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材仓储物流基地一期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惠州港荃湾港区建材仓储物流基地一期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
荃湾建材仓储物流基地一期工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荃湾港区,弥补了现荃湾港区陆域堆场不足。拟建的建材交易仓储物流基地通过填海造地形成陆域面积共47万㎡。主要平面布置为生活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内布置有综合服务中心、变电所、生活污水收集池等,生产区有堆场作业区、维修场、维修车间、工具材料库等。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为海堤,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等级均为ⅱ级,总长度2908m。海堤软基处理固结后顶标高为+4.5m,海堤内侧边坡为1:1,堤顶外侧设置混凝土胸墙,海堤外侧设1:1.5的护面层,护面层从上到下分别为800~1000kg块石厚度为800mm,垫层块石厚度为400mm,二片石厚度为400mm。海堤内侧设一高2.1m,顶宽1m的子围堰,子围堰边坡为1:1,堤内侧回填高程为6.0m。吹填区内布置一条隔堰,隔堰为斜坡结构,堰顶高程为+6.3m,顶宽10m,隔堰两侧边坡为1:1,堤心采用开山石。隔堰为施工临时围堰,不对其进行地基处理,仅对其两边的填料高差进行限制。
工程填料采用附近荃湾港区煤码头一期工程疏浚泥,石料从附近购置。项目的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用海,海域使用申请面积为48.9214公顷。
2、工程分析
本工程施工对水质影响主要来自于海堤抛石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疏浚泥吹填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泥沙等。海堤抛石施工形成的悬浮泥沙的源强为1.71kg/s,海堤抛石等施工工期约2个月。所有围堰区的溢流从北部溢流口流出,正常工况下溢流口源强取0.097 kg/s,本工程吹填工期约4个月。
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厂区内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污水产生较少,均能及时收集后达标深海排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程非污染环境影响主要是:(1)填海工程建设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2)潮流场改变对地形地貌、冲淤环境影响;(3)填海对海洋生态的影响;(4)项目建设对防洪(潮)的影响。
3、环境质量现状综合。
重金属和石油烃的超标率均超过40%。
以第二类标准评价看,潮间带生物主要是铜、锌、石油类超标,分别为58%、75%、33%;超标倍数也较大,其中铜的最大超标倍数达13.12倍,锌最大超标倍数也达4.98,可见铜、锌在此区污染的严重性,个别样品中的铜(42%)、锌(8%)甚至已超三类生物标准。②枯水期(2012年1月)调查结果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调查海区涨潮各站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为24.7 mg/m3,退潮平均值为25.54 mg/m3。涨潮各站海洋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2.42×103 mg•c/(m2•d),退潮平均值为2.46×103 mg•c/(m2•d)。 浮游植物
调查海域共出现浮游植物3门29属81种,硅藻种类最多。调查海区各站的浮游植物平均个体数量为(29.01±35.67)×106cell/m3。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26±0.57,均匀度平均为0.49±0.13,丰度平均为1.88±0.47。 浮游动物
本次调查的浮游动物经镜检分析鉴定得共有10类65种,其中桡足类和水母类种类最多。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68.07 mg/m3,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数量为183.85ind/m3。各站位浮游动物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77、0.78、4.09。 底栖生物
共鉴定出底栖生物8大门类126种,其中软体动物种类数量最多。优势种有棒锥螺、美叶雪蛤、波纹巴非蛤和联珠蚶,平均栖息密度为125.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81.46g/m2。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77,丰度指数平均为2.48,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74。 潮间带生物
共鉴定出潮间带生物8大类58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主要优势种为咬齿牡蛎。潮间带生物平均栖息密度为1106.5ind/m2,平均生物量为5175.00g/m2。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极不均匀。
生物体质量分析
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底栖鱼类仅pb含量超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超标率为50%,鱼类体内其它污染因子均未超标。底栖贝类pb和cd含量超贝类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超标率分别达100%和80%,贝类体内其它污染因子均未超标。底栖软体类内所有评价因子均未超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软体类生物质量状况良好。
评价结果显示,贝类体内除石油烃未超贝类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外,其它因子均超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其中,pb、cu、cd 和zn普遍超标,超标率达80%以上,pb超标最为严重。(4)渔业资源
2008年12月和2009年5月调查
大亚湾调查海区内共捕获游泳生物90种,其中鱼类出现54种,甲壳类33种,头足类3种。鱼类54种分隶于11目33科。甲壳类33种分属2目11科18属。头足类3种分属3目3科3属。
2008年12月游泳生物的平均渔获率为593.84 kg/h,其中鱼类的平均渔获率为583.45 kg/h,甲壳类为2.06 kg/h,头足类为8.33 kg/h,鱼类占游泳生物的98.25%。2009年5月游泳生物的平均渔获率为151.37 kg/h,其中鱼类的平均渔获率为143.83 kg/h,甲壳类为1.62 kg/h,头足类5.92 kg/h,鱼类占游泳生物的95.97%。渔获率2008年12月高于2009年5月。大亚湾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为633.35 kg/km2,其中鱼类为601.80 kg/km2,甲壳类为6.78 kg/km2,头足类为24.77 kg/km2。 历史调查资料
根据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 2个季节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调查范围内共捕获游泳生物59种,其中鱼类40种,虾类、蟹类、虾蛄类和头足类分别为4种、5种、3种和7种。游泳生物平均渔获率为593.85kg•h-1。大亚湾北部目前游泳生物的平均资源密度为4138.796kg•km-2。各类群中鱼类、虾类、蟹类、虾蛄类和头足类的资源密度分别为4066.377kg•km-
2、8.646kg•km-
2、5.160kg•km-
2、1.283kg•km-2和57.330kg•km-2。(5)鱼卵仔鱼
2012年1月调查采集的鱼卵仔鱼样品共有14个种类。鱼卵平均密度变化范围为(0~9.50)ind/m3,变化幅度较大。本次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132尾,仔稚鱼密度变化范围为(0~1.50)ind/m3。出现数量较多的种类有鲻科、小沙丁鱼属和黄鳍鲷等。
2008年12月调查经鉴定,出现的鱼卵仔鱼种类有9种。本次调查鱼卵数量以斑鰶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77.4%,本次调查共采到的鱼卵数量为969粒,仔鱼为41尾。鱼卵平均密度为522个/1000m3,仔鱼平均密度为20尾/1000m3。
2008年3月调查出现的鱼卵仔鱼种类有11种,经济种类主要有鲷科、斑鰶、褐菖鲉、前鳞鲻、多鳞鱚、鲬和舌鳎科等7种。本次调查共采到鱼卵3,438粒,仔鱼72尾。以鲷科、斑鰶和褐菖鲉3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调查海域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261粒/1000m3,仔鱼平均密度为26尾/1000m3。
4、环境影响预测综合分析与评价(1)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本海区水动力较弱,多数区域流速皆在0.2m/s范围内。当本项目完工后,项目北侧水域流速有所增强,而东侧和南侧水域略有减弱。当考虑周边项目的共同影响时,北侧流速增强的趋势更显著,流速可达0.3m/s,而东侧和南侧同样为流速减弱。该区波浪条件较弱,工程填海后对波浪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
工程竣工后,在工程北侧区域由于束流作用使得流速有所增强,最大冲刷强度约5cm,而往东侧延伸冲刷趋势逐渐减弱。在填海区东侧与纯洲之间水域基本体现为淤积趋势,但量级较小,不超过4cm。在填海区南侧则体现为较明显的淤积效果,年淤积厚度约3-4.5cm。再往南接近沙鱼洲处则淤积逐渐减弱。(3)对水质环境影响
海堤施工以及吹填溢流作业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海域污染的范围主要是工程周边1km范围内海域。高浓度中心点主要分布在填海区南侧和西侧,而10mg/l包络线主要往东北向扩散较远,10mg/l的包络线面积为2.07km2,对东向影响最远距离为1.05km。对工程1.5km以外的水域影响非常小,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这种影响也就随之结束。
本工程园区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和场地的排水采用生产、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本项目产生的污废水将直接输送至石化区中海油现有污水厂处理达标后,通过海底排污管线深海排放至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外。可见,本项目营运对本工程附近海域的水质环境影响较小。
第二篇: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 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应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公示。但由于本项目报告书第四章 环境现状监测、第九章公众参等相关内容涉及商业机密、个人机密,内 容保密,不予公示。公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删减后的《公示本》内容 为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I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II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总
论..........................................4
1.1 项目背景....................................................4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4 1.3 国内外城市滨河生态建设及发展趋势............................5 1.4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6 1.5 编制依据....................................................8 1.6 评价原则与目的.............................................11 1.7 评价标准...................................................12 1.8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14 1.9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16 1.10 项目沿线及周边环境现状....................................18 1.11 项目区域锦江现状及周边基础设施现状........................24 1.12 环境保护目标..............................................29 1.13 评价重点..................................................30 1.14 评价时段..................................................30 1.15 评价程序..................................................30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2
2.1 工程介绍...................................................32
2.2 工程所需原辅材料及施工机械.................................53 2.3 项目施工组织...............................................54 2.4 项目土石方平衡分析.........................................59 2.5 施工流程及产污分析.........................................62 2.6 施工期工程产污分析及治理措施...............................69 2.7 运营期产污分析及治理措施...................................77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III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83
3.1 自然环境概况...............................................83 3.2 社会环境简况...............................................94 3.3天府新区简介................................................96 3.4 区域基础设施简介..........................................103
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5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05 4.2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106 4.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07 4.4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09
第五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113
5.1 项目施工期影响回顾性分析..................................113 5.2 工程占地与征地拆迁........................................115 5.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16 5.4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118 5.5 施工期废气影响分析........................................122 5.6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25 5.7 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126 5.8 施工期交通影响分析........................................127 5.9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28
第六章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130
6.1 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30 6.2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影响分析.................................130 6.3 景观影响分析..............................................137 6.4 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137 6.5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3 6.6 固体废弃物影响预测与评价..................................145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7
7.1 对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47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IV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7.2 对水生生态的环境影响分析.....................................................................149 7.3 生态修复工程生态影响分析.....................................................................150 7.4 水土流失预测及影响分析.........................................................................151
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154
8.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154 8.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159 8.3 预期治理效果..............................................160 8.4 环保设施组成及投资估算....................................162
第九章
公众参与......................................163
9.1 公众参与目的..............................................163 9.2 公众参与方式..............................................163 9.3 公众参与范围及对象........................................164 9.4 公众参与时间及内容........................................164 9.5 公参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175 9.6 结论......................................................179
第十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80
10.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80 10.2 环境损益分析.............................................180 10.3 工程环境损失.............................................182 10.4 损益分析结论.............................................183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184
11.1 环境管理.................................................184 11.2 环境监理.................................................186
第十二章
评价结论及建议..............................196
12.1结论......................................................196 12.2 建议.....................................................200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V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VI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
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2014年11月《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经国务院批准下发。天府新区 成都片区拥有―天府之国‖最突出的自然禀赋,生态本底优越,河流水 系发达,成都的母亲河锦江贯穿全境。根据《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其生态用地约占规划总面积的60%,天府新区在规划之初便确立了山、水、田、林环绕的生态格局。
随着天府新区的获批及区内建设工作接撞而至的展开,锦江天府新
区河段的生态建设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锦江天府新区河段迫切需要通 过整治和改造来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以满足区 域人群对滨河生态走廊及高品质城市生活环境的追求。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作为天府新区―一城、一区、一带‖近
期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改善目前锦江天府新区河段内存在的河道 较窄、防洪能力较弱、两岸雨污未完全分流、河道水质较差等问题。项 目实行―新老结合‖的建设理念,针对现状河道所存在的问题实施截污、拓宽河道、加固堤岸等河道整治工程,旨在改变河道旧貌;在河道整治 工程的基础上新建水工工程、绿化景观工程、道路工程,旨在打造河道 新颜。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锦江天府新区河段内河道现状,完善区域
市政设施基础条件,对实现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打造锦江生活休闲城市 生态带有着积极的意义,为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更 加绿色环保的自然环境。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核心区-天府新城内,建设单位为天府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区成都土地储备中心,工程总投资约42.8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锦江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滨江路道路工程两部分,其中河道整治及景 观工程起点华牧路,终点蜀蓉大街西街,总长10.8km,建设内容主要包 括河道拓宽工程、堤岸防护工程、水工工程(新建3座橡胶坝景观水闸);绿 化景观工程(河道两岸绿化景观、人行步道、景观照明、雕塑等共计建设面积54
万m2);滨江路道路工程主要为沿锦江生态整治河道范围内两岸新建滨江
路,新建道路总长21.7 k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20~30m,设 计时速30km/小时,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配套建设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讯工程,其中排水工程,即截污工程,需沿河道两岸及滨江路 敷设总长15.8km的截污管道,截污管管径DN400~1500。
2013年11月,天府新区经济发展局以(天成管经审批[2013]5号
文)《关于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本工程 立项。2014年5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以(川交航计统便 [2014]97号文)审查通过了《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航道工程建设规划 方案》。2014年7月,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划建设局以(天成管规建 城函[2014]151号文)批准了《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行洪论 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2014年7月,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划建设 局以(天成管规建城函[2014]213号文)批准了《锦江生态带整治项 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
本项目在施工期、营运期将产生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物
及生态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本项目 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业主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 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受任务后,组织技术人员在对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环境质量监测、收集相关工程资 料及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则》的规定和要求,编制完成了《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 响报告书》,现上报审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
成都市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自
古便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金融和商贸重镇,近年来成长为中国中西部地区 商业最繁荣的城市之一。2011年成都天府新区成立,天府新区内的锦江 河道存在河道较窄,淤积严重,河堤高度偏低,部分河道不能满足防洪 要求,对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与天府新区 国际现代新城区的发展定位极不协调。
随着天府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
高现状锦江河道的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满足社会经济 发展需要,在满足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将锦江河段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生 态走廊,提高区域城市品质,改善两岸百姓工作及生活环境。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天府新区内的锦江河道存在河道较窄,淤积严重,河堤高度偏低,部分河道不能满足防洪要求,对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形成了 严重制约,与天府新区国际现代新城区的发展定位不协调。
1.2.1 项目建设是天府新区发展的需要
根据《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本项目所实施 的河道整治、交通梳理、污水截流、景观绿化等符合其水资源保护、城 市交通、水污染控制、生态绿地系统等方面的规划。
1.2.2 项目建设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1993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启动―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该工
程历时五年,完成了成都市中心城区段的整治。通过河道整治、污水治 理、道路建设、管网建设、安居工程、濒河绿化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整治,河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获得―联合国人 居奖‖、―联合国最佳范例奖‖和―地方首创奖‖。它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 益三者有机融合起来,展示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本项目为成都市中心城区下游段的整治工程,为―成都市府南河综合
整治工程‖的延续,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3 项目建设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随着天府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河道两岸城市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
快。现状河道淤积严重,部分河堤高度偏低,行洪能力不足10年一遇防 洪标准,该段河道若发生洪灾,将给天府新区的政治稳定、国民经济及 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因此,项目建设是提高现状锦江河道的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1.3 国内外城市滨河生态建设及发展趋势
1.3.1 锦江生态带整治符合当前国内外城市滨河生态建设理念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工程内容包括河道水工工程、沿线滨
江路道路建设工程、沿线截污工程、沿线绿化及景观示范工程、景观水 闸工程。项目的实施可整治河道、拦截污水、优化水质、梳理交通、打 造景观:①可发挥出锦江在天府新区城市公共生活中的游憩和景观作用; ②打造亲水河岸及景观注重了亲水空间的创造,重建了市民与水体的联 系;③梳理两岸交通重视了滨河带的可达性;④锦江生态带方案设计考 虑了周围建筑规划,强调了滨河带空间环境的整体行。这些均与国内外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城市滨河带的发展趋势一致。
1.4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1.4.1 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工程为河道治理、城市道路建设、景观绿化项目,根据《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发改委9号令),属于国家 鼓励类―第二条 水利‖中―
1、江河提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第 二十二条 城市基础设施‖中―
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2013年11月天府新区经济发展局以《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经济
发展局关于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天成管经 审批[2013]5号)同意本工程立项。
1.4.2 规划符合性分析
1、与《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的符合性分析
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
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其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其中的一城指本项目所处区域——天府新城。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中对―一
城‖的规划定位为:―集聚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成区域的生产组织和生活服务的主中心。‖本项目为生态建设类项目,项目 的建设将为天府新区创造一个更为宜居的生态环境,符合天府新区―宜业
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规划定位,且项目用地性质符合天府新区总
体规划中对天府新城的用地布局规划。
2、与《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体城市设
计》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体城市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计》,天府新城总体空间布局为―一轴一带三片六区‖。其中―一带‖即为锦 江生活休闲服务带,将打造成为城市的生态带、休闲旅游带和生活服务 带。本项目主要的工程建设内容即为锦江沿线的景观及绿化建设、河岸 整治等均属于规划中的锦江生活休闲服务带建设内容范围,项目建设符 合《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3、与《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直管区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符合性分析
根据《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直管区近期建设规划方案》(2013年8月),―一区、一城、一带、两镇‖的规划建设是未来五年天府新区直管区的 发展重点和确保实现即期增长的主要抓手。其中,―一带‖即锦江生态带,定位为是具有居住、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现代都市功能的生态保 护和生态建设样板区。
该规划方案对锦江生态带的规划建设明确提出相应要求:
锦江河面拓宽至160米;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通过筑坝拦水提升水
面;并对排污进行全面治理;依托锦江两岸规划滨江道路,与周边地区 城市道路形成一体化路网,保障生态带与周边区域联系的顺畅;依托锦 江生态发展轴,结合两侧绿带及主题公园,形成―串珠状‖绿地系统。
本项目主要的工程内容即为锦江河道拓宽及河岸整治、沿线滨江路
建设、截污管网建设及景观示范带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天府新区成都 片区直管区近期建设规划方案》。
4、与《成都市城市防洪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成都市城市防洪规划(2001~2020年)》,成都市要在2020年
完成锦江等河道整治,打造抵御200年一遇的防洪工程。本项目建设按该 防洪规划进行改造使其达到2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符合防洪规划。
5、与《锦江生态整治项目航道工程规划方案》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锦江生态整治项目航道工程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航道工程规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范方案》‖)可知,锦江评价河段内的开发建设任务主要为:―一是通过疏浚
和整治提高河段的防洪能力;二是结合天府新区规划和城市生态定位打造沿河生态 景观;三是通过梯级趋化改善通航条件,满足航运需要。‖本项目的建设紧紧围
绕《航道工程规划方案》的建设任务所展开,项目设计航道等级为V级,符合航道工程规划方案的建设标准。
综上,项目与《锦江生态整治项目航道工程规划方案》总体相符。
1.5 编制依据
1.5.1 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
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起实施;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1.5.2 国家政策条例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
5号;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发改委
9号令);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起实施;
(6)《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
(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07]37号;
(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
发[2012]77号;
(1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
发[2012]98号;
(11)《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
(12)《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
1.5.3 地方政策条例
(1)《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9月24日起实施;
(2)《四川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40号),1994
年1月12日实施;
(3)《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川水发[2004]4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4)《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5)《四川省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6)《成都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1995年11月13日公布实施;
(7)《成都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
(8)《成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6年11
月1日起实施。
1.5.4 技术规范和标准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9)《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1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21)《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
1.5.5 其他相关文件
(1)《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关于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
期)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天成管经审批[2013]5号);
(2)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府新区锦江生态整治项目实施
方案设计报告》;
(3)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关于天府新区成都土地储备
中心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执行环境标准的批复》(天成管经环复 [2014]7号);
(4)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重大
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议纪要》(2014-17号);
(5)《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四川省
水环境监测中心);
(6)《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7)《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
评价报告》(成都君智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6 评价原则与目的
1.6.1 评价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应体现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与区域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减缓
环境影响、生态保护的原则。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1.6.2 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方针,通过对
工程影响涉及区域的环境现状调查、现状监测,在掌握锦江河道及周边 环境现状与存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特点,预测和分析工 程建设对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工程建设 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减免措施,以求将不 利的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使项目建设与区域规划的建设相协调,促进工程涉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取得最佳的社会、环境和经济 综合效益。并为项目决策、工程设计、环境监理、环境管理及环境规划 提供科学依据。
1.7 评价标准
1.7.1 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
本项目涉及的锦江河段为华牧路至正兴镇河段,该河段执行《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域水质标准,锦江正兴镇以下 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1。
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Ⅲ类水域标准(锦江华牧路至正兴镇河段)Ⅳ类水域标准(锦江正兴镇以下河段)pH(无量纲)6~9 6~9 2 BOD5(mg/l)≤4 ≤6 3 CODcr(mg/l)≤20 ≤30 4 DO(mg/l)≥5 ≥3 5 TP(mg/l)≤0.2 ≤0.3 6 NH3-N ≤1.0 ≤1.5 石油类 ≤0.05 ≤0.5 粪大肠杆菌 ≤10000个/l ≤20000个/l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2、声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为规划的声环境2类区,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执行《声
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及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具体标准 值见表1-2。
表1-2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2类区域 60 50 4a类区域 70 55
第一排临街建筑距离道路红线中心线30±5米以内执行4a标准,30±5米以外执行2类标准。
3、环境空气
项目评价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
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3。
表1-3 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mg/m3)
评价标准平均时间 SO2 NO2 PM10 PM2.5
年平均 0.060 0.040 0.070 0.035
二级
24小时平均 0.150 0.080 0.150 0.075 1小时平均 0.500 0.200 / /
4、地下水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
表1-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指标 Ⅲ类水域标准
pH(无量纲)6~9 溶解氧 ≥5 BOD5 ≤4 COD ≤20 NH3-N ≤1.0 石油类 ≤0.05
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1、废水
施工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见
表1-5。
表1-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评价因子 pH BOD5 CODcr SS NH3-N 标准 6~9 300 500 400-
2、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标准值见表1-6。
表1-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55
营运期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4a类 标准,见表1-7。
表1-7 营运期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类 60 50 4a类 70 55
3、废气
施工期和营运期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见表1-8。
表1-8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m3
污染物 SO2 氮氧化物 PM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
0.40 0.12 1.0
1.8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项目工程特点、建设地区环境特征,本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重点见表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9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重点一览表
序号 环境
要素 环境
空气声环境 地表水 环境 地下水 环境 生态
环境
依
据
评价
等级
评价范围 评价重点
营运期废气主要为道路汽车尾气,Pmax<10%或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施工期扬尘影响,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导则-大气环境》
三级 项目占地范围及临时用地周边营运期道路汽车尾
(HJ2.2-2008)
200m
气影响
项目所在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施工期施工机械噪 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在3~5dB(A)。
导则-声环境》
二级 项目占地范围及临时用地周边200m
声,营运期交通车
(HJ2.4-2009)
辆噪声
1、锦江项目生态整治河段
施工期、营运期仅排放少量生活污水,污水水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10.5km(华阳第一污水厂下游5km
复杂程度简单,污水经管网收集后至污水处理厂,导则-地面水环境》
三级
河段范围已包含在该范围之内);
施工期对地表水水
不直接排放至地表水
(HJ/T2.3-93)
2、锦江毛家湾污水厂排污口下
质的干扰
游5km河段
工程基础开挖较浅,不抽取地下水,不会引起地
调查区域水文地质 下水位变化,属于I类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情况,评价项目的 能为中,含水层易受污染。地下水环境不敏感,导则-地下水环境》
三级
以项目占地为中心周围20 km2
范围
建设对区域地下水 项目污水排放量小
(HJ610-2011)
环境的影响,以定
性分析为主
调查区域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现状,评价项目对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
导则-生态影响》 三级 项目占地范围及临时用地周边区域生态环境所造(HJ19-2011)
500m
成影响及保护措 施,应定性分析为
主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
1.9.1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期
施工期环境影响随施工的结束而结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如下:
①自然环境影响:施工扬尘、施工设备噪声、施工期生活废水、废
气、弃土、造成短暂的局部环境影响。
②生态环境影响:占用土地、破坏地表结构,使局部水土流失强度
增加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及城市景观的影响;对陆生、水生生物的影响。
③社会环境影响:区域经济带来影响。
(2)营运期
营运期主要影响如下:
①自然环境影响:道路中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及扬尘对大气环境 的影响;汽车运行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②生态环境影响:对地表结构、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造成的影响。
③社会环境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1.9.2 环境影响识别
1、环境影响要素分析及识别
项目建设对环境存在正面与负面影响两方面,其影响程度又有长期
与短期、可逆与不可逆的差别,采用矩阵识别法对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 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见表1-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10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一览表
环境影响筛选
子项目名称
生态环境 水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固体废物 社会经济 居民生活
河道水 施工期-2S-2S-1S-1S-2S /-1S 工工程
营运期 +2L +3L / / / +1L +2L 水闸
施工期-2S-2S-1S-1S-2S /-1S 工程
营运期 +2L +2L / / / +1L +2L 滨江路 施工期-1S-1S-1S-1S-2S /-1S 工程
营运期 +2L +1L-1L-1L / +3L +3L 截污
施工期-1S-1S-1S-1S-2S /-1S 工程
营运期 +3L +3L / / / +3L +3L 景观
施工期-1S-1S-1S-1S-2S /-1S 工程
营运期 +2L +1L +1L /-1L / +2L
注:+表示正面影响,-表示负面影响;1表示影响程度较小,2表示影响程度中等,3表示影响程 度较大;L表示长期影响,S表示短期影响。
2、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对项目的工程分析、所在区域各环境要素的特征以及存在的环
境问题,确定的评价因子见下表。
表1-11 评价因子一览表
环境因素 评 价 因 子
生态环境 占用土地、水土流失、陆生植物、水生生物
水环境 CODcr、NH3-N、SS 大气环境 TSP、H2S、NH3
声环境 LAeqdB(A)
固体废弃物 弃土渣、生活垃圾、植物垃圾
社会环境 拆迁安置、人群健康、土地利用、景观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1.10 项目沿线及周边环境现状
1.10.1 锦江沿线及拟建道路沿线外环境现状
项目总长为10.8km,起点为已建的华牧路,终点为已建的铁路货运 外绕线。
经现场踏勘,项目沿线用地原为农田,现已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沿线土地主要为待建设的空地和部分已建、在建或待建的房地产项目,外环境关系相对简单。
沿线从起点华牧路往南依次为心怡紫晶城住宅楼、河畔新世界一期 住宅楼、和泓半山住宅楼、建发浅水湾住宅区、正兴镇大安小区、龙祥 家园等居住为主的房地产项目。
项目外环境关系图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1-1 项目外环境关系图
项目周边现状照片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心怡紫晶城
河畔新世界
项目起点牧华路大桥 起点处
锦江
洗瓦堰
锦江东岸华阳污水厂 洗瓦堰汇入锦江处
华阳污水厂
锦江
锦江现状 锦江东岸老成仁路
锦江西岸鹤林村农户(2013.12,现已拆迁)锦江西岸现代五项体育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锦江东岸和泓半山楼盘 成都LEMAN国际学校
水泥厂(已停运)
锦江东岸建发浅水湾楼盘 锦江东岸已停运的水泥厂现状
锦江西岸龙祥家园 正兴镇污水处理站
钓鱼嘴村农户(2013.12,现已拆迁)火石岩村农户(2013.12,现已拆迁)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铁路货运外绕线
毛家湾污水处理
厂
铁路货运外绕线 毛家湾污水处理厂
图1-2 项目周边现状
1.10.2 景观水闸外环境关系现状
项目在锦江上拟建设3座景观水闸,采用橡胶闸结构形式,宽度均 为152m。
1#景观闸布置在和泓半山楼盘北侧约380m处;
2#景观闸布置在正公路现状锦江桥上游约100m处;
3#景观闸布置在毛家湾污水处理厂上游约100m处。
3座水闸现状外环境关系图如下。
图1-3 1#水闸外环境关系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1-4 2#、3#水闸外环境关系图
3座水闸及周边现状情况如下。
1#水闸
1#闸位置现状 1#闸南侧
和泓半山楼盘
2#水闸
2#闸位置现状 1#闸西南侧
建发浅水湾楼盘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毛家湾污水处理厂
3#水闸
3#闸位置现状 3#闸西南侧
毛家湾污水处理厂
图1-5 水闸拟建地及周边现状
1.11 项目区域锦江现状及周边基础设施现状
1.11.1 河流现状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河道水工工程起点为华牧路,终点为 铁路货运外绕线段,河道总长10.8km,全河段中华牧路下游约2.6km左 岸河堤为已建,其余基本为天然河道,整个河段断面狭窄,现状河宽约 60~80m,防洪问题突出。
锦江生态带高程总体态势是―北高南低,中间低两侧高‖。从华牧路
至货运外绕线,锦江生态带高程逐步降低,沿河两岸低,从河岸往东西 两侧延伸高程逐渐增加。北部区域地形总体上比较平坦,南部区域有比 较明显的丘陵地貌。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起点 华牧路段 已建人工河堤(河畔新世界段)
华阳污水处理厂
华阳污水处理厂段
河床淤积
老成仁路段 云龙湾段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代五项体育段
正公路段 正公路段
河床淤积
鱼嘴湾段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铁路货运外绕线
终点附近终点附近
图1-6 项目所在段锦江现状
1.11.2 项目沿线市政道路现状
目前,项目区段的河岸两侧已修建了部分市政道路,分别为河畔新
世界段的滨江路、老成仁路段滨江路、现代五项公园段滨江路、建发浅 水湾段滨江路,总长约7.7km,道路宽度20~30m不等。
河畔新世界段的滨江路
老成仁路段滨江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代五项公园段滨江路
建发浅水湾段滨江路
图1-7 区域滨江路现状
1.11.3 项目沿线市政管网建设及污水排放现状
目前锦江两岸排水管网尚未完善,部分已开发区域的污水通过现有 的污水干管排至华阳污水厂及毛家湾污水厂。其余农村及乡镇的污水均 通过农村的旱厕处置或散排至锦江。
图1-8 锦江沿岸排污现状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1.12 环境保护目标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在地重要的水生、陆生动植物,包括鱼 类、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陆生植物、陆生动物及其生境。
(2)水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锦江。
(3)大气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锦江沿岸已建楼盘住户。目前华阳街办及正兴镇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
项目所在地外环境关系较简单,无大的环境制约因素,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
号 保护目标
相对
方位
层数及
高度
与滨江路
最近距离 性质 规模 保护等级
(m)心怡紫晶城住宅楼 东 32F,105m 10 住宅 1000人河畔新世界一期住宅楼 东 30F,99m 10 住宅 2500人和泓半山 住宅区 东 3F,10m 70 住宅 800人正兴镇 大安小区 东 6F,20m 30 住宅 500人 建发浅水湾 住宅区
(在建)
4F,13m
西 住宅 2000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
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
准 正兴镇场镇 东 2-6F,6.6-20m 10~1800 商住 2000人龙祥家园 小区 西 6F,20m 80 住宅 1500人 滨江路沿线 规划拟建的 居住区
滨江 路两 侧
/ 10 住宅 / 锦江 /
农灌、排洪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Ⅳ
类标准 10 洗瓦堰
1.13 评价重点
(1)水工工程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2)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14 评价时段
(1)施工期:2014年11月~2015年12月。
(2)运营期:2016年1月~。
1.15 评价程序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下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委托书
工程区环境状况的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
确定环境问题及环境因子环境保护目标
公 众 声环境现状调参 查与评价 与
环境影响因子的筛选
现场调查与监测分析工程分析
大气环境现状 自然环境与生 水环境和固体 社会 调查与评价
态现状调查与
废物现状调查 评价 与评价
经济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资料收集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四川省环保厅审查
图1-9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类比调查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1 工程介绍
2.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
建设地点:成都市天府新区
建设单位:天府新区成都土地储备中心
建设性质:新建
投
资:42.8亿元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锦江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滨江路 道路工程两部分,其中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起点华牧路,终点蜀蓉大 街西街,总长10.8km,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道拓宽工程、堤岸防护工
程、水工工程(新建3座橡胶坝景观水闸);绿化景观工程(河道两岸绿化景
观、人行步道、景观照明、雕塑等共计建设面积54万m2);滨江路道路工程主
要为沿锦江生态整治河道范围内两岸新建滨江路,新建道路总长21.7 k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20~30m,设计时速30km/小时,道 路等级为城市支路,配套建设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讯工程,其中排水工程,即截污工程,需沿河道两岸及滨江路敷设总长15.8km 的截污管道,截污管管径DN400~1500。
2.1.2 工程现状回顾
项目已于2014年5月开工,预计2015年6月完工。工程施工进
度情况见表2-1,施工现场照片见图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2-1
项目施工进度情况一览表
序号 工程内容 进度
河道 水工 工程 河道工程
河道 景观 工程滨江路 道路工程
河道扩宽工程 30% 堤岸防护工程 30% 橡胶坝水闸工程 20% 绿化景观工程 0% 道路修建工程 20% 配套管网工程 0% 拆迁工程 100%
起点牧华路段施工现状 1#水闸施工现状
在建2#水闸 在建3#水闸
2#水闸施工现状 3#水闸施工现状
图2-1 施工现场照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表2-1可知,目前锦江生态整治项目拆迁工程已基本完成,堤岸
防护工程、河道拓宽工程均已完成30%;橡胶坝水闸工程已完成20%; 道路修建工程已完成20%,配套管网工程、绿化景观工程等均未开工 建设。
鉴于本项目已开工建设,本次评价为补充环评,将对施工期的环
境影响分析做回顾性评价,详见报告书第5章。
2.1.3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组成及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下表所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2-2 项目组成表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
组成 主体工程分类 建设内容及规模
环境问题
施工期 运营期
河道拓宽工程 拓宽10.8km河道,河道蓝线宽200m,满足锦江
新建亲水护岸,沿河道两岸建设堤岸防护工程,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河道整 堤岸防护工程
总长22km,分三级平台,一级为亲水平台、二级
治及景 为硬质护岸,三级为柔性护坡
观工程
水工工程 新建橡胶坝水闸3座,形成160m宽景观水面
绿化景观工程 新建都市水岸景观,打造绿化景观、人行步道、景观照明、雕塑等,共计建设面积54万m2
道路
东岸 新建道路长度10.3km,宽20m ~30m,沥工程
青砼路面,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km/h
西岸 新建道路长度11.4km,宽20m ~30m,沥
青砼路面,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km/h
施工机
械噪 主体工 截污工程 沿两岸滨江路设置截污管,程
截污管长度15.8km,管径D400~1500 声、给水工程 沿两岸滨江路设置给水施工废 管,长度31.9km,管径D300~1000 水、滨江路 雨水工程 沿两岸滨江路设置雨水生活污 道路
管,长度13.1km,管径D300~1800 水、工程
电力工程 沿两岸滨江路设置电力管沟,长度21.7km 渣土、扬尘、通信工程 沿两岸滨江路设置通信管沟,长度21.7km
废气、植物垃 燃气工程 沿两岸滨江路设置燃气管线,长度21.7km 圾、正兴 沿线拆迁面积约4.4万m2,拆拆总户数约500户,生活垃
拆迁
镇
拆迁人口约1200人,圾
工程
华阳
街道
沿线拆迁面积约81.0万m2,拆拆总户数约617户,办
拆迁人口约2069人,临时施 共设置7处办公生活设施,6处机械停放场,总占地面积3.88万 工营地
m2,其中占用项目外临时用地1.57万m2
临时中 共设置3处,总占地面积8.15万m2,其中占用项目红线外临时用
临时施 转料场
地2.78万m2 工工程
临时施 2
工便道 新建临时施工便道9.55km,其中项目红线外临时用地4.3万m 临时
弃土场 设置于项目沿线,位于项目用地红线内
2.1.4 项目工程内容
2.1.4.1 锦江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
锦江河道工程起点华牧路,终点蜀蓉大街西街,总长10.8km,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洒漏
及满溢 废水、生活污 水、生活垃 圾、植物垃
圾、噪声、汽车尾气
/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设内容主要包括河道拓宽工程、护岸防护工程、水工工程(新建3座橡
胶坝景观水闸);绿化景观工程(河道两岸绿化景观、人行步道、景观照明、雕 塑等共计建设面积54万m2)。
1、河道拓宽工程
对10.8km的锦江河道进行拓宽,全河段形成 200m宽蓝线,满足 200年一遇防洪标准。拓宽后的河道典型断面效果如下图所示,河道拓 宽后各分段的断面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2-2 河道典型断面示意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2-3 拓宽后河道断面一栏表
序号 桩号范围 主要过流断面拓宽后指标 备注
左岸现状 河堤加固
段 1 K00+000~K02+600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左岸滩地宽10m,右岸滩地宽30m,常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 K02+600~K03+000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左岸滩地宽10m,右岸滩地宽30m,常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 1#闸前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70m,左岸结合成仁路挡
1#闸前成 3 K03+000~K03+400 墙设置滩地,右岸滩地宽30m,常水位高于10年一遇
仁路段
洪水位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约160m,左岸结合成仁路
1#闸前成 4 K03+400~K04+320 挡墙设置滩地,右岸滩地宽0~30m,常水位高于10年一
仁路段
遇洪水位K04+320~K05+000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两岸滩地对称布置,各20m,常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 1#闸后标准对称段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约160m,两岸滩地非对 1#闸后云 K05+000~K05+400 称布置,左岸滩地20~40m,右岸地宽度20~0m,右岸 龙湾扩大
为云龙湾扩大水域,常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
水面段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两岸滩地非对称
1#闸后右 7 K05+400~K05+600 布置,左岸滩地40m,右岸无滩地,右岸为山体高边坡,岸山体段
常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K05+600~K06+900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约160m,左岸滩地0~40m,右岸滩地宽0~20m,常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 2#闸前非标准段 K06+900~K07+400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两岸滩地对称布置,各20m,常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 2#闸后标准对称段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两岸滩地非对称 2#闸后正 K07+400~K08+200 布置,右岸滩地20m,左岸为正兴湾扩大水面,常水位 兴湾扩大
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
水面段K08+200~K09+000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两岸滩地对称布置,各20m,常水位低于10年一遇洪水位 2#闸后标准对称段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两岸滩地非对称 2#闸后鱼 K09+000~K09+400 布置,左岸滩地10~40m,右岸无滩地,右岸为鱼嘴扩 嘴扩大水
大水面,常水位高于10年一遇洪水位
面段K09+400~K09+840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两岸滩地对称布置,各20m,常水位高于10年一遇洪水位 3#闸前标准对称段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约160m 两岸滩地非对称 3#闸前山 K09+840~K10+770 布置,左岸滩地0~20m,右岸滩地0~20m,常水位高于 体非对称
10年一遇洪水位
段K10+770~K10+800 拓宽后蓝线宽度200m,主槽160m,两岸滩地非对称布置,左岸滩地10m,右岸30m 3#闸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2、堤岸防护工程
新建锦江两岸护岸长22km,分三级平台,分别为一级亲水平台、二级硬质护岸、三级柔性护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及河流特征,项目 采用的河堤驳岸形式包括以下4种。
表2-4 河堤驳岸形式及规模特点一览表
名称 规模及特点
复合式驳岸 充分利用开阔平坦的河岸现状地形,形成亲水平台、健康绿道、休闲广场、绿地景观、公建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式驳岸,总长9.6km 复合式中高驳 岸边现状地坪与河岸有一定高差、规划绿带较宽,采用复合式中高驳岸,岸
总长5.8km
复合式高驳岸 老成仁路等现状道路与河岸距离近、高差大,采自然山体驳岸 保存现状临河自然山体峭壁,形成用复合式高驳岸,总长2.8km
自然山体驳岸,增设人行栈道等慢行交通设施,现状改造驳岸总长0.9km
河道东岸河畔新世界段为已建河堤,对现状垂直驳岸进行改造,总长2.6km 其中使用规模最大的复合式驳岸和复合式中高驳岸横断面效果如
下图所示。
复合式驳岸
复合式中高驳岸
图2-3 典型驳岸横断面效果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河道拓宽及堤岸防护工程量见下表。
表2-5 拓宽工程、堤岸防护工程数量表
工程 分类 项目 单位 数量
土方开挖 m3 5428555
河道拓宽工程 墙背砂卵石回填 m3 89520
泥岩开挖(按挖方0.5%计)m3 27142 浅水湾段现状山体清除 m3 92770 墙前齿脚大卵石回填 m3 66600
锦
左岸C25挡墙 m3 16754 江
河 左岸C25护坡 m3 15732
道
堤岸防护工程
右岸C25挡墙 m3 26754
工
右岸C25护坡 m3 12492
程
现状水利设施拆除(钢筋砼桩)m3 1800 C25下河梯步 座 110
土石围堰填筑及拆除 m3 359400
其他临时工程 新建6m宽临时施工便道 Km 9.55
改建乡村道路 Km 4.5
4m宽临时贝雷桥(25m×3跨)座 1
3、河道水工工程
项目水工工程主要为新建橡胶坝水闸3座,以解决锦江枯期流量不足的现状,同时形成景观水面,保证河道的水景效果。
根据项目特点及该段锦江的防洪要求,本项目3座水闸工程等别为Ⅱ等,闸坝设计洪水重现期应为30~50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200年一遇。3座水闸相关设计基础参数及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2-6 水闸相关设计基础参数
编号 轴线位置 总宽度
设计坝高
正常蓄水位
设计内压 单跨坝袋 充水时间
放水时间
m
m
m
容积m3
h
h
1# K03+905 152m 4.5 460.544 6.3 2359 22 2 2# K06+200 152m 3.0 457.200 4.2 1049 10 2 3# K10+950 152m 4.5 455.356 6.3 2359 22 2
表2-7 1#橡胶坝建筑物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 单位 橡胶方案(推荐)
土方开挖 m³ 33400 石方开挖 m³ 63900 粘土回填 m³ 2600 砂砾石回填 m³ 6350 C15砼回填 m³ 2100 C25铺盖 m³ 1133 C25闸室段底板 m³ 4250 C15砼垫层 m³ 555 C25中墩 m³ 175 C25岸墙、翼墙 m³ 3636 C25消力池 m³ 2512.6 固结灌浆 m 1473 帷幕灌浆 m 657 M10浆砌卵石海幔 m³ 760 干砌卵石海幔 m³ 1330 抛石防冲槽 m³ 608 无纺透水土工布 m2 7874 砂砾石垫层 m³ 1581 橡胶止水带 m 580 φ80PVC排水管 m 438
钢筋制安 t 619 翻板闸 m2
橡胶坝袋 m2 2378 栏杆 m 160
外墙白色瓷砖贴面 m2 165
表2-8 2#橡胶坝建筑物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 单位 橡胶方案(推荐)
土方开挖 m³ 16953 石方开挖 m³ 43879 粘土回填 m³ 3524 砂砾石回填 m³ 4076 C15砼回填 m³ 0 C25铺盖 m³ 1150 C25闸室段底板 m³ 2797 C15砼垫层 m³ 321 C25中墩 m³ 108 C25岸墙、翼墙 m³ 2495 C25消力池 m³ 18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固结灌浆 m 1735 帷幕灌浆 m 629 M10浆砌卵石海幔 m³ 608 干砌卵石海幔 m³ 1101 抛石防冲槽 m³ 605 无纺透水土工布 m2 6071 砂砾石垫层 m³ 1106 橡胶止水带 m 500 φ80PVC排水管 m 667
钢筋制安 t 445
橡胶坝袋 m2 4225 栏杆 m 132
外墙白色瓷砖贴面 m2 104
表2-9
3#橡胶坝建筑物主要工程量表项目 单位 橡胶方案(推荐)
土方开挖 m³ 33379.2 石方开挖 m³ 63797.4 粘土回填 m³ 2571 砂砾石回填 m³ 6272.9 C15砼回填 m³ 808.5 C25铺盖 m³ 1508.3 C25闸室段底板 m³ 4224.3 C15砼垫层 m³ 554.8 C25中墩 m³ 161 C25岸墙、翼墙 m³ 3356.5 C25消力池 m³ 2512.6 固结灌浆 m 1473 帷幕灌浆 m 657 M10浆砌卵石海幔 m³ 760 干砌卵石海幔 m³ 1330 抛石防冲槽 m³ 608
无纺透水土工布 m2 7873.6 砂砾石垫层 m³ 1580.8 橡胶止水带 m 578 φ80PVC排水管 m 438.2
钢筋制安 t 618.62 橡胶坝袋 m2 2378.3 栏杆 m 170
外墙白色瓷砖贴面 m2 15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41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橡胶坝设置位置及参考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图2-4 项目橡胶坝工程位置图及效果图
橡胶坝主要建筑物设计:
1#闸坝挡水坝体采用橡胶坝,总宽度为152m,其中泄流坝孔采用
2孔布置,单孔净宽75m宽,坝孔总净宽150m;正常蓄水位460.544m,坝顶设计高程460.644m,设计坝高4.5m;闸底板采用宽顶堰型式,坝 底板顶高程456.144m,高于上游河床0.3m;闸室段下游消力池长 22.5m,深1.5m;消力池下游设两段海幔,水平段长10m。
2#闸坝挡水坝体采用橡胶坝,总宽度为152m,其中泄流坝孔采用
2孔布置,单孔净宽75m宽,坝孔总净宽150m;正常蓄水位457.200m,坝顶设计高程457.300m,设计坝高3.0m;闸底板采用宽顶堰型式,坝 底板顶高程454.300m,高于上游河床0.3m,底板长(顺水流方向)11.0m; 闸室段上游设防渗铺盖长10m,厚0.4m;闸室段下游消力池长18.5m,42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深1.5m;消力池下游设两段海幔,水平段长8m,采用0.5m厚M10浆 砌卵石砌筑,倾斜段长12m,与下游河床顺接;海漫后设防冲槽,深 1.0m,防冲槽底宽2.0m。
3#闸坝挡水坝体采用橡胶坝,总宽度为152m,其中泄流坝孔采用
2孔布置,单孔净宽75m宽,坝孔总净宽150m;正常蓄水位455.356m,坝顶设计高程455.456m,设计坝高4.5m;闸底板采用宽顶堰型式,坝 底板顶高程450.956m,高于上游河床0.3m,底板长(顺水流方向)16.0m; 闸室段下游消力池长22.5m,深1.5m;消力池下游设两段海幔,水平段长10m,倾斜段长15m,与下游河床顺接;海漫后设防冲槽,深1.0m,防冲槽底宽2.0m。
坝袋设计:
结合锦江上游成都中心城区所建橡胶坝均为充水式橡胶坝,运行
稳定、管理经验丰富,项目三座橡胶坝均采用充水式,均采用螺栓压 板式锚固,并采用上下游双线进行锚固。
本工程三座橡胶坝坝袋型号选择如下表。
表2-10
橡胶坝坝袋结构选择表
橡胶 坝 径向计算强 度(KN/m)
径向设计 强度(KN/m)
纬向设计强度
(KN/m)
坝袋型号
型号 经/纬
胶布强度(KN/m)
1#坝 89.394 715.2 357.6 JBD4.5-280-3 J280140-3 840/420 2#坝 39.731 317.9 159.0 JBD3.0-180-2 J18090-2 360/180 3#坝 89.394 715.2 357.6 JBD4.5-280-3 J280140-3 840/420
通航设计:
1#橡胶坝处船闸布置在河道右岸,2#、3#橡胶坝处船闸布置在河
道左岸。锦江九眼桥至华阳段航运等级为VI级航道,华阳至黄龙溪段 等级为V级航道。本工程河段处于华阳至黄龙溪之间,船闸宽度为12m,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景观闸尾水深度按不小于1.4m进行控制。
鉴于本河段近年处于停航状态,通航船闸仅作为远期条件进行预
留,暂不实施。通航船闸具体实施方案建设单位将另行进行专项设计,本环评仅做简单介绍,不做重点评价。
4、绿化景观工程
建设锦江两岸景观绿地面积54万m2,建设内容包括水景工程、步
道广场工程、绿化工程、配套的景观照明、座椅、亭廊、垃圾桶、雕 塑等。绿化和景观工程效果图如下。
图2-5-1 景观工程(东岸)局部效果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第三篇: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叶县双汇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基本编制完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向公众公开环境保护信息,具体如下: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 行业类别:A320 猪的饲养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叶县双汇牧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场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叶县境内。其中仔猪场位于叶县夏李乡国营畜牧场,占地面积为667000平方米(合1000亩),周围主要为荒坡地,附近村庄主要有温庄、蛮子营。15万头育肥猪场位于保安镇花山吴村与杨令庄村交界处,占地面积为400200平方米(合600亩),周围主要为农田和荒地,附近村庄主要有程庄、褚桃李、花山吴。5万头育肥场拟建项目位于杨令庄村西边,占地面积为93338平方米(合140亩),在15万头育肥场西南约1km处,附近村庄主要有杨令庄、曹沟、高老庄。建设规模:
20万头仔猪场生产规模:总存栏母猪10000头,每头母猪年提供7.5公斤上市猪20头,满产后年出栏仔猪20万头。装机容量140kw沼气发电机组2台,年发电380.8万kwh。20万头商品育肥猪场生产规模:总存栏育肥猪77821头,提供110公斤肥猪满产后年出栏肉猪20万头。装机容量400kw沼气发电机组2台,年发电593.6万kwh。项目总投资:16054万元
二、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
1、废气
项目燃煤锅炉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SO2、烟尘,在采取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处理后,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要求,实现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沼气采用脱硫剂脱硫后。H2S的去除率可达到可达到90%以上,经脱硫后SO2产生浓度为64mg/m,烟尘产生浓度为28mg/m。燃烧废气均经15m高排气筒直接排放,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要求,实现达标排放。
项目猪舍、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其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污染因子为NH3和H2S。本评价依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中的推荐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经计算,仔猪场和育肥场均无超标点,影响范围主要在猪场范围内。其恶臭在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是猪场粪污,生活污水汇入猪场粪污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33仔猪场混合废水产生量为77027.4t/a,主要污染因子有COD、BOD5、SS、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等。COD浓度为15140mg/L,BOD5浓度为7562mg/L,SS浓度为14188mg/L。采取厌氧发酵和SBR深度处理后,污水水质能够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进入36000m
3污水贮存池进行储存,待灌溉季节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施肥。不会对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育肥场混合废水产生量为237169.9t/a,主要污染因子有COD、BOD5、SS、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等。COD浓度为15722mg/L,BOD5浓度为7858.5mg/L,SS浓度为14738mg/L。对水泡粪采用水力筛进行固液分离,浓粪采用以CSTR厌氧反应器为核心的厌氧发酵处理工艺、稀粪水及CSTR处理后的溢流清液采用“UASB+SBR” 处理后进入污水贮存池。处理后,污水水质能够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进入145000m污水贮存池进行储存,待灌溉季节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施肥。不会对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噪声
仔猪场和育肥场的噪声源相同,主要噪声源均为发电机组、喂料设备、泵房、风机等设备,根据类比调查,发电机组噪声源强在115dB(A),泵、风机、喂料设备源强为80~95dB(A)。在采取基础减震、消声、隔声等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由于项目位于农村地区,距离敏感点较远,不会对居民产生明显影响。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锅炉炉渣及生活垃圾,在场内定点集中堆存,及时运往附近村镇垃圾填埋场。猪粪沼渣、污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病死猪蒸煮后残余的骨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元素,外售至有机肥加工厂进行有机肥加工,最终还田。病死猪采用高温高压蒸煮系统进行处置,蒸煮后融化的肉液返回猪粪污的厌氧发酵系统,残余的骨渣可作为有机肥料同沼渣一起处置。因此,在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的前提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三、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1)产业政策方面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有关规定,本工程内容未列入限制类和淘汰类之中。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2)规划相符性
该项目建设不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符合叶县土地建设规划、叶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厂址可行性
项目所用土地与河南叶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法的投资协议书,项目用地符合相关规定。
另外,项目设置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目前仔猪场在500m的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而距离育肥场最近的村庄为南边330米的杨令庄村的一个小自然村,约有十户居民,根据保安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杨令庄所有自然村向程庄自然村集中居中,目前正在实施中,待该村搬迁结束后方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四、清洁生产方面
本项目所需饲料是由双汇技术中心提供各阶段的饲料营养水平,然后由双汇饲料进行加工,针对性强,配方合理,转化率高,确保饲料的清洁性、营养型和安全性,避免了由原料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属清洁原料。
本工程实行的是集约化养殖,有利于各种废物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可以很好的避免因散养造成的面源污染。猪场粪污采取厌氧发酵制沼气,沼气用于发电,沼液进一步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沼渣外售有机肥厂进行有机肥加工,污染物产生量较少,符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
五、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产生沼气采取脱硫、脱水后通过阻火器后进入贮气柜,用于发电机发电。沼气系统各构筑物和设备之间通过连锁控制,真正联合成一整体系统,更进一步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行。综合各方面分析,评价认为工程沼气利用风险水平很低,其风险水平达到可接受水平。但根据工程特点,公司应对于项目中产生的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畜禽传染病采取“预防为主”的畜禽防疫方针,通过加强检疫、免疫接种、疫病预防的控制途径预防疫病的发生。同时,企业应采取严格的畜禽规范化管理措施,其疾病控制能力将大大提高。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工程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在认真落实工程设计和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可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的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K2Cr2O7+6 Fe(NH4)2(SO4)2+7H2SO4=3Fe2(SO4)3+6(NH4)2SO4+Cr2(SO4)3+ K2SO4+7H2O.(2),根据上面式子: K2Cr2O7~6Fe(NH4)2(SO4)2 1
x
0.1*12/1000 所以溶液中剩余K2Cr2O7物质的量x=0.1*2/1000=0.0002mol 消耗K2Cr2O7物质的量=0.04*10/1000-0.0002=0.0002 mol 1L废水消耗K2Cr2O7摩尔数=0.0002*(1000/20)=0.01mol K2Cr2O7 在处理废水时,得到电子 0.01*2*(6-3)=0.06mol 1molO2得到4mol电子,所以需要O2物质的量=0.06/4=0.0125mol O2质量=0.0125*32=0.4 g
第四篇: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班级:环境科学112 成员:程龙 2203110207 王浩 2203110222 王强 2203110223 朱严升 2203110234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4 1.1 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4 1.2 项目概况.........................................5 1.3 政策、规划相符性..................................6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6 2.1 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6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0 2.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2 3 工程分析.............................................12 3.1 主要污染源分析...................................12 3.2 生态影响.........................................14 4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4 4.1 声环境影响评价...................................14 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5 4.3 生态影响分析.....................................16 4.4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8 4.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9 4.6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20 5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21 5.1 废气影响减缓措施..................................21 5.2 废水影响减缓措施..................................21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3 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21 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 1.1 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项目建设地点
在凤阳县城东凤阳——合肥的公路边距公路800m距县城10km的总铺镇鹿塘湖旁。
1.1.2 建设背景
火力发电厂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凤阳县地处滁州市与蚌埠市的交界处,在此建设火力发电站不仅可以自给自足,同时也可以促进凤阳的经济发展、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2)建设性质
新建(3)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火力发电厂全部工程(4)功能定位
为满足凤阳县城居民及公司使用需要建设的大型火力发电厂。(5)征地面积
凤阳火力发电厂用地总面积约16400平方米
1.2.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要工程包括火力发电系统工程、配电系统工程、其他系统工程。(1)火力发电系统工程
按照规划拟建4组25MW火力发电系统。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安装在主厂房内。(2)配电系统工程
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安装在副厂房内。(3)其他系统工程
给水系统、供水设备、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燃料储运设备。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政策规划相符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火力发电厂的建设符合凤阳地区相关城市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相关用地指标。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2.1.1 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合敏感点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布点,在评价范围内共布设了 69 个监测点,(《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监测昼间和夜间的等效 A 声级。监测结果表明,点位噪均满足《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区标准要求。
2.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共布设 9 个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包括 TSP、PM10、PM2.5、SO2、NO2、CO、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 7 天,监测期间内各因子小时浓 度、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1.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区域水系概况
火力发电厂区,周边主要有鹿塘湖。鹿塘湖水环境质量标 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只在鹿塘湖布设3个监测点位。监测 因子包括:pH、溶、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 挥发酚、石 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监测结果表明,三个监测点位溶解氧超 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BOD5出现超标现象,其余各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
2.1.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共布设 30 个监测点,其中浅层监测点 19 个,深层监测点 11 个。监测因子为 pH 值、总硬度、NH4-N、NO2-N、硝酸盐、溶解 性总固体、挥发酚、硫酸盐、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总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氟化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共 16 项。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浅层地下 水水质相对较差,个别点位总硬度、溶 总固体、氟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总大肠菌、硫酸盐、细菌出现超标,其中总大肠菌超标倍数 30.67;亚硝酸盐最 大超标倍数 8.5,氨氮最大超标倍数 1.05,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人为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污染。氟最大 超标倍数 1.69,主要为评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总硬度超标倍数 1.17,TDS 超标倍数 1.07,主要为评价区天然背景值较高。评价区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各 点位的离子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符合地下水Ⅲ类水质量标准。
2.1.5 生态环境现状(1)地形地貌
项目场址位于鹿塘湖南侧,区域地貌类型属于平原,地形开阔平坦。
(2)生态系统现状
评价区现状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人工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村镇 生态系统及河流生态系统。(3)土地利用现状
①评价区
本次评价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利用资源三号卫星正射影像图(精度为 2m)、1:10000 地形图等相关图件,基于 GIS 软件,结合现场调查对评 价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评价区面积共 479.2812km2,其中以耕地为主,占 评价区面积的 46.64%,其次为林地、住宅用地,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 14.3%、11.58%。②占地区
火力发电厂本期用地总面积约 3031.9 公顷。(4)植被现状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通过大范围普查和小样方、样线法结合的调查方式,评价范围共普查到陆生 和湿地植物 43 科 106 属 143 种,分别仅占植物科属种的 25.44%、12.06% 和 6.68%。该区域植物种类较少,分布相对单一。其中种类最多的是菊科(Compositae)和豆科(Leguminosae),分别为 16 属 21 种和 12 属 13 种,其次为 禾本科(Gramineae)和蔷薇科(Rosaceae),分别为 10 属 12 种和 6 属 12 种。评价区内植被类型按照功能用途划分主要包括:农田栽培植被、经果林、道 路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河岸防护林、河岸草地、河床草地、苗圃、生态风水林 以及小面积的弃耕地。其中河岸草地、河床草地和弃耕地内的植被属于自然或半 自然植被,而其它均为人工植被类型。各植被类型中以农田栽培植被分布最广,其面积为 223.55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46.6%;其次为防护林、经果林等,分别 占评价区面积的 13.2%、5%。评价区内没有发现自然生长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5)动物现状
结合资料查阅、现场调查、访问等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评价范围内鸟类及其 它动物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观察到的鸟类共计 27 科 58 种。由于评价 区以农田为主,人类活动和干扰比较频繁,其它野生动物种类较少,主要有松鼠、刺猬、野兔、黄鼠狼、黑线鼠等。评价区不属于凤阳地区的主要鸟类迁徙 通道。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2.1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及标准
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2.2.2 水环境评价范围及标准
本工程厂区废污水都经处理后才排放,故仅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作简要分析,不做预测评价。地表水现状评价范围为电厂雨水排放口上游500m至下游1km的鹿塘湖河段。
本工程地表水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2.3 声环境评价范围及标准
2.2.4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及评价等级
经判定:本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生态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原地貌、自然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
2.2.5 工业固体废物评价范围及标准
污染因子为固体废物,范围在灰场周围1km,执行标准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进一步降低我厂平均供电耗煤;
2、进一步消减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必达到现行的排放标准;
3、废水排放达到现行的排放要求,提高废水回用率,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4、进一步提高粉煤及脱硫副产品年综合利用量,已满灰场全部复垦和种植;
5、电厂厂界噪声不能超过现行规定要求 工程分析
3.1 主要污染源分析
3.1.1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运营期主要噪声源来自发电机及场内各种机械设备噪声。
3.1.2 废气(1)施工期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作业产生的施工扬尘。施工期平整土 地、挖填方、铺筑道面,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环节都有扬尘发生。运输车辆 排放的尾气也是施工中的污染物之一,主要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污染因子为 CO、NO2 和 CmHn。(2)运营期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源于燃煤产生的废气。
3.1.3 废水(1)施工期
施工期间,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由于场地清洗、管道敷设、混凝土搅拌、建筑安装等工程的实施,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含 有大量的淤泥。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 SS、COD、石油类。(2)运营期
污水来源:运营期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冷却用水。
3.1.4 固体废物(1)施工期
施工垃圾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指地面挖掘、拆除工程、道路修筑、管道敷设、材料运输、基础工程和房屋建筑等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大 量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和土石方等。除建筑垃圾外还 有施工人员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2)运营期
主要为燃煤后产生的废渣和生产生活垃圾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生态影响
(1)施工期
工程永久占地使原有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施工过程中,土方 填挖、施工机械、车辆和人员的活动等,对占地区原有地表植被、土壤及动物会 造成扰动。同时地基处理、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使原有土壤结构发生改变,破 坏原有植被,对土壤带来破坏和扰动,引起生物量损失和水土流失。(2)运营期
运营期火力发电厂建设区水土流失强度逐渐减弱,火力发电厂运营对周围区域主要的生 态影响为粉尘和废气影响。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4.1 声环境影响评价
4.1.1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在打桩机施工阶段,距离桩机昼间 446m 远处,夜间 2506m 处可达到对应标 准限值要求;搅拌机、振 等施工过程中,距离施工机械昼间 56m 远处,夜 间 317m 处可达对应标准限值要求; 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距离施工机械昼间 50m 远处,夜间 283m 远可达对应标准限值要求; 施工期间对噪声影响最大的属打桩阶段,100m 处的等效声级可达 83dB,昼 间距离打桩点 446m 处方可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夜间噪 响范围较远,应禁止 施工;而结构阶段昼间达标距离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 25~56m,夜间为 142~317m;土石方阶段昼 间达标距离为 10~50m,夜间为 56~283m。在禁 止打桩机夜间施工的情况下,火力发电厂施工可能对周边 446m 范围内的居民产生影响,这一范围内有少量村庄分布,相对场界距离较远,因此,发电厂在施工阶段对周边声 环境影响不显著。
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4.2.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来源主要是场地平整、建筑 材料装卸和堆放、车辆往来、混凝土搅拌等引起的扬尘。污染因子主要为 TSP。根据类比资料,在年均风速下受场区施工扬尘影响的区域主要在 150m 范围 内。在严格采取施工扬尘控制措施的情况 下对于敏感点影响较小。(2)其它施工废气
其它施工废气排放主要来自搅拌、运输车辆的尾气以及施工队伍临时食堂炉 灶的废气排放。施工期间将会有大量的车辆进出场址区及周围敏感区,因而会有一定量的尾 气排放。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氮氧 化物(NOx),会对下风向和运输沿线区域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施工人员日常 生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活的食堂炉灶也将会产生一定量的 TSP、SO2 等,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 的不利影响,但影响较小。
4.2.2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次评价预测模式采用美国联邦航空局 2013 年 6 月推出的排放和扩型系统(EDMS5.1.4.1)对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进行预测评价。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于飞机尾气等,污染因子主要为 SO2、CO、CnHm、NO2、VOC 等。根据预测,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点 SO2、CO 和 NO2 的日 均浓度均达标,非甲烷总烃、VOC 的小时浓度均达标。
4.3 生态影响分析
4.3.1 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将导致 3031.9hm2 的土地变为发电厂建设用地,占地面积较大,将会造成评价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发生明显改变。施工期间,在场地平整、土石方 填挖等使原有土壤结构发生改变,破坏原有植被。根据调查,评价区自然植被分 布少,受人为干扰强烈等因素影响,植物物种组成匮乏。现有植被主要为人工植 被类型,植物种类组成以引进植物种类为主。工程施工对评价区植物多样性的影 响有限。火力发电厂建设将占用耕地共 2010.33hm2。该区域农作物以玉米、小麦、蔬菜等 为主。施工期场地施工将破坏原有耕地、园地,使区域农作物、蔬菜、经济果树 产量减少,对农业生产产生一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定影响。项目建设将导致区域林地资源减少 230.84hm2,使区域内林木蓄积量减少。区域内野生动物资源较少,未发现大型哺乳类野生动物活动。主要的动物有 松鼠、刺猬、野兔、黄鼠狼、黑线鼠等,均为常见动物物种,工程建设将会破坏 这些动物的栖息地,但不会导致区域动物资源、多样性的显著减少。本项目做到内部土 石方充分调运,各区域土方调运采用就近原则,就近调运相邻区域的多余土方,减少土石方开挖、回填量、运距和扰动地表,减少水土流失环节。
4.3.2 运营期生态影响分析
在营运期,工程建设均已完成,永久占地区的土地由原来的农用地、林地等 永久性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格局被改变,农田的农作物生产能力损失。同时,原农田区的土壤也受到损失。项目的运营不会对周围地区植被组成、结构与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火力发电厂通过植草种树等场区景观绿化措施,并辅以定期的维护,可以改善发电厂的生态环境质量。运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是噪声和废气对鸟类的影响。该区域人为活动频繁,鸟类主要为当地常见种类,发电厂建设后,对该地区鸟类的栖息、繁殖及迁徙等活动的影响不大。项目运营后,厂区内用地类型由原来的平原地形变为平坦的硬化建设用地,空隙地绿化,水土流失强度相对于建设前将大为减弱。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4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4.4.1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间废水主要包括:含淤泥的施工污水、生活污水等。建筑施工期间,由于场地清洗、管道敷设、混凝土搅拌、建筑安装等工程的 实施,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施工余水及废弃水。施工工地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淤 泥,尤其在雨 工地会有较大量的施工污水。施工工地应设置沉淀池,使施工 污水经沉淀后排放,从而减少淤泥的排放量。此外,由于建设期间将需要大量的 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从施工废水的性质和化学组成来看,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排放的废水由于 重力沉降、吸附作用,它会很快地进入沉积相中,几乎不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 境构成危害。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含有COD、BOD、SS、氨氮及油类等。
4.4.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污水处理方案 根据可研报告,场内建设一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 2700m3/d,厂内各用水单元产生的污水在各自区块 内设置预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达到集中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要求后 排入污水处理。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4.5.1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处理不仅有 碍观瞻,影响景观,而且在遇大风干燥天气时,将产生扬尘。生活垃圾如不及时 处理,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则会滋生蚊虫、产生恶臭并传播疾病,对周围环境产 生不利影响。
4.5.2 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发电厂固体废物主要是燃煤后产生的废渣和生活型垃圾,本身并无毒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大气:发电厂生活垃圾送往场区的垃圾转运站暂时堆放,最终依托市政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由于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堆放的垃圾中的有机废物发酵而散发臭气,会对大气环境有影响。(2)水体:在遇到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等天气条件时,受雨水冲刷临时储存 的垃圾会有淋滤液渗出,但垃圾中转站内均采用防渗措施,淋滤液不会渗入到地 下水中。通过在垃圾临时储存区设置挡雨棚及防水堤,严格限定垃圾临时存放地 点,按照性质分类妥善处理处置,不会对水体环境产生影响。
(3)人体健康:固体废物在堆置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除 能通过生物传播外,还会以水、气为媒介进行传播与扩散,危害人体健康。通过 加强垃圾处理站的消毒和清扫,可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6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4.6.1 风险识别(1)危险物质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煤炭以及发生火灾事故后产生的 CO。(2)重大危险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以及《危险化学 品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9),结合生产场所和储存场所危险物质的总 量煤炭储放区为重大危险源。
4.6.2 风险预测结果
(1)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废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2)火灾、爆炸 根据预测,在静风条件下,CO 浓度超出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 IDLH 浓度最 大范围是 412m,超出半致死浓度 LC50 最大范围为 374m;年均风速条件下,CO 浓度超出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 IDLH 浓度最大范围是 713m,超出半致死浓度 LC50 最大范围为 551m,该范围内无居民,不会造成人员伤亡。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5.1 废气影响减缓措施
1、选用低含硫量、低灰分的煤作燃料。
2、采用电除尘或布袋除尘
3、采用高烟囱排放
5.2 废水影响减缓措施
1、氧化处理(加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
2、混凝沉降法
5.3 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1、作建筑材料
2、作为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通过采取各项环保措施使得污染物能够稳定达标排放,燃煤废气有效减缓,固体废物 实现市政集中处置,对周围敏感点环境影响可以接受。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 度、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 建设是可行的。
第五篇:《东海岛东南渔港项目一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东海岛东南渔港项目一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随着东海岛和湛江经济开发区两区合并,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项目的推进,东海岛重化工业基地逐步形成,湛江正朝着建设成为粤西地区政经发展龙头的目标大步前进。但随着一个一个重大项目落户东海岛,一个一个工业产业园规划建设,项目用海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渔业用海慢慢退出,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东海岛3万多渔业人口面临转产转业,被迫离开传统生产水域的2455艘渔业船舶需重新寻觅可生产、停泊的“家”——渔港。为解决这部份人的生产生活问题,为解决这部份渔船的停靠避风问题,从而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在东海岛保留一点渔业水域和岸线,并建设一座渔港是非常必要的。
本项目位于湛江市东海岛东简镇南部,为东南渔港扩改建项目。本项目拟新建200HP渔业码头一座,长30m,作业平台宽12m,采用灌注桩桩基梁板结构形式;码头接岸护岸长43.5m,港区南侧护岸工程长538m,采用直立式浆砌块石挡土墙结构形式,港区西侧护岸工程长186m,采用阶梯式结构形式;疏浚回填35万m3;渔港管理中心300m2;水电、消防等配套设施和通讯导航各一项。以满足本港规划一期(2015年)渔货卸港量1.5万吨及渔船停泊的要求,项目总投资为1642.97万元,工期一年。
本项目申请海域使用总面积为8.5207公顷,其中建设造地填海用海面积8.2605公顷,透水构筑物用海面积0.0369公顷,港池用海面积0.2233公顷。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等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海洋生物的正常生长,并对海洋渔业资源带来一定损失。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工程附近海域的环境特征,作业期间主要环境影响体现在:疏浚、吹填、护岸及码头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施工队伍产生的污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施工船舶舱底污水和机械冲洗、维修产生的含油污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物有到港船舶产生的含油污水及生活生产垃圾、修造船厂产生的含油污水、港区产生的生活生产污水及垃圾。到港船舶产生的含油污水利用船舶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后达标排放。修造船厂和没有处理装置的到港船舶产生的含油污水均集中回收,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港区产生的生活生产污水均经一体化污水生化处理成套设备处理。渔港及渔船的生活生产垃圾日产日清,收集后由垃圾车运往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水质环境质量现状
2010年10月海洋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在涨潮期间,该项目附近海域的水质状况除石油类超标52.38%、铅超标4.76%外,其它水质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指标;在退潮期间,该项目附近海域的水质状况除石油类超标14.29%外,其它水质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二类水质指标。石油类超标较普遍,是影响水质功能的首要因子。这可能是受到船舶油污水的影响。
(2)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2010年10月海洋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域的沉积物质量良好,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硫化物、铜、铅、锌、镉和石油类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规定的第一类标准限值要求,无超标现象。其中铜、铅、和镉的质量指数最大值相对较大,分别为0.40、0.54和0.36,其它各项评价因子的质量指数最大值均小于0.30。
(3)海洋生物现状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2010年10月海洋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本项目附近海域各调查站位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在1.5~3.6mg/m3之间,平均为2.3mg/m3;各站位的初级生产力在41.3~321.7mg·C/(m2·d)之间,平均为160.3mg·C/(m2·d)。总体而言,本调查海域的叶绿素a 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水平属一般。
浮游植物
2010年10月在该项目附近海域共鉴出浮游植物5门123种,其中硅藻门最多,有99种,占总数的80.49%。该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旋链角毛藻、中肋骨条藻、佛氏海毛藻、尖刺菱形藻等;浮游植物生物量在714.5×104ind/m3~8669.3×104ind/m3之间,平均生物量为2355.9×104ind/m3;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匀度较低,其平均值分别为2.66和0.47。总的来说,不同调查站位的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较大,种群的稳定性较低,均匀度较小,表明调查期间一些优势个体生长、繁殖较快,在本海域浮游植物藻类数量上形成了绝对优势,其它生物较少。
浮游动物
2010年10月调查海区共鉴定出10个类群,51种,其中桡足类种类最多,其次为纤毛 虫类和浮游幼虫类,再次是流水母类、其它生物类,鱼卵仔鱼所占比例最低。该海域的优势种主要有桡足类幼体、诺氏麻铃虫、对虾类幼虫、小拟哲水蚤、磷虾类幼虫、透明温剑水蚤、挪威小星猛水蚤、东方拟铃虫等8种,其中桡足类幼体的总生物量最大,总生物量为219.4×103 ind/m3;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534.90 mg/m3,各个站点分布不均匀;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2.91和0.88。总而言之,本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较多,变化较大,分布比较均匀。
底栖生物
2010年10月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的底栖生物由4类23种生物组成。不同生物类别在调查站的出现率,以多毛类出现率最高,其次为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再次为棘皮动物;优势种为皱肋文蛤、长吻沙蚕、沙箸等3个种;底栖生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28.8ind/m2,平均生物量为65.7 g/m2;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75和0.97。总之,本项目所在海域底栖生物种类较多,但数量较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调查海域处于航道附近,人为的海上活动较为频繁,以致于底栖生物的生长数量较小;由于该海域基本没有海底拖网捕捞作业活动,所以对海底生物生长的人为影响较小,因此底栖类群的种类较多,且分布较均匀。
潮间带生物
2010年11月在项目附近海域共采获潮间带生物5类17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其次为甲壳动物,其它种的采获量较少。根据定量采样结果,断面C1潮间带总生物量为101.4 g/m2,平均生物量为14.5 g/m2,栖息密度总和为67.0ind/m2,平均为9.6ind/m2;断面C2潮间带总生物量为60.8 g/m2,平均生物量为12.2 g/m2,栖息密度总和为36.0 ind/m2,平均为7.2ind/ m2。
鱼卵仔鱼
2010年11月在项目附近海域采获的鱼卵有313枚,仔稚鱼16尾,且在所有调查站位均有出现,经鉴定隶属于7科共7种,各站位在种类组成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所调查各个站位中,采获的种类组成以小公鱼属、小沙丁鱼为主。调查期间,鱼卵、仔鱼的多样说指数和均匀度均较高,各站位的多样性指数在1.26~1.63之间,平均为1.37;均匀度在0.81~0.92之间,平均值为0.87。表明本海域的鱼卵及仔鱼分布较均匀。
2010年11 月在项目附近海域共捕获鱼、虾蟹类共65种,分隶于12目31科,种类组成以鲈形目的种类数最多,共14科22种;调查海域内所捕获的鱼类,以底层近底层、暖水 性海水种的硬骨鱼类占优势。调查海域内鱼类的平均渔获率为16.30kg/h,占总平均渔获率的66.73%;头足类的平均渔获率为1.25kg/h,占总平均渔获率的5.10%;甲壳类的平均渔获率为6.88kg/h,占总平均渔获率的28.17%。由此可见,鱼类秋季的渔获率比其他种类的渔获率高。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对海水环境的影响
施工产生的悬沙污染以向北沿岸扩散为主。施工过程内超一、二类海水水质的影响面积为0.82km2;港池疏浚可导致绞吸船周边海域悬沙增量超三类水质标准。施工范围外海域无超三类水质标准现象出现。总之,项目对海域水质环境影响不大。
(2)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
填海区所在海域的沉积物环境将被彻底破坏,且这种破坏是不可恢复的。港池、航道、锚地疏浚区的沉积物特征将在施工期受到彻底破坏,但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重新建立起新的特征。但营运期需要进行维护性疏浚,该海域的沉积物环境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较难稳定下来。同时,疏浚产生的悬浮泥沙在水流和重力的作用下,在施工地附近扩散、沉淀,造成携带某种物质的泥沙沉积在施工地附近的底基上,改变海底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根据水质影响初步估算,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主要沿着海岸呈带状向东、北方向扩散,10mg/L包络线向北扩散最远距离约为2km,向东扩散最远约为1km,带宽平均约为300m,即向外海扩散平均距离约为300m。由于项目周围总体上沉积物环境质量良好,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经扩散和沉降后,对项目周边海域的沉积物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变化,即沉积物质量状况仍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
(3)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本项目建设需要围填海8.2605公顷,港池、航道、锚地均需进行疏浚,疏浚面积大约为8.23公顷。填海改变了底栖生物原有的生境;疏浚作业也将原来的海底底质挖掉。填海和疏浚作业将使海域大部分底栖生物被掩埋、覆盖,除少数能够存活外,绝大多数将死亡,导致底栖生物资源损失。据计算,填海和疏浚底栖生物总损失量为10.84t。
疏浚作业和吹填溢流将产生一定量的悬浮泥沙。从水生生态角度来看,海水悬浮物增加将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从而使溶解氧降低,对水生生物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削弱了水体的真光层厚度,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妨碍浮游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降低单位水体内浮游植物数量,导致局部水域内初级生产力水平降低,使浮游植物生物量降低。同时,浮游动物也将因阳光的透射率下降而迁移别处,浮游动物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初步估算,疏浚作业对浮游生物的影响范围较小,并且,其影响随着作业的结束而消失。可见,填海和疏浚作业对浮游生物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悬浮物的增加也将影响到海域的渔业资源,悬浮物可以阻塞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因难;影响某些滤食性动物的摄食;低溶解氧对游泳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对游泳生物产生“驱散效应”。悬浮物对幼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阻碍,而且可导致死亡。悬浮物对鱼卵的影响也很大,水体中若含有过量的悬浮固体,细微颗粒会粘附在鱼卵的表面,妨碍鱼卵呼吸,不利于鱼卵的孵化,从而影响鱼类繁殖。本项目悬浮物增量较少,据计算,本项目共造成游泳生物126kg、鱼卵1.81×106ind,仔鱼9.35×104尾受损。
(4)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在东南码头区内,距离项目较近的是东南客运码头和东南车渡码头。由于东南港现有码头主要集中在拟建渔港的东侧,且与本项目不直接相连,进出港船舶无需经过本施工海域。因此,本项目的施工建设对港区和航道的通航环境影响不大。但应严格划定施工海域,现有渔港船舶严禁进入施工海域。营运期,本项目将淘汰一部分渔船,并未引起的船舶流量增加,只是船舶吨位加大,因此,不会对目前通航环境造成太大的压力。雷州湾航道和硇洲渔港距离项目位置较远,对其通航影响不大。
东海岛海岛森林公园旅游区位于东海岛东岸,本渔港位于东海岛南岸。根据施工期水质预测结果,悬沙增量为10mg/L的包络线向东扩散最远约为1km,未达到东海岛的东岸,因此,项目施工期间悬沙对旅游区的水质基本不产生影响。但施工噪声有可能会影响到旅游区,因此,应禁止夜间施工。
本项目南侧0.4km处即为外罗港—鉴江口海域幼鱼和幼虾保护区。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内容为农历4月20日至7月20日,禁止拖网船、拖虾船以及捕捞幼鱼、幼虾为主的作业船只进入本区生产,防止或减少对渔业资源的损害。航道疏浚产生的悬浮泥沙将对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根据预测结果,疏浚吹填施工产生的悬沙扩散仅限在施工点沿岸扩散,疏浚过程底栖生物损失量较小,且是可恢复的,对该保护区整体的生态系统影响不大。
项目填海及疏浚范围均未触及至改增殖区,对增殖区内贝类的直接影响不大。但疏浚时水体中形成过高浓度的颗粒物对增殖区内的贝类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如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的显著降低,这会影响到贝类的生长和繁育。从水质影响预测结果可知,本疏 5 浚工程将会使增殖区内小范围海域的海水水质超一类标准,这样的增量值对贝类生长、繁育的影响很小,且影响时间短。
疏浚施工时悬沙扩散主要是往西北部的科学实验区扩散。由于悬沙扩散范围较小,悬沙增量浓度不高,且施工结束后的几个小时内即可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悬沙扩散对科学实验区的影响不大。通过对沉积物影响分析可知,项目对科学实验区的底质环境也影响不大。
红树林主要保护其底质生境,悬浮物对其影响不大,并且远离本工程建设及运营的可能影响之外。
4、环境风险
本项目位于湛江东海岛东南部,湛江海域是热带气旋的活动地带,该区共有131个热带气旋中心位置进入这一区域。一旦热带气旋来袭,常常会带来大风大雨的天气,大气能见度差,同时海面掀起大浪,特别是与天文大潮重叠时将伴有风暴潮,可破坏施工设备,淹没施工场地,甚至是推毁在建的堤坝。因此本建设项目施工和营运期可受到台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及营运船只如在恶劣天气和海况下未能及时归岸,则易于引起翻船、碰撞、触底等海上交通事故,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同时引起的船舶油舱燃料油泄漏事故将严重影响周围海洋生态环境。
5、环保措施
(1)建议业主委托相关的环境监理机构进行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这样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全过程监管将是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对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对控制污染、改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按照本报告书中提出的措施和对策进行,从而有效控制工程的污染物排放,减轻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建议建设单位应该委托具有相关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期间的跟踪监测工作,并在施工开始前一个月将施工时间、施工方式、施工强度等施工计划给予该监测单位,以便开展施工期的跟踪监测。
(4)本渔港泥沙回淤现象是存在的,建议建设单位应该委托具有相关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跟踪,研究减缓泥沙回淤的方案。
(5)本渔港水环境质量石油类超标严重,建议加强对船舶含油类污水排放和处理的管理。尽快在港区设置隔油池1座、油水分离器等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偷排乱排含油污水船只的处罚力度,监督大中型渔船落实配备油水分离器,切实保证小型渔船含油废水的统 一收集处理。
(6)应组织人员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建立突发事故处理机制,使事故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6、公众参与
本次公众参与的调查涉及到各个层次的居民,调查具有代表性,调查的结果比较真实可靠。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项目用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项目用海表示支持,但有少部分受访对象对本项目用海和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也存在一定的担忧,并提出了要保护当地群众利益和环境质量的希望和建议,同时也要求用海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填海作业期间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尽可能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用海单位认真考虑和研究了公众参与的有关内容和结论,对当地居民、事业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表示采纳,并明确表示将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填海过程中注意海洋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尽可能消除公众的担忧。
7、总体结论
根据项目对各方面的影响评价结果:项目按照其设计要求,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合理施工和营运科学管理,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比较小,其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施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附近环境敏感区和重点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较小;工程竣工后作为渔港基地营运,配套的环保工程同时投产使用,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周围环境敏感区产生影响。
同时,本项目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其选址符合《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湛江市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的要求,社会基础条件良好,具有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填海和疏浚施工过程中充分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工程结束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生态补偿,则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环境负影响可降到最低程度,工程的环境影响可控制在能够接受的水平,则该项目建设从海洋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二〇一一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