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时间:2019-05-14 07:5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饶平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饶平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第一篇:饶平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饶平县县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县级储备粮动态管理,根据《广东省粮食局 广东省财政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关于印发省级储备粮动态管理的实施细则(暂行)》(粤粮调[2016]6号)、《广东省粮食局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储备粮轮换管理工作的通知》(粤粮调[2017]274号)和《饶平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实行动态管理的县级储备粮(以下简称动态储备粮)是指通过动态轮换实现常储常新的县级储备粮。动态轮换是指在符合本细则规定条件的前提下,承储企业根据县有关单位下达的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自主选择轮换时机进行轮换的行为。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县级储备粮动态管理的计划落实、储存管理、轮换管理、财务管理、动用管理、退出管理、监督与处罚等活动。

第四条 动态储备粮粮权属于县人民政府,未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第五条 动态储备粮管理遵循自愿承储、市场运作、费用包干、自负盈亏的原则,以承储企业自筹资金、保质保量、自主轮换、政府补贴包干费用的形式运作。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县发改局负责动态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工作,会 同县财政局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拟定动态储备粮规模、品种结构、总体布局、动用计划等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对动态储备粮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等实施监督检查。

第七条 县财政局负责动态储备粮的财政财务管理,安排和审核、拨付动态储备粮费用补贴,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八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负责对与其签订承储合同的企业承储的动态储备粮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动态储备粮日常管理制度,督促承储企业执行国家、省、市和县有关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动态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

第九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饶平县支行(以下简称县农发行)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农发行有关信贷政策,及时发放动态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第十条 动态储备粮承储企业包括国有粮食企业,以及民营粮食企业。承储企业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县级储备粮有关管理规定和承储合同约定,认真做好动态储备粮的承储工作,自觉服从县有关部门(单位)的各项工作指令,对承储的动态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负直接、完全责任,确保动态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第十一条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发行等部门建立健全通报会商制度,定期研究动态储备粮管理工作,及时解决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三章 计划落实

第十二条 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县农发行负责下达或调整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定期向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报告计划执行落实情况,及时提出计划调整建议,并抄送县农发行。

第十三条

承担县级动态储备粮需要委托其他具备条件的民营粮食企业承储的,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招标费用在县粮食风险基金中据实列支),并上报县人民政府审定。

第十四条 承储动态储备粮的民营粮食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规模较大、信誉较好、具有较强经营能力及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

(二)从事粮食、饲料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能够提供粮食购进发票或合法依据;

(三)粮食加工企业日加工原粮能力必须达到80吨以上,自有仓库(含租用,不含棚仓)总有效仓容不少于1500吨;粮食经营企业自有仓库(含租用,不含棚仓)总有效仓容原粮不少于1500吨或成品粮不少于500吨。上述仓库应在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粮油仓储单位备案;

(四)近三年经营管理和信誉良好,没有违法违规经营记录,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五)符合国家和省、市、县其他有关规定。第十五条

对储备粮承储企业实行承储条件认定的,由有承储意愿的企业自愿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县储 备粮管理中心通过初审后报县发改局、财政局。县发改局、财政局通过书面审核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核,符合本细则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联合上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 国有粮食企业的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研究提出建议,上报县发改局,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县农发行审核后,联合上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 民营粮食企业要求承储动态储备粮的,应按规定自愿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报送申请材料,同时抄报县发改局,并对材料真实性负责,申请数量应与企业自有总有效仓容、经营能力相适应。

第十八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通过对中标承储企业进行综合评审,提出承储计划建议上报县发改局,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批准下达实施,并抄送县农发行。

第十九条 承储计划的实施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与储备粮承储企业签订“委托承储合同书”,合同书一年一签,承储企业必须保证承储期内储备粮质量良好、数量真实。合同书具体内容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拟定后报县发改局、财政局审定。

第二十条 动态储备粮收储、确认程序:

(一)承储企业(民营)中标后先与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签订委托承储协议;

(二)完成粮食收储入库后,企业应及时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报送入库粮食确认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入库粮食数量 证明材料和存放堆位图(成品粮除外),具备资质的粮油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报告,以及入库粮食的合同协议、发票、凭证等;

(三)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对企业入库粮食确认申请进行审核,在确认收储入库粮食数量真实、质量符合标准等情况后,上报县发改局、县财政局联合确认,并抄送县农发行。

第二十一条

承储企业应当按照下达的承储品种、数量存储储备粮。如确实不能按时完成储备任务,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报告,经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批准后可适当推迟或调整储备计划。

第二十二条 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品种、数量等调整,由承储企业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抄送县发改局。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初审后认为确需调整的,报县发改局审核,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批准后调整,并抄送县农发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第四章 储存及轮换

第二十三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运用动态储备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在库粮食视频监管、台账报送、轮换备案、动用结算等日常管理。承储企业应按合同要求接入信息系统,接受管理,相关资料按规定备份保存。

第二十四条 动态储备粮实行专仓、专堆储存,不得与其他性质粮食混放。承储企业应当在仓库入口明显位置悬挂标识卡,标明动态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堆位、生产日期(年月份)等内容。标识卡应随库存变化情况同步更新,保证能随时接受检查。第二十五条 承储企业需要调整储存库点(仓房)的,应报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批准,抄送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备案。承储企业应保持同一库区内动态储备粮的堆位、质量等级的相对稳定,如需变更的应提前报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备案。

第二十六条 动态储备粮实行专账管理,承储企业应按要求建立保管帐、统计账,在企业财务总账中进行明细核算,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承储企业每月终了后5个工作日内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报送动态储备粮月报表。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审核汇总后于每月终了后7个工作日内报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同时抄送县农发行,报送的报表应当及时、真实、准确。

第二十七条 动态储备粮的储存时限应与粮食品种、质量等级相适应,并在承储合同中明确。承储企业应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以及国家和省相关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动态储备粮质量监控和追溯制度,确保实物库存质量安全。

第二十八条 承储企业轮换动态储备粮时,应事先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备案,原则上必须确保实物库存数量在任何时点不得少于承储计划规模的75%(具体比例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质量、等级在任何时点不得低于承储计划下达时规定的标准。

第五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九条 承储企业负责落实动态储备粮购销等所需资金。

第三十条 县财政局拨付给承储企业的动态储备粮费 用,由承储企业用于支付储备粮银行贷款利息、日常保管、轮换、损耗等方面的支出。费用标准实行定额包干。

第三十一条 县财政局牵头会同县发改局等有关部门根据市场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拟订动态储备粮定额包干费用标准,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并适时进行调整。同时,县财政局为动态储备粮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三十二条 承担县级动态储备粮承储的企业每季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根据日常检查情况汇总,报县发改局初审后,报县财政局审核。县财政局根据审核结果将费用拨付到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帐户,再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于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承储企业帐户。

第三十三条 动态储备粮实行保证金制度。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在拨付储备费用时暂扣开始二个月的储备粮费用补贴作为保证金。如遇财政费用补贴标准调整,自下一月份起相应调整保证金数额。协议期满,解除协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还保证金。

第六章 动用管理

第三十四条 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提出动态储备粮动用方案,包括动用的品种、数量、价格、使用安排和运输保障等,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动用动态储备粮:

(一)发生《饶平县粮食应急预案》规定的需要动用的情况;

(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的;

(三)县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的其他情形。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动态储备粮动用命令。

第三十七条 动用动态储备粮时,承储企业必须履行责任,无条件服从县有关单位的动用安排,全力配合工作,按时保质保量提供粮食,发生的运杂费、加工费等费用由承储企业先行垫付,列入动用费用。

第三十八条 承储企业应保持全天候通讯方式畅通,确保紧急情况下动用动态储备粮、日常监管等工作需要。动用动态储备粮无法联系到承储企业的(不可抗力除外),视为拒不执行县下达的动用指令。

第三十九条 动用动态储备粮的费用支出,主要由动用时点承储企业在库粮食的库存成本价、合理利润和企业执行动用指令时发生的运杂费、加工费等合理费用构成,由承储企业事后提出申请,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汇总审核后报县发改局和县财政局,经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核定后,拨付到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帐户,再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于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承储企业帐户。

第七章 退出管理

第四十条 国有粮食企业的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退出,由储备粮管理中心报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审核确认,并抄送县农发行。

第四十一条 民营粮食企业的承储合同期满后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承储企业在承储合同期满3个月前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提出是否继续承储动态储备粮的书面意见,有政策性贷款的还需同时抄送提供贷款的县农发行;

(二)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将承储企业意见审核汇总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抄送县农发行;

(三)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综合考虑调控需要、储备布局和承储企业储备情况等因素,确定承储合同到期后的处理意见,并批复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抄送县农发行;

(四)企业不再承储,在结清各项费用后退还保证金,承储计划同时收回。

第四十二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在日常履行检查过程中,发现承储企业存在违反承储合同有关条款时,应核实相关情况后按合同规定处理,必要时报请县有关部门取消该承储企业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按照各自职责,对动态储备粮管理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责成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承储企业立即纠正和限期整改。

第四十四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负责建立动态储备粮巡检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到承储企业对履约情况实地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承储数量、质量、储存安全、出入库管理、财务管理等,对检查发现违反合同条款问题应进行现场取证,并如实完整进行书面记录,由双方共同签字确认。对涉嫌违法违规、质量安全问题的动态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妥 善管理,不得擅自轮换、出库、移库。

第四十五条 承储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县有关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费用补贴不予拨付。整改完成并经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确认后,费用继续按规定拨付。

(一)未按规定及时报送月报表,未同步更新标识卡信息;

(二)未按规定建立及填写动态储备粮台账;

(三)因填写不规范,造成动态储备粮账实不符、账账不符;

(四)视频监控出现故障,未及时维护;

(五)企业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未及时报告;

(六)其他与日常管理规范文件要求不相符的行为。第四十六条 承储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停止计付动态储备粮费用,并没收保证金,3年内不再受理该承储企业动态储备粮承储计划申请。

(一)动态储备粮质量等级不符合国家、省、县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

(二)擅自变更承储单位、存储库点(仓房);

(三)企业承储条件发生变化,达不到动态储备粮的承储要求;

(四)承储计划申请材料存在资料造假行为;

(五)单品种在库动态储备粮数量在任何时点低于县确定的承储计划规模最低比例;

(六)轮换进出行为未事先向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备案;

(七)虚报、瞒报动态储备粮品种、数量,账务造假;

(八)拒不执行县下达的承储计划或紧急动用命令;

(九)利用动态储备粮进行对外担保和清偿债务;

(十)擅自终止承储合同;

(十一)因质量原因致使在库动态储备粮被有关监管部门查扣;

(十二)对涉嫌违法违规、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动态储备粮,擅自轮换、出库、移库;

(十三)被责令限期整改后拒不整改、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合格;

(十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或阻扰、干涉相关单位履行检查职责。

第四十七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应当按照本细则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合同条款,并在承储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四十八条 县储备粮管理中心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不及时报告和处理承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县储备粮管理中心承担相应经济责任。国家机关、农发行工作人员违反本细则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动态储备粮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均可向县有关部门举报。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细则由县发改局、县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五十一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第二篇: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的探索

地方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的探索

许可勇刘登寿卢金祥

(宁德市粮食局)

1地方储备粮管理的现状

1.1目前地方储备粮管理的制度

粮食放开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粮食储备管理上,我省制定了《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和与之相配套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实施意见》,对确保粮食安全以及去年“非碘”和粮价波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储备粮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粮食储备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行政首长负责制。

二是明确规定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储备粮油库存真实、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三是加强储备粮油品质、质量管理,确保需要时用得上。

四是加强储备粮油安全储存管理,使储备粮油从收购入库到轮换销售出库全过程管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是责任分清、奖惩分明,使管理办法落到实处。

1.2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1.2.1管理不善,科学保粮水平不高

目前,全省储备粮新技术推广率低,有一半左右仍然停留在常规保管阶段,不利于延缓储备粮品质陈化,降低损失损耗。

1.2.2仓储设施投入不足

市县一级仓库普遍存在防潮、隔热和气密性差等问题,影响了储粮品质的提高。在这些仓库存放粮食均容易造成品质提早陈化。

1.2.3轮换不够及时,既有财政问题,又有市场把握不准等因素

全省地方储备粮食110万吨,从2004年3月底检查情况看,分年限情况是:2003年产占41.47%;2002年产占24.43%;2001年产占28.31%;2001年以前产占5.79%,总体做到了三年一轮换要求。但还有一些地方2000年以前生产的储备粮超过本级储备规模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以上。以至出现部分陈化粮,影响了粮食安全。2对地方储备粮管理方式——动态管理的尝试

鉴于地方储备粮在具体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储备粮既能管住管好,又能确保粮食品质新鲜,提高管理效益。宁德市粮食局对市级储备粮管理方式进行了动态管理许可勇,宁德市粮食局调控科副科长,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北路21号。的有益尝试,即从2004年5月份开始,将新增市级储备粮3000吨(占总规模的25%)存放民营企业仓库,由市储备粮公司派人驻厂管理,并与之实行“库厂”结合,静态储备动态管理。静态储备,即随时确保确定的储备规模数量粮食帐实相符;动态管理,即在一定储备规模内进行动态轮换,确保品质优良。此举既解决了粮食局下属的储备粮管理公司(简称管理公司)仓容紧缺问题,又改善了市级储备粮的品质,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2.1试点做法的要点

2.1.1政府批准

根据宁德市人民政府批转宁德市粮食局《关于推行市级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市粮食局和市财政局共同下达了《关于试行市级储备粮静态储备动态管理的通知》,明确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从现有12000吨市级储备粮中划出3000吨中晚稻与民营粮食骨干企业合作,实行静态储备动态管理。

2.1.2价格包干

动态储备3000吨中晚稻收购价格依据加工企业与安徽等省产粮地国有粮食企业签订的《采购合同》,结合当地收购价,一次性确定该批中晚稻的最高收购价(如2004年初核定价2000元/吨)。管理公司据此向农发行预先申请最高额度70%的储备贷款给加工企业组织粮源。加工企业按照储备粮质量标准组织中晚稻入库,经管理公司验收合格后,再全部付清余款。以后,加工企业不管是轮进还是轮出粮食,价格是高于或低于财政核定价,由此产生的差价均由加工企业自行负担(财政不贴差价,管理公司不负盈亏责任)。如属政府行为应急抛售市级储备粮,所抛售的粮食质量高于储备的中晚稻质量,形成价差时,财政据实向加工企业弥补价差。

2.1.3质量保证

参与动态管理的粮食是当年产中晚稻,质量符合国标中等以上标准。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有权自主调剂储备品种,但所调剂的粮食质量必须高于或等于当年产中晚稻质量,否则,不得自主调剂储备粮食。管理公司负责验质把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粮食,拒绝入库保管,只能由加工企业自行销售处理,以确保入库质量关。

2.1.4当年轮换

加工企业结合生产需要,必须在一年内将3000吨市级储备粮分期、分批轮换,做到每购进一批新粮,相应加工一批旧粮(先进后出)。如此循环反复,达到轮换库存目的;并始终保持3000吨储备库存粮食不变(变的只是粮食品质越来越好)。同时,管理公司按轮换进度每年给予加工企业适当的轮换费用补贴。

2.2实行动态管理的好处

2.2.1减轻财政负担

以2003年产中晚稻3000吨,三年后正常轮换算,财政要负担差价90万元[3000吨×(购进价2000元/吨-轮出价1700元/吨)],即每年潜亏30万元。现采取动态

管理办法,由加工企业参与轮换,采用“当年轮进(出)、价格包干、差价自负”的办法,财政就不要承担轮换价差补贴。解决了原储备粮轮换过程中,差价补贴困扰地方财政的一大难题。

2.2.2粮食部门库存做到常储常新,节约仓储保管等费用

①解决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由于我市储备粮管理公司仓容已经饱和,3000吨储备粮只能租借其他粮食仓库存放(租金每年正常需要12万元),而加工企业有现成的5000吨标准原粮仓库,能够为动态储备粮提供现成的仓库,而且免租金。

②储备的粮食品质结构得到改善。往年由管理公司收购储备的粮食全是早籼稻;由加工企业参与轮换后,调入的是省外中晚稻和东北优质粳稻等,改善了原有储备粮食单一的品质结构,并在产销区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

③做到常储常新,保证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储备粮轮换一般要3年或3年以上才进行;而加工企业参与轮换后,约定一年至少一轮换,保证了库存粮食做到常年更新。确保了政府急需时投向市场的全是新粮(而不像过去一样全是陈粮)。

④节省保管费用和防止粮食污染。由于实行动态轮换只对库存粮食进行交替更新,因而基本不用药剂薰蒸杀虫。

⑤拓宽了储备粮轮换渠道。改变储备粮轮换从原来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在政府统一调控下的市场行为,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2.2.3对加工企业有利

①对生产加工有利。动态管理3000吨粮食存放在加工厂仓库,加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消费需求,既增加粮食品种,又有稳定的原料来源,扩大市场占有率。

②对减少企业周转金有利。加工厂多了3000吨铺底库存(贷款金600万元),由于粮权属政府,每年贷款利息(按同期银行利率算)由财政补贴,管理公司付息,与加工企业无关。因而,加工企业可以将全部周转金用于扩大生产和经营发展。

③对企业把握商机,调控市场有利。动态管理3000吨粮食,允许加工企业架空轮换30%库存粮食四个月。加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市场优势,把握良机,架空轮换900吨粮食,达到赚取季节差价的目的。

④对提高加工企业诚信形象有利。政府选择获得“放心粮油”称号的龙头企业作为参与动态管理的合作者,这对民营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的树立具有深远的影响。

2.3动态管理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管理方式的出现,都有它客观的局限性,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储备粮动态管理的推行,正是对原有储备粮管理方式的拓展和补充,是一种新的有益尝试。从我市推行半年市级储备粮动态管理试点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局限性:

2.3.1库存粮食数量只能估算,不能精算(这是粮食进出仓频繁造成的)

一是进仓的粮食多为编织袋包装,不是定量包,计量一律经过地磅过秤,入库粮

食数量较为准确;但出库时用于加工的粮食多为点包,因而数量计量不准确。二是库存的粮食需要不断轮入新粮和轮出旧粮,因而每日的库存数量统计滞后。但整月的库存平均数与帐卡数是基本一致的。

2.3.2粮食进仓堆垛不整齐、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影响了测量计量的准确性。

2.3.3由于粮食进出仓比较频繁,如果每批次粮食都要进行品质鉴定,需增加费用开支。因而粮食质量主要靠感观鉴定完成,存在误差。

3探索储备粮动态管理方式的新路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管好地方粮食储备。保证地方储备的粮食达到国家要求的规模;保证地方储备粮适销对路,品质优良;保证地方储备的粮食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精神和省粮食局、财政厅、农发行印发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以及相配套的《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实施意见》与《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安全储存实施意见》,为各地积极探索储备粮动态管理,既奠定了基础,又指明了方向。

3.1储备管理常储常新的路子

3.1.1与民营加工企业联营,走“厂库”结合的路子。“厂库”结合按储备粮存放地点的不同分为二种形式:

①“内”结合的形式,即储备粮直接存放在加工企业原料仓库,由储备粮公司派人管理,加工企业负责对库存粮食分期、分批轮换,确保粮食品质新鲜。宁德市3000吨市级储备粮动态管理正是采用这种形式。

②“外”结合的形式,即储备粮存放在粮食仓储企业仓库,由加工企业负责对库存粮食每年进行一次轮换。

虽然这种“厂库”外结合的形式,克服了“厂库”内结合库存粮食数量不精确,堆包不整齐和质量不确定等局限性,达到了数量真实、准确;堆垛整齐、规范;点包计量方便;库存质量有保证等优点。但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增加了粮食企业仓库到加工厂的短途运费。

3.1.2与粮食加工、购销企业联合,走“联合体”路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因地制宜实行企业重组和组织结构创新,以现有仓储设施为依托,改造和重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投的粮食购销企业,作为政府实行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粮油精深加工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全国逐步形成若干个具有竞争力的国有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在粮食经营和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企业内部改革,使粮食储备管理企业、加工企业和购销企业真正走向联合。当前,要以地方储备动态管理为契机,将粮食储备、加工和购销企业联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出一条既搞活储备,又发展壮大加工和购销企业的路子。

3.1.3储备企业自办加工企业,走“一体化”路子

储备粮管理公司自办加工企业(实行独立核算),加工轮换储备粮,确保储备粮品质达到良性循环目的。加工出来的成品粮可以通过购销企业联营,也可以直接投向市场,则储备的轮换问题得到自主或比较彻底解决。储备、加工、购销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和显著提高。

3.2 防范动态储备风险

3.2.1企业规模,仓储条件,信誉和企业最低库存保障线

地方储备动态管理选择加工企业基本条件:一是当地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每月加工经营量应远大于参于动态轮换量;二是企业信誉好,必须获得“放心粮油”企业称号,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三是加工企业仓储条件要好,能满足单独存放储备粮要求;四是企业资产负债率要低,并具有不低于储备总量10%的铺底库存。一旦在轮换期内不能及时轮入粮食,加工企业可先用自营粮食抵顶储备数量。

3.2.1先进后出,健全制度

动态储备库存是不断更新的,更新库存最常用的方法是“先进后出”。“先进后出”即:购进多少新粮,相应拨付加工多少储备粮,做到进出数量保持平衡。并且要求轮入的新粮品种和质量不低于原储备粮品种和质量;若是高于原储备粮品种和质量,则由加工企业自行承担品种和质量差价。此差价将作为架空期轮换保证金。

3.2.3库存管理(架空和轮换期规定)。加工企业如要求架空储备粮,必须事前向粮食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最多允许加工储备规模30%库存粮食,并在四个月内补足库存;如按全年检查,则平均架空轮换的数量不得超过储备规模的10%。具体架空操作中,必须做到先款后货,即加工企业存多少款到农发行专户,才能提取相应数量的粮食加工,否则不允许架空库存。

3.2.4资金使用管理

当粮食准备轮进时,农发行先按照有关贷款条件发放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或调销贷款,等粮食入库后再发放储备贷款,并收回收购贷款或调销贷款;当粮食轮出时,按照“先款后货,笔笔结清”的办法,足额收回储备贷款,确保做到“购贷销还,封闭管理”。

3.2.5违规,终止协议,处罚的规定

粮食企业与加工企业每年共同签订《储备粮动态轮换协议书》,明确储备粮粮权属各级政府,未经允许任何企业和个人无权动用。粮食企业根据储备粮轮换进度,按季度给予加工企业适当轮换补贴。若一年内不轮换,则不补贴,违约造成粮食损失还要由加工企业负责赔偿。协议终止后,由加工企业负责当年产原储备品种粮食,质量符合国标中等以上标准新粮,运到粮食企业仓库,并堆存整齐。

3.3管理制度的落实

3.3.1粮食主管部门、储备公司、加工企业三方主要职责

粮食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制定储备粮动态管理办法,协调解决动态管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保证动态管理顺利进行。

储备公司主要职责:严格执行储备粮动态管理办法。选派懂业务责任心强的保管人员管理库存,做到专仓储存、专帐记载,确保数量、质量和品种等方面落到实处。同时,在每个仓外悬挂储备粮专牌,防止与其他粮食混存。

加工企业主要职责:保证库存每年至少一轮换,轮换粮源必须是质量符合国标中等以上的当年新粮。

3.3.2监督检查制度。随时接受粮食、财政和农发行等部门的联合监督检查

储备粮动态管理开始执行后,加工企业每月至少接受三部门联合检查二次。检查库存粮食的数量、质量以及规范管理等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动态管理措施。

3.3.3执行统计法,建立统计台帐上报制度

执行统计法,建立统计台帐上报制度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最基本的要求。加工企业要定时向粮食主管部门上报购、销、调、存等基本情况报表,以便粮食主管部门随时掌握全面情况,作出正确的市场预测,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安全。

储备粮管理工作,特别是轮换管理,是一个大课题,我们探索的仅仅是初步的设想,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要取得深入和完整的结果,还需要不断地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第三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称“采购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资金)和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采购国务院公布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分为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单位自行采购。

政府集中采购,是指将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政府采购项目委托集中采购代理机构代理的采购活动。

部门集中采购,是指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单位自行采购,也称分散采购,是指采购单位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范围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由国务院颁布。

第四条 规划与财务司归口管理总局政府采购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制定总局和各直属单位、派出机构(简称“本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具体规章制度;

(二)汇总编制本系统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三)协助政府集中采购部门实施政府集中采购;

(四)统一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项目;

(五)对本系统的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管理;

(六)汇总编报本系统政府采购统计信息;

(七)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事项。

第五条 采购单位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是:

(一)编制本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表(部门预算组成部分);

(二)根据部门预算批复情况,编制政府采购的实施计划;

(三)依据批复的实施计划,协助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

(四)组织实施单位自行采购工作;

(五)依法验收采购货物并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

(六)编报本单位政府采购统计信息;

(七)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的事项。

第六条 监察局全过程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

监察局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供货商、专家依法实施监督检查。

第七条 采购单位达到公开招投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应当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取公开招标以外的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等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前报规划与财务司批准。

第八条 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信息,包括招标公告、中标和成交结果都应当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

第九条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确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从财政部建立的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

第二章 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

第十条 采购单位编制下一财政部门预算时,将该财政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预算在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单列,按预算管理关系逐级上报。

政府采购项目按国务院颁布的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按照财政部批复的部门预算,规划与财务司汇总编制本系统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各单位按要求编制本单位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第十二条 各采购单位应当自下达部门预算20个工作日内,将本单位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和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报规划与财务司。

第十三条 按照预算管理程序调整或补报政府采购预算的,应当及时调整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或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得实施采购。

第三章 政府采购管理

第十四条 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项目,委托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一)编制计划。规划与财务司在部门预算批复后,依据政府采购预算表,组织各采购单位编制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二)签订委托协议。各采购单位与集中采购机构签订委托代理采购协议,确定委托代理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单位制定实施方案。

(四)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单位共同组织采购,确定中标、成交结果。

(五)采购单位自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30日内,签订采购合同。

第十五条 属于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范围的,实行部门集中采购。

部门集中采购由规划与财务司根据项目特点自行组织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

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一)细化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规划与财务司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部门预算,进一步明确本实行集中采购的项目,并下达各采购单位。

(二)编制计划。各采购单位根据要求,及时提交本单位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三)制定方案。规划与财务司根据各采购单位上报的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制定具体操作方案。

(四)实施采购,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向其发出中标或成交通知书,同时发布中标、成交公告。

(五)规划与财务司及有关采购单位要在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内,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并组织采购项目验收工作。

第十六条 单位分散采购可以由项目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其他采购代理机构代理采购。

单位分散采购,要做到决策公开、程序规范、有效竞争、采购合同等文件档案保存完整。其中,符合公开招标条件的采购活动,均应当实行公开招标采购方式。

第十七条 采购单位要加强政府采购基础管理工作,对日常开展的工作资料及情况及时纪录,并妥善保管好下列报告(含附件)和批准文件:

(一)因特殊情况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

(二)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四)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及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第四章 政府采购备案和审批管理

第十八条 规划与财务司按照政府采购备案和审批管理权限,对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实施备案和审批管理。

第十九条 政府采购备案事项包括:

(一)政府采购项目的合同副本;

(二)经批准后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执行情况;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备案的事项;

除另有规定外,备案事项不需要回复意见。

第二十条 政府采购审批事项包括:

(一)因特殊情况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

(二)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四)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及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审批事项应当经规划与财务司依法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

第五章 招标投标管理

第二十一条 采购单位提出的招标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经规划与财务司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 采购单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须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招标文件及招标代理机构情况,报规划与财务司备案。

第二十三条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

开标过程应当纪录,并存档备查。

第二十四条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负责。

评标委员会由采购单位的代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中标结果经规划与财务司批准后公布。

第二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第二十六条 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废标:

(一)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

(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三)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四)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

废标后,采购人应当将废标理由通知所有投标人。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政府采购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执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备案或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

(四)政府采购有关法规、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八条 国家环保总局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涉及有关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各自职责依法依纪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采购单位、招标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专家等违反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行为的,有权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及时处理。

第七章 附

第三十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使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安排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的管理,可参考本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仓储精细化管理实施细1

仓储精细化管理

为了贯彻粮库提出的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为了

进一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并有效控制储存成本。结合我库实际

情况,制定如下细则。

一业务流程的管理

1收购入库环节

(1)搞好新粮调查。每年秋粮收购前,我库都要派经营部对辖

区内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填写《新粮自然质量情况调查记

录》,准确掌握收购范围内各乡镇的粮食产量、等级、水分等情

况,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提供依据。

(2)做好粮食接收准备工作。空仓进行清仓消毒,地上衡进行

检测,各种检验设备作好校验和鉴定,输送、清理等设备做好检

修,铺设好通风地笼,布置好粮情检测设备,落实好收购资金,对参与收购的人员做好收购政策的宣传。

(3)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严格执行门检制度,检斤室每台秤要

2人进行操作,一名检斤员,一名复核员,对入库的每一车粮食

进行认真的检斤。保管员要认真坚守收购现场,对每一车粮进行

数量的核对,同时和复检员密切配合,保证入库粮食的质量。

2装仓环节

(1)粮食装仓要做到“五分开”即不同品种、不同性质、不同

等级、不同水分、不同的粮食分开储存。

(2)粮食入仓前,要做好仓房的检查工作,对仓房的质量、气密性、防潮、仓顶隔热层都要做好检查。同时对与仓房配套的通风设备、电子检温设备、照明设备等进行检测,做到一切完好无损。

(3)对入仓的粮食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按照中央临储粮的有关政策的要求,确保入库的粮食在中等品以上。

(4)粮食入仓前要进行清杂处理。对入仓的粮食要过筛处理,减少杂质含量,同时在仓内派专人清扫粮堆表面的大型杂质。

(5)保管员要对当天装仓的粮食进行汇总。每天装仓结束后,保管员要根据收购数量或内部移库证的数量进行汇总,形成装仓日结报单,与仓储统计、检斤员核对无误后记载保管帐,并将原始凭证装订成册,存档备查。

(6)粮食装仓结束后,化验室要对入仓的粮食质量情况进行复检,同时做好品质分析。保管员根据检测结果,填写中央储备粮油专卡、中央储备粮实物台帐、粮情检查分析记录等。

(7)粮食装仓结束后,要对粮面表层30公分拌入保粮粉,铺设检温电缆,配备手动检温探子。平整粮面,铺上踏粮板,最后关闭门窗,进入常年保管阶段。

3日常保管环节

1粮食入仓后,保管员每天要对仓库实行电子检温,分析粮温变化规律,绘制储粮三温曲线图,详细记载《临储粮粮情检查分

析记录》,如发现粮温变化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另外保管员每三天进仓检查一次粮情,进行手动检温,与电子检温相对照,避免出现意外,同时填写《临储备粮检查记录簿》。粮办仓储成员每七天进行一次小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小组检查记录》。每十五天进行一次有仓储主任参加的大组检查,认真填写《联合检查记录》。上级领导检查时,认真填写《领导检查工作记录》。如遇风雨天气,要进仓检查门窗是否密闭,仓壁、仓顶是否渗水漏雨,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随着季节的变化,适时做好机械通风。进入11月份后,选择有利天气进行降温通风,通风前化验室要对通风仓库的水分进行测定。通风时必须监控粮温、外温、外湿变化情况,安排专人每隔4小时对粮情检查一次,作好记录,通风结束后,化验室要对仓库的水分进行测定,保管员要根据通风中记录的各种数据填写《中央储备粮机械通风记录》。夏季尤其是进入7月中旬以后,仓内积温普遍较高,这时可利用有利天气打开窗户或开启轴流风机降低仓温,延缓粮食表层粮温变化。如果粮食局部发热或通风时出现死角,可利用多管通风机,进行局部通风降温。

3发现虫粮,及时处理。如发现虫粮,首先要确定害虫的密度、种类、抗药性和在粮堆中的部位,再根据粮食品种、数量、水分、粮堆高度、粮温、气温、仓湿和大气湿度等到情况,制定完整的熏蒸方案进行熏蒸。

4出库环节

1临储粮出库时,必须凭华粮吉林分公司下达的轮换计划或中央储备粮油出库单才能出库。

2临储粮出库前,要做好设备、器材、检验、检斤等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临储粮能顺利的出库。

3粮油出库时要认真填写《临储粮内部移库》,做到数量真实。化验室要对出库的粮油进行检验,做到质量良好。粮油出库后,及时进行帐实对照,核算粮食溢余或损耗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统计员、保管员、会计员核对出库无误后,核减库存粮油数量,调整帐卡。

二安全管理

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场所,如锅炉房、烘干车间、检验室、药品库,要配备2只以上灭火器,配电室要配备4只以上专用灭火器。

储粮仓房周边50米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和污染源,储粮区要有消防设施、设备。

储粮区、资材区、仓内不准吸烟。

保管员、检验员及特殊工种的技术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粮食出入库等生产作业现场要设立安全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停机,由技术人员排除,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三、仓储费用定额管理

1、加强预算管理,控制费用

仓储管理的收购、烘干、装仓、日常保管、出仓环节的费用支出进行测算和预算。对各业务环节的每个细节,综合各种因素,制定出科学、先进、合理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编制仓储费用开支计划,纳入本企业财务预算,通过加大仓储费用管理力度,严格控制费用开支。

2、实行定额管理,减少费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环节的费用指标,要根据作业量、作业时间、强度,量化到用工、耗能、耗材、小修费,制定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促使仓储作业过程中厉行节约,减少费用。

3、加强核算管理,节约费用

要加强仓储业务环节的费用核算管理,在仓储保管费用形成过程中,依据核定的费用定额,对每一个仓储业务环节都应该分项进行单项、单人、单车核算或定额核算。通过严格的保管费用核算和管理,使每一项费用支出都控制在核定的范围之内。奖勤罚懒,节约费用。

4、加强环节管理,降低费用

收购费用(不包括仪器鉴定费)

收购检验费用。包括检验票证费用(新粮自然情况调查表、水分测定原始记录、原始检验结果单、粮油入库复查检验记录、粮油检验票证、其它用纸)、临时人员工资、耗电

检斤室费用(不包括衡器鉴定费)。包括收购进货凭证、结报单用纸、耗电、收购软件、其它办公费。

收购现场费用。包括收购期间每天卸粮用工工资、场地照明、输送机用电、其它零活用工工资、场地机械修理、零星工具和保管员、统计员办公用品等。

5、在工人作业用工上加强管理

保管员现场监督工人作业,做到活净底清,减少零活日工的用工量。

烘干上料时,尽可能把收购车辆直接卸到烘干塔里,以减少重复作业,减少攉粮入机的费用。

如大量用日工时,仓储部长和工人队长一起对所干工作分时分量进行预估用工量,并和工人直接包干,以防拖工,延工等现象发生。

6、加强和其它部门配合。

粮食水分的情况是储粮变化的必要条件,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总是水分高的粮食先发热霉变,而在同一粮堆内,又总是水分高的部位先霉变。因此入库的粮食水分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设想粮食入库水分高,粮食自然发热,仓储必然对发热粮食进行处理,进行攉库,机械通风,势必费工费电。所以仓储必须和化验人员配合把好入库粮食水分关。确保储粮安全。

仓储部2013-11-20

第五篇: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实施细

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博士后工作,根据《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立

(一)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相应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已培养出一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生指导教师;

3.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前列,博士后研究项目具有理论或技术创新性;

4.具有必需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并能为博士后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可优先设立流动站。

(二)设立流动站的工作由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负责,一般每两年开展一次。

(三)流动站的设立,实行集中申请和审批。由拟设立流动站的院、系(所)提出申请,校博管办审核汇总后报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由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二、院、系(所)及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一)院、系(所)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学校已设立的流动站(一级学科)均可招收博士后。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非设站学科,经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招收项目博士后。

(二)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具备招收博士后研究条件(研究课题落实、经费充足)的在职在岗教授或研究员。学术水平高、有重大或前沿项目、研究经费充足的副教授或副研究员招收博士后,须经本单位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

三、博士后的类型

(一)一般博士后:经学校和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招收的博士后。具体包括:

1.留学回国博士后:指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企业博士后:学校流动站与已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企业开展。

3.在职博士后:指人事关系不转入学校并能够全时脱产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4.除以上三种类型以外学校自筹经费招收的一般博士后。

学校鼓励招收世界著名大学毕业的、学术水平较高的外籍博士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校内博士后:学校博士毕业生申请到学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学校批准招收的博士后。

四、申请博士后应具备的条件和需要递交的材料

(一)申请博士后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人员;

2.申请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能超过两年;

3.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职人员必须全时脱产到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我校博士毕业生一般不能申请进入我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作一般博士后(可申请作校内博士后)。

(二)申请者应向设立流动站的院、系(所)提供如下书面材料:

1.《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后简况表》(网上申请报送);

2.两位本领域专家推荐信(留学回国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学位论文等材料。

五、招收博士后的程序

(一)各院、系(所)公布招收博士后的信息,申请者网上申请。

(二)各院、系(所)将所收到的申请材料转送相关教研室或申请者选择的合作导师审阅,并提出意见。

(三)院、系(所)组织面试考核小组,统一对已确定的面试人员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可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申请人考核办法》),择优招收。

(四)院、系(所)为面试通过的待进站人员发放《给待进站人员的信》,院、系(所)根据待进站人员确认的进站时间,通知其准备进站审批材料。京外人员应到清华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

(五)院、系(所)向校博管办报送申请材料如下:

1.《拟录用博士后登记表》

2.《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后简况表》(网上申请和报送)

(六)院、系(所)招收不同身份申请人员的补充说明:

1.企业联合人员:与企业联合招收的人员主要由企业选拔,合作导师与院、系(所)有责任对其人选进行考查,并将商定的《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报校博管办审核。

2.在职人员:人事关系未转入学校的人员不能办理户口迁移。3.外籍及港澳台人员:院、系(所)必须到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理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的入境等手续,并应为外籍博士后缴纳医疗保险。

六、博士后进站审批程序

(一)学校每月集中办理博士后进站报批手续(寒暑假除外),各院、系(所)应在每月最后1个星期一将进站审批材料交博管办,进站报到时间一般在次月上旬。留学回国、企业联合、二站、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办理进站不受时间的限制。

(二)拟进站人员应提供的书面材料如下(详见《进站需递交申请材料一览表》):

1.《博士后申请表》 2.《专家推荐信》 3.博士后进站审核表

4.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复印件

5.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学位办公室证明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

6.来校前单位对其本人的《全面鉴定意见》 7.《流动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8.《流动站审批意见表》

9.《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

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在职工作以及具有现役军人身份的人员,必须提交其委托单位、定向培养单位、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或者所在部队政治部开具的《同意全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函》。与企业联合招收人员的材料详见《企业联合人员进站需递交申请材料一览表》,外籍人员的材料详见《外籍及港澳台人员进站需递交的申请材料一览表》。

(三)各院、系(所)须认真审核进站审批材料,填写《博士后进站材料审核表》并与进站审批材料一起交到博管办。

(四)经博士后管理相关部门批准后,博管办为拟进站人员发放录用通知,拟进站人员按照通知要求及时来校办理进站手续。

七、博士后在站管理

(一)博士后的工作期限

1.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即来校报到日期当月算起满24个月。特别需要可以申请提前、延期出站或作二期博士后。

2.申请提前出站:若确因博士后提前完成了研究工作,经本人申请,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可以提前出站,但在站工作期限不应少于21个月。博士后须提前一个月将《提前出站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对于批准提前出站的博士后,则从批准出站日期次月起,不能继续享受在站博士后待遇。博士后提前或延期限申请一次。

3.申请延期出站:若确因学校科研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共同申请,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可适当延长,延长期限至多三个月。博士后须提前两个月将《延期出站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延期期间博士后子女上学问题按照清华附属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延长期间博士后不能继续享受学校的工资、医疗等博士后待遇,博士后的工资、住房等待遇依据延期报告审批意见解决。

4.申请二期博士后:若确实因为学校研究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共同申请,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博士后可以在本流动站作二期博士后,博士后与合作导师须提前两个月将《二期博士后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并重新签订《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二期博士后工作期限为一年至两年。合作导师须按照学校招收博士后需交经费标准交纳日常经费,博士后待遇不变。

(二)博士后中期考核

1、各院、系(所)每年对进站一年左右博士后的工作进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办法(试行)》),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考核结束后,各院、系(所)将《清华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表》交博管办,并入个人档案,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评价告之博士后本人。

2、各院、系(所)考核结果为“优”的博士后人数不超过当次中期考核总人数的10%;对于中期考核结果为“中”的博士后各院、系(所)要与其谈话,了解情况和分析原因,以促使其进一步提高等;对考核结果为“差”者予以退站。

3、中期考核结果为“差”等次的则为考核不合格;中期考核结果为“中”及以上等次的则为考核合格。对考核合格者将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次年的1月起执行。

(四)其它

1、博士后进站两个月之内应进行开题并签订科研合同(一式四份),院、系(所)保留一份用于博士后出站评审,交博管办一份备案,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各一份。

2.进站前未发放博士学位证书的博士后,进站半年之内必须向博管办补交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否则以未获得博士学位按退站处理,在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博士后应补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八、博士后的待遇

(一)工资待遇 博士后的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执行专业技术岗位第九级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在第一站进站起薪执行16级薪级工资。具体详见《清华大学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清校发[2006]64号)。

(二)住房

博士后住房配备基本家具、电器、电话等设备,具体事务由校房地产管理处按照《清华大学博士后租借周转房管理办法》执行。

(三)医疗待遇

在站博士后的医疗待遇按照学校事业编制教职工医疗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配偶、子女的随流

1.在站期间博士后落短期常住户口。随博士后一起流动的博士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的未就业子女)可办理暂住证,博士后持院、系(所)介绍信到街道办事处城管科换取介绍信,去中关村派出所办理。

2.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博士后可到博管办开具配偶随流证明,必要时可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估与服务处开具《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偶流动证明》,博士后配偶与其所在单位协商办理借调、停薪留职、调动等手续。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可协助博士后配偶在校内寻找临时性工作。

3.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博士后配偶如以借调或停薪留职方式随博士后流动,在此期间其医疗、调资、职称等由其人事关系隶属单位按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4.博士后子女入学、入园按照学校事业编制教工子女入学、入园的规定以及附属学校、幼儿园的其它有关规定执行。博士后持博管办介绍信等材料办理入学、入园手续。博士后子女为北京市户口,附属学校不再接收其入学。

5.博士后办理出站时,可凭国家人事部介绍信等有效证明材料办理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移手续。

(五)在职博士后待遇

在职博士后不享受学校的住房补贴待遇,其医疗待遇由其人事关系隶属单位负责。对于工资关系不转入我校并且不提供工资停发证明的,学校将不为其发放工资。对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在北京市的在职博士后,学校不负责解决其子女入学或入园问题。

(六)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和深圳研究生院招收的博士后的工资、住房、医疗以及子女入学、入园等待遇由企业和深圳研究生院负责。

九、博士后出国

博士后在站期间,若确因博士后研究工作需要出国,须按如下规定办理:

(一)办理短期出国(进站后两个月和出站前两个月内一般不能申请办理出国):

1.根据研究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批准,博士后可以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2.若确因合作研究项目需要,出国期限超过三个月的博士后,经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批准,需要签订《博士后在站短期出国合作研究协议》,并报博管办备案。

上述两种情况出国的相关手续同学校教职工,由院、系(所)审批后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理。对于出国逾期30天以上不归并未办理延期手续者,由院、系(所)报博管办,按自动退站处理。博士后出国期间起、停薪由院、系(所)报人事处劳资科。

3.博士后在站期间出国探望配偶或旅游应尽量利用假期,相关手续办理与教职工相同。

(二)出站后出国:博士后出站后出国,必须将本人的人事关系和户口转出学校,到当地办理出国手续。博士后本人的人事关系应转到家庭所在地人才流动中心,户口迁至家庭所在地派出所。

十、科研资助

(一)国家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为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博士后科学基金设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两种方式。面上资助是对博士后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特别资助是为鼓励博士后增强创新能力,对在站期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突出的博士后的资助。

博管办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通知确定递交申请表时间(一般为每年3月和8月),博士后须按博管办通知的时间及时进行网上申请,并将书面申请表交院、系(所)。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和配套办法执行。

(二)清华—中大博士后科学基金是江苏省中大集团资助的博士后科学基金,主要用于相关专业的博士后从事科学研究,具体办法见《清华-中大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条例》。按博管办通知时间申请。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适合申请其中的小额度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适合留学回国博士后)、其它校内外基金均在院、系(所)和科研院办理。

(四)财务处对博士后所申请到的各种基金的使用,均应单独立帐,专款专用,但经费使用时应有博士后本人及其合作导师两人的签字,具体办法见《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经费管理办法》。

十一、博士后出站

(一)自博士后在人事处报到当月计起满24个月即为应出站时间。经申请并获批准提前出站、延期出站或作二期博士后的人员,其应出站时间为被批准出站时间。博士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办理出站手续。

(二)博管办在博士后应出站时间前两个月将《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离校通知单》发给院、系(所),由博士后合作导师转交博士后,以便博士后及其合作导师做好出站准备工作。

(三)博士后工作期满,须提交博士后研究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等书面材料,院、系(所)负责组织博士后期满科研工作的评审,评审须聘请3~5名校内外专家,一般有一名校外专家,一名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成员,评审专家对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及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科研工作评审试行办法》),并做出考评意见,考核结果记入其个人档案。

(四)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除有协议的以外,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合作导师和院、系(所)应做好出站博士后的就业引荐等服务工作。

(五)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博士后,应出具接收单位(有独立人事权的单位)的接收函或者在《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审批表》中签署接收意见,分配到军队系统的,应出具师级以上干部管理部门的接收函或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调令。人事关系隶属单位不同意双向选择的博士后, 如出站前博士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人事部门出具了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证明,可自主择业。

(六)博士后完成出站报告后,按照《清华大学博士后办理出站程序》和《博士后办理出站需递交材料一览表》要求,办理出站手续。

(七)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有“不同意出站后双向选择”协议的博士后,办理完期满出站手续后应及时回单位报到。

(八)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时,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为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博士后开具分配工作介绍信,并为博士后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的未就业子女)开具迁落户口介绍信。

(九)博士后出站手续办理完毕,应将本人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离校通知单》交到博管办,对评审合格的博士后,由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颁发博士后证书,校内博士后由学校颁发博士后证书。档案馆将博士后的档案材料转到博士后出站后的单位。

(十)对于无故拖延不及时办理出站手续超过规定时间三个月的博士后,按自动退站处理;对于批准提前或延期出站的博士后,`超过批准时间一个月,按自动退站处理。退站博士后不享受国家对期满出站博士后规定的相关政策,博管办将其人事档案转出学校。

十二、校内博士后

经学校批准,我校博士毕业生到我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称为校内博士后,校内博士后不到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注册。其本人及家属的户口按教工办理,在站期间按照一般博士后进行管理,但不享受国家关于博士后的相关政策,包括不能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出站时按教工调动办理出站手续。

十三、学校相关职能单位的职责

(一)人事处相关科室负责博士后的工作证、工资待遇等。

(二)档案馆人事档案部负责博士后档案的保管和转出。

(三)房管处负责博士后住房、配套家具、电器及电话的管理。

(四)财务处负责博士后经费的管理。

(五)校医院负责博士后的医疗。

(六)国际处负责外籍博士后有关涉外的工作,并负责在站博士后有关出国的事宜。

(七)科研院协调各院、系(所)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包括科研基金的申请、专利和成果奖的申报等。

(八)幼儿园、附小和附中负责在站博士后子女的入园和入学相关事宜,包括政策咨询、接收和转出手续的办理。

(九)保卫处户籍科负责办理博士后的落户和户口迁出等手续。

(十)图书馆负责接收博士论文、出站研究报告等事宜。

(十一)博士后其它有关事宜同事业编制教职工由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

十四、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下载饶平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饶平级储备粮动态管理实施细则暂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