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农产品出口工作现场会议情况汇报
全省农产品出口工作现场会议情况汇报
一、会议概况
全省农产品出口工作现场会议于2006年4月3日—4日在庆阳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精神,认真总结“十五”以来全省农产品出口工作,深入分析我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我省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工作措施。参加会议的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乡企局、省国税局、省供销社、人行兰州中心支行、兰州海关、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金融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各市州商务局(委)、有关区、镇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50家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共约280人。我市分管商务工作的副市长朱玉兰同志,市商务局分管外贸工作的副局长景兆明同志,肃州区分管商务工作的常务副区长方学贵同志以及甘肃东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甘肃西域阳光食品有限公司、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敦煌种业有限公司、酒泉康博食品有限公司、酒泉市旺玉商贸有限公司等6户外贸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商务部外贸司刘新华巡视员和农产品出口处的周波同志亲临会场做了指导。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流通,会议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庆阳市甘肃庆发绿色食品公司,陇东农副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庆阳市宝源果蔬食品公司,庆城县果仁食品公司、庆阳华兴土特产公司、正行德工贸集团公司、西峰彭原乡李家寺“万村千乡”农家点等农产品出口企业和“万村千乡”示范点;在大会上,庆阳市委重点介绍了他们在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促进当地农产品出口快速发展的主要措施和经验;省商务厅副厅长冯毅广做了“努力扩大农产品,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言;省农牧厅副厅长卫孺牛做了“抓特色、育龙头、努力提高我省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外销能力”的发言;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朱俊敏做了“认真履行检验检疫职责,努力促进甘肃农产品出口”的发言;商务部外贸司刘新华就农产品出口做了国际市场分析与国内农产品现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12家基层镇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企业现场交流了组织分散农户打通渠道,扩大出口,搞活流通的实际做法;相关部门解答了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市肃州区政府、甘肃东方农业有限公司、甘肃西域阳光食品有限公司、甘肃巨龙集团有限公司四单位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会上副省长孙小系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他进一步强调了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流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下一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整合资源、共同促进农产品出口和流通的具体 措施。孙省长在会议上提了几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产品出口与流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充分认识农产品出口与流通工作的重要性;
(二)主动把握农产品出口与流通工作的有利条件和时机;
(三)清醒地认识农产品出口与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努力推进农产品出口和流通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抓住关键,落实扩大农产品出口和流通的工作措施;
(一)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活市场、做好品牌;
(二)着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四)大力加强农产品营销促进工作;
(五)优化农产品出口流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多方推动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流通。
因此,此次会议对促进甘肃省农产品出口意义重大。会议通过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庆阳市规模性农产品出口企业和“万村千乡”示范点,12个基层政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企业现场交流组织分散农户打通渠道、扩大出口、搞活流通的心得,以及政府部门诠释政策并介绍相关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等,为企业和各级政府交流经验,开拓思路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
二、贯彻落实措施
酒泉市是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地区,会议对酒泉市的实际针对性很强,兄弟地州市和大型农产品出口企业介绍的经验,对我市农产品出口企业很有借鉴价值。会后,我们召集了酒泉 市参会的政府部门领导和企业经理,并邀请了省厅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回来后把这次会议精神在全市商务系统进行了传达贯彻,印发了孙副省长在会上的讲话材料,向各县(市、区)政府和商务部门通报了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完成情况,商务局党组就如何针对酒泉市农产品出口的实际,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起草了《酒泉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外经贸发展的意见(讨论稿)》,认真分析了我市农产品出口与流通工作情况,提出了措施办法。
1、基本情况:
2005年,全市新增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6户,外贸企业总数达到68户,共完成生产销售总额76285.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1%,完成进出口总额3195万美元,同比增长10.04%,出口2525万美元,同比增长7.81%,(直接出口2000.68万美元,代理出口524.32万美元,),进口670万美元,同比增长19.3%。
今年元至4月全市新增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3户,外贸企业总数达到71户,共完成生产销售总额23636.8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88%;完成进出口总额646.28万美元,同比增长20.53%,出口444.08万美元,同比增长30.53%(直接出口436万美元,代理出口8.08万美元),进口202.2万美元,同比增长3.16%。出口产品包括番茄酱、种子、脱水菜等,出口南非、韩国、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
2、措施办法
1、为适应国际市场,要创新发展机制,走出一条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的对外经济发展路子。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培育,抓好一批设备精良、管理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出口创汇企业。2006年要重点抓好敦煌种业果蔬制品有限公司、玉门绿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番茄粉出口项目。通过企业带动和联结农户,以大基地拓大市场,以大市场促大流通,以大流通促大发展;以特色建基地,以基地促龙头,以龙头促出口的发展思路,把优势农产品资源开发和扩大外贸出口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市场化的手段,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以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花卉、蔬菜、玉米等种子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番茄、瓜果等农林产品种植、番茄酱、果蔬粉加工出口基地;洋葱、青红椒等农产品种植、脱水菜加工出口基地;甘草、锁阳、苁蓉等医药保健品加工出口基地;酒花、啤酒大麦种植加工出口基地。培育西域阳光牌番茄酱、酒泉牌洋葱两个品牌出口产品。
2、面对加入WTO给我市出口产品带来的种种影响,结合我市实际,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扩大就业、提高产品竞争力三大目标,会同农牧、财政、外汇、税务、商检等单位,积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认真落实出口退(免)税新政策,建立健全贸检合作机制,一起抓好产品出口的关键环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指导、拓宽产、供、销信息服务渠道,控制生产、经营风险。协调铁路、电力等部门加大 对我市农产品出口的运力支持和能源保证,形成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合力。
3、大力推行企业自主管理模式,切实发挥大企业龙头效应,到2010年底,培育5户出口创汇在500万美元以上龙头企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培育20户出口创汇规模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流通为着力点,形成兴办一户企业,带动一方产业,逐步建立以制种、番茄、洋葱、啤酒原料等5大类农产品出口支柱产业,不断加快小企业向大集团企业转变、小产品向大产业转变、传统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初级产品向附加值及终端产品转变、出口供货向直接出口创汇转变,不断培育我市出口创汇新的增长点。
4、积极争取国家《西部外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轻纺产品贸易促进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和省上制定出台的《关于扩大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各项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资金投入与扶持。按照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发展方向,鼓励农户和企业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努力扩大出口。
5、加强农产品出口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近年农产品出口中反映出的问题是,一些科技上有相对优势的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对国外市场商品准入进行限制。目前,我市洋葱、番茄通过基地备案的企业达到10户,食品卫生注册企业11户。今年将继续加强与检验检疫部门沟通与合作,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产品经营模式,强化农产品原产地标记认定,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对制种、洋葱、番茄等农产品出口企业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以质量和包装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6、鼓励农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化贸易结构,加大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的支持力度,积极贯彻《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实行出口信用保险专项优惠措施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知》、《商务部、财政部关于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和研究开发资助项目工作的通知》精神,编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及高新技术出口产品项目,支持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规避市场风险,进一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夯实自主创新基础,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7、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组织企业积极与建行、农行、交行、招行等商业银行联系,争取《甘肃省出口发展资金扶持计划》对我市企业的支持,并对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贴息贷款摸底调查,整理编制项目,争取扶持资金。
8、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省上制定的《大力发展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联动,农户参与的形势,尽快发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发展产销合作组织及营销网络,要在全市上下形成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要选择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工作有一定基础、不同产业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试点,培育典型,以点带面;要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适时有效的信息、技术和权益保护等服务,帮助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要鼓励农产品生产大户、运销大户、出口大户领办出口流通合作组织,加强规范、引导和服务,促其发展壮大,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9、积极鼓励企业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进行绿色认证、品牌认证,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市内出口企业和有出口潜力的企业,到国境外进行项目发布、产品推介,不断扩大我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
10、重视和加强外贸经营队伍建设和外贸人才的培养。在外贸企业中,一要大力引进外贸专业人才,二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外贸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经常性的举办一些外贸业务培训班,组织出口企业、外贸专业人员学习有关外经贸业务知识,特别要认真学习世贸组织规则,研究反倾销、反补贴、突破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我市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 识和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能力。
第二篇:向省长汇报 农产品出口
沈阳市农产品出口工作汇报
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提出“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出口增长,全面提升创汇水平”工作意见。市政府在2009年制定并出台了“促进我市农产品出口的若干政策”(沈政办发„2009‟26号),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努力实现我市连续三年出口稳步增长。
一、基本情况
1、总体保持增长。2009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6170万美元,2010年8083万美元,同比增长31%,2011年9996.7万美元,同比增长23.7%,连续三年总体呈增长趋势。
2、主体不断增加。2011年我市农产品出口企业增至113家,其中创汇100万美元以上增至20家,500万美元以上增至7家,突破1000万美元的全市2家。农产品出口注册基地增至78个80.55万亩,同比增长33.34%。民营企业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加,成为我市农业经济增长新生力量。
3、结构发生变化。2011年我市出口的谷物类农产品出口额2773万美元,同比增长89%,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7.7%;畜禽类农产品直接口额3203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2%;果蔬类产品直接出口额1448万美元,占总额14.4%,同
比增长21%。农产品出口供货值达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
4、市场培育见效。近几年,我市除了继续抓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还积极培育东盟、欧盟、北美、俄东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市场。2011年农产品出口国家由2010年的18个增至24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5、政策扶持显效。我市从实际出发,制定扶持政策,对促进农产品出口增长效果比较明显。对企业固投给予补贴,支持培育了出口主体;对贷款利息、检验检疫费补贴,降低了农产品出口成本;对出口创汇增加额进行奖励,鼓励了企业做强市场。
二、主要工作
一是抓基地,提高农产品出口基地的标准化水平。在农产品出口集中地区实施区域化管理,通过与省出入检验检疫部门联手建设农产品出口注册基地,每年增加20万亩,目前已超80万亩。2011年10月辽中县果蔬生产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是全国第一批、东北三省唯一一家果蔬类国家级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区;鼓励企业自建基地。
二是抓标准,健全农产品出口示范区标准化体系。健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从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种养
殖、生产加工等各个方面,加强引导,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分别依据出口质量安全技术规程进行种植、加工和出口;健全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严格实行农业化学投入品准入制度,监督指导生产加工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台帐,严格记录生产环节投入品使用情况。
三是抓企业,引进新增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一方面抓骨干企业,培育出口大户,重点支持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上企业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做大做强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上。另一方面面向满洲里、牡丹江等口岸城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召开招商引资座谈会的形式,引进了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来沈阳注册投资,截止到2011年底,共引进20家出口企业来我市注册出口,直接拓展了沈阳市农产品出口贸易。
四是抓助力,鼓励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为全面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农产品企业扩大出口,我市根据2011年扶持农产品出口若干政策规定,经严格把关审核,共发放补贴586.71万元人民币。其中,检验费补助3.76万元人民币;出口增量补助221.98万元人民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补助120.4万元人民币;固定投资补助240.57万元人民币。
三、存在问题
1、出口成本大幅提高。近年来,由于人工及原材料价
格上涨,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企业的出口成本明显增加。以沈阳新辉肉禽有限公司为例,每出口1吨鸡肉要比内销少盈利300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2、食品安全挑战增强。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逐步扩大,一些出口对家贸易限制进一步升级,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此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令农产品出口雪上加霜,造成中国食品诚信危机。
3、贸易方式有待提升。沈阳市农产品出口以一般间接贸易为主,加上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少、技术含量低,导致大宗农产品出口力度不够强,影响了出口效益的增加,降低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下步工作
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将达到1.5亿美元,同比增长50%,争取三年翻一番;全市将消灭农产品出口空白县区(市),一市三县农产品出口额全部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
1、继续抓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2012年我市计划新增农产品出口注册基地20万亩,总量达到100万亩。同时,加强对现有基地管理水平,使基地向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引进企业对基地进行统一管理,对农产品种植过程实时监控。设立服务中心对各基地统一指导用药,保证基地
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其达到国际标准。
2、继续提升区域性农产品出口质量体系。根据特色农业建立新一批出口示范区。提升辽中国家级出口示范区建设水平,重点建立法库县红树莓为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同时,计划新增省级出口安全示范区6个,包括沈阳蒲益牧业有限公司和沈阳绿丰有限公司2家肉禽类出口示范区,法库的辣椒、新民大民屯蔬菜、辽中的淡水鱼和苏家屯的葡萄等4个县域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
3、继续培育大型农产品出口骨干企业。研究制定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标准,认定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争取2012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骨干企业达到5家。继续面向满洲里、牡丹江、黑河等口岸城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新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来我市注册出口。
4、继续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一是结合辽宁省拟出台的12条政策政策;二是落实沈阳市出台的关于扶持农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
第三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汇报
关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区域化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
市外经贸局: 为加快全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我区制定了《东港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实施意见》,在区、镇、村三级成立区域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区域化建设进行督促监督和推进落实。同时,整合政府资源,组织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成立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执法资源,推动区域化建设扎实开展。现将我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种植习惯,突出优势种植品种,加快各镇街道发展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地位主导、经济势力强劲的产业,主要是高效作物种植业、水产养殖(捕捞)业、优质林果业、畜禽养殖业。在日照街道、南湖镇和两城镇发展以蔬菜、茶叶、花卉等高效作物种植为主导的产业。在涛雒镇、两城镇和秦楼街道发展以水产养殖(捕捞)为主导的产业。在三庄镇和河山镇发展以优质果品业为主导的产业。日照街道、南湖镇和陈疃镇突出发展畜禽养殖。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导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目前,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已发展到23个,高效经济作物24万多亩,其中蔬菜4.1万亩,果品14.1万亩,茶叶3.6万亩,桑园2万亩,黄烟0.35万亩。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925个,年出栏量占全区生猪出栏量的65%以上;存栏500只以上的养鸡场1372个;肉牛规模养殖户达到38个;全区各类饲养小区发展到198处,规模饲养量达到62%以上。沿海养殖面积发展4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场302个,渔船1100艘,水产品年产量、年产值达到17.08万吨和89885万元。
2、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全区农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到23个,工厂化水产养殖场达到30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716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90家,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3、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初显。目前,在南湖镇有西沈马庄蔬菜协会、相家官庄西红柿协会等民间组织10个,其中相家官庄西红柿协会被省民政厅表彰为“山东省先进民间组织”;在三庄镇有果品流通协会、茶叶协会;在河山镇,有旭光果品流通协会等。这些中介组织和协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上,在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指导作用。
4、市区共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产品规模、档次相对较低。目前我区出口农产品的区域化建设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化程度还较低,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2、受国家土地政策影响,区域化建设进程中规模化发展受到影响。国家出台土地紧缩政策,加上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完善,农民“恋地”情结较重,农村土地集中较困难,区域化优势产业膨胀发展受到制约,主导产品产业化发展受影响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研究出台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
二是建立一批跨区县的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通过发挥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的组织指导作用,将农民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起来,整合优化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在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村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培植出口龙头企业。培植主导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出口农产品区域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举措。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 业模式,完善发展机制,提升产业、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篇:农产品出口扶持汇报总结(最终版)
菏泽裕鲁西达食品有限公司
GLOBALG.A.P.认证项目总结报告报 我公司是1999年11月经过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家以生产加工芦笋、桃、洋菇、辣椒等罐头系列食品,脱水蔬菜、速冻保鲜蔬菜、水果和果菜汁系列产品为主的外向型中外合资企业,是山东省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本214万元,位于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食品工业园的裕城路1号,现有各类员工1568人,总资产达1.5亿多元,现拥有各类固定资产9800多万元,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拥有国内、外先进的产品生产线和生产设备390多台、套。2007年出口创汇1450万美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公司的芦笋罐头及速冻等主导产品主要销往欧盟、美国几十个国家或地区。
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2000、HACCP、ISO14001:2004、IFS高级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体系等认证。公司是菏泽市出口创汇支柱企业,也是菏泽市60家重点企业之一。近年来被授予“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优秀龙头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山东省农业银行AA级信用企业、省级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外商投资双优企业、海关A管理企业、中国一百家食品制造业企业”等称号。
公司采用“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以“为顾客提供安全食品和带动农民致富”为企业宗旨,秉持“造福百姓、方便顾客、和谐发展”的企业愿景,力将公司打造成为鲁西南的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大型出口企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健康意识的提升,当今世界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农产品出口的门槛逐年提高,出口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在农残方面的检查尤为严格具体,农户使用的农化产品必须在欧盟国家规定的清单控制范围内,化肥、药物种类和残留量都有明确规定,一旦检验不合格进口方不予接受,且欧盟国家限量进口。为了适应国际严格的市场要求,我公司从产品的源头——原料基地抓起,把原料基地作为生产加工的第一车间,以此确保公司产品符合欧盟的国际标准。
2008年6月19日北京中瑞雅德士食品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我公司的芦笋原料基地进行了GLOBALG.A.P.审核认证,经过严格的审核,我公司的芦笋基地在控制过程和生产过程中满足了GLOBALG.A.P.的要求,并于2008年7月3日授予我公司具有权威机构认可的GLOBALG.A.P.认证证书。
审核通过后,我公司的原料基地赢得了国际客户的信赖,提高了我公司芦笋产品的国际信誉,取得了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公司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次审核费用共计50500元整,每年认证一次。现申请项目认证扶持资金50000元整。
菏泽裕鲁西达食品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7日
第五篇: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汇报
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示范区建设的汇报
为加快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文件精神,严格履行职责,全面推动了全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一、积极帮助企业制定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种养殖加工生产规范
帮助企业建立结构合理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标准化体系。根据现行农业各级标准及进口国(地区)的技术要求,参考无公害农产品以及农药(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动植物病虫害防疫与检疫、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价等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帮助***公司制定修订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范5项,蔬菜种植操作规范16项。帮助***公司制定修订禽畜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范8项,禽畜孵化、养殖操作规范20余项及其他规范10余项。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帮助企业收集进口国(地区)质量安全和卫生技术标准10余件,确保了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技术要求。
二、引导企业广泛开展质量安全认证
质量安全认证有利于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规范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总体质量水平提高,促进企业进一步深化
管理,提升企业知名度。同时是指导消费者购买到优质满意产品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积极指导和推进出口农产品企业开展质量安全认证,现以帮助***公司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及GGE、IFS等认证,***公司生产的胡萝卜等取得无公害食品认证。
***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0一0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