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镇妇联紧紧围绕上级妇联关于实施“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建设的意见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镇妇联上下联动、全面争创、合力推进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截止目前,全镇共14个村、6个社区均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其中已建成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4个,**市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11个。近日,镇妇联通过深入基层、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镇所有的“妇女儿童之家”示范村,社区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好的典型和好的做法,但也有一些不平衡,具体情况如下:
一、“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运行的基本情况
自从下发关于开展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实施意见以来,各村、社区高度重视,讯速安排人员,认真加以落实。**镇共有14个村,6个社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建设也是参差不齐,但是所有的村和社区都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以有条件要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建的宗旨,按照先挂牌再建家的要求,在2012年全面完成了村和社区妇女儿童之家挂牌,先行试点示范的村、社区均有相对独立的活动阵地,大多配备了办公桌椅、书架、健身器材、儿童玩具、图书等基本设施,以及妇女组织网络、工作职责、制度任务、活动载体等相关上墙内容,妇女儿童工作在村、社区工作全局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和地位。但从目前阵地建设以及发挥作用情况看,有的阵地投入比较多,如**村、**社区、**社区、**社区等发展比较好,活动贴近实际,深受妇女儿童的喜爱;有的村、社区借助农家书屋、居家养老中心、校外辅导站等资源共享;有的村阵地模式起点低,村妇代会主任活力不足,阵地是个“空架子,只停留在“有”的基础上。
二、“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运行的主要做法
1、打造学习培训的课堂。各村“妇女儿童之家”利用家长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课程阵地,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对妇女进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健康保健、家庭教育、科学育儿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
2、打造维权服务的驿站。在“妇女儿童之家”设立妇女维权工作站,为妇女开展维权服务,成立妇女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心理咨询室,动员各村巾帼志愿者队伍为妇女群众释疑解惑,化解妇女的矛盾纠纷,全方位服务广大基层妇女群众。目前,我镇成立了两家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俞艳工作室和小丽工作室。
3、打造创业就业的平台。通过提供创业就业信息、开展结对帮扶、发放妇女小额贷款等方式,帮助农村妇女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帮助农村妇女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在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中成为致富能手,发挥“妇女儿童之家”在带领妇女增收致富中的作用。
三 “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运行的困难和不足
由于“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有的“妇女儿童之家”至今仍然停留在仅仅挂牌而已,人员不到位,活动没开展、作用没发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三少三不够”现象。
1、人员配备还未到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妇儿之家”负责人均由村妇代会主任兼任,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对“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女之家”功能的发挥。
2、工作经费少,硬件设施不够。各村、社区活动经费普遍缺乏,对“妇女儿童之家”配备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某些有益活动无法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妇女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活动开展还未到位,职能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受社会、家庭等客观环境因素和自身工作热情不够、能力水平不高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形同虚设,活动开展较少,内容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
四、“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运行的对策和建议
**镇妇联将紧紧围绕把“妇女儿童之家”打造成基层妇联组织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突出扩大覆盖、丰富内涵、完善机制,使“妇女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妇女的幸福家园、儿童的快乐家园。
1、积极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着力加强村、社区妇女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女大学生村官队伍作用,不断加大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力度,扎实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吸引、鼓励更多妇女群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2、充分挖掘“妇女儿童之家”功能,不断提高“妇女儿童之家”综合利用效率,使其真正成为基层妇联宣传政策的阵地、学习培训的课堂、联系妇女的窗口、维权服务的驿站、展示风采的平台。立足基层妇女儿童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以服务妇女儿童为根本,发挥作用求地位。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阵地的宣传教育、培训学习、权益维权、矛盾调解等服务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妇女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发展。
第二篇: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妇女儿童之家”是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也是妇联组织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吸引、凝聚、团结妇女群众、做好妇女工作的必然要求。长兴县妇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满足妇女儿童需求为导向,以整合资源,链接服务为手段,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全县“妇女儿童之家”建设。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村、居(社区)“妇女儿童之家”XX个,县妇联下属妇女儿童之家1个,即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已实现了村、居(社区)100%全覆盖。在阵地建设上,实现一室多用的工作目标。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依托村级文体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以及妇代会办公室等场所推进妇女之家阵地建设,统一挂牌建立妇女之家活动场所。按照“一室多用、配套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丰富、完善妇女之家活动阵地,建立了妇女维权站XX个、妇女学校XX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XX个,留守儿童之家XX个,为村、社区群众开展维权服务、家庭教育、儿童教育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在队伍建设上,不断充实和完善队伍建设。各级妇联组织坚持专兼职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在建立村、居(社区)妇代会主任兼任妇女之家负责人的基础上,通过招募热爱妇女事业、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组成巾帼志愿者队伍,为群众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普及、技术培训、卫生保健、帮扶助困等活动,据统计,全县有妇女之家巾帼志愿者XX余人,她们成为做好妇女之家工作的重要力量。
二、主要做法。
“妇女儿童之家”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为了把“妇女儿童之家”打造成“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长兴县妇联坚持以服务体现工作、融入工作的理念,不断完善“妇女儿童之家”主要功能,积极整合各项资源,广泛开展受妇女儿童欢迎的各项服务,有效提升了妇女儿童之家的凝聚力。
一是打造学习培训的课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女性12种就业技能培训调查,利用原有的农民学校、家长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课程阵地,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对妇女开展芳香保健师、烹饪、插花等多门类、多层次的实用人才和农村女劳动力素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证书》,累计培训妇女达XX万人。
二是打造维权服务的驿站。通过在“妇女儿童之家”设立维权服务站为妇女儿童开展维权服务,每年的“三八维权周”、“五五普法、六五普法”、“12.4法治宣传日”等节日,大力宣传《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知识普及率,目前全县共有妇女维权站290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妇女儿童维权站。建立了XX支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拥有妇女维权志愿者XX名,对广大妇女特别是贫困、残疾等弱势妇女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法律援助。雉城街道马巾巷社区由退休老师、干部及法律工作者等30人组织的“姐妹谈心室”,开通了24小时的热线服务,采取一人一专案的工作模式,为妇女群众释疑解惑,化解社区妇女的家庭矛盾纠纷,被群众称为“谈心有家”、“温暖在家”,真正成为了社区广大妇女姐妹的心理驿站,其做法和成效也被广泛传播。除此之外,雉城街道妇联还在北门社区成立了“小棉袄”工作室、在鱼巷口社区成立了“阳光幸福驿站”以及在南门社区成立了“娘家暖心室”,形成了一批妇女维权的工作品牌。县妇儿活动中心于2013年3月成立了“长兴县妇女儿童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聘请了15位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以面询、测验、治疗、团训等方式,为妇女提供权益维护、心理困惑、子女教育、婚姻家庭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专业化的免费的咨询服务。自成立以来,已咨询18件,成功帮助6人解决心理问题。
三是打造创业就业服务的平台。立足“妇女儿童之家”的女性创业就业指导站,开展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提供创业就业信息,帮助城乡妇女提高创业就业能力。比如虹星桥镇就如何缓解企业用工紧张,提高农村妇女就业水平等问题开展探索,成功推出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目前已建立了5个示范加工点,吸引了180多名妇女参加,有效解决了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组织开展创业妇女学习培训,2013年全县共开展SYB创业培训15期,共培训437人,提供小额贷款、择业指导等服务,引领妇女创业就业、自立自强。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县创业妇女发放信贷资金1.5亿元,信贷支持创业妇女1622户。2013年4月成立长兴县妇女创业科技服务联盟,每个村(居)都建立妇女创业科技服务联络站,不定期邀请浙大专家教授在“妇字号”企业、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巾帼农家乐、女能手大户等开展科技指导,帮助农村妇女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在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中成为致富能手,发挥妇女儿童之家在带领妇女增收致富中的作用。
四是打造和谐文明的窗口。妇女儿童之家是丰富妇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示妇女才艺、交流经验、提升生活品质的基地。以家庭为载体,全县各妇女儿童之家均开展了开展“廉洁家庭”、“绿色环保家庭”、“平安家庭”、“最美庭院”等系列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家庭文化艺术节、家庭才艺大赛、家庭趣味运动会唱响了家庭文明和谐的主旋律。各地妇女儿童之家家庭文化活动室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其书法艺术作品、环保手工制品、编织作品比比皆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宣传队、文艺队、健身队遍布全县城乡,展现了妇女多才多艺、热爱生活的特点,各具特色的家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了妇女素质提高和家庭文明程度提升,以家庭文明带动了村、社区文明,推进了社会文明和谐。
五是打造儿童成长的乐园。有的村(社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通过开设留守儿童之家、暑期乐园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帮助等。多个乡镇定期与高校大学生联系,组建暑期“春泥计划”服务团工作,将“新形势下未成年人如何关爱保护自己”、“外来人群的子女关爱”提议纳入服务内容。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儿童活动。如水口乡水口村以“我当小小交通警”的形式,开展以遵守交通法规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南门社区成立“小小护绿队”开展护绿行动,让他们从小懂得爱护花木,保护环境的道理。水木花都社区成立“一小时学校”并将其进行拓展、延伸,成立了“社区青少年成长驿站”,开办了趣味游戏、讲故事、手工创意等5个免费活动项目,另外还增设了梦工厂制作室、儿童科幻画制作室、歌舞表演室、金话筒主持活动室、硬笔书法活动室等5个活动室,真正成为了一所让家长放心,让孩子欢心的好“学校”。洪桥镇、泗安镇、槐坎乡等多个行政村发挥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的作用,在节假日精心安排了书画辅导、诗歌诵读、故事演讲等多项活动,使之成为儿童学习、交流、休息的家园。县妇儿活动中心常年开展兴趣班和英语培训班,培养学生兴趣。配有专门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共开展8次家长学校讲座,培训家长1000人左右。活动中心专门聘请县级知名教师编写“亲亲国学”配套专用教材,引导1-6年级学生进行快乐诵读国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国学,提升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妇女组织功能弱化。在队伍建设上,基层妇女干部身兼数职,精力有限。乡镇妇联主席同时从事人事、计生、工业等工作,妇女儿童工作精力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村居妇代会主任兼做计生、创建等,这些占有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无暇顾及妇女儿童工作。妇女干部待遇偏低。在各级妇联组织的的积极推动下,村居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明显提高,但各方面待遇较村居主要干部存在一定差距。人员配备不足。人员配备少,想要中心工作和妇女工作齐头并进,做的有声有色确有难度。
二是阵地硬件设施不到位。“妇女儿童之家”独立专属用房的村居很少。有的村居尽管提供场所,但和计生、综治、残联、大调解等共用一间房;有的村居办公用房紧张,甚至租房作为办公用房,没有场地开展“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挂个牌子,贴上制度。
三是活动经费难以保障。“妇女儿童之家”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开展服务和活动。镇村财政普遍困难,镇妇联工作经费有限,村居妇代会经费严重不足,开展活动只有靠企业和挂钩帮扶部门资助,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四是社会认同度低。镇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村居“妇女儿童之家”是一个需要经历长期努力才能显现成效的工作,镇村领导对这一创新工作认可度一般,重视不够,直接制约了阵地建设和阵地作用发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在“建”字上保根本,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充分认识依托村级党组织和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妇女儿童之家”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城乡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妇女儿童之家”党群共建的长效运行机制。要加大建设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使妇女儿童之家达到“四有”要求,形成规模优势,做大品牌效应,彰显妇联特色,促进基层妇女工作的整体活跃。
二是要在“管”字上严把关,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要创新管理方式,不断强化“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要大力推行设岗定位、专职专选等办法,切实把那些懂大局、善协调、重实干、能创新的女能人、女典型、女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女性选拔到村级妇联工作岗位上来;大力发展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巾帼志愿服务者成为村、社区妇联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力帮手。要通过组织妇女干部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妇联干部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管好妇女儿童之家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在“投”字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存在的突出困难是资金问题。因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市、县两级财政也能设立专项资金,对建成达到市级、县级标准的妇女儿童之家的示范点给予一定补贴。要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争取村级经济支持。要充分发挥妇联“联”字优势,多方面协调争取,采取部门项目资金扶持一点,岗村结对的巾帼文明岗、妇儿委成员单位补贴一点,女企业家、农村致富女能人帮一点等办法,解决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项目资金。
四是在“用”字上做文章,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建好阵地是基础,管好阵地是关键,用好阵地是目的。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使活动阵地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第三篇:农村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调研报告
小李集工业园区薛行村大学生村官
薛源
“妇女儿童之家”是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也是妇联组织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吸引、凝聚、团结妇女群众,做好妇女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小李集工业园区妇联以党群共建为契机,紧紧围绕组织健全、工作规范、服务到位、作用发挥、妇女满意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妇联工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今年5月份,园区妇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入乡村,创建“标准妇女儿童之家”,通过走访、查看、座谈等形式对全园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专题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妇女儿童之家”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全覆盖
我园区共有16个村,在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效整合各村的公共资源,通过硬件购置、软件提升等多种方法,各村均已经建立了“妇女儿童之家”阵地。其中两个妇女儿童之家已经成为省示范点,这次接受调研的“妇女儿童之家”也亮点频频,如双河村、嵇陆村、红星村、笪巷村等。园区各“妇女儿童之家”经常组织开展各类家庭文化、儿童成长教育等活动,力求在内容上翻新、形式上创新,不断增强“妇女儿童之家”的凝聚力。
二、“三大转变”催生“妇女儿童之家”枝繁叶茂
1、由“无章可循”雏形向“规范有序”精品的转变。
一是建设标准逐步得到统一。即“有统一的标志标牌,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完整的工作台账,有丰富的品牌活动,有工作经费保障”,进一步打牢“妇女儿童之家”规范化创建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妇女儿童之家”典型,创建省级“标准妇女儿童之家”精品点、示范点等。
二是健全机制,深化了“妇女儿童之家”服务内容。完善了“妇女儿童之家”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妇女工作、学习、培训、活动、信访等各项制度,结合妇女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动员组织妇女成立了帮困队、维权队、文体队、爱心服务队、巾帼矛盾纠纷调解队等群众性组织,有效延伸了基层妇女组织,壮大了妇
女干部队伍,规范了“妇女儿童之家”活动,会议、学习记录及信访接待、扶贫助困、结对帮扶等各类资料,使“妇女儿童之家”的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2、由“单一”服务向“多元”品牌建设的转变。
针对“妇女儿童之家”人手少的实际,吸纳培育女党员、女村官、女大学生、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社会事务管理的妇女,发展社工、义工队伍,发挥妇女社会团体等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了妇干+妇女骨干+志愿者的社会化工作队伍。目前在园区妇联领导下,各村妇联依托“妇女儿童之家”,针对不同层次人群,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一是组织建立基层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组建了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单亲妈妈俱乐部;组建“老舅妈”巾帼志愿服务队;建立“夕阳红”校外辅导站,整合利用师资力量,利用寒暑假开展“缤纷假期活动”等。
二是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创建各类品牌活动。各村注重妇女儿童阵地建设,各类特色品牌活动精彩纷呈,使“妇女儿童之家”能通过更多渠道、借助更广的平台开展工作,突出其强大的综合性和功能性。
3、由“枯燥乏味”向“生动趣味”内容的转变。
“妇女儿童之家”是宣传教育、维权服务、帮扶救助等的阵地,是传播知识的课堂、维护权益的“娘家”、科学教子的园地、服务妇女的窗口,是妇女儿童素质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提升有效载体。“妇女儿童之家”争取社会各方支持,为妇女儿童活动创设良好的工作和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品牌,使妇女儿童成为推动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生力军。
调解矛盾、维权维稳。以“调解矛盾、调稳社会、调顺民心”为宗旨,引导妇女群众依法理性有序的表达利益诉求,疏导情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老舅妈”积极参与到女性维权维稳工作中,加大维权维稳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调解机制,努力形成维权维稳工作合力的创新举措,对化解各类家庭矛盾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突出难点,关注弱势群体。双河村、嵇陆村等以“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为依托,面向广大单亲家庭,为单亲妈妈及子女提供一个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婚姻联谊、就业指导以及情感交流的平台。通过座谈会、亲子活动、心理疏导等活动的开展,打开单亲家庭紧闭的心灵之窗,改善单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传扬“家和人圆、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之风。
三、存在问题
目前,有的村还存在对创建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运作情况不平衡的问题。有的阵地发展比较好,活动丰富多彩、服务贴近实际;有的阵地运行模式单一,骨干力量没有利用起来;有的阵地运行只是靠基层妇女组织“单打独斗”;有的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阵地是个“空架子”。
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儿童之家”是一个新概念,宣传认识还不到位,缺乏支持和理解;阵地服务项目与妇女儿童需求还没有有效对接,服务缺少吸引力;还有受活动经费和其他资源限制等等。
四、对策与设想
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群众组织,要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加强党组织建设同时带动和促进妇联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妇女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努力发挥好妇联组织的作用。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将妇女儿童之家星级考评作为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重视支持,切实把懂大局、善协调、重实干、能创新的女能人、女典型、女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女性选拔到园区妇联工作岗位上来;加大建设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使妇女儿童之家形成规模优势,做大品牌效应,彰显妇联特色,确保建设妇女儿童之家长远目标落到实处,给广大妇女群众、广大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进一步加强调研思考。基层妇联组织承担着各项千头万绪的工作,妇女儿童之家的建设提升,有无限的空间和发展潜力,要深入基层、深入家庭,摸清广大妇女和家庭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和
活动的针对性。体现妇联的特长,满足群众的需求,避免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验收而流于形式,切实增强妇女儿童之家的吸引力、凝聚力。
三是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妇联“联”字优势,多方面协调争取,采取部门项目资金扶持一点,妇儿委成员单位补贴一点,女企业家、致富女能人帮一点等办法,解决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项目资金。
四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宣传妇女儿童之家工作的推进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加大妇女儿童之家个性化品牌宣传,例如:各类读书家庭、低碳家庭、和谐家庭评选;巾帼志愿典型团队和个人评选;特色文化活动的宣传,要在主流媒体、网络、板报等载体上进行同步宣传,不断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工作领域。
2014年5月27日
第四篇:关于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镇妇联紧紧围绕上级妇联关于实施“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的意见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镇妇联遵循整合资源、为我所用的理念,因地制宜,以“升级改造型、创新拓展型、高标新建型”为目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合力推进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2012年,我们在原有的妇女之家挂牌成立了“妇女儿童之家”,实现了全覆盖,同年打造了**村“妇女儿童之家”省级示范点;2013年**村“妇女儿童之家”创建成为**省“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2014年提档建设了**村、**村“妇女儿童之家”。
一、“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基本情况
自从**市妇联提出从2010年开始至2013年在全市村(社区)开展“妇女儿童之家”达标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以来,全镇各村、社区高度重视,按照资源整合、设施共享的思路,综合运用基层计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资源,以“一个阵地多项功能”模式加以落实。我镇有14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也是参差不齐,按照先挂牌再建家的要求,2012年全面完成了行政村和社区妇女儿童之家挂牌,目前已有些个省级示范点、多个市级示范点。一般设有村妇代会(社区妇联)工作室、女性创业就业服务站、家庭文化活动室、儿童快乐家园、妇女维权站等,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各项职能和工作任务明确。先行试点示范的村均有相对独立的活动阵地,配备了电话、电脑、办公桌椅、书架、健身器材、儿童玩具、图书等基本设施,村、社区妇代会自主使用或管理中心的部分活动场地,正常开展服务和活动,进行各类知识培训,开展儿童早期教育、关爱贫困儿童、妇女健康、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服务,较好的实现了宣传展示、教育培训、文化建设、资源整合、维权服务、家教指导等功能,妇女儿童工作在村级工作全局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和地位。但从目前阵地建设以及发挥作用情况看,有的阵地投入比较多,如**村、**村、**村、**村等发展比较好,活动贴近实际,深受妇女儿童的喜爱;有的村借助计划生育办公室、关工委活动室、农家书屋、居家养老中心、农民学校等资源共享;有的村阵地模式起点低,村妇代会主任活力不足,阵地是个“空架子”,只停留在“有”的基础上。
二、“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镇的“妇女儿童之家”目前正处于提升建设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员配备还未到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负责人均由村妇代会主任兼任,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对“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女儿童之家”功能的发挥。
2、资源整合还未到位,硬件设施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对“妇女儿童之家”需配备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产生较大的约束和制约。
3、活动开展还未到位,职能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受社会、家庭等客观环境因素和自身工作热情不够、能力水平不高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形同虚设,活动开展较少,内容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
三、整改对策措施
接下来,镇妇联将紧紧围绕把“妇女儿童之家”打造成基层妇联组织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工作目标,突出扩大覆盖、丰富内涵、完善机制,使“妇女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妇女的幸福家园、儿童的快乐家园。
1、积极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着力加强村(社区)妇女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女大学生村官队伍作用,不断加大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力度,扎实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吸引、鼓励更多妇女群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2、充分挖掘“妇女儿童之家”功能,不断提高“妇女儿童之家”综合利用效率,使其真正成为基层妇联宣传政策的阵地、学习培训的课堂、联系妇女的窗口、维权服务的驿站、展示风采的平台。立足基层妇女儿童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以服务妇女儿童为根本,发挥作用求地位。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阵地的宣传教育、培训学习、权益维权、矛盾调解等服务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妇女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发展。
第五篇: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经验总结
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成果喜人
2010年“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妇联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和村级组织换届的有利契机,全面落实省妇联关于实施“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建设的工作部署,大胆尝试、务实举措、打造特色、强力推进,全省“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启了一条以满足妇女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之家”为平台,以整合资源、链接服务为手段,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的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
1、明确职责,强化指导,推动了“妇女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
为指导项目实施,省妇联着力抓好项目的整体策划、顶层设计和集中部署,制作了全省统一的名称标识,明确了项目目标、建设标准、主要功能、制度规范、评估要求。同时,明确各级妇联及妇联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省妇联领导班子成员分片下基层调研考察,深入联系点靠前指导;加强信息互动,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新经验;组织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评估、验收、命名,并将项目建设纳入对各市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形成激励机制。各市根据省妇联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分解了目标任务,确定了序时进度,明确了高标准、差别化、分步骤建设的思路,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作为党群共建创先争优重要内容,加强统筹领导、加强工作研讨、加强学习培训、加强资源整合、加强试点培育,在全省形成了上下携手、层层争创、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全国妇联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座谈会后,全省各级妇联按照全国妇联的要求及时调整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力度,2010年底全省普遍解决了“有”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妇女儿童之家”全覆盖。
2、示范引领,标准建设,促进了“妇女儿童之家”项目规范化实施
省妇联作为项目的组织者、指导者,带头创新理念,先行先试,靠实指导,规范建设。一是抓样板打造。依据项目设计标准,与基层妇联共同打造了村、社区、企业3个示范型“妇女儿童之家”样板,从建设模式、设置配备、运作管理、服务活动、队伍培育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在推进全省“妇女儿童之家”标准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抓典型培树。各级妇联层层开展了示范创建活动,省市县妇联干部下到基层亲自抓点,靠前指导,及时发现和推广项目运作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整体提高了项目建设水平。在市县两级命名500多个示范“妇女儿童之家”的基础上,省妇联命名了首批107个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使每个县(市、区)都有1个身边的典型可学。三是抓制度规范。为保证“妇女儿童之家”在高起点上的规范运行,各级妇联着力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省妇联先后出台了《示范“妇女儿童之家”项目评估细则》、《关于加强社区妇联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妇女议事制度的意见》等专项工作规范,总结推广了苏州、昆山、建湖、射阳等地的创建经验,为项目规范化运行提供了具体指导。
3、争取支持,整合资源,提升了“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建设成效
在“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实施中,各级妇联坚持树立整合资源、为我所用理念,多元化聚集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一是主动争取党政支持,用好民生政策资源。各地通过推动纳入“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争取财政对各级示范的奖励、列入政府重点项目、办实事项目等方式争取建设资金;一些地方“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被纳入了市委组织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整体规划,列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和考核范围,一些地方的党委分管领导还亲自带队深入村、社区,现场指导、解决问题,推进“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实施。二是积极整合社会力量,用实公共服务资源。许多市积极创新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妇儿工委、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协调组织和妇联团体会员、巾帼文明岗等优势,整合成员单位及企业、社团和社会各方资源,以“结对共建”等方式,为“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建设争取了资金、物质、人才等资源支持。三是积极整合内部资源,用活条线资源。各级妇联将基层组织建设、妇女发展、妇女教育、妇女维权及儿童工作等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做强“妇女儿童之家”。省妇联对每个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以奖代补1万元,并连续两年从自身工作经费中挤出100多万元,为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妇代会提供补贴,支持基层开展工作。
4、服务导向,打造特色,增强了“妇女儿童之家”服务能力
各地“妇女儿童之家”在抓好硬件建设同时,把着力点放在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上,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妇女儿童、促进和谐文明的作用初步显现。一是提供多样化服务。各地利用“妇女儿童之家”,通过积极培育各类会员制的基层女性社团,吸引广大妇女群众参加身边的组织,满足她们的组织归属需求;组织妇女议事会,满足她们的社会参与需求;建起“妇女身边的饭碗”、女性“4050工作室”,满足妇女就业发展需求;开设妇女维权站、心理咨询室,调处家庭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弱势妇女儿童,解决她们生产生活困难,较好地履行了妇联基层组织的职能。许多地方还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与妇联基层组织示范创建相结合,与“星级妇代会(社区妇联)”创建相结合,与“巾帼示范村”建设相结合,使“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泛,真正发挥其综合性阵地作用。二是开展特色化活动。各地“妇女儿童之家”因地制宜开展了诸如家庭读书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及典范家庭角色评选,唱响了家庭文明和谐的主旋律;假日儿童教育实践、亲子活动、科学家教进万家、关爱行动等活动,活跃了基层儿童工作;社会妈妈、橄榄枝服务队等巾帼服务队伍,巾帼服务自助超市、时间银行、道德积分卡、互利换工等志愿服务模式,秉承了“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了邻里守望、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三是探索社会化运作方法。各地努力探索“妇工+社工+义工”社会工作方式,建立并拓展三支基本队伍,即:村、社区妇联干部、妇女骨干为主体的妇女工作者队伍;妇女社团成员、离退休老同志、大学生等社会热心人士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大专院校专家学者、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等组成的专业工作者队伍;有的还积极推动“岗家结对”、“企家结对”、“校家结对”等,为“妇女儿童之家”争取更多资源支持,促进了基层工作有效开展,增强了基层妇联服务妇女儿童的能力。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实施以来,在全省上下协力推进下,逐步做大了品牌效应,推进了基层妇联工作的整体活跃。全国人大王兆国副委员长来江苏调研时,考察了多处“妇女儿童之家”现场,对我省妇联组织抓基层打基础、切实服务妇女儿童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妇联领导宋秀岩、陈秀榕、赵东花等先后多次来江苏调研,对我省“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等工作给予“见事早、谋划深、举措实、效果好”的很高评价,对我省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