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终)

时间:2019-05-14 07:0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终)》。

第一篇: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终)

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

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14年8月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此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专门于今年七月上旬就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汇报、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坚持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工作思路,高起点、大力度,全方位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根据各市、区文化部门统计上报的数据显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5.08%提高到2013年的6%,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我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根据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在京公布的2013年《两岸城市文

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苏州排名第九位,是省内唯一进入前十的地区。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总量规模日益扩大。2013年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617.3亿元,增加值达148.6亿元,比2012年比重净增加0.6个百分点。

2.产业集聚成效显著。以重大项目为龙头,聚集发展要素,扩大产业规模。全市各级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依托当地历史、文化、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开发多元运营模式,不断加大投入,凸显创新功能,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产业集聚特征正在显现。

3.文化科技融合类发展态势良好。去年我市软件销售收入达到1008.98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居全市八大新兴产业之首;当前累计认定软件产品6261个,两年来增长了一倍多。高速发展的软件服务业助推了以数字内容为主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阳澄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2012年总产值22.5亿元,2013年总产值实现超100亿元。以苏州创捷传媒展览有限公司、苏州金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和数字传媒企业群,以蜗牛电子、士奥动画等为代表的原创动漫游戏企业群在我市已初具规模。

二、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为切实加强对全市

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2009年,我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25个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同时还成立了由5个核心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通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部门联审会、集聚区联席会、专家座谈会、企业联谊会等方式,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指导和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联系,协同配合,实现了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同时,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先后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导向、人才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极大地营造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市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相继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仅市本级这几年共投入约1.65亿元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同时争取到国家及省资金约1.36亿元。

二是坚持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聚。近年来,依托工业遗存、历史文化建筑、楼宇建筑等载体,我市已经创建了“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这其中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小块创意产业集聚,比较多的是由政府引导形成的产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进驻法人单位5371家,吸纳从业人员12.9万人。苏州工艺文化城、香山工坊园林古建文化创意集聚区、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已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市共有7个国家级、12个省级和39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争创品牌特色。按照产业梯次发展的思路,我市重点推进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第一梯次产业,大力促进媒体信息、广告会展和旅游休闲等第二梯次产业,支持鼓励古玩及艺术品交易和文艺演出等第三梯次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化核心行业优势显现,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占全市文化产业总收入的20%,成为支撑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苏州全市共有44部20707分钟原创动漫片获准发行,其中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5部12307分钟,昆山园区8部2956分钟,张家港园区8部4784分钟,吴江区3部660分钟,动漫业产量居全国前列。苏州欧瑞动漫的《开心宠物店》、昆山合谷数码科技的《粉墨宝贝》分别入选“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中的动漫品牌项目和动漫创意作品。媒体信息、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等领域的收入也逐年递增,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化创意品牌。如以“中国苏州旅游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为引领的文化节庆活动品牌,以“苏绣”、“香山帮营造工艺”、“舟山核雕”为代表的工

艺美术市场品牌,以“科文艺生活”、“四季周庄”为代表的演艺娱乐品牌等。

四是探索金融支持,助力中小企业。我市通过“拨改担”、“拨改投”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文化金融创新产品逐步发挥效应。“文贷通”实施一年多时间,已为16家文化创意中小企业累计提供了2.41亿元的融资担保;“文投基金”启动运作,与苏州国发创投签订了2.5亿元的合作协议,基金首期规模1.5亿元已募集到位,将重点投向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文化创意企业;首期2000万元的市文化产业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已由市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与苏州银行、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签订了合作协议。首笔900万元贷款已成功与苏州米粒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用于帮助该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以及扩大公司产量提供资金支持。

五是构建公共平台,优化服务职能。为切实支持帮助文化企业发展,推动整个产业做大做强,我们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引导成立了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等中介组织,搭建了苏州市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据库、项目管理系统,同时着力组织开展各种推介活动、搭建招商平台。近几年,分别以大市组团的形式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会。截至今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累计共吸引近33万人入场参观,达成交易总额约32.7亿元。注重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姑苏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苏州市姑苏文化产业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精神,近两年,分别评选表彰了4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14名文化产业重点人才,涵盖了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动漫等专业。我市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晓东、昆山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喜入选江苏省第一期“科技企业家培训工程”。苏州蓝海彤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鲁永泉团队获得2013年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文化类资助团队,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联合市文创联、市金融办等部门举办《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赢利模式》讲座、“中小企业融资沙龙”等活动,促进金融机构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三、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化层次偏低、缺乏品牌龙头企业、实践经验不足等

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还较为宏观,适用性、操作性等方面还较欠缺,尤其是土地、财税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与企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引导作用尚待加强。

2.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工作尚不准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围、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从实际操作来看,各地统计口径仍存在较大差异。3.人才结构不合理,加工类人员较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从事创意、策划、营销、经纪的中端人才较为缺乏;现有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科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尚需加强。

4.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程度不均衡,除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类的企业集聚化程度较高,总体较为分散。

5.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效应不强,以中小企业居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控制,产品附加值还不高。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培育亟待加强。

四、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1.修订完善规划,统筹协调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软实力的提升及对相关产业的长期带动作用,在下一轮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要加快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发展,这些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涉及到多部门的沟通协作。政府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加强沟通,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议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对“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这一全国性、专业性文化创意产业展会的扶持力度,打造专业展会品牌。

2.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更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创新完善各类扶持形式。

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企业龙头企业,助推发展民营文化创意企业,支持专业化的中小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意企业群。鼓励创意和设计优势企业根据产业联系,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业务合作,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苏州地方特色和原创类国内知名的企业品牌,使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对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企业。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重视文化企业自主研发、营销能力的提高,整合资源、强强联合,把全国屡屡得奖的品牌艺术与我市在资金、创意、经营管理上的优势企业紧密结合。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引进战略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造,实施重组,实现新生,乃至做活做强。

3.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

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苏州,有重点地打造苏州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平江路等打造成文化娱乐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姑苏〃69阁”这样的老企业,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大项目的实施,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14年南京举办青奥会和2015年苏州举办世乒赛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4.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鉴于我市目前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建议市政府吸纳各地成功经验,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一是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量身打造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解决文化创意产业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贷融资、资产处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加强金融服务,建立完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助力初创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等。二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创新、创意和设计激励机制。加强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

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完善有利于创意和设计发展的产权制度。完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等法律法规,加强数据保护等问题研究。加强知识产权监督执法,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完善维权援助机制。三是加大对创新型、紧缺型、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扶持力度,推动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突出加强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文化团队的引进,提升人才引进的综合效益。加大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完善政府奖励、用人单位奖励和社会奖励互为补充的多层次创意和设计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深化高等院校与文化创意企业的合作,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引导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专业培训机构,根据文化创意企业需要实施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努力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四是进一步重视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要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认真研究涉及文化创意、科技等交叉领域的统计工作机制,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纳入正常工作范围,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当前我市文化产业的整体情况。

5.适时考虑在苏州设立“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区”。建

立健全管理机制、沟通机制和考评机制,对“创新区”文化旅游、数字内容生产、文化创意产业等予以各类资源上的优先供应,为区内重大工程实施、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配套、数字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进出口、高成长性文化企业及风险投资跟进提供政策保障。着力培育引进一批牵引力强、示范性好的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动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整合资源,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高层次、专业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扶持建设一批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加快园区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服务体系的架构。

我工委认为,苏州的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进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机遇期,我市要像抓高新技术产业那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必将对提升我市城市文化品位,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业界热议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编辑:易硕2014-3-21

文化报记者苏丹丹 程丽仙报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继3月20日出台具体实施意见之后,3月21日,文化部在京组织召开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交流研讨会。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巡视员孙若风及文化产业界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与会进行了研讨。刘玉珠介绍,如何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文化部今年和今后几年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产业融合发展,与会代表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来自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的企业代表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落实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不仅要肯定和重视创意、设计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还要积极培养创意人才,树立自己的品牌。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曾辉说,设计周在不断加大创意设计和不同文化产业领域的融合,包括动漫、演艺、艺术品等方面,也在尝试与制造业、工业体系建立关系。不过如何让设计深入产业的内核,这种融合方式还在探讨。洛可可设计集团董事长贾伟则呼吁设计行业品牌化。他认为,设计公司不少,但形成品牌的不多。在设计产业中,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此,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表示,学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来说,更需要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人才。

第三篇:关于我市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

关于我市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商务局

食品工业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又是我市外贸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吸纳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为深入了解当前形势下我市食品产业的总体情况,市商务局采用走访龙头企业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等方式,对全市食品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市食品产业现状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快速成长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目前拥有食品工业企业6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达217处,从业人员9万多人。2011年预计全市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50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在40%以上。随着我市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骨干龙头企业,目前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形成了以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石岛集团以及俚岛海洋科技为龙头的食品产业群和多个沿海食品工业园区。继好 当家集团于2004年在上海挂牌上市后,泰祥集团、百合生物等企业的上市工作已进入辅导期,促进了我市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品牌建设效果显著,产业特色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荣成食品产业整体形象打造,通过积极争取,先后荣膺“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食品工业十大发展特色县(市)”、“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海洋产品集散地”等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优质冷冻调理食品生产基地、首批“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我市的海洋食品出口创新基地被省商务厅、科技厅联合评为首批山东省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我市拥有2个中国名牌(泰祥、好当家),3个中国驰名商标(好当家、达因、泰祥),24个山东名牌,16个山东省著名商标以及“荣成大花生”、“荣成海带”2个全国地理标志商标和“荣成海参”、“荣成鲍鱼”、“荣成苹果”等9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洋食品为重点,带动其他农副产品共同发展的地方产业特色。

(三)外贸出口稳健增长,市场开拓卓有成效 食品产业作为我市外贸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截止2011年11月底,全市共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86家,实现出口创汇67210万美元,较同期增长27.3%,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8.3%。

从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市场情况看,我市出口的食品主要以海洋食品为主,占到全市食品出口总值的73.7%。此外,我市花生制品、蔬菜等农产品出口也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分别出口3539万美元和1655万美元,同比增长25.0%和18.3%。我市食品出口地域性特点比较明显,对日韩市场的出口份额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日本是人均水产品消费能力最高的国家,水产品消费占其全部食品消费支出的17.4%,而排在第二位的欧洲和美国仅占6.5%,和2.4%。我市对日本的出口由于多年的产业基础和区位、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石岛集团为龙头的出口企业群,主要产品为冷冻调理食品和部分冷鲜鱼类,2011年预计出口额达到4亿美元。对于韩国市场,由于韩国饮食习惯固有的特点,以及对食品加工的要求远不及日本食品的繁杂工序,因此我市对韩国的食品出口多以生鲜水产品为主,预计全年出口1亿美元。另外我市对欧 美出口主要为冷冻水产品及罐头类产品,预计全年出口9500万美元。而对台湾等邻近地区则因产品口味和物流等因素的制约出口较少,主要以俚岛海洋科技出口的海带制品为主,份额占到台湾同类产品市场的一半以上,预计全年对台湾食品出口1100万美元。

(四)逐步开拓国内市场,内销途径多措并举 食品产业的做大做强除了扩展国外市场外,还须面向国内市场,建立完善的内销渠道,我市目前食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重点龙头企业如泰祥、梅林、广信等企业的内销份额还占不到企业销售总额的十分之一,同时也不乏好当家、海芝宝、俚岛海科等内销体系较为成熟的企业。

目前,我市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主要途径:一是建立自身专卖店来发展销售网络。好当家集团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设立了200多家连锁专卖店及加盟店;泰祥集团正在探索以专卖店的形式逐步开拓国内市场,并已在青岛设立了2家专卖店。二是企超对接合作。目前我市海芝宝已进入乐购、沃尔玛、乐天玛特等全国17家直销超市,梅林已进入家家悦超市,泰祥集团部分产品已进入佳世客。三是发展区域经销商。我市海芝宝、俚岛海洋科技等多数食品企业正以发展区域经销商的形式批发量售产品。

二、我市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出口市场相对单一集中。我市食品出口过度依赖日韩市场的格局比较明显,1-11月份全市对日韩传统市场的食品出口额占我市食品出口总额的69.1%,由此容易形成买方垄断,造成对我市出口商品市场和价格的控制,同时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风险。我市的泰祥、好当家等食品企业主要面向日本市场出口,这种对日本市场的高依存度,导致日本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企业带来影响。

二是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市出口食品多以原料性、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居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档次低,其中1-11月份单是水产品原料出口就达到20585万美元,占食品出口总值的30.6%。而且企业缺乏海外营销渠道,产品进入中间环节过多,多数通过批发商、分销商等多种中间渠道才能面对消费者,企业缺乏定价权,利润大打折扣。随着人民币相对升值,出口成本增高和越南、印度等国家加工业的崛起,我们的部分产品将会有被替代 的可能。

三是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建设仍显薄弱。目前我市部分食品企业迫于研发费用高、风险大、周期长、市场营销推广难等原因,对自身产品的研发和自有品牌的建设缺乏力度,出口产品均以贴牌为主,类似梅林、泰祥、俚岛水产等拥有自主品牌且产品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凤毛麟角。例如我市的海带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但到目前全市出口海带产品中除了俚岛海洋科技对台湾出口能使用自己的品牌且拥有定价话语权外,大部分海带出口产品几乎百分之百是贴牌生产,企业既无法通过贴牌生产获取核心技术,也无法获得较高的实际利润。

四是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步伐较为艰难。随着外需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和企业产能的不断提高,我市多数食品企业均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但不同于国外市场,外贸为主的食品企业其产品因价格或口味等原因多数并不适合国内市场,企业需针对不同地区重新开发新产品,前期费用较高,再加上内销市场最重要的是销售渠道,外贸企业无法再以产品价格优势获益,如何寻求有利的销售渠道也成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重点难题。五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继续呈上升趋势。一是原料成本上升。近年来,食品企业生产所需的猪肉、鱿鱼、鳕鱼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鱿鱼的涨幅接近了300%,而企业出口商品成交价格的涨幅远远达不到原材料上升的水平。二是用工成本上升。目前企业不仅仅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招收人员的素质问题更是严重困扰企业生产,调查的企业多数反应员工中熟练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员工春节后不返工或推迟返工,熟练工离职等现象屡见不鲜,整体生产效率大打折扣。三是融资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央行先后三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缩减放贷规模,致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水,企业承受着很大的生存压力。

三、明年我市食品产业对外贸易走势

从了解企业明年一季度生产计划来看,受春节假期影响,一月份企业正常生产时间缩短,产量勉强维持正常水平,二月份因节后员工缺口增加和新员工培训等原因,预计全市食品出口会出现负增长的局面;从一季度情况来看,由于食品加工企业多选择在3月份前集中进行加工原 料的收购,届时进口量会出现大幅增长,因此进出口有望与同期持平。从全年情况来看,由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欧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世界经济二次衰退风险增大等原因,我市主要出口市场对食品的需求不振,全市明年食品出口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总体继续保持一个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出口增长12%左右。

四、我市食品产业发展建议

一是有效实现贸易多元化,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一方面在深度开拓传统市场的同时抓住东盟、俄罗斯、中东、非洲等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消费升级的有利时机,通过参展、考察等形式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俄罗斯市场,我市部分企业曾困扰于该市场不规范而中途放弃,随着去年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市场状况的不断好转,目前我市泓达食品、俚岛海科等部分企业已开始将其列入2012年重点开发市场行列;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参加食品展会、加强媒体广告宣传、建设食品网络平台等形势扩展我市食品的国内知名度,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

二是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资金和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深化生产设计,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特别是在日本地震后,日方的食品企业受损严重,行业原有的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人才相对过剩,目前已有部分企业表示出引进人才的打算,这对于提升我市产品档次,提高产业管理和技术水平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质量安全建设,提升我市企业形象。抓住我市被评为省级首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契机,完善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可追溯体系建设,完成全区域性的可追溯体系覆盖;加强企业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发挥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区域化检测中心的检验检测能力,对产品严格检验,打造荣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鼓励企业申报“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或国家、省市级的品牌评选项目,打造一批与“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相适应的名牌产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占领市场,以品牌增强竞争力,以品牌促进发展。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应注重对龙头企业的培 育,探索龙头企业带动下游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巩固和延伸产业链条,进而促进大产业和大集群的形成,采取灵活的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提升我市食品产业的整体规模和水平。

第四篇:文化创意产业调研

借文博之鉴念文化真经

全力助推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参加第十届深圳文博会感想

5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第十届文博会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到文博会、洛可可设计公司、华侨城等地实地观摩学习,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文化创意的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发展信心和决心,感受颇深。

一、印象文博---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举办的重要意义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文博会。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文化产业综合性会展,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文博会作为一场文化盛宴,吸纳了全国各个领域的文化,也促成了许多新型的文化理念。此次文博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突出展示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影视动漫、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艺术、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工艺美术等重点文化产业领域和代表行业水平的文化企业、产品和项目,以及文化出口品牌企业、产品和项目,突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的优势,将更多专业领域的优质会展资源注入文博会,引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打造“我国文化产业走上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

经过十年的经营,文博会已然从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作为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的重要平台,文博会促进和拉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有义务挖掘地区文化创意潜力,作为有

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氛围的大石窝镇更具文化发展优势。

二、学习文博---全面分析大石窝镇文化创意资源

大石窝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得天独厚的汉白玉文化、经文化蕴育陶冶了大石窝人“石乡精神”的传承,“石作文化村落”2006年入围首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石一寺”是大石窝快速发展的金名片。南河村、水头村两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分距大石窝南北,带动了全镇24个村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崭新变化,石材开发、现代农业、民俗旅游、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强势推进,经文化、石文化、生态文化蓬勃发展。

(一)云居寺“经”文化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经刊刻始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的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另外,这里即将开建的国际石经文化园,集文化传播、教育、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通过多媒体手段,全景展示云居寺石经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文化园内将建国际佛学研修培训中心,吸引全球信众到此交流心得、探赜索隐。

(二)汉白玉“石”文化

房山是汉白玉的故乡。因其品质之高,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1998年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监测中心和中国石材工业协会评定出83种新特石材,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汉白玉被评为M1101号,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一号”。大石窝石材加工、雕刻的历史悠久,大石窝镇的汉

白玉和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闻名海内外,产品不仅在故宫、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等一批重大建筑上都有应用而且还被喻为“京郊走出国门第一镇”。日本北海道中国公园、加拿大枫华园、新加坡国家森林公园、埃及中国公园、德国柏林德月园、美国的纽约唐人街等石材工程均由大石窝镇的石材企业进行加工安装。2004年8月份大石窝镇石雕产业建设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成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石刻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之中。2007年底大石窝镇石作文化村落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大石窝文化艺术底蕴效应,着力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文化

近年来,大石窝镇大力发展南部现代农业区和以有机蔬菜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带。积极实施农业区域经济开发,北部林果采摘基地有菱枣、核桃、柿子、皇御鸭梨和御塘米基地,西部和南部为绿色农业产业基地,而且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南河村有机蔬菜基地成为全市第一家,产销两旺。南河村是全镇设施农业的龙头村,在全村大面积推广绿色蔬菜种植,“南河牌”蔬菜获得了有机蔬菜认证,成为了房山区唯一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大石窝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南河模式”,不断加大发展绿色产业力度,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镇域南部形成了以南河村为带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南河村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市级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在2006年“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

三、深思文博---用先进经验助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通过对文博的所见所闻,结合大石窝镇地域发展实际,深刻思考,认真梳理,对于推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如下建议:

(一)提高镇党委、政府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一是加快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设立镇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尽快出台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如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大石窝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二是建立创意产业专项基金,对于起步阶段的产业园,在技术研发、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整合、税收减免等环节上,给予财政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成立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对已经建立的创意产业启动创意产品实行登记备案,有效地保护创意设计人的权利。四是建立创意产业发展的统计评估体系,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为各类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清晰实用的指导和客观依据。

(二)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活力。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开发机制。文化产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开发也需要各方面的联合和配合。因此政府要按照管办公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四个方向转变。要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的产权关系。要按照公益性单位与经营性单位相分离的原则,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的关系。对可以进入市场的行业应逐步取消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扶持一些难以市场化的行业和部门,保护大石窝镇的文化资源。

(三)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要充分挖掘大石窝悠久的石雕文化艺术底蕴和内涵,加大汉白玉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力度,加工出游客便于携带的、精致的石雕旅游纪念品。二是要赋予石雕作品书画艺术等文化内涵。政府要继续搭

台,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善于创造,大石窝镇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成为经济文化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生命力的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

第五篇:XX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XX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

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文化领域出台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和整体实力,我县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策落实情况

(一)努力营造创意创新环境。一是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创新成果。每年以“文化遗产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利用网络、咨询台、宣传册、知识竞答等方式广泛宣传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联合工商、文化执法等部门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盗版书籍、音像制品统统予以没收销毁。根据省、州市统一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大力推行正版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软件操作开展培训辅导,切实提高正版软件使用率。二是搭建交流平台鼓励艺术创新。常年不间断开展采风,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搭建多样化文化交流通道,为文艺工作者,爱好者深入生活、获取灵感提 供条件。支持鼓励推送非遗传承人、设计人才“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和会展,通过技艺、思想、理念的交流碰撞,进一步开拓创作思路、提升作品水平。

(二)积极培育市场消费需求。尽管文化消费存在一个潜在的、较大的市场需求,但是潜在的需求和实际的消费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文化消费尚处于萌芽阶段。我县为不断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一是以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加大输送力度,加强全民文化艺术教育,提高群众人文素养,激发潜在创意和设计服务消费能力。二是创新设计和理念,推动民族文化元素与时代元素有机结合,进行“现代化”改造,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三)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我县千年文明史积淀了众多文化遗产。过去对这些遗产资源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展示展演、电视纪录片等传统手段让广大群众所熟悉。2010年,我县斥资制作电影《XX》,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县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宣传载体,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进程。目前,另一部以救助野生大熊猫为主线,充分展现我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电影正在筹划中。

(四)积极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按照赵乐际书记提出的“建设山水特色鲜明、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的生态旅游 新县城”的目标,我县修建了东西山体旅游休闲步道、滨河路环线景观带、城南入城广场、观景了望塔,城区亮化率达100%,县城东西两山各形成风格迥然不同的旅游环线。建设了陕南首个标准化运动场,在东山山体建设了极具现代气息的灯光秀表演。近年来,XX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信访工作“三无”县,今年正向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迈进,同时,借着电影《XX》的宣传力,对我县老街进行改造,还原电影场景,一方面是对老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也是作为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文化资源。

(五)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大熊猫文化是我县的特色,将大熊猫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我县旅游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秦岭大熊猫是我市乃至我省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是汉中人民的骄傲,是“山水秦岭”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观赏为主的生态旅游,将与关中厚重的历史人文旅游、陕北的红色旅游形成互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已成功举办了“ 秦岭大熊猫旅游节暨清凉帐篷节”、“茱萸花海踏春游”等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旅游市场火爆,节庆活动的吸引力日渐增强。先后接待日本NHK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西班牙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四川电视台等传媒来XX拍摄野生大熊猫,高质量地完成了 《美丽中国》等一批自然纪录片的拍摄任务,由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送的《秦岭大熊猫野外繁衍探秘》还获得首届梁希科普奖。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环境有待改善。总体而言,我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相关实体产业的融合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一是政策红利释放空间有限,针对创意文化企业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及扶持力度不够。二是长期以来政府出钱承包文化活动的模式,导致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滞后,文化消费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以政府购买为主。三是县域内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企业量小质弱,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一是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的创意人才和通晓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更为稀缺,普遍存在人才“饥渴感”。人才引进困难,有的即使引进了,由于种种原因也很难留住。二是企业创新创意意识薄弱,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模仿阶段,对提高核心竞争力关注不多,紧迫意识和自主意识不强。三是企业创新型研发能力有限,因人才短缺自主开发能力不足,普遍缺乏自我造血功能,文化创意内涵不足。

(三)资金投入有待提高。目前,我县本级财政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投入较少,基本依靠上级文化产业引导 资金,但数量毕竟有限,对于众多初始投入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加之政策、市场等条件不成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就文化内部而言,主要是加快文化内容创意或技术创新。就文化外部而言,主要是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向数字化方向转化,促进人类文明创造、传播、研究和保存。逐步提高现代科技手段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程度,加强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加强人才培养,夯实核心要素。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应立足“学有所用、学以促用”的实用原则,建立双向互动的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抢抓国家对“三区”文化人才支持的历史机遇,招募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具备穿心理念的新兴文化人才,建立XX文化产业发展高素质的后备人才队伍。

(三)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消费观念。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开办文化创意知识讲座等不同形式在普通人民群众中宣传普及创意改变生活的理念,提高社会对文化创意和设计 服务的认识。适时引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亲身感受创意生活的机会和载体,逐步培养市民文化消费的意识。同时,鼓励创意和设计类人才、公司主动“往下走”,充当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中介人,推动其他产业加强设计研发与投入,实现主动融合。

(四)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在增加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驱动作用,加强发展改革、财政、教育、科技、土地、税务、金融等部门指点的沟通协调,加强调查研究,适时出台与中央政策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推动《若干意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为创意和设计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打破单一依靠政府投入的资金制约,为我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XX县县文化广电局

下载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2013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对**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元......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意见(精选合集)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根据省、市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文化建设实际,特......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在世界各先进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深入发展,并成为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经济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

    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范文]

    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2007 07-26 来源:新浪财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市功能定位,紧抓奥运机遇,推动人文奥运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以其低投入、高回报的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而随着我......

    浅析发展丽江文化创意产业

    浅析发展丽江文化创意产业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已逐步发展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利用好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举措,结合实际,推进丽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抓住机遇......

    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

    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