二)审核批准
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常年受理、审核专利资助申请,按照《成都市武侯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成武府„2012‟47号)相关规定,经初审合格集中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三)资金拨付
1.经审核获批的专利资助资金, 由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按财务规定进行集中拨付。
2.企事业单位的专利资助资金以转账支票支付(单位须先提供账户名称、开户银行、账号和合法收据),个人的专利资助资金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三章
专利成果转化资助
第十条 资助条件
(一)申请资助的专利成果转化实施应是科技含量高的发明
— 5 — 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国家授权、有效且无专利纠纷。
(二)专利成果转化实施单位应重视专利工作,有相应的专利制度措施,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条件。
(三)专利成果转化实施单位每年按比例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资金投入,并在区内进行专利成果转化实施。
第十一条 资助标准
根据具有资质的专业评审机构评审后的综合评价结果,按照优秀、优良、良好档次,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资助。
第十二条 申请程序和要求
(一)专利成果转化资助资金的申报原则上为每年一次。
(二)申报单位提供以下材料报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
1.《成都市武侯区专利成果转化资助资金申请表》(在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网站下载)。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专利证书、能说明该专利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专利申请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专利检索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当年缴纳年费的收据(复印件)。
4.企业上和本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 6 — 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成都市武侯区专利成果转化经费预算表》。以上材料除《成都市武侯区专利成果转化资助资金申请表》一式五份外,其他均一式一份按顺序以A4纸张尺寸装订成册。提供材料为复印件的,同时出示相应的有效原件以供核对。
第十三条 审核批准
按照《成都市武侯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成武府„2012‟47号)第十条至第十七条及《成都市武侯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工作议事规则》(成武科领办„2014‟7号)之项目审批程序规定立项,再集中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第十四条 资金拨付
获得专利成果转化资助资金的企业,与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签订《成都市武侯区专利成果转化补助资金使用合同书》,并出具企业的账户名称、开户银行、账号和收款收据,由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资金拨付。
第四章
奖
励
第十五条 奖励对象
— 7 — 根据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相关管理办法和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方案,获批成为国家、省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事业的单位;获得国家专利奖的企事业单位;获得国家、省知识产权局授予的荣誉称号及试点示范等奖励的武侯辖区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第十六条 奖励标准
(一)对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定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二)对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评定的“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8万元奖励。
(三)对成都市知识产权局评定的“成都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成都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
(四)对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和优秀奖的企事业单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五)对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定的“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全国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创建单位”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六)对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评定的“四川省专利代理先进机 — 8 — 构”、“四川省诚信建设代理机构” 分别一次性给予8万元奖励。
第十七条 申请奖励的程序和要求
(一)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受理当年成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或当年获得国家专利奖的奖励申请,按照《成都市武侯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成武府„2012‟47号)第十条至第十七条及《成都市武侯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工作议事规则》(成武科领办„2014‟7号)之项目审批程序规定立项,再集中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二)在同一年内,同时获批多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的企业,按最高资助标准资助一次。
(三)申请奖励资金需提交以下材料:
1.《成都市武侯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奖励资金申请表》、《成都市武侯区国家专利奖奖励资金申请表》《成都市武侯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奖励资金申请表》(在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网站下载)。
2.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关于评定国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的文件(原件和复印件)。
3.国家颁发专利奖的文件通知及相关佐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4.国家、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关于授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荣誉称号及试点示范的文件及相关佐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 9 — 5.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委托个人办理委托书,被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第十八条 资金拨付
获得奖励资金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出具单位的账户名称、开户银行、账号和收款收据,由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资金拨付。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申请各项专利资助和奖励资金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须提供真实的材料和凭证,并接受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的监督和动态管理,若弄虚作假或套取资助资金的,一经查实,全额追回并追究其责任,并不再受理以后申请。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6年5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原《成都市武侯区专利扶持资金使用办法》(成武府办发„2014‟148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区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区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成都市武侯区环保局
成都市武侯区环保局
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思路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环保局的领导下,我局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牵头抓好总量减排、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各项目标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了突出成果,有效保证了辖区环境安全和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现将我局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08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目标监管,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坚持将环保工作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筹考虑,列入区委、区政府议事日程抓落实,不仅成立了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机构,而且还建立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做到了环保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职人员专门管。
二是强化目标管理。及时分解落实了治气治水工作目标,并将其列入“惠民行动”目标和创“文明城市”目标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同时制发了《2008年武侯区环保重大决策督查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强化了对总量减排、治气治水、污染源普查等重点环保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
三是落实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若干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 指导全区工作,先后制发了《2008年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分解方案》、《武侯区河道水环境长效管理实施意见》、《除尘会战实施方案》、《武侯区燃煤污染整治方案》、《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等,坚持把环保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机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建筑工地和重点企业,层层明确任务及要求,形成了级级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区领导坚持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解决难点问题,有力促进了全区重点环保工作顺利开展;各部门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控到位”的工作思路和“属地管理、业主整治、部门监督”的原则,采取日常巡查、联合检查、重点督查、现场督办等方式,有效解决了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召开涉及环境整治内容的会议110多次(含现场办公会35次),发出整改通知单278份,编发工作简报17期,解决各类大小问题500多个。
五是加强舆论宣传。坚持利用各种机会扩大环保宣传教育面,在省、市主要媒体刊登涉及环保方面的稿件42篇,在《今日武侯》报刊发宣传稿件18篇,在《武侯新闻》播出相关新闻49条,投放治气治水公益广告5条,开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有力促进了公众对环保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率。
(二)总量减排工作顺利推进,成效突出
一是明确了排污总量削减目标。按照有关要求,将削减量分配到了“十一五”的每一年,按计划纳入全区主要环保工作目标进行考核,保证了总目标按时实现。
二是落实排污总量削减计划。按照削减目标,制定重点 工业企业排污总量削减方案,做到“削减项目、削减资金和责任人、完成期限”四落实,推进了排污总量削减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实施重点项目总量削减。加快污水集中处理,以武侯污水处理厂和5个污水处理站的建成并投入运行为契机,加快配套管网建设,提高了涉农区域污水集中处理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现污染从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实现管理减排,重点是加大对19家国控、省控、市控、区控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力度,严格环境执法,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装臵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实施监控,确保了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四是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全面完成。截止目前,全区已削减COD1570.62吨,削减氨氮144.81吨,削减SO2600吨,全部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削减任务。我区减排措施和工作力度受到国家环保部西南督察中心检查组的肯定,并向其他区县环保局进行了经验推广。
(三)扎实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我区坚持把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工作目标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下大力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有效治理,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一是加大环境建设和治理资金投入。采取多渠道筹资解决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经费,结合道路建设、旧城改造、新居建设、城市管理、环境绿化等工作,努力改善城乡环境取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区投入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约2亿元,其中:道路硬化、中小街道整治投入4300多万元,绿化带提档、降土和树池盖板硬覆盖投入690多万元,道路保洁、冲洗投入10720多万元,环境绿化投入1670多万元,各类工地打围、裸土覆盖投入2200多万元,燃煤整治投入300多万元。
二是应急处臵和子站管理能力增强。严格执行大气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在抗震救灾和创建文明城市迎检期间,不仅坚持加强日常监管,而且组织多个检查组不间断地对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源进行全面检查,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杜绝环境污染问题发生,保证了辖区环境安全;坚持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保证了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安全、稳定运行;坚持每天出动数台洒水车分班对2座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周边道路、绿化带实施循环冲洗降尘,不间断地对子站周边污染源进行清理整治,有效保证了子站正常运行的环境条件。
三是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狠抓工地扬尘治理,加大对在建工地、市政建设工地、国有土地拆迁工地的整治和监管力度,160多个建筑工地、市政工地和11处国有土地城镇房屋拆迁工地环境管理规范,扬尘污染控制力度大、效果明显,101个拆迁工地、待建工地、闲臵土地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基本上实现了全打围和全覆盖,各类工地整治合格率和闲臵土地覆盖(绿化)率达到95%以上;“三大工程措施”全面落实,硬化道路190多条(约70.7公里),维修、整治城乡中小街道80多条,覆盖裸土100多个点位(220多万 m),各类工地打围80余公里,绿化带提档、降土、树池盖板硬覆盖432个点位,种植各种树木80多万棵,种植各类花草40多万m;全区6个砂石场已关闭2个,其余4个按照原料只出不进原则自行消化,力争短时间关停搬迁;
22落实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降尘规定,道路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出动洒水车3373车次、清扫车1300车次,冲洗用水量超过2.76多万吨;加大集中整治力度,严查运渣车违规上路行为,共查处违规车辆1100余台次,渣土运输污染道路的行为有所减少,3个非法渣土倒场得到及时取缔。
四是燃煤污染控制得到强化,污染指数明显下降。按照市、区政府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了全区燃煤整治工作方案,将整治任务落实到各街道办事处;由环保局牵头、职能部门配合、街道组织实施、企业自行整改、财政出资补贴,通过关、停、改等办法,对绕城路内215家企业的195台锅炉、74口大灶、31个烘房进行了全面整治,其中投入专项资金84.5万元,支持企业对126台锅炉、18座烘房、44口大灶、1座窑炉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确保了主要出入城通道周边、三环路以内工业锅炉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坚持每月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全区175条街道、1386个经营场所的燃煤问题进行了反复检查和整治;为有效配合创文明城市工作,全区开展了经营性燃煤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340人次、执法车辆663车次,发出整改通知书50多份,整治街道40多条、农贸市场26个、餐饮店铺736家,收缴炉具1016个、蜂窝煤4000多个;暂时保留的有证蜂窝煤厂做到了管理规范,型煤固硫率保持100%,3家死灰复燃的蜂窝煤厂(点)被及时取缔;严把燃料使用关,99个涉及烟、气排放的新建项目全部纳入环保管理;三环路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已全面使用清洁能源。从整治的情况看,效果明显,基本杜绝了烟囱冒黑烟现象,确保了我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氧化硫浓度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该项工作多次受到市、区有关领导的表扬。五是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扎实开展。大、小春农作物收割期间,全区出动执法宣传车4026车次、执法人员9496人次,悬挂横幅83条,张贴发放宣传资料14818份,巡查宣传面达到100%;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行秸秆机械还田和出资收购集中堆沤(共收购秸秆38000多公斤),全区1003亩农作物秸秆得到综合利用,其中小春711亩、大春292亩,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7%;执法部门和相关街道办事处坚持昼夜值班、实地巡查、全程监控,有效防止了焚烧秸秆的行为发生。
六是汽车尾气治理工作顺利推进。机关公务用车尾气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城区环卫专用车辆尾气排放全部达标,涉农辖区小部分未达标的环卫专用车辆正在进行燃料改造和设备改装。
七是空气质量优于去年。据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11月的通报显示,我区空气质量比去年有较大提升,空气优良率达到86.4%,比去年同期提高3.5%(11月份数据暂未计入);综合污染物排放浓度明显下降,综合污染物排放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2.66%(未计11月份数据),其中:二氧化硫(SO2)排放浓度下降31.51%,二氧化氮(N02)排放浓度下降10.91%,可吸入颗粒物(PM10)排放浓度上升8.91%。
(四)强化水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河道水质进一步改善 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工程设施建设,强化污染治理和日常监督管理,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一是加大治水投入。全区投入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近1.6亿元,其中:污水处理运行费投入400多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投入1600多万元,建设雨污水管网投入约1.2亿元,雨污水 分流工程建设投入900多万元,整治河道和清掏清运淤泥、垃圾投入670多万元,建设在线监测设施投入210多万元。
二是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对高耗水行业的监控,防止偷排、漏排,严防“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关闭率达到100%;大力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信访投诉处理,对8家环境污染企业实施了限期整改,取缔违法企业6家,对39家违法排污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结合小流域环境整治,对三吏堰、二道河、金花陆坝斗渠周边47家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进行了全面治理;强化重点工业企业巡查监管工作,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监控和重点工业企业现场巡查,有效地保证了19家国控、省控、市控、区控重点工业企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全年开展对重点工业企业巡查285次;全区7家日排水100吨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成都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床上用品厂、成都国福龙凤食品厂、成都市簇桥福利纸箱厂众和分厂、成都丰泽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成都市双机印染厂、成都大桥道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光华食品有限公司)已全部完成在线监测设备安装,整套系统与全省监控网络正常联通,运行良好,实现了环保远程数据控制,在线监控建设率100%,顺利完成了重点工业企业自动监控建设率达90%的目标,大大提升了我区环境监管水平。
三是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顺利推进。大力开展河道环境整治,非工程治理措施全面落实,整治工业企业47家、农家乐9家、餐饮企业380多家、各类洗车场(点)30余家、机动车修理厂(点)20多家、化学口产销企业10多家;关停其它企业(作坊)100 余家,拆除直排式厕所16个,河道(斗渠)整治88.3公里、清运淤积物和固体垃圾6万多m。工程治理措施顺利推进,2007年建成的5座污水处理站全部投入运行,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完毕且数据监测正常;2008年1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废水5000吨)和1座截污堰建设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年底前将投入试运行;三吏堰排洪河道将废除,原定该河道 1200m整治工程按照区政府意见暂缓实施,调整意见已报市水务局;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全年新建设管网30多公里,完成雨污水分流76户。我区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水环境治理工程,强化污水治理力度,有效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做法,受到国家环保部西南督察中心的肯定,其经验在其他县区得到推广,取得的成效受到市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和市委市政府目督办的好评;经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审,我区2007年建设的5座小型污水处理站被评为“2008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四川唯一)。
四是面源污染控制进一步加强。加强监督检查,实行承诺制,限用农药销售、使用和管理更加规范;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推广节水农业,有效控制了源头污染;加强零星散养畜禽管理,推广健康养殖方法,减少了畜禽养殖污水排放;加强日常监控,反复组织检查,屠宰场整治成果巩固,没出现反弹和新建问题;8家“农家乐”水环境整治成果得到巩固。
五是各类垃圾实现规范化处臵。城区全部实现了垃圾袋装化和集中收运、集中处臵;25个村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臵体系,居民院落配备专职清扫员150多名,修建规范化垃圾桶点200多个,增设垃圾桶2000多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臵率保持
3在95%以上;医疗垃圾实现了合同管理、专人负责、集中储存、统一收运、定点销毁;工业垃圾做到了集中存放、统一清运、统一处理;落实责任到村社、到清洁公司、到清扫员,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基本上杜绝了垃圾下河现象发生。
六是主要出境断面水质明显好转。据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11月的通报,我区水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去年,截至10月底本区水环境质量情况为:10个河道出境断面有6个实现二个月以上达标、1个由于截污(污水引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集中排入其它河道)而断流(也应视为达标),达标率达70%,大大高于去年的40%。
(五)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
一是落实机构,组织严密,保证了普查工作开展。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谢超同志为组长的武侯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及武侯工业园成立了由分管领导挂帅的相应普查机构,为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普查队伍建设,保证了普查工作需要。精心选调230多人组成了专职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队伍,为组织实施各项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精心组织,确保了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制定《武侯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并认真加以落实,先后顺利完成了污染源清查及复查、普查小区地图绘制、入户调查及普查表格填写、区级普查验收及数据会审、普查数据录入和上报等工作。本次共组织对7431家符合普查要求的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其中 工业污染源2944家,生活污染源4487家,首次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全区污染源数据库,为今后的环境管理和工作决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该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多次得到市环保局领导的肯定。
(六)强化环境应急管理,辖区环境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一是加强环境应急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全区环境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臵指挥中心,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刘玉泉同志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将环境污染应急平台纳入区政府公共应急平台,建立健全了区、街办、企业环境污染应急处理联动机制。
二是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了应急演练;按相关要求建立了各类重点污染源、放射源动态数据库,加强了动态监督管理;以区政府的名义聘请5位环保专家成立了突发环境事件技术专家组。
三是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环境应急监管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区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巡查重点企业,对涉及危化品的企业重点实施监管;抗震救灾期间组成3个巡查值班组,分别由区环保局负责人带队实行24小时巡查值班;按照“企业隐患排查进厂,饮用水源排查进村,事故隐患排查进库”的要求,组织对辖区内震后环境隐患实施了拉网式排查;坚持不间断地对25家重点工业企业、18家有辐射源的单位、16家医疗机构、5家石油类(危化品)企业、6个污水处理厂(站)进行检查,指导做好灾害防范工作,有效保证了辖区环境安全;区环境监测站加班加点到一线取样,昼夜不停地进行数据分析处 10 理,先后出动120多人次,对30多家企业进行跟踪监测,完成各类监测数据70多个;区环保局先后派出包括区监测站站长、副站长在内的5名业务骨干,带着最好的监测仪器随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深入重灾区都江堰、彭州、郫县以及成都陆军总医院等监测点进行应急监测,对我市饮用水源污染状况进行不间断的监测,为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做出了贡献。
(七)环保管理、执法等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一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扎实推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实现100%,已受理各类新建项目环境申请198件,已审批142件、竣工验收58件,其中已审批水142件、噪声142件、气99件;积极配合省、市环保局完成重大建设项目审查审批17个、竣工验收5个,为重大项目落户我区把好了关、服好了务。今年先后协调配合省、市环保局完成了 “西部智谷”一期(投资5.7亿元)、金花桥“城中村”改造工程(2.33亿元)、“成都西南物流中心”一期(7200万美元)、武侯大道下穿铁路西环线立交工程(1.39亿元)、灾后重建货运大道贷款项目(3亿元)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今年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纳入区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实行了集中受理、统一审批。
二是排污收费和行政处罚力度加大。积极拓宽排污收费面,坚持依法足额征收,目前,全区共有200余家企业进行了排污申报,已完成排污费征收158.8万元;加强了污染源的巡查频次,对违法企业加大了处罚的力度,共对39家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罚款18.6万元。
三是环保信访投诉处理工作加强。结合全区日常环境管理和“治气治水”、“创文明城市”等工作,认真处理各类环保投诉570件(其中市级交办件30件、区级交办件100件),“12369”环保举报热线受理投诉处理率达到100%;认真组织办理涉及环境污染纠纷问题的市人大建议2件、市政协提案3件、区人大议案2件、区政协提案3件,努力做到了办结率、满意率达100%。通过区环保局、区一体局、区城管局、公安分局及各街办等单位的密切配合,我区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有效地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切实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是环境监测任务顺利完成。完成区域环境噪声监测68个点位、地表水质4个断面例行监测和重点污染源14个监控监测任务,完成其它常规监测723家次,共出据监测报告1100余份,为信访处理、环境执法、污染管理提供了及时、科学的依据。
(八)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效果明显
一是教育倡廉。局党组和机关党支部重视从抓思想教育入手,坚持结合政治学习、支部活动、业务会议和专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廉政准则》、《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和各级下发的反腐倡廉文件及制定的廉洁自律规定,有效地促进了思想认识和思想境界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活动兴廉。通过开展阅读廉政书籍、学习廉政典型、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文化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机关廉政文化氛围,今年以来,全局共组织观看反腐倡廉影片及展览3 次,学习警示教育材料6次,有效地促进了全局同志拒腐防变能力的增强。
三是制度促廉。组织对内部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落实和规范了反腐倡廉制度、督查工作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三重一大”制度等,管理更加严格有序。
四是执法守廉。聘请法律专家担任我局常年法律顾问,经常性开展经典案例、执法程序的讲课答疑;共有40余人次参加了各级举办的法制培训,严守法纪和规定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及《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处理环境污染纠纷,严格按国家规定征收、使用、管理排污费,不准利用权力和利用工作之便捞取好处,环保执法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还需加强
今年截至目前,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4%,虽然已暂时达到85%的目标,但是PM10排放浓度仍比较高,说明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还存在一定困难。
主要原因:一是建筑工地市审批与区监管的矛盾较突出,审批容易、监管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查处违规运输、抛洒、倾倒渣土行为,市、区上下难形成合力,解决道路扬尘污染问题难突破;三是管理、拆迁、业主三方配合较难,导致部分拆迁、待建工地扬尘治理难度增大;四是缺乏强硬的执法手段和有效办法,应急处臵能力不强,形成了监督管理难、污染问题查处难。
(二)燃煤整治力度需继续加大
我区今年集中开展工业燃煤和经营性燃煤污染整治取得明显效果,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逐月下降,减排指标提前完成,但是燃煤污染整治容易出现反弹,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禁煤任务困难多、压力大。
主要原因:一是煤炭廉价有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外来人员非常多,造成三环路内经营性燃煤污染整治容易出现反弹;二是绕城路——三环路辖区面积大,各类企业(作坊)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人员集中居住未全面形成,清洁能源供应设施未全覆盖,导致禁煤工作很难推进;三是市政府新的禁煤法规和政策一直没有明确,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和政策支撑,依照法规和按照政策推进燃煤污染整治的困难很多、压力很大。
(三)河道水质状况需进一步改善
水环境治理难度大,虽然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治理,大部分河道出境断面水质实现达标,但是要实现全部河道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的目标仍面临很大困难。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绕城路内的各类企业和居住人员在不断增加,废水排放量逐年加大,人员集中居住条件未实现,污水管网建设一时难全覆盖,所以,排入河道(沟渠)的废水不能实现全治理;二是河道缺少大量的清洁水源冲刷而净化功能减退,虽然修建了河道水污染处理设施,但也很难实现河道水质变清和污染物排放指数全部达标的目标;三是我区部分河道(沟渠)发源于其他区县,上游流入本辖区河道内的水不达标,造成本辖区内河道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而很难处理,导致流入下游区(县)的水 质也很难达标。
三、2009年工作思路
严格落实辖区管理和主要领导负责制,认真按照市、区党委、政府的要求,依据2009年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很好落实,继续大力抓好总量控制、污染物削减、扬尘整治、烟尘控制、小流域污染整治等环保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辖区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武侯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添砖加瓦。2009年的工作要点如下:
(一)认真按照总量控制和污染物削减计划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按时完成任务。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综合协调,齐抓共管,突出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辖区空气质量优良率。
(三)继续抓好工业污染源治理工作,确保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坚持开展好对“十五小”、“新五小”等不法排污企业的清理整顿。
(四)继续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抓好“两控区”建设管理工作,抓好燃煤整治工作,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五)坚持做好河道综合整治、雨污分流工作,强化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辖区污水处理率和河道水质达标率。
(六)强化环保执法和信访处理,认真抓好秸秆禁烧和中高考禁噪工作,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服好务。
(七)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民的环境素质和法制观念。
(八)认真抓好党风和行风建设,积极开展好规范化服务型 政府建设工作。
成都市武侯区环境保护局 二OO八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