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般杀人案件的侦查程序
一般杀人案件的侦查程序——彭希
彭 希
【内容提要】本为主要论述了一半杀人案件的侦查程序与步骤。简述了杀人案件的概念与特征及其分类,然后以立案,基础侦查,专门侦查,破案,预审,案件终结为主线介绍了杀人案件侦查了一般程序。
【关键词】杀人案件 现场勘验 案情分析 侦查途径 侦查计划 公布案情 排队摸底 破案预审 侦查终结
一、概述
杀人是侵犯人身权利最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杀人案件一旦发生,不仅直接造成被害人死亡或伤残,还会给被害人的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杀人案件历来是公安刑侦部门打击的重点,也是刑法规定应予严惩的罪行之一。
公安部在《关于刑事侦查部门分管刑事案件及其立案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规定》中明确规定:杀人致死或致重伤的,应列为重大案件;一次杀死,杀伤数人或持枪杀人,杀人碎尸的应列为特别重大案件。
杀人案件在中国没有明确的定性,大多数学者都根据我国《刑法》第232条的规定来定义,有如下表述:
“杀人案件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案件。”
“杀人案件指犯罪分子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件。”
“杀人案件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而致人死亡,伤残的犯罪案件。”
“杀人案件是指犯罪人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使用枪械器物等暴力方法或其他方法,非法致人死亡,伤残的犯罪案件。”
“杀人案件是指由公安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处理的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而致人伤亡,伤残的犯罪案件。”
从这几个概念来看杀人案件的核心就是非法剥夺了他人的生命。但杀人分为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刑事侦查部门研究的案件,主要是针对故意杀人案件而言,但是在案件侦查初期,难以确认行为人主观态度和客观原因,对于不明原因的他杀案件,同样是侦查部门研究的对象。
(一)杀人案件的分类
杀人案件其犯罪构成因素因案而异,因此杀人案件种类繁多,情况也比较复杂。
1.依杀人目的动机不同,可分为仇杀案件,图财害命案件,杀人灭口案件,情杀案件,家庭纠纷杀人案件,强奸杀人案件等等。
2.依据杀人方法及所用凶器不同,可分为持枪杀人案件,爆炸杀人案件,纵火杀人案件,投毒杀人案件,驾车杀人案件,毒气煤气杀人案件,刀斧棍棒绳索杀人案件等等。
3.依据侦破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一般杀人案件,无名尸体案件,碎尸案件。
本文要讨论的主要是以侦破难易程度对杀人案件的侦破程序进行分析。碎尸案件的侦破难度最大,既不能找到完整的尸体,又不能确认被害人的身份;无名尸体案件侦破难度大于一般杀人案件,主要在于侦查人员不知被害人的身份情况,而增加了侦查难度;一般杀人案件为最基本的杀人案件,其中有包括犯罪人自首与畏罪潜逃的情况。对于自首的杀人案件不属于侦查的范围,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一般杀人案件中畏罪潜逃的杀人案件侦查程序。
(二)杀人案件的特点
从侦查角度看,杀人案件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犯罪人实施杀人前一般都有预谋过程。
杀人案件除突发性的激情杀人之外,犯罪分子一般都有预谋过程。“杀人偿命”自古有志,作案人深知杀人行为一旦被揭露,将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其杀人行为也会遭到被害人的强烈抵抗和其他人的阻挡。为了能顺利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在实现犯罪目的的同时又能逃避法律的严惩,犯罪嫌疑人作案前通常会做周密的策划准备过程,主要表现为:
第一选择作案时机。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机的选择上往往颇费心机,既要确保顺利实施犯罪实现犯罪目的,又要防止因被害人反抗惊动他人,暴露自己。犯罪人往往选择易于接近被害人,有利于隐匿藏身,便于毁证灭迹和逃离的时间地点实施杀人。多数犯罪人在杀人前要对被害人的生活规律,居住环境,行踪等进行充分的探测和了解,堵截杀人要选择藏身的住所,尾随杀人要选择杀人的环境和逃跑的路线,侵入室内杀人要策划侵入和接近目标的方式
第二策划杀人的手段,方法。采用何种手段杀人(如钝器,锐器,火器,毒害,机械性窒息等手段),杀人后怎样处理尸体,怎样掩盖杀人现场以及凶犯自身潜逃隐匿的方式方法等。
第三准备杀人器械,物品。犯罪人选择某种杀人手段以后,都要暗中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凶器或药物(毒物,炸药),如有的实现自治枪弹,有的事先购买毒药,毒蛇或事先借用他人的刀斧等。
犯罪人的这一杀人预谋活动必然会与有关的人,事,物发生联系,在群众中留下一定印象及物品商反映出明显的有过预谋活动的特征,这些都可以为分析案情和采取侦查行动提供依据,为查找犯罪嫌疑人提供线索。犯罪人在预谋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一方面可能增加侦破的难度,另一方面却更容易暴露自己。
2.一般有被害人的伤痕和尸体可供检验。
杀人现场大多数是在发现被害人尸体或伤残者之后才被发现的。被害人尸体是确认犯罪事实存在的重要依据,在侦查的最初阶段一般都有伤痕和尸体可供检验。通过对尸体及其伤痕的检验可以:(1)有助于判断事件性质和死亡原因,确定是自然死亡还是他杀,自杀,意外事故,为是否立案侦查提供客观依据。(2)尸体和伤痕还是案情分析的重要资料。如判明杀人时间,杀人目的,杀人的工具,杀人的手段和方法,犯罪人数,犯罪过程。(3)了解犯罪人的一定特征,如杀人碎尸案件根据碎尸的部位,熟练程度还可以判明犯罪人的职业。(4)尸体勘验的情况还可以用于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的真伪。
3.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一般有因果关系可循
杀人不是儿戏。多数杀人案件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事前就存在某种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犯罪分子明知杀人犯罪会被处以重刑,还以身试法实施杀人,大多是自身利益被损害到一定程度而激化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反映到杀人动机上表现为:报复杀人,图财害命杀人,杀人灭口,婚姻家庭纠纷杀人等等。通过对这些杀人原因的分析,由此可以确定侦查线索,侦查途径,侦查突破口等等。
二.一般杀人案件的侦查步骤
(一)现场勘验重点
1.一般杀人案件现场实地勘察的重点
(1)对尸体进行外表检验。
在侦查初期,法医来到现场之前由侦查员对现场尸体进行外表检验。首先静观实体的状况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次对尸体外表进行检验。尸表检验采取由外籍里,从上而下的顺序进行。观察尸体的外表形态,是仰卧,俯卧,还是侧卧,呈什么姿势,外表表情,发型等等;观察伤口形态,伤口有多少,伤口位置在身体什么位置,伤口深度,大小,伤口的种类,伤口与伤口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有什么提别的伤口引起注意等等;观察外部衣着,如衣服的数量,治疗,颜色,式样,新旧,产地,有无撕裂损伤,衣损的损伤与尸体的损伤是否一致,衣服上的附着物,随身物品等等。还要注意检验尸体现象,尸温,尸斑,尸僵,腐败,角膜混浊成度等;检验尸体各部的特殊标志,尤其注意对尸体头发内,鼻孔,耳道,口腔以及指甲内的检查。
(2)现场周围遗留的物品的勘验。
要根据伤痕特征判断凶器种类,并注意在现场环境中尽可能寻找凶器。经过判断与验证发现班不属于现场的东西。与遗留在现场上的手帕,手套,烟头,书包,包装物,捆绑物等。要认真审查其与案件的关系。不论室内室外,都应仔细受训手印,足迹及血迹,交通工具,破坏工具,刀枪棍棒,砖石绳索等致伤工具物品,以及衣帽,手套,纽扣等日用物品等。
(3)现场的搏斗痕迹的勘查。
要从犯罪人作案过程中可能接触过的客体上和到过的部位发现并提取手印,足迹,枪弹痕迹,交通工具的痕迹,分析这些痕迹形成的原因,时间,判明其与事件的关系。对于搏斗痕迹应仔细观察,用以判断是否与尸伤相符。观察是否有反常现象,如尸体被烧焦,尸体死者呼吸道内无异物;从尸伤看应有激烈搏斗,但现场完好无损;尸体上有开放性损伤但现场无喷溅,流淌的血迹;尸体俯卧,但尸斑在背部等等。
2.现场访问的重点
在勘验杀人现场的同时,应组织部分侦查人员进行现场访问,查明和获取有关侦查线索。主要访问如下情况:(1)被害人的情况。被害人的社会交际情况,社会背景情况,生前是否有异常表现,熟悉的人最后一次见到被害人的时间等等。(2)访问被害人的家属,同事,领导。看看他们对杀人案件的反映和议论,他们有没有怀疑的人。(3)访问熟悉现场情况的人,看现场物品是否有大的改变,有没有不是现场的物品,或现场丢失的物品等等。(4)访问目击者。犯罪人的人身形象特征,逃跑方向,携带何种物品或工具,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曾听到过呼救声和异样声响等等。(5)若被害人为尚未死亡,应设法急救,在可能的条件下,抓住时机询问有关案件事实。
(二)一般杀人案件案情分析重点
通过上述现场勘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案情,解析案情重点。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案件性质分析。
通过现场勘查,可以分析此案件是自杀还是他杀,是意外事故还是责任事故,是自然死亡还是病理事件。从而为下一步是否立案提供帮助。
2.分析作案动机。
前面说过,杀人不是儿戏,犯罪者一般不可能无原因去杀人。这是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杀人动机一般如:仇杀,图财害命,杀人灭口,恋爱婚姻家庭纠纷等等。分析是可以依据下列条件,结合多方面情况,综合推断。(!)根据对尸体检验结果分析;(2)根据现场财物损失分析;(3)根据犯罪分子在现场活动过程分析;(4)根据对被害人的调查分析;(5)根据现场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等等。
3.分析作案时间与死亡时间。
杀人犯罪案件作案时间指犯罪分子侵入现场实施杀人犯罪后逃离现场所需时间。如果还碎尸,抛尸等其他犯罪行为,则要分析出多个作案时间段。作案时间与死亡时间机密相连。有时死亡时间与作案时间相差不大;又是作案时间在死亡时间的前面,如投毒杀人案件;有时作案时间在死亡时间后面,这一半是认识对象错误的特殊情况,这里不做讨论。对作案时间和死亡时间的分析,通常依据下列条件:现场上标明时间的物品;现场物品状态以及当事人的生活规律;实体的检验结果;现场上动,植物变化的规律;现场调查的材料。主要是根据有关知情人提供的情况,尤其是案发时听到的叫喊声,搏斗声是确定作案时间的直接参照条件。正确分析作案时间对以后的排队摸底有直接影响。
4.确定杀人的手段和工具。
分析作案的手段和工具一般的方法有:根据实体检验结果分析。通过对伤口的形态分析和现场上与工具相关的遗留物的鉴定,确定犯罪分子使用的杀人凶器。特别要注意对尸体上工具残留物的提取检验,为直接确定凶器类型寻找依据。
5.分析杀人的主要情节。
通过痕迹的分析,可推断犯罪人怎样接近被害人;使用何种工具,破环障碍物;使用何种凶器杀死被害人;犯罪人先做什么,在做什么。还可以通过现场痕迹,物证,物品与犯罪行为的相互关系;血迹及其分布;血迹与尸体伤痕的关系等来判断杀人的主要情节。
6.分析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
对犯罪分子刻画包含多方面内容:一是犯罪嫌疑人人身特征的刻画;二是犯罪嫌疑具备的知情条件;三是犯罪分子的技能条件;四是犯罪分子作案动机和心理条件。每一起杀人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特点都有所不同,分析时,不仅要找准规律性特点,更要注意分析犯罪分子独有的犯罪条件,这往往是案件侦查的突破点。分析的主要依据是:目睹人提供的犯罪分子形象;杀人的手段,方法和对尸体的处理;现场的遗留物和作案工具;现场上的痕迹等等。
(三)杀人案件侦查途径和侦察突破口的选择
所谓侦查途径的选择,就是对侦查工作的路子,方法,措施和手段的选择。侦查途径选择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破案的速度和质量。杀人案件的情况各不相同,案件中作案人的情况差异很大,所以可供选择的侦查途径也不可能相同。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
1.从事到人的侦查途径。此种途径是指犯罪性质明确,发生杀人事实后立案,从存在的犯罪事实出发查找作案人的侦查途径。它是以已发生的杀人案件为对象,从勘查现场,现场访问以及研究犯罪现场各种情况入手,以犯罪事实为依据,从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去追诉犯罪动机目的,进而发现作案人的一种方法。这种侦查途径多用于现行杀人案件以及尚未发现嫌疑对象的杀人案件的侦查。
2.从人到事的侦查途径。此种途径是指有犯罪嫌疑而具体犯罪情节不明确,以人立案,从具体嫌疑对象出发,查清其犯罪事实的侦查途径。它是以特定的犯罪嫌疑人为对象,从调查和发现某个人有作案的重大嫌疑或迹象入手,以查明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作案手段以及后果或者正在预谋的犯罪行为,然后采取各种措施或取证,破获案件。
3.从物到人的侦查途径。此种途径是指以特定的痕迹物证为依据,发现与之相联系的人的侦查途径。在有些杀人案件中,作案人往往在犯罪现场遗留下某种物品,作案工具,痕迹等物证,这些痕迹物证与作案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应以此为依据展开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如有些盗窃杀人案,其赃物特征明显的,可通过控制销赃或从经济反常,财务来源不明上去发现犯罪嫌疑人。
所谓侦查突破口是指确立了侦查途径后,从最有利的线索入手去侦破案件的措施。具体来说一般杀人案件的侦查突破口有:从现场的遗留物和尸体上的粘附物入手;从杀人动机入手;从知情人提供的犯罪人外在的形象入手等等。
(四)一般杀人案件侦查计划的制定
在对案情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判断以后,为了顺利的转入下一步的侦查工作,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书面侦查计划。侦查计划是侦查指挥人员指挥侦查破案的依据,也是侦查人员实施侦察的行动指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使侦查工作获得明确的方向;有助于正确安排各项侦查措施,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有助于全面调查案件所色基的问题,保真干茧得到可观,充分的侦查。
制定侦查计划必须严肃认真,反复斟酌,周密设计,全面安排。要突出重点,内容要明确具体,措施要切实可行。采取的侦查措施手段要从案件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脱离实际。计划还要符合法律的要求。总之侦查计划的这顶必须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及时性,合法性。
制作侦查计划时要有针对性,对于案情简单清楚的杀人案件可以制作表格计划,要注意表格计划要一目了然,突出重点;对于案情复杂重大的杀人案件应制作书面计划,要周密设计,全面安排。
(五)一般杀人案件的基础侦查工作
基础侦查之侦查机关在案件侦查初期,为查明案件的事实,故针对不特定人展开的侦查活动。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现场勘查,公布案情,排队摸底,保全措施。对于杀人案件在基础侦查中重点的是前三项步骤,现场勘查我们在前已述,此不累述。故在次主要论述公布案情和排队摸底。
1.公布案情。这是侦查机关在侦查初期,为了广为征集线索,有目的,有计划向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公开案件情况的活动。通过公布案情,可以收集线索,通报警情,加强公布信息的透明度,更可以向犯罪分子传达信息,使其承受巨大心理压力。
2.排队摸底。指侦查机关在广为收集案件线索的基础上,根据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特征,作案条件等因素对嫌疑线索逐一进行分析,以最终排除或确定某一嫌疑对象的侦查活动。
排队摸底可以通过普遍排查和内部排查,检索犯罪情报资料三种方法来进行。(1)普遍排查是以确定的摸排范围内,发动群众,广泛提供线索,提供摸排条件,去订嫌疑对象的一般方法。(2)内部排查是侦查机关及内保组织根据案情,摸排条件以及当时的社情,敌情,在内部掌握的刑嫌人员中排出嫌疑对象,然后围绕这些嫌疑人寻找证据。(3)检索犯罪情报资料,刑侦,监狱,劳教看守部门所储存或建立的犯罪信息资料,档案,是普遍排查嫌疑人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反复杀人,连续杀人,在作案时间,地点,侵犯对象,活动方式和作案手段等方面有一定的习惯性,在犯罪现场会留下相同的痕迹,和有关资料对比,并检索,就有了大致的嫌疑对象。
排队摸底除了运用以上方法外,在实施时还应注意下列条件:时间条件即作案时间;空间条件,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可能占据两个空间;现场遗留物,遗留痕迹条件;工具条件,此能反映使用人所在地区,职业特点,专门知识,使用习惯和其他特征;因果关系条件,从犯罪动机入手;体貌特征条件,相貌特征和衣着特征;职业技能条件,反映出犯罪人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知情条件,作案人熟悉现场环境,了解内情,直到被害人的作息规律等等。运用这些条件和方法逐一排除或确定犯罪嫌疑人。
(六)一般杀人案件的专门侦查措施
专门侦查是案件经过基础侦查,嫌疑线索经过确认后,侦查机关为证实犯罪,缉捕犯罪人,对特定人实施的侦查活动。
1.综合运用各种侦察措施来缉捕犯罪人。如询问证人和被害人家属;勘验,检查;秘密搜查;控制销账;技术鉴定;监视跟踪;内线贴靠;组织辨认等等各种侦察措施。
2.破案。破案是指经过侦查,犯罪嫌疑人及其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并取得了确凿证据,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拘留,逮捕或其他强制措施,以进一步查清全案的重要侦查步骤。
破案的选择是破案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破案时机一般有提前破案,推迟破案,及时破案等等。提前破案是在某些案件的侦破中,作案人的主要犯罪事实已基本查实,但全案情况尚未完全弄清,证据还不十分确凿,而确已掌握侦查对象有逃跑,自杀,毁证或是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迹象,除了破案以外,再无别的办法可以制止其行动时,可以决定提前破案。推迟破案是为了顾全大局,即如果此案的破获会影响到其它案件的侦查时(如在集团案件中),就要从全局出发,认真分析研究,权衡利弊,在征查部门王权能够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行动的前提下,可以决定暂缓破案。案件侦查成熟时就可以立即破案。
破案的主要工作是: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制作破案报告;制定破案计划;组织破案力量;办妥法律手续;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搜查犯罪嫌疑人的住所,办公所及其他可疑场所;讯问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赃物;及时进行破案总结。
3.预审。预审的任务是为了查清犯罪事实,核实证据;查清有没有其他同案犯,遗漏犯罪事实;查明犯罪嫌疑人罪轻罪重的情节,是否有加重,从重情节;是否为累犯,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等;是否有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情节;是否有为自首,立功情节等等。
4.侦查终结。侦查终结是指侦查机关对所立的刑事案件,经过一系列侦察活动,认为犯罪事实已查清,并取得了充分确实的证据,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和犯何罪,无继续侦查的必要,从而决定结束侦察并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的诉讼活动。
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符合如下条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性质和罪名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1)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提起起诉,书写起诉书,移送起诉。(2)对于犯罪事实基本清楚,但证据还欠缺时,应补充侦查。(3)对于下列情况的应撤销案件:杀人事实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指控犯罪嫌疑人的杀人犯罪事实证据不足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如有精神疾病的,遇国家大赦或赦免的等等。
三、综上
一般杀人案件侦查的一般程序包括了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立案--基础侦查--专门侦查--破案--预审--案件终结。基础侦查包括了现场勘查,公布案情,排队摸底,保全措施;在现场勘查之后和公布案情之前,应进行案情分析,制定侦查计划。掌握了一半杀人案件侦查的一般程序,相当于掌握了刑事案件侦查的基础,对复杂的无名尸体案,碎尸案就可以依此为基础进行侦查。
第二篇:刑事侦查中关于杀人案件的侦查步骤及策略
刑事侦查中关于杀人案件的侦查步骤及策略
刑事侦查中的杀人案件,主要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件,即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杀人案件种类繁多,情况复杂多样,但总的来说杀人案件一般都具有下列特点: A.多有预谋准备过程。B.有尸体或伤残者存在。
C.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证较多。
D.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往往存在较深的矛盾冲突。
故此,对于杀人案件而言,我们也就可以通过它的这些特点来展开案件的侦查。
『案件的侦查步骤』
第一步:认真仔细的做好现场勘查(解读现场)
就通常而言,杀人案件的侦查都是从现场勘查开始的。所以,搞好现场勘查是侦破案件的关键。
Ⅰ 认真勘验尸体现场(以尸体为中心,全面的对现场进行勘验,注意对各种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并认真的进行分析):
1、凶犯的手印、脚印、破坏工具痕迹、交通工具痕迹,以及抵抗搏斗痕迹等。
2、杀人凶器。(要注意在犯罪现场以及现场周围仔细寻找,发现后,不要随意触摸。涉枪案件,还必须设法找到弹头和弹壳)
3、血迹。
4、凶犯的衣着和用品。(主要是指凶犯在作案过程中遗留在现场的物证)
5、尸体附着物。Ⅱ 仔细地检验尸体:
1、衣着检验。
2、尸表的一般检验。
3、检验尸体现象。
4、尸体各部检验。另:尸体解剖检验。Ⅲ 深入开展调查访问:
1、发现案件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当时现场的情况、后来现场是否发生变动、以及变动的情况和原因;发案后,有哪些人到过现场,他们的言行表现如何。
2、死者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政治态度、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与人是否有私仇或者婚姻、恋爱纠纷,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和睦,死者的性格特点和思想作风,有无奸情关系和自杀因素,以及平时生活起居规律等。
3、死者在发案前的活动情况,当时的行动去向,是否有人搭伴,携带何种财物,有无反常表现。
4、在发案时间内,是否有人听到撕打、呼救的声音或看到有人进出过现场,发现什么可疑情况。
5、对于谋财杀人的案件,应详细了解损失财物的名称、种类、数量、体积、重量、价值、新旧程度、特征,以及这些财物原来的存放、保管的情况等。
6、死者家属、亲友和周围群众有关案情的分析议论,诸如是自杀还是他杀或病死,哪些人有行凶杀人的嫌疑以及其根据。
7、如果被害者受重伤,应立即进行抢救,并设法询问其姓名、住址,遇害经过,凶犯的姓名、住址、面貌特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以及在搏斗过程中凶犯是否受伤,等等。
8、弄清凶器和其他现场遗留物的用途及来源,即查询这些东西是属于死者本人的还是他人的,是现场上原来就有的,还是凶犯作案时带到现场上的,还应进一步查明该凶器或遗留物生产制作的地区、单位和销售使用的范围。
9、若系无名尸体,应组织现场周围和有关地区的群众对尸体进行辨认、及时查明死者身份。
第二步:分析案情,确定侦查范围
杀人案件的案情分析,应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切忌过于进行主观臆断。对现场勘验、尸体或伤痕检验、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Ⅰ 判明致死的原因
犯罪分子行凶杀人后,为了掩盖罪行,逃避惩罚,往往伪造现场,制造假象。所以,侦破凶杀案件,首先必须查明死亡原因,判明案件性质。Ⅱ 推断作案时间 杀人案件的作案时间,主要包括凶手行凶杀人的时间、被害人死亡的时间和杀人后凶犯在现场上逗留的时间等等。Ⅲ 确定杀人地点
犯罪分子杀人后,为了逃脱罪责,常常采用移尸、匿尸或毁尸灭迹等手法,伪造现场,掩人耳目。在实践中,只有正确地确定杀人地点,才能顺利的发现犯罪痕迹物证,进而对犯罪分子作案的方法、手段和活动情况等作出正确的推断,而且有时还可能直接找到作案的犯罪分子。
Ⅳ 判断杀人的方法和凶器
简言之,就是要我们在解读犯罪现场时,弄清楚“用什么杀?怎样杀?” Ⅴ 判断凶犯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 判断凶犯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凶犯是否熟人,与被害人之间是否有奸情、私仇及其他特殊关系。据此,可以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Ⅵ 判断杀人的动机
根据杀人动机,不仅可以判明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而且从杀人的因果关系着手,往往能够迅速排出犯罪嫌疑人。Ⅶ 推断凶犯的人数
作案人数通常是根据杀人的手段和尸体上有几种凶器所造成的伤痕,以及移尸的路线和距离,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证的数量和种类,被抢或被盗走财物的数量、体积、重量等情况来判断。
最后,在综合以上各种情况、因素的基础上复原案件实施过程,从而展开案件的侦破。
侦查杀人案件的一般方法(策略)
一、调查摸底,排查犯罪嫌疑人
二、搜集证据,证实犯罪
三、采取措施,查缉犯罪嫌疑人
『途径策略』
杀人案件的侦破工作通常是在现场勘验和分析研究案情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其侦破的途径策略通常有如下几点:
一、从犯罪人遗留的痕迹物证入手开展侦查
二、从犯罪人的人身特征(形象)入手开展侦查
三、(针对某些因果关系不突出的)从查证有前科劣迹的人员入手开展侦查 如:某些强奸杀人案件和盗窃杀人案件等。
四、从查证案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入手开展侦查
五、从赃款赃物的控制入手开展侦查
六、从犯罪人的职业特征入手开展侦查
七、从犯罪人的反常表现等情况入手开展侦查
『案件的取证过程』(证实犯罪的关键环节:重点犯罪嫌疑人的取证证实)1.查证(重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的可能性
2.收集、审查犯罪人或现场凶器等物品上的血迹及其他物证痕迹 3.辨认(对人、对现场的遗留物品)
4.各种刑事技术鉴定(工具、伤痕、枪弹、毒物、手印、脚印、毛发及其他现场遗留物品的各种相关鉴定等)
注:对重点犯罪嫌疑人的取证往往涉及到秘密侦查工作,涉及内容如下: 1.秘密搜查;
2.秘密提取相关物证;
3.秘密辨认、鉴定所提取的相关物证; 4.跟踪监视;
5.有效利用公安特勤
第三篇:杀人案件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杀人案件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内容提要:杀人作为一种严重的人身犯罪,古已有之,现在依然属于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管辖案件中比率较大的案件。杀人案件的复杂性,给侦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拟从故意杀人案件的特点出发,就如何更好地侦破此类案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 故意杀人 侦查
故意杀人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犯罪,它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整个社会治安的稳定,各国刑法都对它给予了非常严厉的处罚,此类案件也历来是刑侦工作打击的重点。研究杀人案件的特点及其规律,为侦破杀人案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随着此类案件日益呈现的新的形式及其特点,探讨杀人案件的侦查对策也显得日益重要。
一、故意杀人案件的特点
杀人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故意非法地致人死亡、伤残的犯罪行为,杀人案件就是刑侦部门以故意非法的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为目标进行侦查的刑事案件。杀人案件的情况非常复杂,既留存了古代用绳索、棍棒等比较原始的持凶器杀人,又在现代发展了更多的令人发指的其他残暴方式,而说起杀人的动机更是多种多样,性质也各有不同。根据所侦破的杀人案件的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杀人案件的特点:
1、多有预谋,进行过周密的准备
杀人作为一种恶性犯罪,一直是刑侦部门集中打击的重点。作案分子为了使自己的杀人目的能顺利达成,同时又能顺利地逃脱法网,逃避打击,往往在杀人动机形成之后,主动性进攻状态已然具备,在行凶作案前会进行周密的准备,尽量地排除达成这一目的的任何阻碍。主要表现在:(1)准备杀人工具。作案者在确定好杀害对象后,会选择好接近被害人的方式,同时为了增加致人于死地的把握,抵制被害者的反抗,总会借助于一定的物品作为工具,即通常所说的“凶器”。工具的选择也因为杀人动机、具体的环境和已经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合适的工具对犯罪的最终完成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往往也会露出蛛丝马迹,成为侦破的一个重要线索,实际上作案工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把“双刃剑”。(2)选择犯罪时机和地点,思考具体犯罪策略。作案者一旦形成了杀人动机后,对被害人会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调查,熟悉被害者的生活规律,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和地点下手。无论是当面行凶还是暗中下手,都是紧紧围绕杀人的强烈动机的,但犯罪分子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却同其策略紧密相联的。
犯罪分子不仅在案前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准备,而且在作案后,为了掩盖其罪行,通常也会苦心积虑地转移侦查人员的视线,比如消除物证、毁尸灭迹、伪造现场等,给侦破工作带来难度。但这种策划和准备往往会为人所发现,这有利于侦查机关的调查研究,查明犯罪工具的来源和具体的杀人动机,从而能快速确定侦查策略。
2、现场明显
犯罪分子以剥夺他人生命为目的,一旦犯罪行为完成,现场一般留有尸体或伤者可供检验,只有极少数杀人案件可能因为某些客观原因的限制,没有发现尸体。被害人是杀人案件的直接对象,所留下的尸体或者伤者通常情况下可供侦查部门检验,这是此类案件有别于其他案件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无论是否是第一杀人现场,有经验者均可以从尸体推断出死亡的性质、原因及其被害者的个人特点,为是否立案提供客观依据;而且由于作案者在行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被害人的激烈反抗,牵涉的范围较广,现场容易遭到破坏,作案者又急于离开,因此容易遗留下较多的物证和其他痕迹,这些物证有助于准确的判断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发现侦查线索,是案发后刑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
3、因果关系比较明显,联系密切
杀人案件的情况非常复杂,但不论基于什么样的动机,采用怎样的作案手段和方式,在作案前进行怎样的筹划谋略,较为明显的因果关系是杀人案件的共同特点。一般而言,激情杀人在杀人案件中所占的比率不是很大,正如前面已说明的,实际中多为预谋杀人,作案者和被害者之间往往有着很强烈的仇恨和极为激烈的矛盾冲突,才会使得作案者铤而走险,实施犯罪,犯罪行为的实施是矛盾最 终激化的表现。刑侦部门正可以利用这种因果关系确定侦破方向,发现嫌疑线索,排查犯罪分子。然而司法实践中,也有部分杀人案件的因果关系表现不明显,如盗窃杀人、抢劫杀人等,这类案件的侦查应认真分析现场情况,综合其他方向去选择侦查途径,以便及时地侦破案件。
4、手段狡猾多样,杀人动机各异
由于作案分子在主观上是想致人于死地,为了快速地完成这一目的,因而会慎重地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理想的地点,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作案经验和知识技能;在作案手段上也会表现出狡猾多样,以期既能达到犯罪目的,又能逃避侦查打击。但无论犯罪分子怎样狡猾,这一系列的谋划无不反映出其心理过程,对犯罪分子心理的了解为我们发现犯罪线索,最终顺利侦破案件提供了证据。
杀人案件危害大,影响广,对此类案件的侦破历来是公安刑事侦查的主要任务,尤其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以后,各项体制正处新旧交替之际,内有日益显现的各种弊端,外有国际犯罪活动的各种刺激和诱发,目前,我国杀人的刑事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1)犯罪分子出现低龄化现象。青少年犯罪牵涉到许多方面,诸如社会、家庭等,也一直是刑事侦查工作的重点,更是实施教育目的的主要对象。近年来,以青少年为主的犯罪集团逐步增加,个体犯罪的青少年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且其作案手段残忍老练毒辣,有些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作案技巧,所有这些不仅给社会带来了思考,更给侦破工作提出了挑战。(2)犯罪活动日益智能化,犯罪技术日益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工具、交通工具日趋先进,三大差别越来越小,城市流动人口逐年增多,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各种非法出版物的出现以及暴力片的喧染,给犯罪分子传授了许多作案技巧。因此犯罪分子作案技巧日趋智能化、现代化,给侦查破案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这就要求刑侦技术的现代化、国际化和智能化。(3)因果联系模糊化,动机不明朗。目前出现的一些杀人案件没有复杂的因果关系,因而难于从因果关系入手来侦破案件。同时杀人动机更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态势,有些甚至是生活中的一些极为细小的琐事,但侦查时常常被忽略。这些近年来凸现的新的特点给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杀人案件的侦查对策
1、认真勘察现场,判明案件性质,查出死亡原因
杀人案件的侦查通常是从勘察现场开始的,不同性质的杀人案件,现场也会有不同的特征,比如仇杀,杀人手段残忍,目标准确,现场上遗留财物较少;奸杀,现场遗留有搏斗痕迹,死者身上有抵抗伤,可能有分泌物,等等。刑侦部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围绕现场遗留的尸体进行详细的勘察,以尽快查出死亡原因、时间,并对此进行仔细的分析,查明是他杀、自杀,还是意外事件,以确定是否属于刑事侦查部门管辖的范围,以便进一步侦破案件。人身死亡不外乎正常与不正常死亡,还有一类属于死因不明的,且有人提出怀疑的案件,无论哪类案件,侦查部门都必须慎重对待,认真检验尸体,深入调查,听取周围群众的反映,了解死者的具体情况,以确定侦查的范围和方向。确定是否构成杀人案件,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判断:从尸体的变化现象、现场物品的状态、了解到的死者的生活习惯来判断作案的时间;从发现尸体的地点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作案的地点,尤其要注意移尸现场的辨析;通过法医进行尸检来推断杀人采用的工具和手段并进而推断作案者出于何种动机等等。通过以上的分析判断,不难推断出案件的性质,了解犯罪分子的情况,从而确定侦查范围。
2、深入调查访问,紧抓因果关系,排查嫌疑线索
深入调查是发现犯罪线索和重点对象的重要来源,所以要发动群众提供与案件有关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破获案件的重要线索。首先判断报案情况的真实性,弄清报案人的身份,了解最先发现现场时的情况,抓住报案中与案件有关的人、事、物等重要情况,以积累破案的信息。其次,对周围的群众进行调查访问,就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情况进行了解,以确定到过现场及其附近区域的可能人数,并且了解被害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察可能的犯罪嫌疑人,缩小可能侦查的范围。
不仅如此,根据杀人案件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这一特点,从分析因果关系入手,通过犯罪结果逆向调查犯罪原因,进而发现犯罪线索,确定重点嫌疑对象,当然这种逆向调查需要证据的支撑,不能进行胡乱推理。无论是图财害命、强奸杀人、政治谋杀、为报私仇,还是其他动机的杀人,因果关系的链条都是比较紧 密地,只要案件性质判断地准确,抓住杀人动机和目的,联系所了解到的关于被害人的情况,尤其是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和品行为人,是不难查出犯罪分子的。
3、围绕现场物证,发现侦查线索,运用科学手段,及时取证破案 杀人现场留下了大量的物证,这些物证经过仔细甄别能反映出作案分子的身份特征。通过调查现场留下的作案凶器,查出凶器的来源与流通渠道;通过刑事技术鉴定,对物证进行条分缕析,不放过与案件有关的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通过搜索、积累与犯罪嫌疑人有关的指纹、脚印、毛发等痕迹进行详细的比对,使之更为精确。
发现侦查线索,确定好了侦查方向后,取证就成为当务之急。证据是揭露、认定、证实犯罪的重要依据,它直接涉及侦查部门的侦查水平及其办案质量,收集到的证据的证明力强弱程度能有效地避免错案冤案的发生,因而在案件的侦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侦查往往也是围绕证据进行的。在故意杀人案件中,证据具有多样的特点:鉴定结论带有强烈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一般情况下,能反映被害人情况的证据占有很大比率;由于杀人案件的场面给人刺激较大,证人证言常常相互冲突,即使综合分析也难于充分地反映杀人过程,等等。因此这就要求办案人员具有一定的审查判断能力,还必须综合其他的证据,形成证据链条。
4、审讯犯罪嫌疑人,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确定犯罪分子,顺利侦破案件 在强有力的证据辅佐下,就可以对重点侦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并及时进行审讯,尽可能地排除怀疑。询问一直是刑侦工作的重点之一,更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较量,这时候,犯罪嫌疑人会竭力地为自己辩护,有经验的犯罪分子甚至会提出各种理由、事实以混淆侦查人员已经获取但还没加以确定的证据,从而转移询问人员的视线,这就要求在做好询问前的充分准备之后,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询问技巧:针对不同犯罪嫌疑人的不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询问方法,在询问过程中也要及时地、灵活地调整策略,以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从而确定犯罪分子。
综上所述,鉴于杀人案件的严重影响,给社会治安带来的巨大威胁,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刑侦部门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了解不同杀人案件的特点,灵活运用已掌握的侦查技术,尽可能及时地侦破案件。
第四篇: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
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
侦查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从宏观上看,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体现在侦查机关及其侦查人员的侦查工作是否按照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
(一)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在实际中的体现
侦查程序的程序正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在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例如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人员不得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强迫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又例如,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也赋予了公民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另外,法律还会规定犯罪嫌疑人被证明无罪后可向国家机关申请救济的权利。可见,各国的法律对人权的重视也会体现在刑事侦查程序当中。
另一方面,程序正义则是体现在侦查人员在侦查时通过遵守诉讼法的规定,使得收集的证据能够排除合理的怀疑。所谓排除合理的怀疑,就是其证据的真实性足以排除按照理性人标准对证据所提出的怀疑。例如保证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有两名以上的侦查人员在场,侦查人员在有需要的时候应当自觉进行回避等。
还有一方面就是能够使得侦查人员的侦查行为受到其他部门或机关的监督,不出现侦查人员滥用权力,为所欲为的情况。例如,在检察院内部设立批准逮捕科,而又将逮捕的权力限制在公安机关内,能够防止公民的人身自由受到侦查人员的任意破坏。而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期限、被羁押时需通知家属等规定,也是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同时,防止侦查人员滥用权力的根据。
(二)侦查过程中的程序正义的意义
刑事侦查是整个刑事诉讼工作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审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侦查程序的程序正义,是刑事诉讼整体的程序正义的基础,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证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是防止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途径。许多冤家错案的发生,都是由于侦查人员的侦查工作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还为了提高破案率和早日结案,进行刑讯逼供,要求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甚至伪造出不利于犯罪嫌疑人洗清冤情的证据。一方面,这样的冤假错案会对国家的法治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这也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造成重大影响的不良行为。同时,这还会导致真正的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使得更多遵纪守法的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潜在的威胁。
如果不实现侦查程序正义,有可能导致真正的犯罪份子无法被定罪。相信大家已经不止一次听说过美国的辛普森杀妻案,正是由于当时对此案进行侦查的警察没有遵守诉讼法的要求,导致许多重要的证据被作为非法证据排除在外,最终导致证据的证明力不足,辛普森无罪释放。例如,法律规定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住所进行搜查时,需出示搜查令并且有两名以上的侦查人员一同进行工作,但当时只有一名警察进入辛普森的住所,而且他没有搜查令,后来,该名警察还被证明有歧视黑人的倾向。在辛普森案的判决确定后,美国的民众普遍认为辛普森是有罪的,但判决又是公正的。可见,如果侦查人员没有保证侦查程序的程序正义,会给起诉和审判工作带来多大的麻烦,甚至是致命性的打击。
通过实现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可以更进一步保障人权。公民的人权是人类生活中一项最基本、最原始的要求,是法律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如果连人权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就无法自我保护,这样就更加不可能实现个人为社会奉献自身价值去创造财富,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因而,国际社会对损害人权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使用一直持慎重态度,并规定了严格的适用程序;尽管人权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得到完美的保护,但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以致于会产生即刻的危险,都不应该在侦查过程中采用会破坏人权保护的手段。而在我国,侦查人员常对犯罪嫌疑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外进行超过期限的羁押甚至进行刑讯逼供,尽管这样的情况随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已经有所减少,但在某些地区还是无法完全排除这样的情况出现。
(三)如何保证侦查程序当中的程序正义
首先,要通过完善诉讼法的制定来为程序正义的实现打下基础。我国的法律对于侦查工作的许多指向都不够明确,尽管2012年修订的新刑诉法已经有一定的进步性,但目前我国的法律还存在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申请法院对羁押合法性审查的权利、没有确立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律师帮助权在侦查阶段非常有限,还达不到国际人权法的标准、对侦查活动有效的司法控制机制没有建立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作为基础,无论怎么小心注意,还是容易出现违反程序正义的情况。毕竟程序正义的性质虽然主要由法律规定,但还依赖其他判定因素。
其次,是提高侦查人员素质。侦查人员作为直接执行法律规定的人,会将各种与侦查相关的行为施加给犯罪嫌疑人或其他相关人员,他们工作的规范性将会成为程序正义的体现标准。所以,如果能够对侦查人员进行素质培养,将有利于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实现。
最后,还要借助外力对侦查工作进行监督,例如以其他机关进行监督、保障媒体与民众的知情权等。
以上是本人对于侦查程序中的程序正义的大致理解。
第五篇:杀人案件现场勘查分析
现场勘查分析
高改娣
【摘要】现场分析是侦查员在侦破案件中重要环节,是现场勘验的总结,并对进一步 侦破案件作出判断。现场勘查指挥员在对现场勘查基本结束后,组织全体勘查人员根据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所获得的材料,对现场和案件的情况以及初步侦查方案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从现场分析的任务、步骤、方法和切入点来了解现场分析的概况,从事件和案件的性质、作案情况、作案动机目的和犯罪分子的条件四个大方面内容来分析案发现场;最后确定侦查方向范围、明确下一步侦查工作思路和制定侦查计划和确定侦查措施来拟定初步侦查方案。
【关 键 词】现场;分析;方法;侦查
一、现场勘察分析概况
现场勘察分析是指现场勘查指挥员在现场勘查基本结束后,组织全体勘查人员根据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所获得的材料,对现场和案件的情况以及初步侦查方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判断的一项侦查活动。因这项活动通常是就地进行的,所以俗称临场讨论。现场分析
(一)现场勘察分析的任务
首先,现场勘察分析可以更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弥补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的不足——防漏。其次,判明事件性质,确定是否立案侦查——定性。再次,确定侦查工作的起点和内容——定向,并且开辟发现新证据和新线索的途径——取证,最后,确定妥善处理现场的方案——善后。
(二)现场勘察分析的步骤
现场分析的步骤一般分为汇集材料、单项分析、综合分析三步进行。
1、汇集材料
汇集材料是现场分析的第一步。实地勘验和现场访问中所获得的材料是正确分析研究现场情况的客观依据。由于实地勘验、现场访问的材料较多,情况较复杂,参加分析研究的人员又多,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汇集材料时,最好分类别分层次地进行。通常是先由负责现场访问和实地勘验工作的主要侦查、技术人员作综合性汇报,然后再由其他人员就有关细节和技术性问题作必要的说明和补充。
2、单项分析
单项分析又称专题分析,就是在汇集材料的基础上,把现场整体分解为若干问题,分门别类,(如各种痕迹、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以及案件的性质、作案的目的、动机、时间、地点、手段、工具、人数、作案人个人特征等等)然后逐一剖析其形成的原因、条件,发展变化过程和各自不同的特点、特征,弄清其在整个现场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等。通过对各种材料进行质与量、因与果、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等多方面的剖析,分析各种材料的可信度,找出与犯罪有关的依据,剔除与案件无关的材料,作出初步判断。
3、综合分析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在单项分析的基础上,把现场的各个部分、各种问题和全部案件信息材料综合起来,从总体上进行分析,对整个案件作出判断。
进行综合分析时应把握的一下三个环节:(1)进一步明确现场材料与整个案件的关系(2)分析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综观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现场勘察分析的方法
1、心理分析法
现场分析中的心理分析法,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证人的感知能力,以及直接故意犯罪这一客观事实所反映的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特点和其他心理特点[1]。它包括对证人、被害人感知能力和心态的分析,对作案人作案动机的分析和对作案人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特点的分析。这些心理特点必然要在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及其结果中有所反映,所以在现场分析中,要抓住现场勘查(含访问)中的各种信息来分析各种心理特点,即从现场情况分析案犯行为,从行为分析心理。当然也可反推,即从心理、行为到现场。例如,某地一起持枪杀人案,案犯持枪在逃,众人搜捕,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搜索人的鞋印,案犯却不知去向。技术员却从案犯心理开始分析:此时案犯已胆战心惊、瞻前顾后,已成惊弓之鸟,这种心理特点很可能形成三种足迹,一直一横边走边回头留下的足迹;走走停停,四处张望留下的足迹;顺沟、倚坡、靠树的隐蔽处足迹。根据上述分析很快认准案犯足迹及去向,并设法抓获了案犯。这是对外围现场运用心理分析的结果。
2、辩证分析法
辩证法是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现场分析中的辩证分析是指分析各项勘查材料所反映出来的矛盾,也就是说既要分析矛盾的个性(每个现场的特殊性),又不能忽视共性;既要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正确对待次要方面;既要抓住现场上本质的东西,又不要被表象迷惑;既要看到事物是变化的,又要明确变中有不变的东西等等,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相对静止性(稳定性)是进行现场分析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变化的现象中把握不变的本质。
3、逻辑分析法
即运用逻辑知识进行推理,对案件的事实情节作出恰当的推断,它包括判断法、假设法和推理法。或然性判断是断定案件事实可能具有或可能不具有的判断;必然性判断是断定案件事实必然具有或必然不具有的判断。例如,1994年7月某市粮站一值班女青年被杀后投入井内的杀人案,死者衣着完整身上金首饰未见被劫,尸检亦未见被奸。当时对案件性质作或然性判断:(1)或然性小,强奸杀人可能小;(2)或然性大,现场无搏斗痕迹,熟人作案可能大,死者正值恋爱期间,情杀可能大;(3)有或然性,财杀有一定可能性,但较小。工作几天无进展,后又复勘现场发现值班室保险箱内现金9000元失少,据此作出必然性判断为财杀,但熟人作案或然性大仍保留。破案后证实如此。现场分析离不开推理,推理法有三种。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判断导出特殊性判断的推理,包括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其结构形式有:如果 P,那么 Q;只有 P,才 Q;如果 P,那么 Q;P Q如果 Q,那么 R;所以,Q所以,P所以,如果P,那么R。
(四)现场勘察分析的三个切入点
现场分析从何处着手呢?我以为应从现场勘查情况、证人访问情况和案件规律三个角度人手去收集信息分析现场。
1、现场勘查情况是现场分析的基础
现场勘查情况(即现场勘查所获得的各种信息的综合)是现场分析的出发点,每一案件的现场位置、环境以及现场痕迹物证都忠实地记录了犯罪过程,都蕴藏着一定质量的犯罪信息,具有可开发性[2]。但现场环境、痕迹物证又具有多样性,是些个别的表面现象。因为作案人作案动机的形成、行为的实施无不受到当时作案人心理活动的驱使,因此在表面的痕迹物证中都蕴藏着一定质量的犯罪心理痕迹。研究物质(有形)痕迹,达到开发心理(无形)痕迹的目标,并把现场环境、痕迹物征、心理痕迹联系起来分析,有助于发现案件内在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为破案开辟正确道路。
2、证人访问情况是现场勘查的延伸,是现场分析的重要依据
证人访问情况是对现场分析有用的各种证人访问信息的综合,包括现场访问和其他调查访问。证人访问工作能够起到现场痕迹物证起不到的作用,所以在现场勘查的同时必须进行现场访问工作,力争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证人,否则就可能导致现场分析乃至整个侦查工作走人歧途。例如,1994年8月某市一起盗窃案,当日上午事主等人在事主家中赌博,中饭时结束,中午事主外出半小时回来发现放在大衣柜衣袋内的现金8000元被盗。从现场看,案犯推门进人,盗窃目标准确,熟悉现场,选择较佳作案时间,随排出一名上午在事主家赌博因输钱向事主借钱未给的对象。该对象家离现场不远,知道事主放钱的位置。但审查中一口咬定赌博结束后未回来过,后又补了现场访问这环仍无收获,直到晚上办案人员再次到现场周围农宅中访问,这时农民们均从田里回来了,终于访问到一名证人,证明发案时间内在事主家门口见到一人,体貌、衣着及所骑自行车均与对象符合。随后经辨认、审查破获案件。当然,群众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其记忆力、智力、文化、性格等各人不同,访问时要善于去伪存真。
3、运用案件规律,提高现场分析的正确程度
运用案件规律指两个方面:一是从与案件一般规律的比较上来进行现场分析,即各类案件均有各自的一般规律,如盗窃案件有赃物可查、大多数有破坏痕迹、惯犯作案有习惯性等[3];杀人案件有尸体、有痕迹物证,多数有预谋,仇杀手段较凶等等。我们要熟悉和掌握各类案件的不同规律,及时分析比较,以提高分析的正确程度。例如,苏州曾发生一起一女工在傍晚下班途中被杀的案件,死者只被刺了一刀,财物未少,衣着完整,查死者作风正派。分析认为财杀、情杀似乎均不可能,但有人认为是拦路侮辱妇女杀人。理由是:a、从杀人案件一般规律看,仇杀一般要采用多种暴力或方法,非置对方死地不可,带有灭口性质,而本案只刺一刀,刺死带有一定偶然性;b、凶手动了刀,而现场环境又无妨碍其侮辱的因素,但死者衣着完整,从心理上看凶手似乎胆小,年龄偏低,不是惯犯;c、从过去实践看,有一种人出于好奇与刺激很想接近女性,但接近时又有恐慌感,凶手像这类人,根据年龄偏低和熟悉现场环境在现场附近排查到一人而破案。总之,现场分析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求技术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仔细收集各种信息,认真分析研究,尊重他人意见,启发自己思路,切忌主观片面;对不清楚的事物可暂不下结论,经过现场实验或请教有关专家后再论,切忌盲目下结论。
(五)现场勘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现场勘察分析首先要明确主题,抓住要领,面对现场勘验收集到的繁杂证据,要从中抓住要领,找到有用证据,直指案件核心;然后是要优化程序,寻找工作近程线,由于案情不同,优化程序的内容也不相同,应视情而定[4]。一般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选择查获犯罪分子的近程线,b、按照犯罪现场因果制约关系的先后顺序去安排分析顺序,c、抓重点线索的突破;并且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同时也要克服习惯定势和从众心理。
二、现场勘察分析的内容
(一)分析事件和案件的性质
1、分析事件的性质
所谓分析事件的性质,就是要判明现场上已经发生的事件是否属于犯罪案件,是否需要刑事侦查部门立案侦查。这也是现场分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决定立案侦查与否的前提。确切地说,立案前对事件性质的认定,是以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为尺度,以现场勘验、检查的结果和调查访问的情况为依据推论出来的[5]。对事件性质的分析判断是立案侦查的重要依据。在有尸体的案件中,通常要分析是自杀还是他杀,抑或是意外事故;在盗窃、抢劫案件中,有时要分析是否监守自盗伪造现场,或出于其他动机谎报案件;在某些案件中,有时还要分析是否谎报案件,陷害他人,等等。分析事件性质时,应仔细研究事主、受害人对现场环境、条件、痕迹、物品的描述,特别注意是否有反常情况。
分析事件性质一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根据现场勘验所见情况分析——要注意识别是否有伪造、伪装犯罪;(2)根据现场访问材料进行分析——特别是有关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政治、经济、品德、社会关系和出事前后的言行,以及往来人员等方面的情况,往往能为确定时间性质指明方向;
(3)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4)根据检验鉴定结论进行分析。
2、确定案件的性质
分析确定案件性质,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犯罪分子的行为结果分析,并依据《刑法》分则中有关罪名规定确定案件性质。二是从犯罪分子的动机目的或案件的因果关系来分析,即依据犯罪分子的行为特征确定案件的具体类别或通过案件的因果关系确定案件性质。
(二)分析作案情况
分析有关实施犯罪的情况,包括对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工具、犯罪手段、犯罪动机、犯罪人数、罪犯在现场上活动情况以及罪犯本人特点的分析判断。分析犯罪分子作案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认识案情,为准确确定侦查方向、划定侦查范围提供重要依据。
1、分析作案时间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根据事主、被害人、目击者及其他知情群众提供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现场环境,生产、生活规律(如上下班时间、营业时间、车船过境或到达、启航时间)进行判断;根据现场上的痕迹、物品状况如日历、报刊、钟表、指针、痕迹的新旧程度、血痕变色干涸的程度等所表明的时间进行分析,根据现场上有关物品的状态和痕迹的新旧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尸体现象既尸斑、尸僵、尸体腐败情况及胃内容物消化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犯罪分子破坏现场障碍物的工程量大小及被盗抢物的数量和被害人的人数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事主、被害人、周围群众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6]。
2、分析作案地点
分析作案地点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目前勘查的现场是否作案的原始地点,如不是,那么作案的原始地点在何处;二是分析判断勘查的地点与犯罪分子之间的关系。分析作案地点的主要依据有:根据现场访问所获的材料进行分析,根据现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现场上发现的各种痕迹物品或微量物质进行分析,根据现场上出现的反常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尸体的处所是否实施犯罪地点,可根据尸体上反映现场特点的异常痕迹或粘附的异物、拖拉尸体的痕迹,以及各种反常情况等进行判断。准确地判定实施犯罪的处所,有助于发现和收集犯罪痕迹和物证,为推断犯罪人及其活动提供依据。
3、分析作案人数
分析作案人数主要是分析系单人作案还是结伙作案,在依据确切时还可以确定具体的作案人数。分析作案人数通常依据以下材料进行:根据受害人、目击者提供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现场上发现的痕迹进行分析,根据现场遗留物进行分析,根据犯罪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罪犯留下的指纹、足迹、损失财物的数量进行判断。现场有尸体的,可根据尸体伤痕类型和性状判断。
4、分析作案工具
分析作案工具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根据现场遗留的工具痕迹分析,根据有关损伤情况分析作案的凶器,根据现场遗留的工具、凶器的碎片以及包装物、擦拭物等甄别作案工具,根据现场犯罪痕迹内外的各种微量物质分析。
5、分析作案过程和作案手段
作案过程,通常是指犯罪分子从进入现场起到完成犯罪活动逃离现场的经过。分析作案过程可以帮助发现、提取更多的痕迹物证;可以推断犯罪分子对现场和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可以推断犯罪分子是初犯还是惯犯;可以帮助鉴别案犯口供的真伪。分析作案过程,首先要确定犯罪分子进出现场的出入口和来去路线,并以此作为分析的起点和终点,在确定出入口和来去路线时,要特别注意识破犯罪分子的伪装,不要被各种假象所迷惑。
(三)分析作案动机和目的作案动机,是指推动行为人作案的内心起因,反映着犯罪分子为什么犯罪。从犯罪分子与被侵害单位或被害人的工作性质、政治态度经济状况、社会交往以及生活作风等,找出被侵害的因果关系,判断作案动机;从作案的中心目标、目的物及产生的后果来判断作案动机目的;从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法和在现场上的活动过程去判断作案动机目的。
(四)分析犯罪分子的条件分析确定犯罪分子的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给犯罪分子画像。它包括两种含义:根据事主、目击者提供的犯罪分子体貌特征,使用速写的方法为犯罪分子模拟画像;根据现场反映情况,分析判断犯罪分子作案应具备的条件。侦查中通常讲的给犯罪分子画像,主要是指第二种。分析犯罪分子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1、犯罪分子的自然条件
犯罪分子的自然条件,主要指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衣着特征、各种习惯、嗜好等。分析犯罪分子的自然条件,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根据事主、被害人、知情群众提供的情况分析;二是通过现场痕迹物品分析。犯罪分子自然条件的内容包括:体貌特征。即犯罪分子的性别、年龄、身高、体态、五官、口音、走路姿势、习惯动作以及疤痣、残疾等特殊特征。衣着特征。即犯罪分子的衣、裤、鞋、袜、帽的式样、质料、颜色、做工、新旧程度,以及一些特定特征[7]。习惯、嗜好。即犯罪分子的行为习惯、平时的嗜好等。
2、犯罪分子的社会特征条件
犯罪分子社会特征条件,主要指犯罪分子社会身份、职业状况以及是否惯犯等。分析判断犯罪分子的社会特征条件,对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有实在意义。
分析行为人的社会身份与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职业型服饰,衣服的整洁与否、衣服的质地、打扮情况,行为人语言内容,现场遗留物,作案手段、作案工具。
三、拟定初步侦查方案
1、确定侦查方向范围
侦查方向系指侦查工作的指向,即侦查工作应在哪些人员中展开排查。侦查范围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侦查范围,不仅涵盖了侦查方向(人员范围),也包括了地域范围、职业范围。而狭义的侦查范围,则仅指开展侦查活动的地域范围、职业范围。侦查方向和范围词义虽有区别,但有密切联系,在侦查工作中经常二者合并使用。可以由根据案件性质确定、犯罪条件和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犯罪分子携带物品以及逃跑路线三方面来确定侦查方向的依据;可以根据犯罪分子对现场情况的知情程度、现场地理环境、串案分析材料、犯罪分子的人身形象和语言特征、现场犯罪物、现场遗留痕迹、作案工具、作案手段、方法,赃款赃物的可能去向、对作案过程的深入研究来确定侦查范围。
2、明确下一步侦查工作思路
在确定了侦查方向和范围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从与案件有联系的人、事、物、时、空五个方面所暴露的各种犯罪迹象以及现场遗留的痕迹物品去选择、优化侦查目标。
(1)以查找犯罪嫌疑人为目标开展侦查。可以迅速组织力量实施追缉、堵截,在相应的范围内印发通缉通报,检索犯罪情报资料,从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摸底排队,发现犯罪嫌疑人;寻找辨认,发现犯罪嫌疑人组织特情架网控制,寻找发现犯罪嫌疑人。
(2)以查找控制赃物为目标开展侦查。
对于一些侵犯财产的案件,如抢劫、盗窃、诈骗或有赃款赃物可控制的案件,可考虑以查找控制赃物的去向为目标,开展侦查。具体讲:印发协查通报,发现赃物,以物找人。组织受害人、事主或知情人,在侦查人员的带领下去有关销赃场所,进行实地观察发现线索。布置专案特情发现犯罪线索。对已发现的重点嫌疑对象采取秘密搜查措施获取证据。布置基层公安保卫组织从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携带物品中、群众拾交的无主物品中,以及重点人口家中发现赃物线索。
(3)以调查揭开犯罪因果关系为目标开展侦查。对于一些因果关系比较突出的案件,应围绕导致案件发生因果关系为目标,开展侦查;围绕被害人的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问题开展侦查从中发现线索;围绕被害人与他人的矛盾冲突进行调查,从中发现线索;从被害人家属和单位职工、周围群众提供的情况去分析被害的原因,发现犯罪线索;从调查被害人的个人隐私入手,发现犯罪线索。
(4)以调查罪证为目标开展侦查。
主要是根据对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的痕迹物品的调查去发现犯罪嫌疑人。对遗留的痕迹物品及时组织鉴定,为确定犯罪嫌疑人条件,划定侦查范围提供依据;划定的范围内开展排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或查阅情报资料档案发现线索;调查现场遗留物的产、供、销范围、使用行业和使用人员情况,从中发现线索;如具备辨认条件的,应组织辨认以发现犯罪嫌疑人;通过秘密搜查或专案特情侦查认定或否定嫌疑
3、制定侦查计划,实施侦查行动在明确了下一步侦查思路后,为了顺利开展工作,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书面侦查计划。案件情况不同,侦查计划内容不同。
(1)预谋案件的侦查计划
制定预谋案件的侦查计划,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立案的基本依据;侦查对象的简要情况;对案情的分析判断;侦查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基本步骤、措施;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对侦查对象的控制以及防止现实危害的措施;必要的工作制度。
(2)已发生案件的侦查计划
制定已发生案件的侦查计划,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案件简要情况和立案的基本依据;对案件情况的分析判断;侦查方向与范围;侦查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步骤、措施;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侦查工作的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必要的工作制度。侦查计划制定后即可报经有关领导批准执行。在执行侦查计划过程中,应随着侦查工作的逐步深入,适时修改补充计划,使侦查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
四、对现场勘查分析资料的整理
勘查结束后,勘查指挥人员要就地召开临场会议,由参加实地勘查和调查访问 的人员汇报勘查所见和访问所了解的情况,对案件性质、作案人数、作案时间、作案工具和作案手段、作案动机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和作出初步的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措施。还应研究对现场的善后处理意见。需要继续保存的现场,征得事主同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予以保留;不需要保留的现场,可通知事主处理;对提取的物品,应给事主出具收据;对犯罪痕迹、物证应妥善包装、加封运送;现场勘查应制作勘查记录,记录包括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当然,现场勘查时还可以进行录象,以便以后的刑事侦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