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推进碳汇林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碳汇林建设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增强区域碳汇能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快淮安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通过齐抓共管、合力共建,全力加快碳汇林建设,努力增加森林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市县联动,注重实效;坚持适地适树,速生丰产,优质高效;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建设,整体推进。
(三)实施范围
包括清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和金湖县。
二、建设周期
2014年-2015年期间,全市每年建设碳汇林1.2万亩以上,各县(区)碳汇林任务以责任状为准,按年度进行实施。
三、技术方案
(一)林种、树种选择
该项目林种确定为生态林,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速生丰产、生物量大、固碳能力强的适生乡土树种。主要包括杨树、柳树、水杉、池杉、枫杨、泡桐、香椿、臭椿、刺槐、国槐、榆树、苦楝、马尾松、黑松、核桃、板栗、女贞、香樟、雪松、玉兰、合欢、梧桐、榉树、枫树、朴树等绿化造林树种。
(二)造林密度和树种配置
造林树种配置及栽植模式根据造林地的立地类型,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科学规划,选择适宜的初植密度,营造纯林或混交林。混交模式可采用株间、行间、带状、块状等模式。
(三)造林时间
造林在每年春季进行,栽植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进行人工植苗造林。
(四)苗木规格
造林苗木要求选用1年或2年生优质良种壮苗,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杨树、柳树苗高不低于3.5米,地径不低于3厘米;其它树种苗高原则上不低于2.5米,地径不低于2厘米。
(五)管护措施
造林后,在项目区主要路口设立醒目标志牌,注明“碳汇林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面积及时间等内容,设置专职管护人员,签定承包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人为活动频繁地段设置围栏,严禁一切不利于林木生长的人畜活动,并加强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四、资金用途和补助标准及管理
1.市财政设立碳汇林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对符合条件的碳汇林项目给予一定资金的资助。主要用于种苗、整地、栽植、抚育、管护等方面的补助。调查规划设计、宣传管理、检查验收业务经费等由项目所在县(区)财政负担。
2.补贴标准为:50亩以上碳汇林(乔木为主)为每亩补助200元;200亩以上碳汇林每亩补助300元。
3.资金申请与下达:各县(区)政府每年1月底前与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由县(区)低碳办、农业(林业)、财政部门联合以县(区)为单位提出资金申请报告和作业设计文本。市低碳办、农委、财政局对各县(区)上报的资金申请报告和作业设计文本评审后,对根据签订的责任状内容于2月底前完成作业设计批复,并先期拨付60%资金用于项目启动。项目通过市级验收后,再行拨付剩余40%资金。
4.市低碳办具体负责项目牵头管理和组织检查验收。市农委具体负责项目组织申报实施方案及作业设计审核批复,开展碳汇林绩效评价。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办理资金的拨付。市低碳办、农委会同市财政局拟定资金管理办法,组织专家对项目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并对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五、检查验收
(一)验收时间及组织单位
4—5月,项目实施单位组织进行自查。6—7月,市低碳办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实施单位当年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验收核查结果作为碳汇林建设专项资金下达的依据。
(二)验收内容和标准
检查验收内容包括: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造林作业质量、病虫害和火灾发生情况或风险评估、经营管护措施建立和落实情况等。
检查验收评价的主要标准为:
1.作业设计率:必须达到100%; 2.造林面积核实率:必须达到100%;
3.造林成活率:必须达到85%(含)以上; 4.造林面积保存率:必须达到85%(含)以上;
5.管护制度落实情况:批准的作业设计中所确定的各项管护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建设碳汇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民心工程,也是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各地各部门要着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全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同心同德,实现目标。要通过专题讲座、业务培训、发放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实施碳汇造林,对于缓解气候变暖、改善环境的重大意义,吸引更多的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加入到碳汇造林的活动中来。
(二)强化工程管理,狠抓造林质量 各地、各部门要将碳汇造林工程项目纳入林业生态治理整体规划,造林区域绘入生态管理图,实行GPS定位管理,标明项目区建设坐标。造林作业设计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科学编制,通过市级评审后开始实施。严格依照设计施工,积极推行专业队承包造林,大力推广使用生根粉浸根、地膜覆盖、保水剂、截杆埋根、容器苗等抗旱造林新技术造林,提高成活率。种苗招标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及时补植更换死苗、弱苗,确保造林质量。工程检查验收实行工程实施单位自查、市级核查制度,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于检查验收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者,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建设成效
各地、各部门要将碳汇林建设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审批制、工程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和造林质量责任追究制。要将碳汇林视同公益林,确保长期发挥收益。工程资金管理要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并建立严格的检查和审计制度。工程档案管理实行专柜存档,专人管理,完整地反映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2013年9月27日
第二篇:1、解读碳汇林
解读碳汇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碳汇林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虽然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这个概念很早就被国际社会提出来了。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森林具有碳汇功能,而且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总而言之,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就泛称为碳汇林业。
碳汇林业虽然和传统林业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是对传统林业功能的进一步深化。碳汇林业的发展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碳汇林业的发展始终与气候变化的国际国内政策密切联系,应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
2.碳汇林业实施过程中,不仅仅考虑碳汇积累量,还要充分考虑项目活动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整体服务功能,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贡献,即碳汇林业追求森林的多种效益,同时,要促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的提高。
3.碳汇林业要对项目积累的碳汇进行计量和监测,以证明对缓解气候变化产生真实的贡献。因此要制定符合国际规则和中国林业实际的技术支撑体系。
4.碳汇林业发展要借助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通过碳汇贸易获取收益,推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提高植树造林的经济效益,调动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
根据以上理解,可将碳汇林业进一步概括为:遵循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为目标,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林业活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公民积极参与造林增汇活动,展示社会责任,提高公民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碳汇林业对大多数国人来讲还是一个较新颖的名词,但是我国政府多年来重视森林植被恢复和保护,使我国成为全球人工林面积最多的国家。这实际上就是发展碳汇林业的举措。中国多年来大规模植树造林不仅提高了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也吸收固定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据专家估算:1980年至2005年,我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3亿吨,两项合计51.1亿吨。全国森林净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同期工业排放总量的8%,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碳汇林业也作为重要措施纳入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今后,我国将通过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管理,提高现有林分质量;加大湿地和林地保护力度;发展与森林有关的生物质能源;预防森林火灾、病虫害;控制非法征占林地和乱砍滥伐等行为,进一步发展碳汇林业。在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能力,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同时,为国家气候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思考
随着气候逐渐变暖,促进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开展的工作。在此背景下,通过林业碳汇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拓展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铜鼓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在低碳时代迎面而来的今天,越早进入碳汇市场越早受益。
一、碳汇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涉及林业、农业、能源等16个领域。在林业中主要体现为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所谓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测定林木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但并不是现有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储存都可以称为林业碳汇,必须通过实施项目来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才可产生。专家研究表明,森林每年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吸收 1.83 吨二氧化碳,释放出 1.62 吨的氧气。森林几乎可以被称为天然且最经济的“吸碳器”和“固碳机”。林业碳汇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减少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
(二)碳汇交易。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卖方,指通过实施碳汇开发项目从而产生碳汇的业主,将开发的碳汇在交易所挂牌出售。买方,即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在无法降低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时,可以采用购买碳汇的方式抵消碳排放量。买卖双方的这种交易就是所谓的“碳汇交易”,老百姓通俗地称为“卖空气”。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9个碳汇交易试点中心。我省于2016年8月正式成立了江西省碳排放交易中心,初步确定了170多家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企业名单,今年起省内可开展碳汇交易。
(三)开发流程。林业碳汇项目从开发至交易共有6个步骤,时间跨度预计为10-15个月,项目实施期一般为10―20年。步骤依次是:开发―审定―备案―监测―核证―签发。1.开发。由项目业主委托咨询机构,依据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项目设计文件。2.审定。项目设计文件完成后,递交由国家发改委备案的第三方审定机构进行审查、网上公示等。3.备案。对于通过审定的项目,组织专家组评审,递交地方和国家发改委进行备案。4.监测。项目获得备案后,即表示如果项目按计划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业主或委托咨询机构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5.核证。项目业主按照监测报告计算碳减排量,并按项目设计中预定期限接受核证机构的核证,并出具减排量核证报告。6.签发。获得核证报告的项目,即可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签发核证碳减排量。发改委收到申请后,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估,没有异议后,即签发减排量并进行登记备案,便可以此参与碳市场交易。
二、开发预期分析
(一)开发意义。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林业碳汇既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需求,又能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是能提高对森林的认识。以往大家只知道树木的经济价值,通过林业碳汇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森林的生态价值。二是能促进林业发展。通过林业碳汇可以筹集包括全面封山育林资金在内的林业发展资金,促进林业发展。三是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不仅可以得到森林经营的收入,还可以得到较为可观的碳汇利益。四是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林业碳汇,能够促进广大民众树立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和生态文明的理念。
(二)碳汇测算。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铜鼓县为例,按照碳汇开发的有关条件,可重点开发的碳汇项目主要有三大块。1.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据理论测算,全县可用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森林有109.06万亩,其中,天然林70.51万亩,人工林38.55万亩。按实际可开发面积80%计,可开发87.25万亩,平均按每年每亩减排0.5吨二氧化碳估算,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43.62万吨。2.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据理论测算,全县可用于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毛竹林有45.65万亩。按实际可开发面积80%计,可开发36.52万亩,平均按每年每亩减排0.5吨二氧化碳估算,全县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18.26万吨。3.小水电发电项目。根据《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小水电开发也可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据理论测算,全县现有装机小于1.5万千瓦联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小水电站近80座,总装机容量5.2万千瓦。平均按每年每千瓦减少2.5吨二氧化碳估算,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13万吨。
(三)碳汇估价。按国家碳汇开发的有关规定,在国家新的碳汇交易政策还未出台前,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小水电发电碳汇项目的碳汇交易追索期可至2005年(县林业局对接合作的江西埃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可运作追索至2009年,至2017年总共为9年),保守估价为每吨20元。如按当前碳汇交易试点的相关政策和市场价格(20元/吨),铜鼓县的碳汇交易估价测算情况为:森林经营碳汇,年估量43.62万吨,年收益872.4万元,9年收益7851.6万元;竹林经营碳汇,年估量18.26万吨,年收益365.2万元,9年收益3286.8万元;小水电发电碳汇,年估量13万吨,年收益260万元,9年收益2340万元。合计,全年碳汇74.88万吨,年收益1497.6万元,9年收益13478.4万元。
(四)开发成本及风险。1.开发成本。以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为例,项目规模在20万亩及以下的,至第一次减排量备案签发止,大致需45万元―60万元,以后每一次(大约每3年或每5年一次,下同)减排量监测核证需20万元;20万亩至40万亩规模的,大致需65万元―80万元,以后每一次减排量监测核证需25万元;40万亩至70万亩规模的,大致需85万元―100万元,以后每一次减排量监测核证需30万元。2.运作方式。经县林业局与江西埃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初步接洽,有两种合作运作方式。一是所有成本由县级承担,开发公司只作为技术中介服务方,收取一次性技术服务费,不参与碳汇交易收益分配。二是开发公司作为全风险大包干方式合作开发(我省已实施的项目都是采用合作方式),县级不承担费用,但公司按照4:6分成(我县6成)比例获得碳汇交易收益。3.开发风险。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建设风险。包括项目实施情况、生长量的变化、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影响预期碳汇估量。二是政策风险。面临国家政策的调整、交易规则的变化,比如《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只施行到2017年5月31日,有效期过后碳汇交易追索期可能有调整。三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项目开发最大的风险。价格上,全国9个试点交易中心近三年碳汇价格在15―50元/吨间波动;需求上,包括林业在内的16个领域的碳汇开发项目,林业碳汇的交易量只占到10%,市场风险较大。
三、相关意见建议
一是注重统筹协调推进。今年起,全国统一碳市场将启动,各省市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各项工作。今后一段时期内,碳交易市场将会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时期。我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建议:成立省级层面的碳汇开发项目推进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全省碳汇开发工作。重点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指导林业资源大县的林业碳汇项目的储备和开发,避免各地各自为政和恶性竞争。
二是加强减排企业核查。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省,省党代会提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实现宏伟蓝图的有效途径。建议:省里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核查?w系,完善碳排放交易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的生产、能耗和碳排放核查,确保碳排放交易市场需求。
三是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林业碳汇项目虽然意义重大,但实施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成本偏高、程序复杂、技术较强,需要专业技术公司和人才等长期跟踪服务。建议:省里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加强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企业、林农等对象的培训与指导,促使培训对象深入了解林业碳汇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林农还要加强林业碳汇生产的技术指导,做好生产技术准备。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渐被公众所认识,但是林业碳汇等诸多新名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广大公众还不是很了解。建议:在全省范围加大碳排放权交易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参与程度,正面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简介]
黄为民,中共铜鼓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第四篇:建设碳汇林业
马道林场大力发展碳汇林业
马道林场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十一五”以来,场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规划:一方面减少木材采伐量。国家每年下达给我场的采伐限额5300立方米,而我场每年实际采伐2000立方米。几年下来,我场少采伐森林2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一个小型林场;另一方面,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系统工程,新增林地面积5000余亩。大量和百姓有争议的荒山,也通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披上了绿装。如今展望辖区12万亩林地: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碳汇林业的发展,为马道林场蓄积了巨大的绿色财富,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环境容量。现林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森林蓄积量39万立方米,是河南省首批重点生态公益林。
据科学统计:一公顷的森林,在生长季节中,每天可吸收一吨的二氧化碳,同时可释放出0.73吨的氧气。也就是说,马道林场整个林区一天可吸收二氧化碳7310吨,同时释放氧气5300吨。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工业发展中的减排压力,同时为泌阳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环境保障。这更是众多环保设备和环保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第五篇:关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
意
见
为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立足我县实际,制订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项目是经济的载体、发展的关键,重点项目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大项目建设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保持较高的投资强度,对于积累发展后劲,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营造锲而不舍抓落实、雷厉风行干事业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谋发展、抓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建立健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以项目推动工作落实,为加快邯郸东部次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持续动力。
好项目、大项目有新突破,力争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体制创新有新进展,力争在项目推进、项目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
(三)工作重点
1、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抓好产业带动力强、关联度大、能提升全县产业层次的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依托省级工业聚集区,精心谋划、建设一批拉动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项目集中布局、集约用地、资源共享、配套发展。以项目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严格控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协调推进一、二、三产业重点项目的实施。
2、突出招商引资抓项目。牢固树立“外商内商都是客商,内资外资都是投资”的观念,进一步扩展招商视野,更加注重业主招商、专业招商和“回归”招商,提高招商的成功率。抓抢国际和沿海制造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争取承接一批项目落户曲周。瞄准国际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抓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鼓励和推动现有企业新上项目,鼓励推动现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采取项目融资、产权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吸引和聚集社会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对第一个提供招商信息、成功引进项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前期项目,作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分解和落实重点项目推进责任。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做到每个重点项目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分包、一个牵头单位服务。
(二)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调度机制
实行重大项目月通报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每月向县项目推进办报送重点项目情况,由项目推进办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现场督查,按月汇总通报。建立重点项目季度观摩过堂制度。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到项目现场进行观摩调度,分包县领导和牵头单位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下步推进安排,县主要领导现场对项目建设情况点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对下一步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三)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协调机制
纪检监察部门定期组织重点建设项目环境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逐一解决影响重点项目审批和建设施工中的突出问题,对“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政法部门定期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专项打击活动,对干扰破坏项目建设的市霸、街霸、地霸、村霸,强行买卖、强揽工程、强行装卸、强用水电、强占土地、强拿恶要等“四霸六强”分子坚决打击。有关职能部门要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超前服务、全程服务,帮助项目业主
目工作考核中占70%权重。组织部门把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纳入县乡局级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未完成项目推进任务的乡镇和部门,年底须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报告情况,无正当理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县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工作纳入年终述职考评内容。县委、县政府将制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奖励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