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说明(讨论稿)

时间:2019-05-14 06:4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说明(讨论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说明(讨论稿)》。

第一篇:XX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说明(讨论稿)

XX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说明

(讨论稿)(2006—2008年)

一、核心指标

1、健康城市建设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人口预期寿命★:对同时出生的一批人进行追踪调查,分别记下他们在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直至最后一个人的寿命结束,然后根据这一批人活到各种不同年龄的人数来计算人口的平均寿命来假设一代人的平均寿命即为平均预期寿命。由于事实上要跟踪同时出生的一批人的完整的生命过程有很大的困难,在实际计算时,往往可以利用同一年各年龄人口的死亡率水平,来代替同一代人在不同年龄的死亡率水平,然后计算出各年龄人口的平均生存人数,由此推算出这一年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3、卫生支出占一般性财政支出比例(%)★:卫生支出/一般财政支出×100%。

4、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标率×4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4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60%)×50% +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100。

5、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

6、医疗保险覆盖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占总人口数%。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指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数。

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院校学生数与规定年龄组人口数之比。

9、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登记的符合失业条件的城镇居民数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

10、住宅成套率(%)★:是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与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住宅成套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成套住宅指由若干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室内走道或客厅等组成的供一户使用的住宅)。

二、基本指标

(一)健康服务

1、经费保障

公共卫生经费占卫生事业费比例(%):指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血站、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急救、医疗救助、消毒杀虫等公共卫生工作的总费用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建立健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东营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规划》及配套标准,市疾控中心在人员、设备仪器、房屋、车辆、经费等方面全面加强,提高完善功能。

(2)建立健全全市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县区设立独立的妇幼保健机构。

(3)中心镇设立预防保健机构比例(%):中心镇疾病预防保健机 2

构数/中心镇数。

3、卫生监督体系

(1)加强完善市卫生监督机构:制定《东营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规划》及配套标准,市卫生监督执法局在人员、设备仪器、房屋、车辆、经费等方面加强和功能完善情况。

(2)中心镇设立卫生监督分所(%):中心镇卫生监督分所数/中心镇数。

4、医疗救治体系

(1)市级传染病医院改扩建/新建(2)全市110/120急救并轨

(3)院前急救规范达标比例(%):指做到人员24小时值班,车辆满足急救需求,急救和通讯设备基本完善,人员配备基本合理,运行有经费保障,工作有制度,应急反应迅速的院前急救站点占院前急救站总数的比例。

(4)制定完善特困人群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5)千人执业医师数:执业医师数/人口总数×1000。(6)千人注册护士数:注册护士数/人口总数×1000。

(7)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口总数×1000。

5、社区卫生服务

(1)人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元):政府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费用,按社区覆盖人口(户籍人口加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每人每年几元计算。

(2)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管理率(%):达到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服务内容、设施设备要求的社区 3

卫生服务站数占社区卫生服务站总数的比例。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规划,实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应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

6、疾病防治

(1)35岁以上人员首诊测量血压比例(%):采用门诊抽样调查方法,测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首次就诊的35岁以上人员测量血压的人数占首次就诊的35岁以上人员的比例。

(2)传染性结核控制任务完成率(%)★:根据DOTS策略要求和省卫生厅布置的任务,传染性结核病人的发现、督导管理、治愈率等各项工作完成数占应完成任务的比例。

(3)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根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要求,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

(4)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试点数:制定东营市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标准,组织开展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开展慢病综合防治工作。

(5)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率(%):从事有害作业人员中,职业性健康监护人数/应参加职业性健康监护人数。

(二)健康环境

1、环境质量

(1)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百分比(%):全年空气质量优或良的天数占一年总天数的比例。

(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Ⅱ类水水质比例(%):根据环保或建设部门城区功能区水质通报,水源水水质监测断面达Ⅱ类水水质断面 4

数与总监测断面数之比。

(3)清洁燃料使用率(%):指使用液化气、天然气、煤气、电、太阳能等清洁燃料的城市人口数与城市总人口之比。

(4)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噪声达标区面积/建成区面积×100%。

(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经过处理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量/工业废水总排放量×100%。

(6)危险废物处置率(%):处置的危险废物量(吨)/需处置的危险废物量(吨)×100%。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区域内公共绿地面积/区域内城市人口数(公共绿地是指:市中向公众开放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8)绿化覆盖率(%)★: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绿化种植物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

2、基础设施

(1)区域供水普及率(%):指使用市级、县级水厂生产的自来水的人口数/城市总人口数×100%。

(2)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比例(%)★:指卫生部门根据规范要求监测的自来水末梢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比例。

(3)健康住宅试点户数(户)

(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污水量(吨)/城市污水总量(吨)× 100%。

(5)普及二类以上公厕比例(%):二类以上公厕数/公厕总数× 5

100%。

3、城市交通

(1)公交站点平均覆盖率(%,服务半径500M)★:城区公交规划面积内,公交站点500M半径服务面积/城市土地面积×100%。

(2)公交出行比例(%)★:乘坐公交车人数/出行人数×100%(3)公交营运线路(条):城区公交规划面积内,设立公交营运的线路数。

(4)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公共交通运营车辆标台数/城市人口数×i0000(以公交车辆10米为一标台数标准,大于10米的车辆除以10得其标台数)。

(5)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道路面积(含人行道面积)/城市人口。

4、市容管理

(1)建成区“门前三包”落实达标率(%):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落实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例。

(2)建成区流动摊点入室经营率(%):流动摊点室内经营数/流动摊点经营总数×I00%。

5、生活垃圾收集处理★

(1)垃圾袋装投放率(%):在一定时间、地点取样,垃圾袋装化投放量/垃圾投放总量×100%。

(2)垃圾定时投放收集小区数(个):试行垃圾袋装化、定时投放、定时清运的小区数。

(3)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垃圾量(吨)/城市垃圾总量(吨)×100%。

(4)城市生活垃圾密闭压缩运输比例(%):通过压缩中转站并使 6

用密闭运输车辆运输的垃圾量(吨)/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吨)×100%。

(三)健康社会

1、应对突发事件★

(1)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交通事故、火灾、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有完整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队伍和应急设施等。

(2)应急措施执行情况★: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各项应急措施的执行是否及时、到位。

2、就业与社会保障

(1)养老保险覆盖率(%):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应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00%。

(2)工伤保险覆盖率(%):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应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00%。

(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元)★:由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4)特困人群医疗救助比例(%):指办理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卡的人数/应办理人数×100%。

(5)就业残疾人数占应就业残疾人数比例(%)★:指领取残疾人证,有就业能力者(除精神病患者和中重度智残),就业残疾人数与应就业残疾人数之比。

3、社会安全

(1)犯罪率(1/万)★:定罪判刑人数/(常住人口+暂住人口)× 10000/万。

(2)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1/万)★:交通事故死亡数/城市车辆 7

数×10000/万。

(3)公共场所消防设施达标率(%):指城区消防设施达到消防要求,取得消防合格证的公共场所数占公共场所总数的比例。

(4)居住区安全监控比例(%):安全小区实建数/安全小区应建数,安全小区指有电子监控系统或有保安24小时巡逻,并有完善的公共防盗设施。

(5)酒后驾车比例(%):酒后驾车处罚数/机动车违章处罚总数×100%。

4、烟草控制

(1)公共场所控烟执行情况: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没有吸烟行为或吸烟行为能够被及时制止的状况。

(2)城市烟草广告:电视、广播、报纸、各种广告牌、宣传横幅等一切大众传媒上关于烟草、烟草品牌、烟草质量等带有广告性质的字样、图案、内容等。

(四)健康人群

1、健康行为

(1)市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知晓健康知识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通过居民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得出,根据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目前以重大传染病如艾滋病、结核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肝炎以及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的防治知识为主。

(2)市民健康行为形成率(%):指已形成健康相关行为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外显健康行为:包括饮食的定时定量、适当的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酬酒等:内在健康行为可表述为情绪愉快、关系和谐、人格统一、适应环境、有自知之明等等。)

(3)市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知晓心理疾病及其防治知识的市民数/被调资者总数×100%。

(4)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养成正确、良好的洗手、刷牙、用眼卫生行为习惯的小学生数占小学生总数的比例。

(5)中学生生理卫生知识知晓率(%):通过问卷调查,中学生对生理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

(6)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普及率(%):抽样调查在校大学生接受性健康知识教育的人数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比例。

(7)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人数(全市):经过正规师资培训,内容包括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心肺复苏等内容的人数。

(8)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抽样调查城市人口中体育人口的比例,体育人口指每周锻炼2-3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人。

(9)当年进行健康体检人口比例(%):抽样调责,参加单位组织的从业人员体检、职业性体检、学生体检、职工定期体检或个人主动到医疗机构进行的预防性健康体检的人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比例。

(10)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临床用血中无偿献血量/临床用血总量×100%。

2、健康水平

(1)婴儿死亡率(‰)★:指年内未满1岁婴儿死亡数与年内活产婴儿数之比(活产婴儿是指具有呼吸、心跳、脉搏、肌肉抽动四种生命现象之一者)。

(2)孕产妇死亡率(1/10万)★:指年内每10万名孕产妇死亡数。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不论妊娠时间与部位,9

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按国际通用计算方法,“年孕产妇总数”以“年活产数计算”。

(3)传染病总发病率(1/10万)★:指年内每10万人口中,甲、乙两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数(统计报告中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应控制在5%以下)。

(4)低出生体重婴儿比例(%)★:年度内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数/年度内活产婴儿数×100%。

(5)婴儿出生缺陷率(‰):出生缺陷数/围产儿数(死胎+死产十活产)× 1000‰。

(6)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体质测试合格者数/体质测试者数×100%。

3、妇幼保健与生殖健康

(1)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指按照儿童免疫程序进行全程合格接种的人数占全部应接种人数的百分比。

(2)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当地计免规范化管理率(%):抽样调查居住满半年的外来学龄前儿童,纳入当地计免规范化管理的儿童数/调查总数。

(3)母乳喂养比例(%):母乳喂养婴儿数占活产婴儿数的比例。(4)育龄人群避孕措施落实的知情选择率(%):育龄人群采取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情况,以知情人数占避孕育龄人群总数的比例表示。

(5)孕产妇接受保健的比例%:指孕产妇自孕期三个月起,接受定期产前检查,开展高危监护,实行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的孕产妇保健管理人数占同年孕产妇总数的百分比。

10

(五)健康食品

1、健康食品

(1)健康食品基地面积(万亩)★:指全市通过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定的面积。

(2)农贸市场、超市设无公害销售区比例(%):设立无公害食品销售区的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占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的比例。

(3)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推广率(%):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的农贸市场占农贸市场的比例。

(4)学生餐安全卫生状况★:指由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学生餐应符合食品卫生的各项要求。

2、食品卫生管理

(1)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管理运用危险性评估原则(确定有关食品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或把风险减到最低)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和信誉度分级,对取得卫生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量化评分,根据卫生许可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果对其分为A、B、C、D四个等级,按等级进行分类监督管理并确定次年食品卫生监督的频率。

(2)市场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市场抽检食品符合卫生标准的样品数/市场抽检食品总数×100%。

(六)“细胞”工程

1、健康社区(%)

2、健康家庭(户)

3、健康单位(家)

4、社区健康城市志愿者数(名)★:参加健康社区建设的社区志愿 11

者数。

(七)市民满意度

1、市民对建设健康城市常识知晓率(%):知晓健康城市知识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

2、市民对卫生服务满意度(%):对卫生服务满意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3、市民对环境质量满意度(%):对环境质量满意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

4、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对社会治安满意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

5、市民对交通状况满意度(%):对交通状况满意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

6、市民对城市管理满意度(%):对城市管理满意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

7、市民对社会保障满意度(%):对社会保障满意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

8、市民对生活现状满意度(%):对生活现状满意的市民数/被调查者总数×100%

(八)人大、政协视察健康相关问题次数:指市人大、政协在年度内视察健康相关问题次数。

三、发展指标

1、人均健康期望寿命:研究制订人均健康期望寿命的统计方法。

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根据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管理,规范管理人口占应管理人口的比例。

12

3、城市直供水户数:通过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建设,增加直供水户数,减少水箱二次污染,保证居民饮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4、管道直供饮水试点的居民户数:在新建小区中,进行管道直供饮用水的试点工作,有关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有关建设标准要求,为居民提供符合直接饮用水(桶装水)标准要求的直接饮用水。

5、老年人住所中有紧急呼救设备★:鼓励在老年住所中使用有遥控功能的紧急呼救设备,并有完善的配套服务(如一指通)。

6、精神心理行为关怀和管理★:加强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的社会宣传力度,学校健康教育课应有关于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引导,关心困难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学生,在中学、大学推广建立学生心理预警档案,加强街道工疗站建设,鼓励社区开展互助、关怀活动。

7、少女意外妊娠救助、紧急避孕救助机构★:设立免费为少女提供意外妊娠紧急避孕救助和相关知识教育的医疗救助机构,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不测事情的发生,保障青少年生育健康权的实现。

备注:

1、本指标体系共3个板块,11个方面,120条。

2、“★”系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47座城市的健康城市指标。

13

第二篇: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附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研究水平与贡献

1.定位、研究方向及承担国家重要任务情况。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符合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研究方向发展良好,有较强的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特别是评估期内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生了重大科研成果。集中精力承担和组织国家重要任务,减少一般性竞争项目,有较高的科研效率。

2.代表性研究成果水平与国际学术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投入产出比。

代表性成果是指评估期内在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上,以实验室为基地、实验室固定人员为主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成果。代表性成果产生国际重要影响,对实验室成为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创造中心、培育中心和引领中心起到重要作用。代表性成果应是根据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所开展的、为促进科学发展或解决关键科技问题以及为国家发展决策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科研系列进展,而不是某研究方向上关联度不高的成果的汇总和拼盘。对代表性成果的评价应将投入产出比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代表性成果名称表述应明确、具体,成果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分类,不同类型成果按不同标准评价。

(1)基础研究成果。

在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原创成果,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在本领域公认的重要期刊上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或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产生重要学术影响。

(2)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在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和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重要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或集成,拥有核心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储备,取得创造性成果并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在实验技术方法、专用设备研制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基础性工作成果。

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合作研究与自主研究课题的组织情况与实施效果。开展合作研究情况。作为本领域国内研究中心,对学科领域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通过开展合作研究,促进协同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发表论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注重顶层设计,设立自主研究课题,其部署体现了实验室的发展思路。组织团队开展对主要研究方向上的重大科学问题持续深入、系统研究,支持原始创新的研究;重视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和新引进人员的支持。实验室对历年自主研究课题重要性与实施效果有相应总结和改进计划措施,并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1.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作用。

实验室主任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宽阔的胸怀,能够团结和凝聚队伍,有充分的时间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实验室在各个研究方向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对本领域的科学现状和发展有深刻理解,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果显著。

2.队伍结构与创新团队建设。

队伍结构合理、稳定,并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形成若干活跃的创新团队。实验室人员在国际、国家级学术组织、学术期刊中担任重要职务,在国家科技计划担任咨询专家。实验室学术骨干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开展工作、并是代表性成果的主要完成人。

3.青年骨干人才培养。

制定了引进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政策措施,聚集和稳定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实验室各主要方向优秀青年人才承担科研任务情况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情况,特别是40岁以下研究骨干比例及作用。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水平。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开放课题设置及成效、科学传播。

访问学者制度建设。访问学者制度落实到位,保持一定数量的访问学者在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吸引国际同领域实验室人员到本实验室开展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到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开放课题设置。围绕主要研究方向设置开放课题,开放运行费中30%以上用于合作交流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产出高质量开放研究成果。

科学知识传播及对公众开放。实验室开展科学知识传播,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开放情况。

2.学术交流。

开展学术交流情况。具备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开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重视吸引国际一流学者到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积极承办国际性、地区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作用。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同领域高水平专家组成,对实验室发展、学术方向的把握、评价考核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仪器设备使用与共享。

实验室实验研究条件满足科研工作需要并具有特色。仪器设备使用率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和共享程度高。实验室具备自行研制、改造仪器设备、发明实验技术手段的能力。

4.运行管理、依托单位支持。

规章制度建设。实验室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完整。

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实验室作为依托单位内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管理的科研实体,仪器设备和科研用房相对集中,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得力,有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实施效果显著。

专项经费的作用与效果。针对实验室发展设置自主课题、培养青年人才,取得良好效果。专项经费支出等重大事项决策公开透明。

依托单位的支持情况。依托单位优先支持实验室的发展,在人员、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要求每年对实验室进行考核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篇:关于“十二五”发展计划指标体系的说明

关于“十二五”发展计划指标体系的说明

为了科学指导我县“十二五”发展,我们经过多次认真仔细研究,拟定了“十二五”发展的计划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经济实力,二是生态环境,三是城乡面貌,四是社会和谐,五是人民生活。具体指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15年达到**亿元,力争**亿元;

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达到**亿元,力争完成**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达到**亿元,力争完成**亿元;

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达到**亿元,争取**亿元;

3、招商引资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达到**亿元,力争**亿元,其中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万美元;

4、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2015年达到**亿元,力争达到**亿元;

5、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15年达到**亿元。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1、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3.5%;

2、单位GDP能耗小于1.78吨标煤/万元,单位GDP水耗小于200立方米/万元;

3、森林覆盖率达到38%,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10天;

4、梁子湖水质达标率超过90%,跨界水体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5、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小于3.5千克/万元;二氧化硫(SO2)排放小于4.5千克/万元;

6、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90%;

7、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率达到90%,无危险废物排放;

8、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化肥施用强度小于238千克/公顷,农药施用强度小于1.6千克/公顷,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城乡面貌更加优美。

1、加强中心镇和农村新社县建设,城镇化水平达到60%;

2、村镇饮用水合格率达到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

3、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比重达到50%。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1、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城镇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就读率达到75%;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户救助对象达到5%,城镇低保户享受对象达到8%,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达到80%;

3、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5%以上;

4、人口年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015年达到15000元;

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2015年达到10000元;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2015年达到17.8亿元。

上述计划指标中,GDP的计划指标建议在即将召开的人大会予以修订,原因是原来关于2010年GDP完成情况的统计数据是17.59亿元,今年市统计局将统计数据最终调整为28.214亿元,基数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我们的规划指标也应作出调整,建议根据既定增幅调整为2015年达到58亿元,力争65亿元。拟定以上计划指标,我们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分析考虑。

一是基于我县“十一五”发展所取得的实绩 2010年全县GDP完成**亿元(今年市统计局调整为28.214亿元),是2005年的1.77倍(调整后应为2.85倍),年均增长11.96%(调整后应为23.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是2005年的5.3倍,年均增长39.7%;招商引资**亿元,是2005年的4.78倍,年均36.9%;工业增加值完成**万元,是2005的8.8倍,年均增长69.9%;财政收入完成**亿元,是2005年的4.3倍,年均增长34.3%。

根据“十一五”的平均发展速度,我们认为在“十二五”时期,我县保持GDP年均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30%,财政收入年均30%,招商引资年均30%,旅游收入25%以上的增幅是完全可能的。

二是基于省、市“十二五”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发展步伐 省政府在全省功能县定位中将县确定为限制发展县,在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县规划中将县列为核心县域,凸显对梁子湖生态环保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在规划中较为系统地拟定了“十二五”发展的生态环境指标,由于“十一五”时期我们没有建立这方面的系统统计数据,所以指标的拟定主要是参考了省、市关于梁子湖环保要求的相关文件资料,如《环境保护规划》等。

我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步伐为:GDP年均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20%,一般预算收入年均20%,城镇居民收入年均11%,农民收入年均12%以上,我县拟定发展速度略高于全市水平,分别为15%、30%、30%、13%和13%,我们认为这样计划是合理可行的,原因是我县一直相对落后,各项经济指标基数小,只要我们的增量稍略大一点,我们的增幅就完全可能高于全市水平,如今年前三季度的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元至九月份,全县共完成财政收入2.01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的105.6%,同比增长87.21%,增幅居全市第二)。

三是基于明显改善的发展条件和良好的时空环境 经过“十一五”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发展条件已经明显改善,特别是对外交通与发展平台的建设,为全县“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坚信全县“十二五”发展将快于、好于“十一五”的发展。

我县“十二五”发展还将面临明显优于“十一五”的时空环境。其一,综观国际国内发展情况和趋势,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由依赖国际市场逐步转向以内需为主导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空间上经济发展正在加快由沿海向内地的转移,中部地县因为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地处中部核心位置,本身就内生经济优势明显,“十二五”发展将大有作为。其二,中部崛起战略效应逐步显现,项目和资本聚焦中部的态势正日益明显,鄂州与武汉的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今后五年将明显加速,县紧邻武汉,而且已拓展出对接武汉的平台,这是全县“十二五”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其三,“两型”社会先行示范县和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县建设的机遇,将十分有利于县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凸显资源与产业特色,加快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拟定的“十二五”发展计划指标,粗略一看,可能大家觉得步伐太快、目标太高,怀疑能否实实在在完成。但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所拟定“十二五”发展计划指标是完全科学可行的,而且今年前三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已初步证明了计划指标科学性、可行性(元至九月份全县GDP完成**亿元,占年计划32.3亿元的75.2%,同比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占年计划22。87亿元的62。96%,同比增长2.7%;外贸出口元至九月份完成**万美元,占年计划40万美元的80%,同比增长700%;规模工业增长值元至九月份完成**亿元,占年计划**亿元的130.91%,同比增长37.29%;元至九月份,全县共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占年计划**亿元的105.6%,同比增长87.21%;招商引资完成**亿元,占年计划**亿元的89.5%,同比增长58.9%。)。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十二五”发展的目标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仅可以圆满完成,而且完全可能超额完成。

第四篇: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要点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挤问题也逐渐产生并日益严重。近20年,内地民用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3.3%,私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3.7%。其中,北京作为人口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500万辆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2010年10月的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更是将北京列为世界五大拥堵城市之首。

城市交通拥挤已严重阻碍中国城市经济及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在社会各个方面造成负面效应,具体表征为时间延误、能源浪费、大气污染及情绪影响等。这些负面效应使得社会外部成本增高,危害了人类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更不符合建设和谐交通的目的。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对城市道路拥挤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不是单纯地统一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量,而是通过拥挤识别确定城市不同道路的拥挤度来实施不同的解决措施。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拥挤识别体系并合理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1.1.2 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人民对交通的需求扩大。汽车产量增大,人民的购买力上升,人民的配车率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出现了不平衡状况,导致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严峻的交通拥挤问题。因此,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交通指挥中心的固定检测器采集和实地考察的交通数据,在交通拥挤识别体系下,计算出有效的道路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准确地为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拥挤识别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很多学者研究开发了许多的 ACI 算法。

加利福尼亚算法。通过比较邻近检测站之间的交通参数数据,对可能存在的突发交通事件进行判别,由此确定交通拥挤的发生。此算法于 1965-1970 年间,由加利福尼亚洲运输部开发。

McMaster 算法。该算法由Persaud et al(1990)根据突变理论开发出来。它使用大量的拥挤和非拥挤交通状态下的流量-占有率历史数据,开发一个流量-占有率分布关系模板,通过将观测数据之间的关系与模板进行两次比较,判断是否发生了交通拥挤以及发生的是偶发性拥挤还是常发性拥挤。

1974年Cook开发了一种双指数平滑算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原有交通数据去除短期的交通干扰(如随机波动、交通脉冲和压缩波)后的处理数据与预定的闽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有拥挤发生。

1982年Ahmad和cook提出了一种基于占有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交通拥挤识别算法。在这种算法中,利用一个时间序列模型对一个检测站点过去几个时间间隔中占有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拟合,并通过此模型预测出下一个时间间隔占有率的范围,如果实测数据出现明显的偏差或者偏离预测平均值程度太大,此算法就会判定发生交通拥挤。

1.2.2解决拥挤措施成功案例(1)国内成功案例

1998 年广州市进行了广州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研究。同时,也介绍了需求管理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利用需要与价格之间的敏感关系进行的调整拥挤程度的策略。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香港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如车辆驾驶员发照制度、大幅度提高小汽车税率、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影响评估制度以及1997 年开始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最终使香港成为世界上用地紧张但交通最畅通的城市之一。

科技部在“十五”期间确定的10个示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在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几乎都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研究开发作为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个城市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城市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也先后提出了ITMS的发展规划,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和研究。

(2)国外解决交通拥挤的措施

新加坡的拥车证和收费制度

在新加坡买车之前,须向政府投标买一张“拥车证”,没有拥车证不准注册登记领取牌照,政府通过控制拥车证的数量和价格来控制车辆的数量。早在 1975 年,新加坡政府就对中央商务区实施使用收费制度,凡在 7:30~18:30 之间驶入该区的汽车都要购买执照证,以减少中央商务区的交通流量,缓解交通压力。

美国的综合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通过车辆配额限制、车辆许可制度、车辆标准限制、经济调控限制等方法来控制车辆总需求量;通过交通管理限制、车辆行驶限制、车辆停车限制、经济调控限制等方法来控制交通流量。

荷兰政府的 ABC 政策

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促进出行者利用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从而避免小汽车交通量的增加。

日本的单向通行政策

日本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引入了单向通行政策,并根据早晚高峰来变动道路中央分隔线,满足交通量大的方向的通行。

(3)存在的问题

国内对交通拥挤自动识别的研究比较晚,相关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缓慢,多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合理的交通拥挤解决方法必然是基于本国的社会、经济和地域背景而得出的,国外的政策不能直接应用到我国的实际建设之中,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分析它们的合理性,综合借鉴自身国情,提出比较完善的有实际意义的措施。

1.2.3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研究内容

(1)综合数学、运筹学、系统动力学等学科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了解等调查方式,了解南京市主要路段交通拥挤基本情况,认真学习交通拥挤识别系统对于缓解交通拥挤的作用;

(2)深入探索各种交通拥挤识别模型,阐述拥挤发生时,交通流的基本特性以及在拥挤发生前识别系统对其的预测作用;

(3)参考国内外先进的交通拥挤识别研究,结合南京市具体情况,对南京市城区主要道路的城市交通网络提出交通拥挤分类识别的理论方法;

(4)城市交通流控制与诱导系统的实现可适应主要路段实时多变的交通状况,而实时、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正是这些系统实现的前提及关键;

(5)运用Pipes-Munjal方法判定主要路段的拥挤度,结合路段实际情况,探索该方法的实际效用。

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2.1 城市道路状态指标基本分析

交通拥挤之所以称为全世界大中城市所而临的共同问题,其本质是因为在道路系统中存在着低通行能力的道路组成部分,即交通瓶颈。当瓶颈上游的交通量大于瓶颈处的通行能力时,拥挤不可避免。同时交通量在时间_l几和空问上分布又存在着不均匀性,交通事故也是时常发生,这些都造成了城市道路频繁的发生交通拥挤,根据宏观交通流和微观交通流发生运行故障的本质不同,可以将交通拥挤分为常发性交通拥挤和偶发性交通拥挤。

2.1.1 交通拥挤的含义及分类

交通拥挤是指交通需求超过道路的交通容量时,超过部分的交通量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它是某一时空交通供给难以满足交通需求所产生的交通滞留现象,是基于出行者主观感受做出的描述和判断,与出行个体基于不同出行目的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关。

交通拥挤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由于过大的交通需求造成道路设施超载所引起的交通拥挤,例如上下班高峰时刻所发生的拥挤现象。另一种是由于道路上的随机事件所引起的延误和危险构成的交通拥挤,如交通事故、车辆停驻、恶劣的天气。

此外,根据拥挤形成的先后次序,可以将交通拥挤分为初始交通拥挤和后续交通拥挤。初始交通拥挤是指在一个道路瓶颈处首先产生的交通拥挤。后续交通拥挤是指由初始交通拥挤的回流和蔓延而形成的交通拥挤。

2.1.2 交通流特性及交通拥挤判别的基本参数

交通流特性可用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三个参数予以描述。速度和密度反应交通流从路上获得的服务质量,交通量可量度车流的数量和对交通工程设施的需要情况。三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f=kv

这一关系式可视为一个三维空间中的一条空间曲线,称为交通流模型曲线图,图3一1。为了研究方便,通常以图3一2所示的二维正交投影来表示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

Q=kv交通流参数

f-k、v-k、f-v正交投影图

交通流是整体的、宏观的概念,通过对大狱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交通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倾向,为此提出了交通流特性的概念。交通流特性是用来描述和反映交通流特性的物理量,称为交通流参数,是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定性、定量特征。交通流参数分为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宏观参数用于描述交通流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来的运行状态特性,主要包括交通量、速度、交通密度、占有率、排队长度;微观参数用于描述交通流中彼此相关的车辆之问的运行状态特性,包括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

2.1.2.1交通量

交通量又称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交通量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量,具有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度量城市交通特性的一种方法是在道路系统内一系列的位置上观察交通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并绘出交通流等值图。当交通量超过某一水平时,就认为发生拥挤。然而,这种判断存在的问题是同一流量水平可以对应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通状态,因此这种参数应该与其它方法相结合,而不是单独使用。

2.1.2.2速度

速度是描述交通流状态的第二个基本参数,其含义是车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从微观上看,每个车辆都有瞬时速度和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行驶速度和平均行程速度。从宏观来看,交通流的平均速度有在特定地点的时间平均速度(平均地点速度)和在特定路段上的区间平均速度(平均行程速度)之分。前者体现了交通流在特定观测地点处的运行状 况,后者体现了交通流在特定路段空间上的运行状况,当这两种速度值明显低于正常值时,表明观测地或观测路段的交通处于拥挤状态。

2.1.2.3交通流密度

交通流密度是指在某一瞬间,单位道路长度上存在的车辆数,即 K=N/L 式中:K为交通密度(辆/km·车道),N为车辆数(辆),L为观测路段长度(km)。

在通常情况下,交通流量大,交通密度也大。但当道路交通十分拥挤、车流处于停滞状态时,交通流量近似等于零,而此时的交通密度却接近于最大值。因此,单纯使用交通流量指标难以表示交通流的实际状态,而采用交通密度指标能够做出较好的评价。尽管交通密度能够直观地表明交通状态的性质,但由于数据的采集难度大,这个参数的实际应用是很有限的。

2.1.2.4占有率

车道占有率包括时间占有率和空间占有率两种。

在道路的一定路段上,车辆总长度与路段总长度之比称为空间占有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空间占有率直接反映了交通密度的高低,但更能表明道路被实际占用的情况。与交通密度相似,由于这个交通参数数据的改接获取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实际上一般不被采用。时间占有率是指在一定的观测时间T内,交通检测器被车辆占用的时间总和与观测时间长度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Occupy=ti/T 式中:occopy为时问l片有率,ti为第i辆车占用检测器的时间(s),T为观测时间段的长度(S)。

时间占有率的大小能够体现交通运行的状态。在交通流量较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检测器的车辆数较小,而且由于车速较高,导致时间占有率比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单位时间内通过检测器的车辆数增加,而且车速有所降低,因此检测器被车辆占用的时间增加,时间占有率显著增加。当出现交通拥挤时,通过检测器的交通量虽然可能会有所降低,但由于车速明显下降而使得时间占有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2.1.3 基于交通流参数的交通拥挤关系分析

交通检测装置可以方便的得到流量、速度、占有率这些表征宏观交通状态的物理参数。描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模型有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是格林希尔茨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所提出的v-K线性关系模型V=a-bk,并推导出了如下关系式:

V=vi(1-k/kj)

f=kj(v-v/vi)

f=vi(k-k2/kj)其中:K为车流密度,V为行车速度,f为交通流量,vi为畅行速度,kj为堵塞密度。

格林希尔茨给出的速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抛物线模型,如图,其中,u0表示是车辆在相应道路中能够行驶的最快速度。

2fm为临界流量,是道路能够承载的最大交通流量。uc是临界速度,是临界流量对应的行驶速度。当车辆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车辆行驶速度降低,意味着交通趋于拥挤。交通状况继续恶化。当达到临界流量的时候,即使车辆越积越多,道路通行能力有限车辆也难以通过路段,会滞留在其中,导致车辆通过道路的时间将增加。由于流量的定义为单位时间通过巡路的车辆数目,所以交通流不再提高反而会降低,此时车辆速度也会继续降低,直到速度降低至零。交通流量为零的情况发生在两种情况,或者道路非常通畅,没有车辆行驶,或者交通严重拥挤,车辆根本无法行进,无法产生交通流量。

fm

f

速度--流量关系曲线

2.2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分析

要对城市道路的拥挤状态进行识别,首先要了解城市道路的结构和特点,然后分析城市道路拥挤产生的原因,明确拥挤的分类。造成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及交通拥挤的因索除了道路原因、交通事件等之外,驾驶员山于技术水平,性格特征以及对道路的熟悉程度存在差异,亦会形成不同的驾驶行为,造成交通分布不均。道路收费、车速、载重限制等因素有时会学致道路通行能力及行驶偏好有差异。

2.2.1 城市道路的分类

城一市路网主要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交又口。快速路是一专为车速高、行程长的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的重要交通干路,设计行车速度要求达到60~80km/h。快速路具有高速公路的交通特征,介二辆行驶速度较高,封闭性强。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十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它与快速路共同分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车流,形成重要的交通走廊。设计行车速度为30~60kln/h。其交通畅通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一旦发生交通拥挤,所造成的延误和环境污染相当严吸。次干路是城市主一干路与支路间的车流、人流主要交通集散道路,设计行车速度为20一50kjn小。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按线,用r解决局部地区交通,设公卜行

2.2.2 交通拥挤的量化标准

2.2.3 判别算法评价指标

2.3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1 交通状态信息的需求分析

2.3.1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理

2.3.2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五篇:“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为了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要求。为将这一要求具体落实细化,形成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派员参加,专门成立了调研小组,在市统计局、科技局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指导配合下,对“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参照系(本文仅限于治安安全)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南京市“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和框架。

一、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概念对一个城市而言,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而城市安全,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招商资源。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正是为了营造城市安全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参照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结合维护城市安全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概念应由三个基本概念组成:

1、城市所谓城市,《辞海》中规范的解释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对于城市本质和特征的最权威的提法,已写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即:“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2、安全关于安全,就其本质而言,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人们最关心的看,莫过于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安全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安全,应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一切因素;而狭义上的安全,主要指治安方面的安全。因本调研主要集中于政法、综治工作“创建全国 最安全城市”的目标、任务,故将此安全限定为治安安全,以便突出重点进行研究。

3、安全城市安全城市,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没有危险,市民不受威胁,生产、生活不出事故,群众普遍有安全感的城市。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的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利益关系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冲撞,许多新的犯罪诱因不断产生,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上升将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只要保障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控制力控制住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力,且破坏力的幅度控制在社会和群众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城市社会治安就是平稳的、安全的,即为安全城市。这是目前国际、国内犯罪学研究的共识。

4、全国最安全城市根据我国城市规模、行政等级的不同,城市间的可比差距加大。为科学、客观地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将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含本市)作为参照城市,即:在全国同等城市(副省级市)中,治安安全最好的城市就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最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文中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基本设想,系以统计学和统计分析实践中常用的五级量表为依据,将15个副省级城市的测评情况分为5个档次,凡综合评价为第一档次的,即为“全国最安全城市”。

二、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全国最安全城市”和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国最安全城市”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们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或者说怎样才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则属于主观认识的范畴。所谓对“全国最安全城市”进行科学评价,就是要对评价范围进行科学界定,对评价标准进行科学确定,对评价方法进行科学选择,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设立“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警方登记的刑事案件数量作为衡量是否安全的主要指标,如日本主要依据警方报告的案件数,台湾地区主要依据暴力案件和盗窃案件的升幅,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依据报警案件数等等。以刑事案件立案数作为评价是否安全的主要指标,这虽然是世界通行做法,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安全评价的研究成果,如英国警务专家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七项评价指标,美国学者提出的九项评估指标,法国开展的全面犯罪调查,澳大利亚学者按照“社会契约”学说提出的三项指标等,结合我国城市安全实际,设立“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社会治安真实情况和监测城市安全状况,有利于规范对城市安全的评价和正确制定政策,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和进行正确的分类指导,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从我市而言,通过把本市与国内同等城市的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可以明确而具体地看到本市的排列位置、强项和弱项,然后通过对各量化指标的详细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工作,“全国最安全城市”应不发生此类极其严重的恶性暴力案件和重特大治安事件。④外来人口犯罪比重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向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原有的社会控制力弱化。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城市流动人口约有2/3来自农村。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总体上激活了生产要素,沟通了城乡关系,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伴随着流动人口的到来,混迹其间的违法犯罪分子也不断增多,成为城市治安安全的主要隐患。因此,从外来人口犯罪占全部作案成员的比重大致可以看出,各城市对流动人口管理、控制的力度(不排除同等城市中流动人口数量的多少也相对造成犯罪的高低),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该城市社会面上治安管理的成效。外来人口犯罪比重的公式为:外来人口犯罪比重=一定时期抓获的外来人口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同一时期抓获的全部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100。注:在2000年12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外来人口作案成员所占比重比最高的广州低20个百分点,比最低的济南、沈阳两市高10.1个百分点。控制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是我市当前乃至未来城市安全的重要任务。(见图四)⑤失业率在考察违法犯罪对城市安全危害的同时,失业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方面,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的加快和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导致城市就业人口的供给超过需求,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口;另一方面,随着入世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就业中脑力劳动、专业技术岗位比重上升,一大批文化素质不高、技术素质低下、劳动技能单一的劳动者被分流下岗,成为失业人员。失业会加剧贫困,贫困则可能导致犯罪增多。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调查,美国失业率每增加1%,杀人、盗窃犯罪率就增加5.7%,进监狱的人数就增加4%。因此,失业率应当列入评价城市治安安全的主要指标。注:据市统计局反映,由于失业率测算较为复杂,且目前全国各地对失业人口统计口径不一,横向对比的可比性不强。但从2000年15个副省级市的统计看,我市失业人口较高,为10.84万人,严峻的失业形势对社会治安的冲击与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上述5项指标外,青少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和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也应作为破坏力指标。这是因为青少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区域法制教育状况和居民人口素质,而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则反映了社会治安管理的力度和成效。如果青少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人数占在校生总人数比重较高,就说明该区域社会治安环境不良,青少年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大;而如果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高,则说明该地区社会治安管理较弱、安置帮教工作不力。由于这两项指标目前尚不具备横向对比条件,因此暂不列入本指标体系,但做好预防青少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工作和遏制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则是创建最安全城市中的重要工作,必须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切实将这两项工作做好。

2、维护城市治安秩序的控制力指标违法犯罪案件是影响城市治安状况的基本因素,但对城市治安起决定因素的还是控制力状况。控制力强不仅可以将城市治安控制在稳定或基本稳定的状态下,而且可以抑制和减少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减少对城市安全的危害。城市治安控制力是一个综合指标,从可以量化的测评指标而言,主要包括警力配备、经费保障、破案率、警情反应速度及专业协警力量配备等方面。①警力配备率在我国城市安全方面,一般采用警力配置等资源保障指标来衡量城市安全的程度。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犯罪率之所以能够得以有效控制,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配置了充足的警力,为城市治安提供了资源保障。警力配备状况公式为:警力配备率=公安民警总人数/同期全市人口总数×10000。注:从已掌握的2000年11个副省级城市警力配备情况看,我市居第4位,是最高的广州市警力配备率的一半,比最低的宁波市高出近八成。从我市加快发展的需求出发,加强警力的配置仍显十分重要。(见图五)②警务经费保障在城市治安秩序控制职能逐渐由全社会转为主要靠由司法机关来承担的情况下,警务经费保障应列入城市控制力指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警务经费保障通常用两项指标进行衡量:a、警务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指警务经费占财政经费中支出的百分比;b、警察人均经费数:指中平均每名警察实际占有的经费数额。其中,警务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般为5%,而特大城市的警务经费应远远高于其他中小城市。注: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加大警务经费投入,仅“110进社区”购置巡逻车就先后投入了600余万元,最近又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了100辆派力奥轿车作为110巡逻车,使我市警务经费投入又达到一个新水平。但由于目前上述两项指标均未收集到同等城市的有关情况,建议可用其中一项便于收集、对比的指标作为指标体系中考察的内容。③警情反应速度警情反应速度,是指从接警到警察赶赴现场的时间。警情反应速度越快,制止和抓获犯罪的效率就越高。据美国警方统计,在特急情况下,能够在现场或现场不远地方抓获作案人的警情反应时间平均为4.1分钟,不能现场抓获作案人的警情反应时间平均为6.3分钟。根据我国长期治安

下载XX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说明(讨论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说明(讨论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为了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要求。为将这一要求具体落实细......

    “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为了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要求,“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

    市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总结_0

    市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总结 市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镇、街道和市机关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要求,立足......

    健康促进医院评价指标体系(合集五篇)

    健康促进医院评价指标体系(2014版) 使用说明:本考核指标依据《健康促进医院基本要求》编制,包括创建步骤、创建内容、活动细则及考评方法等。考核指标分为“A”和“B”两类。“A”......

    健康城市工作方案

    健康城市工作方案 健康城市工作方案1 为实施《“健康宣城2030”规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全国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

    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编制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社会保险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社会保险统计属于部门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它运用社会统计和经济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社会保险基金为核心,以社会保险参保单位、......

    关于全县2018年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的说明

    全县2018年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说明 全县2018年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送审稿),由6个高质量发展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两部分组成。整个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国家标准编制说明(精选5篇)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一、 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物流水平的提高,物流园区开始逐步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加强我国物流园区的管理,不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