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总体规划调研汇报大纲
调研汇报大纲
一、规划背景
1.1规划指导思想
1.2 上位规划解读
1.3 规划原则
二、现状调研及分析
2.1区位分析
2.2现状资源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2)资源条件
(3)经济条件
(4)交通条件
(5)人口发展
(6)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7)市政设施
2.3优劣势分析
2.4同类型试点镇分析
三、规划发展总目标
3.1发展定位
3.2发展策略
第二篇:城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镇城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镇位于新郑市西部,东距新郑市区13公里,镇域面积123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374个自然村,近8万人,其中镇区人口2.7万人,城镇化率达37%,耕地面积12.17万亩。是新郑市最大的乡镇,也是河南省小康镇、河南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郑州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郑州市乡镇综合实力前二十强。
##镇工业发达,民营经济活跃,一直以来都是新郑市的工业重镇和农业大镇。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中,千户寨乡与##镇的合并,王行庄煤矿、赵家寨煤矿的相继建设,郑石高速的投资兴建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几年来,新郑市又确立了集中发展“三大经济板块”、“六大经济园区”的发展战略。##镇作为新郑市“三大经济板块”的“临煤经济板块”和六大经济园区之一,确立以了发展煤炭、建材为主导产业,着力做大做强建材产业,拉长煤炭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煤变电、煤变化工,煤矸石、煤渣变水泥,泥变建材的产业链,实现以煤炭、建材为主的产业格局。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镇于2007年4月与河南匠人规划设计院签订规划合同。围绕循环经济发展,对##镇进行了重新规划,重新定位。经过认真考察、论证,规划于2007年7月27日经有关专家、领导评审认定,并于2007年10月经新郑 1
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新政文[2007]48号文)。该规划立足##镇镇域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合理分析人口、经济、用地结构、产业结构及产业空间分布特点、优势条件,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合理规划,为##镇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规划实施以来,##镇在新郑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城镇总体规划,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全镇的建设规划工作,步入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扩大宣传,加深认识。为确保建设规划的实施,加强对城镇建设的管理,##镇结合本地实际,于2007年9月提请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镇总体规划方案的决议》,规划批准实施后,依据法律法规制定了《##镇建筑市场管理办法》、《##镇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下发各厂矿、企事业单位、村委会、村民小组和社会团体。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向社会公示规划成果,并发放了大量的规划宣传材料,问卷调查表。并利用宣传车等方式在各行政村进行规划法律、法规的咨询宣传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加强对规划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各村各部门都加深了对规划工作的认识。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我镇的小城镇发展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城镇的规划问题”。全镇对规划实施工
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站所领导为成员的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把城镇建设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常抓不懈。确保了小集镇规划的顺利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和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在规划执行过程中,##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根据《##镇总体规划》,坚持建设工程项目的备案和审批制度,对所建工程项目按规划进行实地勘察、测绘、定点、放线、审批,实行“二证一书”审批发放制度,实行招投标管理、质量监督、《建筑施工许可证》审批制度。自新修编总规实施以来,共备案和上报审批建设工程项目45个。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建设违法的执法查处工作,共查处违法建设、乱搭、乱占案件20件,查处率100%。依法查处违法违章建筑11件,拆除违法建筑309平方米,通过坚决查处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保证了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执行建设规划成效明显。一是城镇建设力度加强,取得显著成绩,城镇风貌变化巨大。我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提升城镇形象,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多方筹集资金,不断探索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先后投入资金近673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三个优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我镇镇区建设已按规划新修建了乐天大道、嫘祖路、姬水路、具茨山路、商贸路等5条道路,总里程达5.6公里,完成了镇区路灯安装和绿化工作,整个镇区现已路通、电通、水通。并完成了变电站、卫生院门诊楼、镇文化站、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二是对外交通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郑石高速的建成通车、S323公路##段改造工程的全面完工、登杞铁路##至新郑段扩能改造的即将建成,都为改善##镇的对外交通能力,提升##镇的招商形象,发展第三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镇区面貌的巨大改变,使群众对##镇的安居、生活、经商条件越来越满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逐渐壮大。##镇的商贸服务业也随着工业项目的进驻和城镇建设的开展红火起来。一到晚上镇区灯火通明,夜市人头攒动,文艺表演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
虽然新编制的《##镇总体规划》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王行庄煤矿的建成投产、赵家寨煤矿的即将完工,《##镇总体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急需进一步优化、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煤矿塌陷区急需安置。2007年年底王行庄煤矿建成投产,随着煤矿的开采,煤矿周围村庄的地面已经开始出现裂缝,以草场沟村最为严重。按照以前的惯例,是煤矿投入生产出现塌陷问题后再考虑塌陷区安置问题,但今年以来上级规定要求煤矿建设必须与塌陷区安置同时考虑、同时进行。按照规划上
显示,##镇占压矿产资源土地达7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在这75平方公里上的村庄都有可能要进行移民安置,这需要大量的安置土地,但以前规划的居住用地已不能满足塌陷区移民安置的需要。
二、产业聚集区工业用地不足。##镇工业发达,特别是建材产业规模宠大,是郑州市重点产业聚集区之一。在2008年申报河南省重点产业聚集区过程中,有关部门要求产业聚集区要有规划。但现在的规划中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分布不符合产业聚集区的发展需要,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明显不足也急需增加或者调整。
三、煤矿配套企业和设施需要用地。王行庄煤矿已于2007年年底投产,赵家寨煤矿建设已接近尾声,计划2009年初将正式投产。与煤矿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如:选煤场、洗煤厂、污水处理厂、煤矸石水泥厂、煤矸石砖厂等等都需要大量用地和重新规划。
四、城镇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规划中对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做出了规划,但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镇的基础设施规划已不能适应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自来水厂的建设,以及行政办公区、寄宿小学的建设等都需要重新对现有规划进行调整。
《##镇总体规划》虽然已基本形成,但控制性详细规划还
未编制,造成建设项目审批缺乏规划依据,不能适应城镇扩容需要,制约了城镇建设的发展和规划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集中区因缺少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布点无据可依,现有建设项目布点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将来可能出现项目之间交差污染情况。但《##镇总体规划》急需修改,给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希望上级部门支持我镇加紧对《##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以满足##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镇人民政府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城镇总体规划工作报告
乡素有“柑桔之乡”、“花卉之乡”的美誉,柑桔、花卉产业已具规模,沅水穿境而过,流过9个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的集镇功能和交通情况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全面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达到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目标,乡党委、政府和市规划局多次组织调研、考察和论证,于2013年9月25日乡城镇总体规划终获专家评审通过,现向大会报告如下:
一、规划原则
1.与现状相协调原则。本规划综合考虑现状人口、用地与交通灯因素,坚持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合理布局,尊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原则。
2.优先发展原则。坚持部分地区优先发展原则。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人民政府引导集镇区优先发展集镇区政治、文化、商贸中心。通过部分区域的优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带动周边地区相继发展。有计划,分步骤的发展。
3.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需要,加强社会、文化设施,完善乡政配套设施,注重河流水体的整治与利用,增加块状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努力塑造安宁、方便、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二、规划目标
1.全面提高乡的经济实力,充分发挥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环境优势,把乡建设成为市以柑桔、花卉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林木培植与生产基地。
2.本次规划力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力图在规划期末把乡建设成一个富有现代化的现代生活气息的新城镇,按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创造环境优美,舒适安全,交通便捷的良好人居环境。
3.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三、规划范围
1.集镇区规划控制范围:乡集镇区南起清水塘,北至树林里,东临公山溪,西面10组,总面积约为44公顷。
2.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四、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2020年,集镇区建设用地44公顷,具体:居住用地15.03公顷,公共建筑用地8.19公顷,生产建筑用地0.32公顷。仓储用地0.41公顷,对外交通用地6.17公顷,道路广场用地9.55公顷,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26公顷,绿化用地4.07公顷(具体规划见附图)。
各位代表,国家的小城镇建设已吹响了号角,城镇化已成必然趋势,为改变我乡集镇区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建筑紊乱无序的状况,我们必须努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奋起直追,实现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第四篇: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一、城市基本概况
(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1.自然地理:重点分析下垫面等。2.社会经济
(二)降水、径流及洪涝特点
1.降雨特点:包括年降雨量、短历时降雨规律等。2.径流特征 3.洪涝特征
(三)水资源状况
1.水资源总量 2.水资源开发现状
(四)水环境质量状况
1.现状水体环境 2.水源地分布
(五)现状工程体系及设施情况
1.供水设施
2.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 3.排水防涝设施 4.水利设施 5.雨水调蓄设施
二、上版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概述
(一)总体规划概述
(二)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1.供水专项规划 2.节水专项规划 3.污水专项规划
4.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5.防洪专项规划 6.水系专项规划 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三、问题及需求分析
(一)存在问题
1.水安全方面:包括暴雨内涝、供水安全保障等。2.水资源方面:包括水资源量与用水矛盾等。
3.环境方面:城市水系污染问题、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污水再生利用等。4.城市防洪与水源涵养方面:水源水质和水量情况,城市周边区域河湖水系、水库 等。
(二)需求分析
1.拟重点解决的问题
2.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存在问题的优势(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3.可能存在的风险
四、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相关政策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其他标准参考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按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
2.暴雨内涝防治标准(按国家标准要求)3.城市防洪标准(按国家标准要求)
五、总体思路和规划技术路线
(一)总体思路
(二)规划技术路线
六、市域层面
(一)开发边界管控:保护山水田林湖格局,强化城市开发边界管控。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逐步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把保护基本农田放在优先地位,保证生态用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推动城市集约发展。
(二)水生态:梳理水系湿地,严格划定蓝线绿线,保护水生态。
将现状河流、湖库、湿 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纳入城市规划区中的非建设用地(禁建区、限建 区)范围,并通过蓝线、生态红线等强制性措施加以落实。
(三)水安全:防洪排涝体系构建,开展内涝点和内涝风险防治。
(四)水环境:改造城市河道岸线,治理水体污染,修复水环境。
(五)水资源:雨污水资源化利用
七、城市层面
(一)空间管制
四区划定、建设用地增长边界
(二)建设用地规模: 1.水资源承载力校核 2.生态承载力校核
(三)建设用地布局
(四)海绵城市功能分区
规划分区结合排水系统及其受纳水体的特征进行
(五)分区目标
各片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与用地布局、受纳水体环境目标和环境容量、排水服务水平等相适应,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要求。
1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2.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3.峰值流量控制目标 4.内涝防治目标 5.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
(六)分区控制指标
1.建成区内
(1)“渗、滞、蓄”: 综合径流系数: 透水铺装率: 下沉式绿地率:
单位面积雨水调蓄池容积: 绿色屋顶绿化面积比例:。(2)“净”:
城区地表水体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收集率: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3)“用”: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雨水收集利用量: 污水再生利用率 替代城市供水比例:(4)“排”: 城市排水防涝标准: 河湖水系防洪标准: 雨水管渠排放标准: 2.建成区外(1)防洪标准:
城市外部河湖水系防洪标准: 洪水位与雨水排放口衔接关系:(2)水源涵养:
水源保护区保护比例: 城市水源的供水保障率: 城市水源的水质达标率:
(七)海绵城市重大设施的空间布局和规模
1.水环境及其他自然环境生态恢复和修复 2.水源工程设施 3.防洪工程设施
(八)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
八、建设工程层面
(一)工程项目布局策略
(二)工程措施选择
(三)系统分析及方案比选
1.系统分析 2.方案比选
(四)主要工程
1.建成区内主要工程 2.建成区外主要工程
(五)建设时序和投资安排
九、规划可行性与效益分析
(一)规划可行性分析
1.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关系 2.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能力和风险分析与评估 3.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标准 4.技术可行性分析
(二)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2.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十、近期建设规划
十一、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资金保障
(三)管理及制度保障
十二、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
一、规划编制
1.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2.在城市控规编制中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3.在相关专项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二、规划管理
1.在地块开发出让条件中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控制要求 2.在“一书两证”发放中审查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三、建设管理
1.将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施工图审查纳入施工许可发放条件中 2.强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施工监理
3.将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纳入竣工验收时重点验收内容
四、维护管理
1.可持续的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五篇:镇区总体规划技术大纲
总体规划技术大纲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第三章规划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五章镇域总体规划
第一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二节镇村体系规划
第三节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四节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五节镇域环境保护规划
第六节镇域文物保护旅游规划
第七节规划实施的措施
第六章镇区建设规划
第一节性质与规模
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
第七章镇区专项工程规划
第一节 镇区对外交通规划
第二节 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第三节 镇区给水工程规划
第四节 镇区排水工程规划
第五节 镇区电力工程规划
第六节 镇区通信工程规划
第七节 镇区供热工程规划
第八节 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九节 镇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第十节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第八章城镇五线控制规划
第九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章规划实施的措施第十一章附则 说明书
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第一章 镇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条件
三、历史沿革
第二章上一轮总体规划回顾
一、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对上一轮规划的综合评价
三、修编总体规划的必要性
第三章规划编制背景、原则、依据、指导思想、年限
一、规划编制背景
二、规划编制原则
三、规划编制依据
四、规划指导思想
五、规划年限
第四章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二、制约因素
第五章规划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本次规划的重点
二、规划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
第七章镇域规划
一、城镇化水平预测
二、镇村体系规划
三、中心村规划
四、经济分区规划
五、迁村并点规划
第八章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
一、镇域道路系统规划
二、镇域绿地系统规划
三、镇域供电设施规划
四、镇域信息工程规划
五、镇域消防工程规划
六、镇域人防设施规划
七、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八、镇域环境保护规划
九、镇域文物保护旅游规划
第九章实施镇村体系规划的政策措施
第二部分镇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 现状建设条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用地条件评价
三、对外交通
四、道路交通
五、绿化
六、社会服务设施
七、市政设施
第二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
三、规划期限
第三章 镇区规划总体布局
一、城镇性质
二、城镇规模
三、规划用地范围及发展方向
四、用地布局规划
第四章 镇区专项工程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二、道路交通规划
三、给水消防工程规划
四、排水工程规划
五、电力工程规划
六、通信工程规划
七、供热工程规划
八、环境保护规划
九、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十、综合防灾规划
第五章 城镇五线控制规划
一、城镇“红线”控制规划
二、城镇“绿线”控制规划
三、城镇“蓝线”控制规划
四、城镇“黄线”控制规划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年限与规模
二、近期规划指导思想
三、近期规划重点
四、近期建设规划布局
第七章 规划实施主要措施和建议
图纸目录
区位篇:
01、区域位置分析图(省域、市域层面)
02、区域位置分析图(市域层面)
市域篇:(在较高层次项目可考虑做上轮规划评价图以及规划区范围控制图)03、镇域村镇布局现状图
04、镇域地形地貌分析
05、镇域地形高程分析
06、镇域地形坡度分析
07、镇域地形坡向分析
08、镇域生态因子综合评价图
09、镇域文物古迹分布现状图
10、镇域矿产资源分布现状图
11、镇域用地评价图
12、镇域人口密度现状图
13、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4、镇域空间结构规划图
15、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图(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16、镇域职能结构规划图
17、镇域社区布局规划图
18、镇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19、镇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20、镇域景观与绿化廊道规划图
21、镇域文物保护与旅游系统规划图
22、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23、镇域给排水设施规划图
24、镇域能源设施规划图
25、镇域环卫设施规划图
26、镇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
27、镇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城(镇)区篇:
28、镇区用地评价图
29、镇区用地现状图
30、镇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31、镇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32、镇区功能分区规划图
33、镇区住房发展规划图
34、镇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35、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36、镇区道路工程规划图
37、镇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38、镇区绿化景观系统规划图
39、镇区给水系统规划图
40、镇区雨水系统规划图
41、镇区污水系统规划图
42、镇区电力系统规划图
43、镇区电信系统规划图
44、镇区燃气系统规划图
45、镇区热力系统规划图
46、镇区环卫设施规划图
47、镇区环境保护规划图
48、镇区综合防灾规划图
49、镇区红线导控规划图
50、镇区绿线导控规划图
51、镇区蓝线导控规划图
52、镇区黄线导控规划图
53、镇区紫线导控规划图
54、镇区近期规划图
基础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