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输出工作示范县实施
崇政发﹝2012﹞ 号
崇信县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创建全省劳务输出工作
示范县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铜城工业园区、新窑矿区管委会,县直各单位:
为了促进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健康发展,科学、合理输转劳务,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今年,我县根据省市相关政策,决定创建全省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劳务输转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政策法规,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狠抓劳务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培训、就业、维权三项工作,实现劳务输出、输入双向对接,以有组织输出带动多元化输出,推动劳务输出和就地转移就业工作健康发展;努力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强化劳务维权服务,积极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自发型向组织型、零散型向稳定型转变,建成全省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标语、专栏、报纸和印发资料以及有组织地下乡巡回等多种宣传渠道,树典型、指路子,激发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克服“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思想和宁愿在家受穷,不愿外出打工的“小富即安”懒汉思想,坚定信念、克制局限,坚信只要外出务工就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之路。增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紧迫感,不断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加快发展劳务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外出务工光荣、外出务工致富”的观念,全县上下形成“走出去、天地宽”和“要致富、搞劳务”的共识,把劳务输出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狠抓劳务输转培训。立足全县家政服务员、建筑工、采煤工等工种优势,充分发挥“崇信人”劳务品牌的带动效应,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把提高劳务工技能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首要环节,将师资力量、培训资金、培训项目有机整合,抓好农民工培训工程。一是整合师资力量。由“崇信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负责,健全教师队伍,针对全县各类培训机构各自为政、培训资源重叠交叉浪费的实际,从整合培训机构入手,对现有分散的农广校、职校、农技培训中心、就业培训中心等单位进行有机整合,并根据市场需要开设机动灵活的培训科目。二是整合培训资金。每年列支就业专项资金的10%全力支持农民工培训工作,为劳务培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整合培训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开设制砖、泥工、瓦工等培训专业,采取用人单位委托培训、定点培训、联合培训的方式,开展机械加工、电子装配、服装制作等培训;按照“培训——输转——跟踪——服务”的思路,积极开展市场化技能培训,加速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形成政府牵头、部门(乡镇)实施、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训机制。四是强化创业培训。县就业中心要立足高起点,对有创业志向的城乡青年开展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或SYB(创办你的企业)、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培养创业理念,提高创业能力。五是扎实实施培训。今年计划培训农民工12期9000人(其中技能培训5期2000人,引导培训7期7000人)。通过多种措施抓紧抓好培训,促进我县劳务输转规模不断壮大,努力形成“签定订单、技能培训、输出就业”的劳务输出新格局。
(三)开拓市场,扩大基地,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一是与省、市劳务机构及对外机构搞好对接,做到信息共用,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广泛收集发布用工信息。二是在经济发达城市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点,考察用工企业,签订务工“订单”。三是依托“崇信人”劳务品牌优势,大力推介打造品牌输出基地,寻求建立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扩大用工信息网。四是在巩固原有西安、银川、兰州、新疆等58个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在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等区域新建劳务基地3个(争取现场授牌基地2个),累计达到61个。五是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咨询、职介服务5000人次以上。六是年内举办“民营企业招聘会”2次以上,参会省内外企业20家以上,成功介绍就业1000人(次)以上(其中华煤300人以上)。七是锦屏镇年内申报注册劳务品牌一个。八是强化政府推动作用,今年向新疆输送拾花工300名。九是新窑镇要与徐州(新安)煤业集团、华煤(大柳)集团等企业签订长期用工协议,保证每年向境内各类用工企业就地转移劳动力1万人以上。
(四)互通信息,完善服务,加强就业维权援助。一是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由县人社牵头,成立调查领导小组,抽调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134名认真开展工作,县劳务办具体组织实施,以各乡镇劳务工作站为单位,下派每个乡镇一名联络员,负责联系指导该乡镇的调查、统计汇总事务,靠实工作责任,并将调查的各种信息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信息上下衔接、内外沟通、快捷高效。二是强化就业服务。县、乡、村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为广大城乡劳动者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培训等快捷、高效的一条龙服务。三是加强维权服务。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在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争取建立工会、协会和党组织,做好务工人员的组织管理。劳动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加大对农民工侵权案件的查处,确保农民工利益不受侵犯。四是加强援助服务。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解决好关系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障问题,主动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和援助。各乡镇要采取切实措施,协调各村为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开展农忙互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留守儿童上学等问题,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五)优化环境,强化服务,鼓励引导回乡创业。积极引导有一定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创业、对这些人员按照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关优惠政策给予鼓励扶持。一是制定全民创业特别是鼓励务工者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二是广开信息渠道,帮助开拓市场,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为返乡创业的能人提供一个放心大胆干事的理想平台。形成“输转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方”的喜人局面,更重要的是让创业者带回全新的观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和不懈的努力,掀起魅力崇信的返乡创业潮,并逐渐成为建设小康和谐崇信的一支新生力量。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加强和规范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管领导亲自督查过问,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协调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工作职责,建立工作责任制。劳务输转工作形成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抓总,劳务办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乡镇紧密配合的劳务输转新机制,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二是在县上出台制定《关于加快全县城乡劳务输转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奖励优惠政策,使我县劳务输转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将劳务经济工作列入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作为特色经济来抓。四是召开全县劳务经济工作会议,签订和兑现目标管理责任书。五是坚持每年考察劳务基地,调研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定期到输出单位回访,沟通情况。六是县、乡(镇)、有关部门都把劳务经济工作纳入责任目标,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分解下达任务,明确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建立齐抓共管的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全县劳务输出年度计划和措施,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认真组织劳务输出,依法处理劳动纠纷,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做好劳务输出培训和信息统计上报工作;人口和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节育知识的宣传培训,及时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主动配合输入地做好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教育部门要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提供便利条件;共青团、妇联要做好外出青年、妇女宣传发动工作;司法部门要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公安部门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户籍管理,为他们办理身份证;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尽可能免费提供各种务工信息,加强对劳务输出、返乡创业等方面的宣传报道,树立崇信民工的新形象,为农村劳务输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财政部门要把发展劳务经济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点用于技能培训补贴、组织劳务输出等。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推动劳务输出工作不断深化和拓展。
3、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考核。县劳务办针对各乡镇实际,年初做好劳务输出目标任务的下达。各乡(镇)要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就是抓经济的理念,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严格按照县上下达的劳务输出指标,细化目标,量化任务,靠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年终县劳务办将考核结果报送县考核小组作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依据。
第二篇:关于加强对外劳务输出工作的建议
我县劳务工作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前景不容乐观,怎样才能使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高效、健康、稳定地发展?我认为要坚持“出去一个,脱贫一户,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工作原则,着力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一是要创新舆论宣传。对劳动力转移的宣传,要由往日的务工信息及相关政策宣传为主,改为以宣传劳务输出重要性
为主,只有让农民工意识到外出务工对自身有诸多好处,才会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向职介机构索要务工信息。
二是加强网络建设。要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经纪人、中介机构为补充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体系,按照科学化、现代化、规模化的要求,创建夏县劳动就业信息网,以此为中心平台,辐射全县各乡镇、中介机构、及县内外劳动力市场。
三是拓展劳务市场。要在乡镇劳务输出工作站的指导监督下,创建职介、培训、维权为一体的乡镇劳动力市场,乡镇职介所在这个平台唱主角。
四是组织劳务输出。要抓住外出务工的黄金季节和时间段,变零散的小规模的为集中型大规模的,变盲目、自发、无序的为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输出。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发展,充分发挥部门机构职能,打造出夏县劳务品牌,开创出“夏县人想走出去,外地企业想要夏县人”的新局面。
第三篇:文化输出
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二十一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季羡林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成为中国的千年传世格言。——胡锦涛
中国,近五十年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高速发展之下更是带动起文化的发展和内在历史人文的挖掘。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日常的影视作品,甚至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家居产品,都带着中国人文的精神烙印。一些传统的、历史的、带有人文色彩的产品逐渐从历史中走出,带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重新焕发出新的色彩。
2017年7月27日,作为建军90周年献礼片,《战狼2》登陆国内各大院线。影片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中国退伍军人冷锋在非洲战乱地区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同胞和异国难民的英雄故事。上映以来,几乎场场爆满,凭借良好口碑产生的“自来水效应”,《战狼2》接连打破国内多项电影票房纪录。
2018年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 ;3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红海行动》
该片体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与大国崛起的精神气度,把中国军事题材影片推向新的高度。它没有把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当作当代中国海军官兵的精神制高点,而是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集体的力量。其情感逻辑、动作逻辑的精细把控,和现代艺术技术手段的创造性运用,使得整个撤侨和战争场面的宣言,尤其是危急出兵、突围营救人质,最后的追击等场面,拍出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摄人心魂的震撼效果。
电影工业化往往是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世界渴望中国声音。从战狼类型片构建的价值观,可以管窥中国正在酝酿和试图对外输出的国际关系观:软弱无力的政府军、掺杂恐怖主义的反政府武装、撤侨行动以及我国与他国政府合作构成军事行动的必要条件共同构建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中国作为国际秩序的主导国家,对于国际责任的承担和克制,即天下体系的重构。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从电影工业化到文化输出,中国开始寻求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思考。这是文化自信的必然体现,更是中国作为国际秩序主导者的责任与担当。
其实,文化输出,我们可不是只有电影,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开始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都已经走出了国门,让歪国人们也领略到了一把中国文化的魅力。
以前谈到中国的文化产品,无非是一些国画书法、剪纸纺织这些传统手艺上面。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这些习以为常传统符号上。
而现在,在流行文化上,我们也开始崭露头角。如今中国处在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科幻小说也随之兴起。中国的科幻小说《三体》、《北京折叠》获得科幻艺术届最高奖“雨果奖”、“星云奖”。并且在海外畅销,中国科幻也赢得了世界目光的青睐,开始了进军世界市场的征途。除了科幻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文学摆在了欧美发达地区的书店里。
电子游戏产业同样是一个文化输出的全新的领域,经历了数年的厚积薄发后,一批优秀中国的游戏作品也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在海外最大的电子游戏销售平台上,众多国产游戏好评如潮。“中国制造”的手机游戏也能够在超过100个国家进入应用程序销售榜前十名,甚至成为了引导世界手机游戏市场的风向标。
中国在“新时代”文化输出国家实施的措施主要有三点。
1:补齐短板精准扶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相继施行,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2: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文艺创作精益求精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战狼2》《芳华》《无问西东》《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等不同类型的国产影片接连成为“爆款”,业内专家认为,市场的“井喷式”繁荣,得益于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精益求精搞创作,力争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五年来,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平凡的世界》《海棠依旧》《北平无战事》《人民的名义》《白鹿原》等电视剧热播,《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多档文化节目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现代京剧《西安事变》、豫剧《焦裕禄》、评剧《母亲》、湘剧《月亮粑粑》、话剧《麻醉师》等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引导人们求真、崇善、向美,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3: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等热播,成为现象级节目;文化遗产走出博物馆,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走入百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翅膀,开辟出产业发展新天地„„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融入人民生产生活,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相信未来会与更多的国产电视剧,电影会火出国门。我们也期待中国的影视作品,能够克服重重难关,逐渐成为中国的文化名片,传递更多的中国声音,向世界阐释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第四篇:努力做好劳务培训输出工作
努力做好劳务培训输出工作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努力做好劳务培训输出工作
为贯彻落实6月15日全区劳动力输出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提出“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我县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努力把劳动力输出培育成富民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县实际,摸清我县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的培训现状。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沧源县政府2004年6月18日召开了沧源县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政府分管领导,赵子杰副县长、农业局局长段家峥同志、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世邦及县级相关部门妇联、县总工会、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会议传达了地委扩大的会议精神,沧源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劳动培训转移,于6月20日又召开了一次会议,安排布置了相关部门工作任务,并成立了沧源县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黄光富(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由农业局局长段家峥同志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世邦担任,成员由县妇联、县政府办公室、县总工会、教育局、扶贫办、财政局、人事局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由段家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承办统计报表具体业务由农广校万苏云同志负责。
二、摸清家底,明确任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
1、沧源县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区占总面积98%,坝区占总面积2%,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贫困县,全县共有93个行政村、804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有30032户,全县总人口16.6万人,农业总人口134598人,农村劳动力60313人,占总人口的44%。2003年末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6996万元,财政总收入3740万元,人均纯收入793元,农民所得粮4271.6万公斤,人均327公斤,总耕地面积为425945亩,农民外出劳务收入527万元,占总收入的3.7%,农业总产值2003年20009万元。
2、我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情况
沧源县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以农广校为主,农广校自1996年成立以来,通过职校联合办学开办了中专6个班,其中:脱产师范教育中专一个班51人,已毕业,5个函授中专班、农业会计、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两个班,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农业;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自身素质,2002年9月农广校积极与省刊授联合大学联办成人高等教育专科,财务会计专业28人,2004年初与省电大联办园艺专科班50人,1999年以来,其招收中专学员159人,已毕业87人,大专学员78人。另一方面是:绿色证书培训,农广校对职校在校学生和民族中学初中生培训了400人。
我县各级部门非常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如县妇联、旅游局、文体局等单位部门积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县妇联从2001年至今开展家政服务行业,经培训向昆明、临沧等地区输出家政服务人员100人,2002年,沧源县扶贫办培训向省外输出19名电工,再如旅游局、文体局等单位利用民族艺术的特点向农村招收一批批喜爱唱歌跳舞的青壮年进行培训。向省内、外、特区等地输出300人。根据调查统计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2143人,转移就业劳务收入508.1万元,其中:向第二产业转移量为1177人,占转移总数55%;向第三产业转移量为698人,占转移总数的33%;向其它非农业产业转移的有268人,占转移总数的12%。
3、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围绕订单抓培训。
首先,县级各部门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坚持一手抓订单、一手抓培训,加快劳动力培训输出步伐。县级单位和企业驻外办事机构充分发挥对外“窗口”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为输出劳动力提供服务。其次是坚持以需定训,把18—35岁身体健康的初、高中毕业生及历年来大中专毕业待业青年作为转移培训的重点。充分发挥“临沧保姆”家政服务的优势。积极争取注册品牌,办出特色,打造品牌,巩固和拓展劳动力输出市场,促进更多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
4、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劳务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多渠道增加劳动力培训输出的投入,采取政府补一点、部门帮一点、企业拿一点、社会捐一点、农民出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政府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建立专项经费,用于对劳动力培训,就业指导、市场开拓、监测服务等奖惩机制。
总之,劳务输出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努力,真抓实干,在政策、思路、措施上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显著效
果。
第五篇: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2010
《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辽宁省全面推动“信用辽宁”建设工作方案》(辽委办发
[2010]54号)精神,为引导和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全面提升我省企业诚信水平,提高企业信用意识和整体竞争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 本实施意见适用于在辽宁省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单位。
第三条 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要本着“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着重把握好“三性”:一是结构科学性。评定的企业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涵盖大、中、小型,兼顾各行各业。二是典型示范性。省级诚信示范企业应当代表着辽宁企业的诚信水平。三是层次合理性。省级诚信示范企业的创建要带动各市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省级诚信示范企业原则上应该是市(地)级诚信示范企业和中、省直诚信示范企业。
第六条 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由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信用办)负责监督指导,委托辽宁省信用协会组织实施。
第七条 各部门严禁以创建诚信示范企业工作为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八条 诚信示范企业必备条件:
(一)重视自身诚信建设,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维护市场交易规则;自觉维护自身诚实守信形象,在全省同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二)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业绩突出;
(三)企业具有较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无弄虚作假行为,依法纳税,无偷逃税款等不良纪录;
(四)重合同守信用,诚实履约,无主动违约、毁诺行为,无重大投诉事件发生;
(五)近三年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程质量无重大事故发生;
(六)恪守劳动合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无拖欠工资、欠缴社保资金等记录;
(七)在申报诚信企业前连续2年没发生死亡和一次3人(含)以上重伤生产安全事故;
(八)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执行“三同时”政策,无环境污染事故;
(九)有专职信用管理人员;
(十)在金融部门具有良好的信贷记录和较高的信用等级;
(十一)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社会反响好,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信用意识,能够自觉地维护自身信用形象;积极参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十二)企业负责人基本信用状况良好,无不良失信行为记录。
第三章创 建 程 序
第九条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每个申报由省发展改革委(省信用办)确定申报日期并提出具体要求。
第十条 申报企业参照申报条件自我考核和评价,认为符合标准,应填报和提供如下材料:
(一)《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申报表》;
(二)提供本企业有关业绩材料;
(三)工商营业执照;
(四)税务登记有关材料及相关完税证明;
(五)近三年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荣誉证明;
(六)近两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七)当地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达标相关证明;
(八)当地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劳动保障年检手册》等相关证明;
(九)专职信用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十)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所获荣誉证明。
第十一条各市发展改革委(市信用办)负责受理辖区内的企业申报工作;中、省直有关企业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省信用办)申报,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由省国资委审核同意后,向省发展改革委(省信用办)上报材料。
第十二条 如发现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有虚报、瞒报等欺骗行为的,将视为严重失信,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记入省信用数据交换中心企业信用档案。两年内不得申报诚信示范企业。
第十三条 按照第十条所列条件,省信用办负责对企业填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报送材料是否齐全、企业报送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省信用办初审合格的企业,再由省发展改革委(省信用办)会同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环保厅、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国税局、辽宁省工商业联合会、辽宁银监局、辽宁证监局、辽宁保监局、大连海关、沈阳海关等相关部门对企业提供的材料内容进行复核。
第十五条 成立由省级各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省信用办、省级行业协会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审核委员会,负责对复核合格的企业进行审核。
第十六条省信用办组织召开诚信示范企业审核会议。会议分为小组审议和审核委员会表决两个阶段。审核委员将小组审议通过的企业名单提交审核委员会进行表决,审核委员会表决通过的企业名单及审核报告单提交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议。
第十七条 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的企业名单在主要新闻媒体和“信用辽宁”网等上进行公示。
第十八条如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企业失信行为,将取消其诚信示范企业资格。被举报有失信行为的企业,省信用办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九条 公示通过的企业将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命名,并以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名义授予《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牌匾和荣誉证书。
第四章监 督 指 导
第二十条 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荣誉称号有效期为两年。两年期满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重新申报。
第二十一条 建立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信用档案制度。主要内容为:企业申报材料、企业重大信用活动记录,企业信用报告等,并纳入省信用数据交换中心企业信用档案。
第二十二条 实行诚信示范企业审核制度。诚信示范企业要自觉加强自我管理,诚信示范企业应提交自检报告并填报年审表于次年三月底以前上报省信用办。不按时填报年审和弄虚作假的企业,命名满两年时,取消再次申报资格。
第二十三条 诚信示范企业如改变单位名称,要及时通报省信用办,以便对其诚信示范企业的称号进行相应更正。
第二十四条省信用办与其他职能部门建立联动监督反馈机制,定期走访调查,及时掌握涉及诚信示范企业的纳税、贷款、生产质量等相关信用情况。发现诚信示范企业信用水平下降或出现失信问题,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予以限期整改,直至撤销其称号的处理。
第二十五条诚信示范企业凡是涉及到第二十四条中被撤消称号的企业收回牌匾和证书,两年内不得申报诚信示范企业。
第二十六条省信用办将会同有关部门为诚信示范企业提供相关优惠政策,为诚信示范企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
第五章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意见由省信用办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