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的研究
小学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的研究—以xx小学三年级
(一)班为例
一、小组课题基本情况
(一)研究意义与目标
1.研究意义(1)实践意义。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产生一种持久的精神氛围,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1] 通过研究可进一步挖掘小学三年级
(一)班的班级文化特色,首先可以进一步加强该班级班风和学风的建设,通过规范影响学生的行为,推动该班级学生个体潜移默地发展;通过创建和营造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促进班级学习愿景的实现;通过研究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形成育人合力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而指导小学生选择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主体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使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自身的其他各项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其次,可以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认识,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2]最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一个有团结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
(2)理论意义。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和核心[3],本课题的研究,将促成该班班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精神文化方面的渗透,通过语言的灌输、行为的引导以及情感的沟通进而促进班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自身个性发展。
2.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精神文化,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从而培育学生自觉意识,进而指导小学生选择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使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自身的其他各项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2)班级层面:通过建设有特色的班集体,进一步加强该班级班风和学风的建设,促进该班级个体潜移默地发展,以创建和营造舒适优美和谐的班级环境以及高品味的人文环境,通过研究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
(二)成员、分工及各阶段主要工作
成员:xx 分工:
1、组长xx定期组织组员交流讨论,通过组内交流讨论与沟通,明确研究任务进度,每个组员都参与研究。
2、xx负责考题报告撰写
3、xx负责中期报告的撰写
4、xx负责结题报告的撰写
5、xx负责答辩等事宜 各阶段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2015年3月)理论研究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
2、调查分析:对 小学三年级一班目前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3、规划课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第二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实施阶段。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整理所需资料,并深入实践研究。
2、收集 小学三年级一班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的具体实施方案。
3、开展“小学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的讨论活动,并做好记录。
4、完成课题中期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第三阶段(2015年6月)总结阶段
1、汇总材料,整理成果。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
3、推广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成果
(一)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
关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早已出现。美国版《班级的群体化过程》在谈到如何促进学生交流、如何解决学生冲突以及如何形成班级自身的规范等方面做出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改善各类气氛的行动观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共同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的班级精神文化,但对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却很
少涉及。
最早进行这一研究的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他在其著作《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1932)中提出了学校生活、师生关系对整个班级的影响。由于该书研究内容涉及较广而且细致,被当作课堂社会学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沃勒之后,班级社会学在美国的研究曾沉寂,而后又迅速发展,也涌现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此时,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学者们将班级活动结构化,对班级文化的构成进行定量、验证性的分析。如贝尔斯(R.F.Bales)关于群体互动过程中的结构化观察类目系统地分析(1950)和弗兰德斯进行的课堂教学行为系统分析(1960)。
此外美国学者杰克逊在其著作《班级生活》(the life in class)(1968)中还首次提出了隐蔽课程的概念,开始关注班级文化的特征与功能。这段时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特点是:美国学者提出相关的班级社会的概念,关注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用观察法关注师生之间互动关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用经验归纳法对班级文化进行研究,强调对经验的思辨性加工,论及班级中的角色结构、规范结构与交往结构。20世纪六十年代后,对班级社会学的研究中心,转向了英国。英国学者对班级文化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法,他们把班级视为参与者共同界定、持续交涉、相互结识不断变化的过程,更重视对班级文化的剖析。后来日本也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仿效英国,单一传统班级文化的濡化为基础,逐步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进入9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对班级文化的研究进入与心理研究相整合的阶段。
2.国内研究
国内对班级文化的研究在课程改革以前,多体现在与学科相结合,比如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比较重视净值和美观,传统精神文化建设多以正面引导为主,注重榜样的引导作用这种做法均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个性化班级文化与新课程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不过也多注重特色班级建设。吴水清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强调,建设班级文化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4]辽宁的魏书生老师的班级自动化管理开创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先河。苏州市教科所开展的《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集体本身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提出的: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个性文化的班级文化的意义。还有北京小学唐亮老师原创的新书《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成长》对班级文化作出了诠释:以往我们强调班级管理,一味的对学生说教,往往作用不大。现在我们强调用文化鱼人,寻求一种思想上的碰撞,改变学生的精神实质,再由精神上升到实际行动上来。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的生命力所在。它与班级成绩并不矛盾,班级文化培养的是孩子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而随着情商的提高,孩子的成绩也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案
(1)研究指导思想。研究小学班级精神文化首先要明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大背景下的小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相关指导与要求,再结合 小学三年一班班级实践确定研究目标、内容、预期结果和方法,同时也应注意研究对象的内隐性和长期性,这班级精神文化突出的特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2)访谈(学校、教师、家长)、查阅专家文章报告、了解国家相关规定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初步展开研究。
(3)研究通过跟班调查、与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多次访谈、对学生进行逐个分析与仔细观察,成员内部及时做出小结进行总结交流,在接下来的研究实施过程中如有不适就做出相应调整。
(4)成员根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时改正错误不断完善方法,定期进行总结交流,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最大程度地体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2.研究阶段
(1)2015.03:明确项目研究指导思想,确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通过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广泛阅读,结合实验要求进行专题讨论培训,明确班级精神文化的定义。
(2)2015.04:进行数据收集和跟班行动研究。
数据收集方面,访谈对象方面要有全面性,针对学校、教师、家庭各环境要用抽样法进行数据搜集,了解班上学生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对其精神文化层面展开研究;部分成员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现代媒介搜集国家教育部对研究的规定和指导以及相关教育专家文章与报告材料,这是接触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捷径,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知识视野,有利于研究各阶段的分析与整理。
行动研究方面,以多种方法同时进行,成员内部通过明确分工和资源共享,对存在异义的结论进行商量与更正,不断完善,积极配合,注重研究的长期性,对认识进行不断总结和积累。
(3)2015.05:撰写第一轮研究的反思与阶段性总结。
(4)2015.06:进行第二轮研究,进一步收集数据,不断改善与调整研究方法,组内成员定期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对上轮研究进行反思与改进。
(5)2015.06: 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编印论文集、案例集、图片集;推广研究成果。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该班级墙上贴有班级奋斗目标,但都是类似于“文明,守纪,团结,好学”。这样的提法“千班一面”,缺少班级个性,体现不出班级的精神文化,也凸显不了班级的生机与活力。
2、该班级的老师在对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认识不够。没有把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塑造学风上,片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学习至上的评价标准,导致了一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游离于集体之外,不利于班级精神文化的构建。
3、对于班级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重视,班级文化活动例如班级读书活动在周一至周五每天午间上课前半个小时班主任老师会组织班上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由负责班级的校辅老师开展绘本阅读的活动,以及时常开展的班会活动,塑造了班级的精神文化氛围。
4、研究得出该班级学生并不是很清楚班级是否存在班级口号、班歌、班徽班风以及班级愿景,但是该班学生认为该班级的班级凝聚力相对较强,同学之间感情较好,人际关系教融洽。
5、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都较强,这说明,班级学生都希望增强班级荣誉和班级凝聚力,他们需要一个和谐融洽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来更好地学习书本文化知识。
(四)研究结论(讨论)
经本小组实践研究表明,小学三年级
(一)班的班级精神文化还需更加丰富,虽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班级凝聚力较强,然而这些都是在学生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在班主任老师方面,虽有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和绘本学习活动以及班会活动,但在班级大方面的精神文化如班风、班歌、班徽、班级目标和班级愿景方面缺乏重视,班级老师需转变学习至上的观念,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偏不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地融入到班级的精神文化氛围中。再者,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成了一贴膏药,就班会活动而言,不排除老师仅仅是为了应付校方的检查的可能,所以建议班主任就现有的条件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班级目标变虚为实,变得更具体一些。班主任在培养班级精神之初就要作全盘考虑:在充分调查了解本
班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掌握学生共性和个性的特征,有的放矢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要求和班风建设的主要方向(如班级的班规、班训),使班级精神体现全班学生的共识;其次,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工作热情,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组织起团结、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和分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且能在各种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能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1]。“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2],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还需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特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体。
(五)参考文献(与文中出现位置所标序号一一对应)
[1]简林.校园文化的结构及建设[J].班主任之友,2007(1)[2][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一匕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肖川.教育的力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4]吴水清.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南方论刊,2007,(3):109-110.[5]吴影.小学班级文化构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9 [6]吴月娟.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35
(六)附录
小学班级精神文化构建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班级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作为班级的一员,你是如何看待你所在的班级和班级精神文化的呢?为了全面了解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现状,我们拟定了这份调查问卷,这项调查不记姓名,希望你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我们不会将你的答题情况透露给任何人。请把你的答案写在下面的括号中。真诚谢谢你的合作!
调查人:xx班小学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的研究
—以 小学三年级
(一)班为例课题组
一、选择题
1、你喜欢你们的班级吗?()
A、喜欢 B、不喜欢
2、以下几种班级风气你喜欢哪一种?()
A、团结友爱 B、既竞争,又不伤和气 C、混乱,不团结
3、你喜欢你的班主任老师吗?()
A、很喜欢 B、不喜欢
4、你认为师生之间特别是你与班主任之间应建立一种什么关系?()
A、管理与被管理 B、相安无事 C、民主与平等
5、你认为班级是否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
A、应该有 B、有没有一样 C、完全没必要
6、你认为班级制度,应该由谁制订才合适?()
A、由班主任 B、由班委会 C、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一起
7、你班的班级活动多吗?()
A、活动多 B、很少 C、没有活动
8、你认为一个班级除了要搞好学习之外,是否应该经常举办一些文体活动?
A、非常应该 B、也可,别影响学习C、不应该,搞好学习就行了。
9、你认为同学之间应建立怎样关系?())
(A、只是形式上有点关系 B、团结互助相互尊重 C、竞争对手
10、你认为要建设一个先进优秀的班级文化主要有哪些途径?()
A.班干部设立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用奖惩手段加以实施 B.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目标,靠同学自觉去建设实施
C.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目标,辅以必要的奖惩手段加以实施 D.其他
二、简答题
请你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班级是怎样的?
最后,再次感谢同学们的配合!谢谢!
三、本次小组课题研究心得
1、这学期开学以来我们积极投入了本课程的课题研究。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有时虽累虽茫然,但是最后我们却是充实的,收获到了很多。在此次研究中,我感受最大的就是研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去研究,在研究中得到成长。此次课题研究以来,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学到的东西。
首先,我们从开始选题的茫然到后面的主动学习探索,注重过程中的实践。在选题的时候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讨论总结达成共识,选择了“小学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的研究—以 小学三年级
(一)班为例”这一个研究题目。
其次,我们开始着手于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参与,勇于在实践得到成长。我们去小学三次,第一次是校外辅导员一同进入小学,初步了解并记录三年级1班的班级内部大致情况;第二次进入小学,尝试等待该班级学生下
课或放学的时候对学生展开一些问题的询问。在这两次后,我们就整理观察记录,拟定题目,制定关于该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第三次就是问卷调查。在观察调查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首先我们与校外辅导员的时间不能统一,最后进行协商调整我们顺利的进行观察;还有在问题询问中,我们也遇到一些不乐意回答我们问题的孩子;在整理讨论观察记录的时候,我们小组也有过争执,最后通过有效的沟通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中,我也真正地感受到了我们的课题研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没有一点的虚假。
还有,在此次实践中我们乐于去尝试、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但是也得重在实际效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究讨论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小组成员们进行交流。同时,我自己也要更认真的补充知识,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随着我们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到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慢慢的进步。我们小组成员都是。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实践经验的匮乏,都影响着我们的研究,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也时刻提醒着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获得更大进步。
总之,我觉得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就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但是这又是一个优化的成长过程,今天我们的课题已快要结束,我相信我们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希望我们都能做好挑战的意识和准备,因为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我们才能向成功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顶峰。
2:这学期以来我积极投入了课题研究。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1.用心做课题。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2.团队合作、交流讨。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组并没有因此而放
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3.科研能力提升。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虽得到许多人的关注,但还是不够的,需要与时代的特征、社会文化的走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创造小学生欢喜的精神文化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自我,这将使教育工作者努力要做的事。这里只是粗浅地探讨一些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别人思想的借鉴,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会有很多地方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自己做一些更深层次的研究。
3:在本小组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经历了选题,制定分工计划,撰写报告等环节,当中有多次小组讨论的环节,当然也会因为意见不合有多次争吵,但都会各自退让继续投入到商讨课题的研究方向上,再加上在研究过程中因考虑不当而碰壁,课题的完成情况不如预想中的那样理想,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课题研究过程付出艰辛所得到的成果也是珍贵的,特别是小组内部所有成员一起合作完成的课题特别珍贵,况且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在课题研究领域探足,所以无论我们的课题完成得如何,都是有意义的。总的来说,在此次的课题研究中,我明白到选择一个好的选题以及好的课题研究计划对于提高研究效率十分重要,当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做课题研究一般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明白了如何制作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调查研究,对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以理论意义实际意义的区分还不是很清楚,今后必定再将教材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仔细重温学习,一定多多阅读文献,增长自身的文化知识。
4:在研究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我们应主动学习,注重过程。课题研究重在过程,这是我们组参与课题研究的共识。而我更是努力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积极吸收。我们还应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
案。学习反思内容也都是我在认真学习相关文章之后的真切感受。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地关注,作为未来的教师,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希望能在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习经历在创建优秀班级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策略和建议。但是,由于本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所以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邹洪涛 魏屹琨
班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新课程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班级文化的浓郁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学习生活风气的塑造,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一说起班级文化就会想到墙面文化,我们的老师会精心设计班级的每一处角落: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等,努力赋予每一面墙壁无限的生命力,让它能成为学生精神的营养餐。当然,我们不排斥墙面文化的建设,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班级软文化的建设。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班级作文周报,放飞童心
《作文周报》让孩子们从‚厌作‛到‚喜作‛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头痛的莫过于看到学生假大空的习作。一写做好事就是“五子登科”(推车子、提篮子、让位子、扶瞎子、抱孩子)孩子怕写作,老师怕批改成为一个 让人头痛但又无可奈何的顽疾。当然,改革习作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写作,为了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我创办了《班级作文周报》,孩子们的习作有了发表的平台,有了更多的阅读群,这无疑更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为了能在《作文周报》上发表自己的习作,孩子们都主动把自己的作文给老师批阅,然后自己再一遍遍进行修改,甚至有的孩子一篇作文能修改7、8稿。我又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修改习作,减少了学生誊抄作文的麻烦,又方便学生前后几稿的比较,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习作中的进步,更有助于学生习作的保存和投稿,一举几得。孩子、家长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修改者就像玻璃刻刀上的那颗钻石,磨损掉自己,成就了最后的“精品”。
作文周报中不仅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也会刊登问题作文。学生不仅会自己进行修改,更多的读者们一起热心参与其中,帮助小作者提出修改意见。而且,根据学生的投稿、刊登数量,班级中还设立了“诺贝尔文学奖”、“最佳潜力奖”“进步奖”等奖项,每两个月在班级中评选一次,并在班级作文周报中发布喜讯。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一展写作才能提供了坚实的舞台。他们开始尝试写不同体裁的作文,如小说、散文、儿童诗、议论文,更有一些同学尝试运用文言写作。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在老师、同学、家长的鼓励中被推向高潮,写作文不再是令孩子们头痛的任务,而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学习活动。“我喜欢写作文”“写作文很有趣”……经常能在我们的孩子们嘴里听到这样的话语。学生的精品作文越来越多,《作文周报》由原来每期的四版增加到八版。
思 国 岛 蔺 熙
古往今来国强盛,边疆岛屿连翩翩。身着洋装心未变,爱国话语记心间。如今日寇频登岛,欲占岛屿为己兼。愤愤只恨无诉处,奈何敌军发炮先? 寤寐思来吾梦想,我军定使海疆安!
见贤思齐(节选)
数年前,余方幼,乐与众小儿游。众童常游于园中,取鲜花作乐,或插于发间,或扮于屋内。如今,见孩童取花拈叶,余心觉不爽。群芳吐艳,本应众人共赏。况花亦为世间生灵,怎可随意取之把玩焉?余见今之摘花者,思往昔己拈芳,脸颊绯红。今日不贤之事,同昨日己身之行同出一辙。今日自省己身,望吾之辈于明日须无此类不贤之行,以为上。是故见不贤而内自省,意盖为此。(沈植文)《作文周报》成为孩子写作的源动力
习作不再是禁锢童心的假大空,“我手写我心、我手表我情”。“喜作”放飞着孩子们的心灵。《作文周报》的创办 不仅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更让家长也一同参与其中,有很多家长纷纷在群里留言:
“不是工作,参与进来,乐在其中。我们全家又多了一份幸福,那就是每天坐在一起朗读孩子们精彩的文章!”
“不但孩子对写作有了兴趣,也让我们全家对修改作文有了很强的意识。这是您更值得欣慰的事情!”
“每次下载班级《作文周报》,从发送时间就知晓您很晚还在忙碌着编辑报纸。从周报的主题、选材、用稿到最终的版面编辑出版,整个过程确实是非常麻烦。《作文周报》是全班孩子展现自己的小天地,在孩子们眼里,自己的作文被刊登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班级《作文周报》确实给孩子们以极大的鼓舞,我感到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喜爱写作,并且都在努力将作文写得更好,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刊登在周报上,成为孩子们迫切的愿望,也是一种写作的源动力。”
……
二、班级每日一讲,开阔童心
《老邹讲坛》成为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 古罗马雄辩家塞斯曾私下里说:“演讲一开始,我就感到自己面色苍白,四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有心理学家在三千人当中做过一次心理测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死亡、双目失明、丧失亲人、疾病、面容被 毁、离婚等等。但是令人吃惊的是:约占40%的人认为最让人痛苦的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
其实那些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他们可能从小就有了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机会,也可能是在长大之后经过无数次的演讲练习才把自己锻炼好的。所以我尝试在班上创建了“老邹讲坛”锻炼孩子们的胆量,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你一个舞台,上演属于你的精彩!”老邹讲坛成为了我们班级的一道风景线。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拥有这个舞台,能在这个舞台起步、历练、收获,我将原来一周一次的《老邹讲坛》调整为《每日一讲》。孩子们从以往的生涩、拘谨到现在的自信、大方;从身边的小事向着不熟悉的方向发展;从个人准备到现在的团队合作。
《每日一讲》成为孩子期盼的精神大餐 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人文,从文学到军事,从茶文化到建筑艺术……孩子们根据自己演讲主题制作出有逻辑有条理而且美观的ppt。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或收集资料、或整理演讲稿、或制作ppt、或激情演讲,团队协作的意识越来越强,班级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在一次次的演讲中,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知识面丰富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演讲汇报的技巧也提升了。
时间久了,其他班上的老师也会邀请孩子们去他们所带 的班上进行演讲,孩子们锻炼的舞台越来越大了。
三、吟诵传统诗文,滋养童心
吟诵传统诗文 养正儒雅之气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让学生从小吟诵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养正他们的儒雅之气,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因此我每天让学生坚持十分钟的吟诵,从《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蒙学内容,到《诗经》、《论语》、《大学》等经典文化,孩子们一年来背诵积累了近20000字,从以前的逃避背诵,到现在每天缠着老师考级吟诵诗文。我相信,吟诵带给孩子们的是一份快乐,更带给他们的是收获,中华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吟诵了传统诗文,孩子们不再那么浮躁,他们开始能静下心来做应该做的事情,有的开始思考文化的传承:
在世界各国纷纷挖掘本国历史以及文化内涵的时候,我们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人却浑然不知啊!我们身边的人知道圣诞老人的比月下老人的多,会哼《江南style》的比会背《忆江南》的人多,热忠娱乐节目的比热爱公益活动的人多……
我为这些现状感到伤心,我不想以后吃贴着外国注册商 标的‚中秋月饼‛,我不想做为中国人却不知道《诗经》《论语》为何物,我不想听到同学们说起自己的梦想是去国外读书。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我希望她越来越让人神往!但是,我和我的同学们现在该怎样做呢?
钱穆先生说的好,人类常情,先认识才能有感情,如果不懂得本国历史,不了解本国文化,空呼爱国,此非真爱!一个国家的国民若是对自己的历史不屑,对自己的文化不知,那么难以称得上这是个有凝聚力的民族,更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 ……
——王锦翔
有的会对身边的事进行深思:
钓鱼岛乃国之固土,明已入疆,传至今日,世人皆知。方今,日本欲占为己有,此何欲哉?何欲哉?吾国之民听之愤之,慷慨激昂,难抑胸中愤。聚街倡议,表己之情绪,吾少儿闻之,亦愤慨。QQ群中,时有慷慨之语。然则可乎?君不见聚集游行之事体,本为爱国之义举。然则小人乘隙,见日方物品,或摔,或砸,引城内秩序大乱。吾闻之,为之一叹:国民愤怒,表心迹,可贵也。唯不可大打出手,为日方笑也。国之本土,打、砸之行径,扰民也,耻辱也。吾辈少年,自当勤于学,他日凭己之学服务于国家,当可行报国之举,壮国之威。诗曰:
祖辈领土代代传,改朝换代今已然。钓鱼宝岛起争端,吾方亮剑态度显。日寇若敢来挑战,中华男儿勇向前。吾辈 勤学本领练,他日弄潮凭倚天。(杨辰)制定考级量规 点燃吟诵热情
我还制定了《诵读古诗文评价量规考级制 》以此来激发学生吟诵传统诗文的兴趣,学生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诗经》、《论语》、《德道经》、《大学》,以及古诗、词和其它优秀古诗文进行吟诵或背诵,我定期对学生背诵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学生吟读背诵的数量评定相应的等级。学生能将10首(篇)古诗文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并正确、熟练地吟诵或背诵(包括朝代、作者),可获得一级证书,以此类推可获得二级证书、三级证书等等。每考十级还能获得相应的称号,并颁发证书: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秀才”;二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举人”;三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进士“;四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榜眼“;五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探花“;六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状元“;七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硕士“;八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博士“;九十级为”古诗文积累小博士后“;一百级为”古诗文积累小超人“……为了鼓励学生运用吟诵的方式积累古诗文,学生获得吟诵十级我还会给他们颁发“一级小培训师”证; 吟诵二十级会颁发“二级小培训师”证,以此类推。
通过使用评价量规考级制,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班上的几位同学课外古诗文诵读积累量能够达到近8万字(《诗经》60余篇、诗词200 余首、古文30余篇、《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道德经》、《大学》等部分篇章),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达到4万字的积累量,诵读积累学习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家长们更是深切地感受的自己孩子的变化:
‚邹老师,我家儿子最近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整天嘴里哼哼唧唧的……‛
‚什么哼哼唧唧!那是吟诵!‛李欣洲妈妈解释道。‚以前,我让他背诵一些诗词,他总是推三阻四的。现在呀!根本不用我督促,他自己每天还忙着在本子上抄写诗文,说是要参加班上的考级。‛
‚我儿子都考到四十级了!好像还获得什么……古诗文积累……小榜眼……对!小榜眼!‛赵奕博的爸爸有些得意地说道,‚看着他抄满的一本诗集,我都有些吃惊!邹老师的办法就是多!‛
‚我家姑娘洗澡的时候嘴里都在哼哼——‛王潇栎的妈妈说着,可能意识到‚哼哼‛不太合适,又马上解释道,‚哦!不是哼哼,是吟诵!‛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我儿子也是这样,甚至连上厕所都在吟诵!他还被评为‘小培训师’了呢!我听孩子说,他每天早读的时候还要到其他班上,给他们教吟诵。‛能看出来,张光宝妈妈的脸上泛出的是喜悦。
‚现在,我儿子跟我说起话来总是一套套的,有一次我看他不太开心,就问他怎么了?他竟然摇头晃脑‘知我者谓 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真是活学活用呀!‛任俊宇爸爸说这话的时候多少有些无奈,但无奈之中一定也是有一份欣喜的。
‚说句实话,以前我还不太赞成孩子这样读诗文,现在我心服口服了。这种方式孩子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就是呀!就跟唱歌一样!现在我也会跟着孩子一起吟诵呢!‛
‚他爸爸以前说孩子像是小和尚念经,前几天我听着他爸爸嘴里竟然也在哼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呢!我看呀!我们大家都走火入魔了!‛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做一个思考者,多角度全方位寻找学生的优点和潜能;需要班主任做一个有心人,用心体会自己学生的真正需求;需要班主任做一个实践者,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班级的管理中去。相信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找到更多的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的方法,希望我的学生能在我的不断求索中快乐成长!
四、引导玩出名堂,跃动童心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有不少孩子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只要不谈学习,都可爱得很。经常有一些孩子玩得忘记了回家、玩得忘记了写作业,真是老师生气家长愁。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当意识到靠强制的手段是行不通的。记得我刚当老师不久,有一次学生在教室里玩炸王牌,没想到的是平时乖巧的小班长竟然也在其中,我心里那个气呀!把小班长叫到一边训斥他为什么不管?竟然也跟着一起“同流合污”。他委屈地说,我管了,但是没管住,忍不住一起玩了。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也是从爱玩的学生时代走过来的,那时候不管父母怎么责打,都会想着法子去玩。这就像决堤的洪水,只堵不疏是行不通的。
于是我在班上制定了这样的规矩,玩可以,不能光傻玩,要玩出质量、玩出名堂来。
我领着孩子们放风筝、跳绳、踢毽子、玩悠悠球……有一段时间,开始盛行玩魔方,我就在班上组织了一次魔方PK大赛,我都没想到,五年级的学生尽然能用不到30秒的时间将魔方六面对好。在这样的PK赛中,学生的能力一次次地震撼着我,领着孩子们玩出名堂的信心也越发足了。
兰州市举办首届课本剧大赛,我带着孩子们编排了《诺言》参加此次比赛,孩子们的表演让我又看到了“玩”新花样,于是我开始带着一群孩子说相声、演小品,大量的背诵台词、段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他们乐此不疲地参与,甚至玩上“瘾”了,让家长有了“要挟”的把柄。小阳同学酷爱玩电脑,那段时间我还在学校兼任电脑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有一天,小杨同学的爷爷到学校
(玩电脑游戏的例子、说相声的例子)孩子们不但没有因为玩而影响成绩,反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我的不少学生现在在电视台担任主持或在报刊杂志社担任编辑,我相信,这些孩子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我在语文课本的教学中形成的,营造和风细雨的教育场
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魏屹琨 邹洪涛
和风,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舒畅的心境;细雨,大自然给人们营造了清纯的天地。教育也应当如和风细雨般渗透到各个方面,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
一、开发家长资源,润泽童心
魅力家长走进课堂 拓展教学外延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素质、教育观、人生观,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要素。学校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家长的教育资源却是广泛的,他们中有军人、有教授、有医生、有商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我邀请他们中有代表性的家长走进学校,走入课堂给孩子们上课,讲他们的职业知识,讲他们的兴趣爱好,向孩子们传 授一些课堂以外的知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长能力,提升素养,促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不分职业,不分形式的授课,让家长也来体验一下给孩子上课的感觉,也能更好地发现孩子上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找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家校共育。
每学期我都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给孩子们上课一节生动有趣的课,上课内容由老师和家长协商确定,有集邮、书法、绘本故事、游历见闻等等,五花八门。家长课堂上,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家长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每一节课堂都彰显出了活泼有序的课堂气氛。课后还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孩子们“原汁原味”的课堂感受更能说明他们喜欢这样的百科讲坛。
实现家庭学校双赢 幸福共同分享
学校教育引进家长走进课堂,不单是为了丰富学校课程资源、推动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着眼于时代的要求和孩子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理念一致、行动一致的“家校教育共同体”,最终实现家庭学校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当家长们一个个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做了亲密的接触之后,他们的感触更深。柴艺丹的爷爷说:“现在的孩子的见识面越来越广,我这样在集邮方面也算一个专家吧,面对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我都担心有点应对不了了,看来不能低估孩子们的能力。” 李欣洲的妈妈深深体验到了做老师的苦楚和艰辛:“面对这一个个差异迥然、个性千差万别的孩子,要使每一个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也真为难我们的老师了!”李兆琪的爷爷说:我的身体不好,本来是不想来上这堂课的,可是孙子一直鼓励我,比我积极多了,总是帮我准备这个,准备那个,让我觉得孩子比我这个家长做得都好。当我走上讲台给他的同学们讲书法的时候,他的眼神里那个自豪啊,让我好感动噢!
听到每一位家长的教后感受,我十分的感动。家庭教育、家长的精神面貌以及家长的价值观对孩子们有着深切的影响,只有家校联合,才能让孩子们未来的学习之路走得更远更长。
二、走入自然社会,解放童心
走出校园 游学大自然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爱分为三块,爱自己、爱别人和爱自然,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爱。而爱自然,就意味着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去爱护、去欣赏。”但是,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缺乏爱自然的能力。他们从出生就一直在城市生活,甚至都没有机会好好地接触真正的大自然。很多家长没有办法给孩子更多的时间陪他们接触自然,孩子在学校里面则更多地是拼学习、拼成绩。可是长此以往,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孩子的学习热情日渐低落,心灵的禁锢使他们蕴藏的能量的无处释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我和班级家委会成员商议,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开展游学活动。在官滩沟、国学馆、敬老院都有我们游学的经历:在官滩沟我们进行了“亲近自然、攀登励志;野外聚餐、分享美食;吟诵诗文、汇报演出;精彩游戏、精诚合作;感恩父母、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活动;在国学馆,我们与稚子国学吟诵社的孩子和家长们联谊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活动,先一起祭拜孔子,之后分别进行了吟诵经典诗文的展示,最后我带领学生和家长参观国学馆。如果说在官滩沟的游玩是快乐的释放,那么在国学馆参观则是文化的浸润;如果说官滩沟让孩子们感受的是大自然的奇妙(炎炎夏日草木葱郁冰川并存),那么国学馆则让孩子们感受的是一种文化的精妙;如果说官滩沟学习的是一种勇于攀登、团结互助的精神,那么国学馆学习的则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活动的组织,不仅解放了童心,更让家长豁然开朗,他们又在继续计划着后面的游学活动,因为他们看到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收获。
深入社会 走进敬老院
作为当代的学生,每天所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课堂与知识,而应当有较多接触社会的实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敬老院的活动是让学生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他们在敬老院或是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或是陪老人散步、或是给老人讲故事、或是给老人表演节目,能看出来他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学生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在给老人们送温暖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引导他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让他们真正地懂得关怀的真谛,懂得用爱来感染这个世界。
三、引入银行管理,跃动童心
借鉴银行管理理念 精神物质共同积累 在班级开展“致远银行精神财富一卡通”活动,是我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的又一项举措。“致远银行”储存的不是金钱,而是导入银行的管理理念,模仿银行运行机制,进行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训练的一种活动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服务。它分为善学财富、善行财富和善言财富三个部分,以致远银行积分的形式,把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记入致远银行储蓄卡中,我可以根据积分的多少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家长可以根据积分对学生进行真实的银行 存款,从而达到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共同积累的目的。
改变传统评价模式 客观公正注重过程 过去对学生的传统评定比较主观,班主任根据学生在校一个学期的表现和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主观评定学生的优劣,导致老师大都凭印象给学生打分,家长也只注重孩子最后的考试结果而忽略了孩子平时学习的努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创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评价新模式。而“致远银行”作为对传统评定方式的一种补充,无疑能够给予学生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校教育找到全新的载体,是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逐渐接纳了“致远银行”的管理模式,我发现班级中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烈了,孩子们看着自己的“银行财富”一天天的增长真的是乐不可支,家长也欣喜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家中的变化,愿意主动承担家务,也更体贴了。有一位毕业的学生写信跟我说:“老邹,告诉您一个秘密——我现在还在用致远银行的存折呢!您的这个创意太好了!每天我通过看书,不仅仅拓展了自己课外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现在写起作文来,我是一点也不发愁了!更开心的是,通过看书、写作,爸爸妈妈已经在我的存折——真正的存折里存下了一笔不菲的资金哟!想到这里,我想我梦里都会笑出声音来的……哈哈——”
第三篇: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定稿)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 文章
一、基本内容和做法
(一)确立新观念,了解人格内涵。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格。”英国名人伯克的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指南。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把转变教育思想放在首位来抓。利用校本教研活动时间,鼓励课题研究老师学习课题相关文字资料。从《浅析健全人格》、《让学校成为人格修炼的场所》到《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从《浅析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到《从马斯洛动机理论看班级文化建设》……课题小组成员先后学习文献资料人均十余篇,并在校本教研记载册中做好读书笔记;同时,我们利用每月一次的课题例会,开展学习内容的交流汇报、反思讨论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大家确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终生发展,认识健全的人格是人发展的最基础素质。其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各学科参考资料。了解各学科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等方法了解现行以及以后十年、二十年社会对人格的要求,深入了解健全人格的内涵。通过学习大家教育思想的提升,为课题的研究实践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补充完善 “小学心理健康目标内容体系”,初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健全人格评价体系。
以我校“小学心理健康目标内容体系”为基础,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为构建我校学生健全人格评价体系收集大量资料。同时通过组织课题组成员在我校《小学生思想品德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结合实际,拟定我校高中低年段《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组织学生答卷后,由课题组教师进行分析,掌握了学生真实情况。对“小学心理健康目标内容体系”进行了补充和提升,确立以“心态阳光,身体健康;乐于合作,文明有礼;善于学习,自信进取;适应环境,勇于担当”为重点内容小学健全人格目标体系。
(三)层层推进特色文化构建,步步促进健全人格形成。1.拟定构建计划,保障课题顺利实施。
作为一个集体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在建立班级文化时,必须注意使班级特色文化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校健全人格目标内容体系。学校高度重视班级计划的制订工作,要求各班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认真制订班级文化的创建计划。为便于各班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学习,学校专门召开全校个性化班级文化创建计划交流会,各班以电脑演示、教师介绍的形式进行介绍,学校领导班子对各班的创建计划进行认真审核,对部分班级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良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2.营造个性环境,彰显特色物质文化。班级环境文化是指班级的内、外部环境和各种教学设施所表现出的物质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浅层面。优美的班级环境,合理的教学设施具有“桃李不言”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产生“蓝天更蓝,天地更宽“之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并对他们的心理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校要求每个班级的教室布置中必须有体现本班个性特色的班级公约、班级特色介绍、信息栏、个性展示园地等基本组成部分,主题突出,个性鲜明,布局合理,创意新颖。要求各班的环境文化建设重视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特点,营造了和谐、健康的教室环境文化,使班级环境成为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无声力量。
3.强化人文管理,构建特色制度文化。
管理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价值导向的作用。管理文化开发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健全人格目标体系的在班级以及学生个体中的实施,同时,管理文化也关系到班级能否做到规章合理、纪律严明、管理科学,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通过全面评价,家校参与的全员评价、平时与期末结合的全程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在各方面不断勤奋进取。丰富的班级管理文化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
4.创新班级活动,打造特色行动文化。
精彩纷呈的班级活动让孩子们在群体中互相碰撞,其间有喜悦,有挫折,但他们能从中充分享受欢乐,树立自信、承担责任、感受温馨,激发创新灵感和智慧火花,各班开展的一系列寓教于乐、彰显个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使班级的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给平淡无奇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数绚丽的色彩,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提供了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我们将班级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五方面的结合。
与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付出一定的脑力、体力和心理能力,会遇到压力、困难、失败,通过学科课堂活动,学科辅导活动,帮助孩子学习战胜压力、克服困难、正确面对失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为每个学科开设展示平台,只要孩子在任何学科有了进步,在学科展示平台上都会得到展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更能获得“尊重、激励、民主、愉悦、自信”。
与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关注孩子个性健康发展。针对学生个别问题,借助班会、队会开展个体心理辅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运用集体的力量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第四篇:打造班级精神文化
尊重生命,主倡亲情,打造温馨家园
——如何打造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一种从思想根源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打造班级的文化就要是让每一位学生在心里形成一种良好的性格,炼就一种刚毅的气质,拥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培养一种端正的态度。学生良好的性格、刚毅的气质、健康的心态和端正的态度是随着班级纪律文化,学习文化,精神风貌文化的形成而形成的。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
班级文化从其意义上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3)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虽然在初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是可以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充满活力的班级的。
一、群策群力,布置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美的环境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它虽然“桃李不言”,却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中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色彩的反射,最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灵。所以我们的教室布置要合理运用色彩心理学。教室的色彩,黄给人以明快、希望的感觉。黄绿给人以青春、新鲜的感觉,绿给人以和平、沉静的感觉,蓝给人以无限和理智的感觉。据土耳其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平和的青绿色最适合一年级学生教室,这是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所以绿色即成为了首选颜色;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充分挖掘教室的育人功能,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班级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设计的内容和形式都应充满童趣,让学生能够理解、欣赏进而喜爱,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文化氛围的感染和熏陶,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1、设一个图书架
利用班级的班费定做了一个小小的书架,然后向全班同学征集图书,搞一个小小图书馆,营建一种文化气息,发挥教室的文化功能。学生们的兴致很高,班级图书馆就一下子就汇集了七八十本各种类型的图书。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这样不仅能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共享意识。
2、设一个名言角
要求每一位同学轮流在黑板的一角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学号,依次在黑板的右角写下自己心爱的名言,注明出处,并且留下自己的名字。许多学生的心性就通过了这几十个字显现了出来,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写出了气势蓬勃的名句,而平时外向开朗的学生喜欢的却是低回缠绵的词句,而这些都展示在每一位班级的同学面前,无形中增加了同学间的了解。
3、立一个好题角
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辟出一个角落,留给学生作为好题角。每一组同桌都有机会到黑板前为班上每一个同学出一道自己认为最有挑战性的题目。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能的发挥创设良好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份自信,并且也调动了全班的学习积极性。
4、设一本班级日志
设一本班级日志,每天让负责的值日班长写上班级今天的情况,将所有的大事小情都一一记录在纸上,每个一段时间就组织全班一起阅读这本班级日志,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二、激发主体意识,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家”,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并发挥惩处歪风、激励后进、奖励先进的作用。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切合学生实际。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主要采用了“四人小组”式的管理方式。
1、首先师生共同制订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几方面。学生是管理的主人,由学生讨论产生,制订了制度,他们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
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一展“四人小组”式管理,促学生自律。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中我也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1)首先,科学地编定座位,合理地组建小组。编定座位前要考察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学习习惯、性格、成绩等因素。每小组一般配一名优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后进生,优生担任组长,以便开展组内互助和组间竞赛活动。同桌的编排可把相反性格的或相近近性格的排在一起。
(2)开展组内互相合作和组间竞争
一种是常规竞赛小组化,就是大家共同制定的班级公约,由分管的班干部负责,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分。每周末由评分班干部以小组为单位评出周优胜组和周优胜组长。
还有一种是课外学习活动小组化,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竞赛项目,如作业竞赛、背课文、古诗竞赛、阅读竞赛和一些公益性服务性的活动,小组的每一成员都必须自我努力,还必须密切配合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发展少先队意识、集体意识。
(3)建立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积极竞争的激励机制。在组内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作用,营造出浓厚的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而且奖励优胜组和先进组长。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良好的纪律是一切成功的法宝。班级纪律的好坏制约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良好的纪律是班级能够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同时班级成绩要好,同学之间也应该拥有竞争的意识,拥有强烈的学习劲头,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都在学习,大家都想学习,局面呈现竞争,氛围表现强烈,如此场景,学习成绩定将一路飙升。班级的精气神,足可以展现班级体的战斗力,足可以表露班级体的一种性格,拥有旺盛精力是源于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这样的集体就是拥有魂魄文化的集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班级体拥有良好的纪律文化呢?
首先,让团结意识在每个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在每个学生心中建立起集体意识,能意识到只有团结才能产生更加强大的力量。建班之初,12班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班级体。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体育运动在初一入学前都是排名倒数。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一个用集体力量创造的奇迹。他们的每一个胜利,无不凝聚着12班每位同学的心血和付出,为了能让队员们投入比赛,12班的后勤服务小组在队员休息时为他们递上毛巾,倒上凉开水,甚至是拿着扇子为他们扇凉。在这里,我只是想说,一个班级的团结,并不是班主任整天在那里讲我们要多团结,我们要有凝聚力,班级立刻就团结了,同学们都相互关心了,班级真正的团结,必须是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因为只有亲自去历练过,亲自去实践过,或者说共过“患难”,方能体会合作精神,才能体会同学友谊。班级团结了,同学们都有了集体荣誉感,那么良好的班风,良好纪律的形成,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
其次,班主任必须协调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们长期相处,磕磕碰碰这是再所难免的,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有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合和处理,矛盾就会升级甚至恶化。所以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感恩他们就会学着宽容,因为感恩他们就会学着体贴。而让孩子们常怀感激之情,常怀感恩之心。那就需要我们从身边的事例去教育,去感悟他们。感激我的信守承诺,我们的师生关系和谐而没有距离,因为他心存感激,对他的管理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带着这份感恩的心,他也能很好的和同学们相处。自己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更成熟,更优秀。
每一个学生的认识方向不一样,所以认识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班主任必须协调学生间的关系,始终让他们感觉12班是一个家,一个有着温馨和快乐的家。每位同学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同时老师也要营造好他们相互关心的平台,所以,班级团结和谐必然会拥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学习之气,正义之气。
最后,班级的团结,同学关系和谐的载体必然是拥有有个良好的集体。他们喜欢这个集体,因为这个集体让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这样他们对自己班级有信心,同时对自己也有信心。这就需要班主任必须带领自己的班级在学校举行的大型活动中取得相应的成绩,让他们在全校学生面前有“面子”,有可以“炫
耀”的资本,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自己的信心,同时也更有利于团结协作。因为成功他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团结带来活动最后的胜利,努力拼搏也一样能取得好成绩。
班级管理,只要能让每位学生有团结意识,有积极向上的决心,同学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那么这个班级的纪律会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成绩也将越来越好。
第二方面就是学习氛围的培养。学生来学校除了获得一定的能力外,知识的学习也是重中之重。所以班级体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拥有你追我赶,永不服输的竞争意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多的是在思考学习,在研究学习,在总结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学习氛围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
第一、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勤能补拙”的意识。不断地用成功案例勉励学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真正付出了才会有收获。这种精神上的鼓励,精神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学生会在长期的鼓励中,不断的敲打中,培养自己的学习目标,坚定自己的学习意志。例如班上白俊树、田白高两位同学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一次晚自习的时候,我悄悄在教室外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他们两个人正在聊天。于是我就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对白俊树说:“你是来学校学习的吧,看看你上期的成绩,别人是在上升你却下滑,说实话,第一学期你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对你的基础和后来取得的成绩一对比都竖大指拇,都认为你的学习劲头和毅力值得大家赞赏,是同学们的榜样,也因为你的坚持、坚定、坚信,上学期期末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这学期来你好像变了,最后的结果是成绩也变了,想想你的哥哥,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为了供你读书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的付出,你又用什么来报答他呢?用摆龙门阵,用嬉皮笑脸,或是用这点成绩,你想想有这样的哥哥,你对得起他们吗?”这一息话后,他真流下了眼泪,他在我的面前说:‘老师,其实我也想去玩耍,今天你这样教育我我深有感触,我能坚持学习一两天,可两天过后,我又会打成原形。老师我真希望你能帮助我,让我真正能坚持下来学习。’我说:“既然这样,那你们不想学习的时候就来办公室找我,让我教训你们一下。”
就这样,他们每隔二、三天又来找我一次,我又给他们鼓励,给他们讲叙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这样他们好像感觉是乎又好了许多。记得班上有一次开班会叫同学们发言。白俊树大胆地走上讲台直言不讳地说:“同学们,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但我也是勇于改错的学生。我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为班级,为自己,为爸妈争荣誉。如果两年后毕业,我考不上高中,我就去见马克思。”虽然他的话听上去有几分孩子气,但我知道他的心中已经燃起了学习学习的焰火。他已经有了一颗向上的心。我相信,拥有了决心,定将拥有成绩,一旦学生们从心里深处认识到了付出才会有收获,认识到了勤奋才能出成绩。他们就会拥有持之以恒的心,去学习,去克服困难。
第二、制定全班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是一种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一段时间的养成教育。所以从初一入学以来,我就要求学生提前半小时进入教室学习,看书。同时,每天我亲自到教室去督察。从初一到现在一直保持这种做法,让他们多点时间去学习,多点时间自己去感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不仅可以对当天的知识起到巩固和学习的作用,同时也是对他们学习习惯最好的培养。相信通过一年,两年的强化训练、和坚持,最后不但会取得很好成绩,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许多老师可能认为这是一重形势,没有什么作用。但我了解了许多学生,他们大多数对自己设定的目标都感兴趣,许多学生都为之奋斗。他们都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是有时候他们的目标设定得太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从此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在为学生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为出发点,让他们不断的实现目标,不断的提升目标。从而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第三、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标兵,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要不断表扬那些进步的人。我班田鑫同学的入学成绩很糟糕,但学习态度很不错。所以一直以来我就会为他的进步而表扬他。在一次次的表扬和鼓励中,他确实进步了。所以我们要在班上树立学习标兵,这样对其他的同学也是一种激励。
第三方面就是班级精神风貌文化的打造。级精神风貌就是精气神,精是精神,是自信,精神是意志,是动力。气是气质,也就是我们班与众不同的地方。神是
神采,是要求大家积极向上,顽强拼搏。有了精气神的班级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激情,就有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就有一中逢敌必亮剑,即使倒在敌人剑下,也虽败犹荣的亮剑精神。他们把学习中的困难当作是“敌人”去战胜,去拼搏。他们也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共同克服,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和集体联系在一起,都有勇气,有信心,有精力去搞好学习。整个班级精神风貌令人震撼,那么,怎样建立如此具有精气神的班风呢?
首先,应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让他们富有激情。激情是一种自信,是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激情的培养,更多的需要激励。用典型的案例和身边成功的事实去教育他们。去从心灵深处影响他们。平常我总喜欢给班上学生上“思想教育”课,一节课下来,我觉得他们可以在以后的几天内充满学习的激情。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班上讲:“坚持就能赢取最大的胜利,坚持就能创造奇迹。”当时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美国退休的一个老头,退休后怕得老年痴呆症,于是就想起了自己 在中学的时候学过拉丁文,就下定决心背拉丁文的《荷马史诗》,刚开始一天只能背一行。并且是今天背了明天就忘。过了二十天以后,也仅能背两行,过了一个月能背三行。5年后两本书,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背得滚瓜烂熟,就像电视里说评书一样。这个老头工作了一辈子都没有变成富翁,结果因为背了这两本书,美国很多的大学都请他去背,而且还向他支付了相当的费用。结果他竟然背成了一百万富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点勤奋,多点塌实,多点坚持,就会多点成功的希望。”故事讲完以后,教室里一片寂静,从同学们的眼神里我知道,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已引起了震撼。晚上我去查寝室,无意间看见罗观给张书写的字条:“张书,明天,我们早点起来一起背英语单词,好吗?”看见这张字条,我很欣慰,感觉自己的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这两个同学的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也让我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对他们的鼓励和表扬更有信心。平常我总是用张海迪,保尔这些事迹告诉他们人如果不绝望就会有希望。总是用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的人生告诉他们只要我们坚持,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也总是用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教授的感人事迹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坚持就能产生奇迹。所有这些让学生们明白,任何成就的取得和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与其坚强的意志和勤奋分不开。
同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还要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从平常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兴趣爱好,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作风,遵守纪律的意识。教育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用心思考,多方解决。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要振作,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看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潜能,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沮丧,不自卑,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所以,我认为班级的管理是对学生精神文化的渗透,是对学生精神信仰的培养。班级管理就是一种文化管理,打造班级魂魄文化,让它注入每位学生的头脑中,拥有这种魂魄文化的班级定会是最优秀的,这样的班级永远是一支打不败的“亮剑”式班级。
班级文化对班风建设、学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等。“文化像空气,无处不在”,但他必须有载体。活动应该是有载体的,我们应该多多搞一些活动的。
班级文化是我们学校文化中所特有的,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总的来说,孙长青校长所提的“平民本质,精英气质”从何体现。我们现在的学生平民本质没有了,精英气质没养成。
其中学生的“课桌文化”其实也是一种班级文化。学校以后也应该多多开展一些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等。
而行为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个是双向文化的交流。班主任要多开展,学生要多参与,才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第五篇:《农村小学班级文化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1、研究周期:
三年,即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
2、研究步骤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①查阅文献资料,调研论证,寻找本课题的理论依据。②阅读专业报刊、杂志,捕捉教科研信息,了解国内外教科研动态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③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3年2月―2013年8月,初步布置和感知,.①召开本课题开题报告会暨第一次研讨会。②商讨班级布置,初步感知班级文化。③经过课室布置和班主任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④上好每节的班会课和校园之星的评比活动,构建班级文化阵地。
⑤出好每一期黑板报、墙报,及时交流研讨成果。
⑥完成阶段性成果论文《如何构建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和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 2013年9月―2014年8月,由初步感知到具体实施.①召开本课题第二次研讨会。②班级具体实施,经过参观学习、班会课等,增进经验交流. ③完成阶段成果论文《构建农村小学班级文化策略》,班级文化阵地的资料收集。
第四阶段, 2014年9月―2015年8月,撰写“研究报告”,结题。①召开结题工作会,布置结题工作。②总结实验经验及体会,撰写实验论文。
③《农村小学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策略研究》的论文集 ④班级文化的创建,开展班会、校会课件资料
⑤结题测试:(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教师的管理班级的能力 ⑥整理实验资料、数据,撰写结题报告
第五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撰写“研究报告”,结题.①、课题推广大会
②在全校实验《农村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构建策略研究》 ③推广试验、操作资料,④调查材料(教师,学生对该策略的看法及成效 研究的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