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巨源镇沿江淹没区经济发展规划
巨源镇沿江淹没区经济发展规划
松花江航电工程竣工后,巨源镇坝外耕地资源全部成为湿地资源,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并且常年保持水位达到116米,导致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原有的耕地,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害。为了让失地农民找到一条经济发展出路,保证农户生活水平不降低,我们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对今后淹没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我们将紧紧围绕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沿江百里长廊湿地景观旅游区”的规划指导思想,以“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标,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把巨源镇打造成为“以金源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名镇、以城郊型农业为主要模式的农业强镇、以绿色环保为目标的生态大镇、以旅游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新镇”,实现全镇经济发展大跨越,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具体规划如下:
一、以建设“旅游名镇”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转移剩余劳动力,迅速带领农民致富。
以金源文化为主体内容的文化特色是巨源镇特有的文化资源。巨源镇现有的金代古城遗址、1988年出土的“塞北马王堆”都是巨源镇金源文化的突出体现,也是巨源古镇标志性的文化内容。围绕这样的一种文化主线去开发复古式建筑,重现具有金代 文化特色的历史场景,是旅游发展的命脉。
巨源镇的旅游开发思路是:以把握历史文化资源为主线,立足特有的湿地资源优势,以“参与、互动、体验、磨练、拓展”为主要经营方式,开发建设复古式旅游体验乐园,大力发展农家院产业,大搞城乡联动的绿色耕地超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舒适型的农家院体验观光园。拉近广大市民与当地农民的距离,发展市民与农民手拉手式的联动旅游产业。
巨源镇旅游开发的主体及景点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金代古城遗址文化公园”
古城遗址文化公园位于巨源镇城子村,开发理念就是把握历史脉络,建设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让游客进入景点后就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金代,所有居民的生活习俗都按照金代文化来规划设计。深入挖掘金代民俗文化特点,让游客身临其境。将旅游参观做成生活体验式的休闲娱乐项目。
古城遗址文化公园的建立与我镇小白鱼泡湿地公园互相衬托,形成了具有巨源古镇文化特色两个大型公园,开通两个公园之间的沟渠,形成游人架船游览的独特景观,从而使两个公园浑然一体,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这个项目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城子村及周边农户,受益人口达到3000人以上,可解决200-3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
2、建设“阿勒锦.碧水云天”湿地旅游区
巨源镇坝外共有湿地资源60平方公里,年平均水位能保持在116米,是一道天然的亮丽风景。整个湿地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就是松花江村坝外,以月亮湾通往七星岛为主航线的湿地资源。这是巨源镇湿地资源的第一个“黄金水道”,在这部分湿地资源中,主要应该开发以包岛游为主体的水上体验旅游区。重点挖掘具有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内容,围绕金源文化特点,深入挖掘七星岛图腾崇拜的文化内涵,在岛上建设完颜阿骨打塑像、金代图腾崇拜神像(“鹰嘴女神”)、江神庙、天然游泳场、野钓乐园、金代图腾文化展览石等具有浓厚金代图腾崇拜文化特点的旅游岛。在主航线上围绕建设鹊桥和相思树的规划设计,打造一种浪漫的江上乐园体验区。在靠近月亮湾的水域建设水上娱乐广场,夜晚灯火通明,让游客实现水天人合一的真实体验。在原青少年磨练营处建设阿勒锦国际会议中心,实现餐饮、会议、住宿与旅游区融为一体的格局。
第二部分就是前进村马家屯西(鲁路吉)码头向空军靶场方向航线为主体的湿地资源。这是巨源镇第二个“黄金水道”,这部分湿地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码头通往空军靶场这段湿地资源里面,暗藏着一个巨大的浅水湖,与各个航道相连,这个浅水湖面积达到了561公顷,长4536米。湖的周围是蒲草,蒲草中间有浅水航道,我们将这个湖命名为“金湖”,这个部分湿地资 源主要以打造金文化旅游为主体,以金代鲁路吉水上战役为历史文化背景,建设鲁路吉码头和金代水师营,在距离码头约1公里左右的蒲草范围内,围绕“金湖”建设五个大型水寨,水寨的主体设计理念体现金文化特点,水寨与水寨中间由栈道相连,在码头处可摆渡通往各个水寨。水寨规划设计的主题就是水中住宿和休闲娱乐,让游客体验到在茫茫水域中间停靠在驿站的感觉,“金湖”内建造一座瞭望塔,设置一座航标灯。到了晚上,江面上五个水寨一片灯火通明,自有野外水中生活的另一番味道。在五个水寨中间建一座水上迷宫,游客可以自己划船在“迷宫”内游览人间仙境。
第三个部分就是北兴道口和一闸门航道中间的湿地资源。这部分湿地资源主要以开发观赏型水域为主体,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栽培观赏型水中作物,比如荷花、水中的风景树等,打造一处观赏型的人间仙境,供游人坐船游览。在江堤背水面建设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林果采摘园(蟠桃园),让游客体验到世外桃园的乐趣。
这个区域与第二黄金水道浑然一体,造就了巨源镇湿地资源的人间仙境。
第四个部分就是在前进村马家屯和松花江村杨生屯建立两个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和渔家乐服务区。对马家屯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高标准的休闲广场,沿屯内主要公路建设“农家乐”商业服务区,在这个服务区内经营旅游产品、特色农产品,同时集 餐饮住宿等服务于一体,让游客真正体验农家乐趣。对杨生屯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具有渔猎民俗特色的商业服务区,沿屯内主要街路建设“渔家乐”商业服务区,经营渔猎产品及与渔猎产业相关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于一体服务项目。
第五个部分就是巨源村二道坝附近湿地资源,这部分湿地资源距离巨源镇中心较近,具有足够的开发潜力。规划设计开发大型湿地养殖场和大型国际狩猎场,通过开发养殖和狩猎项目,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例如河蟹等),实现增收。
湿地资源开发还要重点体现巨源古镇特有的冰雪文化特色,当寒冷的冬季来临之际,巨源古镇有了另一番生机,在湿地资源内部建设具有金源文化特色的冰雕、古城,建设天然滑冰场、冰雪娱乐场,开辟雪上交通工具航道,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巨源古镇形成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特色,使湿地旅游四季常新。
湿地资源开发潜力大,可开发项目繁多。因此,要确保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原生态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做到投资相对较小,开发潜力相对较大,坚持“以点带面、全面促进、逐步发展”的原则,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开发金文化为主题,以打造塞北人间仙境为切入点,以游客亲身体验为开发目标的旅游环境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巨源古镇特色的旅游风景。
整个湿地资源围绕金源文化进行规划设计,根据我国传统节日,在第二黄金水道搞“五月五龙舟节”比赛、“六月六戏水节” 游戏,在第一黄金水道搞“七月七鹊桥节”大型娱乐活动。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湿地旅游有机结合统一。
湿地旅游区预计总投资3个亿,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沿江村屯经济发展,受益人口达到12000人以上,可解决2000-30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万元。
3、建设“环形旅游带”
巨源镇目前村屯道路已经全部实现硬化,沿江堤通往巨源大街沿途经过小山村、新坊村李牛屯、繁兴村、二张屯、兴隆岗屯、曹家屯、城子村、前进村回到江堤路已经形成了一个环形的旅游观光带。根据这个路段,在全镇规划设计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景点。我们沿这个环形公路开发设计的主体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小山村原敬老院建设一处知青生产队体验区,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设具有浓厚的生产队特色的村落,村落内全部模拟生产队的生活模式,游客进入这个村落就成为社员,所有的活动都按照生产队模式进行模拟管理,演绎那个年代的各种有趣的故事,让游客乐不思蜀,同时也是对游客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个设想要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因为这也是一种文化氛围建设。
这个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小山村及周边农户,受益人口达到800人以上,可解决100-200个农 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
2、在新坊村建设千亩绿色耕地超市和一个经济作物生态观光园,把网上偷菜现实化,让广大哈尔滨市民来农村认领和购买属于自己的耕地和菜园,由当地合作社统一组织按照市民需要种植各种农作物,供市民自己享用。市民可以在休假期间到农村来,到属于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来体验农村生活乐趣。
这个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新房村及周边农户,受益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可解决200-3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可卖出绿色耕地1000亩,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
4、在繁兴村通往二张屯的路上建设大型农机合作社及体验农场,集旅游、体验和观光于一体,使之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展现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5、在曹家屯建设“曹公山天然林疗养院”,利用曹公山天然林资源,建设各种度假疗养设施,建设老年公寓,形成一个具有现代化医疗水平的天然疗养场所。
这个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新丰村及周边农户,受益人口达到600人以上,可解决200-3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
6、在松滨监狱北点,建设南北互动避暑基地,同海南一些 主要城市相挂钩,在北方为游客建设夏季避暑场所,规划设计建设200座避暑别墅,供海南游人在炎热的夏季到北方度假,体验塞北风情。
7、以省农业示范中心为依托,动员群众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全面发展旅游服务业,使之成为巨源镇整体旅游规划中的一个特色景点。
这些景点开发建设以后和前面提到的各个景点融为一体,成为这条旅游线路的主要特色,把巨源镇整个乡镇建设成为了以旅游开发为主线的生态大镇。
这条环形的旅游观光带可以组织自行车拉力赛、环形观光一日游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全镇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巨源镇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名镇”。
旅游开发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因此,要结合本镇实际逐步开发,规划设计的各个景点总投资将超过5个亿,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在短期内做成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计划在2011年重点针对一些操作简单、见效快的项目进行投资,主要建设“金湖水寨”、“月亮湾码头”、“七星岛”、“竹排广场”、“农家乐”商业服务区、“渔家乐”商业服务区、“知青生产队体验村”、“天然绿色耕地超市”、“龙舟赛场”等项目,对一些大型项目进行招商,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流入巨源镇,同时注册成立巨源镇旅游公司、旅游合作社,建立健全旅游发展体制。规划设计2011年总投资4000万元以上,旅游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实现淹没区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二、以发展高效农业为手段,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哈尔滨市最大的城郊型农业乡镇。
哈尔滨市周边23个乡镇,其中纯农业乡镇只剩下四个(对青、乐业、巨源、永源),基于这样的一个区位优势,巨源镇的农业发展应该定位于城郊型农业。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经济作物和蔬菜产业是巨源镇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沿江淹没区坝南耕地土质肥沃,适合农业发展,规划设计以下几个基地:
1、绿色水稻生产基地
巨源镇水稻现有种植面积5.1万亩,亩产优质水稻550公斤。2011年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对前进村和城子村万亩旱田通过农业开发进行土地整理,改成水田,该项目总投资900万元。这个项目已经在省农业开发办开始立项准备。我们还要对前进村近2万亩耕地进行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规划设计田间林田路渠,水田区打机电井,集中供水。这个项目已经开始实施。项目建成后,巨源镇的水田面积将达到6万亩,增加水稻产量150万公斤,实现增收462万元,降低生产成本300万元,增加效益762万元,全镇人均增收254元,淹没区人均增收820元。
2、棚室蔬菜生产基地 在前进、北兴、松花江和巨源分别建设200亩棚室蔬菜基地,以建设生态采摘园为主要出发点,立足每个村的实际现状先开始由农户试点开发,逐渐集中。每个基地建设蔬菜大棚200栋、育苗温室5栋、管理办公室300平方米,每个基地投资350万元,总投资1400万元。项目建成后,每个基地每年可获得效益200万元以上,总效益800万元以上,可促进全镇人均增收267元,淹没区人均增收840元。
3、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巨源镇新房村和小山村,以巨源镇粘甜玉米基地为中心,通过农业开发搞农田水利设施升级,2011年计划粘甜玉米生产面积达到3000亩,亩产值1300元。另外增加胡萝卜、大葱、大蒜、马铃薯等各种经济作物的示范面积,力争在三年内消灭玉米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生产面积超过3万亩。通过这些示范带动作用,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发展高效农业。
通过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开发建设,在新房村搞“天然绿色耕地超市”试点,以农家院蔬菜为主要栽培模式,生产绿色蔬菜,让市民到农村来购买属于自己的绿色小院,形成市民与农民联动发展的经济格局。
4、露地蔬菜生产基地
规划设计在巨源镇新丰村和城子村建设露地蔬菜生产基地,主要栽培豆角、茄子、辣椒等劳动密集型蔬菜,由于新丰村和城 子村离市区较近,具有地理优势,可根据蔬菜行情进行及时规划种植,产生最高的经济效益,并能实现产业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同时提高了劳动力利用率,2011年计划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实现产值1500万元,直接效益600万元以上。
5、水产养殖基地
巨源镇养鱼水面已经达到了1.8万亩,2011年将巩固和发展巨源镇的渔业生产,通过引进新品种等科技措施,增加水产养殖产量,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建设附近区域内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发展旅游垂钓项目,是这个基地形成最大的旅游垂钓区。水产养殖基地预计每年产商品鱼1500万斤,实现产值6000万元。受益人口15000人。
三、以产品加工为突破口,打造巨源镇品牌,实现产品增值
在巨源镇城子村规划设计建设旅游产品加工区,根据金代文化特点,把旅游产业向特色产品延伸,主要生产金代特色旅游纪念品、各种模型等,从而打造了一种具有巨源特色的旅游产品品牌。开发的主要模式就是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形成以户为单位的作坊式作业,从而使之成为城子村一个主导产业。
这个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城子村及周边农户,受益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可解决500个农 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销售旅游产品20万件,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
在新房村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对农产品进行保鲜、加工、冷冻处理,打造绿色品牌,实现农产品增值。2011年,除了对粘甜玉米进行冷冻处理和加工外,对粘甜玉米进行深加工试点,生产具有巨源特色的粘玉米豆包、农家院干菜等不同特色品种,开发农民绿色蔬菜生产潜力,挖掘绿色蔬菜潜在市场,形成城乡联动式的农业发展格局。
这个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新房村及周边农户,受益人口达到3000人以上,可解决1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可加工粘甜玉米1000万穗以上,实现销售纯收入600万元。
在前进村建设绿色水稻加工区,通过对巨源大米进行加工包装,打造巨源大米品牌,实现产品增值。
四、以新村建设试点为依托,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发展新模式,改善村屯环境,让农民安居乐业
根据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前进村土地整治及新村建设构想》内容要求,依据镇域整体规划,依托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治理项目政策,以村屯整合形式在前进村王家炉屯建设占地面积18.2公顷的新村试点集中居住区,将前进村910户(3400 人)农户全部搬迁到新村居住。新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每户按照2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建设,一部分居住,一部分自主经营农家乐项目,从而让农民住进环境优美的新村,同时生活有了保障。
在前进村马家屯建设占地面积为77.82公顷的旅游综合服务区,重点体现“农家乐”旅游特色,其区域在沿江百里长廊、湿地景观旅游区中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发展前景可观。
新村建设成功后,可实现城乡一体化及农业现代产业化经营,较大改善农民居住、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益。可有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结余部分建设用地。这部分建设用地可用于沿江湿地旅游产业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2011年,启动40000平方米的起步区,以市国土资源局项目所属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村委会以宅基地入股,复垦地块作为棚室蔬菜基地对外进行租种,效益地块建设旅游服务区及风景住宅区,定期出租。效益按股分红,股东为村委会或者合作社。
五、以组织建设为保障,确保稳定,优化经济发展格局,带领群众致富
沿江村屯自从耕地淹没后,农民的思想波动较大,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为了彻底解决农民的思想顾虑,我们将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积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加大淹没区村屯的文化建设力度,通过旅游开发以 及各个项目的实施,在农村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以及科技教育。
重点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合作社集体发展带动群众致富。针对沿江村的经济发展特点,成立不同特色的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不断发现人才,重点扶持蔬菜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和捕捞合作社发展,帮助合作社走向正常化发展轨道,从而形成稳定的组织格局和经济发展格局,统一群众思想,确保稳定,建设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篇:巨源镇作风整顿工作报告
巨源镇作风整顿工作报告
在区“作风整顿”督导组的指导和我单位的精心组织下,我镇全体人员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开展作风整顿工作,确保“作风整顿”工作取得了实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这次作风整顿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领导重视,行动迅速。作风整顿是否扎实开展,不走过场,关键看领导。这次机关作风整顿活动,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镇党委成立作风纪律整顿办公室,设在党委办公室,具体负责作风纪律整顿工作推进落实。在这次活动中,领导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多次听取汇报,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多次在全镇大会上要求各部门扎实开展好机关作风整顿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镇党委书记亲自动员部署,带头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头开展专题评议,带头进行整改落实,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全镇作风整顿活动开局良好,进展迅速。
2、开展学习,形式多样。作风整顿效果如何,学习教育是基础。在学习教育阶段,各部门结合实际,对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狠抓学习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学习时间保证。不少单位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习,切实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二是学习制度严格。制定了考勤、考核制度,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三是学习内容丰富。除了学习规定篇
目外,一些单位还结合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干部队伍的实际,增加了学习内容。四是学习方式多样。各部门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典型引导等方式,增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动性。镇机关支部以实现激发向心力、集聚推动力、发挥作用力为目标,扎实推进作风整顿活动顺利开展,全体工作人员摘写读书笔记均在10000字以上,在学习宣传栏上张贴了25篇心得文章,供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五是学习效果明显。广大机关干部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积极开展讨论,将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3、主动认真,查找问题。查找问题是作风整顿活动的关键阶段。各部门紧紧抓住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深入剖析和专题评议四个环节,切实查找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成立巨源镇专项巡察工作小组,成员由纪委、办公室及机关支部人员组成,巡察小组成员5人,共对机关进行了不定期巡察13次,全面进行机关作风约束,强化执行纪律意识。并设立开通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共计受理群众举办5人次,解决了城子村水线清淤、小山村的土地纠纷以及镇内个别主要干线的排水不畅等问题。
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机关支部成员及全体班子成员带头查摆问题,全体机关干部本着对工作、对同志负责的角度提出诚恳的批评意见,共计查摆问题185条,提出批评意见32条,全体人员制定上交了整改措施落实表。会上进行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好评率达到97%,一般率3%。召开了民主生活会,镇党委书记代表班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体班子成员依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对照“作风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提到的“5个方面21个问题”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共计列出问题11项,形成整改清单10份。镇党委对重点的三个问题
进行了重点部署。第一,就是切实解决学习态度问题;第二,就是切实解决机关纪律问题;第三,就是切实解决勇于担当、谋划发展问题。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反馈的意见,积极撰写剖析材料,着重从思想深处寻根源,主观方面查原因,制度层面找漏洞,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采取了“一人谈、众人帮、逐人进行”的方式,召开了剖析会。组织召开了由全体干部职工、作风监督员参加的自评大会,实事求是进行评议。
4、注重实效,落实整改。整改提高是作风整顿的目的。一是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反映的突出问题,闻过则改,立说立行,紧扣制定整改方案、完善规章制度、公布整改情况三个环节,深入推进整改提高阶段各项工作。在整改提高阶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每项整改内容都有了明确的具体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二是狠抓建章立制。对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各部门进行了梳理归类,结合实际,制定了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学习、考勤、廉政建设、请销假、财物管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了工作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促进了干部职工队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及时公布整改情况。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将本单位作风整顿活动整改情况进行了通报,对评议反映出来的一些本机关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做好了解释工作。
5、加强督查,较真动硬。较真动硬,是确保作风整顿活动有条不紊开展的主要手段。坚持把转段严审、举报监督、明查暗访和宣传造势,贯穿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的全过程,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相结合,正确把握工作动态,强化领导责任,纵向沟通,横向联络,形成了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的强大合力。一是严格把好各个工作环节。每个阶段工
作完成后,均向区作风整顿领导小组上报了本单位工作小结,由镇党委书记亲自签字把关。二是畅通举报渠道。镇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公布了举报电话,对各部门作风整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主要收获
通过作风整顿,广大机关干部思想上有了新提高,作风上有了新转变,工作上有了新改进,主要收获是:
1、大局观念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全局观念进一步增强,以推动巨源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己任,自觉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很好地巩固了我县“人人思发展,人人谋发展,人人为发展”的发展氛围。
2、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水平。镇党委重新研究了包村工作人员的分工,并且规定每位机关干部每年进村(居)入农户访企业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0个工作日,在基层一线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呼声,力争在基层一线解决能够立即解决的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惩防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单位不等不靠,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着力在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长效管理上下功夫,一项一项抓落实。切实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评比、检查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办事公开制度,依靠群众的监督,促进和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开展会场巡查、设立迟到席,进一步严明了会纪,端正了会风。
4、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作风整顿活动中,我镇把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切入点,切实转变工作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各站办所、窗口服务单位都端正了工作作风,认真遵守工作时间,认真接待群众,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促进了机关
作风转变。
5、廉政意识进一步加强。通过对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党纪条规的专题学习讨论,通过讲身边的人和事,强化了广大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干部作风和部门行风的大转变,干部职工宗旨意识和纪律观念的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大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外来投资者在巨源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为我镇经济实力增强和农民收入增长定起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这次机关作风整顿虽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与区委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少数机关干部对开展作风整顿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作风整顿只是一个阶段、一阵风,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落实,影响了整顿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少数单位的学习教育有走过场现象,满足于开会传达,忽略了深入学习讨论,没有在找准问题、深入整改上下功夫;有些单位的整顿活动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没起到集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效果等。
四、下步工作建议
回顾这次机关作风整顿,主要有以下经验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机关作风建设中继续保持和发扬。
第一,必须继续抓好干部的学习培训。干部作风好坏归根到底是干部素质的高低。必须继续抓好干部的经常性学习培训,不能因为作风整顿活动结束了,干部学习就可以放松了。
第二,必须抓好干部的经常管理。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是加强机关作风整顿的基本措施。只有把对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日常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推动干部树立好作风、好形象。
第三,必须完善良好的工作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工作激励机制,是加强作风整顿的重要途径。只有抓紧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岗位要求,强化责任考核,给干部压担子,创造竞争有为、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才能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防止在干部中产生懒散的不良风气。
第四,必须加强对机关作风建设的督促检查。加强督促检查,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加强督促检查,才能保证干部管理、约束、激励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从这次作风整顿活动来看,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就是建立了督促检查的机制,成立督查组进行督查,组成检查组进行抽查,有力推动了机关作风整顿活动深入开展。
第五,必须夯实机关作风建设的领导责任。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领导是关键。在这次作风整顿活动中,领导干部不仅带头搞好自身作风建设,为干部树立榜样,而且切实负起抓机关作风建设的责任,使广大机关干部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证了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中共巨源镇委员会 2018年4月22日
第三篇: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2008—2010年,是中江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乡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镇域经济在中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地跨越式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据《平邑县第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全乡镇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提高。镇域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乡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全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五个基本形成”:第一,发展基础基本形成。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总量和速度两个指标上:2007年全乡镇域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22%以上,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领导体制基本形成。发展领导小组,配备了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领导、横向协作、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第三,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镇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第四,镇域企业队伍基本形成。涌现出了一批骨干企业,全乡镇域企业在数量与规模上也不断增加;第五,发展氛围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表彰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镇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乡实现GDP4.2亿元,是2002年的2.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实现财政地方收入320万元,是2002年的1.2倍;农民纯收入4620万元,是2002年的1.8倍;招商引资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52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倍和4.5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五区一园一市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完成了道路硬化和美化,架设了一条10千伏的工业电力专线。不断提升小城镇档次,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建设的平台和载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2008—2010年镇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镇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邦、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先进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加快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全乡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产业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
2008—2010年,进一步改善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舆论环
境、融资环境,大力拓展镇域经济的产业空间,全面提升镇域企业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镇域经济成为中江经济增量的重要支撑,在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定量目标
镇域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力争完成增加值5.2亿元,占全乡经济比重达到68%。
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以上。
增强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优势和特色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全乡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培育2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镇域经济财政贡献能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乡税收比重达到80%。
镇域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镇域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沼气产业化发展,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全乡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镇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中江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化基地。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拜尔、金太阳、高明科技、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瑞丰、阳光木业的规模化建设。二是巩固传统产业。木材加工业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21%。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镇域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
金支持镇域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引导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镇域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石膏开采、石膏加工、木材加工、花岗石开采和加工、纸业、新型饲料、规模养殖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镇域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乡镇域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六)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收集和发布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企业实现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民营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法律政策咨询;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镇域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快速、安全传输与共享。积极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镇域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发展。要充分运用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社会服务资源,围绕镇域企业的需求,构建市、县、乡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以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今后发展镇域经济的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效。领导干部要敢于解决、善于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创”,要
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工作方法。坚持自力更生,着眼于“干”,要坚决摈弃过去依赖实际扶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据资源求突破。坚持舍得付出,着眼于“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要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转”,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从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之,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2、以工业化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一是把做好工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规划,实现从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作为发展工业主要方式,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原则,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落实好已签约或在建的工业项目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工业有序向园区聚集,构筑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增长亮点。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在工业发展认识上要有新提高、新境界,发展有新思路、新举措,借鉴先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以形成后发优势,走出工业立镇之路。
3、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动力。镇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项目建成是要领。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要树立乡外以外都是外的思想,把乡外资金都当作外资引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经济能发展、农民能增收、乡财政收入能增加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4、努力营造镇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镇域经济。镇域经济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因此,发展镇域经济关键要鼓励发展镇域经济,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一切歧视和限制镇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尽可能降低镇域经济投资创业成本。二要进一步规范镇域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三要引导私营业主相信诚信敬业、守法经营观念,通过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变作坊式、家族式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要增强镇域农行、信用社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镇域经济信贷支持。
5、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小城镇建设好。一是要突出重点、科学布局,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小城镇,当前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上。二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三是政府要着力在教育、卫生、文化、商业服务、居住小区等配套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
6、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发展镇域经济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非农产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要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科普村村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举办电视讲
座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的传播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努力使全乡适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
第四篇:巨源镇2010年春耕生产工作实施
巨源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2010年春耕生产工作实施
方案的通知
各村、各单位:
现将《巨源镇2010年春耕生产工作实施 方案》印发给你们,望按预案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八日
巨源镇2010年春耕生产工作实施
为贯彻落实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促进我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迅速将春耕生产推向高潮,特制定2010年春耕生产一次播种保全苗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针对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为切实抓好备春耕生产各项工作,特制定2010年备春耕生产各项工和,特制定2010年春耕生产工作方案。
二、今年备春耕生产形势分析
有利条件
1、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在原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还将陆续出台提高农业综合补贴标准,扩大良种补贴范围等新的惠农政策,农民的政策性收入将稳步增加。
2、农民余粮销售比较乐观。去年秋粮上市后,玉米、水稻一路攀山,有效拉动了市场,春节前掀起了一轮收购高潮。水稻市场价格最高价格是1.45元/斤,玉米由于粮食系统烘干能力不足,做到应收尽收有一定难度。由于粮价看涨,目前部门农民待价惜售。
3、农资备货充足,价格总水平降低。全镇春耕生产共需
种7.7万吨,已到货7.0万吨,占91%;需化肥90.6万吨,已到货65万吨,占71.7%;农药、农膜、柴油等主要农资货源充足,均可满足供应,目前没有缺货的农资品种。尿素价格为1850元/吨,氯化钾价格为4500元/吨,比去年同期略高;45%含量的复合肥价格为3200元/吨,比去年同期降低400—600元/吨。农膜价格为12000元/吨,比去年同期降低2000元/吨。从总体情况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水平下降已成定局,全市农资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交易有序。
4、春耕贷款充足,贷款利息略有降低。一直以来,我市农民生产贷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发放,近1—2年来,哈尔滨商业银行和农业银行也加入到为农民放贷的行列。发放贷款机构增加促进了全市农贷发放手续更加简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比上年春耕贷款利率下降1厘,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
5、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结构调整趋势明显。
6、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不利条件
1、今年雪大备春耕明显脱后。
2、农民工返乡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将明显增多。
三、工作措施
根据今年春季气候特点和土壤墒情,春旱也不能忽视,结合全镇实际,提出春种工作意见。
(一)适时打垄,保住底墒。2009年秋季降雨偏少,而冬季雪量大,2010年春又补了几场大雪,基本解决春季旱情,但雪量大气温低解决慢等特殊年景,而去年秋整地面积小,今年春季整地任务比较重,要及早动手,适时打垄整地,宁早勿晚。
(二)今春取土要有些困难,大力推广新基质育苗技术。膨化础育苗技术选择品种上要选优质积温在2650 以内的品种。
(三)选择适宜的中早熟品种,要因地制宜选择一些中早熟品种,避免盲目追求晚熟高产品种,造成贪青晚熟,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岗上选择积温在2600—2700的玉米品种,岗下选择积温2650 以内的品种
五、增加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可适当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如胡萝卜、粘玉米等。
四、组织保障
为确保今春一次性播种保苗工作落到实处,特成立我镇全种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春耕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迫感
今年春耕春播期间气候条件相对不如去年,一年之季在于春,抓好今年春耕生产的信心和决心。各村要按照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巨源镇关于实施“千亿”斤粮食工作安排“这一核心和主题,抓好春耕生产工作,做到思想早发动,物资早准备、措施早制定。
(二)确保春耕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各村要按照镇政府下达的粮经菜生产目标任务,克服畏难情绪,协调好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的用地安排,认真抓好粮经种植面积的落实。
(三)加强对春耕生产的组织领导
各村(屯)要把春耕生产纳入当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领导要到位。各村主要领导要积极谋划,抓紧确定春耕生产的工作思路;要亲自指挥、亲自运作、亲自推进,协调解决好春耕生产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保证结构调整任务和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二是责任要到位。要层层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定完成时限,保证春耕生产的高标准、高质量。
从现在开始到春耕结束,各村都要集中精力抓春耕,集中力量抓春耕,面对面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面对面地解决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
巨源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巨源镇打造旅游文化名镇的主要思路
巨源镇打造旅游文化名镇的主要思路
巨源镇的旅游开发建设将依托“大金文化”、“黑土民俗文化”、“军旅文化”三大文化体系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依托“诺”文化体系建设旅游服务团队,以“参与、互动、体验、磨练、拓展”为主要模式开发建设旅游项目,创建“党委+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服务、全镇参与”四种经营体制促进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经营,最终实现打造“生态环保大镇、农业产业强镇、旅游文化名镇、和谐富裕村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