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5:3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

第一篇: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

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

一、近年来全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落实两免政策,促进教育投入均衡。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十一五”以来,全市教育总投入近250亿元,基本实现“三增长一提高”。2006年起,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政策和免国家、省教程教科书费政策,每年惠及城乡义务教育阶段55万名学生,为每位学生每年减轻负担300—500元。至2008年底,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3.21亿元的债务全部化解。

(二)实施九大工程,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先后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项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教育两项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九大工程”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了全市教育城乡差距。目前全市中小学合格率达100%。生均建筑面积农村小学、中学分别为6.06和8.99平方米,城镇小学、中学分别为8.75、11.40平方米;生均图书农村为12.3册,城镇为17.6册; 生均田径场面积、音体美教室面积、理化生实验室面积农村分别为7.37、0.12、0.21平方米,城镇分别为4.02、0.10、0.17平方米;全市农村定点完小以上校园网覆盖率达100%。在校生与计算机之比农村为22:1,城镇为15:1。从统计数据看,办学条件的有些指标农村已经超过城镇。例如金湖县生均建筑面积、音体美教室面积和理化生实验室面积三项项指标农村分别高

前,全市小学教师大专率、初中教师本科率、普通高中教师中研究生率分别达75.4%、62.6%、2.7%。

(五)建立两个体系,促进教育机会均衡。一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大力实施“育才兴教”工程,每年投入1亿元左右,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万多人次,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资助对象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学段,资助人数占在校生的比例达15%,有效维护了广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近年来,全市兴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298所,学生宿舍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学生食堂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在校住宿生12.6万人。切实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指导,形成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责任体系。协调妇联、民政、共青团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构建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学童”关护网络。妥善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同城待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达98%。

(六)加强三教统筹,职成网络初步形成。构建以县(区)职教中心为龙头,其他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全市县级职教中心均建成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区、**县、**区职教中心新扩建工程稳步实施,**职教中心整体搬迁。**区职教中心获得“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的省级支持。**区被列为省级职教创新发展示范区。积极开展社区教育中心创建,今年全市将创建4个省级、10个市级社区教育中心的乡镇成人校。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万人次,返乡农民工培训3万多人次,退役士兵培训2000人次左右,对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和转岗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依托职业学校,项配套”工程没有配套教师微机,目前全市农村教师师机比很低,仅达15:1,而城镇师机比已达到1.5:1。全市农村和城镇生均多媒体教室面积分别为0.2和0.4平方米。城镇校园网利用率远远高于农村,建有网站或网页的城镇学校达55%,农村仅为7%左右。

(三)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存在薄弱环节。目前,全市终身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对而言,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更加薄弱。一是幼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全市农村部分幼儿还不能及时入园。全市省级以上优质园多数集中在城区。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师资素质、保教质量都与城区有明显差距。二是成人教育、社会培训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全市乡镇成人中心校不足50个,距教育现代化“每个乡镇(街道)具有适应需要的社区教育资源并得到充分利用,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 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从业人员培训率约为33%,距“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0%以上”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四)城乡学校管理水平呈两极分化趋势。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学校管理者学历大学本科率为100%,农村为85.4%。城乡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城镇学校100%配齐了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机构负责人,农村学校中只有40%配齐各处室主任,10%的学校只配备1名校长和1名教务主任。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方面,城镇学校都能根据自身特点确立体现时代特点、素质教育及创新精神的办学思想及理念,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程度较高,农村学校相对较差。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学校校均管理制度有20余项,农村校均仅为5项。

(五)城乡师资素质差距成最大瓶颈问题。一是城镇教师学

高”的要求,但其中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实际可用于发展农村教育的资金很少,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弥合城乡的教育水平差异影响较弱。三是由社会和教育转型而形成的政策制度缺失加剧了城乡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新旧体制交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缺少政策和制度支撑。过去一段时期,城镇一些优质学校规模的过度扩展,使处于竞争劣势的农村学校不断萎缩。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教师聘任制,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引发了农村教师的逆向流动,加剧了城乡之间师资配臵的失衡。

三、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立足***实际,谋划科学发展,确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实践,***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当前,我们应紧紧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机遇,把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推动全市教育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创新发展思路,确立更高目标,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四大突破”。一是实现从“高标准普及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到“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的突破。在高标准“普九”的基础上,实施“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工程”,即高标准普及从3-6岁幼儿教育,一直到高中段教育,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城乡人民的教育需求,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劳动者。二是实现从“城乡标准化教育”到“城乡优质化教育”的突破。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以“优质教育”为价值取向,从校园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网络环境、课程开发、教学过程、活动场馆、实践基地等方面,按照可

级财政预算,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实现统一标准。财政预算内拨付的公用经费纳入专户核算和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严禁提取任何形式的调节基金。市、县财政在向同级人大报告预、决算时,要将预、决算内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情况作出专题汇报,以接受人大的监督。三是建立督导机制。建立符合***实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指标评估体系,将各项指标分层次、分年度纳入对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考核,考核评估监测结果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挂钩,以促使各级政府教育职责的落实,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

(三)科学规划布局,发展终身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体系一体化。一要统筹规划教育布局。要按照城市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统筹规划城乡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布局,促进教育与城乡经济社会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布局调整中加大力度与因地制宜的关系,本着“减少点数、集中优势、提高效益”的原则,实现“高中集中到县、初中集中到片、小学集中到乡”的布局调整目标,实现城乡学校空间布局一体化。二要提高农村教育服务能力。巩固和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成果。扩大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服务功能, 组建以中学后教育为主要职能的社区学院,使农村中小学真正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普教、职教和成教统筹结合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要加强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提高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水平。调整专业设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将每年未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尽可能组织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整合教育资源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农村开展“订单式”培训、“一条龙”服务, 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强

市实际,制定并实施《***市中小学办学标准》和《***市农村成人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学校建设中实行标准化配臵和规范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力争到“十二五”中期,全市城乡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的教学条件基本一致。二是推进农村中小学集约化建设。撤并学生数低于40人的小学教学点和招生数每年在100人以下、在校生不足300人的初中。集中力量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和片初中,按照标准配臵装备和师资。撤并后要按照实际和未来发展需求建设分布合理的寄宿制学校。三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校园网建设。在“校校通”基础上推进“班班通”建设。加快市、县教育城域网建设步伐,完善市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建立相应的管理使用和资源开发制度,有效促进城域网的应用。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开放性的校园平台资源库。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六)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积极实施“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精致化、道德教育生活化、学科教研优质化、文化建设特色化”的“五化”战略,均衡城乡教育教学质量。一要以提高校长素质为关键,着力提高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管理水平。采取校长结对、挂职锻炼、在职进修、举办培训班、考察学习等方式,着力加强农村校长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学校校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在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逐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二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心,着力提高农村和城

1校师资培训给予大力支持,构建开放灵活的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职称评审、名师评选向农村学校合理倾斜,改善农村教师职称结构,壮大农村骨干教师队伍。三是建立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实行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任教、挂职,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必须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建立教师流动制度,保证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建立干部定期交流机制,选拔城镇优秀教干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学校之间干部互派挂职。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建设

我区作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地区,经过近几年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逐步得到推进。从调研情况看,我区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成效体现为:一是初步规划了多个农民安置小区;二是制定和完善了农村社保政策;三是实施了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四是推进了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两个涉农街道的9个行政村全部增挂了社区居委会牌子,219个村民小组中,有48个村民小组已完成撤组转居工作。通过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摸索出一些经验和做法,收到较好效果,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但对照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步子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对农村社区的定位,即如何结合实际划分社区,尚未有明确的布局规划;二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多,组织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工作机构还不健全,尚未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三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仍然较差,目前主要靠村级经济解决农村社区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等等。笔者认为,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乡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基层延伸,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农村社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而要使农村的社区建设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顺应农民群众的客观需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编制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城市建设有规划,新农村建设有规划,农村社区建设也必须注重科学规划,它既关系到社区范围的划定,也关系到工作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切合实际的社区设置规划。制定规划的过程,既是对本区域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调查论证的过程,同时又可以了解实情,掌握民意,为农村社区工作的扎实开展打下基础。当前,民政部门应当负责做好本地区社区建设的工作规划,协调和解决好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涉农街道要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撤村转居工作,认真研究处理好撤村转居涉及农民利益的相关配套政策问题,使撤村转居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推进村民自治。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是村民自治深化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产物。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农村社区的生命就在于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要使自治精神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村民自治与推进社区服务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的关系,既巩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好农村社区作为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使每个农民居民具体的民主权利和实际利益都得到尊重。当前,对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加快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建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志愿者队伍等,为社区自治提供平台。

第三,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与保障功能。要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的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保障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当前,要以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选择试点,加快形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各类专项服务网络,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教育、技术、信息服务网络、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等,基本满足村民发展经济、办事议事、健康娱乐、求医求助等需求,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周到的服务。对已建成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要发挥好龙头作用,带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努力提升农村社区服务的水平。

第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当代农村居民追求新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组织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此,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一是要成立区级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全区上下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知度,使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社区群众和社区单位的自觉行动。三是加快建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村社区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同时要整合社会资源,挖掘社区潜力,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物质和资金保障。四是民政部门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的作用,主动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努力形成由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农村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第五,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围绕“小区做强区”、“小区变靓区”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打造农村社区文化品牌,形成地区特色。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社区工作模式,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新机制,探索新途径,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建设材料

创新理念统筹发展

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汈东农场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融入主城区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努力探索和构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划、新形象,为城北新区的建设夯实基础。

一、创新理念,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思路

汈东农场作为紧邻城区的乡镇之一,有着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近年来,农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的支柱优势日趋明显,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承接主城区北扩的战略意义凸显。特别是2012年,市政府将农场纳入了60平方公里、50万常住人口的主城区规划,汈东农场具备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市委市政府“城区北扩” 的战略背景下,场党委明确提出要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场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明确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农场向工场转变,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全面建设富裕绿色平安和谐新汈东。明确了建设的重点是沿一级公路和武荆高速汉川连接线构建五大功能区,即三产业集中区,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商居区,欧亚达家居产业园区和农家生产生活体验区。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迁村腾地工作专班,明确了责任和分工,并推行日督查、周汇报、月小结等工作制度,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肩上有担子,形成了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绩效考核严格健全的工作机制。

二、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新规划

去年以来,我场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设计,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一方面按照建设用地相对集中、尽量与新区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加快汈东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已获上级批复。另一方面结合汉川市总体规划,拟投资50万元,聘请省内外著名设计院修编新区规划,做好与主城区的规划对接的对接工作。目前,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论证阶段,初稿基本确定,待专家评审后即可报批。

三、迁村腾地,建管并重,提升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形象

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优惠政策,积极做好项目立项申报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按照“滚动发展、自求平衡,市场运作,借力发展”的思路,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迁村腾地等工作。

1、实施迁村腾地工程,促进人口向商住区集中。汈东农场共有10个行政村、1万多常住人口,我们计划通过“迁村腾地”的,将全场居民集中撤并安臵到连接线以东,孔沟主渠以南新规划的现代商住区中。利用腾出的建设用地,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

集中发展产业。与城市规划区不同,我们的社区建设没有上级政府的大量资金支持,主要依靠“招商引资,自求平衡”。为解决拆迁、安臵、建设中的资金难题,我们按照“全面宣传,重点推介,单个招商,逐一突破”的思路,大力宣传汈东农场在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的历史机遇、发展前景、独特区位优势和发展规划,充分彰显场党委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信心和决心,成功探索出了“农场规划、招商,村委会服务、配合,投资商投资、建设”的三方合作、约定股份、利润分成的建设新模式,以此带动试点村的迁村腾地工作全面推进。目前,孔沟村已经作为全场迁村腾地的试点村先行搬迁安臵,已完成了孔沟村的登记摸底评估等工作,6月底实施整体搬迁。

2、加大城建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场区形象。一是重拳打击“两违”行为。为了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农场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执法队,实行全天候监管。截至目前,共拆除辖区内违法建筑120处,计1808m2。收回土地420亩,全场实现了零建设、零圈地。另外,根据土地卫片执法要求拆围2170米、复耕728亩、复绿89亩;二是认真做好汈东农场规划修编,实行规划先导、合理布局、管理有章;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先后投入127.4万元完成了场部街道4000株樟树、60座垃圾池以及2000米长下水道的建设改造。

3、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争创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加快新农村省级示范村建设步伐。先后投资400余万元用于长兴铺村的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彻底改观、村风民俗逐渐好转、财务管理民主有序、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充分发挥了新农村建设引领示范作用。今年,长兴铺村聘请设计院专家规划了“宜居生态村庄”,拟投资200多万元兴建“1+8”便民服务大楼。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尽快把汈东农场打造成武汉市的后花园、汉川的精致名片。

第四篇: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汇报材料

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汇报材料

县政协办:

根据府协办发【2010】16号文件《关于开展府谷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相关调研内容做简要汇报。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及转移就业情况

截止2009年底,我县总人口230493人,其中农业人口183702人;农村劳动力人口118541人,其中转移就业49218人,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42%。14岁以下人口41583人,14-40岁人口57887人,40-60岁人口62458人,60岁以上21774人。农村残疾人数为12800人,占农村人口的6.9%。大中专以上学历有15000人,高中学历有82000人,初中学历有65000人,小学水平有20702人,文盲人数1000人。大中专以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达1500人。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人数为50000人。2009年底,各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技能培训达2.2万人次。

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

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49218人。分布在第一产业人数有9844人,分布在第二产业人数有24609人,分布在第三产业人数有14765人。从2007年开始,我县每年财政拿出1000万元鼓励我县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未

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广大城乡青年进入职业技能院校进行职业技能专业培训并给予补贴,截止2009年底累计培训人数达7900人。培训学员现在陆续毕业进入我县各行各业,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学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此项工程惠及了广大农村青年,有效地缓解了我县就业压力。

此外,我们针对农民的实用技术,由各相关部门深入基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走访,然后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培训计划,同时我们也深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对我县的农民工进行了培训。

培训中,我们聘用专业讲师,对农民工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尤其在农民实用技术方面,我们聘用了榆林农校的讲师们,实地对各乡镇农民进行了讲解,同时我们给培训人员建立了档案。2009年短期培训人员达2.1万人。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方面

全县设立劳动保障平台23个,各乡镇、社区都设有一个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主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办理、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劳务市场4个,主要开展职业咨询、职业介绍、失业登记、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能够有效地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技能培训、办理相关社会保障服务。由于23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站)机构身份没确立,工作人员由乡镇府工作人员兼任且经常有变动,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工作的连续性有很大的影响。

四、就业保障制度方面

1、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加大执法力度,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查处雇用童工、办理群众投诉案件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了各类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2009年累计检查各类用人单位480余户次,涉及劳动者2.8万人,下达询问通知书480余份、限期整改指令30余份,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18000余份。对违反劳动法的用人单位进行了处罚,累计罚款114万元。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185起,立案130起,结案126起,调解案件43起。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劳资纠纷7起。共追讨农民工工资438.3221万元。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妥善处理来信来访等工作,有效地化解了劳动争议。2009年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45起(调解26起,裁决14起,不予受理4起,撤诉1起),涉及职工47人。结案率是100%,总共涉及金额2326506元。另外,庭外调解83起,涉及职工238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待来电、来信、来访1000多人次。依法鉴证各类劳动合同852份,审查无效劳动合同50余份并督促其整改,劳动合同鉴证合格率为100%。

五、随着我省户籍制度的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我县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员在就业方面也逐步享受同等待遇,同时也需要在制度上不断完善此项工作。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没有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没有出现这种问题的争议和诉

讼案例。

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

2007年我县被确定为榆林市三个新农保试点县之一,县2008年10月1日,我县率先在全市启动实施新农保,2009年11月被列为省级试点县。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4041人参保,其中3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参保率达95%以上,累计收缴保费1459.9446万元,参保情况远远好于预期,享受待遇人员20359人,死亡注销登记人员921人,累计核发新农保养老金和丧葬补助费4671.662万元(其中新农保养老金4632.0336万元,丧葬补助费39.6284万元)。

府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调研汇报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汇报提纲

近年来,我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加快城市化进程,合理规划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努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一、前段工作情况

一是以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根据全区人口变化的趋势,05年研究制定了全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计划到2010年,撤销23所农村中小学,使全区农村学校的总数由50所调整为27所。目前,已经撤并学校15所。在抓好布局调整的同时,区政府投入资金2亿多元,先后完成了※※※※※※※一中新建工程和实验中学等6所学校改扩建工程,新增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使城乡学校布局日趋合理。为进一步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04年投资300多万元,在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并与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对接。07年投入资金360多万元,完成了义务教育仪器设备更新工程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08年又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实施了“班班通”工程。目前城区9所学校都实现了班班通互联网、通多媒体,基本达到“教师人手一机”,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二是加强扶持与引导,不断推动农村中考落榜生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02年开始,区政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区内学生给予专项补助。我们完善了相关的措施,积极做好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6年来,共有10000多名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占中考落榜生的90%以上。从07年开始,区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向职业学校大专生发放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向中专农村学生发放助学金,并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有效推动了农村中考落榜生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三是健全扶贫助学和经费保障机制,全力解决好农村学生

就学与学校发展问题。自1998年起,我区就通过科级干部包帮、财政专项资金救助等形式,积极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活动。07年我区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并为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和地方课程教科书。成立了学生资助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各学段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筹集资金937万多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确保了每一个孩子不因贫失学。同时,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先后3次提高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08年城市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达到450元和310元,农村中小学达到445元和295元,并为农村中小学每生增加取暖费50元,满足了学校发展的经费需求。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针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性超编、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着眼于内部挖潜,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在校长这个层面上,开展学习型校长队伍创建活动,通过举办校长沙龙和专项培训,开展“述学、述职、述廉”等活动,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在教师这个层面上,大力推进“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有效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二、下步打算

根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需要,下步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针对近两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新出生人口减少而导致农村中小学在校生大幅下降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将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我们将对05年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进行调整。调整的总体目标是 “乡镇中学办在城区、农村小学办在镇街”,计划到2015年农村初中学生全部集中到城区就读(实行寄宿制),镇中心小学集中到就近的初中学校办学,进一步提高城乡学校

布局的科学化、办学条件的标准化程度。

2、统筹考虑学校布局调整等因素,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装备配置工作,年内投资550万元,为农村中学、中心小学和部分城区小学配备“班班通”教学设备,进一步提高城乡现代化教学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

3、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将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每生每年600元和400元,消除城乡差异。同时,免除义务教育段寄宿生的住宿费,提高义务教育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切实推动城乡教育公平、和谐、一体化发展。

4、抓住※※※※※※※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年内投入使用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做好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逐年提高入学比例,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

5、认真探索城乡教师互动交流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学校联谊和“送教下乡”等活动,通过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设坛”讲学或选拔农村骨干教师进城观摩学习,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下载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一体化进展汇报

    长庆桥镇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汇报 (2009年9月16日) 长庆桥镇位于庆阳市南端,董志塬南麓,泾河北岸,距宁县城西南48公里处,呈东西狭长分布。分别与陕西省长武县,甘肃省泾川县接壤,地处......

    城乡客运一体化汇报材料

    海运集团互助威远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互助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道路状况的不断改善......

    城乡一体化汇报2017(大全五篇)

    关于“宝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汇报凤翔县范家寨镇中心幼儿园 范家寨镇中心幼儿园 2017年11月 凤翔县范家寨镇中心幼儿园 关于“宝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校”创建活动......

    城乡一体化汇报搞

    推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汇报 按照“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总体战略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在 区进行全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的工作要求,结合正在推进的北国水城和科技新城建设......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汇报材料

    犍为县交通运输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犍为县委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12年9月12日) 犍为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处乐山、宜宾、凉山、自贡四市州交汇地,是岷江进入长江的门户。国道2......

    城乡一体化汇报材料古城乡

    古城乡多项措施并举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作为我县城郊乡之一的古城乡,面临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中村改造及建设过程中农民如何......

    佛坪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汇报会议

    佛坪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汇报会议 10月13日中午14:30在住建局5楼会议室,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鸿主持召开佛坪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汇报会,县长刘德力,县委常委书记王俊生......

    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浅谈如何推进洞井镇城乡一体化建设 洞井镇位于长沙市南大门,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2009年末据统计人口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