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藏区青稞生产与发展
藏区青稞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青稞高产创建培训材料
甘孜县作为我州青稞的主产县,总产和播种面积均居全州第一,因此,青稞生产应是甘孜县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我给合我所这几年在青稞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谈谈藏区青稞生产的现状与发展,以及在青稞研究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在座各位如何就如何发展甘孜县青稞产业有所启迪。谈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对多棱裸粒大麦的统称,在其它一些地区称之为元麦、米麦。我州常年播种面积为50万亩左右,以春青稞为主。总产与播面分别占粮食总产与播面的1/3左右,为我州主要栽培作物。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青稞在农牧交错的青藏高原区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青稞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自身的营养保健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青稞正在由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因此,全面分析藏区青稞生产、消费现状,对指导甘孜县青稞生产意义深远。
l 青稞生产的基本特点
1.1 地域分布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生产自成体系。青稞的种植范围包括位于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共二十个地、州、市。由于这一区域地势高昂,群山连绵,使青稞生产天然分隔,大致形成了藏南河谷农区、藏东三江流域农区、藏东南农林交错区、喜马拉雅山南坡秋播区、藏西北荒漠高寒农区、柴达木盆地绿洲农区、青海环湖农业区、青海环藏农牧业区、甘肃天祝藏蒙黄高原交汇农区、青(海)南一甘南一阿坝高原农牧过渡区、甘孜荒漠半干旱农区、迪庆温湿农区等十多个生产区域类型(这是西藏农科院强小林研究员和我所青稞研究人员共同提出的青稞生产区域分划,也是一种理论上的研
了全面应用,全区域青稞平均单产由100斤/亩上下提高到370斤/亩左右,是1951年的4倍。
1.3 消费群体固定,产品特色鲜明,区域特点突出。祖辈居住繁衍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民族是青稞的基本消费群体。最普遍的青稞食品是糌粑和青稞酒。糌粑是藏族群众的日常口粮;青稞酒是以青稞为主料、家庭自酿的非蒸馏“藏酒”,类似于醪糟、米酒,有“高原香槟”之称。另有几种局部地方性食品:“炒青稞”是藏东川西一带群众的零食,类似于中原地区的爆米花;“搓鱼”是青海东北部和甘南藏区的回族群众食用的青稞面条,制作过程类似小麦面条,工艺特点是先磨粉、再加“粘合剂”和面制作、水煮后即时食用。这些食品及其制作工艺的共同之处是利用了青稞籽粒结构疏松、易熟化的特点,耗能少,很好地适应了高寒缺氧、燃料奇缺的环境条件,区域特点明显。
1.4特色加工产业起步,外向消费开始形成。青海的中高度蒸馏青稞酒(烧、白酒)酿造产业已经发展了四百多年,酿酒工艺日臻成熟、“互助青稞酒”品牌享誉海内外,两家年产酒量2.5万吨的骨干酒厂是省级纳税大户,青海农科院来我所考察时就把这种酒作为礼品送给我们,包装相当精致。据他们介绍这一产业辐射形成海东(西宁)一陇西陇南(甘南、天祝)青稞白酒生产带,原料加工规模青海省达到自产青稞的30%,甘南州达到自产青稞的20%。近十年来,随着人类现代健康理念的形成,特别是国内外对大麦、青稞营养品质及其保健作用研究深入和对青稞β一葡聚糖含量优势的认可,区域内科研机构和企业争相投入青稞新食品开发和传统食品的工厂化生产。新产品开发方面,西藏有“青稞啤酒”、“青稞麦片”、“青稞速溶粉”和青海有“青稞方便面”等新食品均已开始工业化生产,青稞β一葡聚糖胶囊(西藏)、青稞苗粉(甘孜)等保健食品也转入了产业化开发;传统食品的工厂化生产方面,云南的“香格里拉藏秘”(它是一种新型高雅的青稞干酒,它的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葡萄酒的4倍,被誉为“酒中的氨基酸口服液”)和西藏的“阿妈羌玛”等青稞酒产品均受到区内外市场的普遍追捧,四川
系,种子更新能力差,统一种率更低,全区域良种覆盖面虽高但真正的良种化率不足50%,在一些偏远产区甚至还在沿用已种植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农家品种,稻城县农区就存在多品种混种的现象。另外青稞生产也未完全脱离广种薄收、刀耕火种、二牛抬杠的原始落后状态。全区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到150公斤/公顷,又因为农牧交错、燃料缺乏等使得秸秆还田几乎不可能,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全民信教的实际,限制了现代植保技术措施不能全面应用,使大多数产区的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听天由命,在青稞生产管理中不施肥、不灭草、不防病、不治虫的情况依然存在。
2.3 种植面积萎缩,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总量不足。近几年的退耕还林(牧)也使青(海)南一甘南一阿坝——甘孜一线及三江流域北部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2002年全区域藏族人均青稞种植面积仅0.99亩,其中西藏为1.31亩,青海1.02亩,甘南0.72亩,川西0.45亩,迪庆州0.87亩。由于各地重视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使得各区域单产水平差距拉大。2002年数据统计,各地每亩青稞产量依次为西藏199公斤,青海177公斤,甘南155公斤,川西146公斤,迪庆127公斤,(我州去年的单产水平为166公斤,与全藏区相比还处于落后地位,甘孜县去年平均单产达到191公斤,去年我州单产水平最高的是乡城县为226公斤)。全区域平均184公斤。单产水平差距,导致生产总量严重不足。人均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的差异,使多数产区生产量不足问题更为突出。据西藏农科院数据统计2002年,西藏、青海、甘南、川西两周和云南迪庆的藏族人均青稞生产量分别为260.5、177.5、111.7、66.2和111.3公斤。很显然,比照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组织进行的有关项目时调查确定的不同区域藏族人口青稞消费标准,各产区的产需平衡状况是西藏自给有余,青海基本自给,甘南、迪庆“勉强糊口”,川西严重短缺量,我州的目标是十二五基本实现粮食自给,所以这几年我州还必须加大在青稞产业上的投入。
2.4 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差。糌粑、藏酒等青稞传统食品主要通过分散的手工作坊生
件,同时,其高蛋白、低脂肪、多纤维多维生素多矿质的品质特点与现代保健医学主张的“四高四低”膳食结构要求明显吻合。正因为如此,青稞不但一直是中、藏医学极力推崇的传统食疗作物,也被现代医学确认为是B族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极好来源。
4.2 突出生产优势
首先是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利于青稞的高产形成,增产潜力大。青藏高原主要农业区的年日照时数在1800—26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1—12.7℃之间,一般昼夜温差高达十几度,降雨量虽少但基本集中在青稞生长季,非常有利于干物质生产积累。在甘孜县色西底乡就创造了每亩800斤的产量;二是技术进步。通过科技人员与藏族农民群众的长期共同努力,主要产区在经历了多种生产技术措施应用推广特别是几次生产品种更换,以现代科技为主导的青稞生产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种地用良种、遇到问题找科技(专家)已经成为核心产区农民的习惯。与此同时,区域内各科研育种单位分别针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生产条件,先后培育形成多个系列的优良品种群,适应类型囊括了全区域的绝大多数生态区,不同时期的品种生产潜力成级数递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育成、目前各区域生产主推或主栽品种藏青320、喜玛拉
19、北青3号、康青3号、甘青1号等丰产稳产类品种每亩单产200---300公斤,而最近十年育成并已先后开始生产示范与推广的藏青85、藏青148、藏青
25、喜玛拉
22、喜玛拉
26、康青7号、北青6号、昆仑12号、甘青2号等高产、中高产新品种的单产潜力每亩可达366—400公斤,其中的藏青
25、康青7号和昆仑12号还具有β一葡聚糖含量高的优势。三是政策鼓励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给偏远艰苦地区的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4.3 食品安全优势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尚未进行大规模工农业开发的地区之一,基本上没有大的工业污染。从农业生产角度讲,一是由于地理上的隔离,高原低温、高强度的日照和强紫外线照射,相对于平原地区,使得有害生物群落产生少、力、促使青稞由自给性生产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科研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田基本生产条件和推动青稞流通体制建设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在保证自给的同时,逐步提高外向型消费和精深加工比重,科、种、加、贸一体化,推动全区域特色青稞产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使青稞由区域性口粮作物转变为全球性食疗作物。
6.甘孜州青稞生产现状 6.1 甘孜州青稞种植区域
青稞在甘孜州除泸定县和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外,其余17个县均有分布。从近年生产情况来看,种植面积在4万亩以上的有甘孜、德格两个县,在3万亩以上的有炉霍、理塘、康定、稻城、新龙六个县,在2万亩以上的有道孚、雅江两个县,在2万亩以下的有巴塘、石渠、色达、乡城、得荣、九龙、丹巴七个县。甘孜州种植青稞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900米至4300米之间。青稞的最高种植海拔可达4750米,一般种植地区在3000~4000米范围内。甘孜州青稞分布在2500~2800米的河谷地带面积占同高度总播面的10~20%,在2800~3000米的河谷地带占20~30%,在3000~3300米的河谷地带占40~60%,在3300米以上地区则占70~90%。
6.2 我州青稞生产的发展成就
青稞在我州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解放前,由于社会制度的制约,生产水平极低,一直保持着“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落后状况,青稞亩产只有30~50公斤。解放后,国家高度重视藏区人民生活特需粮食——青稞生产的发展,在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州青稞总产也发生了三次质的飞跃。50~60年代,青稞平均亩产50~60公斤;70~80年代,青稞平均亩产突破100公斤大关;90年代以来,由于新选育的高产品种——康青3号大面积推广应用,青稞平均亩产达150公斤以上,部分高产区达到平均亩产300~400公斤。从我州青稞发展的显著成绩来看,青稞并不是低产作物,它的增产潜力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应坚持发展的理念,把青稞生产水平推上更高台阶。
第二篇:藏区心得
甘肃省藏区班主任培训心得
我在暑假参加了藏区班主任培训.这是我工作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专业培训,我觉得组织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对如何进一步开展好班主任工作非常有帮助。经过为期十天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在学习中使我对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班主任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班级管理有了更多的策略指引。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的感想很深。
一、班主任角色定位
以前就知道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但却只是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说法,而从没去考虑过如何去把这一角色在自己身上转换或者定位,更不知道该转换定位到哪个方向上。如今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深的意识到班主任应该做到:
(一)由”偏爱型”走向”博爱型”。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了解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才,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把爱播洒到全体学生身上,不要只喜欢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而应该通过教育和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
(二)由”专制型”走向”民主平等型”、。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老师是绝对权威的,学生对老师必须服从的,这种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了。而现今的新时代呼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树立班级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共同管理的班级,要尊重学生的看法。比如在班规的制定、班干部的选举等都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进行广泛的民主选举。
(三)由“简单粗暴型”走向“细致耐心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主动了解学生所想、所做,要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尊重、爱护学生的重点自尊心。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前,不要武断地下结论,班主任的言行要时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在班级管理中要多表扬、少训斥,在鼓励与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由“限制型”走向“开放型”。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发展,善于拓展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要宽容,不要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不要怕学生犯错,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只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才会成长。
二、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在一些案例的学习中,我都能感觉那些案例的真实性,因为在我的工作中就有着很多和案例中相同的状况,比如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班规的制定、比赛失败、选班委会、与家长沟通联系等等,只是自己都没能那么科学地去处理,因而也就没有收到自己当时预想的效果。而这次学习却能给我把这些课补上,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再遇到类似事情时也会用案例学习中学到的相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也使自己意识到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一)提高自身素质重要方法就应该是努力学习。常常听到我的同行们在说这样一句话:“没见过这样的学生”。其实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现在的学生的确与原来的学生不一样,想让学生再回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教师只用简单的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不买帐的,更何况现在提倡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因此班主任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树立自身形象,赢得当代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班主任不仅要具有精深的所教知识,而且还就具备广博的其他各门学科的知识上,具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他人的经验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虚心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二)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提炼总结。有人说:“班主任是教育艺术家,而不是工匠。”在学习模块中的案例时,我才意识到要经常对自己工作实际中的来自学生的各种案例进行深思,不可以草草而过,要对比较突出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思,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养成提炼总结的习惯,以便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三、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要讲究艺术性。
在改期开放的新时期,班主任不但要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处理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和各种矛盾和各种复杂的关系,还要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和遇到的新问题,采用讲究的艺术性教育方法才能更好的达到育人效果。
(一)要学会巧妙的使用表扬和批评,或者说赏识教育。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但并不是说不批评,而是说要会批评,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成长进步。班主任在使用批评时,要多一点含蓄,比直截了当效果会更好。有人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所有的教育是徒劳的。” 正像学习案例中所说的既需要雨露的滋润,也需要暴雨的洗礼;既需要浇水施肥,也需要剪枝打杈,既要科学地表扬,也要艺术地批评。而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表扬真的是太吝啬,我也要养成表扬学生的习惯,多用大拇指,不用小指,注意选准表扬对象、找准表扬内容、选择恰当的表扬方法。在批评中要把握批评的基本原则: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最怕的不是批评,而是不公正的批评; 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让学生改错;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批评中也要选择适合的批评方法,还要选择批评的时机和场合,努力让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更讲究。
(二)严慈相济,爱是法宝。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上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与慈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我看到案例中成功的经验中无不渗透着为师的爱,真可谓是严字当头,爱在其中,使我不禁想到自己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严而缺少的是爱啊,这也就难怪我的学生为什么表面上对教师是恭敬的,而实际却没能达到自己所做工作的预想效果的原因所以,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尝试去做到严之有理,爱之有情;严而有方,爱而有法。
总之,这次班主任培训让我学到了太多太多,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让我找到了更好的班主任工作策略,犹如一场春雨洒向了老师们的心田,让我们学得那样的解渴,同时也真心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时时有,让我们这些农村的老师有更多更好的学习充电的机会,从而更好的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第三篇: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甘孜州九龙县烟袋乡党委副书记 援藏干部尹建兵
一、提出问题。即提出中心论点——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二、分析问题。论据资料
①甘孜藏区基本情况,背景; ②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战略定位; ③甘孜藏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 ④甘孜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⑤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三、解决问题。
1、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具体措施 ①实施工业强州战略;
②奋力推进藏区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③发展生态能源,建设水电基地;
④奋力推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 ⑤奋力推进优势矿产业的开发,建设优势矿资源开发基地; ⑥奋力推进生态药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文明。
2、论证方式 ①举例论证 ②正反对比论证 ③因果论证
3、结论。只要按照以上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就一定能够实现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甘孜州九龙县烟袋乡党委副书记 援藏干部尹建兵
在国际国内发生深刻变化和“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州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与时俱进、负重爬坡和无私奉献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倾全州人民之情,举全州人民之力,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
一、甘孜藏区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位东经98°~102°,北纬28°~34°之间。西连西藏,北接青海,东临四川省阿坝州和雅安市,南与四川省凉山和云南省毗邻。总面积为15387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藏族自治州,也是我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孜州下辖18个县,325个乡镇,2243个行政村,44个居委会。2010年底,全州总人口94.6万人,以藏民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藏族自治州。全州有25个民族,其中藏、汉、彝、回、纳西为主要世居民族。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他24个民族占总人口的20%。
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甘孜州由封建农奴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发展程度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更低层次。按照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依法保障全州各族人民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广大工人农牧民群众、知识分子和爱国进步的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藏胞、港澳台胞、国外侨胞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奋斗。
甘孜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并开创文明,形成独特的“康巴文化”。据史书记载,汉初以来,甘孜藏区各部落与内地汉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渐兴。自汉王朝以来,历朝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经营这一地区,并使这一地区始终在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
二、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战略定位
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全国第一个专区级民族自治地方,既是祖国边疆与内地连接的纽带,又是西藏的大后方。自古以来,这快美丽富饶的的地方就是汉藏商贾往来的经商要地,成为著名的茶马古道川藏线的必经之地,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桥梁。历史上素有“汉藏走廊”、“治藏依托”,控驭青藏的“锁钥”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各朝中央政府所重视。建国后,川藏公路通过甘孜州分为南北二线进入西藏,是川藏交通的咽喉。它对促进祖国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精辟的指出:“稳藏必先安康”,就是总结前人治藏方略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
甘孜州和发达地区相比较地处内陆高原,既不沿海又不沿边,不具备相应的区位优势。但和其他藏区相比,因地处藏区东南缘,与内地汉区紧密相连,历史上就形成了政治上东西,经济上共融,文化上多元的特点,在区位上具有相对优势。虽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滞后,但发展潜力很大,后发优势突显。
三、甘孜藏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
甘孜藏区位居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这里地域辽阔,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富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四川未来发展的后续力量。
据青藏地区确切地质历史证据显示,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两个板块的挤压,地壳强烈隆起上升为巨大的高原。在少人涉足的高原自然环境中具有原始的自然界物质,为科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真实的自然记录。更为重要的是它处于世界最大大陆的核心,被人类文明世界所包围,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人类生存环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神秘的雪域高原是地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一座宝库,是资源和环境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甘孜州地貌具有地势兀立,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现代冰川发育,地域差异显著的特点。从而形成瑰丽的冰川、逶迤的河流、深邃的峡谷、成群的湖泊、广袤的草原、高峻的雪峰、神奇的温泉、苍劲的原始森林,构成了一幅神奇、壮观、多彩的自然景观图,成为川西北一颗耀眼的明珠。
甘孜州大陆性高原型气候类型复杂,纵横差异大,光能丰富,降水偏少、热量不足,雨热同季,甘湿季分明、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甘孜州地处横断山脉区域,地域辽阔,高山纵横,生态环境十分复杂,为各类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育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我国物种分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有89种动植物种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物种。
甘孜州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在特色农业方面,一是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甘孜州拥有天然草地1.42亿亩,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牲畜为高原特有的畜种牦牛和绵羊,其中九龙牦牛以体型大而著称,是州内著名的优良畜种;二是立体农业具有较大的潜在优势,由于甘孜州特殊的地理环境,立体农业在全州多数地方均有体现;三是森林资源优势突出,甘孜州是中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约占四川省木材蓄积量的三分之一。在水能资源方面,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上千条大小支流流经甘孜州96%的土地面积,是四川重要的水能资源富集区和最理想的水电开发基地。在旅游资源方面,既有磅礴美丽的冰川雪岭,气象万千的林海雪原,神秘深奥的康巴文化,又有妩媚多姿的亚热带景色,情意盎然的草原风光,令人陶醉的温泉神汤。多功能的旅游资源,可为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提供探险、游览、观光、娱乐、狩猎、温泉疗养、休假旅游、地质研究、科学考察、红色旅游等多方面的需要。甘孜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铝、锌、铜、金、银等,生物资源多样,是全国的“生物宝库”之一,久负盛名的虫草、贝母、天麻、大黄、黄芪、雪莲花、雪山一枝蒿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地处康巴地区的甘孜州历来是藏汉名族经济文化交往的纽带,既具有藏名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吸收汉名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康巴文化资源,无论从文学著作、绘画雕塑、民族歌舞、藏传佛教、科学技术、传统节日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甘孜州经济总体向好的方面转化,出现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应清醒的看到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逐步显现,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任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硬环境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以国债资金为主的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仍显不足,全州至今还无一家上市公司,社会融资还未起步,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这种典型的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西部开发中是完全必要的,今后还要大力争取加大投资力度,但这种模式一旦遇政策变化就很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此外,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尚在培育中,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不高。而今,在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工作中要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大。而今,已迈进“十二五”开局之年,甘孜州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发展的横向差距还在不断拉大。缩小差距和奋力追赶的任务非常艰巨。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协调难度大。甘孜州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南北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显。三是支柱产业成长较慢,自我积累能力弱。目前,全州新兴科技型企业为数很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州缺乏税源性的龙头企业,导致地方财政拮据,影响全州各项事业的发展。四是社会发育程度低,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五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扶贫任务艰巨。六是基础设施瓶领制约严重,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七是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发展滞后。
五、甘孜藏区跨越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一,今年正值全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甘孜州结合州情相应地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更进一步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力量源泉,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
第二,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分别召开了实现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思想,实施十年援藏计划,开展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这为藏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无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中央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未来五年内,中央财政将投入2400个亿专项资金支持藏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2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设施建设,这些历史性机遇将助推甘孜州各项基础设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在进一步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号角指引下,甘孜藏区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在全面打响交通大会战和生态旅游建设中,甘孜州将向世人呈现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的立体交通网络和世界旅游名片。
第五,全省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成为甘孜州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时期,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前提下,全省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全省经济社会呈快速健康发展态势。省委、省政府强调,加快水电和天然气开发,强调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四川西环、川西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和大力开展红色旅游,为甘孜加快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第六,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甘孜州,将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甘孜藏区人民只有在立足州情、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正视问题、把握机遇的前提下才会有科学的发展思路,才会有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正确措施。
六、奋力推进甘孜藏区跨越发展的措施。第一,实施工业强州战略。
为什么要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国无工不富,民无粮不安”,这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朴素的哲理。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没有发达的工业,中央财力十分困窘,人民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祖国和人民承受各类反华势力的歧视。国家实施工业强国战略,才会有今天的国运昌盛和人民的小康生活。
推进工业强州,是重大的历史任务。只有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工业;振奋精神,满怀激情抓工业;增强合力,满怀执着兴工业,才能完成任务。工业在三次产业中,具有强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乡统筹的“发动机”,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应该也只能是工业。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农奴制社会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是极为缓慢和有限的,农奴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寿命短,而且没有人身自由权利。只有进入新社会工业化时代后,生产力才得到迅速解放和发展,农奴们不仅翻身成了主人,而且权利得到保障,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进程中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工业强州,遵循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明确总体发展目标和生产发展目标,确立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还要制定并利用好发展政策。第二,奋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狠抓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生态农牧业的传统发展思路玉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应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追求生产产品数量向追求产品质量的转变;二是从面向国内一个市场向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转变;三是从以单一的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态等复合功能的转变;四是从农户小生产向大规模的农业企业化生产转变;五是从千篇一律的同品种的产业向特色产业转变。要以经济、生态效益为中心,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生态农牧业经济体系。
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鼓励采取“公司+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使生态农牧业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三,发展生态能源,建设水电基地。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水能、太阳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它是甘孜州生态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甘孜州地处长江上游,地域辽阔,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分布着大小支流上千条,属长江水系。历来就是全国、全省水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水能资源是全州的一笔宝贵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州内自身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外送,为全国的“西电东送”做贡献。但由于思想观念、资金、技术、自然、地理和各种历史的原因,甘孜州的水能资源开发还比较落后,水电还没有完全成为全州的支柱产业。当前,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是水利建设大发展的机遇期,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水电开发环境,要完善开发体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快出州通道和州内电力网建设,要依法实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管理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奋力推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全国特色精品旅游区。
甘孜州是康巴文化发祥地,中国香格里拉旅游核心区。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神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甘孜州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在发展生态旅游的浪潮中,甘孜州具有打造“中国人文、生态旅游第一州”的优势和资源基础。甘孜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后发优势,使其可以开发出与市场对路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争取到较大的市场份额,市场前景广阔。甘孜州“十二五”规划已对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作了明确。一是进一步搞好旅游规划,做到有序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三是建立完善的旅游投融资体系,实行多元投资战略;四是树立精品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五是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第五,奋力推进优势矿产业的开发,建设优势矿资源开发基地。
甘孜州地理位置独特,是著名的“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的矿产资源蕴藏极为丰富,同其他地区相比,贵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特种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尤为突出,是四川有色金属资源接替基地。矿产资源作为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一方面要求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找矿工作,保障资源供给;一方面要坚决贯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断促进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采、选、冶方法,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要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第六,奋力推进生态药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文明。只要按照以上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甘孜藏区跨越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篇:藏区支教心得
在藏区支教的那些日子里
泸州市第二批援藏干部人才、乡城县中学支教教师 王小平
星期一刚升完旗,学校便接到县供电局通知,将对硕曲路、县中学和县广播电视局地段的电路进行全面检修,中午12点开始停电,预计三天。因停电,学校食堂将无法运行,一千多学生的学习和就餐问题将无法得到保障。于是,学校临时决定从下午起全校放假三天,放掉的课由每周的星期天来补上,并报经了县教育局批准。
停电了,放假了,老师们、学生们一个个都回家去了。校园里又回到了之前暑期里的一片宁静。
放假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本应是一件放松而又开心、快乐的事。而此时此刻的我却觉得心里空空的,好像要失去什么似的,不知所措。上课、辅导、和孩子们天天在一起尽管有些累,但我还是乐此不疲,也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孩子们刚刚步入学习正轨,山上的松茸也不太好捡了。三天的时间,孩子们回去也帮不了家里做什么,不如利用这些时间给我结对“亲戚”家的孩子们补补课吧。于是,我赶紧放下手中的碗筷,急忙跑去找我的孩子们。还好,他们还没离校,我便把想法告诉了他们。尽管他们想利用这两天放假的时间来好好玩玩,但他们相互看了看对方后,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下午,三个孩子像平常一样,带着书包,两点准时来到我的寝室里。我很高兴他们的按时到来,便让他们先吃点苹果休息一下,也顺便和他们聊了聊,想了解他们及父母这段时间的想法。性格开朗的罗绒占村说:“王老师来我们家好多次了,爸爸妈妈都说您人很好,除了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我们,还给我的学习很大的帮助。爸爸还经常跟村里人说,我们占村遇上王老师很有福气。还对我说只要我好好学习,家里的事都不用管。”我听后,深感我的“亲戚”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期望,当然我更深知我肩负的责任。我又笑着对刚考上学校成都七中
网课教学班的罗桑格勒说:“格勒你也来说说吧。”格勒说:“我这次考上网课班,爸爸妈妈都很高兴。暑期里您给我们辅导了数学,大家都非常喜欢您。我爸说可惜王老师两年后就要回去了,如果能在这里多呆一年就好了,读初三时更需要王老师的帮助。”我笑着对格勒说:“没事,我们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好好把基础打好,抽时间我也把初三年级的重点学科跟你拉一遍,先打好基础。”格勒点了点头,笑了。说真的,平时每当初一年级的孩子们给我提及两年后我就要离开这里,而不能陪同他们初中毕业的话题时,我都不知怎样说才好。我只是说些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会越来越好的话题,使他们能看到生活会更加美好的希望。这时占村的同学罗绒尼玛对我说:“王老师您是教计算机的,大家都说您讲数学还比我们数学老师讲得好。”我笑着说:“你们李老师的数学课我也经常去听,他讲得很不错。我们也经常在相互交流、学习。”罗绒尼马接着说:“我过去对数学我很怕,不想学,也没有兴趣。经过这个暑期王老师的辅导,我对数学有了兴趣。有王老师在,我对学好数学有了信心。”罗绒占村也接着说:“同学们都说王老师在我们没答对题时,总是微笑着说,没关系,好好学,不断地鼓励我们,从不骂我们。即使是作业没完成也不打我们,我们都很喜欢王老师。”看到他们很开心,我也感到欣慰。
快两点半了,我利用笔记本电脑里贮存的电能打开了电脑,调出了之前精选的两套数学题后,便开始了今天的辅导。孩子们学得很认真,也很在状态。两套练习题讲完了、又做了些在家里要完成的作业,今天的辅导也就结束了,当然电脑里的电能也耗得差不多了。总的来说,今天的效率很高、效果也不错。看得出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尤其是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增强了。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去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这也是我接下来要探索、思考的课题。晚上,孩子们都回去了,我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散步。因为没有电,快到晚上九点,我才开始返回学校。路过门卫室时,我顺便问了问门卫纳洼师傅还有没走的学生没有,他说都走了,只是行政办公楼的门没有关。
走进校园里,四周一片寂静。幸好,还有天空中悬挂的一轮圆月露出一缕光亮,借助微光我快步向寝室走去。路过男生寝室时,我放慢了脚步,看见大门紧锁。教师宿舍楼没回去的几位老师也早早地就寝了。两幢宿舍楼黑灯瞎火,显得异常清静。我用手机的光照着打开了寝室,一屁股坐在了床上,望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墙壁暗自发呆。这么早的睡,凌晨两三点钟就得醒了。晚点睡吧,又什么也做不了。可怕的、无尽的黑夜里,孤寂阵阵袭来,真让人难受。
自来到藏区,每天晚上我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的觉就再以不能入睡了。睡不着时,那种翻过来翻过去,从床的这头睡到床的那头,眼睁睁的苦盼天明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记得有一天,一觉醒来,看时间已是五点过了,真的好高兴啊,一会就可以起床了!好!好!希望每晚都能这样!我太高兴了!太幸福了!
这一夜同往常一样,没有多大的改观,刚过四点就睡不着了,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天亮。为提提神、打打精神,我还是同往常一样准备去校园里走走。没想头天晚上还是满天星星的,第二天一早却下起了小雨。我撑着伞来到办公楼前,见大门半开半闭,我便推了一下,只见一个卷曲着身子的男孩席地而坐,在他的旁边还放着一个书包和一桶吃过的方便面盒。看到我朝他走去,男孩便站了起来准备离开。我忙说:“你好,同学。我是来这里支教的王老师,在初一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放假了,你怎么没回家?”他没有作声。看见他穿着单薄的衣裳和瑟瑟发抖的身体,我又问:“昨晚你是不是在这里过的?需要我帮助吗?”他摇了摇头。我又说:“我的寝室就在你们寝室的旁边。该吃早饭
了,跟我到寝室时去吧,我们做点面来吃?”看到他羞涩而并没有拒绝的神态,我忙上前去拾起他的书包,让他打着伞,一块走了起来。为了让他放松,别不好意思,我总是找话问这问那。渐渐地,他那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也开始主动和我说话了。
来到寝室,我让他披上了我的上衣,先吃个苹果垫着,我便去煮面了。没想,这孩子还很懂事,也主动过来搭手帮忙洗菜、准备面条的调料。其间,我才知道,他叫洛绒彭错,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家在乡城县四区的正斗乡正斗村,离学校很远,来去要80多元的车费,加之现在学习也很紧张。所以,想利用放假这几天在学校好好看看书。没想寝室里都没有留人,大门也被紧锁了。下午找了管理员、找了班主任,都回去了,也没法联系上,便独自在校园的角落里看了一个下午的书,晚上买了一桶方便面就在办公楼道里过了一夜。
面煮好了,我们一边吃一边聊。我问洛绒还有两天是怎么打算的?他显得有些恍惚和无奈:“这两天我就去操场看书吧,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同学来打篮球,有就去同学家住。”我说:“如果没碰到呢?”他便不作声了。我忙说:“这两天你就不用去担心了,在我这里吃、住吧,没关系的。你很懂事,老师很喜欢你。”他笑了,看得出他的内心如释重负,很开心。我们吃过早饭,他将桌上碗筷拿去洗涮了,还将灶台擦洗得干干 净净。八点半刚过一点,“亲戚”家来补习的孩子就来了。洛绒忙将披在身上的上衣脱下,放在了我床上,说了声谢谢老师就准备起身到外面去。我忙说:“洛绒,没事的,他们都来找我给辅导数学和物理的初
一、初二的同学。”一开始他有点惊讶的样子,随后就很快地平静了下了,期盼地说:“老师,你能跟我辅导一下数学、物理和化学吗?”我说:“辅导数学、物理没问题,化学知识很多都忘了,我要先看看书才行。”他忙说:“谢谢老师,我有问题就来找您行吗?”我说:“当然行,你学习
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很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我没课时,不是在办公室里就是在寝室里,都会找到我的。” “谢谢!谢谢老师!”他很感激地说,满脸露出纯朴、甜蜜、可爱的笑容。我想,这可能是藏区孩子急切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自然流露吧。此时此刻,放假之前心里那种空空荡荡,就像要丢失什么的感觉完全荡然无存了。本觉得停电后放假这些天会是过得平平淡淡、甚至寂寞无聊的,如今我却觉这几天得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很满足。真的,确实是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事情虽小,但觉得很有意义,何况还是在藏区呢!篇二:交流支教心得体会
支教心得体会
转眼间我的支教生活已经进行了一学期了,在过去这一学期中我体会到了支教生活的快乐和感动。因为支教工作锻炼了我,各级领导的关怀鼓舞了我,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感动了我,与老师们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实的,带给我的是沉甸甸的收获。但毕竟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单位,来到一个自己比较陌生的地方。回首半年来的支教生活,我感到沉甸甸的。
初到学校,我及时调整心态,加强沟通交流。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支教就有了“光环”,更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必须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汗泼墨,辛勤付出,凡是自己能做到的不管是不是分内的事,都要竭力去做,要以一种快乐的心情去迎接一切的考验。为尽快融入新的环境,更好地展开教育教 学工作,我 主 动 向 学 校 的 老 师 了 解 情 况,增 加 彼 此 间 的 信 任 和 友 谊,走进老师的课堂听课学习,揣摩当地教学特点规律,有的放矢的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同事们友好地帮助我,指导我,让我受益匪浅。生活中,学校领导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与照顾,让我能安心地支教。
这里的学生特点是都很热爱读书,对知识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象,每次他们都听得那么入迷,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憧憬。他们的感情很丰富,观察力也很细。最感动的一个细节就是,每天上下课师生互相问好时,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声音向我喊出“老师好”“老师再见”,虽然我的耳朵经常被高分贝音量震得嗡嗡作响,但沐浴在学生的爱里很幸福。他们很有礼貌,见到老师行礼问好,他们也很勤劳,总是将校园和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他们也很顽皮,班上也有个别学生违反纪律,被我发现后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还有的请来了家长,看着学生们痛哭流涕地表态,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觉得这里有着更多的望子成龙。
在支教过程中,我明白我的责任,关于这一点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课堂上我和学生们积极探讨学习方法,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同学中好的学习方法给予鼓励和推广,不足之处给予指正,课堂教学大有改进,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学习成绩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我虚心向每一位教师学习,和他们 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向同学科老师虚心请教,只要有时间就认真听课,评课,及时做好记录,接受建议。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我后面工作的激励和更高的要求。能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深深地感谢上级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锻炼机会。我一定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和厚爱,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篇三:第六次藏区心得体会
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心得体会
合作第一小学 尚增喜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15年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西藏工作,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作了战略部署。会议还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发展稳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西藏各族群众喜迎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召开的会议。这也是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首次提出“治藏方略”的概念,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在6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党的治藏方略。随着“治藏方略”的逐步实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将巍然屹立在世界屋脊。谈到西藏及四省藏区的教育问题时,习近平指出,要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此我深有体会。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贯穿于教育发展的一条红线。小学教育教学中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内涵,并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作为班主任,我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人的发展,人生的美丽,需要人文熏陶和人文积淀。学习语文将为学生开拓广阔视野,将会使学生成为有内涵、有操守的精神健康的人。因此,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必须充
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适时实施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一味的说教只是空讲,教育效果不会理想。我们只有在课堂之余深挖教材,以例为材,让学生知荣辱,树新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会产生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之余,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那么西藏以及四省藏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通过深入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认识西藏及四省藏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了中央关于藏区工作的重要原则,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整个藏区的繁荣、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篇四:支教心得体会
支教心得体会
教师:李兰芬
学校:冯家村小学
年9月至2010年8月
时间:2009 支教心得体会
冯家村小学 李兰芬
一、挑起担子,加强沟通 2009年9月2日,带着五星乡中心学校和冯家村小学领导的谆谆嘱托,满怀着一腔热血和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我作为支教教师踏上了远赴苞谷箐小学支教的路途。我深深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为人之榜样,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交流与沟通,为全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支教的日子里,我始终想着努力创造条件,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不仅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更要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带到苞谷箐小学,促进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的友好交流。
二、爱岗敬业,参与管理
踏上教书之路十多年了,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一名好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到苞谷箐小学以后,我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支教教师,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工作,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谈心、交流,教孩子们善于用心灵去发现世界的美丽和精彩,使孩子们深刻体验到知识与学习的重要性,从小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尽情释放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推动全校的教研工作。与学校教师闲谈时,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对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做到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过与老师们的真心接触,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人生的道理,更为苞谷箐小学教师身上那种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安于清贫的实干精神而深深感动。此外,虽然自己是一名支教教师,我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深入观察和思考学校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及存 在的不足,如,学生课堂常规和学生作业的书写,积极向学校领导献言献策。适时介绍一类教区在管理中成功的经验与好的做法,对学校各项工作也有所促进,得到了学校领导与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在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也使我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锤炼了能力,磨练了意志。
三、坚持学习,提高素质
理论素养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加强理论学习是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虽然支教的生活非常辛苦,但我把工作中的教学看做如同做生意,小赢靠智,大赢靠德。摆正心态,把一切名利和利益看淡一些,用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就预为着自己有成功的起点,对生活上和事业上的不愉快,我从不抱怨,在那里与老师和学生友好相处,感到每天过得比较充实和快乐,一转眼,一年也就结束了,说心里话,其实学生舍不得我,我也一样舍不得他们,听到那天早上李老师说教室里的那种场景(说学生在教室里哭做“一窝蜂”的,他问清原因后,即时给学生做工作)反而让我也更牵挂他们,怕影响他们考试的心情。因为平时我给他们的关心多一些,他们不懂的我就给他们多讲一讲方法。有四、五个拼音很差,我找了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为他们补拼音,加强说话训练,为他们提供阅读资料,订阅的五年级语文报都留给他们,生活上给了他们很多的照顾,最终我认为收获是很大的,这种收获富有社会价值,觉得更有意义,支教回来之后,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把学生教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当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我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我担任的工作是:语文教研组组长,五年级班的班主任、语文学科教学、品德与社会,全班共有人数22人,身处山区,为了生存父母大部分外出打工,我班留守学生居多,他们性格孤僻、思想内向、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我挤时间批改作业,以便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和了解思想动态。此外,我还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虚心向学校广大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向学生了解个人学习情况及家庭情况,进行言传身教。学无止境,当我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才深深感悟到,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心浮气躁,要摆正心态,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才能精益求精地做好各项工作。经常深入课堂去听课,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一方面为授课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一学年来,听课节数有30多节,讲授课5、6节供其他教师观摩。
四、倍加珍惜,全心支教
面对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人,所以我一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这份工作,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努力工作,感恩社会赋予我这份工作,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远离家人、远离朋友和远离同事的支教日子里,我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也经历过很多次的挫折,人地生疏的孤独与无助,生活习惯的改变,但我始终没有气馁,既然选择了支教,辛苦就再所难免。现在,哪怕仅仅是对于工作的回忆,也都会让我倍感欣慰。因为始终相信,只要摆正心态,全心付出,生活就是快乐的,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在身后传播下一路希望的喜悦。
对于我自己来说,一年的支教时间并不能真正改变些什么。但我相信,我们支教教师是一缕清新的空气;于自身而言,支教的经历也赐予我们一段新鲜而又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生命会因它而更加精彩;更加灿烂。这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成为我今后人生的指路明灯与奋斗不息的不竭动力。最后,我衷心感谢苞谷箐小学的老师们,一年来,给我生活上的帮助,工作上的支持,平时的嘘寒问暖,真让我感动极了!篇五:支教心得体会
支教心得体会
转眼间,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心中充满喜悦,因为支教工作锻炼了我,各级领导的关怀鼓舞了我,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感动了我,与老师们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实的,带给我的是沉甸甸的收获。但毕竟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单位,来到一个自己比较陌生的地方。回首一个月的支教生活,我感到沉甸甸的。
一、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其实我的所有的准备似乎都是多余的,因为迎接我的是一张张真诚热情的笑脸,没有多少寒暄,领导早已经对我的工作做了整体安排,我没有什么意见。我担任三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美术,五年级的一个班的英语,六年级一个班的美术课。在接触学生之前,同事们就告诉我,山里的孩子比较朴实本分,但由于知识面的狭窄,思维不是很灵活。也有调皮的,但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比较淳朴努力的。带着这些忠告,我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孩子们在安静地等待,七十多双眼睛向我看来,我看到了好奇和探寻。我也微笑地看着他们,相信他们也会懂得我的友善。
这里的学生特点是都很热爱读书,对知识的渴望超出了我 的想象,每次他们都听得那么入迷,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憧憬。他们的感情很丰富,观察力也很细。最感动的一个细节就是,每天上下课师生互相问好时,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声音向我喊出“老师好”、“老师再见”,虽然我的耳朵经常被高分贝音量震得嗡嗡作响,但沐浴在学生的爱里很幸福。他们很有礼貌,见到老师行礼问好,他们也很勤劳,总是将校园和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他们也很顽皮,班上也有个别学生违反纪律,被我发现后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还有的请来了家长,看着学生们痛哭流涕地表态,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觉得这里有着更多的望子成龙。
二、教学工作,不敢马虎
我在支教之时就给自己定下一条原则:到新的工作环境中要做到敬业乐群。因此,在工作中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精讲精练。针对学生知识面窄、理解问题肤浅的情况,我在每堂课上都尽量匀出5分钟时间,补充一点课外知识,让学生做一做,练一练。针对学生思维不灵活的问题,我上课尽可能多地提问,从多个角度提问,并且将问题难度降低,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课堂评价。学生们渐渐由不爱发言到抢着发言。针对学生学习
效率不高的问题,我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一点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我还能认真备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三、研讨交流,学习提升
在支教程中,我明白我的责任,关于这一点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课堂上我和学生们积极探讨学习方法,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同学中好的学习方法给予鼓励和推广,不足之处给予指正,课堂教学大有改进,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学习成绩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我虚心向每一位教师学习,和他们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向同学科老师虚心请教,只要有时间就认真听课,评课,及时做好记录,接受建议。数学研讨会活动上,我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理念,得到其它老师的认可,这期间我出示了一节示范课,从导入到结束,比较完整地呈现出了我的教学理念以及我的教学思路。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我后面工作的激励和更高的要求。
支教工作已过去一个月了,在与蔡家塬小学老师们的交流中我也吸取了老师们不少好的经验,同时我的感受良多。首先,我们的到来对于当地学校是一个良性的补充,有助于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第二,促进了地区教育的交流,我们带来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也学习到了农村教师的优秀品质和有益经验,我们看到了山区教育的现状。第三,对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十分有利。在这里工作更能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在条件相对艰苦的环境下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四,我收获了很多感动,感动于受援单位和我们原单位领导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感动于这里师生的热情,感动于这里老师默默地奉献,感动于这里学生学习的执著,还感动于我们七级支教队这个集体的精诚团结,温暖和谐„„还有什么比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更幸福的事情呢?
深深地感谢上级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锻炼机 会。我一定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和厚爱,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藏区“9+3”工作总结
藏区“9+3”个人工作总结
为了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府对藏区人民的关爱,帮助藏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推动藏区经济大发展,促进民族之间的大团结,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对藏区初中毕业生实行“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要求。
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接收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是省委、省政府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藏区劳动者文化素质,提高其就业和创业能力,帮助藏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惠民工程。2009年9月17日,我校接收了第一批9+3共121名学生。学校根据省市区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八个《江阳职高9+3工作方案》,建立9+3学生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与目标任务的完成。
我主要负责9+3学生的助学金工作以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输入两方面的工作:
一、针对9+3学生的特殊性,到班认真核对学生的情况,按时上报学生助学金人数,及时修改人员的增减变化信息,确保有学籍的到校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国家助学金。对虽到班学习但无学籍的学生情况,及时上报学校和有关部门,配合学籍管理人员做好相关工作。
二、9+3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输入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是学生以后升学就业的基础数据信息,上级部门要求必须准确无误。在输入信息的过程中,数据版本不断升级,数据项目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作繁琐。在接受工作后,我认真的核对每个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的家庭背景,三次到班级给学生讲解每个信息准确性,耐心细致的与学籍信息相核对,从中发现问题(例如身份证与学籍系统不符的,学籍与本人信息完全不符的),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处理。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关注藏区9+3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学生寝室、教室,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自评“优良”
2010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