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再造一个新南昌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7:5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年再造一个新南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年再造一个新南昌》。

第一篇:5年再造一个新南昌

[江西日报] 南昌重擂发展战鼓:5年再造一个新南昌

稿源:江西日报

2011-09-06 07:23:00

中 小】 【浏览字号选择:大

城建:形成双核三圈五组团——红谷滩是“心脏”

交通:打造城市干线十横十纵——总里程571公里

民生:完善各项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办实事工程

9月5日,记者从南昌市召开的第十次党代会上获悉,南昌市生产总值实现了五年翻一番,即从2005年的1008亿元到2010年的2207.1亿元;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则“再造一个新南昌”。同时,南昌将在城市功能、民生工程加大财政投入,让市民更有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红谷滩打造成标志性区域

随着南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建实施,瑶湖、昌南、梅岭、乐化、九龙湖五大组团规划建设逐步展开。目前,南昌城镇化率达65.7%,森林覆盖率达2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3%以上,生态优势日益成为南昌的城市品牌和发展后劲。

作为南昌的“心脏”——红谷滩新区发展再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着力把红谷滩新区建设成为集居住、工作、生活于一体的现代新城,使之成为代表南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性区域。加快红谷滩中央商务区建设,统筹提升老城区服务业态,着力打造城中、城东、城南区域性特色商圈。从而形成“双核三圈五组团”,构建大南昌。

都说老城区“挤”,南昌将对老城区“动手术”,降低人口密度、改善交通环境、美化市容市貌,主要措施是美化湖泊、活化水系、优化交通,加大动拆迁力度,完善分区规划、启动单元规划,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十横十纵”布局城市干线

构筑大都市过程中,南昌突出交通先行,加快快速路网、城际高铁、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形成半小时经济圈,以此带动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落实到具体工程是推动南昌高铁西客站、火车站东广场、南外环高速公路、南昌新港枢纽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区域交通运输体系。

与此同时,南昌推进以“十横十纵”、“井”字型为骨架的方格网状城市干线道路规划建设。据了解,规划“五横三纵”城市快速路,总里程254公里;规划“五横七纵”干线性主干道,总里程317公里。由此,城市干线道路网总体呈“十横十纵”布局,总里程571公里。

公共交通成为众多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法宝”,南昌市将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努力做到公交优先、公交优惠,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基本形成覆盖中心城区、功能清晰、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快速道路交通体系。并加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1号、2号线建设。

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

截至2010年底,南昌市共有41家世界500强、46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大企业给南昌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从而增强了南昌实力。过去五年,南昌市财政总收入实现四年翻一番,2010年达322.3亿元。财力增长的同时,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公共事业倾斜,每年实施6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未来五年,南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安排,继续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努力实现劳

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

着力扩大就业,鼓励自主择业、全民创业,及时消除“零就业家庭”。切实帮扶城市困难群体,特别是要通过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多途径、多举措减少城乡贫困人口。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免费保健体检、15分钟医疗服务圈。

与此同时,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力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低保综合质量,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实施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

第二篇:转型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

文/赵发中 蒋科峰

多少年来,拖着煤炭这辆全国能源供应列车,山西经济“前行易转向难”。喊了多年,提了多年,山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对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山西,转型已成为事关山西未来,事关人民福祉的不二选择。正如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所说,转型发展是山西的命运、前途之所在。

山西因煤而兴,又为煤所困。山西作为全国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不论GDP增长还是财政增收,靠的就是煤焦冶电单一化的支柱产业,这种严重依靠能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世界范围内资源型经济面临共同的难题,丢开资源不行,依赖资源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到依托资源但又不依赖资源,跳出资源但又不抛弃资源。

山西发展转型的出路唯有改革,目前推进改革的尚方宝剑,就是掌握并用好国家赋予山西省“综改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权和移植推广国外经验的优先权。改革就是要闯出一条路,敢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只要符合综改试验的方向和目标,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煤炭大省的酸楚与无奈

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大省山西的产煤量在120亿吨以上,其中的3/4贡献给了全国各地。“用满载煤炭的火车一列接一列,可以绕地球三圈”。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山西已经深深地烙上了煤炭的印记。

这也使得山西的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个产业就占据了整个工业产值的80%以上。而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还造成了山西环境污染、生态欠账的问题。目前,在山西全省有2万平方公里因采煤形成采空区,相当于山西省国土面积的1/8。山西的万元GDP耗能和二氧化硫排放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山西每采一吨煤就要破坏

2.48吨水。

因此,山西省上上下下早有这样的共识:当前山西的经济发展已经难以持续了。

而与之相比更显无奈和酸涩的是,山西居民并没有因采煤而致富,一掷千金的煤老板绝对不是山西的代表——目前山西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全国20位以后。

这被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崔满红称之为资源诅咒的怪圈在作怪:从全球经济历史的视角考察,资源充足时该地区表面的经济繁荣会在资源枯竭时荡然无存;就总体而言,资源依赖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上是落后于其他地区的——这种趋势,全世界都没有改变过。

随着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不断被挖掘生产,资源诅咒的怪圈已经开始套在了山西老百姓的头上——在山西,不少“以煤立市”的城市其实已经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其经济已经面临着后继发展乏力的难题。事实上,无论是政府官员、学者专家,还是普通大众,每一个山西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上任不久,在一次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的讲话中,列举出了的一组让山西人不能不深刻反省的数据:“十五”末的2005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16位;2009年排全国第21位,先后被广西、内蒙古、陕西、江西、天津超过,四年后退五位。从人均看,2005年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9%,排全国第15位,2009年为85.5%,下降3.5个百分点,后退两位。从增速看,“十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长13.3%,而“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长l0.5%,在中部和周边均排末位。

转型跨越是“华山之路”

山西煤炭资源经过几十年的高强度开采,浅层煤炭资源、优质资源、整装资源越来越少,一些矿区的服务年限仅够维持15~20年,以区域生态承载和环境代价换发展的路子难以为继,“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方式亟待改变。

面对日益严峻的发展形势,原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曾说:“对山西来说,转型发展是痛定思痛之举,是改革创新之举,是跨越发展之举!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

路子不能再走了,必须转变,越早越主动,只有在转型中发展,才能为发展赢得空间。”2010年9月,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拜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专栏),就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了会谈。会谈中袁纯清表示,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大省,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但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的煤炭开采和能源开发,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山西不转型将难以为继。

转型跨越是摆在山西面前的“华山之路”。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虽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自己的发展已经落后于人,在2010年各项经济统计指标中,山西在中部六省排名靠后,所以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

转型发展要做好两件事: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型产业。转型并不是放弃煤炭,而是要提升改造煤炭工业。煤炭工业的提升,就是要借助煤炭资源整合的成果和“综改区”的优惠政策发展循环经济,例如大力发展煤电、煤焦、煤气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虽然转型任务艰巨,但山西转型的基础条件还是不错的,例如“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转型跨越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综改区的设立,更是给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山西的资源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单

一、产业优势不突出、资源面临枯竭的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抓住国家支持建设综改区的多项优惠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转型。要在现有常规能源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转变单一煤炭开采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

作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为迫切。目前,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思路基本明确,即利用矿产资源和文化资源两大优势,巩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地位,并实现由单一支柱产业结构向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山西省转型发展的定位是,以构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力争到2020年,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战略地位全面提升。

“既然叫„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应该为中国资源地区、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介绍,山西属于中部地区,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地,因此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对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示范。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曾撰文表示,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山西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今后必须要走循环经济的路线,才能摆脱目前过度依赖煤炭的困境。

“煤炭对全国、全省而言,不会存在枯竭的问题,但对某一个地方则会。所以,对一个县、一个市来说,为煤炭产业寻求替代产业的问题必须考虑。”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专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山西在寻求煤炭替代产业上应先行先试,做好煤炭主业这篇文章、从多方面帮助煤炭主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培育新的非煤产业,并使其逐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也是转型综改试验区必须面对的课题。

袁纯清表示,顺着循环经济的路径走下去,可以有效激发废弃物资源化的潜能和特质,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将一种资源优势放大和扩展成几种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

突破自我才会拥有未来

山西的转型发展是要“闯”出来的,所谓的“闯”,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的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地区的发展,只有突破自我的束缚,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要在“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转型发展的理念,把握转型发展的规律。

首先,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制定规划,确立转型发展的方向;通过强化载体,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狠抓项目,搭起经济转型的框架;通过提供服务,推动各项转型任务的实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要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也不能丢。尤其是经济发展处于关口的时候,政府综合运用政策、税收、行政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经济发展的走向,刺激和疏导经济发展的动力,显得更为重要。

其次,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转型发展的主体。要把各类企业和全省人民推到转型发展的最前沿,形成全民促转型的社会氛围。没有国有、民营企业家的自主创业,没有广大干部、全省人民的参与和推动,就没有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是转型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三,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资源的基础作用。山西因资源而兴盛,也因资源而衰退,但没有必要因噎废食、投鼠忌器。不能放弃资源找资源、脱离优势找优势,而应把煤炭资源作为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依托煤炭资源固有的能源地位、煤炭开采完成的资金积累、煤炭销售形成的人脉网络,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山西集中。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这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四,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方式由依靠自然资源消耗,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加大技术改造、素质培养、质量建设、产品研发和人才引进的力度,靠科技和人才推动经济转型。实践证明,发挥好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经济转型的步伐就会更快、成效就会更明显。第五,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节能减排的尺度作用。要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检验转型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坚持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不立项,未通过环评和节能评估的不开工,环保设施不配套的不投产;国家产业政策明令关停的、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产能严重过剩的坚决淘汰;全面推广节水、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未来的实践会证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将实现山西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双赢。

对于未来的转型之路,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扩展阅读

山西省省长王君谈转型

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对山西3400万人民的关怀。我们要紧抓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用好这一重要平台,大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长期以来,山西以挖煤为主,煤焦冶电占工业的80%以上,这种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不健康的。我们不仅要搞煤焦冶电,还要搞新兴产业,搞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等。

其次,解决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将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再次,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城乡二元结

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为此,省委、省政府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已实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的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改善。

第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民生欠账较多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民生全面改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做好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后,解决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进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撑,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和人才技术支撑。

第三篇: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再造一个新山西[最终版]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再造一个新山西》。文章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全省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总体要求和根本举措,要求把转型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项工作的主线,重点抓好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四个方面的工作,强调要把解放思想作为转型发展的坚强保证。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再造一个新山西

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山西作为欠发达的中部资源型省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以转型发展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转型发展的方向

从世情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目前,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化解,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总体看,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

从国情看,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加快转型,避免落入“拉美陷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7%左右,但每年煤炭消耗量接近世界的四成,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发达国家着力推动形成碳交易、碳关税等国际规则,对我国形成巨大挑战和压力。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表面上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正如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的,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如果我们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今后发展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道路会越走越 1

艰难。转型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必将在“十二五”规划中成为制定政策和布局项目的战略重点。

从省情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累计产煤110亿吨,净调出80亿吨,在享受煤炭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格局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山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煤炭产能扩张,资源转化主要停留在煤电等初级过程,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1998年化学工业占全省 GDP的比重仅为9.78%,2009年更下降到5.8%;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2009年产值仅占工业增加值的5.1%;服务业占三次产业比重为3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煤炭产能不可能无限扩张,价格不可能一直上涨,随着国家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对高耗能行业严格控制,能源需求增长将逐步进入相对平稳期,传统能源份额降低是必然趋势,盈利空间必将逐步减少。同时,在现有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速越高,结构重型化、不协调、不安全的问题越突出,发展的成本、代价和难度也越大。2009年山西GDP占全国的2.2%,能源消耗却占4.3%,万元GDP二氧化硫、COD、烟尘、粉尘排放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61倍、1.23倍、3.47倍和3.72倍。总体看,山西现有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转型发展亟待全面推进。

山西的转型发展,就是要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要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

二、全面协调推进,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

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

——关于工业新型化。工业新型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粗放能耗型增长到集约节能型发展的工业化,是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工业化。山西的优势在煤,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山西的工业新型化仍然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做到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首先要提升煤炭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煤炭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实现煤炭本身的高效绿色安全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为此,要重点抓好七条路径:一是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二是加快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推动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三是结合煤炭运销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幅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四是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环境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五是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六是立足煤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七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

要做好以上工作,必须创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要打好“资源为王、成本优势”这张牌,充分利用资源的稀缺性,更多掌握市场交换的话语权、竞争的主动权、开发的优先权;要坚持资源跟着高端产业走,让资源在与高端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最大值;要从“材料加工”转向“加工材料”,从开采冶炼及初加工向集研发、生产、加工成套、服务于一体转变;要突出创新引领、标准为上,实现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提升;要坚持板块化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和集群发展的突破态势;要树立“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理念,既要“有中生无”,用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又能“无中生有”,靠胆气、才智开创新的产业天地。

——关于农业现代化。对山西而言,农业现代化就是利用特有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着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具有山西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扶优扶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农业产业化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

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根据不同县情,因地制宜形成主导产业。有煤炭资源的县,以煤炭资源整合为契机,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有旅游资源的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农业基础好的县,努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工业基础好的县,注重以县级工业集聚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基础。在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引导和鼓励条件适宜的专业合作社,在产权清晰、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跨区域协作与重组,提升应对市场能力。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等形式流转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扩大用工用人岗位,增加农民劳务性收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土地收益更多用于新农村建设。按照“以片规划、集中投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推动扶贫开发由整村推进向片区开发转变。

——关于市域城镇化。山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关键期。“十二五”时期力争有3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要准确把握城镇化演进规律,以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三规合一”引领城镇化建设,以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创新园区支撑城镇化建设,以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推动城镇化建设,走出具有山西特点的城镇化发展路子。

形成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考虑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条件,按照一个规划统筹、一个标准建设的要求,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大县城为重点构建城镇群。

强化规划的引领力和建设的创新性。按照城镇群发展、大中城市提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矿城转型、小城镇建设等不同层面的情况,科学制定城镇规划,做到对内有宜居性,对外有吸引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强度,加快建设以高速公路、高铁、空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增强城镇的通达性、功能性、安全性。

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体制机制。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多种途径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完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农民工与城镇产业工人劳动待遇平等化和社会保障全覆盖,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让更多的人进得来、住得下、发展好。

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不断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关于城乡生态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生态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上山西资源型产业结构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更为重要和紧迫。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建设绿化山西。牢固树立栽树就是栽历史、栽人文、栽政绩的理念,进一步加快植树造林的步伐;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把生态兴省和富民强省结合起来,让产业发展过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

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建设气化山西。充分利用山西丰富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建设净化山西。强化节能工作,加强节水、节地、节材,特别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做好减排工作,抓好火电脱硫工程,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严格治理工作,持之以恒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继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和汾河流域等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

建设健康山西。广泛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推进基层文化事业和健身健康产业,帮助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坚持解放思想,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解放思想具有先导性,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在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再次吹响解放思想的冲锋号,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转型跨越的大道上快步前进。

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煤是大自然给予山西人民最大的恩惠,但是由于长期挖煤、烧煤、卖煤、炼焦,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推动经济增长依赖煤、提升区域地位依赖煤、干什么都不如挖煤”的思维定势。这种依赖的直接后果就是所谓 “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对其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衰退、社会问题突出、观念封闭保守,最后资源富集地区反倒成为经济滞后地区。在煤上解放思想是山西最大的解放思想。要从新技术的视角看煤炭,既要认识到煤是燃料,更要认识到煤是原料和资本,重新认识煤、科学定位煤、深度利用煤。要从多元优势的视角看煤炭,山西煤炭不仅具有成本优势、品种优势、运距优势,更有转化优势、延伸优势,学会一生二、二生三,真正实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要从立体的视角看煤炭,推进煤炭采掘、煤炭转化、煤炭装备制造、煤转化技术和安全生产设备研发、煤炭相关产品交易、煤炭资本运作和金融服务等产业相互融合、一体化多元发展。

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各级政府作为施政主体,要摒弃对上级政府的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谋发展、做决策、成大事。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按照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指示的方向,在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在开拓中创造良好业绩。

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内陆经济思维定势就是出于对改革开放“梯度推进理论”的片面理解,自觉不自觉地跟在沿海发达地区后面亦步亦趋。事实上,随着交通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变平、变小了,所有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几乎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内陆地区同样可以弯道超车,三晋大地完全可以走到全国前列。

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山西国有企业一股独大、市场运作能力弱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要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丰富市场运作方式,增强闯市场的本领。

从守成求稳心态中解放出来。必须时刻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强化直接入轨、后来居上、三步并作两步走的紧迫感,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敢于背水一战、跨越发展。

山西转型发展正当其时,山西跨越发展前景灿烂。3400万三晋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促转型,上下同心谋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第四篇:“十二五”再造一个新舟山 今年打好八大攻坚战

“十二五”再造一个新舟山 今年打好八大攻坚战

“《建议》提出——

总体目标:再造一个新舟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主导,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富民强市为根本目的战略重点:全面推进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独具特色的群岛型花园城市建设

主要任务:优化空间布局体系,全面实施舟山群岛综合开发;建设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全力打造国际物流岛;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提高海岛基础设施水平;坚持先行先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海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建设海洋文化名城;加强党的领导,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今年工作:以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主导,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大力推进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建设为重要着力点,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基本保障,举全市之力,打好经济、社会发展八大攻坚战,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1月5日至6日,中共舟山市委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新城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由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市委五届七次全会以来的工作,审议通过《中共舟山市委关于制定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全面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

市委委员和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梁黎明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并在全会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舟山市委关于制定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国辉就《建议(审议稿)》向全会作

说明。市委常委张兵、江建国、忻海平、马国华、胡志权、周克非等出席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市委五届七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会议认为,市委常委会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建设“港航强省”“海上浙江”决策部署,在坚持科学发展、融入大桥时代上狠下功夫,在谋划舟山开发开放、建立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上狠下功夫,在推动转型升级、发展海洋经济上狠下功夫,在促进海岛和谐、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上狠下功夫,全市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会议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市委提升“三大”定位、推进“四海”建设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1%;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船舶工业异军突起;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舟山跨海大桥全线贯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所有这些,为舟山“十二五”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加快舟山大开发、大开发、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试验区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牢牢把握机遇,主动迎接挑战,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塑造新形象,努力把舟山打造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会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继续全面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提升“三大”定位、推进“四海”建设总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主导,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富民强市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独具特色的群岛型花园城市建设,再造一个新舟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议指出,推进“十二五”发展,要坚持抢抓机遇,跨越发展,成为我省、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示范区、排头兵;坚持转变方式,转型发展,把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用新思路破解各种难题,用新举措创造新业绩,用新模式打造新优势;坚持逐岛定位,持续发展,按照各岛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明确功能定位,打造一批特色功能岛,加强海洋海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开展“美丽海岛”建设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提升城乡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基本目标,使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会议强调,“十二五”规划必须体现中央和省对舟山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新要求,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与提交国家审批的《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相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再造一个新舟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造一个新舟山,不仅是经济总量力争翻一番,更是经济质量、发展空间、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和人的文明素质发生深刻而崭新的变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表现在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海洋综合开发取得新进展;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构建海岛和谐社会迈出新步伐。

会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十大主要任务。指出我市要优化空间布局体系,全面实施舟山群岛综合开发;建设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全力打造国际物流岛;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提高海岛基础设施水平;坚持先行先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海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建设海洋文化名城;加强党的领导,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会议还全面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梁黎明指出,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以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主导,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大力推进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建设为重要着力点,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基本保障,举全市之力,打好经济、社会发展八大攻坚战,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梁黎明强调,围绕推进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今年要打好八大攻坚战:以舟山保税港区申报为抓手的改革开放攻坚战;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引攻坚战;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以海洋科学城为核心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建设攻坚战;培育大企业、强化要素保障攻坚战;改善民生和经济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攻坚战;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攻坚战;编制规划、向上争取政策攻坚战。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实现“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要体现舟山精神,在思想上率先解放;要体现舟山速度,在工作上积极有为;要体现舟山形象,在落实上坚决到位;要体现舟山合力,在氛围上同舟共济。

周国辉指出,根据市委确定的全面攻坚要求,要重点抓好几方面的落实。突出一个“快”字,全力加快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强规划编制,争取政策支持,实施项目带动。突出一个“强”字,加快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临港工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渔农业。突出一个“新”字,扎实推进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人才集聚。突出一个“优”字,加快建设群岛型宜居城市,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大力推进“美丽海岛”建设,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突出一个“惠”字,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大力促进就业增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会议还就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专职副秘书长,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直属(含省部属在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市第五次党代会部分代表参加会议。市直属(含省部属在舟)各单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和部分企业代表列席了6日上午的大会。

第五篇:再造绿色秀美新三元

再造绿色秀美新三元

——记优秀中共三元区林业局党委先进事迹

走进三元,就像进入了绿色的海洋,处处荡漾着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三元区林业局党委以“绿化山川、美化家园、为民兴林、造福子孙”为己任,秉承“情系绿荫共建高原现代林业”的品牌理念,紧紧围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使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出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通过全体林业人的不懈努力,三元区林业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先后多次获国家、部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项。2010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到18.9100亿元,同比增长16.2%。三元区林业局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在全省率先实现连续23年无森林火灾目标,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来,1人荣获全市林业工作先进个人,1人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积极推动林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确保实现三元林业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强化自身建设,力创“新型”机关

三元区林业局党委以“学赶先进、争当先锋,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秀美山川”为载体,全力抓好林业各项工作,谋求林业更好更快发展,尤阿生书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通过“承诺、践诺、评诺”制度建立,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动力,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文明所站”活动,率先推行“准二十四小时”服务;首先推行“一站式”服务;主动推行“第一时间”服务,提高了林业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受到了林农业主的赞誉,优质服务已成为三元林业的一张“名片”。

2010年12月底,三元区林权登记发证面积83.6601万亩,发证率85.08%,共办理林权变更登记19个宗地,发放林权证17本,面积1314亩。共接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林地征占用报批等共4812件,办结件4812件,办结率达100%。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27个,拥有会员10604人,辐射带动农户13234户。有序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解决广大林农贷款难的问题,截止目前,全区已办理林权证抵押贷款18笔,抵押林木面积6084亩,涉及贷款金额1308万元。

全区实施“一卡通”兑付现已完成31个村,占有改革任务村的100%,按照要求全面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任务。今年已发放护林员管护费、村级监管费71万元,其中护林员管护费54万元,村级监管费17万元,全区生态公益林个人所有者补偿费共127万元。

区林业局投资50多万元在莘口镇高山村增设毛竹示范基地350亩,进一步扩大示范成果;继续坚持示范基地适当补助相当于50元的肥料,新建竹山蓄水池补助1000元/个等鼓励措施。

据统计,2010年提前70天完成全年竹业总产值2.7亿元,竹业经济总量明显增加;新建“两高一优”丰产竹林5336亩,占任务的106.7%,竹林质量明显提高;新建竹山道路建设65.5公里、竹山水池502立方米,分别占任务的109.2%和100.4%。

2010年,区森林公安分局全力组织开展了“春季行动”、“2010严打整治行动”和“攻势3号”等5次专项行动,高频度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共受理各类林业案件183起,收缴非法木材1232立方米,挽回经济损失134.31万元。

去年向社会发出调查问卷60份,就林业系统在依法公正执法、廉政勤政、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几方面的情况征求社会和群众意见, 收回调查问卷59份,收回意见和建议1条,群众满意率达100%。

坚持每季度定期召开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例会和每月15日局领导接访制度,对排查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和重大矛盾纠纷。一年来,严格按照新出台的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的要求,共受理信访件10件,办结率100%。

发挥队伍作用,构筑精品工程

在林业工作中,县林业局党委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推动林业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区林业建设中始终充当排头兵和主力军。

为了壮大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区林业局党委非常重视引导先锋木业、盛隆木业等23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争创品牌,争取新增省级名牌企业1家,省级著名商标1件;充分发挥林博会等招商平台,实现林业工业规模以上产值13亿元。

草珊瑚系列产品开发项目作为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的招商引资重点,积极出台政策对来三元投资草珊瑚产业的企业予以更多的税收、用地等优惠;在

开展专项招商的同时,利用好辖区内汇天药业、三真药业等技术资源优势,继续探讨与厦门中药厂的后续合作,进行草珊瑚茶、饮料系列保健产品开发及研究,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问题。

目前,三元区林业局正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组织申报材料,争取明年完成国家级“三元草珊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继续抓好草珊瑚种植技术、经济效益等宣传推广的模式,动员和鼓励各乡镇和广大林农积极参与,扩大种植规模,力争2~3年内协助厦门中药厂申请国家GAP认证并成为全国首个人工草珊瑚GAP基地。

2011年计划新增草珊瑚种植面积3000亩,全区辐射推广种植草珊瑚面积已达到19200亩;建设苗木培育基地300亩,年培育苗木1000多万株,可供人工种植草珊瑚面积10000亩;并启动了国家级“三元草珊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

去年,投资1300多万元的曹源隧道口至格氏栲景区道路按二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动工,预计2011年底可基本竣工。森林旅游环境正在优化,投入70多万元,对格氏栲景区部分游步道进行木栈化改造,对现有两座旅游公厕按三星级标准进行提升改造,并全面更新、规范景区内部道路、景点标识系统;海峡两岸林业博览园建设项目现已完成一期280亩征地任务。

2010年5月,三元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曾永东同志被省总工会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白叶坑林业国有采育场半专业扑火队被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突出文明成果共享,完成2个采育场生活用水改造的办实事项目;慰问生活困难职工67人;支助特困大学生2名;组织干部职工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2330元,为三明特大洪灾捐款11640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三元区林业局党委的凝聚力,开拓创新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林业局党委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推动了林业工作的快速发展。

加强党员管理,夯实党建基础

三元区林业局党委及所属12个党支部253名党员参加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党建168机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实际建立了机关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并完成了党建示范点、贫困党员、优秀党支部和

支部书记等信息表册建档工作。

大力推进学习党组织建设,以争创“党员先锋岗”、“推广168党建工作机制 开展亮岗履职”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为载体,在2010年组织实施的“168”党建工作机制中,实行全员履职,设置了森林资源培育岗、林业管理服务岗、森林资源保护岗等9个岗位,签订“亮岗履职承诺书”79份。

据统计,2010年,新入学参加硕士学历教育7人,原在校参加学历教育15人。今年8月,局党委选派2名选手参加演讲比赛,1人获一等奖,1人获优秀奖。局领导班子及基层单位、股室主要负责人53人已缴纳党风廉政建设保证金 17900 元。共发展新党员35名,举办党员培训班6期,完成培训600多人次。

2010年.区林业局积极响应三元区委提出的“联一帮二带三”主题实践活动,投入人力、物力,协助做好挂点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结合实际在忠山村指定一名党委委员专门负责,组建工作班子联系忠山村党支部工作,帮助争创“五好党支部”和“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区林业局机关党支部主动与忠山村党支部结对帮扶,每3位党员帮扶1户生活困难党员,明确了结对对象、联系党员、帮扶措施和完成时限等,采取慰问、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等形式,帮助他们尽早脱离贫困。

建立区楼源国有林业采育场和忠山村“场村”共建关系,培育发展毛竹丰产示范片100亩,辐射带动忠山村2000多亩竹山;区吉口国有林业采育场扶持资金1万元,协助推介忠山十八寨古民居旅游宣传;帮助红印山社区改善办公设备和部分基础设施。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林业局党委将活动的开展做为促进林业工作发展的有力抓手,先后开展了庆“七一”爬山和林业生产观摩、苗圃育苗观摩、厂区和庭院绿化观摩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积极引导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和林业工作实际,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佳绩,在“比、学、赶、超”中争当先锋。

今年7月,还表彰了三元区楼源国有林业采育场党支部等4个先进党支部,三元区吉口国有林业采育场党支部等4个开展“三元要发展 党员应先行”和“争当模范党员 建设温馨支部”双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黄亮等38名优秀共产党员,张莉等1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在党的建设方面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三元全体林业党员干部职工挥洒在山川大地中的心血和汗水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从当初一弯弯荒凉的山坡变成了如今一片片葱绿的山川,全体林业人的工作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好评和肯定。

下载5年再造一个新南昌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5年再造一个新南昌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再造绿色秀美新大通

    再造绿色秀美新大通 ——大通县林业局党委先进事迹 走进大通,就像进入了绿色的海洋,处处荡漾着生机与活力。大通县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重点区,“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和国家......

    刘奇葆:面向未来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刘奇葆:面向未来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在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25日) 同志们: 承载千年荣光的天府大地,今天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举世关注的天府......

    南昌 一个响亮而美丽的地方大全

    南昌,一个响亮而美丽的地方 南昌,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熟悉你每一条街道,了解你周围的山川,知道你昔日的模样,亲眼看见你马路变宽变亮,城市变大变美。高楼平地拔地,多少建筑物沿江而......

    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再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认清当前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的合力,推进全省私营个体经济的......

    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年活动工作总结

    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年活动工作总结自2011年12月下旬开展"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年"活动以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年"活动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好。乡主......

    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年活动工作总结

    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年活动工作总结自2011年12月下旬开展"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年"活动以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完善制度再造流程年"活动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好。乡主......

    南昌新八一广场导游词(五篇模版)

    南昌新八一广场导游词 很高兴能够与大家相集南昌,首先我代表江西省四海旅行社全体员工给大家说一声:一路辛苦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陈XX,大家可以叫我陈导或小陈,我们驾驶这......

    新《管理流程设计与管理流程再造(小编整理)

    【 课程提纲 】 第一讲 流程再造 ―― 管理的第三次革命1、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适应变化和竞争 2、 流程再造的概念 3、 流程再造的意义4、 流程再造的背景 5、 流程再造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