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师五家渠市城镇供热情况汇报
第六师五家渠市城镇供热情况的汇报
一、师市基本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位于天山北麓,东西跨度600公里,南北跨度200公里,辖区总面积8310平方公里,人口31.5万,耕地面积258万亩,下辖14个农牧团场和一个工矿企业。
第六师师部所在地---五家渠市,于2004年1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属自治区直辖市。设市后管辖五家渠市和101团、102团(梧桐)、103团(蔡家湖)3镇,市域规划总面积710km。其中,现状中心城区建设面积25km。
二、供热基本情况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师市十四个农牧团场城镇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完善。近年来,团场城镇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主要依靠锅炉改造来提升供热能力。由于团场城镇基础薄弱、资金有限、热计量宣传和认识还不到位,团场城镇热计量暂没有实施。
五家渠市鸿达热力有限公司主要承担五家渠市集中供热生产运行管理和供热工程的建设工作。目前,公司在城西区已建成占地37000平方米的集中热源一座,总装机容量261 MW(370T),安装五台热水锅炉,敷设一次管网32公里,二次网24公里,热交换站及供热机组54座,供热面积近275万平方米。
五家渠市集中供热面积27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
22189.2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为85.8万平方米。实行热计量面积70.7万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25.70%;住宅热计量面积68.8万平方米,占总住宅供热面积的36.36%。新建建筑热计量收费达到100%。2013年底还将新增供热热计量面积约40万平方米。
三、供热执行价格执行情况
第六师团场城镇供热以燃煤锅炉集中供热为主,供热收费以实际供热面积进行收费。收费标准为住宅21元/m,商业23元/m,团场城镇医院、学校及政法干警事业单位办公场所,采用团场城镇集中供热的,按商业收费标准执行。监狱系统远离城镇,自建供热系统。
五家渠市采用区域锅炉为主要供热方式,供热期为每年的10月15日至次年4月15日,计6个月。收费标准:对不具备供热计量收费的用户仍执行按面积收费,收费标准为21元/m,商业23元/m,五家渠市机关等单位供热收费标准按商业收费标准执行;对已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具备按用热计量分户计量收费的民用建筑用户,先按建筑面积进行收费,待采暖期结束后,再按照热计量表读数,重新核算用热量,按照“多退少不补”的原则计算热计量费用。五家渠市实行两部制热价,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各占50%。结算点为户用热计量表,销售价格为23.5元/吉焦,结算点为楼栋热计量表的销售价格为22元/吉焦。
四、对供热工作的建议
(一)提倡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大力宣传供热计量改革,提高广大市民对供热计量工作的认识,增强市民供热节能意2
识。
(二)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争取国家以及市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加大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
(三)加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革。积极探索供热计量改革和节能的新途径,使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同步进行。
2014
第六师五家渠市建设局
年2月7日
第二篇:城镇管理汇报材料
沼山镇关于城镇管理工作的情 况 汇 报
近年来,我镇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镇村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规划刚性不够、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镇的集镇形象还有待进一步地提升。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理顺我镇的集镇管理体制,自我市加强城镇管理和“楚天杯”创建工作以来,我们不断优化措施,创新举措,努力在改善集镇公共环境工作中狠下功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这一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的王铺集镇位于省道铁贺线和樊湖线的交汇处,现有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是我镇人口聚居的核心区。目前主要街道有五条(沼山大道、建设街、马鞍街、为民街和王铺街);集贸市场一个(坐落在王铺街和为民街,平时的人流量比较多,是我镇的商业中心);商务步行街一座(2009年底正式完工的岭峰商务步行街,今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各类大小商户相继落户,已经初具商业区雏形。)
二、主要的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构
城市的发展三分建、七分管,城镇管理作为城市化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城镇环境治理工作,并把这项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为全镇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沼山镇城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宣传组织、日常事务等工作,由分管领导直接来抓。同时,全面落实区委在“百日行动”中“任务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要求,每条街道都由一名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分包、都有一个镇直单和位部门具体负责直接参与整治,形成了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工作模式。
(二)加大宣传力度,舆论造势
为营造良好的环境治理氛围,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宣传车在集镇主要街道全天候巡回播报“沼山镇门前三包通告书”,并制作悬挂宣传标语。组织镇、村干部和女子民兵连走街串户上门宣传动员门前三包工作,明确沿街各商户的“三包”责任区,并于每周四安排专人进行城镇管理综合督查,对不合格的的地段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单位和商户限时进行整改。
(三)加强整治工作,突出重点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全区城镇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我们实施了“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清扫清洁工程”。9月份,我镇加大资金投入,新购置了垃圾转运车和洒水车各一辆,充实了环卫力量。每天清扫街道两次,加大了卫生死角的清扫力度,并对城镇“牛皮癣”
进行了全面清除,确保城镇街道干净整洁。同时,新增更换垃圾桶十个,完善了垃圾转运机制,做到了日产日清。目前,全镇的垃圾桶保有量达105个。
二是实施“交通秩序整治工程”。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历来是我镇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王铺转盘处。为彻底改善这一现象,我镇专门安排了城管队员负责该路段的交通秩序,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确保交通正常运转。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三是实施“建筑工地管治工程”。临街建筑工地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城建部门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头,在这次的环境整治过程中,我们对集镇的建筑工地进行了全面检查,督促工地对进出口道路进行硬化、严格建筑围挡、规范建筑材料的堆放,并安排专人巡查,加强对建筑工地的实时监控,防止污水、浆水流入道路,防止车辆带泥上路,污染道路。
四是实施“控违查违工程”。我们以村为单位专门成立了违建督查队伍,分片、定人,定责。特别是在沼山大道延伸工程内的牛山、桥柯几个村,我们进行了全面排查,对不符合集镇建筑外观形象要求的在建房屋,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镇的城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去不断完善。
(一)环境卫生整治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街道的卫
生上午扫,下午就反弹,今天扫,明天就反弹。集贸市场的车辆拥堵,摊位乱摆等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长效性不够,还保持得不够好。
(二)集镇公共设施建设投入还不够。镇级财政资金非常有限,要在集镇公共设施方面有大的投入,是很困难的,远远不及农业、水利、公路等方面,这个问题还有待破解。
(三)各商户、居民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还有待提高。集镇居民随处倒垃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甚至有的还将垃圾倒入沿街花坛。过去农村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纠正,亟待更进一步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四)农民建房的规范化还不够。集镇周边有极少数农民建房不符合集镇形象的发展要求,违建巡查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更进一步地推进城镇管理综合整治工作,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继续加大建筑工地的管治力度,防止建筑材料乱堆乱放,防止建筑工地渣土车抛洒滴漏、污染路面;
二、加大环境卫生宣传力度,开展群众素质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到自觉爱护保护环境卫生;
三是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集镇服务功能,打通沼山大道人行道,完善美化沿街花池,清除杂草;
四是加大控违查违力度,规范农民建房,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把违章建筑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不符合集镇发展规划,严重影响重点项目建设的违法建筑,坚决依法拆除;
五、落实长效机制,前移工作重心,从规划和建设上为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第三篇: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城镇的整体服务功能、载体功能日益完善,有力的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省“四化同步”示范试点镇、全省卫生镇。我们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围绕打造“全省二十强”的奋斗目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提升城镇档次,积极稳妥地推进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进程。牢固树立“四化同步、规划先行”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专业团队,科学绘就城镇发展蓝图。二是以全域理念统筹建设。坚持以全域视野统揽规划编制工作,将15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一个镇区规划、一个镇域规划、四个社区规划(挖沟、陈剅、赵湾、汪洲)和五个专题研究(现代农业、土地利用、无纺布产业、美丽乡村、土地利用与城市建设协调)的“1+1+4+5”规划体系,统筹城镇空间布局、同步制定各项分类详规,注重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衔接,加强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努力做到城乡规划一张图、各项建设一盘棋。(二)高标准建设,城镇功能日臻完善。1、道路建设工程。汪洲大道配套建设已完成、8公里长彭张公路土路基工程共同段已开工,完成30000土方。3、绿化工程。大道、彭赵公路集镇段补植色块8万株,红叶石楠球150株。仙汉公路千丰段栽植桂花500株、彭赵公路植楠树800株。40个村小游园全面达标。5、广场建设工程。汪洲无纺布主题广场建设铺装、绿化全面完成。7、市民之家建设工程。场馆内外装修已于10月初全部完成,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规划展示馆、无纺布博物馆布展工作高标准完成,并作为“四化同步”建设亮点工程接受张昌尔书记和全体与会代表检阅。9、集镇立面改造,重点抓好千秋街和文化路主要街道改造。11、迅速完成剅沟“一河两岸”景观带规划设计,打造集镇核心景观建设。坚持把管理放在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管并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规划管理,严格实行“一书两证”制度,坚决杜绝违法建筑和旧房翻新,避免了农村无序建房和重复投资,有力的推进了小城镇建设进度。强化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将镇区保洁工作细化、量化,托管给市城管局,对50个村垃圾清运分别外包给市场,购买市场化服务,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全天保洁,做得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城镇环境养护常态化。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成立城镇综合执法局,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商铺店面、零售摊点、集贸市场、交通干道的日常管理,严肃处理破坏镇村环境、影响公共秩序、损坏城镇形象的现象,有效地维护了镇区秩序。注重加强引导,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了基础。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如何破解建设用地难,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的最大难题之一。为此,我们在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同时,积极与市国土资源局沟通对接,争取4万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民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当前镇级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仅仅靠政府投入项目运作是不可行的。为此,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融合政策,整合各类资金,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一是用足政策。充分利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争取1500万元挂钩补偿资金,用于还建房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省级5000万元周转金,用于集镇设施改造升级。二是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开发商垫付资金、出让经营权和BT模式实施建设,将政府主要工作重点放在前期的宣传、规划、引导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具体项目运作由开发商进行,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三是盘活闲置资产。将长期闲置的镇文化站、经委、计划生育管理站进行拍卖出让,获取资金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二、几点成效二是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实施小成绩建设,将原来分散在各村的一些文化娱乐设施集中整合配套,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种更加齐全,形式更加多元,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四是搞活了农村经济。建设小城镇,促进了土地向规模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一是资金投入不足。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项目的逐渐增多,镇区常驻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水、电、路、医、学等基础设施需进一步配套完善,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影响了工程进度和搬迁速度。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镇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全镇工业产业比重不协调,无纺布产业“一枝独秀”,没有自己的主打品牌,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快技术升级和生产设备更新;新材料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需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四篇:城镇建设汇报
某县关于城建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立足本县,站位全市,着眼长远,科学谋划三年上水平工作 推进城镇建设工作,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又一轮攻坚战。我县把城建工作摆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抢抓机遇、找准定位、加大投入,再掀我县城镇建设新高潮。
一是制定《实施意见》,确定总体思路和目标。依据省、市确定的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六大类考核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我县《城镇建设实施意见》。确定了以围绕“繁荣、舒适”两大目标,放大价低质高的商品房优势、基础设施完善的环境优势,重点实施规划管理先导、污染治理攻坚、承载能力提升、旧城改造变样、公共设施完善、园林城市创建、城市品位塑造、环境卫生整治、产城融合互动、小城镇体系培育等“十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思路,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县城区“ 横
纵”主干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县城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完成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建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魅力小城市。
二是以项目为支撑,建立动态管理的项目库。年初,我县谋划了 个重点项目,今年安排项目 项,其中新建和谋划项目 项,续建项目 项,全部项目预计总投资 亿元。谋划的项目数量、拆迁规模、建设总量,与其他兄弟县相比,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在我县城建史上前所未有。为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健全完善了重点项目库,明确了各项目建设任务、开竣工时间、分包领导、协调人、责任单位等,同时,采取县级领导干部分包、动态管理、定期督导、覆盖率达到 %,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平方米,县城环境的舒适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是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城市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的加强,为此我县加大投入,大规模实施了路桥、商贸、公益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区位、多层次提高城市承载力和集聚力。我们坚信:城区承载能力、集聚力的提升对于县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凸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县首先从拉大城市框架着手,重点实施了 等 条主干道路和 立交桥建设。其次,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入手,谋划启动了 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三,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不同程度的理想进展效果。预计总投资达 亿元。第四,我县工业聚集区日益发展壮大,随着 等道路的完工以及供热、燃气等管网的优化,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工业聚集区的长远发展和城市集聚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止目前,道路建设已完工,已基本完成主体施工,全县道路网密度达到 公里/平方公里; 正在修改完善可研报告,正在积极谋划当中;铺设城区供水管网管道 米;总投资 多万元的 排水工程全面完成;总投资 万元,铺设集中供热管道 公里,极大解决了 路两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供热和供气问题;坚持高标准配备,为廉租房铺设专用燃气管道 米,全县燃气普及率达到 %。
商城、休闲广场等已投入使用,等商贸设施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已投入使用,等公益事业主体工程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大修改造全面完成,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 %。城区承载能力和集聚力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作用
第五篇:城镇管理经验汇报
探索城镇管理新路径 共建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七团城镇化管理工作经验介绍
2014年12月3日
自2012年以来,七团启动了城镇化建设“三年攻坚战”。在兵、师党委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三年来,七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城镇,以“七化”管理为重点,突出“建管并举”,多轮驱动、全方位打造了“塞外西湖、大漠湿地”——玛滩城镇建设、管理的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团场已初具“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详和”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现将我团城镇管理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基础设施城镇化。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做好城镇化管理的前提。三年来,我团围绕城镇建设“绿化、美化、亮化”和居民生活“衣、食、住、行、水、电、气、暖”等基本要素,先后投资近6亿元新建四大住宅小区、保障性住房3671套及城镇给排水、采暖、电气、钢围栏、大门、小区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和附属设施;新建了10.12公里的城镇道路和23.31公里的通营道路;在城镇街道及各小区配置安装633套路灯、368盏庭院灯和132盏景观灯,220个便民果皮箱;新建一座门气站和17公
里的主管网铺设,天燃气已基本入户并正常投入使用;打造了七团鼎盛广场、如意湖、城镇水系和景观绿化。通过三年“攻坚”,完善了功能、提升了品位、建出了特色,为城镇化发展夯实了基础,城镇化建设先后获得师市二等奖、三等奖。
二是居民管理社区化。基础设施的到位,带动了城镇人口的集聚,截止到目前,七团有人口11806人,其中城镇人口10650人,城镇化率90%。为切实改变管理方式,由连队管理向城镇管理转变,由管理职工向管理居民转变,团党委着力加强社区建设,组建立了迎宾路、友谊路两个社区,配备了16名社区干部,接管186名“4050”职工到社区从事保洁、后勤、安保等服务管理工作;并投资近1600万元,高起点新建了3400平方米、改建了1000平方米的两个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了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卫生室、电教室、多功能活动室、培训室等硬件设施和住宅小区路径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
在社区管理中,我们以 “六化管理” 为目标(即:党建工作区域化、居民自治制度化、社区服务精细化、服务项目扩大化、投入机制多元化、社区事务信息化),发展面向居民的“一站式”服务,努力实现四个全覆盖:一是服务保障全覆盖。打造10分钟居民服务圈,把物业服务、就业、社会保障、人口登记、综治维稳工作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集中在社区“一站式”办理。二是居民医疗服务全覆盖,在社区建卫生综合服务站,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看病问诊。三是特殊群
体服务全覆盖。把城镇居民优抚对象、孤寡残弱、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帮扶对象的包户服务lOO%落实到了社区,对城镇困难居民和职工基本做到“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靠、病有所医、难有所帮”。四是社区信息化建设全覆盖。今年,建成了集城镇人口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和集社区管理党建、公共设施、计生、民政救助、文化生活、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出租房租、再就业、治安等一体的社区信息化、智能化、电子管理综合平台,社区干部通过手机和电脑可全程进行社区人口和各项工作的管控。目前,七团两个社区均获得师市、兵团“和谐示范社区”,近日迎宾路社区又再获“国家级和谐示范社区”称号。
三是物业服务市场化。物业服务是涉及城镇居民管理最直接的民生工作。三年来,团积极推动原“七团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走市场、进行公司化管理,改制后成立了昊宏物业股份公司。通过业主委员会的监督,物业公司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负责管理全团五大住宅小区和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水暖电、保洁、保绿、垃圾清运,做到了:(1)设立物业服务收费窗口,规范管理各项服务;(2)城镇和小区卫生承包到人,定任务、定标准、定考核;(3)全团城镇居民统一安装磁卡水表和电表,做到先付费、后用水用电,并建立了净化水厂,随时配送净化饮用水;(4)暖网维护及时,供暖做到时间、温度、维修“三到位”,暖气收费定价合理;(5)城镇和小区保洁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每日检查、每周评比、每月兑现,保绿工作定期灌溉,实行“三包”;(6)生活垃圾做
到考核管理,定时定点收集转运、集中掩埋。目前,七团物业服务呈现良性化发展趋势,运营管理基本实现“三个到位”:即居民满意、自觉缴费和自付营亏到位;收费管理达到“两个百分百”,即:居民100%自觉缴付0.3元/每平方米、每月的物业综合服务费;居民100%自觉购买水、电费;同时,95%居民做到了在采暖期到来前全额、及时缴付暖气费。
四是社会治安管理网格化。良好治安环境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七团在两个社区内分别设立警务室,派出所民警责任区按一区一警设置,在社区实行“网格化”巡逻,做到发生情况5分钟内到现场处置。加强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了专职巡逻和义务巡逻和居民信息员队伍,形成专群结合、安全防范网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做到门楼牌标准齐全,楼院和小区看护率达到l00%,对社区居民管理和外来人口的管理,暂住人口居住登记率达到100%。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治保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调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使团城镇社区基本实现了治安秩序稳定,无“黄”、“赌”、“毒”、邪教、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火灾等发生,社区居民有安全感。
五是制度落实规范化。三年来,针对城镇管理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团党政统筹部门,相继出台了《社区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城镇设施管理办法》、《城镇居民“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实施办法》、《城镇和连队危旧房屋集中整理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公租房管理
办法》、《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的实施办法》、《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到通过制度抓城镇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通过制度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服务水平。
六是产业结构园区化。城镇化管理的方向是实现产城融合、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三年来,我团以城镇为中心,将城镇功能划分为“二轴”、“四区”“五中心”,通过政府投资、社会集资、职工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完善创业园区功能,在团部城镇投资3006万元建成七团如意职工创业园,引资2890万元建成商业步行街,引资2700万元扩建了农贸市场,合资4000万余元建成西域神农枣业有限公司等公司。同时,团场根据“拆连并镇”和连队功能转换的要求,已征收危旧房2191户,拆除面积12.2平方米,发放补偿款3355万元,完成了八个单位的整体搬迁工作和三个连队的功能转换,促进了职工多元增收、带动城镇二、三产业发展。
七是生活方式市民化。三年来,我团以“建环境、求品质、重生态、提素质、惠民生”为主线,通过对小城镇绿化、如意湖改造、城镇水系景观、精品果园旅游观光带的打造,让城镇居民享有城里人公园式的生活环境;通过建好戍边丰碑鼎、百米文化墙、休闲广场、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特色人文景观,让城镇居民感受到了城市人的文化品味。同时,团场结合居民思想生活实际,围绕“天蓝、地绿、水秀、人和”的文明城镇建设目标,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在社区举办了冬季职工全员培训、迎新春文化节、社区假日学校、夏季文化美食节等各类活动,进行了“最美七团人”、“浓浓敬老情〃金婚钻石婚”、“城镇和谐小康家庭”的评比表彰,开展了“玛滩大舞台”、“和谐大讲堂”系列活动,并积极响应城镇居民要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化培训资源,将瑜伽、声乐、钢琴、拉丁舞、民族舞等文化艺术引进团场,让职工群众真正享有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文化服务,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共享师市、团场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以上是我团在师市的指导下,在加强城镇管理所做到一些工作,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团场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当前的团场改革中,对“城镇管理的机构、职能和作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狠抓落实,继续加强城镇化的建设和管理,为全面完成师市各项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