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情况报告(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06:1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前我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情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前我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情况报告》。

第一篇:关于当前我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情况报告

关于当前我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情况报告

苍南县国土资源局

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是实现固定资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保护耕地、保障发展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自2009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部署,以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和执行行政划拨决定书为切入点,建立健全数据采集、更新、监测为一体的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加大建设项目巡查清查力度,强化项目竣工用地复核验收,努力构建和完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机制,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在闲臵土地清理和处臵方面,2010年以来共发函54份,促成业主进场施工14宗,对自身原因造成闲臵的予以收回1宗,正在调查5宗。现将有关做法、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建立建设项目巡查制度。根据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系统的监测信息,积极会同发改、经贸、规建等部门,开展建设用地巡查制度。特别是发挥乡镇政府和基层国土资源所监管职能,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查排查。经排查统计,全县2005-2009年共批准单位建设用地项 目131宗5417.2亩,其中工业用地项目69宗3410.3亩,商住用地30宗1561.8亩,商业用地6宗81.2亩,基础设施用地13宗227.2亩,其它用地13宗136.7亩。131宗建设用地项目中,已动工的有72宗3630.7亩,已竣工的有10宗84.1亩,未动工的有49 宗1702.5亩。未动工的建设项目中,属于政府原因造成的有45宗1528.8亩,占总闲臵的89.8%,自身原因造成闲臵的有4宗173.7亩,占总闲臵的10.2%。

(二)严格项目准入审查。由县政府出台专门意见,对工业用地项目准入审查强调项目的真实性,重点调查项目出资者的从业经历、出资能力、技术实力、市场前景等方面内容。严格工业用地申请条件,明确年产值、注册资本、纳税等标准,对工业用地闲臵10亩以上的企业不准申请用地。制定工业各行业投资强度标准,并作为准入审查前臵条件列入投资合同。

(三)严格使用合同规范用地管理。批前,规范投资合同内容,在强调净地出让的基础上,明确产业定位、建设规模、建设期限等合同内容,要求投资项目在签订供地合同6个月内实现开工建设。按不同的用地面积(以30亩为标准),规定不同的竣工投产期限,严格审批项目分期建设要求。为了严格落实合同约定的内容,除明确违约责任外,还设立履约保证金制度,要求投资企业在签订合同前,按10万/亩标 准缴纳履约保证金,并全额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按履约情况进行管理处臵。对经审查的工业优质项目还另行规定专项履约保证金要求。

(四)实行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联合验收制度。工业项目竣工前,经贸部门会同乡镇开展验收工作,对未达到约定的投资强度的项目,要求按2万/亩的标准缴纳违约金,并责令限期补足投资强度。对未能按期整改的,无条件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收回土地使用权,要求企业无偿拆除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

(五)明确协议收回工业用地情形。对擅自调整产业定位,擅自分割出让这两种情形,国土部门依照投资合同,无条件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收回土地使用权,要求企业无偿拆除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恢复场地平整。

(六)加大闲臵土地处臵力度。根据国土资源部《闲臵土地处臵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因自身引起的闲臵行为依法予以处臵。其中闲臵全部土地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收取闲臵土地费;闲臵全部土地二年以上的,依法无偿予以收回土地使用权。另外,我县还对项目未开工建设前,在土地抵押登记融资方面予以限制。

二、存在问题

(一)供地标准确定难。虽然我县按照产值、投资强度等指标进行项目审核,但是还缺少具体指导政策,在用地前 臵审批时,建设项目单位申报的投资强度、用地规模偏大,实际批后投资额度、产出情况难以确定,容易产生粗放利用的后果。

(二)项目落实界定难。目前,我县虽然对项目竣工后初步制定竣工验收、土地复核验收等制度。但是,相关制度还不够细化、明确,在对一般项目验收时,特别是工业项目验收时,对其投入产出情况还难以实施有效的评价考核制度,对其实际投资情况和产出规模难以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对浙土资发[2009]3号文件提出的“对项目性质、主业产业政策执行情况、投资额、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等指标进行复核”的政策落实和执行难度较大。

(三)闲臵土地认定难、处臵难。一是量大,全县共有2000多亩闲臵土地。二是查处难、认定难,对于什么类型属于政府原因或自身原因造成的,还十分模糊,在查处中很难界定。三是闲臵土地中大多数属于政府原因,需要政府克服困难,拿出具体处臵措施。

(四)批后监管难。一是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虽然我们对批后监管比较重视,但是限于人手有限,在批后管理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例行性执行监管任务,基层国土资源所对公建项目存在监管脱节、管理困难的现象。二是监管效果欠佳。建设项目在建过程中,管理人员虽然到场实地踏勘检查,但由于项目还未竣工,仅凭肉眼很难判断是否违约。对一些建设项目擅自改变功能、改变产业定位,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进行追究,实施经济处罚,甚至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操作难度很大。三是监管力量薄弱。虽然建设用地项目监管纳入基层国土资源所执法巡查范围,但是全县违法用地执法巡查任务繁重,相关业务科室人手欠缺,很难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管,以致没有及时发现部分项目出现合同违约行为。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产业用地评估制度,加强项目准入审查 建立健全产业用地评估制度,评估内容可包括新引进项目的产业类型、产业技术、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土地产出水平、税收状况、用地规模、建设规模等。试行项目准入通行证制度,建立工业项目评估制度,加强项目储备,负责制订相关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对已完成产业用地评估的项目用地,方可列入用地招拍挂出让计划,办理招拍挂前期手续。对鼓励发展的项目核发准入通行证,允许在有效期内参与竞买项目所属产业类别的工业用地。

(二)进一步提高市场化配臵水平,以土地供应引导用地需求

采取提前规划选址落地,只针对产业准入,不针对具体企业或项目设臵出让条件,于每年年初一次性发布预出让公告,根据企业申请情况年内分批次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凭项目准入通知证参与工业用地招拍挂。同时,可适当缩短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建议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可调整为20年,期限届满时可根据产业政策和城市规划再行决定是否予以延期。

(三)落实招商引资监管责任,签订项目发展协议书 考虑到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的特殊性和加大项目引进后跟踪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产业用地评估意见和项目实际情况需拟订工业用地批后监管约束条款。建议在工业用地招牌成交后,参照深圳等地的做法,由开发区管委会或招商引资部门与竞得签订项目发展协议书,协议双方就用地的产业发展要求、经济技术指标、违约责任等进行约定。

(四)强化在建项目用地开发利用监管。依托现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全面落实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网上填报、建设用地批后跟踪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闲臵土地挂牌督办制度。逐步建立项目信息跟踪卡备案及挂牌施工制度,对在建项目一律发放挂牌施工牌,明确竣工时间及违约责任,作为批后监管标志,接受公众监督。

(五)全面实施项目竣工评价考核

在项目竣工后,根据用地发展协议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条款,对项目性质、产业政策执行情况、投资额、投资强度等进行评价考核。由经贸、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参与,按照“分项验收、统一考核”原则,开展以用地发展协 议收、土地出让合同履约情况为主要内容的评价考核制度。对经评价考核,达不到投资强度和产出规模的,予以一定时间的整改期限,整改到期后仍然达不到合同约定标准的,通过收回土地或收缴违约金等方式追究违约责任。逐步建立企业开发利用诚信档案,对不讲诚信的项目单位不允许参加土地招拍挂出让活动。

第二篇: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枣庄市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保障用地行为依法进行,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8]90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从批准供地到项目竣工验收期间,依照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划拨决定书、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等,对土地使用权人使用土地情况进行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全市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管理工作。

区国土资源部门具体承担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其中市中区城市规划区内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枣庄高新区所辖区域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具体承担。

发改、经信、财政、监察、住建、规划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

第四条 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开工、竣工,是否存在土地闲置;

(二)是否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三)是否完成规定的投资强度;

(四)改变用途、容积率的,是否办理相关手续,补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费用;

(五)是否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

(六)是否超期使用临时用地;

(七)其他需要列入监管的事项。

第五条 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开工、竣工申报制度。土地使用者应当在项目开工、竣工时,向国土资源部门书面申报,国土资源部门应对合同约定内容进行核验。

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未开工、竣工的,土地使用权人要在到期前15日内申报延迟原由,国土资源部门应按合同约定认真处理后,可通过增加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条款或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对申报内容进行约定监管。

对不执行申报制度的,由同级政府向社会公示,并限制其在一年内不得参加土地购置活动。

第六条 建立国有建设用地批后公示制度。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划拨决定书下发或有偿使用合同签订后,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土地使用权人在宗地现场显著位置设置用地信息公示牌,将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号(合同号)、用途、面积、四至、容积率、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监管机构、举报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方便社会监督。第七条 建立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动态巡查制度。国土资源部门对已批的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实行全程动态跟踪检查,预防违规违约开发利用土地行为的发生。

第八条 建立建设项目竣工土地复核验收工作制度。将土地使用权人的实际用地和履行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或划拨决定书、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土地复核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土资源部门出具土地利用复核验收意见书。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项目用地面积、用途等履约情况进行复核,并会同财政部门负责对土地出让金收缴等情况进行复核;监察部门负责对土地批后监管过程进行监督;发改、经信部门负责对项目性质、主业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及投资额、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等指标进行复核;住建、规划部门负责对项目规划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保障性住房户型面积、套数及配建比例等指标)进行复核。

建立违规违约用地责任追究机制。复核验收结果不符合出让合同约定或划拨决定书规定的,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土地使用权人应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或划拨决定书规定及整改意见要求,严格履行出让合同约定或执行决定书规定事项。凡没有用地复核验收意见书或复核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闲置土地依法处置:

(一)超过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有偿使用合同规定的动工开发建设期限未动工的;

(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未规定、有偿使用合同未约定动工开发建设日期的,自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或有偿使用合同生效之日起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

(三)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用地面积占应当动工开发建设总用地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但投资额(不含土地取得成本)占总投资额(不含土地取得成本)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一年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对拟认定的闲置土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将查明的事实、认定依据等情况书面告知土地使用权人。土地使用权人有异议或要求听证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作出解释或组织听证。

第十一条 对认定的闲置土地,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拟订处置方案。处置方案报经原批准用地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闲置土地被认定后,国土资源部门不得为闲置土地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出租手续,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为闲置土地办理相关批准手续。

第十二条 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必须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当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以充分利用土地。

第十三条 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属于出让用地的,按出让总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属于划拨用地的,按划拨总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

土地使用权人未按时缴纳土地闲置费的,国土资源部门责令限期缴纳;拒不缴纳的,由国土资源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 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容积率等规划条件的,由规划部门依法处理。

确需变更土地用途或提高容积率的,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并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后,重新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签订有偿使用合同补充协议,补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相关费用。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督工作人员在监管工作和执法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询问当事人及其证人;

(二)现场勘测、拍照、摄像;

(三)查阅、复制土地使用权人的有关文件和资料;

(四)要求土地使用权人就有关土地利用情况作出说明;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六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应当予以支持与配合,并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绝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十七条 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国土资源部门责令交还土地,依法处以罚款。

第十八条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国土资源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以租赁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批后监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滕州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管理部门:

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研究制订了《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七日

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已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征地补偿安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依法经国务院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工作。

监管的对象为依法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单位、负责实施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以及具体实施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督促依法用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类工程建设“依法、科学、集约、规范”用地,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管理目标。

第四条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和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和自查工作。

第五条 监管工作的依据主要有:

(一)国家和本市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国土资源部和本市有关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耕地占补平衡、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的文件规定;

(三)建设用地项目“一书四方案”等正式报批材料。

第六条 监管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采取书面审核与现场查勘、全面核查与重点核查、座谈汇报与深入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情况进行监管;

(二)充分利用土地管理“一张图工程”等信息化建设成果,以搭载全市域影像图的土地网络化管理基础平台和数据中心为基础,结合建设用地预审、征转用审批管理系统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用地变化情况进行核查。

第七条 对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应当逐项检查落实情况,重点监管以下内容:

(一)建设用地项目的具体情况。

1、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土地用途、用地范围、面积使用土地;

2、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是否按批准的开发用途、用地范围及面积实施征地和使用土地,涉及的具体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供地方式、土地用途、用地范围、面积、规定的用地条件使用土地;

3、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批准后,是否按规定时限实施征地或使用土地;

4、以征转分离方式批准征收土地后,是否按照规定管理、使用土地,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手续。

(二)补充耕地的实施情况。

1、补充耕地位置是否与补充耕地方案所注明的地块相一致;

2、补充耕地数量是否符合要求。补充耕地责任人是否遵循“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按照补充耕地方案,补充不少于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面积;

3、补充耕地质量是否达标。按照土地整理复垦的有关技术规程,补充耕地是否达到规划设计确定的道路、渠系、林网、土层厚度和地力等要求;

4、补充耕地资金是否到位。建设占用耕地的单位不能自行补充的耕地,是否按照本市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

5、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还需监管被占用基本农田补划落实情况。

(三)征地补偿安置的落实情况。

1、征收土地方案经批准后,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两公告、一登记”;

2、是否按批准的征地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足额、及时支付征地补偿费用;

3、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安置费用是否依法按分配方案实施;

4、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将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情况如实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告;

5、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和支付情况是否向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四)供地的实施情况。

1、一年以前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是否已经供应;

2、供地是否符合供地政策;

3、用地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公示;

4、经营性用地是否按照招、拍、挂方式供地;

5、是否按照约定的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供地;

6、是否按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要求完成备案。

第八条 为适应宏观调控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行动态监管,具体监管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每半年对已经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情况进行自查;

(二)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整改。涉及违法违规问题的,由执法监察机构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对自查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等进行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并于每年的1月5日、7月5日前报市国土房管局;

(四)市国土房管局根据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报送的自查报告,每半年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区县进行抽查,形成抽查报告,对各区县批后监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有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五)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结果,由市国土房管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

(一)已经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规定履行征地程序、落实征地补偿和耕地占补平衡、缴纳各项税费、实施项目供地,正确率达到100%;

(二)确需整改的项目,当年整改率达到100%;

(三)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批次比上下降50%以上;

(四)一年以前已经审批但尚未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本盘活量达到总数80%以上,且盘活绝对量超过80公顷。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适当核减该区县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暂缓受理报批新增建设用地:

(一)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批次较上一居高不下;

(二)对群众反映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监管处理不力,形成群访或者引起诉讼;

(三)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证属实;

(四)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不能督促及时整改,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五)一年以前已经审批但尚未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本盘活量不足总数的50%。

连续两年受到批评的,由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向市国土房管局做出书面检查,并严肃整改。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至2014年5月31日失效。

第四篇: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机制,全方位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机制 全方位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广东省东莞市国土资源局(2012年6月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非常感谢国土资源部一直以来对东莞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敢于担当、大胆创新,确保完成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任务,不辜负上级部门的期望。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东莞市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作个发言。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面积约2465平方公里;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莞市(县级),属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2010年,东莞市户籍人口为181.7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为411.5万人,常住人口为822.02万人。初步核算,2011年东莞生产总值(GDP)47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以产业分,三大产业比例为0.4 :50.2 :49.4。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东莞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已突破40%,即突破了4:4:2的规划用地极限。面对新的形势,东莞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土地资源已经十分紧缺,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日益突显。土地是发展的载体,也是产业布局、城市升级、结构优化的基础手段。为此,我市确立了“严控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土地管理的灵魂,全面加强土地的统筹管理和节约集约利用。

自2006年部署集中开展闲臵土地专项处臵工作以来,我市累计处臵闲臵土地4.8万亩,征收土地闲臵费近5.6亿元,有效缓解了用地紧张局面;同时,为防止土地粗放利用,我市以闲臵地专项处臵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长效机制,土地利用管理工作逐步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主要做法

(一)充分运用好国家监测与监管系统

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一方面及时、准确将土地供应及开发利用信息录入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落实专人负责土地供后开发利用情况的跟踪监管,并实时更新监测监管信息,定期对当地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另一方面,结合工作实际,利用监测监管数据,配合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有效防止少批多占、擅自改变用途等违法用地行为。一是提前介入,及时预警,做到“早提醒”。自2011年起,根据监测监管信息,对调查发现将到约定开工时间而仍未进场开发的建设项目,提前两个月发出《开工提醒通知书》,并主动约谈潜在违约者,提醒用地单位按期动工开发。因规划报建原因导致不能如期动工的,要求用地单位凭政府或有关部门证明材料提前30天申请办理延期动工。今年1—5月共发出提醒通知书65份,均及时约谈了权利人,有效防止了土地违约或闲臵行为的发生。二是全面公示,实地核查,做到“早发现”。自2011年起,安排了市财政资金,凡建设项目完成供地手续后,迅速在现场竖立建设用地公示牌,将用地单位、批准用途、红线范围、开发期限、竣工期限等土地开发利用信息予以公示,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分局监管人员定期实地调查项目建设进度,当天将复核信息和现场照片等资料上传市局,实时监管建设项目开发利用进度,同时复核是否存在少批多占、擅自改变用途等违法违约行为。三是动态跟踪,严格执行,做到“早处臵”。坚持“以用为先”的原则,采取先经济、后行政、再法律的手段,督促企业按期开工。凡因企业自身原因造成开工、竣工违约的,严格执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责任,每延期一日,按出让价款的1‰ 计征违约金。结合我市实际,将约束企业按期动工环节从被动变主动,开展了开工保证金试点工作,今年1—5月共预收开工保证金9100多万

元。通过监测系统的预警提醒,截至5月底,今年我市没有新发生的闲臵土地。

(二)自主开发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平台

在国家和省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全市1:500数字化测量成果,依托东莞市国土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了“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平台”,为全市实施“一张图管地”打下扎实的基础。一是丰富了土地监管信息。通过开发和完善监管平台,使用地监管信息与审批信息关联,补充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地籍调查、最新卫片、现场照片等信息,实现批后监管工作信息化管理,确保新供应建设项目信息的图、表、地一致,实现对土地征收、供应以及开发利用的全程监管。二是建立了存量土地台账。在土地利用指标严重短缺的现状下,盘活存量土地成了解决我市当前发展用地瓶颈的主要出路,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高水平崛起和保障“三重”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监管平台,分析用地报批、土地供应以及开发利用等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建立了较完整的存量土地台账,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全市存量土地情况,为消化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提供依据,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辅助了供地率的提高。在监管平台框架下开发了建设用地供地率清查功能,对2006年至2011年省批复的批次报批用地的供地情况进行了摸底,将影响了供地的原因和证明材料录入系统,查明主因、对症下药、督促用地单位申办规划、立项等前臵手续,促进供地率的提高。四是建立了诚信档案系统。通过信息共享,严格核实竞买人资料,对因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臵满一年以上的,在整改未到位之前禁止竞买人及其股东参加土地竞买活动。

(三)深入推进存量土地消化盘活工作

为解决土地空间不足与存量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并存的矛盾,近几年,我市着重在盘活存量土地上下大功夫。一是建立倒逼机制。通过统筹土地利用指标保重点、明确各镇街存量土地的盘活任务,倒逼镇街政府主动盘活。通过严把宗地业务审核关和严格执行闲臵费清缴、协议收回等政策,倒逼土地权利人主动接受盘活处臵。凡属未经处臵的闲臵土地,一律不得进入市场交易,不得办理抵押、变更、位臵调整等业务。二是畅通盘活政策。科学制定盘活方案,注重从社会维稳的角度考虑,尊重历史,充分协商,保障原意向用地单位得到合理补偿,采取“易主、易权、易位”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存量土地得到有效盘活。其中,批而未供土地,主要通过指标调整、限期供地或调剂使用等方式予以盘活;供而未用土地,可通过限期开发、等价臵换、权属转让、协议收购或托管以及无偿收回等方式予以处臵。2011年,共盘活存量土地1.7万亩;今年3月下发了存量土地盘活台账,要求盘活面积不低于1.5万亩。三是鼓励储备统筹。坚持以政府协议收回或托管等形式建立各级政府土地储备制度,切实提高

土地统筹能力。我们正联合市财政、市土地储备中心出台相关意见,将收储整合形成连片开发利用建设用地,由市统筹使用。对收购资金不足、确有困难的镇街,可向市财政申请专项借款。

(四)持续探索用地批后监管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健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长效机制,对照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的内容,今年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一是探索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我局正联同市法制局、市两级法院拟定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将规定新出让的工业或经营性用地,受让人或权利人在取得土地后必须签订《履约保证金协议》,并按照成交价的20%(工业)或10%(经营性)缴纳履约保证金。凡认定受让人或权利人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开工竣工、少批多占、擅自改变用途等情形,将按一定比例对保证金予以没收。二是落实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我局于2011年已与市住建部门达成初步共识,同意在项目竣工验收环节中增加国土部门审核意见,以有效监管项目实际竣工时间、占地面积、报建用途等情况是否符合出让合同的约定。下来将进一步细化相关操作细则,做好建筑物验收与宗地验收的衔接。三是试行灵活合理约定动工日期。考虑到大型项目报建时间较长,难以保证在约定的一年时间内动工。我们计划对规划方案和建筑方案要求较高、承载着城市形象的大型建设项目,试行在出让方案中允许按实际需要设定动工日期。四是抓紧动态监管平台二期开发。下半年实现实地运用GPS技术辅助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

三、工作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根本前提。东莞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将其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高水平崛起的重要支撑,要求国土资源部门主动牵头,规划、住建、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各镇街积极行动,高标准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齐抓共管,落实土地管理的共同责任,切实做到“管得住、用得好、有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得到了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和业务指导,少走了许多弯路。

(二)队伍建设是重要保证。2010年7月,我局以原市闲臵土地处臵办公室为基础组建了批后监管科,调配了多名业务骨干和新进公务员,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进一步日常化、规范化,有效保障了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的全面铺开。自2011年起,我市32个镇街及3个市属园区国土资源分局实行“一室四股”制度,其中监察股工作人员为批后监管工作的责任人,负责落实具体的用地监管和巡查工作,保障了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现场核查工作的全面覆盖、实时更新、数据准确。

(三)技术手段是有力支撑。国家、省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覆盖了土地开发利用全过程,其实时监测提醒、开竣工申报、动态跟踪备案等功能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各地基层国土部门加强用地监管帮助很大。就我市而言,从1999

年到2007年,我们投资近4亿元在全市开展了1:500数字化测量,完成了2103平方公里地形数据采集,建立了全市国土管理业务数据库和电子政务系统。在此基础上,对接国家系统,我们自主开发了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平台,以技术手段有力支撑了全市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东莞局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探索用地监管的新手段,不断提高监管的执行力,缓解了全市用地压力,有效促进了全市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同样面临着一些困难及问题,比如:落实土地共同监管工作上仍需加强协调。用地单位在完善供地手续后,须到规划、住建部门办理规划、报建等手续,以东莞为例,一般项目报建周期为1年或1年半左右,报建进度直接影响企业是否能按出让合同约定动工,影响违约责任的处理和土地闲臵的处臵,必须进一步加强与规划、住建部门的协调配合。此外,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不仅可以开展形势的分析判断,服务宏观决策,还能开展政策的绩效评价,用于政府考核。为此,下来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用好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以更好地开展土地利用与管理形势研判,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内涵十分广泛,对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作用十分显著。作为试点单位,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深知自身工作还有很多不足,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部署要求,规范开展各项试点工作,大胆创新,努力为国家、省创造新经验探索新路子。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天长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天长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滁州市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做好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管理工作,根据滁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转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及时报送建设用地批准后实施情况的通知>的通知》(滁国土资

[2010]449号)要求,我局对2008、2009、2010年批准的各类建设用地的批后实施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同时,对2007批而未征的土地进行了统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2008年以来我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各类建设用地26个,面积9448.81亩,其中:批次用地11个,面积1538.62亩(其中补办用地2个批次,面积553.95亩、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征收4个批次,面积463.71亩、使用计划指标5个批次,面积520.96亩);独立选址项目用地1个,面积10.96亩;置换用地11个,面积6783.77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地块土地征收2个,面积1104.9 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安置点1个,面积10.56亩;经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置换安置用地15个,面积478.31亩。

分别为:200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置换用地1个批次,面积588.168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26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1129.4916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用地。

200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选址项目用地1个,面积10.96亩,25.1937万元征地补偿费已全部发放到被征地单位和农户手中,所征收土地用于公共设施用地;批准批次用地5个,面积754.503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97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184.8185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商服用地;批准置换用地9个批次,面积5632.72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584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16552.169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用地。

201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项目建新地块土地征收用地2个批次,面积1104.9 亩,3138.0007万元征地补偿费已全部发放到被征地单位和农户手中,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住宅用地;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安置点1个,面积10.56亩,未进行土地征收;批准批次用地6个,面积784.12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11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078.006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商服用地;批准置换用地1个批次,面积562.89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504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003.6102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商服和工业用地;2010年经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置换安置点用地15个,面积478.31亩,未进行土地征收。

经自查,2007年我市没有批而未征土地。

在建设用地批后管理中,我市建立建全了建设用地审批台帐,同时,按有关要求对我市建设用地征地补偿费方案,土地供应,土地使用等情况进行了信息公示,及时将征地补偿安置情况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妥善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遇到了各类问题,积极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会进一步加大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力度,及时掌握用地动态,进一步规范我市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加大用地单位“依法依规”用地观念,确保批准的各类建设用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土地闲置和违规违法用地现象发生。

附:

1、天长市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统计表

2、天长市2007批而未征土地统计表

天长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下载关于当前我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情况报告(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前我县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情况报告(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项目用地批后跟踪管理5篇

    建设项目用地批后跟踪管理 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跟踪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等的规定(约定)条件,对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

    关于加强土地批后监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提案

    关于加强土地批后监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19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印发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大全)

    关于印发《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局(分局): 2005年7月20日我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

    土地督察向批后监管发力(推荐)

    土地督察向批后监管发力 经济的命运与土地的命运千缠万绕。当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制于用地指标,城市的繁荣越来越维系于土地资产,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利用方式进入了土地督察机......

    申请建设用地报告

    报告×××国土资源局:随着××师生人数不断增加,我院校医院原有的医疗条件不能满足师生看病的需求,而我们投入的大型医疗设备无法安装。经学院与×××协商决定对×××的两层......

    项目建设用地报告

    湖 北 华 中 联 盟 医 药 物 流 股 份 公 司 文 件 华中联盟2011第008号关于华中国际医药中央商务区(CBD)项目建设用地报告 东湖开发区光谷生物城领导: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医......

    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告知书

    附件1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告知书 各建设单位: 为保证开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建设工程批后规划公示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批后规划公示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推行政务公开,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批后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市民群众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监督作用,确保城乡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