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河中心小学创建市优秀实验室工作汇报
高标准
严要求
呈亮色
小河中心小学创建市优秀实验室工作汇报
科学,是现行课程计划中的标志性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室是实施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我校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和实验教学的加强,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手段的应用研究,对实验室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管理已经成为我校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校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对照常州市先进实验室评估标准,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硬件设备管理,提高仪器设施开出使用率,从而促进实验室效能和科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领导重视,加大投入,为实验教学提供硬件保障。
实验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实验教学,必须有场所、设备、仪器等装备条件做保障,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实验室管理领导机构,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及科学任课教师组成。分管校长负责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规划、实验教学人员配备、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与执行;教导主任负责对教研组、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工作进行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总务处负责实验室设备设施采购、安装等物资保障和管理,主管领导经常关心实验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和学习。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检查、有总结。
我校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1487人。2003年4月,投入5-6万元,创建了仪器室、实验室,以后每年投入一万多经费进行实验仪器更新和设备添置。
2009年11月,又投入14万元,进行全面更新实验室,以市优秀实验室标准添置,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目前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设备能较好地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们还不断增添教学仪器设备,使之更适应新课标的教学需要,实验室经费年年有落实,确保硬件建设、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得到有力保证。
二、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建设高效能的实验室,关键在于抓管理。实验室管理就是对实验室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保管、维护、修理、使用,对实验室进行组织、协调、服务,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开展。我校的实验室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形成良好运行机制。
近年来,我校先后制订了《实验仪器借还制度》、《科学实验仪器报损报废和损坏赔偿制度》、《学生实验管理制度》、《微机房规章制度》、《电教设备和电教教材管理制度》、《电教软件管理制度》、《学生上机操作守则》等,编入学校管理手册,定期检查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强化师生行为,受到了良好的约束、导向的效果。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规范有序,科学组还制订了相关的实验室管理细则,危险品设有专门的管理措施,各种制度分类上墙,所有实验教师都能遵守实验教学规则开展教学活动。
2、重视科学老师的配备和学科素养的提高。
潘平华老师是我校多年的科学专职教师,本科毕业,基本素质优秀,学校着力加以培养,目前是常州市青年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区优秀教师培育室骨干成员,每学期为校、区级其他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在区级课堂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并且获得常州市课堂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目前,学校有专职科学老师3人。
3、建立仪器、实验台账。
科学组教师明确各自职责,并列入教师责任考评内容,年终与奖金分配挂购。各种仪器及时按规范分类记账入册,填写好实验室的所有记录。资料分类归档,列入学校归档内容之一。
4、妥善保管和使用实验仪器。
仪器放置科学规范,做到精密仪器专柜摆放,重大件仪器入下层,轻小物件放上层,大件在前,小件在后,摆放整齐,使用方便。帐、卡、物三者完全相符。每周定时定班级作好清洁工作,每天有校工固定清洁,保证仪器整洁,并且注意防火、防潮、防晒、防锈、防虫等,从而保证了仪器的完好率。
5、建设实验室辅助管理队伍。实验室的管理,除了老师的参与,还应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中,不但能使他们熟悉实验仪器的性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负责任的品质和爱惜实验仪器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我们组织部分高年级学生参与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由于学生参与辅助管理,减轻教师的压力,我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做到管理规范,仪器整齐,使用率高,实验效果好。实验室可以全天对师生开放,教师可随时使用仪器及场子所,天文望远镜、科学光碟等,可以供课外活动课随时使用。学生们课外制作的标本、模型还布置成科学展版,使实验室成为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理想场所。
三、科研先行,形成氛围,提高教学效益。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室作用,我校着重抓好仪器使用率和实验开出率的提高。
1、教师认真逐条学习新课标和实验教学有关规定,明确各册教科书的实验内容及分组、演示实验项目要求。学期初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做到应开实验必须做,努力完成实验教学目标。各年级科学教师都能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实验,发挥仪器作用,使实验教学落实到每个班级,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都达到100%。每次实验做好记录,登记使用情况,反馈实验效果。并将记录情况归入档案资料归档入柜,予以保存。
2、为了让实验课上得更有质量产生辐射效应,每学期初,科学组都能制订好实验教研活动计划和方案,每学期要求举办实验教学观摩和交流活动,研究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上出良好效果。近年来,在区、市级开课的课题有《分类》、《排序》、《毛细现象》、《研究磁铁》等。
3、听课检查。每学期,学校校长、主任分别到各班级,对科学课进行听课指导,了解使用实验仪器及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情况,指导督促教师更好地运用教学仪器上好科学课。
四、开展科技活动,增添学校亮色。
我们坚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指导思想,凭借已有的科学实验室场所、设备、设施,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科技类竞赛活动,并取得优良成绩。先后参加了市、区级的国际数棋比赛,其中市级比赛获奖有8人次,区级比赛获奖有23人次。每年的五月还带领全体四年级学生参加养蚕活动,这一活动已成为我校特色。
此外,我们还定期开展读科普书籍,看科普电影,参观科技展览等全校性科普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使我校的科学教学工作逐步迈上新台阶,呈现学校亮色。今后,会利用为争创市优秀实验室的契机,认真总结反思,更加科学、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效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2009.12.10
第二篇:创建市优秀住宅小区工作汇报
创建市优秀住宅小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我们金色世纪小区今天能够有资格参加市优秀小区的评比,首先感谢区房管局领导和市房管局领导对我们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
为了争创市优秀住宅小区,我们公司非常重视。由我们黄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创优小组,副总经理郭建任组长, 负责全程工作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副组长由园林工程师唐忠义、帝华物业公司经理冯先越担任,负责创建工作的实施和督促日常工作的开展。
我们金色世纪花园位于大渡口区新城松青路53号,东邻九宫庙车站,西靠松青路正街,与区政府、步行街相邻,购物、出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小区总占地面积96亩,总建筑面积为143500平方米,是一个多层与高层相结合的现代建筑群;景观设计是由世界五大景观公司之一的贝尔高林公司担纲设计、监督与实施,整个小区景观组团风格分为法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摩尔式;绿化面积为26900平方米,绿化率为43%,绿化覆盖率达48%。整个小区的园林设计费用耗资120万港币,园林工程总造价已突破1000万元,景观建设单方面投入达430元/每平方米,中庭以英国皇家园林为主题,与其它四个组团巧妙衔接,动静搭配,彰显出欧式皇家园林独特的风范和特点。
我们帝华物业公司自接管金色世纪以来,按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人性化、高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管理,得到了广大业主朋友、业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通过一年一度对业主的回访,满意率达到97%以上。在装修管理方面,公司采用了法规手段和情理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办理装修手续时,讲明在装饰过程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并以书面形式签订装修责任保证书,最大程度的控制了对共用墙体、承重墙体的任意破坏和乱搭乱建现象。在针对装修管理的日常巡查方面,我们采用分片区、分人头、定时间对装修期间进行管理,发现有乱搭、乱建、乱打现象马上予以制止,讲明后果及其厉害性,并给业主提供好的建议,达到严格了我们的管理也帮业主解决了装修难题,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可和满意。
在维修管理方面,为了保证小区各配套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比如循环系统、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红外周界系统、监控系统等等。我们制定了日常工作巡查制度,每日对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进行预防和维修,确保了业主们能够正常舒心的生活。在报事报修方面,我们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对业主的报事报修做到小事不过时、大事不过夜,上午的事绝对不推到下午、下午的事绝对不推到晚上、晚上的事绝对不推到明天,及时到达现场,抓紧时间维修,不让业主担心。同时还对维修的结果进行跟踪回访,使业主放心、让业主满意。
在保安方面我们要求保安队员按指定范围和路线进行定时不定时的巡逻检查,对进出小区的人员进行严格且礼貌的询问、登记,站岗和执勤必须执行规范的标准要求,针对老弱病残的业主要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体现人性化服务的一面。每天做到出早操、拳术训练、强健身体,实现半军式化的管理,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保驾护航。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祥和、团结、和谐的居家生活环境。
清洁方面做到日产日清,分片区分小组,落实工作责任范围,制定工作质量标准和要求,明确奖惩制度,不定时的进行抽查,确保了保洁工作的质量和标准。为了保证小区绿化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设有专门的绿化部,日
常固定管理人员为5人,同时配备了专用的绿化工具,并采用了单独建账的管理模式,每年固定划拨给绿化部经费6—7万元。在管理方面由专业园林工程师对绿化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专业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技术的指导,对小区内花草配置、局部的搭配、树木的损伤及时的进行调整和补栽,日常的浇水、施肥、整形、修剪、除草、松土、病虫防治、日常养护由专人专项对其负责,确保无残缺、无虫害,感官茂盛、葱郁。
为了丰富小区业主的文化娱乐生活、增进业主间的沟通和了解、营造社区友好居家生活氛围、更为业主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做出贡献,由物管公司牵头,在2004年11月成立了业主活动中心和文化娱乐部。开展了打牌、看书、看报、下橡棋、跳舞、打拳、舞剑、放电影、互动联欢、游泳比赛、等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业主间的友谊将会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业主与物管间走得将更近、更亲。对化解业主与公司的予盾和对立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两年来的管理,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大业主们的满意,也得到了总公司的认可,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继往的向好的管理企业看齐,学习更先进的管理经验,成就自身的管理模式。体现我们:“真诚待人,真心做事”的服务宗旨;实现我们:“想业主未想之先,做业主想做之前”的服务理念,把我们金色世纪打造成高品质的优质楼盘。
金色世纪这次参加市优秀住宅小区的评比工作,我们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也取得了一定的改进与成绩,并得到了广大业主的好评,希望市领导能授予我们优秀住宅小区这个称号,它将不断的激励我们管理好每一个楼盘,为企业争光,为主管部门争光。创建安全、文明、团结、和谐的居家生活环境,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此,我代表帝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再次恳请市领导能通过市优秀住宅小区的评审。
谢谢!
重庆帝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创建市优秀住宅小区工作汇报
创建市优秀住宅小区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我们金色世纪小区今天能够有资格参加市优秀小区的评比,首先感谢区房管局领导和市房管局领导对我们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
为了争创市优秀住宅小区,我们公司非常重视。由我们黄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创优小组,副总经理郭建任组长, 负责全程工作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副组长由园林工程师唐忠义、帝华物业公司经理冯先越担任,负责创建工作的实施和督促日常工作的开展。
我们金色世纪花园位于大渡口区新城松青路53号,东邻九宫庙车站,西靠松青路正街,与区政府、步行街相邻,购物、出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小区总占地面积96亩,总建筑面积为143500平方米,是一个多层与高层相结合的现代建筑群;景观设计是由世界五大景观公司之一的贝尔高林公司担纲设计、监督与实施,整个小区景观组团风格分为法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摩尔式;绿化面积为26900平方米,绿化率为43%,绿化覆盖率达48%。整个小区的园林设计费用耗资120万港币,园林工程总造价已突破1000万元,景观建设单方面投入达430元/每平方米,中庭以英国皇家园林为主题,与其它四个组团巧妙衔接,动静搭配,彰显出欧式皇家园林独特的风范和特点。
我们帝华物业公司自接管金色世纪以来,按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人性化、高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管理,得到了广大业主朋友、业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通过一年一度对业主的回访,满意率达到97%以上。在装修管理方面,公司采用了法规手段和情理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第四篇: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
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参加全区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下面我就**市创建园林城市工作与在座的各位进行交流,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回族自治区最北端,是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市辖两区一县,土地面积531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9%,有汉、回、蒙、满等23个民族,回族人口占%。**市山川秀丽,城市独具魅力,资源富集,工业基础雄厚,机遇叠加,投资环境优越,被评为“200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
强”之一,并先后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国家首批资源枯竭经济转型城市试点。
近年来,我市按照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奋斗目标,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组织实施了星海湖湿地综合整治、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新区人民公园、森林公园等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大会战和“无冬闲”活动,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8年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万亩,栽植各类苗木万株,实现了林业建设的大发展、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是:
(一)全面实施城市绿化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围绕建设园林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按照“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的原则,以市行政中心绿化工程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了城区“见缝插绿”工程、公共绿地改造工程、做精做美
工程,打造了新区路网绿化、星海广场建设、城市街路绿化、公园改造等精品工程,实现了景观大提高、生态环境大改善的要求。2008年全市新建公共绿地2051亩,完成街路绿化48条,绿化面积1845亩,植树万株,种草万平方米;机关、学校、厂矿、居住小区绿化5296亩,植树万株;摆放盆花290万盆。城区绿化档次明显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显著得到提升。
(二)加快城乡结合部绿化进程,城市外部大环境明显改观。把抓好城市外部大环境绿化作为展示**良好对外形象的关键,积极总结往年造林绿化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坚持按照“大通道、宽林带、多树种、高标准”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总体要求,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做法,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外部大环境绿化力度,主要完成了世纪大道延伸段绿化工程、沙湖大道景观绿化一期绿化工程、潮湖(防护)生态园、中华奇石山生态园、惠农区采
煤沉陷区生态园、北武当生态园、天河湾(湿地)生态园、星海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的建设,新增绿化面积亩,栽植各类苗木万株,城市外部大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三)发挥林业优势,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林业建设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加快平原绿化工程建设进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治沙造林工程的建设,完成农田防护林造林亩,栽植各类苗木万株;完成绿色通道绿化造林亩,栽植各类苗木万株;完成治沙造林20000亩,栽植各类苗木万株,高标准完成庄点绿化85个,绿化面积2000亩,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创新工作思路,变一年造林为全年造林,实现了造林绿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大力组织开展了“无冬闲”活动,变冬闲为冬忙,对造林地段采取秋、冬两季提前做好水利设施配套、整地、开沟、修路、挖坑和落实苗木等准备工
作,既为春季植树造林做好了充分准备,又缓解了春季造林绿化的繁重压力,实现了由一季造林向全年绿化的转变。全市上下积极响应“无冬闲”活动号召,冒严寒,克服各种困难,攻坚克难,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日,争时间、抢速度、要效率,奋战在植树造林第一线,实现了林业建设的新突破。2008年,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无论是栽植数量,还是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引进胡杨试栽,一次性获得成功,当年成活率高达80%以上,解决了胡杨移栽生根难、不易成活的技术难题,为我市乃至全区胡杨大面积栽植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科学依据,得到了区市领导和专家的赞同和认可。
(12全文查看
第五篇:市中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汇报
市中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汇报
一.学校简介
市中办事处中心小学始建于1957年,时称市中区中心小学,前身为青岛县南头完小。该校曾四次改建扩建,1996年9月迁到现址。
学校占地1999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76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072名,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专任教师71人,其中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32人,中专学历2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多年来,我校始终以“办市中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 “规范立校、科研兴校”为目标,确立了“为学生明天的成功而奠基”的教育理念,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思善问、活学巧用”的学风。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实验仪器、图书配备均达到省定标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机器人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舞蹈房、体育活动室、美术教室、德育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等齐全,教师每人配备一台微机并建成校园网,较大地提高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校信息化的水平。
近几年来,“科研兴校”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的共识,我们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现有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立项课题2个,市级立项课题8个,区级立项课题18个。近年来,在区、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有300多篇,其中有近百篇论文在国家、市级刊物上发表。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学校先后被确定为省“循序自主作文”实验基地;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并被评为青岛市精神文明示范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青岛市卫生先进单位;市中区先进基层党支部;市中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区妇女儿童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区群众满意的街道站所,连续多年被区教育局评为“办学水平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师、学生在市、区级多项比赛中获奖人次居全区前列。
回首往事,令人欣慰,展望未来,信心倍增。市中中心小学的全体教干教师将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努力把握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机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志存高远,锐志进取,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二.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做法
(一)领导重视、支持科研工作
以“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是我校主要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多年来努力实践,从不动摇。
1.设置科研机构
我校在1996年成立了教科室。校长亲自抓教科研工作,有一名副校长分管教科室工作,教科室配备主任一名,教科员一名,具体负责全校的教科研管理工作。教科室承担全校的科研活动计划的制订,课题研究业务的指导和管理,以及骨干教师的业务辅导等工作,为此,教科室还组建了一支以课题组长为主力的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全面履行学校科研职责。
2.纳入学校规划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需要依靠教科研来推动。学校领导始终将科研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甚至是每学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每学期学校工作报告,校长必将重点放在教科研工作上,提出教科研工作方向及基本要求;在每学期初的教师大会上,教科室须公布学期科研工作目标。教科室还根据区教科室计划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目标,制订好学期工作计划,召开全校的教科研工作会议,明确教科研工作任务,并对骨干教师进行科研培训,使全校的科研工作有方向、有计划,分工明确,落实到人,讲求实效。
3.率先投身科研
学校主要领导支持教科研不仅在口头上,还体现在行动上。近三年来,一把手杜校长亲身投入,躬身实践,已承担省级级课题1项并顺利结题。分管校长确立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已经结题。并且,学校在科研经费上给予教科研工作大力支持,教科室举办的工作会议、校本研究培训班、名师学术讲座、研究课活动、主题沙龙研讨会、外出参观考察活动、读书笔会等经常有领导参加活动。
4.制度管理科研
教科研要重视过程管理,特别是要追求课题研究的常态化和有效度,必须要有一套机制。以制度管理科研是一种保障。多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学校教科研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事,以制度带人。特别是去年以来,学校实施绩效考核,修订了《市中中心小学各类竞赛奖罚条例(修订稿)》和部分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将教科研工作量化,全面纳入年终教师绩效考核和村级小学年终量化工作,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校教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室创新,全心全意构建科研文化
领导支持是一所学校能顺利开展教科研的决定性因素,但如果没有教科室主任的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育科研也不会生气勃勃,更谈不上创建科研文化。
1.稳定的网络
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首先应有一支比较稳定的科研骨干队伍引领。多年来,教科室坚持聘请有水平、有热情的一线专任教师任兼职教科员,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科研网络,并且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培训、考核。每学年组织他们外出参观、考察,努力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并且,为保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做到课题组长及其核心成员中途基本不更换,保证了课题研究和科研活动的连贯性,激发了课题组长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2.创新的机制。
学校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杜绝开题热闹,过程冷清,结题照抄的现象。为此,教科室创新科研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促使课题发挥真正的为教育教学、为教师学生、为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坚持“操作组长负责制度”、“期初计划、期末总结、每月活动记录制度”、“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袋和调研制度”、“实行区级以上课题信息化管理制度”等,并且倡导科研、教研合一,强调课题研究课堂化,课堂教学问题化,要求每个课题每学期必须要有一堂研究课,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定内容;必须要有一次课题沙龙研讨会;每次活动教科室、课题管理组人员必须全程参与,人人发言。并且,课题组老师随时采集活动信息,及时发至教科研信息组;每学年,教科室根据各课题组研究工作和实验情况,开展年终评估活动,评选“科研型“老师,并将考核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大大增强了课题组成员投身科研的动力。
3.坚实的基础。
光有骨干队伍引领和机制的保障还不够,必须动员全体教师参与,“人人是科研工作者”,开展群众性科研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文化,让每一位老师参与教科研,在科研中磨炼自我,在评判中反省自我,在管理中规范自我,在受益中发展自我。
多年来,我们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坚持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读书、反思活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举办读书笔会,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育随笔等的评论,举行“读书型”教师,“反思型”教师评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修养和自我评判精神,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2008年以来,我校承研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5项,区级课题12项,校级课题9项,部分课题已于2009年结题,这些课题全部由科研骨干担任操作组长,吸收了80%的教师参与。2010年,学校又成功申报立项3项市级课题,18项区级课题,19项校级课题,90%以上老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来。以课题为核心的群众性教育科研之气候已然形成,夯实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学校发展储备了后劲。
三.资源共享,不遗余力宣传科研成果
三年来,我们努力倡导“课题从课堂中来,研究到课堂中去,成果为自己所用”的研究思路,努力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再研究、再发展。
不仅如此,我们还不遗余力宣传、推广我们的科研成果,共享我们的科研文化资源,携手合作,共同繁荣教育科研。
一是积极参赛。三年中,我们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市级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三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区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近300多篇科研论文在区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或在区级以上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成果及论文的获奖和发表不仅检验了我们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科研的整体水平。
二是出版信息报。《先锋》是由教科室编辑的一份校报,是一个很好的介绍我校教科研动态,宣传我校教科研成果,展示教师教育风采的平台。我们每月编辑出版,并利用教科研工作会议等机会向兄弟学校宣传,以扩大科研影响力。
三是采集网报信息。学校网站是宣传、推广教科研成果的最便捷、最有效的窗口。我们专门设立科研信息组,经常性地采编科研信息,及时进行网站宣传,以达到科研成果和科研资料共享的目的。我们还建设课题专题网页,展示学校校园文化和研究成果,大力宣传我们的科研文化,共享成果资源。
三年来,由于学校的大力支持,教科室同志创造性地工作,明确科研工作思路及方向,在构建科研文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提升了学校发展内涵,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后劲。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等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教学新秀、12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市中区课改之星”、2名教师被评为“市中区教科研先进个人”。学校荣誉的获得,教师个体的成长,教科研功不可没。我们的目标是:让科研文化滋润每一位师生的心灵,幸福地成长,共同创造市中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