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县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的决定
关于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的决定
为加快水利改革步伐,促进水利事业大发展,努力把我县打造成“X西水利第一县”。根据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X委发„2011‟X号)精神,现就大力发展我县水利事业作以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水利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的紧迫感
“十五”以来,我县水利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已初步建成了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利体系。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状况与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水利发展的步伐与全县改革发展的形势、治水观念和水利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一是现有水利工程病害多、防洪标准低,水利设施老化、灌溉效益衰减,工程配套差、效益难以发挥,抗击干旱和洪涝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二是工程性、季节性、区域性、水质性缺水等水失衡现象仍较普遍,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三是水利建设资金筹措难、水工程安全隐患消除难、水资源有序开发管理难、水利资产产权确定难和基层水利单位生存发展难等五大困难依然存在。尤其面对去年出现的百年不遇特大旱灾,水利基础设施欠账多、建设滞后和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县缺水1.23亿立方米,约有一半以上乡镇将在近期严重缺水;4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尚未解决;50余座病险水库亟待整治;次级河流污染严重,30%的河流
-1-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县城和大多数场镇的防洪标准基本没有达标;水土流失面积达9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56 %左右。
水利事业的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加快富民兴潼、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XX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无论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还是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都与水利密切相关,都需要水利事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有效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障。实践证明,经济社会越发达,就越要重视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增强水忧患意识,强化加快水利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动员全社会力量,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真正把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头等大事来抓,真正列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水利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水利保障。
二、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渝委发„2006‟50号)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水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心,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水利改革为方向,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为支撑,统筹城乡水利水务改革与发展,努力解决饮水、防洪、工农业用水安全和水生态问题,为加快富民兴潼新跨越步伐、-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人与水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坚持水资源综合利用原则,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用水的需要;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加快农村水利和城市水务的共同发展;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并重原则,盘活水利资源和水利资产;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努力发展水利经济;坚持依法治水、科技兴水和节约用水并举原则,全面加强水利建设。
(三)目标任务。未来5年是我县水利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力争通过全县人民的奋力拼搏,努力把XX打造成“渝西水利第一县”。具体任务是:
一是启动鹭鸶溪水库骨干水源工程、涪江灌区改造工程、大石桥水库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二是解决全县26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南部缺水易旱地区骨干水源工程和县城应急后备水源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全县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新增供水能力0.5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县城及主要场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要。四是新增旱涝保收面积7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五是基本解决县城和7个重点集镇的防洪保安问题,到2015年力争全县城镇堤防基本达标。六是完成县城和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水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境内江河水质状况有明显好转,水库水体基本还清。七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水利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强化水利前期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利规划体系,着力抓好大石桥、鹭鸶溪等中型骨干水源、涪江大型灌区、坛罐窑等中型灌区、大型泵站技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防洪护岸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开工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和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作好项目储备,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
(二)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利用土地储备等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力争开工建设大石桥、鹭鸶溪两座中型重点水源工程,解决五桂、卧佛等南部易旱地区5个乡镇工程性缺水和县城水质性缺水问题。二是继续推进涪江大灌区、坛罐窑等5大中型灌区和大型泵站技改工程的前期立项申报工作,力争开工一批重点灌区建设项目。三是按照“整村推进”的原则,全面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饮用苦咸水和严重缺水地区26万人、20个场镇的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大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消除小
(一)型和小
(二)型水库的病险隐患。五是结合城镇化建设,以堤造地、以地增值,加快城区二期堤防、桂林安兴防洪抢险救生通道和双江、米心、玉溪、上和等重点城镇堤防工程建设。
(三)大力推进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干先补助、大干大补助”的办法,组织发动群众,对现有塘、库、堰、渠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清淤扩容和维修整治,清淤维修达100%。建成20个村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工程。整合资金,大力实施城镇供排水、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工程建设。
四、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和扶持力度
未来五年,全县力争落实各级各类水利建设资金20亿元,其中:市级以上水利建设资金4亿元,本级财政解决2亿元,乡镇、业主自筹和群众投工投劳筹集11亿元,银行贷款3亿元。
(一)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重点争取中央和市级对我县的中型骨干水源、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防洪护岸、水土保持、城乡供排水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未来5年,力争市级以上水利建设投入达到4亿元以上。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按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要求,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将基建统筹资金、农业发展资金增量、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国有土地出让金、水利相关规费收入等重点用于水利建设。县级财政设立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渠系新修防渗配套、山平塘整治技改、灌区配套改造、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等小型水利建设补助,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加大投入。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从新增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较大幅度地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建立防汛抗旱应急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各镇乡(街道)要结合本地实际,安排农村小型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与县级及以上投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水利建设。未来五年,力争落实县本级财政水利资金2亿元。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水利工程资金缺口由县人大决定、财政担保,城市投资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融资,确保融资额在2亿元以上。综合运用农户个人贷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扶持农民群众出资出劳建设水利设施。对前景好、效益高的经营性水利项目
-5-和前期工作扎实、项目可靠的公益性水利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和财政贴息。未来五年,力争落实水利建设信贷资金3亿元。
(四)积极引导群众投入。运用“八步工作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建设小型水利设施。农民出资出劳以出劳为主,因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不能出劳的,可以自愿以资代劳,严禁行政命令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未来五年,力争乡镇、业主自筹和群众投工投劳筹集11亿元。
(五)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统一实施”的原则,凡与水利相关的县级及县级以上财政性资金,依据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进行有机组合,打捆项目,整合资金,避免重复投资。
(六)落实水利扶助、补偿政策。按照“谁破坏、谁补偿”原则,建立水资源、水土保持设施和水利工程占用、损毁补偿机制,制定具体的补偿实施办法;按照“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原则,切实加强水费、水资源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规费和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用于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的,要将小型水利设施作为重要建设内容;从水利建设工程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要依照《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用于农村河渠绿化、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源区植被恢复;从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回收形成的地方财政性资金,重点用于水利建设;对自愿投入水利建设的社会资金,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建立水利工程项目土地储备制度,优先保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用地
-6-指标;对重点水利工程库区淹没土地(含耕地、林地)征用简化手续、采取特殊快捷方式办理;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各种规费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所涉及的税收县级部分实行先征收,再由财政安排用于水利工程建设。
五、积极深化水利改革
(一)继续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以实现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城乡水资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主水与客水的统一配置,取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再生水回用的统筹安排,水量、水质、水能和水域的统一管理。
(二)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户和业主自愿投入为主体、其他经济组织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开拓市场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三)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积极推动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深化水管单位内部改革。
(四)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行承包、租赁、转让,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推动用水户参与管理、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逐步形成小型水利工程的良性运管机制。
(五)加强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资产分级分类监管,确保国有水利资产的保值增值;组建XX县水利建设开发公司,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管理和经营县级国有水利资产,履行县级国有水利资产出资人职责,负责对全县水利重点项目的投资和资产经
-7-营。
(六)深入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根据农业与非农业用水等情况,对水利工程供水进行分类定价,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工程水价管理体制和灵活的价格调节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为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
六、加强水务制度建设
(一)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坚持“五优先”、“六不做”。即,凡是新建的各类水利工程,必须做到缺水易旱地区优先、项目业主落实的优先、项目所在乡镇政府重视和受益群众积极性高的优先、管护措施落实的优先、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优先;无项目规划不做,无项目业主不做,自身无积极性不做,管护措施不落实不做,今天是项目明天是包袱不做,不接受县水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不做。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逐步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健全水利资金管理制度。县发计委、水务部门要加强项目管理,切实加大前期工作力度,认真实行招投标制度,严格控制概算,统筹安排建设时序,确保工程质量。县财政、水务部门要制定和完善水利资金管理办法,统筹安排,节约支出,确保重点,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资金的审计监督,对监督检查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改,严肃处理。
(三)制定出台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实施办法。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严禁在全县各类水库和塘堰进行网箱养鱼和肥水养鱼,-8-力争水域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受益区群众的饮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
(四)制定出台河道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县水务部门的河道管理职能,全面开展河道普查,推进确权划界,编制岸线利用规划,加强河道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肃查处违法乱建行为。编制河道采砂规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河道砂石资源开采权面向社会公开拍卖,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确保河道行洪畅通,依法维护河道安全。
(五)加大依法治水力度。继续严格执行水库安全分级管理责任制。加强水政监察、水事纠纷调处、违法案件查处的力度,严厉打击违反水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收取各项水规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制度,建立统一征收、集中管理、依法使用、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水利规费用于发展水利事业。大力开展水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水利意识和水法治观念。
(六)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和“政府引导、市场调控、公众参与”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宣传等措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的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优化配置水资源。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节水,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水的自觉性。
七、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一)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水利改革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进一步明确水利工作任期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水利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防汛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防汛安全的主要负责人。强化领导任期水利工作目标责任管理,推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行政人员负责制和技术人员负责制,加大水利工程规划、审批、管理、资金各个重要环节的稽查和监督力度,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从2007年起,县委、县政府将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活动,并实行目标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解决水利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发展计划、财政等部门要合理安排水利建设计划和资金。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土地确权、办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水务部门要加强对水污染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水环境安全;加强对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的建设与管理。新闻单位要切实加强水利宣传工作,为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他有关部门也要认真落实、研究支持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措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努力开创我县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篇: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江安县政府副县长庹利亚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对社会中最弱、最困难的残疾人特殊群体的扶助,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关注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的直接的、现实的、甚至长远的利益,通过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着力解决残疾人生存的根本问题。
一、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内涵与实质
(一)发展残疾人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进程在不断深入,各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贫困残疾人的心态更为不平衡,他们的生存状况尤为值得社会关注,帮助并兼顾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直接的或长远的利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残疾人事业就是要时刻关注并不断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帮助广大残疾人融入到和谐社会大家庭。
(二)发展残疾人事业,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注重人的全面公正发展,残疾人群体是弱势群体,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生活贫困、就业困难,导致在这一群体中蕴藏社会不稳定因素。只有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让残疾人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才能更好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三)发展残疾人事业,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残疾人群体是社会整体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们因受身体条件限制,突显出其在社会群体中的特殊性及其生存状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残疾人弱势群体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偏爱,从各方面多给予关心帮助,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二、江安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现状
(一)残疾人基本情况。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江安县共有各类残疾人4.08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7.33%;残疾人总户数3.26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21%。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全县每年平均净增770名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户人均全部收入,城镇户达到3000余元,农村户达到2000余元。住房属木、草、竹结构的占残疾人家庭住房的30%,无房残疾人
户近1000户。残疾人家庭无主要家电率为37%左右。随着残疾人的增加,残疾人的家庭和社会问题逐渐增长。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大力关注,部门积极配合,努力创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努力健全制度,增添措施,加大投入,改善残疾户的人居环境。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实施扶残助残项目,促使残疾人直接受益。目前,已实施了中国残联彩票公益金的康复、教育、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集善嘉年华”助学等扶残助残项目活动。全县争取上百万元资金,实施各类扶残助残项目12个,1000余名残疾人直接受益。三是制度健全,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其生产生活基本状况。已为5420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和免费配送残疾人用品用具。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全县特殊教育小学校1所,在校适龄残疾儿童90余名,另有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于全县各类小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残疾人就业率逐步提高,通过开办残疾人就业培训班,在盲人按摩机构、民福企业、个体就业等各种渠道实现了1200余名残疾人就业。加强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城乡特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五保、救助等社会保障范围,近2.6万名城乡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当前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存在问题
一是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有待继续加强。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宣传不够,以致帮扶残疾人的思想还未深入人心,社会扶残意识未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未形成自觉扶残助残行动。社会上甚至还存在歧视残疾人现象,还存在入学难、就业难等问题。二是帮扶残疾人政策的落实程度不够。部分乡镇或县级部门对残疾人的关心与支持力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三是残疾人生存状况较差。党委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惠及残疾人的政策,但提倡性内容多,强制性内容少,落实的难度较大。政府对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大、实惠多,但涉及面尚小,他们的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生存状况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四、大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为残疾人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给予政策倾斜,提供社会服务等支持是政府的职责,是体现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爱,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十一五”期间,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
弱势群体,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状况,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的基本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差距。
(一)强化政府职能,提高服务综合能力,构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环境。
对残疾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是政府的责任。政府依法建立机构,制定具体政策,提供公平就业机会等通过其社会管理职能为残疾人提供社会服务,协调残疾人群体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这些职能处处体现着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体现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县、乡党委、政府应时刻重视改善残疾人生活,不断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共享”的条件,逐步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增大残疾人的接受教育和就业培训的机会。建立健全县乡残疾人组织,加强乡镇以下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提高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素质。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全面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建筑物等无障碍设施建设,进一步营造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宣传,营造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县乡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考虑,普及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增强科学与健康意识,尽量减少残疾发生。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宣传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念,把扶残助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围。广泛开展扶残活动,以“全国助残日”、“爱耳日”、“世界残疾人日”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志愿者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积极性,倡导社会各层理解、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搭建就业平台,激发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三)建章立制,健全体系,切实落实扶残助残的相关政策。
1、以县乡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机构、健全机制、加强力量、巩固并完善工作制度,建立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基层残联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工作。
2、统筹安排,同步实施,继续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的残疾人儿童义务教育制度。一是在全县继续推行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读。立足长远发展,逐步建立九年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促使更多的残疾适龄儿童接受特殊的或普通的义务教育,积极探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残疾人就
业培训教育。二是建立健全助学金制度,将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切实列入政府优惠政策范围,在同等条件下,做到接受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优先享受国家资助政策。三是以县内现有的普通职业教育学校为主导,普遍开展适应劳动力需求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以中短期实用技术为主培训,注意城镇与就业相结合,农村与生产和扶贫相结合,为残疾人接受各类普通或特殊教育培训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四是加强自身学习、外派培训、引进新人等不拘一格形式,努力提高全县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3、建立和完善就业、社会保障机制,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实现其自强自立。全面贯彻落实好关于残疾人就业、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有关政策,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残疾职工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分类救助,适当提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推进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进程,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严格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确保专款专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重点培训,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福利企业,扶持福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积极探索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途径和方法,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无劳动能力、无抚养或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要及时优先予以供养、救济救助,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逐步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4、实施康复工程,进一步增强残疾人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推动县专业康复中心项目建设。以专业康复机构为主,家庭为依托,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培养康复服务专业人才,提高康复服务能力。采取设立定点医疗机构与组派医疗队相结合的方式,继续组织实施好每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开展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服务。指导社区、家庭开展康复训练,实施贫困聋耳康复救助,聋耳听力训练等康复服务,使更多的残疾人恢复、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免费装配残疾人假肢体、组织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工作。
5、整合资源,部门配合,切实解决贫困残疾温饱。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扶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全面建设和谐与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针对残疾人特点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将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列入扶贫工作计划,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全县的扶贫工作。乡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县级部门积极配合,选择适合残疾人脱贫的生产项目,人力物力上给予帮助,政策上给予扶持,重点解决低收入残疾人及其家庭,保证上级扶贫资金落实到位,帮助残疾人摆脱贫困。
6、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健全残疾人法律救助机制。加大残疾人保障法执法力度,县乡残联组织机构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
第三篇: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县情讲座讲稿)
王建华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党和政府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谋发展、保民生、促和谐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方针,《残疾人保障法》则是从法制层面颁布的一部专业法规,对于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刚性要求。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不仅是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的关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更是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高陵县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维护残疾人权益、扩大残疾人就业和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等方面采取了扎实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全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
一、成效与做法
高陵县现有残疾人112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其中农村残疾人8445人,占残疾人总数的75.4%;贫困残疾人3841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4.9%,特困残疾人2305人,占27.3%。近五年来,我县坚持以残疾人就业扶贫和扩大康复规模为重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单位”“全国白内障复明无障碍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残疾人工作
—1— 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市政府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县)”。
1、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2011年初,入户慰问170户残疾人,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价值3.5余万元;投资30万元,对3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投资13万元开展资助130户自强绿色行动等。通过开展扶贫解困、献爱心活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和残疾人“自强绿色行动”以及每人资助1800元的5名城镇残疾人“创业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扶持,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大部分残疾人实现了温饱,脱离了贫困,一部分残疾人生活达到社会平均水平以上,实现了富裕。
2、康复工作成效显著。在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同时,充分尊重残疾人的康复愿望,不断扩大康复规模,先后完成白内障免费手术560例,低视力残疾人助视器配备130例,完成康复训练215名免费发放100辆轮椅,在村残疾人康复活动室配置康复器材,使残疾人在家门口进行康复训练成为可能,也使高陵县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1700多名残疾人得到有效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3、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加强培训,通过各类培训班,共计培训残疾人210名,其中农村160名,城镇50名。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特别是坚持按比例安置制度,使残疾人劳动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先后安置残疾人360余人;通过“创业行动”等鼓励措施,帮助25名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创业。
—2—
4、特教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与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残疾人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对考上高中、大专、本科的76名残疾学生或者贫困残疾人子女给予l000元、3000元、5000元的入学补助和1000元大学生生活补助。
5、文体活动充满活力。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残疾人文化素质和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能力。成功举办残疾人书画展,邀请书画名家参加,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在西安市第四次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金牌8枚、银牌6枚、铜牌9枚。
6、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高陵县残疾人联合会正在建设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占地30亩,总投资2000万元,于2011年4月8日开工,目前已完成项目征地、赔付、设计、环境评估、开挖、打桩、试桩、灌桩,正在做正负零以下施工,完成投资额900万元。该项目是集残疾人康复、就业、技能培训、文体活动、托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服务设施,它的建成,将极大推动高陵县残疾人康复和托养工作。
7、残疾人事业各方关注。在全县88个行政村成立了村级残疾人协会,配备了专职委员,使残联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县城加强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残疾人的社会生存环境。在残疾人权益的保护方面,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同时积极协调司法、民政等部门,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宣传残疾人政
—3— 策,使党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广大残疾人熟知。
二、方向和重点
高陵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今后五年,到2012年,基本解决残疾人温饱问题,到2016年,稳步提高残疾人温饱水平,并使一部分残疾人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继续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加强就业安置工作,使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以上;继续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实现“应学尽学”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实现残疾人政策全覆盖。为此,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在农村,进一步加强村级残疾人组织建设;在社区,进一步提高社区组织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服务水平;县残联要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使残疾人尽快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不断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使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优先发展残疾人急需、受益面广、效益好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保障残疾人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使更多的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农村残疾人和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重点实施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温馨家园”建设等重点服务项目。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着力加强对农村残疾人的生活扶助、生活救助和危房改造项目。加强残疾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进一步强化残联自身队伍建设。
—4—
三、思路及措施
1、加大投入,提供保障。以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中心,完善残疾人临时救助制度,提高贫困残疾人的救助水平。加大残疾人就业、扶贫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益。通过临时性救助、“危房改造”、“自强绿色行动”和“创业行动”等项目,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生活相当艰苦,要积极资助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加大残疾人事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
2、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做好残疾人康复机构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实施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做好残疾人儿童学前教育,提高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水平,制定好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发展。
3、加强培训,引导就业。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加强对残疾人就业指导,根据用人单位和残疾人的需求,组织举办各类招聘会和用工见面会,帮助残疾人就业。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尤其要强化盲人按摩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开展培训检查、督导和考核。重视残疾人大学生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提高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率。
—5—
4、完善机构,提高素质。不断提升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残联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无障碍建设工作,满足残疾人生活工作需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认真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5、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围绕“残疾人服务体系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媒体关注残疾人事业,加大报道力度,为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繁荣残疾人文化生活,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搞好残疾人文化活动,让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
(作者系高陵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县委党校县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6—
第四篇: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适应集团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抢抓机遇,全力推动集团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争当全国国企发展职业教育的排头兵,结合集团实际,现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出如下决定:
一、提高认识,把职业技术教育放在集团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一)坚持把职业教育工作放在集团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推动集团产业转型的重点工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集团“科教兴企、人才强企” 发展战略、支持集团产业转型、实现集团可持续发展、提高集团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全面推进“314”总体部署对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集团履行社会使命,促进社会就业、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战略的迫切需要。促进集团职业教育发展,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集团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统一思想,贯彻落实集团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二)建立现代国企职工终身职业培训教育体系,建成学习型企业
建立开放灵活、全面协调、操作性强、特色鲜明的现代国企职工终身职业培训教育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完善的学习型企业,使其与集团各项事业发展和改革相适应。全面开展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启动“三年轮训计划”,到2015年完成集团所有在职职工第一轮培训任务,到2018年,集团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总量达到职工总数的60%,其中高技能人才数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0%以上,基本建成全市模范学习型企业。
(三)建立现代国企办学的职业教育体系
以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多元办学,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专业、面向岗位为培养目标,构建纵向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横向融通的多元办学体系,建立现代国企办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向国内外及相关行业累计培养输送1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到2015年,公共运输职业学院高标准达到国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备条件,在校生达到5000人以上;公交技校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达到5000人以上;公交驾校年招生总量达到8000人。中、高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7%和95%。畅通技能人才成长发展通道,完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系和投入保障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国企办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具有中职、高职专科、应用技术本科办学层次和办学能力的院校,逐步达到专业硕士办学水平。
到2020年,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和公交技校办成西部一流的国家级示范职院校,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公交技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公交驾校年招生规模达到20000人;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集团职业技术教育综合实力和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国企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打造成西南地区交通类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成为全国国企办学的示范性院校。
三、抢抓机遇,科学推进集团职业教育重点工作
(四)加大投入,改善集团发展职业教育的条件
设立集团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发展职业教育,把集团及下属各单位开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财务预算。制定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公交技校在校学生经费补助标准,并从发展基金中支付。多方筹集集团职业教育发展基金,一是按职工工资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企业成本,由开投集团统筹管理,主要用于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二是从集团土地出让收益中足额计提10%的教育资金用于保障发展集团职业教育的重点项目建设;三是从集团重大和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中足额提取1%-3%的教育资金作为集团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补充;四是拓展融资渠道,做好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融资工作,大力争取教委、国资委、交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五是利用国家出台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开展校办工厂和应用科技研发,多渠道筹集职业技术教育经费。
(五)加快推进集团职业教育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围绕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达标升级需要,优化集团职业教育布局,将集团党校、职工培训中心和集团素质拓展中心纳入运输学院整体搬迁、扩建总体规划;利用集团在双福的教育资源,举办公交技校和公交驾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属地管理原则,将公交技校纳入江津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办成服务重庆主要产业发展的上规模、上档次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根据重庆市高等教育院校以及高职院校布局规划,布局公交驾校培训点,使公交驾校在主城区市场占有度达到15%以上。
建立集团职工培训中心和素质拓展中心,整合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公交技校、公交驾校和集团党校办学资源,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着力构建行业主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集团朝着集约化、系统化、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快建立教育培训互通机制,推动中职、高职的课程标准、成人教育的培训标准与职业鉴定的职业标准有机衔接,建立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
(七)依托优势,推进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各项建设工作 一是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多元办学。鼓励校企结合办专业、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与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推进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融合。探索建立“校中厂”等育人模式,打造校企合作办学的载体和实体。实行集团企业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合作模式。推行“双元制”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试点制。加大力度推进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相关专业与集团下属各企业之间的对接,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
二是大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师资培养计划,着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培养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生产一线的优秀职工聘请到学院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将学院新进教师选派到相关企业和岗位挂职锻炼。大力引进各类专家和人才构建职业教育专家智库,成立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做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
三是建设合理的专业结构。以集团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为立足点,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积极开展汽车类、交通运输类、轨道类、物流类、制造类、机械类、建筑类、电子信息类、现代服务类以及城市管理类等相关专业建设,努力形成支撑和服务重庆“6+1”支柱产业、“2+10”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与交通相关的专业和专业群。
四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培养人才、研究学术、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培养勤奋、尚志、敬业、乐群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强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和公交技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先进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加强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
五是深入开展国企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研究。率先建立国企办学、民办公助、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体制;努力研究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股份制改革的路径并先行先试;深入开展管理标准、教学标准、质量标准的研究;研究各项政策和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六是大力提升教研科研水平。针对专业建设提升教研水平,扩大教学成果,针对企业需要开展应用科技开发研究,为企业提供科技开发的技术咨询服务。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更新教材结构、内容和形式,开发和遴选一批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创新性示范教材;根据课程特点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等教学方式。
七是开拓国际合作办学路径。依托国企办学优势和行业办学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合作办学路径,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职业标准,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入到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办学实践中。
八是打好基础,努力将运输学院申办为应用技术本科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与其他本科院校合作,打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教育的通道,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完善自身条件,为学院申办应用技术本科打好基础,力争在2015年以前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建设成为应用技术本科学院。
(八)营造有利于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举办高规格的职业教育论坛。邀请国家教育部职成司、交通运输部科教司、市教委、市国资委、市交委、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领导,邀请国内职业教育专家和相关媒体出席论坛,大力营造支持国企办学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提升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打造宣传职业教育的媒介。筹办《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学报》,鼓励集团职工在《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文章,大力开展理论研究;筹办集团《职教动态》(或为《职教快讯》),实时报道集团各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营造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利用新媒体打造网络宣传平台;通过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活动,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引导全体职工树立劳动光荣、技能成才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在全集团形成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真抓实干,制定完善集团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措施
(九)切实加强工作领导,推动集团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成立由集团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学院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各企业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领导。
集团成立“职业教育部”,各级单位应设立相应职业教育工作机构(职教处、科,可与人力资源部门合署办公),明确专人负责本单位职业教育工作。集团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要切实加强工作领导,调动和保护职业教育机构的工作积极性;要把职业教育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和督导力度,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产业转型协调一致;要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各单位党政领导工作目标管理,把职业教育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单位党政班子的重要指标。
成立由学院相关专家和企业相关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指导。编制《校企合作计划安排表》和《校企合作工作推进日程表》,将校企合作办学落到实处。
(十)制定科学的用人和收入分配制度,促进集团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制定集团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引进、培养、考核、激励、晋职等制度和工作计划,优化人才结构、提升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把“科教兴企、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贯彻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开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职工在职培训教育情况与收入结合起来。提升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待遇,设立技能补贴、技能津贴和技能奖励等,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来。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第五篇: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
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
2011-11-28 16:
32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商洛率先突破发展,现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出如下决定。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商洛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物质反复循环的闭合式流程,使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长期以来,商洛经济总体上一直属于“资源消耗型经济”,以“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为主要特点的矿产业,缺乏科学有效的资源整合,科技含量不高,上游产品偏多,下游产品偏少,产业链条短,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是造成商洛发展缓慢落后的重要原因,更是制约商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推动资源能源消耗的发展方式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商洛率先突破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商洛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和关中的生态屏障,既承担着维护区内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又面临着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挑战。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走以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尖锐矛盾,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随着商洛纳入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园区,我市的潜在优势和后发优势,都在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此,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客观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破解商洛发展难题、实现率先突破的重大平台和重要载体。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生态立市、实现商洛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循环经济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商洛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保护和发挥好这一优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末端治理的环境保护模式,使绝大多数污染物内化于生产过程,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切实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保持青山绿水,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二、立足实际,明确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
4、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为主线,以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学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循环型企业、循环工业园区和循环区域为重点,逐步形成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区域循环式开发的局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科技型、效益型、环保型并重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建设现代材料、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四大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走出一条符合商洛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基本原则。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商洛区域特色、产业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原则,把长期战略目标和近期工作重点结合起来,把社会整体推进和重点领域突破结合起来,把试点示范与循环产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布局合理、互动发展、协调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原则,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企业为主体,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推进循环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原则,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真正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6、发展目标。到2012年,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循环产业主要链条基本形成;初步建立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全市产业结构得到较大幅度的优化提升,现代材料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9%提高到30%以上;各类矿产资源的回采率、选冶回收率达到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初步实现无害化处理,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五大河流干流达到Ⅲ类水质,中心城市市区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为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生态经济社会体系,循环经济基础设施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以商丹循
环工业经济园区为核心,七县区工业园相互关联、左右支撑、协作配套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基本形成,循环经济发展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三、突出重点,全面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7、大力建设循环型企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取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不断培育壮大循环型企业群体。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根据生态效率理念,通过产品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审计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引导和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水平。积极推动企业之间进行产业整合和物质能量的优化集成,延长产业链条,拓宽资源综合利用的行业和领域,推进企业尾矿渣、粉尘、废水、废气、余热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产出效益。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着力引进上下游产品链接项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培植与资源优势相匹配的复合型产业体系。
8、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要求,立足区域内资源、物质、能源利用现状,以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为导向,以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为核心,加大钼、钒、铁、金、萤石等优势资源整合力度,精心规划建设一批既错位发展又互为依托的循环型工业园区。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加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布局配套对接,大力引进开发核心骨干性项目和关键性链接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循环经济园区快速发展。明确企业进入园区和产业集聚项目区的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标准,严格园区准入门槛,引导企业走相互配套、专业协作的路子,防止再走“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式发展老路。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专业协作、清洁生产,形成企业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实现园区和项目集聚区内资源的高效利用、物料的闭路循环和污染物的“零排放”。
9、梯次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根据我市城镇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和生活等不同领域资源、能源、环境开发利用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结合城镇化发展趋势与特点,从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加大对“水、气、渣”的治理力度,推进生态城市和生态县区建设。逐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积极实施农村改水、改厕、改灶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建设生态环境和谐、高效集约用地的生态型村庄。大力推行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中水回用率,加快建立废旧物资回
收再利用体系,推广应用废弃物资源化、无毒化新技术,提高绿色化程度。在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型价值观、消费观,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党政机关要实行绿色采购,率先推广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办公用品。着力抓好绿色村庄、绿色城镇、绿色企业、绿色河流等绿色工程建设,形成城镇与农村之间、三次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的良性循环,相互协调,逐步建立循环型社会。
四、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
10、科学制定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全市资源基础、园区分布、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因素,高起点谋划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对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定位、科学布局。统筹抓好新能源及电子、有色金属材料及金属制品、黑色金属材料及制造业、非金属材料、化工材料、建筑材料、能源配套产业等七大循环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突出抓好全市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把企业层面的循环、工业园区的循环、产业之间的循环、区域之间的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加强政策调控,引导产业向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1、健全政策保障体系。以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着力建立符合商洛实际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企业行为,形成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时,要将发展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列为投资重点。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有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用地计划、信贷资金、保证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要安排环保和污染防治资金支持企业清洁生产的重点项目。相关财政专项建设资金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支持项目建设。税务部门对使用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环保产业设备的企业,要及时办理所得税抵免和加速折旧手续,切实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获得的优惠资金和减免税(费),要专项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再投入。着力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运用价格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12、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循环经济公共技术研发机构、技术检测中心,合作办好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商洛分院,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充分利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环保专项资金以及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大力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鼓励帮助企业引入发展循环经济所必需的科技和人才,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技术政策和技术导向目录,对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等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创新活动给予政策倾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交流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五、加强领导,形成全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
13、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商洛率先突破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市上成立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研究、规划和协调,统筹指导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制定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考核办法,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14、加强示范引导。选择对循环经济有显著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较大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社区,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从财税政策、协调服务、配套建设、项目争取等方面大力扶持,建设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及时总结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交流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社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循环工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循环经济工作全面开展。
15、加强监督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循环经济跨部门综合决策与管理机制,落实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职责,依法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加大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化对企业废弃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氛围。
16、加强宣传教育。采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
环经济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社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着力加强社会层面的宣传引导,广泛宣传我市的资源环境形势,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对实现商洛率先突破发展的重要意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倡导节俭文明,在全社会营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引导动员全市上下把科学发展观要求、循环经济理念、节约资源意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