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投资类机构规范发展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07:5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投资类机构规范发展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投资类机构规范发展管理办法》。

第一篇:关于对投资类机构规范发展管理办法

关于促进投资类机构规范发展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助力推进“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引导投资类机构阳光化、规范化运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大力推动股权融资,切实扭转“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发展态势,促进民间资本与产业投资良性对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严厉遏制非法金融活动在我市蔓延,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我市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投资类机构主体

(一)民间资金管理机构:指由符合条件的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发起,经批准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设立,针对当地实体经济项目开展创业投资、项目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企业投资咨询、管理咨询、及受托资产管理等业务的 公司、合伙企业、分支机构或法律规定的其他企业组织形式。

(二)民间融资信息服务机构:指由符合条件的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发起,经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为当地民间借贷双方依法提供资金供需信息发布、中介、登记、撮合等综合性服务交易平台的公司、合伙企业、分支机构或法律规定的其他企业组织形式。

第三条

基本原则

(一)激发存量,扩大增量。有效盘活我市沉淀的巨额民间资本,拓宽生产建设性资金的直接融资渠道,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力度。

(二)有利于缓解非资源类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普遍性问题。

(三)有利于优化企业资产质量、产权结构,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

(四)坚持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五)加强监管,防范风险,规范引导,鼓励发展。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坚决打击投资类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债券投资等方式进入实体经济。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晋城市人民政府和辖区内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本行政区域内地方金融监督管理职责,建立投资类机构服务、监督管理和风险监测、处置机制以及与驻晋城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派出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制定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重点投向实体经济,优化民间融资环境。

第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主管金融工作的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投资类机构进行指导、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工作。

第三章 投资类机构设立条件

第六条

有符合《公司法》和《管理办法》的规定的章程。第七条

有限责任公司由不高于50个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数不高于200人。主发起人持股占公司注册资本比例不低于20%,其他单个发起人出资不低于100万元。

第八条

民间资金管理机构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应为实收货币资本,资金来源真实合法,须一次足额缴纳;

第九条

投资类机构管理团队及重要岗位负责人,应当具 有金融、投资经验或相应资质。工作人员须具有较强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第十条

有健全的组织机构、业务操作规则、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和其他配套设施。第十二条

公司名称应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民进资金管理机构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应当标明“投资”字样。

第十三条

市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审慎性条件

第十四条

投资类机构的出资人为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

(一)企业法人股东。

1、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2、有良好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能按期足额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本金和利息。

3、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30%以上(合并会计报表口径);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50%(含本次投资金额,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4、入股资金必须是自有合法货币资金,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

(二)自然人股东。

1、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诚信记录;

3、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且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三)事业、团体等其他法人单位作为发起人出资的,应按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

第四章 投资类机构的注册登记

第十五条

投资类机构(包括外地民间投资类机构在晋城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的分支机构)申请设立登记前,应先期进行名称预先核准,并将申请材料报县(市、区)主管部门。

各县(市、区)投资类机构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核把关,初审通过后,出具意见后上报市主管部门。

市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及初审意见等有关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同意后出具批准投资类机构成立的文件。

投资类机构凭批复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第十六条

申请人申请设立投资类机构应当向县(市、区)政府报送以下材料:

(一)设立投资类机构申请书。内容应载明拟设立机构的名称、住所、组织形式,拟注册资本。

(二)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出资人同意出资设立投资类机构的决议及出资协议书。内容包括注册资本、股本结构、出资人入股金额和占总股份比例;法人股东最近两年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人民银行出具的各股东信用报告。全体出资人在协议书上签名、盖指模、盖章。

(四)全体出资人承诺书。

(五)可行性报告。内容包括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情况,设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未来业务发展计划。

(六)投资类机构章程(草案)及主要管理制度。章程中应明确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吸收存款、非法集资、违反国家利率规定发放贷款,暴力催债及主管部门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

(七)拟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材料。内容包括:任职资格申请表、身份证明、学历职称证明。公司任命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信用记录和无犯罪记录证明。

(八)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九)律师中介机构出具的出资人之间关联情况的法律意见书。

(十)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租房协议要有在公安部门的备案和营业场所外观照片)。

(十一)市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五章 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第十七条 投资类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董事(执行董事)、监事和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担任投资类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品行和声誉,熟悉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三)具备履职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从业经验,确保履职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在行为及决策上有较好的判断和管理能力,有良好的从业记录;董事长和经理应具备从事金融业工作2年以上,或从事相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董事应具备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金融知识,具 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从事相关经济工作3年以上;

(四)具备履职所需的独立性。

第十八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担任投资类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三)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

(四)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五)被金融监管机构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或禁止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期限未满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投资类机构规范经营

第十九条

投资类机构应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公 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权责关系,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二十条

投资类机构可在核定的县(市、区)行政区域内经营下列业务:

(一)民间资金管理机构:

1、以自有资金对各类企业或个人进行创业投资、项目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各类投资。

2、开展企业投资、资产管理、企业财务等咨询服务。

3、市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民间融资信息服务机构:

1、开展企业投资、资产管理、企业财务等咨询服务。

2、提供资金供需信息发布、登记、撮合等中介服务。

3、市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一条

投资类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不得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得发放高息贷款,不得向其股东发放贷款,不得对外担保,不得开展经营范围以外的业务。

第二十二条

投资类机构(包括外地民间投资类机构在晋城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以当地作为资金来源地(股东 所在地)与资金投向地(项目所在地),原则上不得跨区域经营。应按照核准的区域范围开展业务。

第二十三条

投资类机构应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和拨备制度,准确进行资产分类,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准备金,确保准备金充足率始终保持100%以上。按照有关财会制度和核销要求,对投资类机构呆账及时进行核销。对损失准备不足的,应依次及时以利润、资本金冲抵。投资类机构不得隐瞒或拖延不报、长期挂账和掩盖不良资产。

第二十四条

投资类机构必须在具备国家规定条件的金融机构开立单位账户,进行资金托管,所有资金往来必须通过此账户进行。

第二十五条

投资类机构应当按照地方主管部门的要求,按时报送业务情况、财务会计报告、银行账户明细账等资料。

第二十六条

投资类机构当事人应当保证其备案、登记、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方主管部门应当对有关信息予以保密。

第二十七条

投资类机构不得对股东或资金出借方的收益作出承诺。

第二十八条

债券投资利率由借款人和出借人双方协商确定;不得超过晋城市国有银行平均贷款利率的四倍。第二十九条

因民间融资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应当依法维护权益,不得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解决纠纷。

第三十条

民间资金管理机构经营规范:

(一)民间资金管理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股东投入的资金,必须为自有合法资金,并应出具承诺书。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作为出资。严禁非法集资;严禁资金集合、信托理财计划等“一带多”类型的出资;严禁银行信贷资金进入。

(二)民间资金管理机构可在注册资本金充分使用后,经批准可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严禁债权融资。

(三)民间资金管理机构股权投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注册资本的55%。

(四)民间资金管理机构对单一企业或项目投融资余额不超过投资类机构注册资本的30%。

(五)民间资金管理机构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第三十一条

民间信息服务机构经营规范:

(一)登记服务机构应按照核准的业务范围在本县(市、区)开展业务活动,即资金借入方和借出方均为当地法人或自然人。

(二)资金供给方的出借资金须为自有合法资金,并应出具承诺书。

(三)进入登记服务机构登记的出借资金,原则上每笔不低于2万元、不高于300万元。为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对单一借出方原则上不分拆资金贷出。

(四)进入登记服务机构登记的单一借入方,其借入资金一般不超过1500万元,且资金供给方不超过10人。借入方在登记服务机构登记的借贷交易尚未清偿完毕时,不得再次借入资金。

(五)严禁民间融资信息服务机构吸收资金、发放贷款。当事人借贷交易资金不得与信息服务机构账户发生往来。

(六)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开展业务,应当保证其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向民间融资当事人提示风险。

第七章 变更与终止

第三十二条 投资类机构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股东或调整股权结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住所、公司类型,以及修改公司章程,应按照设立审批程序报市主管部门核准。投资类机构凭市主管部门的核准意见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备案。第三十三条 投资类机构变更后,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相关要求。

第三十四条 投资类机构原则上持续经营1年以上,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可以申请变更注册资本。

第三十五条 投资类机构变更住所仅限于同一县(市、区)行政区域范围的迁址,不得进行异地迁址。

第三十六条

变更申报材料

(一)变更申请书。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变更事项、变更原因等。

(二)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公司章程修正案。

(三)近6个月加盖合作银行公章的经营业务明细(提供一份原件)和资金使用情况(加盖银行印章的所有账户货币资金余额汇总表,银行对账单或存单等复印件证明材料)。近一年有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要提供是否存在重大诉讼情况说明,要有县级主管部门出具的有无违法违规纪录的情况说明)。

(四)县级主管部门对变更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意见。

(五)变更具体事项材料。

1、变更公司住所需提供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

2、变更注册资本需提供验资报告、拟出资人的资信证明 材料。

3、变更法定代表人需提供拟任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关联情况和身份证明、任职资格申请材料。

4、变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提交相关任职资格申请材料。

5、变更股东需提供新股东材料。

6、变更其他事项的,提交主管部门要求的相关证明。第三十七条 投资类机构法人资格的终止,包括解散和破产两种情况。投资类机构终止,应按照设立审批程序报市主管部门核准。

投资类机构可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散。

投资类机构解散,依照《公司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凭市主管部门的核准意见,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投资类机构可因下列原因破产:

(一)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金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自愿或应其债权人要求申请破产;

(二)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机构发现投资类机构资金不足以清偿债务,应当申请破产。

投资类机构拟破产,应在向法院申请破产前,向市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并获得核准。投资类机构被依法宣告破产,依照《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实施破产清算。

第三十八条

终止申请材料

(一)解散申请书。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终止原因等。

(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或出资人决定。

(四)县(市、区)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五)清算机构出具的债务清偿证明。

(六)依法实施破产的,需提供人民法院的破产宣告。

第八章 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

第三十九条

县(市、区)政府是投资类机构风险防范与化解的第一责任主体,承担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要加强日常 监管和年度检查,督促投资类机构合规经营,及时识别、预警和化解风险。

市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资类机构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制度,做好准入把关工作,加强监测分析和督促检查;要定期检查投资类机构情况,重点考量资金投向、股东融资额度及人数、资本净额、风险准备等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指标。

第四十条

地方主管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涉嫌违法行为的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要求当事人就涉嫌违法行为作出说明并提供有关材料;

(二)查阅、复制当事人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财务会计、财产权登记等文件、资料;

(三)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文件、资料,依照法定程序实施先行登记保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四十一条

投资类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发现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高利放贷、以隐瞒和欺骗方式募集资金、暴力催收债务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市地方主管部门会同驻地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查处,并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

第四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各级金融管理、工商、公安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依法采取风险提示、警告、约见高级管理人员谈话、劝令退出等措施,督促其整改。

第四十三条

各设区市和县级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对投资类机构进行日常监管时,可委托指定的外部审计机构对其进行独立审计。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二○一四年一月一日起执行。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市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篇:规范学校中层机构和干部管理办法

规范学校中层机构和干部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内设机构和中层干部管理,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打造高效精干的学校中层干部队伍,依据XX教体《关于规范区属学校中层机构和干部管理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精简、高效、统一、规范”的原则,现就我校规范学校内部职能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机构设置与职数配备

根据学校现有规模、类别及自身的实际,我校对中层机构和中层干部职数进行科学合理设定。

1、学校内设机构统一规范设置为: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处、总务处、德育处,工会、团支部、少先队按照有关章程设置。

2、我校现有规模在24个班以上,可配备中层干部8人,学校又是XX市素质教育示范校,还可增配1-2人中层职数。

以上中层岗位名称和职数设置,需由学校提出意见,报教体局备案,另外学校可配中层职数原则不得突破区教体局规定标准,如确因工作需要增配中层职数的,得报经区教体局研究同意后,方可增配。

3、学校工会、团支部、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的职数含在学校中层机构职数内,按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学校工会主席原则由副校级领导兼任,可配备一名副主席或中层干部兼任副主席。团支部书记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校德育处指导下开展工作,可由中层干部兼任,如不是中层干部兼任的,可作中层后备干部对象培养,在中层干部竞聘或组织推荐时优先考虑。

二、学校中层干部任职的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事业心、责任感。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勤于工作,任劳任怨,有较好的教育教学成绩。近三年考核为合格以上。

2、具有一定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和所需的专业管理知识、政策理论水平,具备一定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根据学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学校新任中层干部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原任中层干部学历未达本科的要求积极进修,提升学历水平。

4、新任中层干部必须是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具有学校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等基层管理经历。中层班子中,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中层正职必须经历过下一级岗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时间。已担任中层干部的,任职年龄男不得超过58周岁,女不得超过53周岁。

三、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

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要求,学校对中层干部选拔时,可采用竞争上岗和组织推荐的方式进行。

1、组织推荐程序:

①提出人选。由校长提出建议人选,经学校行政会或党支部委员会研究确定。

②民主测评。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人选进行岗位胜任度的测评。

③组织考察。根据民主测评结果,确立考察对象,并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形成书面材料。

④会议研究。召开校长行政会或支委会研究确定拟任人选。

⑤校内公示。对拟任人选,以书面形式在校内(或校园网等)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后,学校聘用推荐人选,并报教体局组织人事科备案。

2、竞争上岗程序为:

①学校成立公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包括:领导小组、竞聘原则、竞聘岗位、竞聘条件、岗位职责、方法程序等),上报教体局备案,领导小组成员一般由学校支部正副书记、正副校长、工会主席和教师代表(必须是非竞争人员)组成,教师代表由教职工推荐产生,人数为3-5人。具体负责竞争上岗的组织领导、宣传动员、资格审查、测评考核和民主监督等工作。

②公布岗位、职数和报名条件。

③公开报名。可采取个人自荐、教职工推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与竞争。

④资格审查。按照竞争的岗位条件,由学校公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

⑤确定竞争人选。领导小组将资格审查情况提交学校校务会或党支部委员会研究,确定竞争人选,公布人选名单。参加竞岗人选原则上每一职位要有2名以上竞争对象。

⑥演说答辩和民主测评。召开教职工大会,参会人数不少于教职工人数的五分之四。由竞争人选进行个人演说、答辩,专家组(学校推荐产生或外聘均可)现场赋分、教职工现场进行信任度测评(信任票数不足三分之二的不列入考察对象)。

⑦组织考核。根据竞岗表现和民主测评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⑧确定拟任人选及公示。学校校务会或支委会根据考察情况,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在校内和校园网公示5天。

⑨确定聘用人选。拟用人选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聘用,并报教体局人事科备案。

四、学校中层干部任用管理

1、试行聘用制。学校中层干部一律由学校进行聘用和管理,报区教体局人事科备案。聘期一般为3年。每3年进行一次重新聘任,程序同上(竞争上岗或组织推荐)。新任用的中层干部试用期一年,同一岗位可以连任,但一般不得超过两任。在任的学校中层干部。续聘时的任职年龄,原则上男不超过55周岁,女不超过50周岁;不再续聘的中层干部,不享受中层待遇。

2、中层干部的培养考核。学校要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养,为他们学习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每学年要对中层干部进行评议和绩效考核,测评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奖励、评职、评优、续聘、晋升、降级的重要依据,并向教师公开。

3、中层干部的待遇。中层干部在履职期间,学校可根据工作量大小和履职表现,折合一定的课时量。工会和团队负责人的待遇,由学校根据工作量大小,自行确定。

4、交流轮岗原则。在同一岗位任期满两任或工作需要等原因,须在校内轮岗或由教体局安排到校际之间的交流或轮岗,要通过多岗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对培养潜力大、各方面素质比较好的作为校级后备干部,按教体局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调换工作岗位或挂职锻炼,多方面丰富工作经历。

5、中层干部的解聘。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予以解聘。

①受聘人员不能胜任工作的;

②学中层干部民主评议中测评不称职率超过三分之一,或测评基本称职率与不称职率之和超过50%,且不称职率超过20%,经组织考核认为不称职的;

③连续旷工超过5个工作日或1学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的;

④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⑤患病或非因公负伤,连续6个月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

⑥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6、加强档案管理。学校要重视建立和完善中层干部的档案建设,对中层干部要逐人建档。无论公开竞聘方式或组织推荐方式,学校均需保存完整的中层干部任用资料;对中层干部履职期间的履职表现、综合考核等均要做好记载,并存档备案。

五、本办法由校长室负责解释。

六、本办法上报教体局经同意后,在学校具体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予以实施。

第三篇:外国保险类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外国保险类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外国保险类机构驻华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的管理,适应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国保险类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的保险集团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协会及其他保险组织。

本办法所称代表机构,是指外国保险类机构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并从事联络、市场调查等非经营性活动的代表处和总代表处。

本办法所称保险中介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公估机构。

本办法所称总代表,是指总代表处的主要负责人;首席代表,是指代表处的主要负责人。

本办法所称其他保险组织,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登记的从事保险学术研究、培训及合作等非营利性活动的机构。

第三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授权,对代表机构履行监管职责。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授权范围内,对本辖区的代表机构实施监管。

第四条 代表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申请与设立

第五条 外国保险类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应当经中国保监会批准。

申请人设立代表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注册成立20年以上;

(二)所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且具备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

(三)申请之日前3年内未受重大处罚;

(四)有明确合理的设立代表机构的可行性方案;

(五)拟任首席代表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

(六)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六条 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外国保险公司申请设立代表机构,除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持续经营保险业务20年以上,吸收合并其他公司或者与其他公司合并设立新保险公司的,不影响其经营保险业务年限的计算;

(二)上一年末总资产超过20亿美元;

(三)申请人及其关联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内控制度健全、经营合规、发展稳健。

第七条 外国保险集团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年限,可以以下列两项中较早的时间进行计算:

(一)该集团经营保险业务的起始时间;

(二)该集团中经营保险业务的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起始时间。

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年限,自该子公司设立时开始计算。

第八条 外国保险中介机构申请设立代表机构,除应当符合第五条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持续经营保险中介业务20年以上,吸收合并其他公司或者与其他公司合并设立新保险中介机构,不影响其经营保险中介业务年限的计算;

(二)上一年末总资产超过2亿美元;

(三)申请人及其关联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内控制度健全、经营合规、发展稳健。

第九条 申请设立代表机构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两份:

(一)正式申请表;

(二)申请人董事长、总经理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申请书;

(三)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当局核发的营业执照、合法开业证明或者注册登记证明的复印件;

(四)申请人的机构章程;

(五)申请人的董事会成员名单、管理层人员名单或者主要合伙人名单;

(六)申请人前3年的年报;

(七)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主管当局的,应当提供该主管当局出具的对申请人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的意见书,没有主管当局的,应当提供由所在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信,上述意见书或者推荐信应当陈述申请人在出具意见书或者推荐信之日前3年受处罚情况。

(八)设立代表机构的可行性方案;

(九)拟任首席代表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简历;

(十)申请人的董事长、总经理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的首席代表授权书;

(十一)申请人就拟任首席代表在申请日前3年未受重大处罚的声明;

(十二)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前款所称“营业执照”、“合法开业证明”和 “注册登记证明”的复印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出具的意见书或者所在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信,必须经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依法设立的公证机构公证或者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

第十条 中国保监会应当区分不同情形对拟设代表机构的申请作出下列处理:

(一)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

中国保监会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请,应当出具加盖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第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依法对设立代表机构的申请进行审查,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中国保监会主席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决定批准的,颁发批准书;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代表机构收到批准书后,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工商登记。

代表机构应当自收到批准书之日起3个月内迁入固定的办公场所,并向中国保监会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工商登记注册证明;

(二)办公场所的合法使用权证明;

(三)办公场所电话、传真、邮政通讯地址;

(四)首席代表移动电话、电子邮箱。

第三章 运行规范

第十三条 代表处的名称应当依次由下列内容组成:“外国保险类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名称”、“外国保险类机构名称”、“所在城市名称”和“代表处”;总代表处的名称应当依次由下列内容组成:“外国保险类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名称”、“外国保险类机构名称”和“驻中国总代表处”。

外国保险类机构名称的中文译名应当在汉语发音或者含义方面与该机构外文名称保持一致,并如实反映其业务性质。第十四条 代表机构的总代表和首席代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8年以上保险从业经历;

(三)担任保险公司管理职务2年以上或者其他足以证明其具有拟任职务所需知识、能力、经验的保险从业经历;

(四)三年内未受重大处罚;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代表机构其他主要工作人员应当称“代表”、“副代表”。

第十六条

代表机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品行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第十七条 每一代表机构的外籍工作人员不得超过3人。

第十八条 代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或者参与经营性活动。

前款所称从事或者参与经营性活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介入任何形式的经营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代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自身从事或者参与经营性活动以及为他人从事或者参与经营性活动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代表机构是否获得利益不影响对有关行为性质的认定。

第十九条 代表机构应当有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第二十条

代表机构的主要工作人员应当为专职人员。第二十一条 代表机构工作人员不得同时在2个以上代表机构中任职,且不得在中国境内任何商业性机构中从事具体管理或经营性工作。

第二十二条

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应当常驻代表机构,且常驻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240日。

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离开代表机构的时间每次不得连续超过30日;离开代表机构连续超过14日的,应当指定专人代行其职,并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书面报告。

第二十三条

代表机构应当在每年2月底前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送上一工作报告一式两份,由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转报中国保监会。

代表机构应当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格式真实、详尽地填写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应当准确反映代表机构工作情况并附相应证明材料。

中国保监会及当地派出机构有权要求总代表和首席代表就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作出解释和说明。

第二十四条 代表机构每年在所属的外国保险类机构会计结束后的6个月内,应当分别向中国保监会及当地派出机构报送该外国保险类机构上一的年报。

第二十五条 代表机构所属的外国保险类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代表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书面报告,同时抄报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

(一)公司章程、注册资本或者注册地址变更;

(二)分立、合并或者主要负责人变动;

(三)经营严重亏损;

(四)受到重大处罚;

(五)外国保险类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有关主管当局对其实施重大监管措施;

(六)对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六条 代表机构更换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应当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由其所属外国保险类机构的董事长、总经理或者其负责人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的申请书;

(二)由其所属外国保险类机构的董事长、总经理或者其负责人签署的拟任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授权书;

(三)拟任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简历;

(四)申请人就拟任首席代表在申请日前3年未受重大处罚的声明;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七条

代表机构变更中文或者外文名称,应当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由其所属外国保险类机构的董事长、总经理或者其负责人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的名称变更申请书;

(二)代表机构名称变更的原因及相关证明材料。

(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八条

在中国境内已设立2个以上代表处的外国保险类机构,可以指定其中一个代表处为总代表处,但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将该代表机构的名称变更为总代表处。

代表处经批准变更为总代表处的,总代表处应当自中国保监会批准变更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第二十九条 代表机构只能在所在城市的行政辖区内变更办公场所,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5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和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新办公场所合法使用权证明;

(二)新办公场所电话、传真和邮政通讯地址。前款所称变更办公场所包括原有办公场所的搬迁、扩大或者缩小等情形。

第三十条

外国保险类机构撤销代表机构,应当自撤销决定作出之日起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撤销代表机构的情况说明;

(二)有关决议文件。

外国保险类机构应当在代表机构办理工商注销手续完毕之日起10日内,书面报告中国保监会。

第三十一条 代表机构任命或者免除代表、副代表、外籍工作人员职务,应当自作出任命或者免职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报告任命决定的,还应当提供被任命人员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简历。

第三十二条 外国保险类机构的代表机构撤销后,总代表处是其惟一代表机构的,总代表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将总代表处的名称变更为代表处。

总代表处经批准变更为代表处的,代表处应当自中国保监会批准变更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第三十三条

外国保险类机构撤销代表机构,由总代表处负责未了事宜;未设总代表处的,应当指定一个代表机构负责未了事宜;其所有代表机构均已撤销的,由该外国保险类机构负责未了事宜。

第三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可以对拟任和现任总代表、首席代表进行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内容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判断其工作能力的因素之一。

第三十五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根据监管需要,对代表机构的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进行监管谈话,提示风险,并要求其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代表机构应当将监管谈话的相关情况向其所属外国保险类机构报告,并同时报送中国保监会及当地派出机构。

外国保险类机构应当在监管谈话之日起一个月内,就监管谈话涉及的有关问题书面反馈中国保监会及当地派出机构,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相关整改情况书面报告中国保监会及当地派出机构。

第三十六条 总代表、首席代表每应到所在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汇报工作至少一次。

第三十七条

中国保监会可以将总代表、首席代表或者代表机构其他工作人员的有关工作情况通知外国保险类机构,并就有关人员的任免提出监管建议。

中国保监会可以约谈设立代表机构所属外国保险类机构的有关管理人员,向其通报代表机构的工作情况或者要求其就代表机构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

第三十八条 中国保监会可以就代表机构的工作情况通报其所属的外国保险类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并提出有关监管意见。

第三十九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代表机构进行日常和检查。

日常和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代表机构的日常运作情况;

(二)各项申报材料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三)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

(四)代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从事经营性活动;

(五)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为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就上述检查的结果,结合代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出具监管意见,并可以将有关监管意见通知其所属的外国类保险机构及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

第四十条 中国保监会可以将对代表机构采取的监管措施通过官方网站予以公布。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外国保险类机构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擅自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的,由中国保监会予以取缔,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代表机构从事保险经营活动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0万元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总代表或首席代表可以责令撤换;情节严重的,撤销其代表机构。

第四十三条 代表机构从事保险代理业务、保险经纪业务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代表机构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对代表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非法从事经营活动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由中国保监会区分不同情况,给予警告,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代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当地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交报告或者材料的;

(二)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

(三)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四十七条 代表机构受到中国保监会或者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3次以上行政处罚,或者从事、参与经营性活动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危害严重的,中国保监会可以将其受处罚的情况作为其所所属的外国保险机构申请在中国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审慎性条件予以考虑。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保险类机构在内地设立代表机构,比照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九条

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外国保险类机构驻华办事处,比照适用本办法。

第五十条 外国保险类机构设立代表机构的正式申请表由中国保监会制定。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规定提交的材料应当使用中文。外国保险类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提供的材料为外文的,应当附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公证机构公证的中文译本;中文译本与外文有歧义的,以中文译本为准。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有关批准、报告期间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X年X月X日起施行。《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06]6号)及《中国保监会关于适用<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保监发[2008]101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x市投资类企业管理办法(试行)

x市投资类企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促进投资类企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加强投资类企业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投资类企业的登记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投资类企业,是指经企业登记机关核定的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投资信息服务等字样的企业。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联席工作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对投资类企业监督管理、风险预警和违法行为的处置工作。

第四条 投资类企业不得从事以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三)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

(四)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第五条 投资类企业名称应当与其经营范围相对应。以投资及投资咨询、投资信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在名称中必须标明投资或投资咨询、投资信息服务字样。

第六条 投资类企业经营范围按照其所从事的具体行业投资或项目投资核准,并标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凡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咨询、金融投资、金融中介、理财及融资等容易引起公众误解内容的,一律不予核准。

第七条

投资类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报告,并向社会公示,并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当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企业信息向社会公示。

县级政府要初步实现工商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区分涉密信息和非涉密信息,依法实施对企业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等环节的分类管理,依法予以公示,并将有关信息记于相对应企业名下。通过构建双向告知机制、数据比对机制,把握监管风险点,将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有机贯通,支撑事中事后监管。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第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含赋予履行工商职责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投资类企业台账。通过“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投诉举报等渠道收集信息,对发现的涉嫌违法线索,向相关部门通报或移送,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对非法金融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以及非法集资,一经发现,应当立即调查、核实;经初步认定后,应当及时提请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

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和财产,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和转移资金、财产。

第十一条 投资类企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广告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批准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规范中层机构和干部管理办法

小学规范中层机构和干部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内设机构和中层干部管理,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打造高效精干的学校中层干部队伍,依据蜀教体《关于规范区属学校中层机构和干部管理的意见》〖2013〗64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精简、高效、统一、规范”的原则,现就我校规范学校内部职能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机构设置与职数配备

根据学校现有规模、类别及自身的实际,我校对中层机构和中层干部职数进行科学合理设定。

1、学校内设机构统一规范设置为: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处、总务处、德育处,工会、团支部、少先队按照有关章程设置。

2、我校现有规模在24个班以上,可配备中层干部8人,学校又是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还可增配1-2人中层职数。

以上中层岗位名称和职数设置,需由学校提出意见,报教体局备案,另学校可配中层职数原则不得突破区教体局规定标准,如确因工作需要增配中层职数的,得报经区教体局研究同意后,方可增配。

3、学校工会、团支部、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的职数含在学校中层机构职数内,按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学校工会主席原则由副校级领导兼任,可配备一名副主席或中层干部兼任副主席。团支部书记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校德育处指导下开展工作,可由中层干部兼任,如不是中层干部兼任的,可作中层后备干部对象培养,在中层干部竞聘或组织推荐时优先考虑。

二、学校中层干部任职的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事业心、责任感。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勤于工作,任劳任怨,有较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近三年考核为合格以上。

2、具有一定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和所需的专业管理知识、政策理论水平,具备一定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根据学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学校新任中层干部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原任中层干部学历未达本科的要求积极进修,提升学历水平。

4、新任中层干部必须是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具有学校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等基层管理经历的正式在岗教师。中层班子中,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中层正职必须经历过下一级岗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时间。已担任中层干部的,任职年龄男不得超过58周岁,女不得超过53周岁。

三、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

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要求,学校对中层干部选拔时,可采用竞争上岗和组织推荐的方式进行。

1、组织推荐程序:

①提出人选。由校长提出建议人选,经学校行政会或党支部委员会研究确定。

②民主测评。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人选进行岗位胜任度的测评。

③组织考察。根据民主测评结果,确立考察对象,并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形成书面材料。

④会议研究。召开校行政会或支委会研究确定拟任人选。

⑤校内公示。对拟任人选,以书面形式在校内(或校园网等)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后,学校聘用推荐人选,并报教体局组织人事科备案。

2、竞争上岗程序为:

①学校成立公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包括:领导小组、竞聘原则、竞聘岗位、竞聘条件、岗位职责、方法程序等),上报教体局备案,领导小组成员一般由学校支部正副书记、正副校长、工会主席和教师代表(必须是非竞争人员)组成,教师代表由教职工推荐产生,人数为3-5人。具体负责竞争上岗的组织领导、宣传动员、资格审查、测评考核和民主监督等工作。

②公布岗位、职数和报名条件。

③公开报名。可采取个人自荐、教职工推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与竞争。

④资格审查。按照竞争的岗位条件,由学校公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

⑤确定竞争人选。领导小组将资格审查情况提交学校校务会或党支部委员会研究,确定竞争人选,公布人选名单。参加竞岗人选原则上每一职位要有2名以上竞争对象。

⑥演说答辩和民主测评。召开教职工大会,参会人数不少于教职工人数的五分之四。由竞争人选进行个人演说、答辩,专家组(学校推荐产生或外聘均可)现场赋分、教职工现场进行信任度测评(信任票数不足三分之二的不列入考察对象)。

⑦组织考核。根据竞岗表现和民主测评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⑧确定拟任人选及公示。学校校务会或支委会根据考察情况,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在校内和校园网公示5天。

⑨确定聘用人选。拟用人选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聘用,并报教体局人事科备案。

四、学校中层干部任用管理

1、试行聘用制。学校中层干部一律由学校进行聘用和管理,报区教体局人事科备案。聘期一般为3年。每3年进行一次重新聘任,程序同上(竞争上岗或组织推荐)。新任用的中层干部设试用期一年,同一岗位可以连任,但一般不得超过两任。在任的学校中层干部。续聘时的任职年龄,原则上男不超过55周岁,女不超过50周岁;不再续聘的中层干部,不享受中层待遇。

2、中层干部的培养考核。学校要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养,为他们学习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每学年要对中层干部将进行评议和绩效考核,测评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奖励、评职、评优、续聘、晋升、降级的重要依据,并向教师公开。

3、中层干部的待遇。中层干部在履职期间,学校可根据工作量大小和履职表现,折合一定的课时量。工会和团队负责人的待遇,由学校根据工作量大小,自行确定。

4、交流轮岗原则。在同一岗位任期满两任或工作需要等原因,须在校内轮岗或由教体局安排到校际之间的交流或轮岗,要通过多岗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对培养潜力大、各方面素质比较好的作为校级后备干部,按教体局的统一部署有计划的调换工作岗位或挂职锻炼,多方面丰富工作经历。

5、中层干部的解聘。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予以解聘。

①受聘人员不能胜任工作的;

②学中层干部民主评议中测评不称职率超过三分之一,或测评基本称职率与不称职率之和超过50%,且不称职率超过20%,经组织考核认为不称职的;

③连续旷工超过5个工作日或1学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的;

④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⑤患病或非因公负伤,连续6个月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

⑥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6、加强档案管理。学校要重视建立和完善中层干部的档案建设,对中层干部要逐人建档。无论公开竞聘方式或组织推荐方式,学校均需保存完整的中层干部任用资料;对中层干部履职期间的履职表现、综合考核等均要做好记载,并存档备案。

五、本办法由校长室负责解释。

六、本办法上报教体局经同意后,在学校具体条件具备情况下予以实施。

下载关于对投资类机构规范发展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投资类机构规范发展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遴选管理办法》规范

    发布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文号】 国食药监许[2011]174号 【发布日期】 2011-04-11 【生效日期】 【效 力】 【备 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

    机构投资合同 - 副本

    机构投资合同甲方: 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 地址: 联系方式: 乙方: 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 地址: 联系方式: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在平等互利、城......

    关于对机构社工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对社会组织一线社工的发展规划及督导的若干建议 ——以克拉玛依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咨询协会为案例 摘要:本文在对克拉玛依心理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探讨基础上,结合本地实......

    关于规范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暂行办法

    关于规范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老龄......

    投资类广告语

    投资类广告语 投资类广告语 1、一条金扁担,挑起两个金箩筐 2、小小柜台,三代未来 3、一铺在手、三代不愁 4、到XX买铺去! 5、财富洼地 6、红色财富旋风 7、百年基业、一铺相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投资顾问类理财投资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投资顾问类理财投资管理办法(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3 第二章投资顾问准入标准...............................4......

    成都市对创业投资机构的相关政策及重要文件

    成都市对创业投资机构的相关政策 (一)相关政策文件 2007年,成都设立规模为5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8年,引导基金与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按2:3:5的出资比......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 (2011年7月2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1号公布 根据2015年5月1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