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程教育:打造“富民党建”新载体
远程教育:打造“富民党建”的新载体
——江苏省宝应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进纪实 杨启波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去年以来,宝应县按照“高起点谋划,规范化建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止目前,除省市规定的镇机关和行政村全部建立远程教育站点外,宝应县还根据工作需要和农村党员实际,将站点向工业集中区(园区)和社区延伸,共建立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313个,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
精心组织:牵头抓、协同抓、主动抓
宝应县委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把远程教育作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专门成立了16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宝应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日常工作,确保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双保证。
各镇也把远程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将任务逐一细化落实到村和社区,并从符合条件 的“两委”成员中明确专人担任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统筹做好远程教育的站点建设、组织管理和教学培训工作,从而构筑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相关单位协同抓、镇村两级主动抓的良好格局。
站点建设:统筹化、阳光化、规范化
场所建设统筹化。充分整合运用基层党组织的现有资源。2007年对42个村部进行了改造,今年又组织了第二批村部改造,安宜镇党委还对刘堡等6个村部进行了集中新建,使播放场所面积得到了保证。对于个别村部条件比较差的村,在村部改造前,就选择便于党员群众集中学习的学校、企业的会议室作为播放场所,确保每个村都有固定的学习站点。
设备采购阳光化。对新购设备全部委托县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公开招标,宝应县远程办根据省市远程办的意见,组织县广电、电信部门的技术人员和政府采购中心的同志共同制作了标书。整个招标过程由县纪委全程跟踪监督,努力达到公开、公平、公正要求。
站点配置规范化。按照“电信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电脑+电视机”模式,宝应县为每个站点都配置了远教设备。对前期投入的29寸的彩色电视机和村现有电脑,还专门邀请省市远程办的技术人员来宝应进行可行性认证,并对部分电脑进行了升级,确保达到规定要求。积极组织技术人 员深入村(社区、企业)做好安装调试工作,对射阳湖柳树村等一些边远村,县广电局还新架设了专线,确保“两网”到位。对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有线电视信号、电源安全等问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办公,及时消除故障和隐患,做到方案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目前,宝应县313个农村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已通过省市远程办的技术验收,全部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
业务指导:手把手、面对面、点对点
为了使农村远程教育网及早投入正常运作,基层党员干部及时掌握网络基本运用,宝应县立足会开机关机、会上网浏览、会操作软件、会下载观看的“四会”要求,坚持站点建设与人员培训同步进行。
“手把手”教。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宝应县对每个镇均安排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学习。对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管理员现场教授了应知应会内容,使其掌握基本操作要领。
“面对面”讲。全县站点分片在安宜、柳堡、范水等镇办了8个现场培训班,集中授课、操作演示和现场答疑,对计算机操作、站点软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适时互动,使全县332名管理员初步掌握了远教设备的使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还组织 有关技术人员,按照操作步骤的顺序组织编写了简便易行、易学易懂的培训教材,努力让大家做到一册在手、操作无忧。
“点对点”通。向站点管理员全面印发了市、县、镇专业技术人员的电话号码。并借助网络载体,创新设置了现代远程教育QQ群,着力为基层党员群众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释难答疑。
教学管理:严要求、细安排、有针对
为强化教学管理,宝应县还制定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系列管理制度,对站点管理、人员职责、设备维护、教学培训、信息反馈等作了明确规定。制作了《宝应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学习活动填报表》、《宝应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信息反馈填报表》、《宝应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考勤簿》等“两表一簿”,要求各站点在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时,及时填写上报。
积极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按照“少用晴天、多占雨天,少用白天、多占夜晚,少用农忙、多占农闲”的原则,采取符合农民群众习惯的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努力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存在文化程度、专业户类型和不同学习需求等情况,根据下载的远程教育节目预告单和课件,组建不同学习小组,开展订单式教学,有些党员干部和群众还根据个人需求和爱好,自主选择节目 进行收看,开展自助式教育。在学习对象上也进行了区别对待,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党员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远程教育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富有成效。
自宝应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面建成以来,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已逐步展开,越来越多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在从现代化网络媒体中学习了解到了新知识、新政策、新技术。我们相信,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这个“富民党建”新载体,一定会在宝应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委组织部 邮 编:225800 联 系 人:杨启波
联系电话:0514—88129181 88282558 电子邮箱:byzzbzzkyqb@163.com
第二篇:“党支部+合作社”打造“党建富民”新模式
“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党建创新典型材料
微山县永胜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
为切实贯彻执行“十七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乡农业、农村、农民面貌的进一步好转,增加农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微山县高楼乡党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扎实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这一基层组织模式,通过党支部指导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民,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优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的有机结合,延伸、放大了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链条上带民致富的效应,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高楼乡地处鲁苏两省微、沛、铜三县结合部,周边与21处乡镇、农场接壤,全乡下辖16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4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53平方公里,约占南四湖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发展渔业养殖得天独厚。近年来,高楼乡党委根据区域优势和渔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力发展“精品渔业、设施渔业、生态渔业”的目标,并逐步在永胜管区形成了万亩河蟹养殖示范区。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河蟹养殖的效益,在乡党委的倡导下,由河蟹养殖大户发起 成立了永胜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依托,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建工作模式,为全乡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大发展发挥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一、建立党组织,推进合作社跨越发展
高楼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发展水产养殖业,前几年,全乡渔业生产发展速度快,但农渔民收入增长慢,具体原因是养殖的品种多、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无序,渔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近年来,随着全省打造品牌渔业步伐的加快,高楼乡群众认识到规模小和“三无”河蟹在市场地位的尴尬和价值的贬低,只有把微山湖河蟹养殖规模化同标准化逐步结合起来,才能铸造微山湖自己的品牌,赢得淡水水产品在市场的份额。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大力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于2008年4月29日成立了微山县永胜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吸收社员207户。9月10日乡党委指导成立了微山县永胜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现有党员46人,推选合作社副理事长刘林举同志担任支部书记。
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合作社党支部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确定5名销售经验丰富社员从生产中脱离出来,直接负责向外地销售,通过他们把销售触角延伸到全国各 地。为增强永胜河蟹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社党支部注重品牌经营,成功注册了 “八条腿” “鲁苏界”、“江北第一湖”
“万顷碧荷”等商标,实施品质和包装技术改造。2008年先后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济宁市微山湖系列十大渔业品牌”推介会、江苏兴化“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的授牌仪式、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通过媒体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微山湖“八条腿”河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去年的销售记录来看,“八条腿”牌河蟹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徐州等市场占有率得到迅速提高。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后,河蟹的数量、产量、总产值分别比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前大幅度增长,2009年合作社河蟹养殖面积突破10万亩,河蟹总销售额突破1.2亿元,由于采取统一销售的形式每市斤河蟹比往年增加1-2元,仅此一项就增加群众收入近1000万元。
二、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合作社健康发展 坚持党支部领导合作社与合作社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相结合,注重加强党支部对合作社的领导和指导,认真解决合作社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是派驻党建指导员,抓好制度建设。为更好的发挥合作社党组织作用,乡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党建工作会议研究,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为组 长,5名党员为成员的党建工作指导组,其中五名成员是从乡机关、农办、经委、供销社等相关部门挑选政治素质好、党务工作熟悉、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年富力强、农村经验丰富的党员,负责指导和帮助合作社党组织开展党建和制度建设工作。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章程是内部运行的基础,要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完善合作社内部运作机构,必须建立章程。为此党建指导员以组织工作的严谨性帮助其建立严格的章程,引导合作社和社员之间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契约等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自的行为,实现合作社与社员“双赢”。二是组织开展各种培训。组织9名合作社党员技术骨干组成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宣讲团,每月有计划地到各村电教室交流经验、讲授技术、传播市场信息,帮助消化电教片中学到的技术,帮助社员和农户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如合作社党员刘艳,十余年来,他潜心从事河蟹生产和蟹苗培育,不断研究和探索积累的丰富经验,经常巡回各村和生产基地,为社员无偿传授河蟹养殖技术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去年以来,以合作社党员为骨干的宣讲团共宣讲5场次,受教育人数达到3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三是加快推进渔业养殖转型。永胜河蟹养殖合作社成立以来,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效益逐步 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较起来,河蟹养殖的单位效益还是低下的,虽然已实现河蟹养殖的规模化,但尚未达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即如何实现由“大养蟹”向“养大蟹”转型,也是合作社党支部关心关注的问题。通过社员民意调研和党员、群众座谈,一致认为在养殖的模式上进行转变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发展的客观需要。合作社党员李绍才、闫成诺等进行的虾蟹共养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成功引进了南美白对虾这一海水淡养新品种,实现了单一常规品种养殖向特色多品种立体混养的突破,在增加养殖户收入的基础上,提高了水产养殖的综合产出效益,通过了省水产专家论证,得到广大社员的一致认同。同时合作社党支部还要求党员带头控制养殖规模,进行养殖水域的休养生息。在养殖品种的选择上,仍以河蟹为主,探索尝试多元化和精品化养殖模式。进一步加大养殖技术培训,提高河蟹养殖科技含量,进而提升永胜河蟹的市场竞争力。
三、设立党员先锋岗,促进合作社和谐发展
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后,完善了党员设岗定责和联户帮扶机制,提升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党支部在合作社设立了市场信息岗、生产技术岗、质量监督 岗、运输物流岗、营销推介岗五个党员先锋岗,根据党员各自的特长,46名党员分别在相应岗位上发挥作用。积极开展联户包保,发挥党员带富作用。支部所有党员分别联系包保各自责任区社员,为广大养殖户及时提供渔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重点开展党员“一帮一”活动,对责任区内的致富能手进行教育引导,把他们吸引到党组织中来。组织合作社党员人才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对,每名党员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结对帮扶联系5-10户困难群众和党员,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农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合作社党员人才共结对帮扶贫困农户17户,帮助50多人实现了脱贫致富。合作社理事长徐伟同志就是一名河蟹养殖大户,从事河蟹养殖和销售近10余年,有丰富的河蟹养殖和市场开拓和营销经验,在他的带动下,开通了飞机、火车、货车等多种运输途径,打开了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河蟹销售市场。2010年,他的河蟹养殖面积达到500余亩,在抓好自己河蟹养殖的同时,通过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的方式,把河蟹养殖的经验传授给其他社员,较好的发挥了党员的带头、带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在社员中的凝聚力。
高楼乡在“党支部+合作社”这一工作模式探索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在合作社发 展过程中,积极筹措资金,并给予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切实解决了合作社的实际困难。可以这么说,正是有了党员社员的带头示范,才有了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又为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丰富了新的工作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更加扎实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这种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打造富民新产业
“鸡腿菇”:农民致富的又一新兴产业---对盐湖区晋福食用菌专业联合社的调查与思考
杨青坡
运城是农业人口占60%的农业大市,“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任务艰巨。如何在把现有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盐湖区晋福食用菌农民专业联合社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鸡腿菇产业,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又一条新的路子。
赵立春试种“鸡腿菇”成功
盐湖区属丘陵浅山区,耕地面积80多万亩,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林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每年修剪下的大量果树枝,找不到用途,大多被焚烧或丢弃。2006年,盐湖区东郭镇界村农民赵立春发现,河南有人到运城收购果树枝,经打听人家用果树枝培育食用菌。在本地当废物处理的果树枝,在人家那里却成了宝,一吨果树枝加工成原料能生产出1000公斤香菇,产值6万元。赵立春认识到发展食用菌是一项本小利大的富民好项目,决定学习这项技术,用果树枝作原料种植食用菌。
2006年5月,赵立春到山东、河南等地考察学习食用菌生产技术。面对数百种食用菌品种,发展哪种能赚钱?赵立春立足市场高端的珍稀菌品,选择了市场需求旺盛的“菌中 1
新秀”鸡腿菇。他从山东引进最新的土窑洞种植鸡腿菇技术,利用土窑洞恒温特点,一年四季都可生产鸡腿菇。为确保取得成功,他请运城市农委生物所技术人员作指导,建起模拟土窑洞生态环境的地窖试种,2007年春节前成功生产出第一茬鸡腿菇,每公斤售价16元,亩纯收入超过2万元。
看到赵立春靠果树枝作原料种植鸡腿菇比栽果树还赚钱,许多农民纷纷找他学习种植技术。为带动更多农民致富,2007年8月20日,赵立春等5户村民注资31万元,成立了盐湖区福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建一个200平米的土窑洞投资5000元,菌种原料每年每窑投资4万元,产值达10万元以上,每窑净收入超过5万元。鸡腿菇的试种成功,给当地农民趟出一条致富新路。
联合社做大“鸡腿菇”产业
2008年10月,福源合作社生产的“鸡腿菇”获得运城市第八届农展会名优产品奖,被媒体宣传报道后,绛县古绛镇西桥村村委主任赵立云通过学习,发展了26孔土窑洞鸡腿菇,3个月后大获丰收,每孔窑收益超过3万元。种植鸡腿菇的高效益,引起运城市农委的高度关注,为推动全市大力发展鸡腿菇产业,2009年元月,市农委在绛县西桥村召开了推广种植现场会。
西桥村现场会后,绛县、河津、万荣、临猗、夏县等地农民,纷纷到福源合作社学习土窑洞种植鸡腿菇技术。短短
几个月时间,全市5个县(市)就成立了8个鸡腿菇生产专业合作社。但由于技术不过关,管理水平差,社员素质低,种植户利益受到损失。福源食用菌合作社急农民所急,办农民所盼,2010年6月18日联合8个生产鸡腿菇的专业合作社,组建了运城市晋福食用菌联合社,成为山西省第一家食用菌联合社。
合作社从“小舢板”变为 “大航母”,实现了鸡腿菇产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在生产运行上,联合社建立健全了鸡腿菇生产综合标准体系,从原材辅料、菌种选择、病虫害防治,到生产管理、加工包装以及贮存运输等环节,严格标准化生产。在技术创新上,联合社从山西昌鑫生物公司高薪聘请生物学博士,改进菌种配方,缩短鸡腿菇生产周期15天,节约生产成本10%以上,每年为社员增收100多万元。在经营管理上,联合社实行“统一供应菌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服务、统一产品营销”,使鸡腿菇产量提高20%,生产成本降低15%。联合社统一注册使用“运福源”商标,对鸡腿菇产品进行了无公害认证,使鸡腿菇每公斤售价由6元提高到8元,每孔年收益由3万元提高到4.5万元,每年为社员增收200多万元。
科学管理带来了良好收益,使鸡腿菇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联合社注册资金达1000余万元,吸纳社员1000余户,辐射带动6个县、20余个乡镇、5000余人从事鸡腿
菇生产,产菇窑洞300孔,每年生产三茬,年产量3000吨,产值2400万元,社员户均收入两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城市。
发展“鸡腿菇”产业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食品需求日益俱增,鸡腿菇作为天然营养保健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在我市大力发展鸡腿菇产业,有着丰富的原料资源,适宜的生长条件,成功的生产实践。我们要像抓发展苹果、蔬菜那样,下功夫抓好鸡腿菇产业,三五年之内,鸡腿菇产业就会成为我市农业继苹果、蔬菜之后又一优势主导产业。
发展鸡腿菇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鸡腿菇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药食兼用,对改善人体营养结构、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天然、营养、保健”的最佳理想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荤食—素食—菌食”为最佳膳食结构,食用菌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食品之一,全球消费量每年增加12%,消费增长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在国际市场,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美国每年需进口各种食用菌产品18万吨,法国16万吨,产菇大国日本每年也要进口12万吨。在国内市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气诱人的特有品质,倍受国内消费者青睐,人均消费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
济发达地区增长最快。同时,食用菌在医药、化工、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发展鸡腿菇产业综合效益显著。鸡腿菇生产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投资小、收益大等优点。鸡腿菇生产每亩每年可消化1万公斤果树枝等农业废弃物,产菇8000公斤,产值6万元,扣除菌种、原料、人工等费用2万元,每亩纯利润4万元,是棉花收入的28倍,是小麦收入的48倍,是效益高的果树、大棚菜的3-4倍。在产菇大县河南省西陕县年生产规模5000万袋,产干香菇1.2万吨,产值8亿元,占该县农民总收入的43%。发展鸡腿菇不占耕地,丘陵、沟壑、荒地等都可利用生产,既生态又环保。通过种植鸡腿菇对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了“果树枝、秸秆等废弃物—食用菌原料—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蛋白饲料—畜禽养殖—粪便肥料—有机肥还田”的循环经济链条。“晋福”一个联合社每年转化果树枝、秸杆、玉米芯等300万公斤,提供优质有机肥0.3万吨,价值 300余万元。鸡腿菇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栽培时间与农忙季节错开,不误农时,男女劳动力都可以动手,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致富的好门路。
我市发展鸡腿菇产业潜力很大。我市是果业大市、粮棉大市,每年产生大量的果树枝、秸杆、玉米芯、棉籽壳、动物粪便等,是生产食用菌的优质原料。据测算,我市每年产
生的果树枝、秸杆、玉米芯、棉籽壳等约40亿公斤,如果全部作为鸡腿菇生产原料,可年产鸡腿菇20亿公斤,产值超过100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能增加2000多元。“鸡腿菇”----运城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兴产业,值得大力推广、加快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运城市委政策研究室)
第四篇:5.16党建富民
党建富民
一、聚民心听民意,促脱贫。
党员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定期走访农户,了解农户诉求,不仅要了解每个村的风俗习惯,也要去了解每片组的风俗习惯,你不去了解,很有可能在工作时候遇到麻烦;党员干部要以身作责,冲在队伍的最前列,做好乡村的掌舵人。
支部要把抓党建促脱贫与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通过“大带小、富带贫、强带弱”,强化突出支部引领、党员认领、能人带领,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把全村52名党员与532户群众结成对子,每名党员联系10至11户,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逐渐摸索出一条带领村民致富的新路。
二、弘扬传统文化,树立良好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觉得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他的家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的故事,都是家风的载体。中国人最讲究家风建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提高了,精神文化确缺失了,不赡养老人,无长幼之分,不讲诚信,金钱至上等等。
农村年轻人多数务工在外,稍上岁数的村民在家带着孩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成为了村里的主力军。举办文化道德讲堂,请村里有名望的乡绅、乡贤、退休老教师来讲课,留守儿童来听课,学知识,明道理,树品德。支部成立老年活动中心,定期举办广场舞比赛,电影放映周。老有所享,老有所乐,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三、创新谋发展,思路是关键
老百姓说的最多的是种田赚不了钱,没有谁在种田上发财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村民固守传统农经思维,只管种好,不问市场。种死田,或者索性不种田,庄家种出来后粗加工,以极低价格卖给个体商户或粮站,钱都给中间商赚去了,所以赚不了钱,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没人种,荒田也就越来越多。创新谋发展,转变我们的种田思路,有机米、富硒米、生态稻田、稻田鹅等等。
打造本村的特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规模化、机械化、农场化种植,跟专家学者学习。我村的达天湖牌豆腐皮、达天湖牌草鸡,已经形成互联网效应,后期将在淘宝、天猫等主流网站上开卖。
党组织+电商,电商下乡,支部先行,党员打样。以“党组织带动,促电商发展”为先行试点,先让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走出去”开眼界、长本领,回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老百姓尝到甜头了,自然而然会跟着一起干,成立合作社,带着大家致富,从粗加工向精加工,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四、最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好了,老百姓乐居享居,发展富有特色的农家乐,进行包装打造吸引城市游客,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带动了积极性,环境就会不自觉的好了起来。
对于一些小企业乱堆乱放问题,应签订责任状,落实门前责任三包制,责任到人,谁污染谁治理,谁乱倒谁清理,并做好片长、保洁员监督制,不定期的巡查。
农户居住周边环境整治,生活用水,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发放流动“最美家庭”红旗,制定一定奖励机制,群众评比,党员先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五篇:企业文化——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载体
企业文化——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载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先进文化的推动。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企业,用先进文化武装企业职工,形成先进的企业文化,构筑强大的文化动力,对于正在大踏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企业文化,是多层次、多内容、多方位、多角度的文化综合体,是包括物质、行为、观念诸多种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系统,也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在现代企业中实际运用。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党组织必须抓住机遇,把体现现代企业重要特征的企业文化作为新载体,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一、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党建工作新载体的客观依据
社会的巨大变革,企业环境和职工心态的变化,使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那一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不再管用。承认“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就不能仅靠“物质刺激”管企业,而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努力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而建立的新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强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加快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而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对社会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力即智力、凝聚力、创造力等,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渐趋完善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加强,必将为国有企业增进活力、加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我们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载体。
从企业党组织的根本任务来看,要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顺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企业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实践证明,企业改革越是深入,越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企业改革顺利发展的保障。然而,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在实践中得到加强并渗透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文化则是一个新的重要载体。它用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想等来教育、引导、熏陶、激励企业职工,使职工意识到自己工作、生活的价值,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这对于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自觉维护企业的改革,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党建工作,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企业党组织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客观需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一个重要载体。
从企业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来看,要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必须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素质,并把他们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而要做好这一点,企业文化则是一个重要载体。因为企业文化倡导企业精神和群体意识,注重提高全体职工的素质,能够把各具个性、各有追求和持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职工团结成为一个坚强的集体,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与企业党组织把提高党员、干部和职工素质作为其工作重点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从企业党组织的职能转换来看,要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载体。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实现“公司、股份制”改组,其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党组织从过去的领导核心地位转变为政治核心地位,主要发挥保证监督作用。但是,政治工作的领先属性,决定了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从组织设置到内容、形式的不断改进。企业党组织为了适应这种转变,一方面要求自身改进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载体,而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主要对象。我们所建设的企业文化,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我们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企业文化新载体也为我们企业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功能效应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把企业文化作为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是客观现实的选择。如今,国内外的一流企业,无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强调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使企业成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把企业文化作为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是客观现实的选择。同样,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也有利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为它们具有共同之处,即企业党建工作在为市场经济服务中应该发挥导向保证、动力促进、保驾护航等作用;而企业文化自身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功能,且两者又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因此,把企业文化作为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必将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增强企业党组织自觉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的意识,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它不是靠制定一系列策略来引导职工,而是用一种适合的文化来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方向努力。先进的企业精神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企业精神愈先进,特点愈鲜明,层次愈高,整个企业文化水平就愈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组织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管党的方针,坚持公司、股份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并成自身的主要任务。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党组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始终,一方面可以优化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培养自强的企业宗旨和精神团结的人际关系,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中,增强自觉地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有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衡量一种企业文化是否先进,从根本上说,就看它是否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具体地说,就是看它是否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凝聚融合功能,它能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企业成员团结起来,使企业职工树立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取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企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把个人融合于集体之中。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党组织仍然负有领导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以企业文化为载体,融共产主义理想、观念、道德和党的新时期总任务、总目标于企业文化之中,可以从理性的高层次上解决个人前途、国家前途、共产主义前途的联带制约关系,使远大理想有一个现实的基础。同时,可以通过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引导职工把他们的智慧、积极性、创造精神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从而,使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到实,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有利于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对市场经济负面所诱发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约束机制,企业文化具有约束功能,它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无形的、非强制性的多种风情规范和人际伦理关系准则,对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言行起到约束作用,并以无形的文化力量使职工在一定的行为规范范围内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职工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明显淡薄了;功利意识增强了,而应当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明显地弱化了。这种现象反映到我们企业党组织中来,则会诱发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产生,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则可弥补我们目前有形规章制度难执行、执行不严等方面的不足,并起到更为深远而持久的约束效能,达到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
有利于企业党组织树立自身形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企业文化具有激励和辐射功能。既能给党员、干部和职工多重需求的满足,又能通过企业精神的培养来塑造党员、干部和职工的自身形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树立自身形象,常常是通过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他们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来体现;通过围绕参与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职工实际问题来体现;通过发挥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而企业文化正是企业党组织实现这些目标、树立自身形象的有效载体。通过企业文化中的各种文化形式,如表彰会、先进人物发布会以及厂报、广播等传播媒体,宣传激励干部、党员和职工中的优秀人物,发挥其应有的激励和辐射功能,无疑对企业党组织树立自身形象、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两个作用”,都是十分有益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党建工作
三、新载体的具体运作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党建工作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也给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自身的运行规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载体功能,积极探索一条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其可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结合企业文化的工程建设,夯实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国有企业原有的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发挥作用的渠道等也随之有所变化。我们要抓住企业建立企业现代制度的契机,结合企业文化这一工程建设,把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夯实。企业文化是文化与经济高度统一的有机结合体。一方面,我们要结合企业文化的硬件建设,如文化活动室、俱乐部、广播、厂报等,建立党组织的活动宣传阵地,解决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困难和宣传阵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企业文化工作的软件建设,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和目标等,把党的纲领、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使企业党建工作更加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增强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统一、参与和服务相统一的意识。从而,为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贴近企业文化的运行轨迹,改进企业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一坚持严格认真的学习制度学习是提高职工素质和企业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据此,要按照“学习型企业”的要求改造企业,其一,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其二,采取开放式的企业文化建设,既广泛学习当今世界的一切先进文化,又努力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其三,加强教育培训。从机关、科室到基层、班组,层层制定全员教育培训计划。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二坚持经常性的政治活动来增强党员的政治观念和党组织的凝聚力,也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一条有效措施。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企业党组织仍然沿袭过去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显然是不可行的,必须探索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如演讲会、知识竞赛、技能操作比赛以及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等,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需要为主要特征,以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其运行轨迹。我们要贴近企业文化这种运行轨迹,充分运用这些企业文化活动,并以此为载体,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等于一体,使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同时,我们要吸取企业文化活动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改进与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党建工作内容,形成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使企业党建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党员直接面临着的是竞争上岗、工资福利等实际问题,致使部分党员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了,而对理想、信念淡薄了。因此,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重视党员的学习,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党建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企业精神,以团结一致、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尊重科学、依法守法等为主要内涵,并以此规范企业和职工的行为,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信念基础,进而激励企业成员为企业的振兴而奋斗。我们要抓住企业精神这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位,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技术基本知识与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演讲、知识抢答竞赛、有奖论文发布会等活动,吸收党员广泛参与,使广大党员在参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成为既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又懂经济、会管理、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各项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借助企业文化的制度管理,推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构架,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保证。其包含有企业的组织体系、管理系统、办事程序、民主方式、规则条例等内容,对协调企业的生产具有硬性要求,更重要的是从价值观念上提出一种理性的韧性约束,以强化企业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党组织要借助企业文化的制度管理,制约和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进一步推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加大围绕生产经营抓党建的力度,寻求最佳结合点:在工作的安排上,主动地与企业生产经营贴紧靠实,使党建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方法的选择上,改变“蜻蜓点水”不深入的状况,充分体现灵活性和实效性;在效果的考核上,把党建与生产经营的结合度及产生的最终效果作为依据。从而,使企业党建工作走出一条高效、求实的新路子,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