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EM复习资料总结
DEM复习资料
第一章 概述
数字地形的表达方法及其分类
数字地形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
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即数字高程模型是对二维地理空间上具有连续变化特征地理现象的模型化表达和过程模拟,简单地说,空间起伏连续变化现象的数字化表示和分析工具的集合。DEM和DTM的区别与联系
(1)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高程模型中地形属性仅为高程。
(2)在地理信息系统中,DEM是建立DTM的基础数据,其它的地形要素可由DEM直接或间接导出,称为“派生数据”,如坡度、坡向。
(3)高程模型最常见的表达是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或某个参考平面的相对高度,所以高程模型又叫地形模型。实际上地形模型不仅包含高程属性,还包含其它的地表形态属性,如坡度、坡向等。数字高程模型的分类
⑴按照结构分类:基于面单元的DEM;基于线单元的DEM;基于点的DEM。
⑵按照数据源分类:以航空和航天遥感资料为数据源;以地形图为数据源;以地面实测纪录为数据源;以各种专题底图为数据源;以统计报表和行政区域底图为数据源。
㈢按照内容分类:综合性的DEM(全国性的DEM,包括地形、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区域性DEM(局限于某个行政区或自然区,比例较大,框架线条趋细);专题性DEM;单项DEM。⑷按照结构形式分类:规则格网DEM;等值线DEM;曲面数字DEM;平面多边形DEM;空间多边形DEM;散点DEM。
⑸按连续性分类:不连续型DEM(Discontinuous DEM);光滑DEM(Smooth DEM)DEM最主要的三种表示模型
规则格网模型、等高线模型和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DEM 的特点
精度的恒定性、表达的多样性、更新的实时性、尺度的综合性
第二章 DEM的数据组织与管理
DEM的建立(它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地形数据的建模过程。)DEM的建立首先要对地形曲面进行抽象、总结和提炼,形成高度概括的地形曲面数据模型,然后在此数据模型基础上,将观测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数据模型的表述,最后借助计算机实现数据管理和地形重建。DEM 数据设计基本原则
①适用性②运行性③更新性④相关性⑤相容性⑥先进性⑦高质量⑧完备性⑨安全性 镶嵌数据模型
㈠镶嵌数据模型(Tessellation model)源于这样的思想:空间对象可用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网络来覆盖和逼近,或者说用在二维区域上的网络划分来覆盖整个研究区域。㈡镶嵌数据模型按照网格形状可分为规则镶嵌数据模型和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㈢规则镶嵌数据模型:就是用规则的小面块集合来逼近不规则分布的地形曲面。评价: 优点:
(1)其数据结构为通常的二维矩阵结构,每个网格单元表示二维空间的一个位置,不管是沿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均能方便地利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访问任何位置的格网单元;(2)处理这种结构的算法比较多而且成熟,大多数计算机程序语言都有矩阵处理功能。(3)以矩阵形式存储和组织数据还具有隐式坐标,即格网单元的平面坐标隐含在矩阵的行列号之中,从而不需要进行坐标数字化。
缺点:是不管地形变化复杂还是简单,均采用相同的结构,导致数据冗余而给数据管理带来不便。
㈣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是指用来进行镶嵌的小面块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边界。特点:
不规则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点的位置和密度。地形变化越简单,采样点就越少,则单元格就越大;反之地形变化比较复杂,数据点分布比较密集,格网单元就越小。与规则格网的区别:
TIN模型不需要维护模型的结构规则性,不但能灵活地随地形的复杂程度而改变格网单元大小,避免平坦地形的数据冗余,而且又能按地形特征点线如山脊点、山谷线、地形变化线等表示地形特征。DEM数据结构
规则格网DEM数据结构(1)简单矩阵结构
(2)行程编码结构:DEM行程编码的基本思路是:对于一幅DEM,常常在行(或列)方向上相邻的若干点具有相同的高程值,因而从第一列开始,在格网单元数值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值以及重复的个数,应用时可利用重复个数恢复DEM矩阵。
(3)块状编码结构:块状编码方案是行程编码方案从一维扩展到二维的情况,它采用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每个记录单元包括相邻的若干栅格。
该数据结构是由记录单元的初始位置(行、列号)、格网单元高程值和方形区域半径(正方形区域的边长,采用格网间距倍数表示)所组成的单元组,即(行号,列号,格网高程值,区域半径),整个DEM数据文件由该单元组组成,根据初始位置和区域半径可恢复高程矩阵。
(4)四叉树结构
四叉树数据结构是一种对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
基本思想是将一幅栅格数据层或图像等分为四个部分,逐块检查其格网属性值(或灰度);如果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值都具有相同的值,则这个子区就不再继续分割,否则还要把这个子区分割为四个子区;这样依次分割,直到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属性值或灰度为止。
不规则三角网DEM数据结构(TIN结构)㈠ TIN 的面结构
TIN的面结构在基本链表结构基础上增加了用来描述三角形之间拓扑关系的数据,也就是说TIN的面结构一般由三个表组成,即坐标表、三角形顶点表以及邻接三角形表。
特点:由于存储了三角形之间的邻接关系,TIN内插、检索、等高线提取、显示及局部结构分析都比较方便。
不足:存储量较大,而且在TIN的编辑中要随时维护这种关系。
㈡TIN 的点结构
TIN的点结构由坐标文件和三角形顶点的邻接指针链组成。
三角形顶点的邻接点是指共用该顶点的所有三角形其余两顶点的不重复顶点的集合,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组成。
每个顶点的邻接点顺次存储在一个链表中。特点:存储量小,编辑方便。
不足:但三角形及其邻接关系需实时再生成,计算量比较大。㈢TIN 的点面结构
在点结构基础上,增加组成三角形三顶点的数表。
特点:结构存储量与面结构的大致相当,编辑、显示比较方便。不足;由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是隐式的,检索与内插效率不太高。㈣TIN 的边结构
TIN的边结构是从组成整个TIN模型的所有三角形中,抽取其不重复边集所组成。
特点:存储量比较小,非常适合等高线的提取 不足:编辑、内插以及检索不太方便。㈤TIN 的边面结构
边面结构重点在于刻画三角形边和三角形面之间的拓扑关系,一般由边表和邻接三角形表组成。在边表中,定义该边的起点、终点和左右相邻三角形,而邻接三角形表中则记录三角形之间的拓扑关系。
特点:为上述所有结构中存储量最大的,虽然在检索、等高线提取等方面比较方便。不足:不利于动态更新和维护。格网DEM和TIN的对比
DEM数据库数据组织
定义:DEM数据的管理和调度方式。组织方式:“工程-工作区-图幅”
工程: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全部DEM数据。
图幅:是按照一定规则对研究区域进行二维划分是DEM数据采集、建立、操作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图幅由若干行和若干列格网单元组成。
工作区:是当前感兴趣的研究区域,一般情况下工作区就是图幅,如果需要,也可将多个图幅定义为一个工作区。LOD模型
当一个工程具有不同的分辨率的DEM时,则形成细节层次模型(levels oF Detail LOD)LOD模型形成方案:
(1)形成某一地区不同分辨率的DEM,通过一体化管理建立金字塔数据库—核心是不同分辨率DEM的融合。
(2)在地形可视化中,实施细节分层是一个热点。
DEM元数据
第三章 DEM数据获取方法 DEM数据源及其特征(1)遥感图像
当前的遥感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平台、多波段、多分辨率和全天候的对地观测技术,并正朝着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方向发展。
遥感图像应用注意的问题:①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②遥感数据的增强处理
③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和判读④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
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来源:①数据固有的不确定性②数据获取过程的不确定性
③数据处理的不确定性④数据转换和传输中的不确定性⑤数据分类和信息提取中的不确定性
(2)地形图
定义: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特点:(1)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统一采用“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国家基本地形图含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8种比例尺地形图。缺点:
1)地形图现势性较差2)地形图存储介质单一,容易变形3)地形图精度有限(3)地面测量数据
原理:用GPS,全站仪、经纬仪在已知站点的测站上,观测目标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三个参数,进而计算出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在经过适当的转换获得高程。优点:可获取较高精度的高程数据
不足:工作量大、周期长、更新困难,费用高。(4)既有DEM数据
对已存在的各种分辨率的DEM数据,应用时要考虑自身的研究目的以及DEM分辨率、存储格式、数据精度和可信度等因素。基于不同观点的采样
(1)统计学观点:DEM表面可以看作是点的特定集合(采样空间)有随机采样和系统采样两种方法。因此,对特定集合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对采样数据的研究。
(2)几何学观点:DEM表面通过不同的几何结构来表示,这些结构按其自身的性质可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种形式。
(3)基于特征的采样观点(地形曲面的几何特征):形态各异的地形表面通过具有特征意义的点和线划分为一系列单一的地貌形态。点和线具有不同的地形信息。特征要素:地形特征点和特征线
特征点:山顶、洼地、鞍部、山脚点、山脊点、山谷点等。不仅能表示出自己的高程信息,还能给周围点更多的地形信息。
特征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陡坎、海岸线、水涯线等)——将特征点相连形成。(4)地形的复杂程度
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可以用粗糙度和不规则性来描述。
地形复杂度表达方法:光谱频率法、分数维、地形曲率、相似性、坡度(5)地貌单元类型
不同的地貌类型划分对DEM数据采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黄土地貌破碎,要分布较多的采样点,而平原地区高程数据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对坡向、流域网络影响比其他地区要大)。采样数据的属性
采样:确定在何处需要测量点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参数决定:点的分布、点的密度和点的精度。
(1)采样数据的分布:由数据位置和结构来确定,指数据点的分布形态。(2)数据的密度:是指采样数据密集程度,与研究区域的地貌类型和地形复杂程度相关。用于刻画地形形态所必须的最少的数据点。
(3)数据的精度:是指数据点本身所具有的精确度,是数据获取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误差的综合反映。
采样布点原则
沿等高线采样、规则格网采样、剖面法、渐进采样、选择性采样、混合采样
(1)沿等高线法:采样时将Z轴固定,即固定高程值沿等高线采集高程点。平坦地区不宜使用。
(2)规则格网采样:通过规定X和Y轴方向的间距来形成平面格网,在立体模型上量测这些格网点的高程值。规则格网采样能确保所采集数据的平面坐标具有规则的格网形式。
(3)剖面法:类似于规则格网法,唯一的区别是在格网法中量测点是在格网的两个方向上都规则采样,而在剖面法中,只沿一个方向即剖面方向上采样;在剖面法中,通常情况下点以动态方式量测,而不像在规则采样中以静态方式进行。
(4)渐进采样(Makarovic,1973):小区域的格网间距逐渐改变,而采样也由粗到精地逐渐进行。
优点:渐进采样能解决规则格网采样方法所固有的数据冗余问题。
缺点:在地表突变邻近区域内的采样数据仍有较高的冗余度;有些相关特性在第一轮粗略采样中有可能丢失,并且不能在其后的任一轮采样中恢复;跟踪路径太长,导致时间效率降低。
(5)选择性采样:为了准确反映地形,可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选择性的采样,例如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以及离散特征点(如山顶点)等进行采集。这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只需以少量的点便能使其所代表的地面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6)混合采样:是一种将选择采样与规则格网采样相结合或者是选择采样与渐进采样相结合的采样方法。该方法在地形突变处(如山脊线、断裂线等)以选择采样的方式进行,然后这些特征线和另外一些特征点,山顶点、洞穴点等,被加入到规则格网数据中。
数据采集方法对比
原始数据粗差检测与删除的方法
(1)基于趋势面的粗差探测与处理(2)三维可视化粗差检测技术
(3)基于坡度信息的规则格网分布数据粗差探测技术(4)基于高程信息的不规则分布数据粗差探测方法(5)基于等高线采样数据粗差探测方法 我国1:5万DEM 1:5万DEM的格网间距为25米,高程数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二维阵列数据格式存放,与其他DEM一样,网格中心点的高程值作为该格网单元高程值,单位为m。平面坐标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为大地基准,投影方式为高斯克吕格投影,以6度分带,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第四章DEM的建立 DEM质量评价标准
①保凸性:若逼近面与实际曲面的波动次数相等或接近,而且两者对应的脊线、谷线位置和走向基本一致,则保凸性好,反之保凸性差。②逼真性:逼近面F(x,y)和实际地形曲面f(x,y)对应点之间应满足关系式:MAX|f(x,y)-F(x,y)|≤σ,则认为逼近面达到逼真性要求。
③光滑性:光滑性是指曲线上切线方向变化的连续性,或者说曲线上曲率的连续性。曲线的平顺性指曲线上没有太多的拐点。构筑模型的一般内容和过程
①采用合适的空间模型构造空间结构; ②采用合适的属性域函数;
③在空间结构中进行采样,构造空间域函数; ④利用空间域函数进行分析。位置区域或空间域
空间结构是为把特定区域内的空间目标镶嵌在一起而对区域进行的划分,划分出的各个空间范围称为位置区域或空间域。构建DEM的思路
首先、在二维平面上对研究区域进行格网划分(格网大小取决于DEM的应用目的),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的格网空间结构。
然后、利用分布在格网点周围的地形采样点内插计算格网点的高程值,最后按一定的格式输出,形成该地区的格网DEM。DEM内插
㈠DEM内插的概念:高程点的位置变换和加密处理,通称为DEM内插,其数学基础是二元函数逼近,即利用已知离散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展铺一张连续数学曲面,将任一待求点的平面坐标带入曲面方程,可算出该点的高程数值。㈡内插的实质:就是根据分布在内插点周围的采样点的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在数学上属于数值分析中的插值问题。DEM内插方法分类
㈠按数据分布规律分类:有基于规则分布数据的内插方法、基于不规则分布的内插方法和适合于等高线数据的内插方法等;
㈡按内插点的分布范围:内插方法分为整体内插、局部内插和逐点内插法;
DEM内插数学模型 ㈠整体内插
定义:就是在整个区域用一个数学函数来表达地形曲面。整体内插函数通常是高次多项式,要求地形采样点的个数大于或等于多项式的系数数目(P78)。缺陷:由于以下原因,在DEM内插中整体内插并不常用: 1)整体内插函数保凸性较差; 2)不容易得到稳定的数值解;
3)多项式系数物理意义不明确,这容易导致无意义的地形起伏现象; 4)解算速度慢且对计算机容量要求较高; 5)不能提供内插区域的局部地形特征。优点: 整个区域上函数的唯一性,能得到全局光滑连续的DEM;充分反映宏观地形特征,编程简单。
㈡局部内插(分块内插)
定义: 将地形区域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块,对每一块根据地形曲面特征单独进行曲面拟合和高程内插,称为DEM分块内插。优点:
区域分块简化了地形的曲面形态,使得每一块都可用不同的曲面进行表达。一般地,可按地形结构线或规则区域进行分块,而分块大小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地形采样点的密度和分布。方法:
不同的分块单元可用不同的内插函数,常用的内插函数有线性内插函数、双线性内插函数、多项式内插函数、样条函数(由多项式分段定义)、多层曲面叠加法等。㈢逐点内插法
定义:就是以内插点为中心,确定一个邻域范围,用落在邻域范围内的采样点计算内插点的高程值。
逐点内插本质上是局部内插,但与局部分块内插有所不同,局部内插中的分块范围一经确定,在整个内插过程中其大小、形状和位置是不变的,凡是落在该块中的内插点,都用该块中的内插函数进行计算,而逐点内插法的邻域范围大小、形状、位置乃至采样点个数随内插点的位置而变动,一套数据只用来进行一个内插点的计算。基于不规则分布采样点的DEM建立
(1)直接法:通过不规则分布数据直接建立DEM,可采用整体内插、局部分块内插或逐点内插法,常用的是逐点内插法中的移动曲面拟合法和反距离权内插法。
(2)间接法:基于TIN的规则格网DEM建立首先根据采样点,建立研究区域的TIN,然后在其上进行格网点的高程内插。此过程也称剖分内插,本质上也是局部分块内插的一种,只是分块范围是三角形。
基于规则格网分布采样点的DEM建立 1)线性内插2)双线性内插
基于等高线分布采样点的DEM建立
1)等高线离散化法:是将按等高线分布的数据看作是不规则分布数据,并不考虑等高线特性,整体内插、局部分块内插、逐点内插等数学模型均可用来内插生成格网DEM。2)等高线内插法 基本步骤为:
(1)通过内插点作四条直线,分别为东西、南北、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2)计算每条直线与最近等高线的交点;
(3)计算每条直线上两交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求出交点之间的坡度;(4)在最大坡度线上,按公式zp=z5+(z1-z5)dp5/d15求取内插点的高程。
3)等高线构建TIN法
这种方法首先建立TIN,然后通过内插TIN形成DEM。其在效率和精度上优于前两种方法。
第五章 DEM的可视化 可视化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复杂的科学现象、自然景观以及十分抽象的概念图像化,以便理解现象,观察其模拟和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发现规律和传播知识。
技术角度分为静态可视化和交互式动态可视化
静态可视化:将整个地形区域范围以二维或三维图形图像形式显示成一幅图像。动态可视化: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实现交互式地形浏览 纹理角度分为
基于分形、基于遥感影像、基于纹理影像
地形一维可视化表达
地形一维可视化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地形剖面。地形剖面刻画沿一条直线或曲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地形起伏情况。制作过程:
(1)在等高线图上画一条线;
(2)标记等高线与剖面线的交叉点,并记录其高程;(3)以高程为纵轴,距离为横轴,做图。地形(DEM)三维显示的基本流程
(1)DEM三角形分割(TIN不需要此步骤):三角形是最小的图形单元,大多数图形系统都以三角形作为运算的基本单元
(2)透视投影变换:把三维物体变换为二维图形的过程称为投影变换。其基本原理包括两个方面:即投影变换和消隐处理
(3)光照模型:计算景物表面上任一点投向观察者眼中的光亮度大小和色彩组成。(4)消隐和裁剪:消去三维图形不可见部分裁减掉三维图形范围之外的部分。
消隐:为增强图形的真实感、消除多义性,在显示过程中一般要消除三维实体中被遮挡的部分,包括隐藏线和隐藏面的消除。
裁剪: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图形信息时,计算机内部存储的图形比较大,而屏幕显示只是图的一部分。必须确定图像中那些落在屏幕之内和之外的部分,这个选择处理过程即为裁剪。(5)图形绘制和存储⑹地物叠加 纹理映射 纹理:为了弥补上述灰度图像只是表示地形起伏情况的不足,就需要表现出地表的各要素特征,即可以通过添加表面细节来达成,这种在三维物体上加绘的细节称为纹理。根据纹理图像的外观可将其分为颜色纹理和凸凹纹理。纹理匹配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⑴纹理图像的大小应与所绘制三维图像的大小相适应 ⑵纹理图像中的景物视角、视距应尽量与所要生成的三维地形图的视角、视距保持一致。⑶纹理图像应选择亮度均匀的区域,避免阴影和强光部分的影响,这样在光照处理后可获得较理想的阴影和起伏感。
⑷可以在一幅纹理图像中按一定格式构成多种纹理(山体植被、平原田野、居民地等),使三维地形图有选择和有控制地进行多种纹理的复合。
第六章 DEM精度分析 误差、精度与不确定性 ⑴误差(error):通常被定义为观测数据与其真值之间的差异。从性质上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差。
⑵精度:数据准确度(Accuracy)和精密度(Resolution)的统称,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⑶不确定性(uncertainty):指对真值的认知或肯定的程度,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误差,包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可度量和不可度量误差、数据的不完整性、概念的模糊性等。DEM误差源分析
①地形表面特征②数据源误差③采点设备误差 ④人为误差⑤采样点密度和分布 ⑥内插方法⑦ DEM结构 DEM误差分类体系
数据误差是DEM数据源误差和由内插引起的高程数据误差。描述误差是DEM对地形表达的误差。常用DEM精度描述指标
①数值精度模型:中误差(RMSE),标准差(SD),平均误差(ME)②误差自相关精度模型:误差的自相关性对各种地形分析结果影响是系统性的,将引起单一的、非空间统计模型(如RMSE)对分析结果评价上的偏差。DEM精度评定
DEM高程精度的评定通常有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两种途径。DEM精度评定方法和精度模型
①检查点法和DEM中误差模型②逼近分析和地形描述误差③等高线套合分析和DEM定性评价模型④实验方法和DEM经验模型⑤理论分析与理论模型 地形描述误差
将在假定DEM高程采样误差为零条件下,模拟地面与实际地面之差异,定义为DEM地形描述误差(以后简称Et)。
第七章坡面地形因子提取 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是表示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诸要素文件。
地理数据包括自然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地形数据是地理数据之一。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被分为二类,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描述了对象的空间位置,包括它们的形状以及相互的空间关系。坡面因子分类的方法
①按照坡面因子所描述的空间区域范围 ②按照提取坡面因子差分计算的阶数 ③按照坡面的形态特征 坡面因子的分类
按照坡面因子所描述的空间区域范围,可以将坡面因子划分为微观坡面因子与宏观坡面因子两种基本类型。
地面曲率因子
地面曲率是对地形表面点的扭曲变化程度的定量化度量因子,地面曲率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分量分别称为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
①平面曲率指的是地面上任一点位地表坡向的变化率,它是一个反映等高线弯曲程度的指标。实质是对DEM进行坡向提取,而后对这个坡向提取坡度。
②剖面曲率指的是地面上任一点位地表坡度的变化率,实质是对DEM求取两次坡度。地表粗糙度 地表粗糙度:是反映地表的起伏变化和侵蚀程度的指标,一般定义为地表单元的曲面面积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高程变异系数 高程变异系数:是反映分析区域内地表单元格网各顶点高程变化的指标,它以格网单元顶点的标准差与平均高程的比值来表示。PPT练习题 第一章
1.DEM和DTM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DEM的特点?
3.DEM与GIS得关系?
4.DEM是二维、三维?还是其他?为什么? 5.DEM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1.DEM数据模型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镶嵌数据模型的思想、类型和应用范围? 3.规则镶嵌数据模型构造方法、特点? 4.不规则镶嵌数据模型构造方法、特点? 5.DEM的数据结构有哪些? 6.格网DEM与TIN的比较? 7.什么是元数据? 第三章
1.DEM数据源及其特征
2.地理信息可以分为特征要素和非特征要素,分别是什么? 3.DEM采样方法有哪些?
4.我国基础DEM比例尺有哪些? 第四章
(1)有哪些方法可以生成TIN?阐明各种方法的技术路线和优缺点。(2)在TIN和格网DEM的生成中,如何考虑地形特征线? 基于等高线数据建立TIN,有什么问题?如何进行处理?(3)比较各种内插方法的优缺点。第五章
1.简要说明生成明暗等高线的技术路线和方法。2.DEM地形可视化的理论基础都有哪些? 3.地形可视化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第六章
1.什么是误差?什么是不确定性?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2.DEM精度表达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地形描述性误差? 第七章
1.坡面因子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2.坡面复杂度因子有哪些?在地形分析中各有什么意义?
第二篇:数字高程模型(DEM)内插程序设计总结
数字高程模型(DEM)内插程序设计总结
测绘08-2 廖小军 3080208220
【摘要】: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构建虚拟地形环境的重要步骤之一,DEM的精度不仅影响地形可视化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制约着地形仿真和GIS分析与决策的可信度。随着现代测绘、GIS和VR等技术的发展,地形建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本次实习主要内容为在分析移动曲面拟合与加权平均算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以移动曲面拟合法为主、加权平均法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使它们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解决大区域DEM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移动曲面拟合 加权平均 DEM内插 1.实验目的。
掌握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原理及其内插子程序的设计方法,了解其它逐点高程内插方法的基本原理。2.实验内容。
根据提供的10个数据点的坐标(Xn,Yn,Zn)和待求点的平面坐标(Xp,Yp),要求利用移动二次曲面拟合法,由格网点P(Xp,Yp)周围的10个已知点内插出待求格网点P的高程,编制相应的程序并进行调试,最后解算出格网点P的高程并提交源程序代码。3.资料准备。已知数据点坐标
编程计算点(110,110)上的高程。4.基本思路。
5.源代码。
// tggfhgfh.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SMatrix.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printf(“Hello World!n”);SMatrix a(6,1);//未知数(A, B, C, D, E, F)
SMatrix x(10,1);//光标X坐标,已知
SMatrix y(10,1);//光标y坐标,已知
SMatrix z(10,1);//光标Z坐标,已知
SMatrix M(10,6);//系数矩阵 SMatrix P(10,10);//权阵
SMatrix MTM(6,6);
x[0][0] =102;
x[1][0] =109;x[2][0] =105;x[3][0] =103;x[4][0] =108;x[5][0] =105;x[6][0] =115;x[7][0] =118;x[8][0] =116;x[9][0] =113;
y[0][0] =110;y[1][0] =113;y[2][0] =115;y[3][0] =103;y[4][0] =105;y[5][0] =108;
y[6][0] =104;y[7][0] =108;y[8][0] =113;y[9][0] =118;
z[0][0] =15;z[1][0] =18;z[2][0] =19;z[3][0] =17;z[4][0] =21;z[5][0] =15;z[6][0] =20;z[7][0] =15;z[8][0] =17;z[9][0] =22;for(int i =0;i<10;i++){ M[i][0] =(x[i][0]-110)*(x[i][0]-110);M[i][1] =(x[i][0]-110)*(y[i][0]-110);M[i][2] =(y[i][0]-110)*(y[i][0]-110);
M[i][3] = x[i][0]-110;M[i][4] = y[i][0]-110;
M[i][5] = 1;
P[i][i]=1/((x[i][0]-110)*(x[i][0]-110)+(y[i][0]-110)*(y[i][0]-110));
}
MTM = M.T()*P*M;
a = MTM.Invert()*M.T()*P*z;printf(“a[0]:%f,”,a[0][0]);printf(“a[1]:%f,”,a[1][0]);printf(“a[2]:%f,”,a[2][0]);printf(“a[3]:%f,”,a[3][0]);printf(“a[4]:%f,”,a[4][0]);
} printf(“a[5]:%fn”,a[5][0]);return 0;6.计算结果。
运行程序得待定点高程为:17.970180 7.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上机实习学到了许多知识,特别是有关矩阵的运算方面的知识。虽然以前也学过了矩阵的运算,但由于运用较少,已经几乎忘了。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正是这样一遍一遍的练习才会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每一次操作都有一定的收获。在这一次实习不仅学到的知识增加了,而且更懂得了怎样去学习才可以获得更多知识。在上机课上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可以问同学和老师,这是一个学习好的资源,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使自己了解得更多对自己也是非常有益,因此,只有把握好机会就一定可以获得更多。机会也是自己把握得,错过了也就很难再找到。
只有做好目前的任务也就可以更好地为以后服务,做好这一步对以后学习更加省力轻松。因此,在这次实习中不仅学的更多,而且也为以后地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谢谢老师的辛勤指导。
第三篇: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总结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1..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技术、_____和社会因素为一体的人/机系统。P1 2.关于信息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其中信息理论创始人香农认为()P2 A.信息是构成有定义的一组数据 B.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C.信息是影响人改变决策方案的评价 D.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3.关于信息的定义,比较正确的是()P2 A.信息就是数据 C.信息是可以识别的符号
B.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
D.信息和物质一样是有形的资源
4.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形态的特性称信息的__________性,信息最基本的性质是信息的____________性。P3 5.战略信息的特点是()P3 A.使用时间短 C.信息精度高
B.使用频率低 D.信息结构性好
6.反映企业收款、记账等流动过程的称()流,而反映管理方法和请示报告等的称()流。P4 7.信息流是指除去()、资金流和()的物理内容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如各种各样的文件、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P4 8.在管理信息中,属于战略信息的是()P6 A.新产品的投资方向 C.产品的年产量
B.计划完成情况 D.产品的成本
9.战略信息又称为决策信息,其主要作用是()P6 A.制订生产管理计划 C.制订公司发展规划
B.对运行过程的控制和调整 D.为企业掌握生产进度提供依据
10.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的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P7 11.系统有许多特性,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称系统的_________性,而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称系统的_________性。P10 12.系统的分解方法P11 13.系统方法就是要考虑系统的_____性和系统组成部分的内部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等。P11 13(1).自顶向下开发信息系统的缺点是()P13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A.对系统开发人员的要求较高 C.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
B.数据一致性难于保证
D.不利于提高企业人员的开发能力
14.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为基础,并结合组织的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P14 15.管理信息系统共分为4个层次,其中用于制订资源分配方案的子系统属于()P15 A.业务处理子系统 C.管理控制子系统
B.执行控制子系统 D.战略计划子系统
16.包括生产、材料和设备等管理的子系统属于()P15 A.执行控制子系统 C.管理控制子系统 17.战略支持系统P20 18.管理的含义表明管理是一个过程,其核心是达到管理__________,管理采用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___________。P23 19.管理有多项职能,其中首要的职能是_____。P24 20.根据企业的客观情况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实际的管理职能是()P24 A.计划 C.协调
B.指挥 D.控制
B.业务处理子系统 D.战略计划子系统
21.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需要管理过程的各种职能,其中保证计划实现的职能是()P24 A.控制 C.指挥
22.简述管理的层次。P25 23.简述管理中的基层管理。P25 24.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P25 25.在企业组织结构中,企业的每一个人只向一个上级负责的结构称为()组织结构,而从上至下按照相同职能将各种活动组织起来的称为()。P27 26.简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P28 27.以绩效为中心分权制组织结构属于()
A事业部制组织结构B矩阵组织结构C直线制组织结构D 职能式组织结构 28.由若干企业组成临时性、动态性的企业联盟称_____。P29 29.虚拟组织有许多特点,下述不属于其特点的是()P29 ...A.可以集中各伙伴的优势进行生产和销售 B.各成员之间建立长期的、固定的合作关系
B.协调 D.组织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C.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D.合作伙伴通过计算机网络沟通
30.组织扁平化主要是通过对组织_________的调整,削减_________数量的工作过程。P29 31.简述信息系统对组织战略的支持。P32 32.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由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及其他对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的技术组成。P41 33.组成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是()P42 A.运算器与控制器
B.控制器与内存储器
C.运算器与内存储器 D.输入设备与控制器
34.在计算机中,能够解释和执行计算机指令,并且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的是()P43 A.运算器
C.外存储器 D.内存储器
35.操作系统按照其功能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和()。P45 36.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管理、()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P45 37.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与构成。P46 38.ARPANET网属于()P46 A.局域网 C.城域网
39.简述网络协议的含义与作用P47 40.用于网络之间相互通信的技术标准是网络_________P47 41.在OSI网络协议中,最接近计算机的是_____层,最接近用户的是_____层。P47 42.在OSI中,最底层是物理层,最高层是()P47 A.应用层 C.网络层
B.表示层 D.会话层 B.广域网 D.互联网 B.控制器
42(1).OSI参考模型从上到下的正确顺序是()
A.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B.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C.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D.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43.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将其分为()P48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A.资源网、通信网、局域网 C.局域网、以太网、互联网
B.环型网、星型网、以太网 D.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44.计算机局域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__________网络、总线型网络与环型网络。P49 45.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数据的转发、存储、地址过滤与转发的网络设备是()50 A网桥B 集线器C中继器D交换机
46.网络互联设备中能够进行数据的转换,并且允许多对端口同时收发数据的设备是()P50 A.集线器 C.交换机 D.路由器
B.网桥
47.传统的数据文件处理方式存在数据混乱、数据___________、程序与___________过分依赖,以及实用性差的问题。P53 48.简述数据库建立与维护功能的主要内容?P55 49.简述关系数据模型的主要内容与结构。P55 50.信息系统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和___________规划两个层次。P69 5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有()和()P71 52.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主要步骤是()P71 A.分析信息需求→识别关键因素→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 B.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规划进度→识别关键因素 C.成立规划领导小组→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识别关键因素 D.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识别关键因素→分析信息需求 53.根据企业目标制定MIS规划的方法是()P72 A.企业系统规划法
C.系统战略规划法 D.MIS结构设计法
54.使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根据是企业的()P72 55.U/C矩阵的主要作用是()P72 A.用于进行战略规划
B.用于明确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B.结构化方法
C.用于创建数据库 D.用于进行系统可行性研究 56.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包括的阶段是()P74 A.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详细调查、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B.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C.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评价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转换、系统运行与维护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57.用原型法进行需求分析时,需要了解用户期望的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范围、__________条件,以及估算___________费用等。P79 58.在面向对象技术中,将数据和操作_____在一起作为一个对象.P81 59.(面向对象方法中的)消息P81 6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的两个阶段是_________设计和_________设计。P82 61.面向对象开发MIS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可()性好,可()性好,以及与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P82 62.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P83 63.在CASE平台上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包括:系统分析设计工具、__________工具、测试工具和__________工具。P83 64.在信息系统开发队伍中,从事开发、运行、维护的组织与领导工作的是()P86 A.项目管理员 C.系统设计员
B.系统分析员 D.系统维护员
65.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多种,其中开发费用较少,能适应本单位需求并且系统维护方便,但系统优化不够的方式是()P87 A.独立开发 C.委托开发
B.合作开发 D.购买现成软件
66.MRP的中文意思是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MRP的功能扩展为___________,它是ERP的功能核心。P92 67.ERP是从其他信息系统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功能是()A.MRP C.MIS D.CRM 68.ERP的核心是_____,并在其基础上向_____内、外扩充。69.供应链P92 70.广义的电子商务P95 71.在电子商务中,为采购者、供应者等系统角色提供有关资金方面服务的是()P96 A.认证中心 C.物流中心 D.网络平台
B.支付中心 B.MRPⅡ
72.初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系统简介、()及技术要求和限定条件。P99 73.系统初步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从总体上了解原系统的基本__________和信息________。P98 74.系统初步调查最主要的目的是()P98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A.确定新系统是否要开发
B.找出原有系统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 C.论证管理和业务流程改革的方案 D.制定新系统的开发计划
75.可行性分析已经成为新产品开发、工程投资等领域中___________的重要手段。P99 76.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包括()
A显见的必要性 B预见的必要性 C隐见得必要性 76(1)隐见得必要性
77.技术的可行性包括的主要内容有()A硬件 B软件 C人员
78.在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过程中,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的工作属于()P103 A.系统规划
C.系统分析 D.系统实施
79.详细调查需要了解的最主要内容为()A.未来系统中信息处理情况
B.现行系统的外部情况 B.系统设计
C.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 D.未来系统中系统数据处理方式 80.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在系统开发的_____阶段。81.系统详细调查的最主要目的在于()A.确定新系统是否要开发
B.确认新系统开发目标
C.找出原有系统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 D.制订新系统的开发计划 82.系统详细调查之后,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A.可行性分析
C.软件结构分析 D.系统布局分析
83.系统调查:系统调查工作是将企业和组织的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调查与__________工作。P104 84.系统调查的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查、管理功能的调查、_________流程的调查和_________流程的调查等。P104
B.业务流程分析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85.用于反映组织内机构的设置情况以及各机构之间关系的图为()P104 A.组织业务分工图
C.组织功能结构图 D.组织关联图
86.在系统分析中,比较困难的工作是定义()P105 A.信息需求 C.处理手段 D.信息现状
B.信息资源 B.组织机构图
87..信息系统开发的系统详细调查的方法很多,其中适合于对系统定性调查的方法是()P105 A.开调查会
C.研究资料 D.发电子邮件 88.数据流程图P107 89.在数据流程图中,表示数据处理的图是()P107
B.问卷调查
90.系统分析和优化包括重新审定系统目标,对管理模式的分析、优化和()P109 A.范围界定 C.需求分析 91.业务流程优化P111 92.数据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分析数据的类型和长度、数据的_________范围、数据的所属业务、数据的业务量,以及数据的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93.数据特征分析
94.简述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P114 95.在系统分析中,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核心部分是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与_______。P114
96.为了控制数据流程图的复杂性,通常将数据流程图分层处理,其中不考虑内部处理和存储的层次是()P115 A.顶层 C.底层
B.功能划分 D.目标分析
B.中层 D.辅助层
97..对数据流程图正确性的检验应遵循()P116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A.分解均匀
C.命名恰当 D.处理简化
B.数据守恒
98.简述数据字典的功能与内容。P119 99.数据字典
100.下列选项中,对数据字典叙述不正确的是()...A.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程图上每个成分的定义和说明 B.建立数据字典的目的是进行功能分析 C.数据字典是数据库设计的依据 D.数据字典属于逻辑模型的一部分
101.数据结构重点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是()A.继承 C.组合
B.级联
D.附属
102.数据存储的条目主要描写该数据存储的()及有关的()、查询要求。P121 103.系统分析报告的作用是什么?P123 104.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P123 105.简述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P125 106.系统设计包括_____设计和_____设计。
107.从开发内容的角度考虑,系统设计可以划分为________设计和________设计两个层面。P125 108.在系统设计阶段,用户界面设计属于()P126 A.逻辑设计和总体设计 C.物理设计和总体设计
B.逻辑设计和详细设计 D.物理设计和详细设计
109.在系统设计阶段,数据库设计属于()P126 A.逻辑设计和总体设计 C.物理设计和总体设计
B.逻辑设计和详细设计 D.物理设计和详细设计
110.在系统设计阶段,确定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置属于()A.逻辑设计和总体设计
B.逻辑设计和详细设计
C.物理设计和总体设计 D.物理设计和详细设计
111.从设计任务角度划分,数据库设计工作属于系统设计的()A.逻辑设计
B.物理设计
C.总体性设计 D.详细性设计
112.保障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原则是系统设计的()P126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A.系统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113.系统的可变性P126 114.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指标:P126 115.(系统设计中的)经济性原则
116.系统的可变性是指允许系统被维护和修改的___________程度。117.系统的可变性是指允许系统被修改和()的难易程度。P126 118.在模块的四个要素中,属于外部特性的是()P128 A.程序代码 C.外部数据
B.内部数据 D.输入输出
119.在模块的四个要素中,属于内部特征的是()A.输入输出和内部数据 C.处理功能和内部数据 120.模块的四要素
121.在模块结构图中,符号 表达的是()P128 A.调用 C.数据信息
B.控制信息 D.转接
B.内部数据和程序代码 D.输入输出和程序代码
122.描述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称为模块的()P135 A.独立性 C.内聚性 123.模块的内聚性
124.为提高模块的独立性,应通过_______耦合,_______内聚的原则进行设计。125.提高模块独立性的原则是()A.高耦合、高内聚
B.低耦合、高内聚 B.耦合性 D.完整性
C.低耦合、低内聚 D.高耦合、低内聚 126.扇入系数
127.在模块结构中,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其他模块的个数称为__________系数。128.一个模块被其他模块直接调用的个数,称为该模块的()A.独立系数
B.复杂系数
C.扇入系数
D.扇出系数
129.在系统设计中,便于对所管理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的设计属于()P135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A.功能结构设计 B.数据库设计
C.输出设计
D.代码设计
130.代码27513,以奇数为权,10为模,校验位应是()P137 A.8 C.4
B.6 D.2 131.数字代码“21307”,以正奇数为权,以11为模,校验位是()A.3
B.5 C.6
D.7 132.代码37251,以算术级数为权,10为模,校验位应是()A.9 C.2
B.8
D.1 133..简述代码设计的基本原则。P138 134.简述代码设计的步骤。P138 135.在数据库设计中,以数据流程图作为依据的数据库设计内容是()P139 A.概念结构设计 C.数据视图设计
B.逻辑结构设计 D.存储结构设计
136.在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P140 A.用户需求分析
C.逻辑结构设计 D.物理结构设计
137.在规范化关系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表不能出现重复的_____。P142 138.简述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的任务与内容。P142 139.在数据库设计中,逻辑结构设计是面向_________的,物理结构设计是面向_________的。P142 140.人机对话设计的基本类型包括填表式、应答式、___________式和___________式。P148 141.通过对话窗口向用户提问,由用户选择操作内容的人机界面属于()P149 A.菜单式 C.填表式
B.命令式
D.应答式
B.概念结构设计
142.系统的响应时间P150 143.适合于中小企业的开发系统有()P152 144.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历史最早,适合应用平台最广的网络操作系统是()P153 A.Unix C.Windows
B.Netware D.Vista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145.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P155 146.系统实施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是()P156 A.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
B.计算机软件存在漏洞
C.系统转换缺乏安全管理 D.系统维护计划不完善 147.简述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P157 148.简述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P158 149.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系统_________阶段和系统_________阶段的文档。150.简述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和采用的方法。
151.系统的可靠性包括通信的安全可靠、操作_____的安全可靠和数据_______的安全可靠。P158 152.在系统测试时,测试用例不仅应该包含正确的数据,还应该包含____的数据和______的数据。P159 153.将信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综合在一起的测试,称为()P160 A.接口测试
B.系统测试
C.组装测试
D.验收测试 154.简述白盒(结构)测试的主要内容。P160 155.信息系统培训的重点对象是()P161 A.系统开发人员
B.事务管理人员
C.系统操作人员
D.系统维护人员 156.用户培训的主要对象?
157.在信息系统文档中,运行日志属于()P164 A.用户文档
B.开发文档
C.管理文档
D.临时文档 158.在信息系统文档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属于()A.用户文档 C.管理文档
B.开发文档
D.临时文档
159.在信息系统文档中,需求变更申请书属于()A.用户文档
C.管理文档 D.临时文档 160.简述信息系统评价的必要性。
161.在系统评价中,开发方最关注的评价指标是()P165 A.项目的开发和运行成本
B.开发文档
B.技术与质量指标
C.系统功能和运行质量
D.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162.软件维护工作包括正确性维护、_____性维护和_____性维护。P166 163.在系统维护工作中,产生“水波效应”的主要原因是()P166 A.计算机硬件系统发生故障 C.系统修改工作的随意性
B.系统软件出现错误 D.数据库结构出现错误
164.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项目的定义,认为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服务或任务的_____性努力。P168 165.项目是一次性任务,有其明确的___________以及包括一系列的___________。P168 166.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划分为九大领域,下述不属于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是()P169 ...A.范围管理 C.档案管理
167.项目管理中的范围管理
168.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用以建立费用基准,监控项目进度的是()P170 A.资源计划 C.成本控制
B.成本估计
D.成本预算
B.采购管理 D.风险管理
169.在项目管理中,为确保在适当时间,低代价地获得正确信息,必须进行()P171 A.成本管理 C.风险管理
B.沟通管理
D.时间管理
170.项目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P171 171.甘特图P171 172.风险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它只是对_________的、可能发生损害的一种_________。P173 173.不同的人和组织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态度是不同的,可分成风险的规避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的_____者。P174 174.风险的特征P173 175.在风险分类中,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根据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标准的分类属于()A.按风险后果分类
B.按风险来源分类
C.按风险影响分类
D.按风险预测分类 176.头脑风暴法P175 177.信息系统开发的风险很多,其中涉及技术、管理和安全的风险为()P178 A.自然事件风险
B.突发事件风险
C.流程重组风险
D.用户使用风险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178.全面质量管理(TQM)强调全员参与,重视满足产品的所有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的需要。P181 179.软件产品的ISO标准是()P183 A.ISO9002
B.ISO9003 C.ISO9000-2 D.ISO9000-3 180.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2表示()P184 A.已定义级
B.可重复级
C.已管理级 D.初始级
(以下题未找到依据)1.TCP/IP协议中,提供端到端进程间通信的层次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下列选项中,属于数据字典元素的是()
A.组织机构
B.加工处理
C.实际操作
D.内部实体 3.绘制模块结构图的依据是数据流程图中的()
A.数据流
B.数据结构
C.处理功能
D.数据存储
4.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大多属于___________性质的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所处理的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性质的问题。
5.在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中,使计算机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技术是大规模___________。
6.简述新系统逻辑方案的主要内容。
7.下列选项中对业务流程调查描述正确的是()A.业务流程调查属于系统初步调查阶段的工作 B.业务流程调查的重点是将组织与功能匹配起来 C.业务流程的调查对象包括生产、销售、物资供应等内容 D.业务流程的调查围绕组织结构进行
8.将系统划分为模块的设计工作属于()
A.功能结构设计
B.数据库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代码设计 9.在信息系统开发中,一般来说风险最大的是()
A.需求不明确
B.经费供不上
C.供货商质量
D.开发人员流动 10.在MIS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系统软件为_____。
2011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资料
11..绘制数据流程图时应遵守的规则是()A.数据流必须是双向流动的 B.数据流必须通过存储环节 C.数据流必须通过数据处理环节 D.数据流必须通过外部项
12.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除了合理确定系统目标和有一定物质资源保证外,企业本身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管理基础和领导重视和业务人员配合。1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依据是数据流程图中的()A.数据流
B.数据结构
C.处理功能
D.数据存储
14.DBMS提供的功能包括合理组织数据,减少冗余、支持数据共享、保证数据的_________和对数据存取的_________性。
15.信息系统开发必须坚持先进性和_________性相结合的原则。
16.在划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时,子系统之间应该接口关系简单、信息_________度低。
第四篇:财政学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简略的财政概念 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 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基本理论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其理由是:(1)由于纯公共品的非竞争性,使得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私人提供就得不到所期望的最大利润。(2)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因具有非排他性,消费者会期望“免费搭车”(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购买这种产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获利)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
公共定价就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1.平均成本定价法 :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的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2.二部定价方法:基本费+从量费 3.负荷定价法:按不同的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将项目的受益收入和支出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收益的一种经济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效益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情况 2.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不用以单位货币计量备选项目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1)3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兼顾的原则(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公共选择理论: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贡献:证明了市场失灵不是吧问题转交给政府的充分条件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政府行为的限度以及政府失败的为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分
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求政府有效工作的规则和制约体系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1.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2.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3.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4.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内耗费的资金总和。从性质上讲,它既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也是实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1.财政支出是政府职能和政策的最直接反映。2.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
政府的财政支出包括:1.预算内支出即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1)经济建设支出(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3)国家管理费用支出(4)国防支出(5)各项补贴支出(6)其他支出;2.预算外支出:即不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指标1.绝对指标。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绝对额。2.相对指标。它是将特定时期的财政支出绝对额与其他相关经济变量进行对比 瓦格纳法则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最早注意到财政支出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现象。他认为,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公共部门特别是国家活动的扩张。后人把他的这一论断称之为“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宏观因素1.经济性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经济体制状况;(3)中长期发展战略;(4)当前经济政策。2.政治性因素(1)政局是否稳定;(2)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3)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性因素(1)人口;(2)就业;(3)医疗卫生;(4)社会救济;
(5)社会保障(6)城镇化建设。
微观因素A.需求因素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需求决定于中间投票人。这取决于两大因素:(1)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2)对公共物品的偏好B 供给因素1.服务环境。2.公共物品的质量3.相对价格效应。
购买支出是指政府按照有偿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购买支出包括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政府在付出资金时,并没有相应地获得任何回报。在财政支出结构中,购买支出比重越大,政府执行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强,而转移支出比重越大,政府执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就越强。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财政支出中购买支出比重较高,转移支出的比重较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购买支出的比重会有所降低,而转移支出的比重会明显上升。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1、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3、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4、促进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着力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消费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一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同属于购买性支出,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前者是非生产性的消耗性支出,他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项目包括:1.行政管理费2.国防费3.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4.公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
行政管理费 所谓行政管理支出,就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行政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行政管理费不可能没有,甚至绝对规模还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但他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1)经济总体增长水平(2)财政支出规模(3)政府职能(4)机构设置(5)人员配备(6)行政效率(7)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8)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体系对行政管理支出的管理1.以法律形式确定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占财政支出的比重)2.规范行政管理支出范围3.加强财务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4.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的严肃性。
国防支出 特点是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军费支出。国防支出的内容包括:军队支出、后备役支出、国防科研事业费、防空经费等。同国家管理支出相比,国防支出的特点就是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纯公共商品属性和纯消费性。国防支出的管理 国防支出的控制包括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两个方面。
(一)宏观控制 是指预算控制,即控制国防预算的总体规模。
(二)微观控制是指国防支出的经费管理。教育支出
(一)发展教育意义1.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2.知识是通过教育途径获得的;3.教育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教育市场失灵政府介入教育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教育是公共商品,而是教育市场的失灵。表现:1.外部性。2.教育不公平。3.未来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卫生支出
(一)卫生医疗的市场失灵表现在:1.不确定性2.信息不对称3.外部性4.垄断5.公平
(二)卫生支出的对象和方式卫生医疗支出可以分为社会成员身体健康直接受益支出和外部受益支出。前者是指受益完全或绝大部分可以内在化的医疗支出;后者则指具有外部性的卫生支出。政府的卫生医疗支出主要是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机关的事业费支出和对个人的卫生医疗支出。我国深化医疗文生改革的基本思路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区别:(1)投资主体不同公共投资主体是政府;私人投资的主体是企业和家庭;政府投资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强。
(2)投资目的不同私人投资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公共投资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的。(3)投资客体(项目)不同私人投资生产私人物品,投资项目规模小、周期短和外溢收益少;公共投资提供公共物品,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和外溢收益较多。二者是一种互补、互替和互动的关系
公共投资范围的根本标准公共投资追求宏观效率并兼顾公平。各国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的比重有着很大差异,影响这种比重的因素主要是:1.经济体制的不同2.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是下降的。
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1)项目投资若完全不能通过市场收回的,应由财政无偿拨付,如对行政单位和某些事业单位的投资;(2)项目投资可以采取收费形式部分收回的,应采用向社会招标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3)项目投资若能全部收回投资,一般由私人部门进行投资,并辅之以适度的政府管制。(政府管制是指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企业经营进行特定约束的一种行为,如:价格管制、规模管制、质量管制、许可证制等等。但政府管制适度,过度管制也会扭曲私人的投资和消费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投资方式(1)直接投资是以政府作为直接投资主体的一种投资方式。在直接投资中,政府往往采取缩小政府投资比例的办法,或在项目建成后,通过股份化这种分散股权的方式来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2)间接投资是政府作为间接投资主体的一种投资。这时政府只是以债权人的身份出资,它是财政投融资的一种方式。
政府财政投资的主要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就业创造增加就业
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基础产业是指能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在财政理论中,它通常特指公共部门的有形资产。基础产业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
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条件1.必要条件:市场失败。有两种情况:(1)私人部门不愿、不能提供,导致已有的供给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2)私人投资导致基础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2.充分条件:政府能弥补和娇正市场失败
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从经济性质上看,基础设施大体可归为混合物品。在发展中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一般采取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金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汇合提供方式。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 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有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归政府)
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1.农业自身积累不足,国家投资应起主导作用 2.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十五”以来,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融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政府农业投资的重点
(一)加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应做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分工的依据有(1)受益范围原则;(2)效率原则。
(二)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投资
政府农业投资的方式,政府稳定和发展农业的政策也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的,并主要透过财政来实现。
(一)稳定农产品价格:价格管制和价格平准。价格管制是政府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直接规定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及其波动幅度。其优点是能有效控制农产品价格,缺点是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使农业的竞争力难以提高。价格平准是政府采用经济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水平,如建立农产品价格平准基金及农产品储备制度。价格平准由于克服了价格管制的缺点,因而为许多国家所采用。
(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负担
1.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对农用生产资料的补贴(2)财政贴息2.减轻农民负担主要指农业税收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
(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出资(入股)或者融资(代款)方式,将资金投在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财政投融资也被称之为“政策性金融”,它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
财政投融资的意义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主要是:1.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法制化。2.融资渠道多元化。3.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促进投资环节的严谨高效。4.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方式取得的可供其支配的财力,它表明政府获取社会财富的状况。财政收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定量的财政资金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基础 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技术进步是内涵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技术水平为支柱。所以对技术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事实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分析的一个深化 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技术进步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质量,增加了国民收入,从而使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2)技术进步降低了物耗比例,提高了人均产出比率和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率。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剩余产品价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因素 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技术进步既定的条件下,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还取决于收入分配政策和其它制度因素
(三)价格因素:由于财政收入是在一定价格体系下形成的货币收入,价格水平及比价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四)其他因素: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也会引起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税收原理 税收效应
税收的一般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征税范围 即课税对象的范围,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或课征税收的具体界限。
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规定的同一征税对象范围内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税源 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
税率的基本形式①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②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③定额税率 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分别计算,然后相加 个人所得税
超率累进税率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 土地增值税
纳税期限形式①按期纳税②按次纳税③按年计征,分期预缴
税收优惠 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或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形式 减税: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免税:对应纳税额全部免予征收; 起征点:课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免征额: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税收原则即一国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是税务行政、税务管理所遵循的理论标准,是国家征税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税收原则的发展:亚当·斯密的税收四项原则----瓦格纳的四项九端原则---公平与效率两大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1)税收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税收作为一种分配手段是以丰裕的社会产品为基础的,而没有效率的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失去公平的税收也不会是高效率的(2)就某一个具体的征税活动而言,税收的公平与效率会有矛盾和冲突(3)从整个税制和税收总政策来考虑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税收负担 即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国家的角度:反映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要征收多少税收;纳税人的角度:反映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承担了多少税款。
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决定因素(2)经济结构:不仅体现在量的制约上,还体现在结构的分布和变迁上(3)宏观经济政策(4)其他因素 拉弗曲线(1)高税率不一定能够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必然要求高税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2)普遍实行高税率往往导致对减免税等税收优惠的依赖,一是造成对税制完整性、稳定性的冲击,二是容易产生课税的不公平现象。(3)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上,可以使用两种税率,但各种税率体现的税收负担却不一样。(4)既然税率和税收收入、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适税率。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将自己的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1)税负转嫁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2)
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行为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提高售价;(2)后转——压低工资、延时、压低进价等;(3)散转——混转,即前转和后转并行;(4)消转——自我消化,即纳税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自行消化税款;5)税收资本化——后转的特殊形式,即对某些能增值的商品的课税,预先从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税负转嫁的条件 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价格自由浮动(1)税种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2)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广的较易转嫁,窄的难以转嫁。(3)供求弹性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4)计税方法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5)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短期内无法转嫁,但从长期看则完全可以转嫁;垄断竞争:既部分地前转,又部分地后转;寡头垄断:由各寡头生产者通过协议提价而转嫁;完全垄断:由垄断生产者视产品需求弹性的大小而决定向前或向后转嫁。
税负归宿即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税负归宿可分为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法定归宿:根据税法应该负有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纳税人 经济归宿: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负税人 税收效应即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购买量和消费水平。收入效应作用机制 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减少商品购买量→消费水平下降→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下
降税收替代效应即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替代效应作用机制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区别对待→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纳税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的概念(1)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2)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税收制度的组成即税制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种体系以及各税种的分布状况。单一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复合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税制的各个税种的演变及主体税种的交替变更的历史过程。历程 简单的直接税制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和直接税为主的税制
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税收制度(1)新中国税制的建立(1950年建立)(2)1953年修正税制(3)1958年改革税制
(4)1973年简并税制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税制(改革核心:“利改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税制
商品课税是指对商品的生产、进口、流通以及劳务的提供、消费所征收的一类税。功能(1)及时稳定的取得财政收入(2)鼓励节约、储蓄或投资(3)抑制奢侈消费(4)贯彻国家经济政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①理论上:增值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额。②生产经营单位:增值额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额或经营收入额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③商品经营全过程:增值额是指一个商品最终销售价格扣除购买价格以后的余额。④税收征管实际:即商品销售收入额或经营收入额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之后的余额 特点①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②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③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类型 生产型增值税:不准许扣除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收入型增值税:只准扣除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消费型增值税: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特点①课税对象具有选择性②课征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其他目的而非仅为了组织财政收入③鼓励消费和投资④征收简便,收入可靠及时 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是对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额征收的一种税。特点①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②以非商品销售额征税为主③计算简便,便于征管 我国现行的营业税制度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收入额(销售额)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是在边境、沿海口岸或国家指定的其他水、陆、空国际交往通道的关口,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关税税则即一国对进出口的应征税商品、免税商品以及禁止进出口商品加以系统分类,并列明应征税率和免税的一览表,又称海关税则。
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收对象所征的各税种的统称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国债
国债即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借贷所形成的债务。(1)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组成部分,是特殊的债务范畴。(2)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3)国债是政府重要宏观调控手段之一。(4)国债是财政信用中最主要的形式。
我国国债的历史演进 第一阶段: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国债”第二阶段:1954—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国债”第三阶段:1981年后,“国库券” 第四阶段:1998年后,国家大规模地发行国债
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从财政收支平衡看(1)同税收融资相比(2)同货币创造相比
2、筹集建设资金——从国债使用的角度看(1)政府有明确的目的和用途,用于经济建设(2)弥补财政赤字的国债,间接地与经济建设相联系
3、调节经济运行——从国债与经济的关系角度看(1)调节积累与消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促进两者比例关系合理化。(2)调节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3)调节收入分配,利于公平的实现(4)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5)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国债负担(1)认购者负担:企业、个人、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务负担。(2)政府即债务人负担:还本付息给政府带来的负担(3)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4)代际负担:国债不仅形成一种当前的社会负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向后推移,形成代际负担。
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国债负担率:一定时期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国债偿债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国债的结构即一个国家各种性质的债务的相互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1)应债主体结构即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各自占有社会资金的比例——社会财富分配。(2)国债持有者结构 即政府对应债主体选择的结果,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实际认购国债的比例—— 实际购买的分配。(3)国债的期限结构,短期国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中期国债:1-9年 长期国债:10年以上,经济建设、社会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金
国债利率水平应保持利率水平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使国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行无困难而偿债压力小。
国债的发行方式(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一般方式)(2)公募拍卖方式(竟价投标方式)(3)连续经销方式(4)直接推销方式(承受发行方式)
国债发行价格平价发行:发行价与国债票面面值相同溢价发行:发行价高于票面名义价值
折价发行:发行价低于票面名义价值
国债的偿还 还本方式1)分期逐步偿还法(2)抽签轮次偿还法(3)到期一次偿还法(4)市场购销偿还法(5)以新替旧偿还法还本资金来源(1)设立偿债基金(2)预算盈余(3)通过预算列支(4)举借新债 付息方式(1)普通方式:到期一次支付、按期分次支付(2)有奖方式:有奖有息支付、有奖无息支付
国债市场是证券市场的构成部分同时又对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国债由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构成。
发行市场是交易市场的前提和基础,交易市场是公债顺利发行的重要保证,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国债市场的功能(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公募拍卖发行法,市场购销偿还法。(2)调节社会资金运行:调节资金余缺,诱导资金流向,活跃证券交易市场。
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1)国债市场的封闭性(2)国债交易的局限性(3)可交易国债量的稀缺性
完善与发展(1)调整和完善国债的结构(2)改进国债的发行审批制度(3)丰富国债市场参与者主体(4)恢复国债期货交易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形式上:一种收支计划表政治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手段上:政府调节国民经济的工具 职能(1)国家预算实施法律、行政管理的职能(2)国家预算实施财政政策的职能(3)国家预算实施财政监督的职能
预算管理权限(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3)各级政府的职权(4)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5)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
我国国家预算原则(1)公开性:需人大讨论批准并向社会公布(2)权威性(可靠性):预算法(3)完整性:不得在预算外另列预算(4)统一性:做到收支按统一程序、口径编制(5)性:历年制
单式预算: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增量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 零基预算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将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国家预算周期政府预算工作必须经过预算的编制、预算的审批、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调整以及决算等阶段的整个过程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1.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二、编制部门预算 就是按部门编制预算,它全面反映部门的收支活动。编制部门预算要求各部门必须将本部门所属各司局、各基层单位所需各类不同性质的资金,综合为统一平衡的部门预算。体现预算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内容 要反映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既反映一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也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在部门的一般预算收支中,既反映预算内收支,也反映预算外收支。
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我国过去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1)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和监督机制。(2)不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3)不利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就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集中支付制度并不根本改变各部门、各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财政部门集中掌握预算资金的支付权,可以掌握资金的最终流向,从而防止滥收滥支的违纪现象,有利于反腐倡廉。实施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措施1.做好准备工作 2.建立资金管理方式 3.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
五、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含义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从收入方面看,主要是收缴分离;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进展及其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范围,也要与编制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向纵深发展。
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迫切性我国现行的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基本原则1.公开透明2.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3.便于操作
(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1.收入分类2.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3.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和科目设置基本上可以实现“体系完整、反映全面、分类明晰、口径可比、便于操作”的改革目标。
预算管理体制即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预算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即构成一级预算主体。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1)1949-1953:高度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2)1953-1979: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3)1980-1993: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4)1994以来:分税制财政体制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2)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政府职能(3)收入划分: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5)立足国情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财政)对下级政府(财政)的无偿补助或拨款。而财力无偿转移的方法、规则和程序则构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
5、配套改革和其他政策措施 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进一步的完善
1、运行情况良好(1)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趋向规范(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两个比重”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加强(4)调动了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收入的快速增长,保证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
2、待完善的问题(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2)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4)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财 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1、财政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
2、财政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3、财政平衡是一种综合平衡 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
1、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 财政赤字:财政中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导致的财政不平衡的一种财政现象,它反映了财政内国家财政收入不敷支出的基本状况。赤字财政:在编制预算时就安排了一个入不敷出、列有赤字的收支计划。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1、总量平衡的恒等式:C+S+T+M≡C+I+G+X即: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2、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G-T≡(S-I)+(M-X)即: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贸易经常账户赤字。
3、封闭型经济条件下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 封闭型经济条件下(即:M-X=0),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G-T≡S-T(即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
4、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1)当C+I+G+X>C+S+T+M时 ①C+I+G↓+X=C+S+T+M ②C+I+G+X=C+S+T↑+M③C+I+G↓+X=C+S+T↑+M
(2)当C+I+G+X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及经济效应 1、动用历年财政结余来弥补当年财政赤字 2、通过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 3、通过债务筹资来弥补财政赤字 4、通过税收融资来弥补财政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税收、支出等财政手段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措施。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①财政支出类政策工具;②财政收入类政策工具;③国家预算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的性质(1)财政政策是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因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又是客观经济规律的一定反映。(2)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3)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的类型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即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①税收的自动稳定性; ②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即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3、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4、紧缩性财政政策:即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5、中性财政政策: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即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媒介体 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与价格。 财政政策效应的含义(1)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有效作用(2)在财政政策有效作用下,社会经济作出的反应 财政政策的主要效应(1)“内在稳定器”(2)乘数效应(3)奖抑效应(4)货币效应 货币政策的概念即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组成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要量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进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必要性(1)首先由二者密切的内在联系决定①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②政策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调控对象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机制不同①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方面各有侧重、各有优势②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③二者的政策时滞性不同,需要协调配合2、可能性(1)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经理国家金库,财政性存款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2)政策性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执行着国家财政的职能,其资本金一般来自财政拨款,并且由财政为其举债提供担保(3)金融机构运营状况影响着财政平衡(4)赤字融资方式揭示了两类资金的内在联系 政策时滞:政府的经济调控政策所经历的研究、制订、实施以及发挥实际效果的时间间隔过程。 新课程理论 一、单选题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A.以学生发展为本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C.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学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3.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创新能力的培养B.读写能力的培养 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 4.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A.统一性B.适应性C.规范性D.选拔性 5.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 6.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实行() A.党支部负责制B.校长负责制C.集体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7.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 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 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9.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即() A.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 B.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C.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被动发展 D.面向全体、主动发展、自主发展 11.中小学“双基”教育是() A.基本知识、基本技能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本理论、基本知识D.基本能力、基本技术 12.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13.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 14.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是() A.独特性B.体验性C.主动性D.独立性 15.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 二、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 2.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平均性 4.从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来看,课程包括() 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 5.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 6.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7.课程计划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E.学周安排 8.下列选项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有() A.均衡B.全面C.发展D.全体E.个性 9.下列哪种观念属于新的教育观念() A.知识就是力量B.破除教师权威观念 C.培养问题意识D.还教育的另一半 10.现在教师观中,教师角色应该向()进行转变。 A.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D.社区型的开放型的教师 三、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为代表。(布鲁纳) 3.国家制定的是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是,到课程工作者所要确定的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4.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是。(教育目的)5.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 6.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教材) 7.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8.最早将课程编制引入课程评价。(泰勒)9.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 10.美国的加德纳提出了,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多远智力理论) 1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2.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被成为“过程评价”,被称为“结果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3.2001年6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4.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15.在课程理论上,偏重能力的是,偏重知识的是。(形式教育论实质教育论) 16.课程设置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教学计划) 17.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文件称为。(课程标准) 18.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终要体现科学教育与相结合。(人文教育) 19.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赫尔巴特、斯宾塞。(夸美纽斯) 20.新课改下,小学阶段以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相结合的课程。(综合分科与综合) 四、简答题 1.简述泰勒的课程目标设计原理。(泰勒原理) 1.(1)学校应试图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 (2)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的? (3)如何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教育目的正在得到实现? 2.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1)社会发展水平(2)科学文化发展水平(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 3.(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2)强调加强基础 (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4)重视个别差异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活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4.(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9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本次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5.简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5.(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五、案例分析 1.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于19世纪末创立的学校)中,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校舍、购置学校的设备,也模拟社会上的商业活动在学校里开设商店,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他们课程的相当一部分,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探究学习完成。 1.答案要点:第一,这个学校的活动出现了活动课程的课程理论,这个理论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各种不同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但这种做法由于内容及安排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了杜威的“从做中学”,“经验来自行为”和“教育即生活”。 第二,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改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但是不能走极端。要在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 2.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三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啊。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结合教师主导作用,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老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3.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4.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在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5.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 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理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阅读案例,请找出现行评价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5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6、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6、(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7、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第五篇:新课程复习资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