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简析(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5:3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简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简析》。

第一篇: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简析

前 言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正确处理新阶段城乡关系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要统一城乡规划,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体制,加快形成城乡公共事业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要求,不少地方开展了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探索。

目前提出的所谓覆盖全民的“全民医疗保险”实际上只是让不同人群分别参加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力争让所有人至少参加一种医疗保障制度,达到全民覆盖的局面而已。真正的“全民医保”应该将现有医疗保险制度进行融合,形成一种统一的、没有身份限制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打破城乡壁垒的二元限制,充分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和人人享有的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国家财力显著增强,不管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等角度来看,建立全民医保已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目 录

前 言...........................................................................................................................1 摘 要............................................................................................................................3 关键词............................................................................................................................3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3(一)起步阶段....................................................................................................3

(二)探索阶段.....................................................................................................3

(三)提升统筹层次阶段.....................................................................................4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个案分析..........................................4

(一)基本实现了医保的全民覆盖.....................................................................5

(二)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需进一步推进.....................................................5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研究概述..................................6

(一)城乡医保制度的衔接.................................................................................6

(二)从个案出发的相关研究分析.....................................................................7

(三)国外医保的有益经验吸收.........................................................................8 参考文献........................................................................................................................9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简析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分为起步阶段、探索阶段、提升统筹层次阶段。其次列举了各别省市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从制度层面上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但是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却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推进。最后对相关科研论文进行分析,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建的整体层面,以个案为例对制度构建的探讨,以及国外医保制度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启示这几个方面对相关论文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全民覆盖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在内容和统筹层次上经历了多次的变革,有学者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医疗保障制度统筹规模的变化将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建国初期至1978年)是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积极探索、激发活力的起步阶段。

1950年8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中国逐步建立起由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在这段时期,随着国民经济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发展迅速,但是建立在行业自主统筹基础上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风险分散模式有限的简单统筹模式。

(二)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1978~1998年)是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解放思想、提高效率的探索阶段。

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

告》,随后中国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和分配制度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大幅度增加。199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段时期,在市场化需求为主导的医疗卫生制度发展模式下,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三)提升统筹层次阶段

这一阶段(1998年至今)是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的提升统筹层次阶段。1998 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中规定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55覆盖范围是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从结构上看,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国有企业和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还包括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而大量其他类型企业的职工、非正式就业人员、城市弱势群体包括进城农民工还没有被制度所覆盖。相对比农民工等群体的医保问题,机关事业单位还享受着公费医疗的职业福利和财政福利,公费医疗覆盖了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

2003 年在国务院的批准下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2006 年卫生部等 7 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从 2007 年开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

2007 年 7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从 2007 年开始,通过试点和探索,逐步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10 年在全国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城镇非从业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提供了医疗保障制度安排,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基本制度构成的,在制度层面上,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个案分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目标,并把

“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把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基本实现了医保的全民覆盖

广东省医保城乡统筹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城乡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两网并存,统筹兼顾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参保意愿,设置不同的缴费和待遇档次供参保人选择,目前省内大部分地区采取此种模式。二是打破有无职业分割,统一制度,“三网合一”,建立全社会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有人平等参保缴费,享受同等医保待遇,目前深圳、东莞、中山等市采用这种做法。自2012年六月,广东省 21 个地市已有 19 个市建立了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城乡统筹面超过 90%,惠及参保群众近5000 万人。广东省人社厅表示,下一步将采取分步走的办法,扩大医保覆盖面,推进城乡统筹。第一步,整合经办管理资源,共享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统一参保信息、数据标准、业务流程和网络架构:第二步,建立不分城镇和农村户籍,统一筹资标准、参保补助和待遇水平的城乡居民医保体系。第三步,进一步整合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两大体系,建立不论城乡户籍、不论有无职业、全省一体化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截至2011年年底,湖北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948.9 万人,其中职工医保 903.8 万人、居民医保 1045.1 万人,比新医改启动前的 2008 年底增加 513.2 万人,加上新农合,全民医保大网基本形成。为减少城乡差距,鄂州市、黄石市本级、神农架林区、襄阳高新区、荆门掇刀区、屈家岭区等地探索开展了医疗保险城乡统筹试点,取消了城乡居民身份限制,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设立了不同缴费档次和对应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可自由选择。

(二)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需进一步推进

2011年7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 《关于完善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意见》 简称《意见》,新政策统一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实现医保待遇城乡“同城同权”,全面提高参保人员 的医保待遇。这标志着全市城乡一体化的医保政策已提前完成 国务院下达的三年医改任务,继 续走在全国前列。《意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基

金,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医保基金,归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待遇,完全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医疗待遇上的均等化,加快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步伐,使农村参保居民就近持卡就医,实时结算;降低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个人自付医疗费标准,提 高参保人员门诊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水平,合理引导参保人员就近就医。《意见》出台后,每年可减轻参保职工约1亿元的医疗费负担,减轻参保外来员工1500多万元的医疗费负担,减轻参保居民3600多万元的医疗费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沈建军表示,当前,由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而衍生的医疗保障体系仍实行城乡二元化制度模式,即在城镇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在农村主要实行新农合。这种制度以不同的人群、职业和身份而设计的不同医疗保险制度,导致医疗保险政策不一,待遇差别较大。“全国范围内已有不少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探索实践,虽然模式不同,进展不一,但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积累了有益经验。” 沈建军说。根据她的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已开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地区有天津、重庆、宁夏和新疆、135个地级城市和140个县,除个别市县由卫生部门管理外,99%的地区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

从目前实际情况以及以上国内部分省市的案例分析来看,在制度建设上,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医疗保险制度,从制度层面上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在管理层面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由卫生部门管理;在实际运行体制中,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险体系仍实行城乡二元化制度模式,即在城镇实行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农村实行的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两者在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研究概述

(一)城乡医保制度的衔接

夏迎秋等人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现行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缓解了居民 “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但城乡分治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法律保障欠缺、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制度衔接困难、统筹层次低等。因而,必须加强城乡医保制度尤其是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间的制度衔接,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基本医保制度衔接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即 “筹资水平城乡一致,参保补助城乡统一,保险待遇城乡均等 ”,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全民医保”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但要达到这个目标,还任重道远。现阶段加强城乡医保制度间的衔接,就是要不断提高医保的统筹层次,完成医保制度在经办和管理上的统一,坚持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通过设计多层次的医保制度来逐渐实现城乡医保制度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

(二)从个案出发的相关研究分析

学者从个案出发,探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程雨蒙等人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现状,指出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个别区县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各自的覆盖对象交叉甚至界定模糊,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经办机构重复建设,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作者提出了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具体思路及应对措施。

李德富以厦门市为例,从覆盖范围和缴费标准入手来对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的运行情况和问题做了相关介绍与分析,认为在现有全民医保政策框架下,从覆盖范围到缴费标准,其实只是一个碎片化的制度安排,并试图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的医保制度。在新的制度安排中,淡化了对参保人身份的人为划分,而更为简单地将所有参保对象划分为有单位和无单位两部分群体。在有单位的群体中统一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和外来人员的缴费比例,在无单位的群体中实行统一的居民缴费率,职工和居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缴费档次,使得缴费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周爱萍以以莲都区为个案,认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的全覆盖,提高了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但是在这三项保险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莲都区的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单一的合作医疗难以保障农村居民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居民险与新农医之间存在冲突,制度支付范围选择陷入“保大与保小”两难境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发展相互融合,城镇与农村的区域边界、市民与农民的身份界线将越来越模糊,因此将居民险与新农合进行合并,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才是最佳选择。实现城乡医疗保险管理统一、制度统一、经办机构统一,消除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下政策上相互攀比失衡和监督管理多头局面,大力打造所有城乡居民统筹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

(三)国外医保的有益经验吸收

王德平在分析荷兰英国医疗保障的运作管理模式后,提出了几点对中国的启示: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进程,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保险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医保并不是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进行简单合并,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出发点,整合医疗保险资源,建立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社会成员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医疗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攀在《国外典型医保对我国新农合的启示》一文,城乡一体化及普遍覆盖、对贫困者或低收入群体予以特殊照顾、探索一种国家与市场之间的新路子,这是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有益经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过渡性的产物,城乡统筹及普遍覆盖是最终目标,我国应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筹资水平,医疗保障要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责任,并以社区医疗服务的提供作为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芹,尹爱田.覆盖全民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讨.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1(3).[2] 周爱萍.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的思考——以莲都区为个案.中国医疗前沿.2009.3.[3] 夏迎秋, 景鑫亮, 段沁江.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现状、问题与建议.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1(3).[4] 李德富,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研究——以厦门市为例.社会保障研究.2011.2.[5] 程雨蒙, 朱刚令, 常刚, 刘志远.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探析——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医学.2012.6(41).[6] 高攀.国外典型医保对我国新农合的启示.现代商贸工业.2012.8 [7] 尹媛媛.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商业经济.2011.11.

第二篇:我国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

1988年,中国政府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199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责任。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

为保障参保职工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服务的管理,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机构、药店进行资格认定并允许参保职工进行选择。为配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国家为公务员建立了医疗补助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国家还将逐步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7629万人。此外,公费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还覆盖了一亿多的城镇人口,中国政府正在将这些人口逐步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

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它是居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有效筹资机制,是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比较进步的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相当普遍的一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十项基本原则

建立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十项基本原则是:

为城镇全体劳动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国家、单位和职工三方合理负担医疗费用;

职工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待遇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适当挂钩;

有利于减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负担;

建立对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遏制浪费;

逐步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公费、劳保医疗制度要按照统一的制度和政策同步改革;

实行政事分开,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专款专用;

实行属地原则,行政、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参加所在地的社会医疗保险,执行当地统一的缴费标准和改革方案。

一般来说基本医疗保险是要缴费满十年(也有十五年的,视地区而定),退休后才能正常享受医保待遇。

若你已缴够年限,但未到退休年龄,是需要继续缴费的,才能保障你从缴费满十年到退休时这段时间的正常享受相关医保待遇,否则,在这段时间无法享受医保待遇。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责任。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

为保障参保职工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服务的管理,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机构、药店进行资格认定并允许参保职工进行选择。为配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

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国家为公务员建立了医疗补助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国家还将逐步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7629万人。此外,公费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还覆盖了一亿多的城镇人口,中国政府正在将这些人口逐步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

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责任。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

第三篇:我国城乡一体化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主要模式

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概在10%左右,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城市化水平在建国后的二十年左右都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我国有城镇人口1.72亿,1989年为2.95亿,1997年为3.69亿,到200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0212亿,城市数量达660个。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06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5.7%。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上海的“城乡统筹规划”模式、浙江及长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以及成都市“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它们的发展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沿海,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厦门、中山、佛山、东莞等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在探索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中,总结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十条标准,即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工业经济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交通通讯网络化、市场经营商品化、文明卫生标准化、群众生活小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行政管理法规化、环境净化、美化。

珠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品农业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商品农业化起步早。目前农业商品率达到80%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达7500元/人左右,土地生产率达2200元/亩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总体而言,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进程中走出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第二阶段是农村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因为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得到了“集聚”,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第三阶段是完善基础设施阶段:珠江三角洲在实现第一、二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按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这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已拥有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5座;50-100万人口的城市4座;20-50万人口的城市6座;10-20万人口的城市5座;建制镇374个,城市化水平达到72.2%。至今,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群体,形成了村中有城、城中有村、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珠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可以看作是以大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共同发展。深圳、珠海等大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能够很好带动乡村的发展。而且,由于珠江三角洲位于沿海开发区,具有优越的外贸条件,在出口外贸的推动下,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得更快,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城市病”。大城市要增强自身的辐射功能,就必须不断地扩大规模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合理,就有可能引起人口激增、公共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所谓的“城市病”。当然,“城市病”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以大城市带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中,应该注意协调城乡关系,合理发展城市规模。而且,一个大城市是否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最主要的并不是规模的大小,还应该包括本身的经济实力、投资环境等一系列因素。

(二)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上海的郊区和全国

其他地方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即上海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上海地区的农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只有2%左右,而全国有些省、市的农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上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88.7%,显然高于我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上海农民的实际收入中,非农收入要占到75%以上。上海240万农民劳动力大约有170万农民纯粹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中都是无法比拟的。上海郊区的基础设施有重大进展,目前已形成了9000公里的公路网以及较完备的农用事业设施。更重要的是,上海郊区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制造业中心,“三资”企业总数达11000多家。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上海中心城市的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也必然要大规模地向郊区辐射。

正是因为上海具有这一优势,因此,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的“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即城市和乡村的双向发展,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鼓励城乡合作,融合城乡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城乡经济的合作和跨区域发展已由工业拓展到商业、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仓储、农业等许多领域,并已达到相当规模。郊区城市化水平以年均2个左右的百分点逐年提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28%上升为2002年的52%。郊区的GDP约为全市的三分之一,郊区的工业产值更是占据了全市的半壁江山。上海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打破,不仅市区体现了都市的繁荣,而且郊区也体现了上海的实力和水平。

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其中,大力发展郊区经济是一个重点。因为上海郊区本身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通过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城乡经济的合作,并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它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起着枢纽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郊区经济要具有一定的实力。因此,“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必须考虑本地的经济实力。

(三)浙江及长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1、以城带乡的义乌模式

以城带乡模式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力量的扩展,表现为通过城市的扩展力量或扩散效应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理想格局。其主要特征在于城市发展及由城市的扩展而波及、卷入乡村的社会发展,它是整个社会由农村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变的开端,经过带动乡村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力作用实现对城乡社会的改造。以“中国小商品城”闻名于世的义乌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其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在于以商业市场的聚集促进消费聚集与人口聚集,进而促进商业中心形成与城区发展。同时,打破行政地域限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市管县”改革、市场化土地资源运作和土地收益股份化,成为义乌以城促乡的关键环节。

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以南的苏州、无锡和常州。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

2、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带动”的模式 之一。特别是苏南的乡镇企业,已成为苏南经济的支柱。因此,在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过程中,苏南地区抓住这一优势,靠乡村工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农村工业化为动力,走出了一条苏南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带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早在1993年,苏南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就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6.8%。苏南12个县被列入全国百强县。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苏南地区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来协调工农关系,稳

定农业生产。他们在全区建立了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保证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和人口城市化。

苏南的“乡镇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主要是指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来增强农村的经济实力,以此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苏南地区以发展乡镇企业为动力,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乡镇企业的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技术不强,不能完全保证商品的质量,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水资源的污染。因此,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环境、经济实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成都市“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具体表现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以重点突破、圈层状的空间扩展为途径,走大都市带动型与自下而上的农村城市化相结合的道路。呈现圈层状的空间扩散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原因是成都市区对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可以逐步带动其周围的发展。其次,农村自身的发展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成都市农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包括农房改造、医疗、社保等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因为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有发展的潜力。因此,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才会呈现出“大城市带动,城乡共同发展”的局面。

从2003年开始,成都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思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六年多来,成都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和“六句话”。“三个集中”是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三大工程”是指“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六句话”是指“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柱,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综合配套政策为保障,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成都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发展思路,使得成都的城乡一体化顺应了经济社会与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使成都的经济文化等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广大的农民普遍受益,使得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迅速。

第四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一、为什么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家庭缴费和政府补助,重点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风险,有助于解决大病医疗费用问题,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维护社会和平,促进社会和谐。

二、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坚持低水平起步,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坚持基本保障,重点保障城镇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三)坚持自愿原则,实行属地管理。

(四)坚持家庭缴费为主、政府补助等多种渠道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五)坚持统筹协调,做好各类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

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对象、参保登记、缴费

城 镇 居 民 医 疗 保 险 范围对象 参保申请部门 个人应提供材料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以外的城镇居民,即具有本市城镇居民户籍: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8周岁以上劳动年龄段内非从业人员;18周岁以下非在校学生、学龄前儿童;在本市中小学校(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就读的学生。非从业人员一旦就业,应当参加职工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不含在校生)在街道(社区)、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登记、缴纳医疗保险费。中小学生在所在学校登记缴纳医疗保险费。一寸近期免冠彩照1张(学龄前儿童可不提供照片);身份证、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需提供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标准

成年人医疗保险费标准

类号 参保对象 筹资标准(元/年)其中

个人缴费标准(元/年)财政补助标准(元/年)成年居民 240 140 100低保成年居民 240 50 190重度残疾成年居民 240 50 190

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费标准

类号 参保对象 筹资标准(元/年)其中

个人缴费标准(元/年)财政补助标准(元/年)未成年居民 80 40 40低保未成年居民 80 10 70重度残疾未成年居民 80 10 70

五、参保交费时间和享受待遇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申报缴费期为每年的10月8日至12月10日,每年征缴一次。投保为缴费次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2008年的缴费期为6月1日至7月31日,2008年7月启动时半年的保费与2009年一年保费一并缴纳)。城镇居民在申报缴费期内按规定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并向医保经办机构一次性缴纳下一医疗保险费的,可从申报缴费的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新生儿参保有什么规定?

新生儿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新生儿户口簿办理申报缴费手续,并按规定一次性缴纳当年的医疗保险费。从缴费当月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七、参保城镇居民怎样缴纳医疗保险费?

首次参保的居民或学生第一年应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在办理参保登记时由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或学校统一代收后向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缴纳。参保城镇居民未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的,视为放弃参保。

八、城镇居民未在规定缴费期内参保或续保?

答:城镇居民未在规定的申报缴费期内参保或续保的只能在下一缴费期内办理参保或续保。参保人员中断缴费期间,停止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待遇。

九、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关系发生变更后,已缴的费用如何处理?

城镇居民在参保内重新就业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出国定居、参军、户籍迁出、死亡的,已缴纳的医保费用以12月31日为时点,12月31日之前提出退费的,退回已缴纳的次年医疗保险费。

第五篇: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覆盖人群最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能够共同享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一、2001年起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辖区所有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2005年起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辖区农业人口(含外出务工人员);

三、2007年起实施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辖区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其原则: 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2)其覆盖范围和缴费方法: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3)其目的:在矫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性缺陷的基础上,实现对城镇正式部门就业人员的全面覆盖。要为个体劳动者参保提供激励,鼓励那些有稳定工作、除了户口身份之外与城镇就业人口并无区别的农民工群体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逐步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够覆盖所有正式部门就业人口、退休职工以及愿意参加职工医保的个体劳动者,成为城镇筹资能力最强、保障范围最广的医疗保障制度。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矫正新农合的制度性缺陷的基础上,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实行强制性参加,实现对农村居民的全面覆盖,以避免逆选择。同时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缴费方面的补贴。对于那些季节性打零工性质的农民工群体,在制度上保证其参加新农合的重要前提是改变目前报销时的种种障碍。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一是探索多种途径与农民工输入城市合作,设立或委托更多农民工定点“医保”医院,为所有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工提供基本诊疗服务,同时按规定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从而解决农民工带“新农合”进城的“医保”问题;二是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看病回乡报销医疗费用的门槛。如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覆盖所有农村居民,提高低收入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免遭疾病导致的贫困,提高现有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增强风险分担能力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遵循的原则:一是低水平起步;二是坚持群众自愿。不搞强制,而是在制度设计上注重政策的吸引力,引导群众参保,并鼓励连续缴费;三是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四是坚持统筹协调。要统筹考虑各种保障制度和政策的衔接,地区之间的平衡,新制度的出台对其他人群的影响,以及医疗保障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的配套改革。2)主要保障的范围:主要包括三类人群:一是尚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尚未参加公费医疗的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二是尚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的学生。三是尚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无业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仅保障居民花费的住院医疗费用,不保障门诊医疗费用。3)缴费标准和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了政府补助的政策。政府对所有参保居民给予不少于人均40元/年的补助,并对城镇低保家庭的未成年人再给予不少于人均10元/年的补助,对城镇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老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参保缴费再给予不少于人均60元/年的补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按照就医类别、医院级别和参保人员的类别确定不同标准。4)目的:探索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鼓励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收入较低、但常年居住在城镇的农民工群体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计划。如此,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覆盖城镇原来无法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所有人口,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下载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简析(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简析(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李 晓 燕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核心理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阐述,指出了我 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提议将......

    城乡一体化问题探讨

    城乡一体化问题探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

    盐都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盐都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工 作 方 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78号)、《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整合城......

    东莞市统一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东莞市统一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摘要: 本文针对东莞市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医药卫生体制四位一体的联动协同改革机制建设,补充了针对外来务工人......

    浅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

    浅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逐步建立起时代特色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后,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减轻职工家庭负担,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大全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综述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

    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有时代特色的医疗保险体系,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