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5: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期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期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近期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近期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县党委学习科学发展的安排和要求,自3月春耕生产以来,组织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农机等部门赴各乡镇、村队采取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县农业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找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近期农业生产情况

今春,我县及早召集农口各单位、乡镇场安排春耕生产有关事宜,做好了各项备耕工作。一是加强了农资市场管理,抓好物资备耕。积极宣传农作物种植布局、品种布局,引导农民科学选购农资,消除农民购买农资的盲目性、随意性。从扶优打假、依法整顿、以信治假三个方面入手,把好农资的市场准入、市场流通、农民购买使用三大关口。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还深入开展了“红盾护农”等系列农资打假专项活动,各执法部门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四大类农资商品专项整治活动,使生产、经营的农作物品种质量检验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宣传和执法检查,有效维护了全县农资市场安全,今春我县农资市场准备充足,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加强了春灌用水管理,抓好水利备耕。我县按照“早引水、早春灌、早播种”的工作思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制订了灌溉用水计划,科学分配水量,保证了全县春灌计划的完成。三是加强农机具检修、引进工作,抓好农机备耕。我县牢固树立“春耕生产、农机先行”的意识,及早抽派技术人员深入到村队、农机户家中督促检查,上门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机户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农机配件供应和维修网点进行检查,保证农机配件质量和冬修进度。由于拖拉机检审验和农机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确保了农机具以完好的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四是认真开展了防灾减灾工作,抓好防灾备耕。按照防大汛、抗大旱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及早动手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落实防汛抗旱各项责任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同时,加大监控力度,重点加强下天吉水库、沿河地区水利设施检查和雨情、水情测报,抓紧水毁工程修复、病险工程除险加固等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勤制度。切实做好气象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各包乡镇场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入到地头、工作在村头,狠抓具体工作的督促落实。同时,为确保今年的农业重点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经常性地对各乡镇场、各下派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后发布督查通报,同时要求各乡镇场及农口各部门每3天通报1次工作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在春耕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春耕生产进度慢。从3月28日以来,各乡镇场陆续开展春春耕生产,但整体来看,进度很慢,相比去年来看,播种面积有一定差距;二是播种质量低。今年个别乡镇播种质量不过关,从全县整体来看,播种质量比今年有所退步;三是思想认识不足。今年各乡镇从抓进度、完成任务上认识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在春耕生产后期几天加大力度,争取把后期工作做好。

三、近期工作思路㈠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县将更加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努力把棉花、枸杞、畜牧、瓜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传统农业技术改造,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抓好高效节水,提高植棉作业质量和水平。合理控制棉花面积,把改良品种、科学种植、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作为着力点,切实提升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我县从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实现棉花的增产增收,除全面落实各项技术,抓好常规种植管理外,根本的出路在节水增效和品种更新。今年,我县要积极向上争取棉花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重点扩大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通过整合国家、自治区、州等项目资金,结合县财政补助资金,力争新增滴灌面积5万亩以上。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项目,促进农田平整标准化、连片规模化和大型机械跟进,实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目标。抓紧目前时机大力开展以高效节水为主题的培训活动。通过算经济账、开展科技巴扎、组织群众赴临近团场观摩等形式,让广大农牧民明白采取高效节水植棉是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购置、改进精量播种机,积极推广精量播种;要引导农户及时做好中耕、化控工作。

全力扩大枸杞面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来抓,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枸杞在农作物中所占比重小,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今年,县党委、政府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农民大幅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利用枸杞市场趋好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气扩大优质枸杞种植规模,宣传好政策,引导好农民,尤其是要投入足够的精力、人力、物力扩大托里乡的种植规模,切实推动我县枸杞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在年内新增枸杞1万亩。为此,我县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扩大种植面积。通过宣传引导,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积极引导扶持企业、集体和个人“退棉增枸杞”,并在宜林荒地、中低产田、机动地种植枸杞。同时要求林业部门抓好宣传引导,对验收合格的及时兑现补助。二是要加快品种繁育。在继续对“精杞1号”进行提纯复壮选优的同时,采取引育并举的方式,不断培育出适合本地栽植的品质优良、商品率高的新品种。动员引导有育苗经验和积极性,具备育苗生产条件的企业、农户,以大田硬枝扦插、温室硬枝扦插、大棚嫩枝扦插及组织培养等方式,参与枸杞良种苗木繁育,加快优良品种苗木的繁育速度。三是要做好服务工作。加强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杞农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托里乡枸杞技术服务站作用,结合科技特派员工作,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蹲点开展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病虫害预测预报;引导和鼓励枸杞协会、企业或者有一定实力和技术的个人,建立病虫害防治服务公司或服务队,与杞农签订合同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扩大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四是要树立品牌。继续加强对枸杞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行为,积极引导广大杞农增强品牌意识、商标意识,自觉保护和维护“**枸杞”,切实保护**枸杞品牌不受侵害;组织农户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标准进行生产,加强枸杞的农药残留监控、检测,确保枸杞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打好绿色有机、名优特色牌,提高**枸杞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五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枸杞信息网”、“中华枸杞网”等网络媒体和乌洽会、厦洽会、西洽会等招商载体,借助报纸电视的专稿专栏等形式立足于无公害、营养、健康等消费观念,进行多角度、广覆盖的全面宣传,从而提高“**枸杞”的知名度。六是要发展深加工。大力扶持以鸿锦公司为龙头的枸杞产品深加工企业,要完善配套设施,搞好配套服务,在项目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力求在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方面有新的突破。积极帮助鸿锦公司做好企业发展项目申报工作。合理规划布局,加快瓜果蔬菜发展步伐。大力发展以蔬菜温室大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今年,我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棚规划区,计划在全县建成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300座,形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格局。大力引导、鼓励农民建设标准化温室大棚,宣传州、县出台的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想方设法引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建立设施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要求县农业、科技部门要及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一方面聘请知名专家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种植户进行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现有技术力量,把技术人员送到外地学习设施农业种植的高新技术,通过他们消化吸收,举办培训班,将易行易用的种植模式进行推广。目前已落实大棚300余座,200余座正在建设中。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农业多元化发展。学习借鉴83团万亩葡萄园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八家户农场集中区域优势,扩大葡萄种植面积,促使葡萄产业向优势种植区域集中,形成规模效益,积极引导农户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同时积极培育发展西甜瓜、中华寿桃、蟠桃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多业并举格局,分散棉花、枸杞等大宗农作物的市场风险。

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加快传统畜牧业改造步伐。将畜牧业作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加快其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努力在缩短生产周期、培育优良个体上下功夫,发展专业型、规模型、密集型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草原畜牧业要坚持立草为业、以草定畜的原则,利用草场资源调查成果,将提高牧民定居水平、转变生产方式作为重点进行认真研究。依托托里乡冬都精村、八家户农场牧业二队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和大河沿子镇库苏木齐克村抗震安居整村推进建设,达到稳定牲畜数量,优化畜群结构,提升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目的。依靠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有关项目和自筹资金,计划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在农区要坚持农牧结合、以种促养,以农区充足的作物秸秆为原料,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发展肉牛肉羊和特色养殖,促进畜群畜种结构合理化、牲畜品种优良化。积极依托绿牧源肉业公司,采取政府引导,农企结合、联户经营、订单养殖等模式,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推动畜牧业向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科学化饲养的方向转变。大力实施牲畜品种改良工程,全面淘汰劣质种畜,完成黄牛改良0.69万头,进一步优化畜种畜群结构。

第二篇:农业生产积极性调研报告

农业生产积极性调研报告

农业生产积极性调研报告

粮食安全始终是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确保粮食安全基础是粮食产量,而稳定粮食生产的手段除政策、机制和气候等因素外,主要是持续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有何影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是那些?如何建立持续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数据显示:农民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生产周期密切相关

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是反映粮食生产的三个重要指标,通过对近30年来的历史数据分析,农民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生产周期密切相关。

1、农民种粮积极性变化引发粮食总产量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其中出现了几次较大波动。从粮食总产量波动图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经历了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波动的直接原因都与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关。

1978~1984年:农民种粮热情迸发,粮食总量快速增长

从197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粮食收购价格也得到大幅度提高,1979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幅度高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得1980年以后的几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加,并在1984年创下建国以来第一个新高,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快速增长到40731万吨。

1985~1988年: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粮食生产低迷

1984年农业大丰收之后,由于产生了农业和粮食问题可以过关的思想,放松了警惕。从1985年起,一方面,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削减,粮食收购价格下调;另一方面,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却大幅度上涨。双重影响使农民种粮纯收入迅速降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1985年粮食总产量比1984年减少2820万吨,减产%,是建国以来仅低于1959年粮食减产数量的年份。此后几年内粮食生产一直处于低位,到1989年总产量才回升到1984年水平,达到40755万吨。

1989~1999年:农民种粮积极性相对稳定,粮食总量恢复增产态势

这个阶段农民种粮积极性虽然出现一定波动,但相对比较稳定,粮食总产量也基本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其中1990年和1996年农民种粮积极性最高,粮食产量提高幅度也最大。

1989至1990年期间,国家实施了新一轮的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1991年达到347.5亿元,比1988年净

增加亿元,增幅高达%。再次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1989粮食收购价格上升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促使1990年粮食实现历史性丰收,达到44624万吨。

1991至1995年期间,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投资总额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相对比较稳定,全国粮食总产量均在45000万吨左右。

1996年至1999年粮食生产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期间,1994年和1996年国家两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再一次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199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又创历史新高,到达50454万吨。此后连续四年农民种粮积极性均保持较高水平。1998年我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灾,但粮食总产量仍超过1996年水平。

~: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带来严峻的粮食生产形势

粮食连年丰收,国家按保护价敞开

收购余粮并贮存粮食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大,给国家财政造成一定压力。年初,国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并且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实质上减少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粮食价格大跌,农民种粮收入直逼种粮成本,个别地方农民甚至亏损,农民几乎完全丧失种粮积极性。粮食总产量出现连续五年下降,仅43070万吨,比1998年减少%。,我国粮食缺口达500亿公斤,人均粮食产量仅333公斤,低于中国社会温饱时期人均粮食占有量370—385公斤的粮食安全区间,粮食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以来:农民种粮热情再次得到激发,粮食总产量出现五年连增

为了扭转粮食总产量连续几年持续下滑的趋势,开始,国家再次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自起连续六年中央1号文件均提出要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断积累和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市场价持续上涨和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政

策的双重推动下,再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实现连续5年增产。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52850万吨,比增加了9780万吨,增长%。

2、短期内种粮积极性直接影响粮食播种面积

从长期来看,1978年以来的30年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由于耕地与非农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部分耕地向非农业用地转移。耕地面积的下降,致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20587千公顷下降至的106793千公顷,减少了13794千公顷,降幅为%。

但从短期来看,如不考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耕地面积下降的影响,种粮积极性的变化最直接的反映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最近的一次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周期性波动是从1999年开始的。以这一次周期性波

动为基础来分析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期间农民种粮积极性被严重伤害,部分农民改变种植结构,或者索性撂荒,致使粮食播种面积大幅下降,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仅99410千公顷,为历史最低水平,比1998年的113161千公顷减少13751公顷,累计减幅为%。至今种粮积极性再次得到了极大地激发,粮食播种面积开始缓慢回升。到粮食播种面积为106793公顷,比增加7383公顷,增幅为%。

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对全省37个县2500户农户农作物种植意向抽样调查显示,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粮食意向播种面积比增长%。这是自1983年开展种植意向调查以来,仅低于的增幅。水稻种植意向结构趋于合理,一改近三年“单增双减”的情况,出现了“单双均增”的局面,计划种植早、晚稻分别比上年增长%、%,中稻面积在连续三年高增长的情况下,增速有所趋缓,仍比上年增长2%。

3、种粮积极性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有较大影响

从长期来看,粮食单产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优化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显著上升,达4951公斤/公顷,为历史最高位,是1978年2527公斤/公顷的倍。从较短的一段时期来看,气候条件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则是粮食单产提高最主要的因素。

种粮积极性提高,将促使农民增加种粮投入,包括资金技术投入和劳动投入,这都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民精耕细作。从1978-的粮食单产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当农民种粮积极性被激发时,粮食单产增幅较大。如1978~1984年、1989~1999年和至今均为单产快速增加的阶段。当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时,粮食单产增长幅度较小或停滞。如1985~1988年单产增幅较小,而~出现了减产。

二、实践证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

近30年的实践证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

1、经营机制

只有良好的经营机制,才能长期有效的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如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开,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总产量也迅猛增长,1984年与1978年相比增幅高达%。但当一种机制的功能发挥到一定程度后,如没新的举措,农民种粮积极性将受到一定影响,1985~1988年就是典型的表现。而近年来在部分地区的土地流转,又促进了粮食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了农民种粮收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2、市场价格

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决定农民种粮效益,影响种粮积极性。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他们所追求的是自身的粮食安全和收益最大化,当温饱问题解决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个内在因素就是种粮的收益。种粮收益

是由出售粮食收益和种粮补贴组成。在不考虑政府补贴的基础上,种粮收入=粮食价格粮食产量-生产成本。粮食产量基本上随粮食价格变化,而生产成本主要是农资价格决定。因此影响粮食销售的效益主要是粮食价格和农资价格,粮食价格提高能够带来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而农资价格越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越低。

由于粮食生产的特殊性,粮食和农资的市场价格的形成不仅受市场需求和供给影响,还要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为保证粮食和农资价格的稳定,国家从以来连续几次提高粮食收购价和出台了稳定农资价格的措施,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纯收入。

以湖南为例,至四年期间,受粮食价格低迷等因素影响,湖南粮食产量为2768万吨,到降到2443万吨,下降了%,在此期间,农民收入增幅放缓。这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97,2299,2397,2533元,累计增加386元,累计

增幅仅%,平均每年增加才元。相比到四年期间,粮食价格处于高位,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提高,收入增幅也加大。粮食产量从的2443万吨,回升到的2692万吨。这四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838、3118、3390和3904元,累计增加1371元,累计增幅%,平均每年增加343元。粮食价格持续走高,湖南粮食产量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绝对值是改革开放30年中最多的一年。

由于今年年初农资价格的下调和最低收购价的再次提高,近期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开展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调查显示,湖南有%的农民认为今年种粮效益比上年还将有所提高。

3、政策导向

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分析中可以看出:每次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波动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动,都是由国家对粮食生产政策的调整开始的。1985国家减

少农业投入使当年粮食减产; 至期间,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压力增大,开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减少,引起了这期间粮食连续减产。新一轮的粮食增产也是由国家政策引导开始的,开始,国家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断加大,种粮补贴不断提高,激发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实现连续5年增产。

当前国家继续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湖南农资直补为每亩元,比上年每亩增加了元;粮食直补为每亩元,水稻良种补贴早稻和晚稻分别每亩补贴10元和15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均维持上年的补助标准。若农户种双季稻,三项补贴最高能够达到元/亩,比上年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湖1 2 下一页

第三篇:近期信访情况调研报告

近期信访情况调研报告

张筱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信访部门的指导下,区信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为主线,坚持用群众观念和法治思维规范信访工作,大力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我区信访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区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紧紧围绕“事要解决”这一根本目标,全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今年以来,全区共接待群众来访407批2879人次,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19.9%和14.8%.受理群众来信和网上投诉876件,同比上升122%.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到期办结率分别为100%和99.7%,受理各级群众满意度案件112件,群众满意率91.2%.一是领导带动,自上而下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为从根本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福山区把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重心上移,实行区级领导包案制。在区委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每天至少一名区级领导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主持研究案情、亲自提出处理方案,集中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突出问题,2016年以来,已有38起重点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上下联动,全面搭建信访群众诉求平台。2016年为“信访基层基础建设年”,着力打造“五统一、五规范”的区级联合接访大厅及镇街、村居(社区)两级“两统一、两规范”的接访室,全面开始网上信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区级联合接访大厅已进入装修改造阶段,预计将于2017年1月份投入使用。镇街全部设立信访办,村居、企业全部设立信访工作接待室,全力打造受理群众事项的四级网络平台,实现了对群众问题和群众事务的“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同时,积极创新大胆尝试,打造“互联网+信访”新亮点。为进一步提升“阳光信访”水平,全力推动传统信访模式向网上信访转变,我区选取清洋街道福惠社区进行试点,在社区和村居建立网上信访代办点,让居民(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反映自己的信访诉求,将信访工作网络辐射全区,“以点带面”开展网上信访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两个网上信访代办试点运转正常,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群众代办网上投诉122起,化解信访隐患32起。预计2017年上半年,将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设立网上信访代办点。通过信访渠道的不断畅通,让群众理有处讲、怨有处诉、难事有处反映、问题有处解决。

三是阵地前移,最大限度化矛盾隐患于基层。依托区委区政府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及微信“五群连心法”的平台,大力推广信访工作“大社管+信访信息员”模式,在全区联村联户摸底工作基础上,在微信区总群、镇分群、社区群、网格群中均设有专门的信访信息员。对于微信群中的信访信息员,制定了“每日汇总、每周调度、每月通报”制度,由信访信息员对群内群众反映问题进行信息汇总、解决跟踪、满意度反馈。通过这种“群众反映问题一日一汇总,责任单位解决问题进展一周一调度,群众反馈评价一月一通报”的做法,已解决解答群众合理诉求223件,有效的将多个集体访、越级访隐患消解于萌芽状态。

二、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种利益关系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之中,一些长久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信访问题也日渐突出,已成为影响地方稳定与发展的难题。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了“重点信访事项和重点人员攻坚化解”专项活动,我区共排查交办了93起重点案件,其中81起是市里刚刚交办的正在办理,12起是我区自行梳理排查的积案老案,这些案件都是长年积累下来的,绝大多数已经结案,但未结服,这些案件既是我区信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信访工作面上情况。

分析这些案件,从诉求内容看,反映涉法涉诉类有49件,占52.7%;反映房地产类有21件,占22.6%;反映民生类的有11件,占11.8%;反映土地征用类有6件,占6.5%;反映涉军涉教类的有2起,占2.2%;反映其他问题的有4件,占4.3%.从案件年限跨度看,3年以上的有57件,占61.3%;5年以上的有29件,占31.2%;10年以上的有7件,占7.5%.在信访具体工作中面临了以下几个困难:

一是信访老户息诉罢访难。部分老户已经以信访为“专业”、为“职业”,寻求利益最大化。这些老户的问题已经解决完并承诺保证息访后又反悔,并不断缠访、闹访、越级上访,并固守“择机”上访定势,在国家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秘密组织串联进京集体上访,给政府施压,()从而提出更多的无理要求或过高要求。这种结服又反弹的积案就有9起。如高某案件,反映征地补偿问题、子女落户以及法院执行不力等问题,多年来诉求一直不断。2012、2013年两次结服,信访人从政府得到征地补偿款3.2万元并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女儿落户的问题,对于反映法院执行不力的问题,信访人也表示明白是涉法涉诉问题,将走法律途径解决。2014年以来,该信访人重新开始上访,并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仅2016年,高某到京非访87次。

二是进京非访案件化解难。国家对“非访”问题的顶层设计不清晰,非访到底属违法行为还是上访行为没有明确说法,导致责权不清。目前,中央对控制进京非访工作非常重视,将非访问题升级到维护国家公共安全高度,要求对进京非访人员实行限时带离,3小时内将上访人接出分流中心,8小时之内带离北京,并采取了约谈地方主要领导、一票否决和“全人次通报”制度。同时,又要求文明劝返。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控制进京非访,但是由于非访人员都是仅有的几个信访老户,具有多年的信访经验,了解地方政府的心理,思想偏激,要求过分无理。为达到个人目的和利益,挖空心思和工作人员兜圈子,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今年以来,我区多名老户(多为夫妻、父女、姐弟等亲属关系)就重复非访了110余人次,虽然经全力化解未造成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对这些非访人员,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好用,只能被动的采取劝返、带离、稳控措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三是涉法涉诉案件剥离难。《信访条例》明确规定,涉法涉诉案件不属于信访受理范围。一些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已经走完司法程序,有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都已经裁定了,但由于信访人存在“信访不信法”,甚至是“以访压访”的错误观念,依然我行我素、不断上访,要求有关机关做出有利于信访人的结论和作为。有的上访人认为走法律途径时间长、成本高,不愿走司法程序,致使很多涉法涉诉案件融入信访渠道。国务院《信访条例》和《山东省信访条例》虽然明确提出实行信访与诉讼分离,但是由于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对案件剥离后交给哪个部门,交出去后信访人又到上级信访部门上访怎么办等内容,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缺少可操作性,致使涉法涉诉案件从信访口剥离出去很有难度,积压成信访积案老案。

四是“三跨三分离”案件处置难。这些案件因为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化解难度较大。比如:牟某案件,反映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按政策规定安置军转干部,要求落实政策,解决其家属(志愿兵复原)工作待遇问题。信访人长年在外打工,并不在福山居住(户籍在福山),案件处理起来很困难且信访人不易稳控,今年多次进京上访。按照《信访条例》有关规定,户籍地是稳控主体,但是一旦信访人越级或者进京上访,只要被上级信访部门登记,案件也会转到户籍地。对户籍地来说,跨地区稳控信访人、调查取证、化解都很困难。

三、下步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扎实推进领导包案制度,保证信访工作健康有力进行。要继续在给区级领导接访包案服务上下功夫、作文章,要在给责任部门破解疑难复杂案件上创造条件,保证此种工作模式不变,力度不减。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坚持和完善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制度,做足前期准备,保证接访时间,突出接访重点,注重接访实效。建立“信访积案数据库”,梳理疑难案件和信访积案老案,采取领导包案、一案一策、专案攻坚等措施,下大力气化解信访积案,办结一件销号一件,减少“存量”.建议各机关单位要继续配合领导包案制度,对全区范围内的疑难案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研析,有针对性地筛选案件,实时更新补充到领导包案案件库中去,通过确定责任单位、制定解决方案、落实工作成效等方式,集中解决一批积案、老案,使全区信访老案基数下降,老上访户重复访的次数大幅减少。

(二)重视初登事项,消除重信重访隐患。要以“抓小”、“抓早”为导向,认真积极处理好初信初访,有力消除重信重访隐患,减少越级上访问题的发生。对群众的第一次来电、来信、来访以及第一次网上投诉,要认真分析,慎重处置,对于信访受理范围内的事项要及时确定工作方案、包案领导及具体责任人;对于受理范围外的群众申诉,要细心引导、耐心劝导,明确告知来访群众反映问题途径,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接纳群众反映问题,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环节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拖泥带水或留尾巴,努力把问题解决在源头、把矛盾消弭在萌芽、把人员稳定在当地,要尽量减少重访量、遏制信访上行。

(三)进行重点事项排查稳控,协调相关部门提前准备处置方案。一是根据前期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对农民工讨薪的访情隐患做的排查摸底工作掌握的情况,筛选梳理该类信访事项的重点案件进行跟进部署,在积极协调解决信访事项、帮助追讨农民工工资的同时做好越级访、集体访隐患的排查稳控工作。二是组织各镇街及人社局、民政局等相关单位对劳动社会保障类信访事项进行隐患排查,重点排查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款和节日慰问品等是否发放到位、在发放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公平现象以及已办结信访事项的劳保、救助款是否落实到位等信访隐患,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苗头性、阶段性、特殊性问题,提前准备处置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对可能产生的越级访、集体访隐患进行全程跟踪稳控。

(四)加强部门横向联动,强化非访处理力度。一是建立信访快报制度。对于来区、到市、去省、进京非访情况,一经接到信息,立即撰写信访快报将非访情况传真上报给区委区政府和政法委,确保领导能够实时掌握非访情况动态。二是完善非访接处访制度,落实责任告知和接处访签到制度。一方面信访局接到非访信息后,立即确认责任单位并向其传真接访告知单,要求责任单位在接到信息后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接访,并在15分钟之内将接访人员名单传真给区信访局;另一方面,严格责任单位的非访处理应答时间,原则上对于市政府门前非访,要求责任单位45分钟之内到达市政府门前进行处理;对于区政府门前非访,要求高新区福山园、清洋街道及相关责任部门15分钟之内到达区政府门前进行处理,其他镇街30分钟之内到达区政府门前进行处理。要求责任单位对到达时间及接访人员信息于政府门前进行签到记录,并由信访局当场转送给区相关领导,确保将非访处置责任落实到位。三是细化非访考核要求,提高责任单位重视非访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考核要求,每发生一起进京去省到市非正常个体访对责任单位分别减2分、1.5分、1分,未按要求及时劝返的再减1分;每发生一起进京去省到市非正常集体访分别减3分、2分、1分,未按要求及时劝返的再减1分。每发生一起来区政府门前非访的减1分,按要求及时劝返的不扣分,未按要求及时劝返的再减1分。

(五)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依法信访意识。我省第一部全面规范各级国家机关信访工作的基础性地方法规《山东省信访条例》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以往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信访渠道入口过宽、信访受理范围不清晰、信访事项分类模糊、办理程序不够规范、信访积案反复启动终而不结、信访人权利不清义务不明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而又清晰的解答。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山东省信访条例》依然是当前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运用各种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条例》,增强群众知法、守法、懂法、依法的办事意识,倡导信访人依法通过合法合理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营造依法信访良好氛围。

作者:张筱

第四篇:乡镇发展高效农业生产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努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全镇,以企带农增加效益的新格局。但是,我镇的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与镇委镇政府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的成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深入剖析原因,对症下药求突破。

针对我镇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方面滞后的状况,镇党委、政府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剖析原因,着力寻找突破口。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造成我镇目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仍抱住传统农业不放,对高效农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接受能力差,心中没底,顾虑重重,不愿也不敢走高效农业之路。二是对农民引导不力,缺乏有力的政策、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扶持,没有建立有规模、有特色的示范点,未能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农民群众对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观望的多,实际介入的少,议论的多,行动的少。三是未能充分理顺眼前利益和长远收益的关系。在省政府加大对种植水稻、小麦的补贴,以及稻麦价格上涨后,农民不愿意在发展经济作物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认为种植稻麦两季不但不赔钱了,还能稍有积余,就已经满足了,舍不得再多花农本搞高效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生怕搞不好会血本无归。我们认识到,宣传发动不到位,造成群众观念保守,是我镇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我们决心以宣传发动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投入,快速推进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逐步在全镇形成规模产业带、特色农业区,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一是在领导力量上进行重点倾斜。切实把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过问,并督促各个项目的有效实施;分管领导专职跟踪,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建设到位;抽调农业技术人员分村定点提供技术支撑,进行对口支持,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建成一个1000亩连片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完成1个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二是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养观念。通过走出去观摩的方法,带领规划区内的干部群众到周边先进地区观摩学习,促使他们走出传统种植的思维定势,自觉进行高效规模种养尝试。同时,强化引导,让全镇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发展高效农业的行列之中。三是不失时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摸准市场行情,找准产业定位,发挥资源优势,鼓励村组干部和种养能手大胆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确保高效益。四是制订激励措施。在省、市、县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我镇将从镇有资金中拿出10万元,扶持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五是搞活流通。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保证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卖出好价钱。

三、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我镇将充分挖掘本镇的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特经作物。一是依托邻近县城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重点在赵市村、汪群村、薛垛村发展500亩连片的大棚蔬菜种植,做到时令蔬菜和反季节蔬菜一起上,确保大棚不空茬,实现效益最大化,力争亩收益年均达到1万元以上。同时要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品种,形成特色,确保在供应本地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打入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二是依托龙头企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整合稻米加工企业,提高稻米加工的品位和档次,创名牌、抢市场、进超市,推动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组织农户形成种养联合体,积极挂靠外地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使农户不愁出路,安心发展。三是依托流通优势,拓展高效农业发展空间。我镇将克服交通不便捷的困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对镇内的农民经纪人进行培训,组建农民经纪人协会,在无锡、上海等地设立销售窗口,构建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为发展高效农业搭建平台。

四、建立考核机制,加快高效农业发展进程。

一是对全镇的农业产业化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并明确各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成立督查考核小组,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农技农经人员服务到田头农户,帮助农民进行算帐对比,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金融服务,保证高效农产品产得出、长得好、销路畅,真正为农民增收发挥“高效”作用。认真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使优惠政策进村入户,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对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进行量化考核积分,纳入到全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予以经济处罚;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并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从而在全镇上下形成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强烈氛围,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快速发展。

第五篇:当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扎实推进人大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按照学习实践活动领题调研工作方案安排,县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组成调研组,于4月4日至6日就我县当前农业生产及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组主要围绕种植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先后深入通州镇、卡罗乡、甘寨乡、平湖镇等乡镇开展调研。

在听取有关乡镇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先后查看了通州镇平里河村的大棚蔬菜种植、金桥村的烤烟育苗移栽,通星村的竹笙种植、新星村的有机高梁育苗种植,卡罗乡卡罗村曾家寨田烟示范点等。调研中还与乡镇干部及群众座谈、交流,了解当前我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困难和问题,认真收集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各项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和全州春耕生产等会议精神,使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做到“动手早、抓得实、形势好”,主要体现在:一是目标任务明确。各乡镇在稳定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兴产业结构调整,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如通州今年春耕生产重点是抓好烤烟、早熟蔬菜和粮食生产,明确了今年烤烟面积4300亩,试种1000亩有机高梁,4000亩优质水稻,并将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村。二是技术培训到位,群众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各乡镇始终把提高农民种植水平作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力求科技备耕,农民的生产技能得到提高。三是认真惠农政策,群众春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受惠农补贴政策及粮食价格的影响,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提高,群众生产积极较高。四是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储备到位、量足,各乡镇农用物资货源充足,农民选择余地大,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五是强化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农技推广力度加大。各乡镇主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新技术示范,生态家园循环农业示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产业强村示范和建立培训基地等,使现代农业示范有新的特色。

在调研中,各乡镇反映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需引起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种植业生产方面:长期以来,我县的种植业产业化水平始终难以提升,到目前,除烤烟之外就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成规模地进入市场,而烤烟的产量质量由于受政策、投入和市场制约,要将其做大做强的空间小和难度大。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在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进行了许多实践,涌现出了大户承包、公司带动、科技示范、引进外资开发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制,推动了果蔬、苗木、中药材、蚕桑、茶、仔猪繁殖、土鸡生产等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产业由于没有真正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在发展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所选项目没有很好地体现比较优势,特色不突出,许多项目都是跟着别人的尾巴走;二是规模小,基地建设滞后,由于规模小,产品在市场上根本占不了份额,没有规模效益,基地建设也就跟不上,由于没有规模,形不成专业市场,就更谈不上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市场开拓力度不大、信息不灵,目前发展的项目,大多数都把眼睛盯住县内市场,大家都在谈市场,但就是没有专人去闯县外市场,开拓市场,一些项目只要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或价位走低,项目就更换门庭,而当市场需求量增加,价位回升时,又出现了无基地、无产品;四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运行机制仍然在封闭保守的个体经营中徘徊,在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资金筹措,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基地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都十分脆弱;加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不牢固,诚信原则坚持得不好,抵抗风险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产业规模做不大;五是政策和服务不到位,现阶段在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各种资源难度是很大的,完全依靠龙头企业搞好各种服务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扶持政策不具体,有的政策落实难度大,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的服务也不到位;六是产品加工升值滞后,由于我县交通路况很差、距中心城市较远,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而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原料型产品,由于加工环节薄弱,农产品的效益扣除成本后利润空间很小,调动不了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七是农用物资价格涨浮过大,大大超过群众的购买力,给春耕生产的科技推广造成严重影响;八是由于县内煤矿生产滞后,烟煤调运较困难;九是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和技术跟踪服务力度不够,科技利用率低;十四是技术力量缺乏,乡镇农技中心人员多,但专业人员少。

结构调整上: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缺乏一定的稳定性,经常出现“一年干一样”的情况;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远景规划,发展的措施不够具体有力;三是缺乏项目启动资金,使规模产业难以组织实施;四是缺乏产业在全县的统筹发展,乡镇各自为战的状况未根本改变。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乡镇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管护能力,水利设施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二是职能部门因受资金、技术的制约,对水利设施的管护力度不够,对病险水库、水渠的除险加固工作跟不上,部份损坏的山塘水库及沟渠短期内不能得到及时修复,群众意见较大。

畜牧产业

方面:一是缺乏技术指导,群众养殖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成效不明显。二是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种贴息政策落实难,群众缺乏扩大规模的启动资金,规模养殖难以做大。三是缺乏技术人员,防疫工作服务难以到位,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

二、对策和建议

我县的农业发展面临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制约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等方面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切实发挥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调研组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立足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我县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扩张生产基地规模为基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带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纽带,以培育品牌开拓市场为手段,尽快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注重“五抓五突出”:

(一)抓规划布局,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着眼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围绕山养、茶叶、蔬菜、林果、优质专用粮油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在明确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特色农业生产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

(二)抓政策配套,形成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一是财政扶持政策。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县级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政策。二是金融支持政策。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

(三)抓示范引导,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为引导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大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力度,并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介、现场会议、农业产业化简报、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多种方式不断进行总结和宣传推广。

(四)抓配套服务,构筑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围绕影响和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一是产前信息服务。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及时向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传递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信息。二是产中技术服务。围绕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特别是围绕种养业基地项目建设。三是产后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抓督导考核,完善特色农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围绕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季节,加强对各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督促、指导;实行特色农业发展调度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各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进度;实行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把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年终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在注重“五抓”的基础上,着力从“五突出”上下功夫:

一是突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聚集度和规模化程度。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县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膨胀生产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迅速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和规模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和档次水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经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水平。

三是突出品牌培育,提高特色农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地方名优品牌申报认证,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搞好品牌开发培育和宣传推介,提高特色农业在市场的知名度、占有率。

四是突出龙头企业建设,提高特色农业发展带动能力。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载体,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着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五是突出政策扶持,健全特色农业发展激励机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加大对特色农业规模基地、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普及、农产品品牌培育推介扶持补助和考核奖励力度,建立健全特色农业发展的推进和激励机制,落实政府扶优扶强政策,促进特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下载近期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期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调研报告

    旱情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调研报告今年入夏以来雨水普遍不足,尤其是自7月份以来持续高温,降雨低于往年同期降雨量,对双庙镇农业造成了不良影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形式不容乐观,......

    关于近期到乡镇调研情况的报告

    关于近期到乡镇调研情况的报告 屏山县政府办公室调研组 为切实提高以文辅政工作水平,为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更加客观真实、更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信息,更好的发挥办公室参谋助手......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1. 实习过程。 5月13日往寿光蔬菜展览会,参观蔬菜新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治理技术。5月16日往的城阳上马的蔬菜基地,参观有......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1 在**农业服务中心实习期间,负责**茶叶的销售,茶馆经营的市场调查,了解茶叶、茶馆的现状,以便为茶叶的生产、经营提供咨询服务。首先被介绍......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 农业生产实习报告1 在**农业服务中心实习期间,负责**茶叶的销售,茶馆经营的市场调查,了解茶叶、茶馆的现状,以便为茶叶的生产、经营提供咨询服务。首先被介绍......

    xx县xx村农业生产情况农业农村情况调研报告最终

    xx县xx村农业生产情况 调查报告 按照厅党组的统一安排,2010年12月21日至25日和2011年元月10日至12日,我们一行五人到监利县开展农业生产情况调研。我们实行入户调查和问卷调查......

    关于西沟乡一季度农业生产形势的调研报告

    调 研 报 告调研题目:关于西沟乡一季度农业 生产形势的调研报告姓名:牛晓云 单位职务:政府统计 所在单位:西沟满族乡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关于西沟乡一季度农业生产形势的 调......

    关于望江村农村农业生产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柳林乡望江农村农业生产工作的 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统一安排,在全县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组织开展民情调查活动,笔者于2011年2月28日至6月底,在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