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昌吉州向西开放汇报材料111
昌吉州向西开放汇报材料
一、本地区对外开放现状情况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发展现状
(一)进出口贸易
2005年全州完成进出口40839万美元,同比增长30.86%。其中,出口35834万美元,同比增长74%,进口5005万美元,下降52.84%。
2006年全州实现进出口1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出口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77%。昌吉州的边贸出口呈现较快增长,占全州出口总额的60%以上,成为拉动自治州外经贸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昌吉州贸促支会积极开展贸易促进活动,促进了自治州外经贸发展,全州进出口总额在全疆排第四位。
2007年全州实现进出口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边贸出口占全州出口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占到了70%以上。出口基地建设、政策服务、重点进出口企业联系制度、海关统计分析信息报送制度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州的外经贸发展,进出口总额在全疆排第三位。
2008年全州进出口完成36.25亿美元,同比增长50.85%;其中出口完成34.68亿美元,增长50.85%;进口完成1.57亿美元,增长52.34%,再创昌吉州历史新高。昌吉州对外贸易已由“十五”期间在全疆排列第六位升跃升至继乌鲁木齐、伊犁州之后的第三位,占全疆进出口总额的16.31%。以番茄酱、电力电缆、变压器、PVC型材等为代表的昌吉州地产产品出口在昌吉州整体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出口规模明显增加,昌吉州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已成为自治区外经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七五事件的双重影响,昌吉州共实现外贸进出口22.66亿美元,同比下降7.5%,在各地州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伊犁州、乌鲁木齐市,占全疆进出口总额的16.42%。其中出口19.27亿美元,下降44.4%,进口3.39亿美元,增长115.9%,实现贸易顺差15.88亿美元。州属企业实现进出口7.72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完成年初自治区下达调控指标7.64亿美元的101.05%。其中出口4.36亿美元,同比下降4.2%;进口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5.4%。
2010年,自治州共实现外贸进出口20.76亿美元, 同比下降9.1%。其中出口19.17亿美元,下降1.47%;进口1.59亿美元,下降53.03%,进口下降幅度较大,进出口总额在全疆位列第三。
(二)进出口贸易及市场结构 从贸易方式看,边境贸易出口仍是昌吉州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份。2010年昌吉州边境小额贸易出口13.49亿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70%。一般贸易进出口3.09亿美元,其中出口1.62亿美元,增长12.18%,进口1.47亿美元,下降55.74%。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1.6亿美元,同比下降14.89%。对外承包工程出口7788万美元,下降3.3%。其它方式进出口1.81亿美元,增长68%。
州属企业是昌吉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撑。2010年全州共有73家企业有进出口经营业绩,其中州属企业43家, 兵团企业30家。州属企业主要以昌吉州地产产品出口为主,在43家州属企业中,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2家,共实现进出口4.53亿美元,占州属总额84.20%。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家,100万(含)-1000万美元企业17家。
周边国家是昌吉州对外贸易的重要贸易伙伴国。2010年自治州进出口排在前三位的均是周边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塞拜疆,其中对哈萨克斯坦出口10.89亿元,占全州进出口总额的52%。对塔吉克斯坦、韩国、日本、苏丹、德国、巴基斯坦、意大利出口较多。
昌吉州出口商品主要以服装鞋帽、机电产品、农产品、化工建材为主。其中,服装鞋帽等轻工纺织品出口8.34亿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33.91%,列第一位。机电产品出口3.46亿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18%,列第二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出口2.56亿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13%,列第三位。化工建材类产品出口2.05亿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11%。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中亚及周边国家经济增长趋势不确定,外需不振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消除。
二是铁路运力不足制约进出口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影响部分昌吉州企业出口。
三是昌吉州大宗出口产品番茄酱国际市场价格较低,昌吉州番茄制品的出口难以实现较大增长。
四是除中粮屯河、特变电工等少数龙头企业外,昌吉州大多数外经贸企业规模小,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弱。
三、昌吉州“十二五”期间对外开放总体思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区域布局、发展目标、重点项目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兴州”战略,坚持“贸易先行,产业联动”,面向中亚,走向国际。以建设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地产品出口规模为重点,以培育出口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构建外向型经济的新格局,实现自治州外贸进出口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按照自治区初步确定的20%的年均增速计算,到2015年全州实现进出口39亿美元,其中出口36亿美元,进口3亿美元。
(三)重点任务、区域布局、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 一是加强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围绕昌吉州农畜产品、机电产品、化工建材产品、纺织产品、商贸流通等五大商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完善出口加工基地(企业)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
二是主动承接内地面向中亚国家的外向型产业转移,全面提升昌吉州外经贸的规模和水平,力争把昌吉州打造成为向西出口加工基地,推进昌吉州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全力构建昌吉州大外经贸格局,帮助企业有针对性的协调解决在出口商品通关、铁路运输、检验检疫、结售汇、出口退税、人员出境及融资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昌吉州外经贸企业进出口提供便利。
四是坚持《自治州重点进出口企业联系制度》,针对自治州成长性好的外经贸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在展会展位分配、大型贸易促进活动、境内外展览、出访考察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
五是加快推进市场多元化进程,在巩固和发展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市场的同时,扩大对俄、土、乌等国的进出口,支持和帮助昌吉州外经贸企业对土库曼斯坦、蒙古国进行新兴市场的开拓。六是用足用好国家和自治区扶持外经贸发展的促进政策,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鼓励外经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发挥政策的促进效应。
七是加强对外经贸企业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运用政策、业务操作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四)对外开放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除消费和投资外,外贸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自治区商务厅测算,新疆平均每出口1美元可实现地方财政收入0.15元人民币,平均每1亿美元的出口可提供4000个就业岗位。自治州外贸进出口间接拉动一、二产业平稳增长,同时带动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金融通讯、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在加快自治州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我州优势资源转换、带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成为自治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2010年昌吉州外经贸工作年度报告
2010年,自治州共实现外贸进出口20.76亿美元, 同比下降9.1%。其中出口19.17亿美元,下降1.47%;进口1.59亿美元,下降53.03%,进口下降幅度较大,进出口总额在全疆位列第三。
2010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大为进出口企业服务力度,确保扶持外贸增长的各项政策发挥最大效应。加强对自治州企业外经贸工作的政策指导,组织召开全州外经贸企业座谈会,积极到企业调研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宣讲自治区扶持外经贸发展的11项政策,督促企业制定积极的出口计划,坚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积极为进出口企业争取各类外贸发展扶持资金,提高企业掌握和使用国家和自治区各项外经贸发展扶持政策的能力。
二是全面推进吸引和承接内地外向型产业转移。根据工作要求,多次到华凌市场口岸、边疆宾馆口岸和有关旅游购物出口企业实地调研,对周边国家市场情况、政策环境、资源情况、新疆对周边国家进出口、昌吉州对周边国家进出口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吸引和承接内地外向型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撰写了昌吉州对周边国家进出口情况分析、新疆对周边国家进出口情况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和投资成本分析,并结合昌吉州实际,提出了吸引和承接内地外向型产业转移的服装加工、机电产品加工、建材加工等招商引资项目,筛选出了内地外向型产业转移的71家企业,并积极进行了对接联系。
三是积极开展贸易促进工作。组织我州企业参加中国贸促会在美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各类展览会。全面落实昌吉州贸促会各项工作,组织昌吉州35家外贸企业举办昌吉州外经贸政策培训班。积极组织我州企业参加国家贸促会、自治区商务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土耳其、伊朗等国家举办的展览洽谈会,宣传昌吉州名优企业和优势特色产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六)2011年外经贸工作年度报告
2011年一季度全州47家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3.16亿美元,同比下降29.93%。其中出口2.80亿美元,同比下降34.26%,进口0.36亿美元,增长39.53%,实现贸易顺差2.44亿美元。
州属企业实现进出口1.23亿美元, 同比下降6.11%,其中出口0.87亿美元,下降17.14%,进口0.36亿美元,增长38.46%。兵团企业实现出口1.93亿美元,下降39.8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0.71亿美元,边境小额贸易1.65亿美元;进料加工进出口0.89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出口0.15亿美元;其他方式0.20亿美元。
(七)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及需求
1、编制自治州外向型经济发展规划
从战略层面上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加强对各县市、各进出口企业外贸工作的指导。通过对昌吉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并理清发展思路,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明确“十二五”期间昌吉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通过编制昌吉州外经贸发展规划确定昌吉州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布局,实现昌吉州外向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扩大地产品出口比重
培育进出口增长点,协助符合条件的地产品出口企业申报自治区地产品出口奖励资金,同时做好地产品出口扶持政策的宣传,鼓励代理出口地产品的企业实现自营出口。
继续保持服装、鞋帽等大宗旅游购物商品出口规模,同时引导我州企业用好自治区出台的出口生产型企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昌吉州生产型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扩大变压器、电线电缆等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番茄酱、水果、蔬菜等特色优势农副产品,以及建材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我州地产品出口,在政策资金、项目申报、外贸资质、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增加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尤其是招商引资企业和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企业办理外贸经营者登记备案。一是鼓励新批准的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有针对性地进行外经贸政策宣传和跟踪服务。二是鼓励有代理进出口业绩的如新华能、未来型材等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提升地产品出口比重。
3、发挥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依托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自治区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通过政策引导推进特变电工、中粮屯河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辐射作用,做为行业龙头企业为其他外经贸企业提供服务。提升全州机电产业、番茄加工产业的产品质量以及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实现“抓两头、促中间”。延伸特变电工、中粮屯河外向型产业链,通过带动和辐射效应,争取更多的企业参与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4、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
加强对自治州重点进出口企业、重点进出口商品、重点进出口市场的调查研究,继续巩固我州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市场份额,深入发掘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库曼斯坦、蒙古、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新的市场增长点。
有计划地组织我州企业“走出去”参加境外展会和市场考察。重点参加自治区商务组织的四个展览会: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哈萨克斯坦东部中国新疆农产品展洽会、塔吉克斯坦中国新疆出口商品展洽会和蒙古国中国新疆出口商品展洽会。
5、实现边贸出口稳定增长
边境贸易是我州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执行自治区已明确的各类边贸政策,密切关注自治区即将出台的“设立新疆边贸旅购出口海关监管代码,实行特殊的外汇核销与通关查验政策”,及时向我州边贸企业进行通报最新进展情况。
宣传自治区鼓励边贸进出口的各项政策,积极为符合条件、有进出口潜力的企业办理边贸进出口经营资质,鼓励现有企业扩大边贸进出口额度。以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成立为契机,规范边贸企业经营方式,扩大对俄罗斯大市场的进出口。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帮助边贸企业协调解决在生产经营和进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6、积极推动设立昌吉州外经贸发展促进政策 昌吉州外经贸发展促进政策拟支持的重点:
鼓励地产品出口。昌吉州地产品出口企业出口较上年实际增长部分,每1美元奖励0.02元人民币。扶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览会。支持昌吉州外经贸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建设。支持外经贸领域重大课题的研究与论证。支持外经贸信息网络建设项目。支持昌吉州外经贸主管部门组织昌吉州外经贸企业进行外经贸业务、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对来我州落户的区内或区外出口导向型企业,当年实现进出口的,一次性给予一定奖励。
7、发挥乌拉斯台口岸作用
组织企业参加蒙古国中国新疆出口商品展洽会,争取和蒙古国西部省份在煤炭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鼓励我州企业到蒙古国开展现代设施农业、畜产品品种改良的开发合作。积极争取蒙古国乌拉斯台口岸至布尔干县的道路建设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双方经贸往来和旅游资源开发。鼓励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蒙古国开展大型电网建设、成套工程承包、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合作。鼓励我州企业到蒙古国从事城市建设、道路修建和水电设计开发。
8、培育昌吉州外贸竞争新优势
推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昌吉州机电产业“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和“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推动新疆西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昌吉州制种产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昌吉州贸促会建设昌吉州外经贸企业“公共信息平台”等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构建营销网络,培育竞争优势。
围绕自治州农畜产品、机电产品、化工建材产品、纺织产品、商贸流通五大商品出口加工基地,完善出口加工基地重点企业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积极申报昌吉州加工番茄出口示范基地。密切关注即将出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实施意见》,推动昌吉州加工贸易再上新台阶。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争取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服务贸易统计纳入全州进出口业绩,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9、发挥外经贸发展扶持政策的促进效应 宣传自治区出台的出口奖励、进口奖励、区域发展、融资担保、出口信用保险、平台建设等十二项政策,利用培训、座谈会和展洽会开展宣传,最大限度地使昌吉州外贸企业和即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熟悉掌握政策内容并能充分运用。
(八)吸引和承接东中部等地产业转移的需求及可能性分析
1、可供东中部等地产业转移的行业和具体商品 一是服装类产品加工。俄罗斯及中亚国家服装市场以进口产品为主。中亚各国服装市场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7%。中等价位服装在中亚各国服装市场结构中占有主要份额,约占整个市场的55%。中等价位服装增速平稳,每年为25-30%。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是服装销售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进口服装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75%,中国和意大利是俄罗斯及中亚国家服装市场的主要进口国。以俄罗斯为例,中国和意大利服装分别占俄罗斯进口服装的45%和11%。中国的轻工产品如服装、床上用品、鞋帽等价格与欧美国家生产的轻工产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且款式新颖,质量较好,在中亚国家市场上很受欢迎。
二是机电制造业。中亚地区及俄罗斯市场对中国机电产品如小排量汽车、客车、特种汽车、拖拉机、挖掘机等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的需求非常旺盛,随着中亚各国大力发展制造、农业、交通、建筑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对国内机械产品、车辆、农机、化工产品、建材等需求自 2000 年以来每年保持10 %左右的高增长。2009年出口到周边国家的机电产品达17.6亿美元,是仅次于服装类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中亚各国对国内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急需载重汽车及工程机械,同时中亚及俄罗斯各国一些工程机械类型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满足不了需求,欧美产的同类型工程机械价格较高,中国汽车、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制造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基本成熟,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价格适中,对中亚消费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三是汽车配件。随着中国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大量出口到中亚及俄罗斯,周边国家对汽车配件的需求非常旺盛,2009年出口到周边国家的汽车配件达2.5亿美元,同比增长91%。目前,中亚五国还没有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轮胎等汽车零配件主要依赖进口。中亚及俄罗斯都是新兴市场,对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急需载重汽车及工程机械,也需要与之相配套的轮胎等零配件产品。中国产汽车零配件质量好,价格有竞争优势,对中亚消费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四是石油天然气加工设备。中亚各国有大量石油、天然气有待开采,开采所需的设备主要靠进口,我国生产的部分石油天然气开采设备及辅助设备质量较好,与欧美国家生产的设备相比更具有价格竞争力。目前来看,中亚国家对国产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设备需求较大,市场潜力巨大。
五是电力设备。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国内没有电力设备生产能力,其发电站多采用俄罗斯生产的电力设备,设备老化现象严重,随着中亚各国经济不断发展,对电力需求逐年递增,对电力生产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需求较大。
六是食品加工设备。周边国家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糖果、面包和土豆等食品加工设备需求较大。我国食品加工设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质量较好,在中亚国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七是电信通讯设备。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通讯设备生产能力弱,中国通讯产品的价格只有发达国家产品价格的1/3或1/2,且质量与发达国家产品相当,国产电信通讯设备在中亚国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八是矿山开采及冶炼设备。中亚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和冶炼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国内并没有矿山开采设备制造业,主要从俄罗斯、欧洲进口。我国在地质勘探和矿产开采及冶炼设备制造方面有比较优势,产品价格低于发达国家生产的设备,质量却与之相当,矿山开采及冶炼设备在中亚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九是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中亚国家对计算机零配件和部件需求也较大,中国计算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价格比欧美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低。计算机和外围设备在中亚国家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2、东中部地区外向型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加工并经新疆出口到中亚及周边国家的服装鞋帽、机电及建材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成本分析
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古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国,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0万。近年来,中亚国家的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增长都在8%以上。其中哈、吉两国连续6年稳定增长,增速达9%以上。中亚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中亚各国已经形成了市政基础建设、住宅建设、办公改造、修建宾馆的热潮,市场正逐步呈现出消费旺盛的趋势。
中亚各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普遍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牧业和矿产资源为主要收入来源,国内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机电、建材、轻工产品、家用电器等的供应大规模依赖进口,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在中亚地区一直需求旺盛。
服装鞋帽类产品市场状况及成本分析
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服装市场以进口产品为主。中亚各国服装市场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7%。中等价位服装在中亚各国服装市场结构中占有主要份额,约占整个市场的55%。中等价位服装增速平稳,每年为25-30%。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是服装销售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进口服装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75%,中国和意大利是俄罗斯及中亚国家服装市场的主要进口国。中国和意大利服装分别占中亚国家进口服装的45%和11%。中国的轻工产品如服装、床上用品、鞋帽、箱包等价格与欧美国家生产的轻工产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且款式新颖,质量较好,在中亚国家市场上很受欢迎。2009年经新疆出口到中亚国家的服装达37.1亿美元,占新疆出口总额的49.2%。鞋帽类产品出口达13.2亿美元,占新疆出口总额的17.5%。其他轻工纺织品出口12.5亿美元,占新疆出口总额的16.6%。
新疆有着优质长绒棉、山羊绒、亚麻等资源,是参与国际服装产业竞争的资源制高点。棉花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尤其是新疆彩色棉花产量目前已占全国的95%和世界的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彩棉生产基地之一。昌吉州棉花种植面积约170万亩,产量18万吨,是新疆重要的产棉区,目前已形成了以棉纺、人造纤维为主体的纺织产业。生产规划达22万锭/年的天山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年产单纱1.2万吨、股线2800吨的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年年9万吨棉浆粕、8万吨粘胶短纤的澳洋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舜泉化纤、新澳特种纤维、祥云化纤、天洁棉业、凤祥棉业、恒诚棉业等企业已形成了各上下游相关行业之间的互为依托、关联配套。企业集团化、产业集群化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国内地有实力的服装加工企业完全可以将生产扩至与中亚国家接壤的新疆,尤其是产业基础比较完善、投资环境优越的昌吉州进行相关产业投资。
机电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成本分析
由于中亚国家机械加工业的严重滞后和老化,中亚国家普遍存在着对进口机电产品的旺盛需求,哈萨克斯坦每年的进口额中机电产品占到45%以上,土库曼斯坦从1992年到2009年机电产品进口额占到了进口总额的40%以上,吉尔吉斯斯坦每年机电产品进口占到全国进口总额的20%以上,塔吉克斯坦每年车辆和机械设备占到进口商品的近20%。机电产品的进口比在持续性增长,同时机电产业成为这些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中亚国家对机电产品的需求囊括了从高科技高工艺设备及工具、发动机、涡轮机、水泵、压缩机、矿山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纺织机械、汽车、船舶设备、铁路运行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电缆、铁路车厢、油气开采设备、电信设备、飞行及宇航设备,到摩托车及自行车等日用机电产品,包括电子计算机、蓄电池、电灯泡、收录机、五金交电、光学和摄影器材等。
在这些机电产品中,农机产品成为中亚国家普遍急需的产品。中业国家农机制造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现有的农机工厂均为苏联时期的,而且目前都相继破产,使用的农机具也都是那个时期生产的,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而中亚国家基本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对农机的需求十分迫切,业主都希望买到经济实用的农机产品。哈萨克斯坦每年的机电产品进口中农机产品进口就占80%以上。这对于拥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价格优势的我国农机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
虽然欧美、日韩等国对中亚市场的开拓力度很大,但这些国家产品价位较高。中国机电产品质优价低,技术含量也不低,因此在中亚市场还是很具有竞争力。而对这一市场积极开发机电产品出口业务,抢占中亚国家机电市场,应该成为我国拓展外贸出口空间的一项现实选择。我国的农机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与欧美等进口产品还有一定差距,产品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对国际市场认识分析不到位,不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一些外贸公司在代理机电产品出口中,一直是在单打独斗而且相互竞争,没有形成合力,丢失了一些市场。
中国内地实力企业完全可以将生产扩至与中亚国家接壤的新疆,尤其是产业基础比较完善、投资环境优越的昌吉州进行相关产业投资。企业可重点发展大型电力变压器、阻燃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大型自动化及信息化设备、电力机车、光学仪器和设备、机器设备、化工设备、成套设备、工程机械车、各种客货电梯、观光电梯、大小型客货车、小型农机具、果蔬、饮料等农产品加上包装成套设备、医疗设备等,以及各种有优势的电信技术、设备及通讯产品等的出口。其中:制砖机、碎石机、劈离机和小型压路机等建筑机械在中西亚市场供不应求。
建材类产品市场状况及成本分析
当前,中亚及俄罗斯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居民住宅建设阶段,机场、公路、宾馆、写字楼、别墅等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对建材产品需求十分旺盛。中亚及俄罗斯建材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空白点很多,进口依赖度很高,建筑材料市场进口需求旺盛。其中对保温防水材料、吊顶及屋面材料、水泥、油漆涂料、门窗、金属瓦、天然瓦、胶合板、水暖器等材料尤其迫切,另外,不少城市面临旧房改造,对卫生洁具、石材、建筑五金、水、气、电表、塑钢门窗等材料也有大量需求;而具有绿色环保、防潮防阻燃等特点的新型建材,包括:建筑用门窗型材及配件、玻璃钢管道、中高档陶瓷制品、各类家具、防火材料、保温材料、装饰材料、地板胶、地砖、油漆、涂料、墙纸、装饰板、玻璃及其制品、洁具、五金、照明等新型建材,以及卫浴及康体休闲设备、厨房设备等新型家居产品,都倍受欢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上世纪,中亚及俄罗斯80%以上的建材产品长期从韩国和欧洲进口,价格昂贵。随着中国建材行业的壮大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目前中国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且质量已可与意大利、西班牙产品相媲美,价格仅其l/3。2002年以来,家居建材产品已成为新疆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增速在所有出口产品中名列前茅。据了解,哈萨克斯坦从2005年到2009年间建成一千二百万平方米的住宅,吉尔吉斯斯坦也计划到2010年建设住房面积7.8亿平方米,中亚国家都在进行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所需的建材产品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进口。
我国轻工业虽然十分发达,但内贸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尤其是轻工大省广东,原先主要关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但反倾销事件愈演愈烈,市场表现疲软,当前急需开发新市场、拓展新销路。存建材家居行业,以北京为例,现有的建材家居市场经营面积已呈供过于求之势,同时经营业态面临超市模式的竞争,海外企业的进入,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现有的建材家居市场经营面积超过了200万平方米,按北京常住居民人口1000万计,经营面积和服务的人口之比已达1:5。目前北京建材家居市场总体利润水平下降。而把目标转向中亚,这正好和中亚市场需求形成互补之势。中国内地实力企业完全可以将生产扩至与中亚国家接壤的新疆,尤其是产业基础比较完善、投资环境优越的昌吉州进行相关产业投资。
第二篇:公务员每日谈:向西开放:中国经济寻找新支点
公车改革再出发
编者按 财政部近日开始统一组织全国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清查工作,继中央部委集中公布“三公经费”后,公车改革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从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至今,公车改革探索已走过近20个年头。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公车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公车改革怎样再出发?在改革的深水区怎样取得新的突破?基层公车改革如何协同推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深入广东、浙江、江苏、贵州等地公车改革的基层一线采访调研,寻找答案。
看现状:公车改革探路难
公车改革已走过近20个年头,各地相继推出了不同类型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有什么样的特点,进展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和难点?
地方公车改革进行时
8年前,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在贵州的市、县(区)中率先实行公车改革,曾一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汇川区财政局监督科科长胡元梅是一名股级干部。2010年,她买了一台13万元的车,现在上下班或者去市财政局办事等都是自己开车。按照区里车改政策,胡元梅每月有720元的交通补贴,因为买车预支了4年的交通补贴的50%,所以现在每月实际能领360元。
此外,她还得到了5000元的购车奖励。胡元梅告诉记者:“以前我这个级别的公务员,很难有公车用,去市里办事要搭别人的车,很不方便,现在自己开车方便多了。”
2004年,汇川区实施区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核心举措是取消个人公务用车,按级别和是否购车发放个人公务交通补贴;组建区车管中心,将原有公车集中起来有偿使用。汇川区车改对象为区财政全额保障的区直机关在职公务员,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和公、检、法部门暂缓车改,即只对正科级及其以下干部发放相应标准的公务用车补贴,但愿意参加车改的四大班子领导干部也可参加。
由于鼓励公职人员购买私家车,记者近日在汇川区政府大楼的地下车库看到,车库中停满了带有住宅小区出入证的私家车,由于车太多,来晚的车只能停在路边,大家上下班和出门办事都是开私家车。
8年过去了,在贵州,汇川车改依然是“独唱”。
记者调查发现,在货币化改革方向上更加彻底、目标更加明确的可能还是杭州和温州等地的公车改革。
杭州市自2009年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到2011年7月宣告“收官”。除杭州市级四套班子,公、检、法及3个驻外办事处以外,其他党政机关、参公单位、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均在本次车改之内。
杭州市也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车改的副省级城市,所有局级(副厅级)领导用车都需要自行解决。第三批车改结束后,杭州市公车数量将从车改前约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总量减少三分之二。
与此同时,杭州市推行了向公务员发放车补的政策。根据普通公务员至局级公务员级别,车补从300元到2600元分为9档,每月直接打入公务员的市民卡,可以用于乘坐公交车、打的、加油等各项交通事务支出,但是不能取现,并且建立了公共交通专项经费,用于满足接待宾客等特殊需要。
今年4月,温州开始推行的车改力度更大,除省管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以外,所有1400多辆公车全部拍卖处置,并提出了“近程货币化,远程市场化”两步走的规划。为确保效果,温州市还规定了公车改革“四不准”:不准借用或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不准接受企业捐赠车辆等,以杜绝“补贴照拿、公车照坐”。
杭州市纪委原常委方东晓介绍说,公车改革后公务员公务出行都要自掏腰包。虽然设立了杭州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但借用该中心车辆与打的一样,属于有偿计价使用。在杭州如果公务员购买私车,不享受任何购车补贴。“我们鼓励公务员利用公共交通或者自行车出行。”他说。
与货币化改革不同的是,江苏省东台市实施了租赁式和包干式的改革,被称为“东台样本”。据了解,东台市各乡镇公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总额限制、费用包干、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公车改革后,当地机关公务活动用车实行市场化运作,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既可以租用原有车辆,也可以租用社会上的车辆,政府不再支出驾驶员工资、车辆燃料和维修等费用。
在拍卖公车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基础上,对公务用车费用实行“总额控制、分档包干”,明确规定各乡镇公务用车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前三年平均额的80%,乡镇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费用包干到人。
同时,各地在公车改革的探索中也根据本地情况采取了一些配套治理措施。例如,在广州,货币化车改与GPS监控并存。广州市天河区21个街道已实施货币化车改,从2011年起广州市又启用“制度+科技”的公务用车使用监督管理系统,在每台公务用车上安装全球卫星定位和身份识别车载终端。加强监督和保障行车安全是这一措施的目的。
从数据看变化
一些地方推出的公车改革效果到底如何?从数据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变化。
“我们有三四个乡镇搞了车改,镇领导每月发1000元至1500元的车补,自己买车或租车,如果配车,养一辆车每年至少需要四五万元,这还不包括司机的工资。我认为车改能省钱。”苏北某县纪委书记告诉记者。
统计数据也显示,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公车改革,一般都会有助于降低财政支出,每年都可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
东台市在公车改革的当年,就实现了全市乡镇公务用车年费用下降的目标,由原来的345.5万元下降到235.6万元,下降了31.8%。广东省纪委提供给记者的数据也显示,广东各车改地区改革前公车费用年均涨幅都在15%以上,改革后财政支出每年都节省20%左右。广州市各单位启用公车管理系统后,每月每车平均行驶里程从原来的1769.97公里下降为1265.24公里,下降了28.5%。
而遵义市汇川区车改办提供的数据让我们能从更微观的角度观察车改的效果。自2004年11月公车改革至今,汇川区公车平均每月支出29.38万元,每年支出352.56万元。而经汇川区测算,若不实行公车改革,维持机关运转需车辆59台,按7.9万元每台计运行费用,包括驾驶员工资3.6万元、燃料费2万元、车辆保险0.5万元、维修费用0.8万元、车辆折旧费1万元,每年经费总共需要466.1万元。公车改革后,汇川区每年能节约财政资金113.54万元。按照这一数据,汇川区在公车改革的8年间,节约财政资金超过了800万元。除了数据透露出的变化,南京一位老党员黄成华表示,公车改革也有利于拉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以往,干部下基层调研,都坐着自己的专车,感觉高高在上;如今,干部要么自己开车,要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群众的距离自然而然就近了。
汇川区车改办主任罗顺友说,车改前,大多数单位存在“少数人用车,多数人无车可用”“无车下乡、无车办事”的情况。车改后,这一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公车改革尚待推进
地方公车改革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不断引发各种质疑。
一些地方在公车改革中取消了大部分公车,取而代之的是每月给公务员发车补,这一举措引发了“发放车补是不是变相给公务员发福利”的质疑。从车改一开始就有人提出,发放车补,好像是把“不名正言顺”的公车消费,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公务员“特殊补贴”。“一个正局级公务员的车贴比普通老百姓的工资还高,怎么说得过去呢?”杭州市民裘冬梅说。也有市民质疑:车补进入个人口袋,会不会影响办理公务的效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李通就不无忧虑,他说:“公务员履行公务很多时候都需要用车,但落进自己口袋的钱舍不舍得再拿出来?会不会因此导致公务懈怠,能不办的就不办?”
对此,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社会学家杨建华表示,针对种种质疑,最重要的是设立有效的监督措施,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并且公开在媒体曝光。同时,站在收入分配改革的高度,既要重视车改前后节省财政资金的绝对值,也要考虑公务员车贴发放标准与地方低保标准差距的合理性。
关于车补到底如何拉开差距的问题,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倪星表示,天天坐办公室的公务员不一定用得上那么多车补,而经常公务出差的基层公务员则需要更多补贴。车补多少不能由官位的大小决定,车补是补贴公务活动用车支出的,补贴的发放必须回到制度设计的原点上。
而同一地区多种车改模式并存、改与不改并存,也造成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失衡,甚至成为公车改革的阻力和隐患。据了解内情的车改专家介绍,在广州市天河区,21个街道取消了公车,改成货币化补贴,而区直单位仍继续使用公车,结果天河区出现了部分已经车改的人觉得补贴少而想恢复使用公车,而一些未车改的区直部门公务员则希望能享受货币化补贴所带来的现实利益的现象。对此,惠州市纪委常委、市车改办主任张以新表示,改革与不改革的单位同城并存,没有改革的单位与改革单位的利益反差就大。为此,需要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加快推进改革。同时从目前已有的各地公车改革实践来看,各地党政机关的公车最受关注,也往往是车改中最先行、改革最充分的领域。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认为,国有企业公车超标准和滥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要在广义上推进公车改革,政府部门要改革,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也必须跟进。
从珠三角开展过车改的6市来看,车改涉及国企确实较少,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成为车改中的薄弱环节。令人欣喜的是,8月财政部已开始统一组织全国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清查工作,走出了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的第一步。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张建中说,公车改革贵在坚持和完善,千万不要寄希望于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体系才去实施,在探索中前行才是现实有效的路径选择。如果一受质疑就停下来,那才真正是改革的不幸。
再出发:公车姓公不姓私
公车改革的推动者普遍认为,公车改革不是要取消全部公车,一些工作中必不可缺的公务用车是可以保留的,但是必须划清“公用”和“私用”的界线,克服特权思想。建立在有效监督约束机制基础上的协同推进,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公车问题的根源在于公权力的私用。南京市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许益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公车问题不是“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权”的问题。就公车改革而言,要把制度设计的重心放在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上,放在防止公权私用和滥用上。车改专家表示,要想杜绝公车私用,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公车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如果公众能够很容易识别出公车,就能有效监督公车使用,那么公车滥用、私用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广州市民区少坤在街头义务监督“公车私用”已达6年之久,曾经发现并“解救”百余辆被挪作私用的公车。区少坤坦言,并不是所有的公车,都像警车那么好认。由于很多公车没有明显的标志,外观上与普通私车无异,导致一般市民对公车“监督无门”。区少坤希望,广州市政府能出台一项强制性规定:在公车车牌上统一印上“粤O(公)”字样。可喜的是已有部分实施车改的城市意识到公开公务车身份的必要性,开始采取行动为公务车添加必要的标志。
推动公车使用信息公开并完善问责制度,是公车改革的方向。广州市纪委为本刊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广州市启用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北斗系统”后,可以较好地掌握被监管公车的使用信息。
曾受邀参观“北斗系统”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的使用,表明了相关部门对公车改革的决心,但是离公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公车定位监控技术无论多么尖端,仍只是“内部监管”,相关监控信息并不为公众所掌握。
韩志鹏表示,对公务车的监管不应局限于政府内部,相关举措应更透明、更公开,把公务车置于阳光之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车改专家们也在呼吁完善公车采购预算公开制度。广东省政协委员廖明光主张,各单位的用车经费应当及时、定期向社会公布;如果经费超支,应当对公众有所交代,不能仅仅公布一个数字了事;如果涉及违法违规行为,更应该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认为,货币化改革中的车补不应该发到人头,而是要发到单位,采取预算制,由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如有公务人员外出开会出差,则必须实报实销。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各地实际明确哪些领导才有配专车的权利,办什么事才能坐公车。
有效的约束机制还应当包括在改革前和改革中广泛征求民意。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倪星认为,有些地方将公车改革“简化”为机关的内部管理问题,改革方案没有经过公共听证和征求民意,搞所谓的“低调”改革。这是不对的,没有民众的参与,公车改革很难得到广泛认可。
在倪星看来,公车改革方案应该有一个公共讨论的过程,给不同的声音提供讨论的舞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共识。
协同推进改革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也是公车治理的重点领域,协同推进是公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参公(即参照公务员)”等多种类别,车改专家建议,针对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也应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分门别类,根据其职能和需要,事业单位车改措施可以有所区分。
韩志鹏认为,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和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车改措施,应该参照党政机关的车改办法来实施;而针对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其车辆经费的实际来源采取不同的车改措施。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单位的性质是公有的,只要车不是掏私人腰包买的,那么都需要纳入车改的范围。”韩志鹏说。
倪星表示,事业单位的车改比较复杂,应该与事业单位整体改革协调推进。伴随事业单位整体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以后会逐步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会逐步转为企业,而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则更为复杂些。
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规划,公益类事业单位又被细分。“公益一类”以公共卫生机构和中小学为代表,由各级财政兜底,确保公益性,车改的分类和定性也相对清晰;而大学被划入“公益二类”,财政只给予一部分拨款。这类单位的车改情况更复杂些,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倪星表示,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也应真正回到“公务用车”的题中应有之义,即只有真正的工作所需,才可以用车,工作之外的用车是绝对不应允许的。
而对于国有企业,有关专家也纷纷指出了车改的迫切性。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主张,要对公车实行全面改革,国有企业也要跟着改,否则,一些公务人员可能会要求企业、基层派车满足他们的用车需求。
几个月前,财政部会同监察部、审计署和国资委联合发布《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非常明确的“禁止性条款”,对国企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作出严格规范,其中包括不得超标准购买公务车辆以及不得对已配备公务用车的国有企业负责人发放用车补贴。之前国务院国资委还制定了《中央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曾经指出,公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坚持市场化、社会化,采取适度、公平的货币化手段,改变传统的公务用车运行机制和提供方式”。据悉,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全国公务用车改革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在此基础上,待时机成熟时,将出台具体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方案。
由此可见,全国范围内的公车改革方案值得期待。在方案出台之前,应当鼓励地方按照中央精神和民意期待,在各方的严格监督下进行改革探索。
清华大学廉政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表示,公车改革未来的出路是通过全国统一步伐的改革,实现公车管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半月谈》2012年第17期,记者 张建华 蔡玉高 商意盈 闫起磊 秦亚洲)
公车改革还需把好三关
公车改革已经探索多年,从各地公布的车改办法来看,思路不可谓不广,模式不可谓不丰,有些地方甚至不惜投巨资研发高科技车管系统以监控公车使用,但似乎仍然不能平息公众对公车的质疑。要改变这一状况,赢得公众支持,公车改革还需把好三关。
公车改革首先要把好采购分配关。
把好采购分配关针对的是公车超标超配的问题。从目前看,公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明确的,公车改革不是取消全部公车,既然保留了必要的公务用车,就必然面临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能使用公车、使用什么样的公车的问题。
对于公车配备,一些地方往往强调工作的需要,导致公车超配超标问题不断出现。在地方车改探索的实践中,各地完全可以从省级层面明确规定公车配备的标准,明确哪些人可以有专车。本着因“公”、为“公”的目的,地方公车改革要让更多的公车因公务需求设车和用车,尤其要克服特权思想。
其次公车改革要把好使用关。
公车私用和滥用是公车腐败的突出表现。近年来,将公务用车用于婚丧嫁娶、探亲访友、度假休闲等非公务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公车私用不仅与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相背离,大大增加车辆的运行成本,而且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党群干群关系。把好公车使用关就是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能使用公车,建立科学的公车调度和使用规范。必须不断细化管理制度,让公车的标志更明显,更加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责任制,规范车辆使用登记、回单位停放和节假日封存停驶等工作流程,堵塞日常管理漏洞,防范公车私用和滥用的发生。
同时只有不断强化日常监督,建立内外并举的监督机制,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才能使公车私用行为无处藏身。最后公车改革还需把好决策关。
民意是改革的基础。有效的公车改革应当避免“闭门决策”的封闭思维,改革方案出炉前应当广泛征求民意。流程的公开化、透明化除了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还可以使改革获得更多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民心齐,泰山移。当我们有了更加明确的改革思路,有了更大的改革决心,有了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公车改革必将会获得成功。(文 徐学伟 张建华)
他山之石 芬兰如何管公车
在芬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部门长期严格控制运作经费。尤其是近年来受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振的影响,芬兰政府紧缩财政,政府各部门更是加大了经费控制的力度。作为经费开支的重要部分,芬兰对公车制定了明确的管理条例,严格控制公车数量,减少公车使用,避免公车私用。
措施得力 减少公车使用
在芬兰,政府机构公车数量极少,除总统、议会议长和总理外,只有正部长级以上的官员才能配备专车和司机。其他官员和议员使用公车,必须从政府办公厅行政司的车辆调配中心预定。预定的公车只能进行公务活动,不得私用。
芬兰2006年通过了一份关于内阁成员的工资及补贴的议案,专门规定,部长可以使用公车在国内因公出差,但其无权让包括亲属在内的其他人使用公车。
对于无权使用公车的官员和议员,需要公务外出时,可以使用自己的私车,获得补偿,也可以使用财务部门发放的出租车券搭乘出租车。如使用私车公出,公务员事后需以书面形式向所在财务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领取补贴。这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芬兰公车数量,减少了公车使用,既节省了政府开支,又保证了办公效率。
与此同时,公务员上下班的交通费用一律自理。芬兰政府鼓励公务员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既环保又节省开支。据芬兰媒体报道,今年5月,芬兰外交部长、环境部长等人曾表示,愿意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及步行上下班。
记者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采访时,也曾看到时任贸工部长的佩卡里宁以及现任欧洲事务与外贸部长的斯图布等高官,从总统府或内阁大楼出来后,独自步行返回两公里外自己的办公室。有章可循 避免公车私用
2006年通过的关于内阁成员的工资及补贴议案规定,出于安全考虑,部长可以用公车办私事,但只能偶尔使用,并对此设有严格限制。
首先,只有政府部门和机构中的最高官员才有权在特定情况下偶尔使用公车办理私事。其次,公车私用应照章纳税。公车私用(包括上下班)属于额外福利,相当于增加了个人收入,必须按税务局每年制定的额外福利税率,照章纳税。
按规定,在每次使用公车办理私事后,官员必须在汽车的行驶日志上记录公里数。各政府部门每年应向税务局提交官员使用公车办私事公里数的证明,以供报税之用。同时,官员应向税务局如实申报其所得额外用车福利的价值,并按税务局规定的税率纳税。
以部长级官员使用的价格在8.6万欧元左右的奥迪A6为例。按照芬兰税务局提供的方法计算,由国家支付所有使用费用的公车,2010年~2012每月的用车福利价值约为1440欧元。芬兰实行累进制税率,收入越高,税率越高,所得税税率最高可达60%。芬兰的高级官员属于高收入者。
假设一位官员的所得税税率是50%,每月缴纳的用车福利部分的税为720欧元,每年则高达8640欧元。这部分费用完全不低于自己开车或乘坐出租车的费用。由此可见,在芬兰,公车私用基本上无利可图。相关规定有效地杜绝了高官在公车上以权谋私的现象。除此之外,芬兰还有严格的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要遵守的道德和法纪,以及维护清廉形象等行为准则,使公务员不致因公车私用等小事触犯法律。
公开透明 接受舆论监督
公开和透明是芬兰政府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芬兰公务员的工资以及补贴同样公开透明,以保证每位公民的知情权。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和议会图书馆等途径,便捷地了解和监督政府的工作。
芬兰媒体对政府官员的监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涉及三公消费等敏感问题。例如,2011年7月,芬兰电视四台率先披露了几名议员过度使用出租车的情况。随后,这条消息被芬兰众多媒体转载。此事导致芬兰议会的财务部门不得不考虑对议员搭乘出租车进行限制。
此外,芬兰社会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在芬兰,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及侵吞社会财富等行为被视为不义之举。社会的公开透明,使官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公众和媒体的目光下,任何不良行为一经曝光,官员就会名誉扫地,甚至丢官和锒铛入狱。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以及舆论的监督,有助于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因而,芬兰政府官员和公务员极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公车私用等不当现象自然少之又少。(本刊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长春 徐谦)
第三篇:影评: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记得香蕉“全熟”时
其实,《一路向西》是一部“主旋律”的电影。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主旋律电影的宏达叙事——因为它所讲述的只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更谈不上人物的“高大全”——甚至没有帅哥美女,但如果说一部电影讲述了人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欲望,讲述了关于心存灵犀的友情、不离不弃的亲情、怦然心动的爱情,讲述了劝人为善、为诚,我实在找不出不让它“主旋律”的理由。当然,电影也谈不上有什么大制作、大明星,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吃喝嫖赌什么的实在也用不上大制作;演员的演技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毕竟这也不是一部剧情片,何况估计很多人是冲着那香艳火辣的海报去看的电影。
整部电影充满了香港电影中惯常的港式调侃,让人知道这只是一个讲述小人物的小故事;而最值得称道的恐怕就是男主角向西在少年时期、坐上大巴时等情节里面的心理描写,通过大量画外音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心理活动,和观众特别是男性观众恐怕有着普遍的共鸣。哪个男人在少年时期看到女老师的肩带没有想入非非过?哪个男人在青年时期看到莺歌燕舞环肥燕瘦心里没有朗格里格朗过?只不过,不那么好拿出来讲罢了。
作为以情色为卖点之一的电影,张建声没有以往单立文那样的淫贱下流、曹查理那样的猥琐无耻,也没有徐锦江那样的高大勇武,更谈不上影帝秋生哥那样的变态阴狠…他只是扮演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像中国大部分的乖乖仔一样,要表现得有点文弱却又不窝囊、有点呆板却又不蠢笨、有点闷骚却又不下流,他是被宏大叙事糊弄过、被正面说教清洗过的一类人,准确说是一大类人。准确地说,他比屌丝强一点,却又远不是高富帅和浪子,张建声毫无疑问将这个角色刻画到位了,虽然起初让他去扮演一个中学生实在有点恶搞。
电影有两处让人印象深刻,一处是向西在床上正high,突然想到一幕幕家人、同事、女友、社会等等等等对他的态度,进而抓狂。这一处把人的内心刻画得很传神。还有一处在即将剧终,向西的父亲跨越铁轨的情景,画外音是朱自清《背影》最经典片段的诵读,让人动容;随后,父亲神色凝重地交给向西一盒套套,此刻这已不再是简单的父子,而成为了两个成年男人之间的对话,看似无厘头,却无法在此刻会无厘头地笑得出来。
所以,我才决定给它一句话介绍——记得香蕉“全熟”时。你们懂的。
第四篇:一路向西诗歌
一路向西
穿越漫漫长夜
花 瓣花蕊
谢不了
一颗苍老的心
留一个影子
在岁月的深处
累了
拒绝你的回眸
一路向西
走进黑暗的风中
学会遗忘
昨日的痛
光和火
点燃生命
灼伤远逝的额头
月光下的头骨
刺穿天空
留下露
滴落梦的外衣
裸向黎明
一路向西
我知道日出于东
而沉落于西
是开始
也意味着结局
我知道水归于东
而源于西
是结局
也恰好是开始
所以我理解
人始于生
而终于死
相同的开始
一样的结局
一路向西
从花开到花谢
一个过程
精彩一生
纵然不可以美丽
也是传奇
致
我怎么可以把你遗忘
你是我风雨中最美丽的忧伤
曾经相逢的阳光
还照耀着我的流浪
温暖着我夜的孤单
灿烂着我徘徊的迷茫
花落去的季节
我学会了放逐黄昏
一杯斜阳
醉不过月的愁肠
露冷了眉
星残了眼
只有你的影子
还如五月的烟雨
朦胧 湿润
如网
罩住生命的远方
我怎么可能将你遗忘
你是我风雨中最华丽的乐章
轻轻的摇落
从前的烟花
今生
为你痴狂
第五篇:实施沿边经济带战略建设向西开放的边疆经济高地
实施沿边经济带战略建设向西开放的边疆经济高地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巨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天时地利,在率先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比较而言,内陆沿边地区虽然也有相当发展,但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看,差距还很大。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中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中,新疆占了5600公里;中国14个陆上邻国中有8个与新疆接壤;全国60个陆地边境口岸中,有17个在新疆。占有地缘优势的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门户,在中国的对外特别是对周边国家的开放交往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新疆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是中国的战略资源基地和向西开放前沿,应率先提出并实施边疆经济带战略,努力成为中国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中国向西开放的经济高地。构建新疆沿边经济带,对于实现科学发展、保障边疆稳定、提升对外开放、促进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构建沿边经济带是新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构建沿边经济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地区差距表现为东部沿海与内陆沿边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新疆,沿边地区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差距也很大。我区扶优扶强、积极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战略是正确的,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但这一区域发展战略还不完整,疆内的经济增长极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南坡中心地带,缺乏外围地区点与轴线的构建,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区(如喀什、伊犁)和沿边地区向西开放的优势在战略上体现得不够充分。
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国内外区域发展战略成功的经验表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或地区,必须采用多元化的区域开发战略。应当既有梯度推移,也有反梯度推移;既有从中心到外围的逐步开发,也有从外围到中心的互动推进。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经济,各地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单一的区域开发模式难以适应各个区域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区在积极推进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同时,努力构建沿边经济带,不仅有利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等优势地区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沿边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发展,改变边境地区的落后面貌,是一种科学发展、多方共赢的正确选择。
(二)构建沿边经济带是实现边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新疆毗邻外国,部分民族跨境而居,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管理面临国际比较。国家稳定,在新疆首先就要表现在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各族人民的国
家认同感是边疆稳定的精神基石。不断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让各族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毛泽东语),则是增强国家向心力和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实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就必须把沿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使边疆经济一年比一年繁荣。构建沿边经济带,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繁荣,同样是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它必将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增强对跨境民族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压缩“三股势力”的国际活动空间,提升我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巩固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三)构建沿边经济带是提升开放的有效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沿边开放”的新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走出去”战略不仅要走进发达国家,而且还应走进周边发展中国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新疆作为国家西部门户,要实施面向中亚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建设中国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进口能源和紧缺矿产资源的国际大通道,努力把新疆建成中国开拓国际市场的“新亚欧大陆桥”,使新疆成为依托内地、面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国家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形成西部陆上开放和东部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党中央对新疆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为我区在新形势下建设向西开放的边疆经济高地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为我国西部陆上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我区沿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其区位、资源优势还很不相称,其开发开放还大有潜力可挖。构建新疆沿边经济带,既有利于扩大我国开放空间,形成新的开放格局,增强国际竞争力,更为我区提升沿边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了新的平台,应当成为我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这将为我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后来居上,创造新的契机。
(四)构建新疆沿边经济带符合国家和平发展战略。构建沿边经济带,一方面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壮大我们的经济实力,为和平发展提供硬实力支撑。另一方面,构建新疆沿边经济带是贯彻落实国家“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针的具体举措,为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和谐友好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发展新疆沿边经济带能够通过经贸往来,促进中国文化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东欧国家的传播,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沟通和了解,缓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为和平发展提供软实力支撑,符合中国的和平外交战略。
(五)构建新疆沿边经济带的条件、时机基本成熟。构建新疆沿边经济带符合国家战略,符合新疆实际,而且具备许多有利条件,时机日趋成熟。在党
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持续上升的综合国力成为边疆发展的坚实后盾,国家将更加关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在支持沿边地区发展上可以有更大的作为。新疆沿边地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为实施沿边经济带战略提供了现实可能。新疆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文化相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悠久的合作历史。周边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通过合作建立健全本区域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各国人员、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符合周边国家的利益和愿望。我区是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往的最前沿,近年来健康发展的上海合作组织为进一步发展中国新疆与各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广泛的基础,为新疆沿边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当前,我国边疆各省区正充分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沿边经济。如黑龙江省正积极建设沿黑龙江口岸群和沿乌苏里江口岸群,以此带动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吉林省正重点开发“图们江开发区”,以此作为建设“东北亚经济圈”的带动区;内蒙古在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大力发展对俄、对蒙的口岸经济;云南省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示范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更是举全区之力,大力推动包括越南等国在内的泛北部湾经济圈合作,并力求成为中国西南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新疆有33个沿边县市,在全国沿边开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多年来,我区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利用边境口岸和新亚欧大陆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进一步提出和实施构建沿边经济带的发展战略。这既是疆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区在新形势下寻求跨越式发展的突破性的战略选择,应该成为我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国大开放格局中力争率先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构建新疆沿边经济带的初步设想
(一)积极推动国家实施沿边经济带战略。构建新疆沿边经济带,要与国家宏观政策相衔接。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协调发展,在边疆地区实施了“兴边富民”工程;理论界也在探讨沿海与内陆边境地区经济完整对接、打造中国四周环状沿边经济圈、构筑“经济万里长城”问题。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边疆民族省份,更要有远见卓识,积极推动国家实施沿边经济带战略,可以协同各边疆省份向国家提出建议,希望国家像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那样,对全国的边疆经济带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当前,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设法拉动内需的新形势下,有可能采取更大力度的支持边疆发展的宏观战略。如能实现,新疆将可能是最大的受益地区之一。从而为新疆的边疆经济带发展创造优越的宏观政策环境。
(二)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寻求新疆沿边经济带的大发展。“上海合作组织”是我国发起并发挥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新疆作为中国唯一与各成员国和部分观察员国接壤的边疆大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可以说是“上海合作组织”在我国最密切相关并具有实质意义的省份。我区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上海合作组织的各个项目在我区做实,从而为我区沿边经济带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使我区真正成为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桥头堡和直接受惠区域。
(三)在向西开放上做好全疆整体区域规划。要制定整体的新疆沿边经济带发展规划,选择一些基础好、区位特殊、潜力大的地方优先发展,以喀什、伊犁、博州、塔城、阿勒泰等沿边开放城市和边境口岸为“窗口”,逐步形成一个由点到线的沿边开放带,作为构建沿边经济带的前沿;以乌鲁木齐、石河子、库尔勒、阿克苏(库车)等发展基础好的城市为基础,建设出口加工基地,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边疆经济增长极。喀什、伊宁区位优势突出,人口、资源都具有一定规模,依托腹地大,文化悠久丰富,在周边国家也都有相当影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在喀什、伊犁设立沿边经济特区,像发展沿海经济特区那样,给予特殊政策,增强其集聚和辐射能力,使其发展成为影响周边国家边境经济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把乌鲁木齐规划建设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门户中心城市,成为在中、西、南亚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四)创新政策环境。主要是通过特殊的政策帮助沿边地区加快发展。首先进一步放宽这些地方的对外开放权限,在比照过去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开发开放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激励沿边地区创造更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的政策环境,增强其经济活力。其次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减免、增加信贷、干部人才对口支援、加大投入等方式,解决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壮大沿边地区的综合实力。同时,加大力度促进已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督促沿边地区破除行政壁垒,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帮助沿边地区建立协商对话机制,促使沿边各地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五)改善沿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适应建设向西开放的沿边经济带要求,要对沿边地区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要把沿边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投入的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铁路、民航、通信、管道和电力、水利项目,为沿边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构筑基础平台。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快中—吉—乌铁路和中巴铁路筹建进展,规划中俄蒙哈阿尔泰山区域交通,为新疆向西
开放提供较为完善的交通条件,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改变沿边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为沿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六)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与内地的产业对接。我区要充分利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和地缘优势,大力推动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能源、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政策等重大领域的经济合作,扩大人员往来、信息交换和技术交流,大力发展周边贸易、相互投资,着力发展面向周边国家市场的外向型加工产业,充分利用新疆境内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企业的加工、开发能力,开展原油的进料加工等业务。促使新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领域和层次不断扩大,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一些传统产业和产品正趋于饱和,需要寻找出路;另一方面,我区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向西开放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我们要抓住沿海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机遇,做好“东联”文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沿海产业向新疆转移,实现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把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作为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通过开放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和社会条件等来增强吸引力,鼓励大企业在新疆发展,兼并我区企业或组建企业集团,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促使合作领域和层次不断扩大,以带动新疆经济发展。
(注:张先亮:新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戢广南:自治区社科联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