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温州市辖区为例
2005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即根据国家行政管理和政治统治的需要,遵循有关的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和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实行行政区域的分级划分和调整,将国家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系统,并在各个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又是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和变更的动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政区划调整和变更的方向。本文试图以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为例,通过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演变轨迹、调整成效(问题)及其利弊分析,来研究行政区划调整对温州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创新的设想和相关政策建议。这对深入探讨行政区划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改革创新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具有十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辖区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体制分析
市辖区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市辖区是随着市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设立、撤销以及设置的数量、规模决定于中心城市的需要和总体规模,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市辖区审批体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期,大中城市的市辖区设置不需要中央政府的批准,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一个市设多少个市辖区,市辖区的面积应该多大,都有各市自己确定,这样就导致有的城市市辖区设得过多,有的城市设得偏少,有些人口规模相近的城市,市辖区的数量相差1倍以上。五四宪法第53条规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并第一次正式使用“市辖区”这一概念,规定市辖区为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单位。1955年6月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55]国秘习字第180号)规定:市的郊区不宜过大;市辖区和镇的建制的设置和变更由省人民委员会,自治区自治机关自行决定。这两条规定对以后大中城市市区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影响很大。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行政区划设置更加混乱。由于设置权力在地方,造成各地在市辖区设置过程中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出发,缺乏科学规划,随意性较大。首先是反映在市辖区的名称不规范,有的是以方位命名市辖区,有的是以数字命名市辖区。尤其是在市辖区布局上,没有进行科学规划,规模大小悬殊、地域犬牙交错、一个矿点设一个区等等问题普遍存在,给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留下很多隐患,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依据“市县分立、城乡分离”、“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设置市的建制主要是采用切块设市的模式,其规模特别是地域规模很小,这就决定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分设的市辖区规模会更小。
市辖区审批制度,直接反映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一面,过小、过多的市辖区,形不成规模,内在能量得不到释放,城市人口大量的增加,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地域空间和行政区划布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经济发展要求改革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
一是要求增加市辖区的数量。从中外城市数量增加的历史来看,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将周边县市改区纳入市区范围,是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结果。
二是要求调整大中城市的内部结构。市区面积的扩大,要求精简市区内部管理层次和结构设置,以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不断改进城市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按照“转变职能、强化基层、统筹发展”总体思路,本着“责权力相统一,事权财权相配套”的原则,需把市直部门的部分行政审批权、管理权下放给区里,增强区级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三)调整行政区划有利于解决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问题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行政区划的体制保障,行政区划体制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面向经济目的的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力度较大,主要表现有:一是解决城区布局划分不合理问题的调整。二是撤县(市)设立市辖区的调整。三是打破郊区包围城区格局的调整。
从近几年大中城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动因、调整的方案及调整后的效果看,总体上看调整是必要的,绝大多数方案是好的,调整后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从行政区划上解决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问题,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各地成功的经验看,有利于市区长远发展的比较好的市辖区结构模式是扇形放射式,各市辖区既有中心城区,也有外围郊区,都有可以进一步向外发展的空间。
二、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演变对温州市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践分析
温州市为浙江省辖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市毗邻,西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接壤。温州古属瓯越地,亦称东瓯。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郡温峤岭南置永嘉郡,治设永宁县,为温州建郡之始。1949年置温州专区,并析永嘉县瓯江南岸地设温州市,为省辖市。1981年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
(一)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回顾
建国以后,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幅度较大,大体上经历了设立、撤销、合并、调整完善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5年),为市辖区设立、发展阶段。
1949年9月21日,划永嘉县城区和瓯江南岸一些乡区设市建制(直属省);1951年11月8日,温州市设海坛、九山、五马、郊区4个区;1953年2月10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东、南、西、北、中、郊6个区;1955年5月13日,经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东、南、西、北、中5区,建立海坛、九山、五马3个区。这一阶段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发展,以及农村人口较多地流向城市,非农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12%上升到1955年的14.8%,是城市化上升阶段,温州市为地级市,直接管理市辖区。
第二阶段(1956~1980年),为市辖区撤销,街道办事处设立阶段。
1956年5月,温州市撤销五马、海坛、九山3个区,改设12个街道办事处;1957年5月24日,撤销郊区,改为郊区办事处。
这一阶段温州市的城市化发展趋势由前一阶段的上升转为下降,城市人口大力精简,充实农业第一线,非农人口比重由1956年的15.7%上升到1962年的18%、到1980年下降10.4%,为城市化的急剧下降阶段,温州成为县级市,直接管理街道办事处。第三阶段(1980~1992年),为市辖区恢复、合并、设立阶段。
1980年8月18日,温州市恢复省辖市,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下辖东城、南城、西城3个区,3个镇、24个公社。1981年9月22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了温州地区,并将其所辖的7县全部划归温州市。同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以温州市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西岸5个区3个镇24个公社的行政区域,设立了新的瓯海县。1983年9月5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温州市撤销了东城、南城、西城3个区,合并为1个城区;1984年12月6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龙湾区、城区改为鹿城区。
这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先后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经济体制改革,小城镇急剧增加,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工业化进程加快,为温州市城市化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非农人口比重由1980年的10.4%上升到1992年的15%,这一段是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温州地市合并,为地级市,直接管理市辖区。
第四阶段(1992~2006年)为市辖区发展、调整完善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温州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来的市辖区已缺少发展空间,1992年4月1日,撤销瓯海县,设立瓯海区,使辖区的面积扩大4倍多,达到1084平方公里,人口119.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93人)。辖18个街道、21个镇、11个乡,316个居委员会,482个村委员会。2001年7月27日,由于原3个市辖区在规模、实力、布局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弊端,难以适应城市化急速发展而带来的空间不足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将瑞安市的丽岙、仙岩2镇以及塘下镇的上涂等10个村委会,前冈、后冈2个居委会,永嘉县的七都镇和桥下镇中央涂居委会划入市区,并对3个市辖区进行了调整,同时将龙湾区驻地从状元镇迁往永中镇,瓯海区驻地从景山街道迁往娄桥镇。
这一阶段温州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集聚辐射力逐渐提高,非农人口比重由1992年的15%上升到2006年的20.8%,温州市城市化进入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60.2%,基本拉开了温州市大城市的框架。
从温州建国后市辖区行政区划演变的轨迹看,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既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又可能囿于行政区的利益分割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阻滞效应。
(二)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现状
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个区,人口140.56万人,市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辖24个街道,15个镇和5个乡。
鹿城区:1984年设区,市政府驻地,是温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67.96万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
龙湾区:1984年设区,面积279平方公里,人口32.09万人。辖5个街道5个镇。
瓯海区:1992年撤县设区,面积614平方公里,人口40.52万人。辖7个街道6个镇。
(三)适时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促进了温州市区经济的发展
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尤其是2001年的调整(见表1),对于改善温州市区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促进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3个市辖区在管理幅度上大体均衡,财力相当,各区都有自己的突出特色。龙湾、瓯海两区有了自己的中心城区,成为市区东、西2个次中心,使3个区的政府驻地成为3个区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同时,市辖3个区都有自己的城区、近郊区、郊区,有利于各自发挥优势和各种资源的快速集聚。彻底改变了“原市辖区面积大小悬殊(瓯海区、鹿城区、龙湾区陆地面积分别占市辖区总面积的84.75%、9.61%和5.64%,);市、区两级政府职能交叉、重叠;各区行政管理半径远近不
一、经济实力强弱不等”的局面。因此,“调整是必要的,成效是明显的,人民是满意的”。该次调整对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上水平。2006年,市辖区实现生产总值778.50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55691元。行政区划调整五年多来,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8%,高于全市平均0.4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16元,比2001年提高了8516元。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6.1:54.3:39.6调整为3.5:54.8:41.7,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1年的10.2%提高到13.1%。注重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推进社会事业的高层次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2006市辖区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25.19亿元,近六年来年均递增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港口货物吞吐量、电信业务收入等指标增速明显。经过调整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扩展,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3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大都市区雏形,较好地发挥了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和辐射集聚功能,推动了全市城市化的发展。
三是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分区。鹿城按照新区域的新要求,启动多个支撑项目,突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色定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稳步提高。龙湾认真研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产业细化,抓一批主导产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衔接好工业园区、滨海新区和高新园区,工业生产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均递增20%以上,快于全市平均近10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温州工业的发展,突出了龙湾港口、工业强区特点。瓯海农业经济走综合开发的路子,基本形成了以种子种苗、无公害蔬菜、特色畜禽、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等为主导产业的都市型效益农业发展新格局。强化了瓯海效益农业、观光旅游的区域功能定位。
四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经过调整,弱化了城乡差别,适当理顺了城乡之间的关系,使城区与郊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减少了因地域阻隔造成的摩擦。市辖区的调整,很好地配合了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实施,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打下根基。调整后,地域逐步扩大、城乡逐渐融合、界限渐渐消失,经济活动的各项要素能够尽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资金的投放、资源的配置、市场的调剂、信息的共享等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三、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现实运行对温州市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异性分析
2001年的调整只是“微调”,是一种“拉平式”的调整,调整幅度不大,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域在总体规模上与解放初期相比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市辖区范围仍然不够,已经明显影响到了整个温州大都市区的发展质量和速度。行政区的划定不能不以经济为基础,政治、社会、文化等也离不开经济这个基础,应尽量求得与经济区的一致。温州市辖区现行行政区与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存在许多不一致的状况,正是这种不一致,极有可能对跨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实施带来很大难度,它难以顺应开放性、扩张性、和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温州市要加快城市东拓和港口建设步伐,加大外向发展力度,逐步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中心和港口城市。当前迫切需要对影响温州市区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配套功能不全是阻碍市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温州市工业基础较好,第三产业具有优势,陆上交通网络逐渐成形,但要实现辐射浙南闽北、影响湘赣的商贸物流中心、浙江省东南部物流枢纽基地的定位,目前对港口、旅游资源的整合度尚有欠缺,功能布局不尽合理。
温州山多地少,台风多,自然条件有着不利的一面,但同时,温州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这是大自然对温州的“补偿”和厚爱。在过去,由于科技经济水平不高,海洋、港口、旅游资源的利用难度较大,再加上温州的海洋、港口、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洞头县、乐清市和永嘉县北部山区,行政区划的限制也影响了温州这几种得天独厚的资源的充分利用:洞头县规模小,实力弱,无能力开发建设深水大港,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温州的旅游资源、海洋资源、港口资源开发利用都比较缓慢,城市配套功能不全,巨大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未能更好的发挥。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温州城市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弱化中心城市对广大农村腹地的带动作用。
(二)发展空间缺少是阻碍市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
温州地处浙南山区,地形状况可以用“七山二水一分田”来概况,可以利用的建设用地在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很少。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平方公里增加到了153平方公里,同时,温州市区的人口也不断增加。目前,温州市区大部分楼盘的均价已从4000多元上升到1万多元,有的甚至涨至2万元以上,房价涨幅惊人。同时,市场上工业用地地价更是居高不下。温州住宅和工业、居住用地价格的高扬,固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也与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不足有非常大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城市空间作为舞台,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的不足,无疑会损害温州的投资环境,严重影响温州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温州市区目前的行政区划形态呈封闭型,东西向处于温州全市行政区域的蜂腰部,洞头县在正东方向悬于海上,北侧隔瓯江布设的是分属乐清、永嘉的经济重镇,南侧的腹地纵深也不大。2001年区划调整后在布局上最大的铺垫是龙湾区政府驻地选择在永中地区,给城市东拓埋下伏笔。
现在的温州市中心城区面积不大,不但影响了温州经济实力的提升,也使得其在整个浙南、闽东北,在浙江省内,乃至国内的地位都难以提高。近年来,杭州、宁波两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市区面积分别增加到了3068平方公里和2462平方公里,市辖区数量也分别达到了8个和6个,市辖区人口分别为422万人和212万人。同样,省外的佛山市市辖区也达到5个,土地面积地3813.64平方公里,人口增至220万人。相比之下,温州作为浙江省内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又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地级政区,其市辖区规模明显偏小。从统计指标看,温州市建成区面积与宁波市相同,而宁波市区面积几乎是温州市区的两倍。崔功豪特别指出:“城市空间只要经过优化配制才能达到与功能发展协调的目的。城市空间的扩大,应当是有步骤的、有序的、是与城市功能活动的发展需求相吻合的。”因此,温州市区如果再不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的优化配制与功能发展协调将难以达到。
(三)规划实施不畅是阻碍市区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
温州大都市区已经形成了以瓯江为中心的城镇密集群。城市沿江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和空间环境,但由于行政管理的分割,仍重复着各自城镇建设的路子。如像行政区划属乐清市的七里片及永嘉县的瓯北片,是温州城市规划区内的两大片区,但由于没有解决好行政区划问题,因而不利于沿江地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如对于瓯江北岸的三江口地区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温州市和永嘉县就有不同的规划,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开发;瓯江上的江心屿是我国四大名屿之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在其北岸的瓯北沿江地区,建起了许多高层建筑,江心屿相对低矮的古建筑在现代的高层建筑映衬之下,显得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其景观环境。
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不合理所导致的表面后果是:中心城区的扩展难以推进,城镇之间发展协调困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难以在大区域内合理布局,资源难以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进一步的后果则是城市的综合(核心)竞争能力受到削弱,大都市区投资环境变差,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
行政区划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体制,是国家结构的重要组织形式,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关领导同志深刻指出,行政区划调整好了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投入成本低产出效益高的举措。因此,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创新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
(一)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在瓯江两岸将温州市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改革创新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是整个温州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一是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二是有利于统一规划。三是有利于温州市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有利于温州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瓯江两岸统一规划后,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这将会大大增强市区人口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推进瓯江两岸的文化交流,特别有助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的现代文化氛围,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让温州市人民共同珍惜悠久历史,保护优美自然环境,建设一个将传统文化和现代都市文明有机结合的新温州。
(二)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现实性
改革创新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既有历史的连续性,又有现实的可能性。
一是瓯江两岸和市区联系紧密,在历史上实为一体。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建东瓯王都,辖瓯江两岸地。永嘉郡位于瓯江两岸,正含有“永长且美”之意,故郡之命名实为其地理位置的反映。
二是贯穿东西南北、发达的道路交通体系,已将温州大都市区的大部分城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扩展中心城区空间,扩大行政管理的范围,减少行政管理建制提供了条件。
三是行政区划制约温州大都市区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已成为温州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也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四是我国长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密集地区已开展了多次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行政区划调整,为温州行政区划体制创新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五是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定地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促进大都市区的发展。
所有这些均为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创新提供了条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实践空间。
(三)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三个温州”和实施东拓、南接、北连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近期“向东、跨江、面海、扇形”的发展方向,扩大中心城区规模,构筑大都市框架,实现温州从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跃,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转变。
第一、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目标。温州市大都市的规划布局从原来的三区向洞头、永嘉、乐清、瑞安扩展,应加快进行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特大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符合新时期行政区划调整“缩省扩县、省县直管、市制创新、乡镇自治”、“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增强经济活力”的总体趋势;有利于温州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第三、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依据。一是党的十六大和浙江省、温州市党代会、人代会报告。二是《关于加强行政区划调整的科学论证和规划工作的通知》(民函【2003】73号)。三是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温州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四)市辖区行政区划布局的方案比较(略)(五)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对策建议
调整温州市辖区行政区划需要必要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建议:一是建立新型的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明确市、区管理目标,坚持“转变职能,统筹发展”、“责权利统一”、“人随事走,财随事转”的原则,充分调动区级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二是确立科学配置资源,优化公共服务原则,对教育、公共事业、电信、户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资源进行整合,理顺关系,服务市民群众,加强区域协调和城市间的协调;三是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公路网规划、城市发展理念规划等等;四是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如产权、投融资、土地制度、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
同时,必须健全法规,完善法制。建议修改《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使法规在实践和修改的互动中得以健康发展。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将《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上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管理法》,使其具有应有的法律权威;二是要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管理法》的规范性条文。增加同其他基本法律相同的法律框架体系,规定总则、行政区划的管理权限、行政区划的规划、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等;三是要增加《市辖区设置标准》。要明确设置的范围、设置的标准、设置的原则、特殊区域的设置、中心城市郊县(县级市)改设市辖区的标准和特别规定。
行政区划的调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特殊的例子是深圳和珠海。1992年以后,经过行政区划调整而设置的城市,都获得了新的动力,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以上研究分析,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普遍得到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因此,温州要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取得主动地位,必须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同时,行政区划的调整还应与政府的职能改革相结合,与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相结合,与大都市区地区管治体系的建立相结合。另外,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牵涉面很广,是一个资源、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因此,在调整前期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研工作和宣传发动工作,在调整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从全局出发,从社会利益出发,在调整后,要妥善安排有关干部及人员,确保社会的稳定和适应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行政区划调整对宁波经济发展的促进
行政区划调整对宁波经济发展的促进
孔航挺
(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联系,行政区划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宁波发展的历史中,已经进行了几次行政区划的调整,例如鄞县撤销设立鄞州区等。在发展至今,“老三区”的位置狭隘,制约了宁波中心城区的发展。近来,又有各方面消息传出宁波市区各区之间的区划将进行调整,包括了鄞州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和海曙区之间的辖区的互相调整。本文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探究区划调整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和所需遵循的原则,能够从原理上对此次的区划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宁波 行政区划 区域经济
一、引言
1.1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的概念
经济区域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生产流通等方面存在分工和协作,各类经济资源具有较强聚集性和辐射性的经济区域综合体。经济区的主要特征是“中心一外围”市场结构和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高效性(集聚经济),所以经济区在空间上必然是非均衡分布的。(刘君德,1996)。
[1] 而所谓行政区划,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国家行为,则是国家根据政权建设、经济 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的法律规定,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等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 政区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相关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刘君德,1996)。
[1] 1.2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内在联系
行政区和经济区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行政区是内向的、封闭的,而经济区是外向的、开放的。
行政权力只能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起作用,经济活动却不直受到任何边界的限制(周振鹤,1990)。一般来说,行政区划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而经济区则会不断发生变化。行政区划跟经济区往往存在一些矛盾,随着经济区的不断演化和发展,对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是必要的,但是,不可能依靠行政区划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一般来说行政区划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巩固基层政权、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行政区划的最初起因主要是国家统治的需要,是从政治方面考虑的,经济的因素只占极少的分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行政区划的划分越来越多地考虑经济发展的要求(张德江,1991)。而我国作为单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行政区划的经济功能更加突出。行政建制的撤设、行政区的规模等级、行政区范围的合理性及行政中心的设置等,影响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与配置、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因而,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行政区划的调整不仅涉及地方市场范围的调整,也影响着地方政府行政和财政管理。近年来,地级市的行政区划的调整频繁的进行,例如厦门调整市内行政区划调整,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划,这些调整也都是出于经济发展上的需求。
[2]
[2]
二、宁波发展历史与前瞻
赵艳莉等研究者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功能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他们认为宁波未来的城市功能应趋向“服务型城市”、“宜居型城市”和“生态人文型城市”。宁波作为一个滨海的港口城市,以国际性港口城市转型案例来看,国际先进港口城市在经历港口大工业的发展阶段后,大多都将重心转移到了城市功能的综合发展,注重港口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其功能转型与提升主要集中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集散功能完善、滨水地带再开发和创新功能培育四个方面。这也应该是宁波想要向国际港口大都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宁波的发展历程来看,从以政治功能为主、兼顾港口贸易的传统城镇,逐步向综合服务型城市转型。同时,宁波的主导产业也由原来的以传统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向重化工业、传统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并举,现代物流、贸易、金融和旅游等行业共同发展转型。其城市功能的逐步演变以结构的优化更迭为基础,并与区域交通格局的改变和国家地方政策的引导有着密切联系。
目前的现状仍未达到世界先进港口城市标准从生产功能看,宁波是华东地区重要但不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从集散功能看,随着区域交通格局的改变,宁波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但铁路和航空运输,尤其是航空运输的短缺仍未得到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赵艳莉等研究者为宁波的发展做了一个规划期内和远景的目标,以规划期内实现现代化港口城市、远景实现亚洲重要国际都会城市为目标,将宁波城市功能定位为: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承接上海、辐射海西的长三角南翼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副中心;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山海生态为特色的滨海宜居城市和特色突出、多元包容的文化创意城市。这个目标我十分认同,但目前的城市内部的行政区划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我也认为这次的区划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3】
三、区划现状
前下辖6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市辖区分别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和鄞州区。其中江东区、海曙区和江北区并称为宁波的“老三区”,以三江口为中心,在宁波市的最中心地带,但是这三个区的陆域面积仅分别为34、28和208平方公里,而鄞州区却有1345平方公里。从地图上面来看老三区被周围的一些大区所包围尤其是鄞州区几乎在宁波市的西南部分将老三区围了大半圈,海曙和江东和鄞州区划上犬牙交错,鄞州东和鄞州的西部又多被海曙和江东所隔断,在交通上和产业发展上都造成了不便。所以我认为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区划调整是迫在眉睫的。
四、调整原则探析
将经济区的中心-腹地的理论放在一个城市的层面来看,市中心所在的就是经济区的中心,而中心区的规模的大小,综合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了区域的空间范围、空间结构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有序性。中心区域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他的集聚和扩散力,他能辐射的区域就越大。所以对于宁波来说市政府所在的市老三区的规模扩大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使中心区能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辐射到全宁波大市,使宁波的整体实力不断攀升。而腹地则是周围的几个县,县级市和几个偏远区。腹地是“区域中心”赖以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腹地的范围也影响着中心的未来状况。所以在一个城市之中,虽然没有城市群这样的经济区在经济活动中壁垒这么大,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中心-腹地的理论还是依旧适用。所以我认为这次的调整应该是中心和腹地之间的大小规模之间的调整,使这个比例更加适合诚实的发展。基于这一原理,我认为以下几条指导的原则是很实用的。[4](1)整合空间,构筑新型城市化格局。构筑由新型工业化带动、以网络型的城市化空间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化格局,为城市功能转型提供空间平台。也就是行政区域的划分应该更加分明,要缓解之前犬牙交错,环绕包围的姿态。
【3】(2)提升品质,强化中心城服务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入贯彻“中提升”策略,强化宁波中心城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这就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扩大中心城区的范围,以及积极培育都市区内的物流、金融、商贸、科技及风景旅游等高端服务功能,实现城市品质的提升,强化对资源和人才的吸引。
【3】(3)拓展腹地,统筹资源,推进港口资源空间重组。继续落实“无水港”“大通关”等策略,完善集疏运体系,积极拓展宁波港的内陆腹地。这也是流传的方案中的撤消奉化市设奉化区的依据所在,我认为这也是可行的。
【3】
五、结论
1.宁波的城市发展到了受制于中心城区过于狭窄的瓶颈期,行政区划的调整迫在眉睫。
2.行政区域与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有助于经济发展,有助于城市良性发展。3.宁波市目前的行政区划存在一些导致城市难以更好发展的缺点,例如中心城区过于狭窄,区与区之间位置分布不佳等。
4.整合空间,调整中心区与腹地之间的规模比例,强化中心城的服务功能,强化宁波中心城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拓展腹地,为中心都市区的发展做好强有力的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伟林,郝前进,周吉节
行政区划调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世界经济文海[J] 2007 5 82~91 [2] 王贤彬,聂海峰 行政区划调整与经济增长 管理世界[J] 2010 4 42~53 [3] 赵艳莉,谢 晖,赵 虎 宁波城市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分析 规划师[J] 86~90 [4] 许庆明 城市与区域经济专题[R] 1~16
第三篇:中国多个城市调整行政区划 服务经济发展
中国多个城市调整行政区划 服务经济发展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靓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北京市日前宣布了涉及最核心城区的区划调整方案: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东城、崇文、西城、宣武四个区将撤销,同时成立两个新的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故宫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及中南海所在的北京市西城区同时向南扩充版图,这一调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近一年来,中国国内数个城市已经陆续进行了改革调整行政区划,包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沈阳等。此外,除上述直辖市、经济特区、省会城市,部分大中城市也着手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或正酝酿调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焦洪昌指出,很多行政区划的调整都是跟经济发展关联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要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界限,必然是要引起行政区划的变化。
“最近的调整非常大,有可能在中国形成一个趋势”,焦洪昌教授分析指出,“或将形成某种示范效应。”
北京城区“四合二” 整合利用核心区资源
对于北京市政府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国务院近日做出批复,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调整后,新东城区面积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万人。新西城区面积5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6万人。北京市政府消息称,此次涉及北京最核心区的区划调整,有四大好处:一,有利于推进核心区南北区域均衡发展;二,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四,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对北京最大的影响是发展空间。北京四个城区发展一直不平衡,东西城发展比较快,宣武崇文发展较慢,崇文宣武有空间没有钱,而东西城是有钱但没有发展空间。”焦洪昌教授分析称,四区合并能够缓解北京发展(香港)空间不均衡的问题,使南北发展保持平衡。同时,将会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减少管理重复等问题,防止在小范围内互相争项目。
焦洪昌教授说,从行政区划合并来说,此次调整是实现“大北京战略”的一个方面,前几年北京忙于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等,在经济发展上如果再没有大的举措战略,就可能落后于上海、天津等城市。
上海南汇并入浦东新区 新浦东“二次创业”
2009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新浦东面积1210平方公里,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412万,经济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浦东新区,并不仅仅是面积、人口、生产总值上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国家战略和整体功能的显著提升。如今,“二次创业”的浦东,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到2020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地区
生产总值占上海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真正成为联系国内外经济的重要枢纽。
天津撤三区并为滨海新区 行政架构精简高效
2009年11月,天津官方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复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方案,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正式揭牌。
调整后的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0万,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城区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九个功能区。城区管理机构主要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功能区管理机构主要行使经济发展职能。
重庆设中国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 西部大市场催生
今年6月18日,适逢重庆直辖市成立13周年,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主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两江新区将是政策最优的新区,其政策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政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的叠加,同时国务院明确指出,重庆两江新区政策将比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
沈阳三区合署建大浑南 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今年2月末,沈阳宣布对行政区划进行局部调整,其中最具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是:将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合署办公,形成建设大浑南的新格局。同时和平、沈河、大东、皇姑等中心城区发展空间有了新的拓展。
区划调整后,大浑南将成为沈阳新的核心拓展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大浑南的发展目标是,发展成为城市空间和功能完善拓展区、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首善区、科学发展示范区。
北京公布区划调整的第二天,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扩大到全市,将宝安、龙岗纳入特区范围,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91平方公里,面积将增加5倍,这也意味着深圳进入了“大特区”的时代,特区一体化进程驶入快车道。
从2010年7月1日开始,101项特区法规开始在全市适用。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困扰特区内外执法的“一市两法”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同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市,也将与深圳一样,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解决长期存在的“一市两法”问题。
今年6月20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海峡论坛大会上透露:“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这意味着,厦门经济特区将从岛内130多平方公里延伸到岛内外1500多平方公里,面积增加10倍多,并实现行政区划、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三区合一”。
孙春兰表示,国务院已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厦门市紧接着出台户籍新政,将从今年8月起对厦门市现有户籍政策进行调整,实行暂住人口落户厦门等一系列新政策。媒体分析称,在此背景下出台落户新政,将有利于厦门岛外吸引和引进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动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
50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划建议ZT 这是一份早年抄录的一份在我国建立50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划建议,迄今也有多年了,也不知作者是谁,但觉得很有道理:
1、力求使重新划分后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人口相对均衡,区域版图完整紧凑。
2、力求使新的行政区划能够适应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严格把握直辖市标准,有限度地增设直辖市。
4、力求通过最小的调整辐度达到最佳的调整效果。
5、希望利用区划调整的机会对行政区划称谓进行规范。
实际上,相应配套的,应该还有把银监、税务、海关、质监、商检/卫检/检疫、环保、土地管理等全国性管理监控职能,实行类似军区那样的大区化,彻底与地方行政脱钩。
还有一条要配套的,是“省管县、县管村”,取消地市一级和乡镇一级的行政建置——但是,这一条要实施,估计很难。不多说了,先上一张图: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面积2754平方公里,人口681万(2003年数字),辖区范围不变。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面积25.4平方公里,人口44.89万(2003年数字),辖区范围不变。
台湾省(台)省会:台北 面积3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2260万(2003年数字),辖区范围不变。
河南省(豫)省会:郑州 面积81846平方公里,人口4996万,辖区范围: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洛阳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台前、范县除外),开封市,驻马店市的西平。
汉江省(楚)◆ 省会:襄樊 面积82626平方公里,人口2251万,辖区范围: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广水除外),神农架林区;河南省南阳市,驻马店市的泌阳。
湖北省(鄂)省会:武汉 面积78119平方公里,人口3663万,辖区范围: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随州市的广水,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荆门市,荆州市的监利、洪湖,省直辖的仙桃、天门、潜江。
三峡省(荆)◆ 省会:宜昌 面积113954平方公里,人口2543万,辖区范围: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监利、洪湖除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常德市的石门、临澧、澧县、津市、怀化市的沅陵;重庆市的巫山、奉节、巫溪、云阳、开县、万州区。
湖南省(湘)省会:长沙 面积117243平方公里,人口4562万,辖区范围: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石门、临澧、澧县、津市除外),娄底市,邵阳市(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除外),湘潭市,株州市,衡阳市,郴州市。
桂林省(桂)◆ 省会:桂林 面积118411平方公里,人口2201万,辖区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贺州市,梧州市的蒙山,柳州地区的三江、融安、融水;湖南省永州市,怀化市(沅陵除外),邵阳市的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
梅汕省(梅)◆ 省会:兴宁 面积96741平方公里,人口3358万,辖区范围:广东省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河源市;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
广东省(粤)省会:广州 面积86689平方公里(含东莞东半部),人口3072万(含东莞东半部),辖区范围: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东部樟木头一带除外),惠州市的龙门,韶关市,清远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珠海市,肇庆市,云浮市(罗定除外)。
广西壮族自治区(邕)首府:南宁 面积149389平方公里,人口2558万,辖区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崇左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浦北除外),百色地区,河池地区,柳州市(三江、融安、融水除外),来宾市,贵港市(桂平、平南除外)。
广南省(雷)◆ 省会:湛江 面积71156平方公里,人口3043万,辖区范围:广东省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云浮市的罗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的浦北,贵港市的平南、桂平,梧州市(蒙山除外)。
海南省(琼)省会:海口 面积34000平方公里,人口787万,辖区范围不变。
北川省(剑)◆ 省会:达州(三汇镇)面积113012平方公里,人口3091万,辖区范围:四川省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陕西省汉中市(佛坪除外),安康市(宁陕除外);重庆市的城口。
西川省(蜀)省会:成都 面积296953平方公里,人口3379万,辖区范围: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石棉、汉源除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除外)。
南川省(隽)◆ 省会:宜宾 面积150274平方公里,人口3099万,辖区范围: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云南省昭通市。
贵州省(黔)省会:贵阳 面积165023平方公里,人口3536万,辖区范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除外)。
云南省(滇)省会:昆明 面积371226平方公里,人口3580万,辖区范围:云南省(昭通市除外)。
西藏自治区(藏)首府:拉萨 面积1268561平方公里,人口250万,辖区范围不变。
陕西省(陕)省会:西安 面积194709平方公里,人口3292万,辖区范围:陕西省西安市,商洛地区,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宝鸡市,延安市,榆林市,安康市的宁陕,汉中市的佛坪;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地区的平凉、华亭、崇信、泾川、灵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首府:银川 面积137326平方公里,人口608万,辖区范围: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阿拉善左旗。
陇西省(陇)◆ 省会:兰州 面积162539平方公里,人口1752万,辖区范围: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地区,陇南地区,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平凉地区的庄浪、静宁,武威地区的天祝、古浪。
甘肃省(甘)省会:张掖 面积457062平方公里,人口404万,辖区范围:甘肃省张掖地区,金昌市,武威地区(天祝、古浪除外),嘉峪关市,酒泉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青海省(青)省会:西宁 面积714694平方公里,人口478万,辖区范围不变。
16、其它微调地区:
河南省的台前、范县,被山东省所包围,安徽省的天长市,被江苏省所包围,皆与邻省交通方便,而与本省交通不便,同时也给山东、江苏两省的省域综合开发特别是交通网络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建议将台前、范县就近划入山东省管辖,将天长划入江苏省管辖。
也有人建议将浙江省舟山市划归上海,扩大上海的辖区。我认为如果为了上海建深水海港,仅将嵊泗县所属诸岛划入即可满足需要。
17、港澳台:
由于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暂不宜仓促地与其相邻的深圳、珠海等地进行整合,建议仍保留其特别行政区称谓及其区划界线。如欲调整,也要等到几十年之后。对于台湾省,尚未回归,更不宜对其区划调整作过多的设想。
关于此建议方案对省级行政区进行调整的详细情况,请参阅文后所附《调整后省级行政区划情况一览表》。当然,我的省级行政区划调整建议方案由于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于一些省的名称,我还觉得有些不妥,尚希望专家们指教。
我还以为是要增加外蒙古自治区、外兴安岭省、贝加尔湖省、海参崴直辖市、库页省、琉球自治区、东京特别行政区、克什米尔特区、江心坡特区、......12、甘肃、宁夏及内蒙西部地区:
现在的甘肃省,东西过于狭长,乌鞘岭西北方向的河西走廊地区和乌鞘岭以南以兰州为中心的地区两部分之间自然地理及人文差异较大,而且距离较远,交通不便。
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的三旗在1955年以前曾分别归甘肃和宁夏管辖,故建议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整合建立新省,这样将有利于对黑河流域及巴丹吉林沙漠进行综合治理。因其地位于甘州(张掖)、肃州(酒泉)旧地,故用甘肃省名命名此省。
而将以兰州为中心的省份命名为陇西省,并按照方便交通的原则,将六盘山以东的平凉地区部分市县及庆阳地区划入陕西。
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和乌海市,因其与宁夏接近,仍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便于宁夏对其风沙源地腾格里沙漠进行统筹治理。
13、青海:
青海省的区划以保持现状为好。为平衡省会的辐射区域,我也曾设想过将西宁一带划归兰州所在省,而将青海省会西迁至格尔木,后来觉得此办法不利于环保,将可能对青藏高原北部及柴达木盆地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致命破坏,故而放弃将青海省会西迁的设想。
14、西藏:
西藏的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为250万,在中国现有省级区划中,仅高于澳门,为了达到省级行政区人口、面积大体均衡的目标,我觉得西藏的区划仍以保持现状为好。
有人提出将藏东的昌都、林芝与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合并,恢复西康省,我也觉得不妥。首先是人口偏少,初步估算人口约170万;其次是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若在此建立一省,随着省会城市建设及省域经济的加速发展,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有遭受严重破坏的可能,这样看来,西藏的辖区范围还是保持现状为好。
10、川陕交界地区:
陕南汉中、安康二市居于秦岭之南,自然地理、地域文化与陕西中北部差异较大,且由于秦岭的阻隔,此二市与省会西安之间交通多有不便,虽近年筑成西康铁路,但作用仍有限。四川面积较大,人口较多,东北部的达州、巴中、广元、南充、广安五市与省会成都距离较远,而陕南、川东北之间的大巴山、米仓山比秦岭低得多,不妨将陕南与川东北联合组建一省(暂定名为北川省)。
但在这一地区选择省会较为困难,若论地理中心,应选巴中,但巴中城市规模小,交通状况不佳,缺少发展空间;若论最大城市应选南充,但南充位置过于偏南,且与盆地内原有两大省会级城市成都和重庆距离都很近,不利于城市自身发展及带动全省;其他如汉中、安康、广元三市则地理位置更偏,反复权衡,综合考虑中心位置、交通条件、与现有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等诸多因素,我觉得达州附近为最佳,如在达州附近的三汇镇一带建设新省会,此地铁路可通成都、重庆、安康,南边约30公里处的大竹为多条主要公路交汇处,又有水运之便,当为最佳选择。
对于陕西的划分,也有一些人建议保留汉中、安康在陕西省内,而将北部划出,与甘肃庆阳地区组建新省,省会设在延安。这样的划分我也设想过,但后来觉得陕北一带人口密度较小,单独设省规模嫌小,而且延安一带自然生态破坏严重,水源不足,又有谷地地形的约束,城市缺乏发展空间,因此放弃在陕北单独建省的想法。
11、川滇交界地区:
四川、云南两省省会之间,距离很远,交通不便,建立在此增设一省(暂名为南川省,简称隽,源自汉晋南北朝时“越隽”之地名,另有两字,“邛”和“泸”亦可考虑,但“邛”与海南之“琼”同音,“泸”又与泸州市争名,只能放弃。有人建议将此省命名为金沙江省,我认为金沙江大部分河段并不在此省,不宜用此省名),此省范围包括四川的宜宾、泸州、内江、自贡、乐山、攀枝花、凉山彝族自治州全部和汉源、石棉、九龙三县,以及云南昭通市所辖全部市县。省会宜宾。有人建议将此省省会设在西昌或攀枝花,我觉不妥,因为此省的人口多居于东部5市,宜宾更接近此省的人口中心,且交通条件更为优越。
6、豫鄂交界地区:
对于河南、湖北交界地区,有人提出以信阳为省会建立一省的方案,但我以为,若在此二省交界地带建省,以信阳为省会不如以襄樊为省会更好。信阳的交通中心地位受到同在京广线上的郑州和武汉的制约,且京广线上已有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5个省会城市,不宜再在这一线上增加新的省会城市。所以我的意见是这一地区以襄樊为省会建立新省(暂名为汉江省),辖区基本包括襄樊市、十堰市、南阳市及随州市(广水除外),这样就可以有效疏解京广线的交通压力。并可使各省会城市错落排列,以尽量减少省会辐射区域的交叠与空白。
7、三峡地区:
在三峡地区建省的意见早就有人提出,但后来设立了重庆市,基本取代了三峡省。但重庆直辖市并未包括整个三峡库区特别是距三峡坝址不远的宜昌市。作为管理三峡库区的省会城市,宜昌位于三峡水坝附近,远比重庆管理三峡库区更为合适。现在要重新分省,在三峡地区增设一省又似成必然。我建议在这一地区以宜昌为省会建立三峡省,同时相应缩小重庆市的管辖范围,因有枝柳铁路方便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与宜昌之间的交通,所以我觉得应将以上二市州纳入三峡省。
8、湘黔桂粤交界地区:
在这几省交界地带,湖南省会长沙偏于东北,广西首府南宁偏于西南,贵州省会贵阳又略偏西,在其间自然形成了以桂林为中心的一块较大的远离各省省会的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区内中西部地区,东部的桂林、贺州、梧州、玉林、北海及贵港市的部分地区壮族人口比例较低,居民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主,建议将上述地区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划出,与相邻省份的远离省会地区共同组建新省。桂林市以前曾为广西省的省会,与附近各省会城市距离适中,文化旅游资源也较丰富,建议在此以桂林为省会组建一省(暂名桂林省或广北省),辖区包括广西桂林、贺州全部及柳州北部三县,湘西南永州全部及邵阳、怀化的部分地区,同时也可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四县划入。另外,在广西、广东交界地区以湛江为省会组建一省(暂名为广南省),辖区包括广西梧州、玉林、北海和贵港、钦州的部分县市,广东的湛江、茂名、阳江及云浮的罗定市。设立此省,可加大梧州一带与沿海的联系,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9、粤闽赣交界地区:
粤闽赣交界地区的梅州、河源、赣州及龙岩西部地区基本为客家人聚居地,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为闽南语潮汕方言区,建议在上述地区以兴宁为省会建立一省(暂名为梅汕省)。有很多区划专家和爱好者都赞同在这一地区组建一省,但有人提出以汕头为省会。我觉得,就这一区域来说,经济上汕头确实比梅州更强,但其位置过于偏南,而兴宁位于粤东地区一个较大的宽谷之中,交通中心作用也很突出,而且更接近这一区域的地理中心。若以兴宁为省会会比以汕头为省会对腹地的拉动作用更强,所以我的意见倾向于以兴宁为省会。此地区另一个较具有竞争力的省会候选城市是位于兴宁以东的梅州,梅州为客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城市,但位于狭窄河谷之中,城市发展空间不足。不论是选梅州还是选兴宁,都将有利于带动内陆地区特别是赣州等地的经济发展。
1、北京及周边地区:
对于北京、天津以东、以北的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4个地级市以及京津中间所包围的隶属于河北廊坊的三河、大厂、香河3市县,我建议划归北京,组建一个首都特别行政区——北京都,这样可有利于北京大都市辐射作用的发挥,促进京北、京东这一带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区划版图的完整,将天津蓟县也划入本行政区。
原北京直辖市在行政级别上或领导级别上往往要高于其它行政区,但其区划范围偏小,与高配的行政级别很不相称,如果按这样的方案进行调整,北京都的面积达到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0多万,其作为首都行政级别高于其它行政区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原设在河北省境内的部分中央直属单位及北京市属单位(如北戴河、最近迁到曹妃甸的首钢等)也摆脱了飞地状态的尴尬。
在这一地区的划分上,我也曾考虑过将河北北部四地级市及京津中间三市县划入天津成立一省,但其外形很不完整,不便于进行统筹规划,也会限制北京强大辐射作用的发挥。我也曾考虑将这四地级市与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进行整合,重新组建新省,但在这一地区又很难找到足以带动2000—3000万人口地域的中心城市。秦皇岛因过于靠近沿海,对内陆地区的带动作用不足;张家口因在北京的主要供水河流永定河的上游,如果定为省会,必然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夺取京津的城市水源;唐山距京津过近且交通中心地位不突出;其它如承德、赤峰更难具备省会城市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最终还是觉得把这4市直接划入北京显得更合理而且易于操作。
2、增设大连、深圳两个直辖市:
直辖市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对于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直辖市的设立,应该持谨慎的态度,不能一哄而上。我的意见是只增设大连、深圳两个直辖市(改称为郡)。
根据2004年中国内地城市GDP排名,前20位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无锡、成都、青岛、宁波、大连、武汉、南京、沈阳、哈尔滨、佛山、石家庄、济南。这些城市中,符合前文所述直辖市设立五条标准的只有大连、深圳两市(大连市户籍人口超过268万,深圳市户籍人口165万,若包括暂住人口在内,其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其它几个非省会城市苏州、无锡、宁波、佛山因城市人口规模不足或距现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过近而不能入选,青岛则因有一定的辐射范围而适合做省会不适合做直辖市。
对于原行政区划中的重庆直辖市,我觉得区划范围过大,建议划小区划范围。
3、东北地区:
在东北地区北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地区以齐齐哈尔为中心可形成一个省级区域,可以以齐齐哈尔为省会组建一省,因横跨大小兴安岭,并包含兴安盟大部分地区,可名为兴安省。考虑到哈尔滨的城市辐射作用远大于齐齐哈尔,而大庆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辐射能力更弱,故将大庆市的林甸、杜尔伯特二县划入兴安省。这一省的设立在相当一部分区划专家及爱好者中基本已形成共识。
通辽、赤峰一带的归属问题,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民国时期,此地曾归热河省和辽宁省管辖,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一段时间将这一地区分别划入吉林和辽宁,区划格局也不够理想,但若不将通辽、赤峰一带从内蒙古划出,则又破坏了整个东北经济区域的完整。所以我建议将通辽、赤峰和吉林省白城市组合建立一省(暂定名辽北省),省会通辽。
4、胶东地区:
胶东地区的中心城市非青岛莫属,青岛的城市辐射范围完全可以囊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4个地级市及日照市的部分地区,在此建议以青岛为省会设立一省,而不应设立直辖市。
5、淮河流域:
对于淮河流域,有很多人的意见是在此增设一个省,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如果要重新分省,分解人口大省是必要的,而这一地区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均为人口大省,若只在此以徐州为省会增设一省,这一地区各省的人口仍然偏多。
我的意见是在这一地区以徐州和阜阳为省会分别设立两省(暂定名为沂河省和淮阳省),以有效分解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的人口规模。即使这样划分,江苏省的人口仍然超过5000万,山东、河南及新增设二省的人口也接近5000万,在全国仍属人口大省。
5、希望利用区划调整的机会对行政区划称谓进行规范。
省级行政区划称谓保留原有的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三种称谓,对于“直辖市”,建议采取旧名新用的办法,将其改称为“都”和“郡”,其辖区范围内如果有较大居民点,仍可设“市”,避免了原来行政区划中央直辖市、省直辖市和地级市、县级市难以区分的尴尬,也解决了直辖市辖区内较大居民点不能再设市的问题。
现属民族自治区的民族自治州、盟、县划归省管辖后仍保留民族自治制度,保留自治州、盟、自治县的称谓。
4、力求通过最小的调整辐度达到最佳的调整效果。
此建议方案尽量保留原有的省级行政区划界线和原有省名,只对个别边缘县市进行调整。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到,我的方案中,保留的省界占省界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新建省区的面积也只占全国面积的34%,不会对全国的稳定造成太大的影响。对于上海市、山西省、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9个一级行政区,分别从地域独立性和政治、历史等方面考虑,都保持原有区划不变
3、严格把握直辖市标准,有限度地增设直辖市。
我建议的增设直辖市的城市标准是:
①城市GDP规模和市区人口规模应均位于全国前20位以内。
②具有一定的地域独立性,同时不能成为2000万人口以上区域的交通中心。
③具有广及数省的经济辐射能力。
④非现行区划的省会城市。
⑤与现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于有人建议将沈阳、武汉、广州、青岛、西安、南京、哈尔滨等较大的城市改设为直辖市的想法,我不赞同,理由如下:
①这几个城市与周边地域结合的过于紧密,如果改设直辖市,会使这几个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受到限制。在这些城市附近新建省会又将造成省级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的分离,反而抑制了新建直辖市的发展,与建立直辖市的初衷背道而驰。
②如果把这几个城市设为直辖市,其辖区范围若与天津、上海相当,则无法在城市外围地域重新确定省会级中心城市,也无法把这些城市的外围地域划入别省;若设立的直辖市的辖区范围与重庆市相当,则又与省的辖区范围没有什么区别。故建议仍以沈阳、广州、武汉、青岛、南京、西安、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设省。
③现有省会城市如果改为直辖市,必然涉及省机关、工作人员的大规模迁移,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家属也要进行工作调动,这将给中央和地方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也会由此引发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果按此方案少量增加省份,只会有少部分人员调动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④对于有些人所持的设立直辖市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论,我认为是错误的,这种所谓理论完全是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产物。如果说设立直辖市确实刺激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加快发展的话,那么这种发展也是以其邻近地区经济的减缓发展为代价的,有“劫贫济富”之嫌。
2、力求使新的行政区划能够适应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此建议方案可使一个省级行政区以省会(首府)城市为中心、以其他中型城市为辅助、以现有铁路、公路及水运交通网络为框架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区域。
原有的省会城市均能较好地发挥地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全部保留作为新区划的省会。在原有的省会城市的基础上,将齐齐哈尔、通辽、青岛、徐州、阜阳、襄樊、宜昌、桂林、兴宁、湛江、达州、宜宾、张掖、阿克苏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建立新省,重点培植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区域,使这些中心城市与原有省会城市一起构成中国的地域中心城市网络,以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兼顾中型城市即二级城市对周边市县的辐射作用。
在新省会选址问题上,重点考虑新省会城市的水源、交通、人口和经济规模等方面因素,以能够在较大区域内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中型城市作为首选。比如将兴宁、宜宾、张掖、阿克苏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而未将与之邻近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汕头、西昌、酒泉、库尔勒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则主要是从水源、交通等方面进行考虑,以期为新省会城市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从交通线路平衡的角度考虑,原来京沪线上省会级城市有天津、济南、南京、上海4个,京广线上省会级城市有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5个,而京九线上省会城市只有南昌1个,现在选择阜阳作为省会,将深圳升为直辖市,使这一线上的省会级城市达到3个,使原来三线不平衡的局面多少有些改善。
此建议方案希望能够通过对省级行政区划的调整,达到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上述新确定为省会的城市除青岛外,其所辐射的地区,与其邻近地区相比,均为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独立建省,定将有利于中央对这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进行重点扶持,从而推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建议方案关注了地域文化方面的因素。对于客家人及客家方言的主要分布地区粤东、赣南、闽西地区,建议单独组建一省(初定名为梅汕省),既可利于这一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利于保护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俗文化遗存。对内蒙古、甘肃、新疆、陕西等省区的拆分,也在相当程度上考虑了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
我的行政区划建议方案,在认真考虑了面积、人口、自然地理环境、经济、交通、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基础上,也力求接近这种理想的区划模型结构。从建议方案地图中可以看到,中原地区各省(黄河长江下游及南部沿海地区)基本呈蜂窝状排列,而且都能以一个较大城市形成一个高度结合的综合经济地域。
本方案按照“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原则,对现有省级区划进行调整。
具体方案是设立1都,5郡、37省、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即在原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基础上,增设16个省级行政区,使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总数达到50个。
建议方案的调整思路是:
1、力求使重新划分后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人口相对均衡,区域版图完整紧凑。
现行行政区划的四川、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辽宁、陕西等省区,人口较多,有几个大省的人口甚至超过了英、法等国,现将其进行拆分。按此方案调整后,各省份除江苏(5265万人)外人口都保持在5000万人以下。
现行行政区划中,新疆、内蒙古、甘肃三个省区面积过大或过于狭长,建议进行拆分。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现行区划也不尽合理,也应做出适度调整。按此方案进行调整后,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版图更加完整紧凑,各省级行政区域的长宽比例均不超过3:1。从行政区划组合结构上来说,各行政区如果能够呈蜂窝状排列,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使行政区内各市县到省会之间的距离都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这样就可以在交通、通讯等方面大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中最接近这种模型结构的是法国的省级行政区划(非大区级行政区划),我国由于幅员面积较大,各地自然及人文条件相差悬殊,不可能在全国应用这种区划模型。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中仅在中原地区能够体现出这种模型结构。
第四篇:技术区域创新网络初探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术区域创新网络初探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在区域结构中,区域创新网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区域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就显得尤为重
要,本文将主要从区域创新网络定义,特征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论述。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特征对经济的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被广泛传知的名言,充分彰显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技术在区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中始终最活跃和关键的要素之一,原因在于:技术本身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并且能够渗透和扩散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的深刻的影响。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了衡量以区域为中心的经济格局中所处地位的关键要素。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直接关系到以国家和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潜力,未来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既然技术与技术创新是这么的重要,那么我们首先来探讨下,什么是技术,而什么又是技术创新?技术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说实在的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了解技术的实际内涵。技术是“一般是指劳动工具的总称,或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①而在本文所探讨的是涉及经济学问题方面的,那我们所关心的技术则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使用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知识,经验,具体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工艺流程等所谓硬技术,以及生产技能,管理方法与经验等软技术。那什么是技术创新。所谓的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因而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样说,技术以及技术创新是决定一国或者一区域内经济或者更甚为政治长久发展和繁荣下去的根本动力和支撑。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社会大分工的时代,行业内的专业分工越来越明确,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说在专业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区域之间的合作也越显重要,专业分工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者单个买去是无法运作的,就像汽车行业,你这个厂生产轮胎,我买去能开吗?很显然是不能的。而另一个厂是生产汽车玻璃的,你能单独买一块玻璃回去开吗,恐怕别人会误以为你可能需要去找医生了。所以我们说区域合作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合作内的各个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也更能吸引消费者来购买,这是一个双赢的场面。同样放在技术上来讲也是一样的道理,技术也需要合作,我们把这样的技术创新的合作,称之为区域创新网络。
一 区域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网络是从空间组织的角度考察的,是在地理上的集聚及相关联系的加强,而产生的一种心的技术创新空间组织形式。有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地方行为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① 阿尔丁夫.技术经济学【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
4相对稳定的系统。”①也有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政府提供并维持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长期合作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稳定的联系网络”②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内一组纵横交错,不可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区域内包括政府,企业,R&D机构,金融机构,协会,个人等主体,为实现互动学习和创新活动,并在互动中学习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的总和”③综合这样的几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其中着这样的几个要素: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关系通道,空间,结点。首先来看看创新主体,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做的主人翁如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的要素去推动这个创新网络发展的主体人或单位;而创新资源同样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在创新过程中能够被创新主体所利用的包括知识,技术,资金,信息,政策,制度以及规则,这是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支撑的要素;第三我们说的关系通道则是这个网络发展的根本渠道,主要变现形式是:会议交流,合作协议,研讨学习等正式的活动以及在人们日常生活生活中所常发生的人际交流活动,公共场合活动或者休闲活动等非正式的方式,这样来促进技术交流与传播,从而提高技术的影响力和不断的发展提高,向前进步;第四空间则是指技术创新交流的前三个要素之间联系所依托的地点与场所;第五这是结点,这个应该是这这些要素中最难理解的,是把每一个创新主体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具有扩散的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称之为结点。
二 特征
通过对区域创新网络的概念以及其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区域创新网络不是单独的某一因素在起关键作用,而是讲究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也就是说,它是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那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下这个系统具有什么特征,以便更好的理解区域创新网络。第一,很显然,既然是一个系统,那必然就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互动交流从而创造出整体远大于各部分和的经济效益; 第二就是开放性,这样的区域网络只要有任何的一项创新产生,就可能通过各种关系通道,引发各式群体的模仿,学习以及创新资源流向的调整,更表现在不仅仅是网络内部的开放,也是与外部不断发生联系的作用;由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理解这第三个特征:动态性,既然与外部交流,学习进步,就必不可免的内部各种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开放性与动态性的特征就决定了这个网络内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区域中心的,所以第四个特征就是非中心化,区域内部存在着平等的联系;既然我们称之为区域创新网络,很显然带有着区域的地方特色,那么就必然具有本地化的特征,在利用自己本土特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肯定是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
② 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创新网络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中国软科学 1999.9 102-106王德禄 区域崛起—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第398页 ③ 李青 李文军 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第476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区域内的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等)通过结成创新网络,形成一种网络化的联系和传递结构,因而能有效的降低创新主体的模仿,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与此同时,主体之间的合作所形成相互依存和分工协作,借助以整体的力量,运用系统的优势开拓外部市场和抵抗外部风险,有利于实现资金、知识、信息和创新技术等生产要素更快速的扩散、转移、创新和增值同时有利于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获得重要的创新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的交叉繁殖,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合理以及保持高效的配置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促进这一区域内产业的高度集聚,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和知识,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有利于行业标准的制定,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被称为横向联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还大大的提高了区域的竞争力,使区域或得更大利益的同时也增长了企业的核心寿命。当然事情有好有坏,区域创新网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完全都是好的,由于是市场环境中自发形成的,随着不断扩大,内部要素就越来越复杂,很容易出现浑水摸鱼,搭便车的行为,这样就会使得网络的发展缓慢,停滞甚至是解体。
四 企业创新能力作用企业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应用知识和人的智力,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企业在怎样程度上能够系统地完成与创新有关地各项活动地能力,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技术上,能否将科学的概念转化成为用户开发的产品,并且生产、制造和提供给消费者;另一方面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否能被用户认可并使用,企业可否有效地说服用户接受自己的产品;再次是企业的有效地管理这一过程,并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区域创新网络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第二: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向地方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第三:区域创新网络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流动,给企业技术创新增添了活力。第四:.区域创新网络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组织的灵活开放的创新环境,增加了产业获取和有效利用信息与知识的机会。第五:区域创新网络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这样的几个方面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企业在最少投资的环境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盖文启 《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 孙尚清 《论经济结构对策》【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4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6
5阿尔丁夫 《技术经济学》 【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4
赣南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行政班级__2008级人文教育班学号__080205027_姓名_但家丽 选课班级2008级人文教育班任课教师陈永林成绩_________
第五篇:浅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开发是企业绩效提高的根本,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并将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战略发展结合在一起。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进行解释,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性质以及目的,以此探讨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及对策▲▲
一、人力资源开发涵义
1、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通过增长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以满足企业目前和将来的发展需求,在这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侧重于强调组织的长期需求。它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调整以及培训等过程,来实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身潜力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战略发展以及创造价值的必然选择。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缰绳,放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位置。通过培养和发现人才来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
2、人力资源开发的性质
首先,人力资源开发是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要求。我国自加入WTO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外国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只有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快管理人员开发的步伐,才能跟上国际宏观经济发展的步伐。
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开发是企业绩效提高的根本,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并将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战略发展结合在一起。
最后,人力资源开发是员工提高职业能力的需求。随着管理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员工越来越重视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因为良好的职业能力必然带来强大的职业竞争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很好地满足员工对于自身职业能力提高的要求。
3、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首先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是一种针对性的教育,它不是对人员专业技术素质高低的考量,而是对员工完成组织任务的措施和路径的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一试,它必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的需求更加协调,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战略优势。其次是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实现企业的有效化和高效化。特别是通过对其职业发展方面的内容的教育,可以促使企业员工从根本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再次是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有效地将组织文化贯穿到员工的意识形态及日常工作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有效路径。
最后是健全和发展组织职能。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各个部门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组织的职能可以得到极大的发
展。
▲▲
二、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同时它也对经济的增长以及经济的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人力资源开发会对集聚人才优势产生影响。在很多的发达地区,政府都以非常优惠的政策条件,以及宽松的用人环境来吸引人才,这样就可以形成人才流以及资金流的相对聚集的现象。高层次人才不足,创新人才缺乏都会导致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才竞争力低,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的发生。最后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行业也会有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看的是: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区域行业就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而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行业的突破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立足实际情况,注重人才的引进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管理理念新颖,管理措施得当,必然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和发展活力。而要想形成比较先进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企业可以创建多元化的创业以及融资平台,吸引各类人才来进行发展,同时还可以吸引一些国外的优秀学生来,进行合作和交流。引入一些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制或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体系。
2.完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
人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要想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每位员工的能力,单靠提供工作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对此,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相应地给与奖惩、鼓励,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表现积极、成绩优秀和品质优良的工作人员,除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还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升职空间,让他们能真正体验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工作表现不佳、渎职和工作状态懒散的员工给予警告或其他处分,不能姑息养奸。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3、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机制
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员的投入上应该要注重教育优先投入,其次应该要引导和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到人才开发中,对一些重大工程,以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应该要加大人才投入的力度。同时还要加大对一些高科技、高层次人才以及金融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四、总结
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支持,因此,应该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上,以及区域总体经济增长的层面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通过完善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人才投入机制以及人才引入机制,相信区域经济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
[1]潘晓兰.论区域经济中的人力资源[J].经济师.2006(03)
[2]王顺林,陈一芳.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力策略
[J].经济师.2005(08)
[3]徐斌,马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人口学刊.2000(04)
[4]秦启虎.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