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1市政工程 2012全日制)(5篇)

时间:2019-05-14 08: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1市政工程 2012全日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1市政工程 2012全日制)》。

第一篇: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1市政工程 2012全日制)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

1市政工程 2012全日制)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2012 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0852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 085213 专业领域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方向: 01 市政工程学制:二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本学科是广东省高校第一个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市政工程学科,现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实验室与研究基地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市政公用工程实验室”(给水排水实验室、水处理微生物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2010年以城市水工程实验室为主要功能室的“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实验室”被评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校外产学研基地深圳水务集团公司、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公司、台山自来水有限公司等10个,广州市校外示范基地1个。学科所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学科以省重点扶持学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校外示范基地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基础,紧密结合广东地区经济建设发展中流域水污染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珠江水系水源保护、水质安全、水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在给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污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给排水工程系统及其优化和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理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城市污水和典型行业污废水脱氮除磷工艺、水源微污染控制、饮用水深度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理论,为广东地区水质安全及水污染控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已形成了以年轻教师为主体和谐团结的教学科研团队。近5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水专项及国家公益项目子课题等6项,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及教学成果奖等5项,国家发明专利等5项。出版教材等10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现承担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近1000多万元。学科带头人张朝升教授现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广东省教学名师、广州市优秀专家。兼任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等多个专业委员会职务。

三、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掌握市政工程方向比较坚实的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有的素质水平。3.掌握解决市政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市政工程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用、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可以熟练地阅读市政工程方向的外文资料,具备初步的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5.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富于创新精神,善于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方式 1.根据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学习期限为 2 年,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实行学分制;课程在学校进行,一般安排在 1 年内完成;工程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 1 年,由实践教学基地或导师负责安排工程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由导师指导完成。2.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工程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读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 19 学分,实践学习6 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1 学分,学术活动 1 学分。16 学时计 1 学分。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具体参见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课程教学大纲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七、实践学习规划1. 实践学习时间不少于 1 年,可以安排在工程企业(主要是设计、施工、工程研究、检测等企业),也可 以参加导师的工程应用研究课题。2. 研究生要制定实践学习计划,交导师审核批准;实践学习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并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 5000 字,交导师考核。

八、学位论文1. 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 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一个完 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或施工项目等,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 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和研究论文等形式;学位论文字数一般 不少于 2 万字,中英文摘要 1 千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3.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 3 学期初进行。论文工作期间要求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工作 进展情况,并作一至两次论文阶段性报告。中期检查在论文开始半年后进行,由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 报论文进展情况,并获得指导与帮助。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合格获得 1 学分。硕士生导师要了解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工作态度及精力投入、预期结果和存在问题,确保论文工 作的顺利实施。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由 2 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 35 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均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实际工程单位的专家;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学位论文评阅合格方能进入答辩环节。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具体参照《广州大学研究生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十、校外实践基地情况 本专业建有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校外实践基地名称:深圳水务集团、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 张朝升 校外实践基地联系电话: 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书附件:

十一、校外导师情况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实践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校外实践学习和学位论文。序号 校外导师姓名 所在学科领域 职称 职务 备注 1 张金松 市政工程 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 深圳水务集团公司 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 2 随军 市政工程 研究员 院长 院 3 吴学伟 市政工程 副教授 副局长 广州市水务局 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 4 汪传新 市政工程 高级工程师 副院长 院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 5 李碧清 市政工程 高级工程师 总工 责任公司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 6 罗刚 市政工程 高级工程师 副总工 责任公司 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 7 孙志民 市政工程 高级工程师 所长 院

十二、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1、《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许保玖 龙腾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给水管网系统理论与分析》赵洪宾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生物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戚以政汪叔雄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高明远 岳秀萍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水处理实验技术》张可方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6、《流体力学》张兆顺、崔桂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陈卫,张金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水污染控制工程》,成官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9、《污染生态学》乔玉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11、《仪器分析》张寒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2、《现代仪器分析教程》杨守祥 李燕婷 王宜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3、《给水排水工程计算机应用》彭永臻、崔福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李亚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5、《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王占生、刘文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6、《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王琳、王宝贞,化学工业工业出版社,2002;

17、《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严煦世 刘遂庆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18、《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崔福义 彭永臻 南军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9、《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熙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0、》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1、水质工程学 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2、污水生物与化学处理技术,美R.E.斯皮思R.E.Speece著,李亚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3、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新技术,叶建锋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4、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新工艺 赵庆良,刘雨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5、《中国给水排水》期刊;

26、《给水排水》期刊;

27、《水处理技术》期刊;

28、《中国环境科学》期刊;

29、《环境科学学报》期刊; 30、《环境工程》期刊;

31、Water Research;

32、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类别 工程硕士 专业领域 所在学院研究所 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序 课程 学 开课学期 学 开课 考 考 备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英文)号 类别 时 1 2 3 4 分 单位 试 查 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0000200001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Studies 32 √ 2 √ 社科部、公 公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共管理学 共 Characteristics 院 学 自然辨证法概论 位 0000200003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ist 16 √ 1 √ 课 Dialectics 英语听说 0000200005 English Listening and 64 √ √ 2 外语学院 √ Speaking 数值分析

0016200118 40 √ 2.5 数学学院 √ Numerical Analysis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0016200115 Number Statistic and 40 √ 2.5 数学学院 √ Stochastic Processes 工程水力学 一级 0016200056 40 √ 2.5 土木学院 √ Engineering Hydraulics 学科 高等有机化学 学位 0016200047 32 √ 2 化工学院 √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课 工程项目管理必 0016200057 Engineering Project 32 √ 2 商学院 √修 Management课 生物化学 0016200111 32 √ 2 化工学院 √ Biochemistry 0016200149 学科前沿讲座 32 √ 2 土木学院 √ 现代给水处理理论与工程技术 Modern water 0016200137 32 √ 2 土木学院 √ treatment Theory and Technology 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设计 Theory and Design for 0016200025 32 √ 2 土木学院 √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任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 选 New Technology of High-0016200031 32 √ 2 土木学院 √ 课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与技术 Drinking water 0016200155 32 √ 2 土木学院 √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水处理实验技术与方法 0016200120 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32 √ 2 土木学院 √ Water Treatment Experiment 给水管网优化及工程应用 Optimizing of Water Supply 0016200051 32 √ 2 土木学院 √ System and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 Advanced Treatment and 0016200007 32 √ 2 土木学院 √ Recycling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污水生物处理数学模拟 0016200130 32 √ 2 土木学院 √ Kinetics of Activated Sludge 污泥处置理论与方法 0016200128 Theory and Method of Sludge 32 √ 2 土木学院 √ Disposal 水质分析 0016200124 32 √ 2 土木学院 √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专业英语 0016200165 32 √ 2 土木学院 √ Professional English 水工艺自动控制技术 0016200122 Water process automatic control 32 √ 2 土木学院 √ technology 给水管道卫生学 0016200050 32 √ 2 土木学院 √ Water Pipe Hygienic 膜技术及其在水和废水处理中 的应用 0016200098 Introduction of Membrane 32 √ 2 土木学院 √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现代环境微生物技术 0016200138 Modern Environmental 32 √ 2 土木学院 √ microbial technology 实践学习0016200175 √ √ 6 土木学院 √ Practice 学术活动 0016200171 √ √ √ √ 1 土木学院 √ Academic Activities其他 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0016200172 √ √ 1 土木学院 √环节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社会实践 0016200173 √ √ √ √ 0 土木学院 √ Social Practice 业务实习0016200174 √ √ √ 0 土木学院 √ Professional Practice 水质工程学Ⅰ.

第二篇: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土木学院 2013在职)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852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工程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085213专业领域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土木工程方向主要为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该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教学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44人,副教授46人,博士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3人。

土木工程方向带头人周福霖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常务理事和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防灾减灾研究会常务理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建筑结构抗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对我国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成果显著。

该领域的学科建设成果丰硕,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抗震中心和结构实验室,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以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实验室 ”;拥有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实验室 ”;拥有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市政公用工程实验室”。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近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承担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10余项,承担各类工程技术服务项目50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

三、培养目标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主要面向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工程领域,具有独立进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能力,能够胜任工程勘察与设计、施工、监测与检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培养方式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实行双导师制。采用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实践环节主要是根据研究生所在单位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和选题意向,深化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第二学年下学期除安排一定选修课外,还应开展学位论文工作,作论文开题报告,第三学年上学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在撰写论文期间,学员应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校接受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

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本专业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导师小组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广州大学研究生处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读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工程案例分析报告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报告2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具体参见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课程教学大纲

见“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七、实践学习规划

实践环节主要是根据研究生所在单位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和选题意向,深化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本单位的技术改造和高效生产。

研究生要制定实践学习计划,交导师审核批准;实践学习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并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交导师考核。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或施工项目等,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2.学位论文形式。按照教指委[2011]11号文,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五种形式。具体标准见广州大学有关规定。3.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4学期初进行。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均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实际工程单位的专家;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学位论文评阅合格方能进入答辩环节。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具体参照《广州大学研究生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十、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1.结构动力学,R.W.克拉夫、J.彭津,科学出版社

2.结构动力学,刘晶波,杜修力,机械工业出版社 3.结构振动控制,欧进萍,科学出版社 4.有限单元法,王勖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5.有限单元法教程,王焕定,王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6.非线性有限元及程序,凌道盛、徐兴,浙江大学出版社 7.桩基础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地基处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土工原理与计算,钱家欢等.水力水电出版社 11.土塑性力学,龚晓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基础工程分析与设计,约瑟夫·E·波勒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项海帆,人民交通出版社 14.现代斜拉桥,严国敏,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5.现代悬索桥,严国敏,人民交通出版社

16.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范立础,人民交通出版社

17.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邓学钧、黄晓明,人民交通出版社 18.路面力学计算,朱照宏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19.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王传志、藤智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结构概念和体系,林同炎、S.D.斯多台伯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钢结构设计原理,陈绍蕃,科学出版社

22.钢结构构件稳定理论,吕烈武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3.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赵西安,科学出版社

2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5.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陈骥,科学出版社

26.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江见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7.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过镇海、时旭东,清华大学出版社 28.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周云,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9.高层建筑结构,陈忠范,东南大学出版社 30.土木工程抗震设计,周云,科学出版社

31.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非线性分析,张新培,科学出版社

32.江亿等,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8~2011 33.李先庭,石文星,人工环境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4.银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5.陈沛霖,空调负荷计算理论与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 36.彦启森,陈在康等,建筑热过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7.崔海亭,杨锋,蓄热技术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

438.J.R.威尔特,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

539.杨强生,浦保荣,高等传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40.陶文铨,数值传热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41.杨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142.《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许保玖 龙腾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3.《给水管网系统理论与分析》赵洪宾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4.《生物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戚以政,汪叔雄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45.《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高明远岳秀萍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6.《水处理实验技术》张可方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47.《流体力学》张兆顺、崔桂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8.《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陈卫,张金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49.《水污染控制工程》,成官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50.《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李亚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1.《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王占生、刘文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2.《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王琳、王宝贞,化学工业工业出版社,2002; 53.《污水生物与化学处理技术》,(美)R.E.斯皮思(R.E.Speece)著,李亚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200154.《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新技术》,叶建锋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第三篇: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

中国地质大学

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

(中地大研字[2009]31号)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等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障我校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第二条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基本学制为2年,超过基本学制的学习期间不再享受各类奖学金,学习年限超过5年者,需要重新按交费学习(延长期每年缴纳学费标准:按本专业当年同类全额缴费研究生的标准交费)。

第三条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第四条培养方案

1.培养方案是实现本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它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基本教学文件,也是进行培养工作、教学管理和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凡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领域必须制定本领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应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应突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培养方案应包括专业领域简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与学分、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部分。

4.培养方案由各专业领域教育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各专业领域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签署意见,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后实施。

第五条培养计划

1.硕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必须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计划和论文计划。课程计划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由导师与硕士生本人共同制定并完成网上提交,论文计划应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初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应考虑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充分注意发挥硕士生本人的特长和创造性。

2.培养计划中应对硕士生本人的研究方向、课程学习(学位课和选修课)、文献阅读、教学实践、学术活动、论文开题(第三学期内)和论文完成的时间等做出具体安排。

3.硕士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硕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硕士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核的依据。培养计划一旦确定后,硕士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在执行培养计划过程中,若因特殊原因需要修改培养计划,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批准后报学院(所)审批、备案。

4.《中国地质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经导师签字,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学2周内经所在学院主管领导批准,由研究生本人、导师、学院各保存一份,以利检查和管理。

第六条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

根据行业、职业领域对专业学位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为增强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综合性以适应职业竞争的需要,应增加应用型课程的开设,可与政府、企业、事业或实体等单位合作,开设一些提高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课程,还可开设一些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课程。课程学习要与实践课程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

课程设置分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学位课指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指指定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2学分。每门课程学分设置一般为2学分。每学分对应的标准学时数为20学时。

工程硕士公共课中政治理论课开设“自然辩证法”(2学分);外国语课开设“基础英语”(3学分)、专业英语(1学分);数学课(3学分);指定选修课“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利用”。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

凡通过英语六级,且六级证书颁发之日在入学时未满5年的研究生可免修基础英语,本科毕业专业为英语专业或出国学习、工作满一年以上也可免修基础英语,记3个学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不作统一要求,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结合实际建立较稳定的实践基地,或通过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实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和供需互动机制。研究生须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计入4个非学位课学分。

第七条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以行业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为主要内容,要求查阅大量与选题有关的近五年的专业文献,其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外文资料,综述内容包括本研究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开题报告主要介绍项目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预期成果和计划安排。开题报告应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

第八条学术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每学年应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并在研究生院网页的学术公告平台上发布信息,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其学术报告进行考核。

第九条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论文除经导师审阅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第十条 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第十一条管理

1.硕士生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各学院分党委(党总支)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以各学院分党委(党总支)为主,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指导各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做好该项工作。

2.硕士生的课程考试成绩单交研究生院培养处,试题、试卷、开题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等均交各学院办公室归入硕士生的业务档案。上述材料经审查合格者,其学位论文方可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

3.硕士生的培养必须重视德育和综合素质教育。通过政治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育、社会实践以及教书育人等各种活动,提高研究生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硕士生导师和任课教师都应将教书育人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

第四篇: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领域430117)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苏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化学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化工、制药企业、高分子合成及加工企业,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化工、制药、高分子合成及加工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如下:(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5)具有健康的身心。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从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工作,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教师与教研室或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并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与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尤其是与企业等实际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

要突出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尤其要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

具体如下: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传热与节能、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

2、高分子化工:聚合反应工程、高分子合成技术、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材料。

3、环境工程:工业分析测试技术、工业品质量管理、工业环境评价与污染防治。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课程(27学分)

1、公共课(9学分)课程名称 外语(含专业外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工程数学

2、专业必修课程:(18学分)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化学工程 高等反应工程 精细化学品化学 中间体化学及工艺学 高等高分子化学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化工工艺计算 计算机应用技术 高分子化工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化学工程 功能高分子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中间体化学及工艺学 高等高分子化学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化工工艺计算 计算机应用技术 环境工程方向:

学时/学分

144学时/4学分18学时/1学分18学时/1学分54学时/3学分

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课程名称 高等化学工程 现代仪器分析 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工程 清洁生产 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须选修2门课程,至少达4学分)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 课程名称 功能高分子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现代仪器分析 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工程 清洁生产

高分子化工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反应工程 精细化学品化学 现代仪器分析 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工程 清洁生产 环境工程方向: 课程名称 高等反应工程 高等高分子化学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功能高分子

学时/学分

学时/学分

学时/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72学时/4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化工工艺计算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精细化学品化学 中间体化学及工艺学

(三)必修环节(4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论文中期报告及学术交流 工程实践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论文评阅、答辩

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36学时/2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按《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篇:085237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全日制)要点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2012级工业设计研究生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0852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工程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 085237 专业领域名称: 工业设计

学制:二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广州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属广东省特色专业和校级特色专业。1988年开始招生,现办学二十多年,除了本科教育,已招三届工业设计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和一届工程硕士研究生。现有专任在职教师11人,工业设计方向学科带头人詹武教授,现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广东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装饰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州市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作品)二十多篇(幅)。承担和完成了教育部体卫艺司、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大学多项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工业设计大赛多次获奖。并与广东企业多个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与成果推广业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具有“专家型(科研能力)、教学型(教学能力)、产学研型(实践能力)” “三型”素质的专职教师,与校外相关企业设计和管理人员兼职构成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多年来为百余家企业提供各种工业设计及技术服务,为万宝、美的、永华、TCL、东菱、东鹏、德高、达洋、芬尼克兹等企业厂家设计产品数百件。均已投产,产生效益。完成科委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多项。该专业设立的工业设计研究所,在中小企业设计发展研究,广东专业镇工业设计支持体系研究,在新产品开发设计研究等方面,都走在业界前列。本专业具有模型制作、快速成型、木工加工等实验分室,校外实践基地,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库,为实践教学构建了广泛的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行“企业教师主导制”、“课程教师辅助制”、“技能教师(技师)值课制”的基地教学模式。先后与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东莞城市之窗家具集团公司、广州花都狮岭皮具集团、新加坡卫浴世界有限公司、番禺的芬尼克斯(美)实业有限公司、顺德北滘国家级工业设计创意园、浙江义乌工业设计创意园等建立实习基地和建立合作关系。为艺术硕士工业设计研究生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办学20年来,本学科方向有省级特色专业1项,国家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3项,校级特色专业1项,校级精品课程1门,出版专著5部,专利19项,发表论文32篇,建立实践基地12个,专业图书10万余册。学科在广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培养目标

1、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工业设计的专门人才。

2、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工业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与表现力。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业设计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4、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能力。

5、身心健康。

四、培养方式

(一)充分利用我院与企业、产学研基地紧密关系的有利条件,探索工业设计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二)深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专业课从“课程制”转变为“课题制”,把传统的单元课程教学转变为具体的“课题制”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组成政府部门、社会行业单位和学校“三位一体”的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艺术硕士教育始终紧贴社会需求,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明确的职业指向。

(四)探索“双导师”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任课教师、指导教师的遴选、聘用、培训、评价和激励等。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全日制应用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以上,其中学位课19学分,实践学习6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

1.必修课课(19学分)

公共学位课:

(1)英语听说(1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3)自然辩证法概论(2学分)

一级学科学位课:

(4)专业英语(1学分)(5)设计史、方法研究(2学分)

(6)设计表达研究(2学分)(7)计算机辅助设计(2学分)

(8)产品造型创意研究(2学分)(9)学科前沿讲座(2学分)(10)企业课题设计(2学分)(11)设计管理(2学分)

2.选修课(5学分)二级学科指定选修课:

(1)系统设计研究(2学分)(2)专题设计(2学分)

(3)工业设计园区管理方法与标准(2学分)

任选课

(4)国内外设计园区发展趋势研究(2学分)(5)工业设计评价体系研究(2学分)

(6)中国工业设计权威数据发布机制研究(2学分)

3.其它环节(8学分)

(1)实践学习(6学分)(2)学术活动(1学分)

(3)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六、课程教学大纲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另附

七、实践学习规划

1.实践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可以安排在企业(主要是设计公司和企业),也可以参加导师的应用研究课题。2.研究生要制定实践学习计划,交导师审核批准;实践学习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并提交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交导师考核。

八、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策划和产品设计的研究与开发。

2.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并符合硕士研究生论文规范要求。3.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2学期末、第3学期初进行。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均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实际工程单位的专家;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学位论文评阅合格方能进入答辩环节。

5、学位除了要完成论文,还要完成实际的产品设计(产品实物和设计报告书)。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

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具体参照《广州大学研究生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十、校外实践基地情况

各专业方向须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校外实践基地名称: 顺德北滘工业设计城 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 邵继民 校外实践基地联系电话: *** 要求附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书。

十一、校外导师情况

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由经过学校认定的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实践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校外实践学习和学位论文。

校外导师情况表:

校外所在职称 职务 备注 导师学科姓名 领域 序号 2 3 4

邵继工业民

设计柳冠工业中 设计石振工业宇

设计裴继工业刚 设计

客座广东教授 工业

设计城

总经理

教授 中国工业

设计

协会荣誉副会长

A-

教授 ONE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

教授 佛山科技

学院

陶瓷(珠

宝)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程耀 工业教授 广东

设计 第二

师范学院5

美术系艺术设

计教研室主任

十二、必读和选读书目

1、《西方创新思维方式论》,刘彦生,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弗里德曼, Thomas L Friedman, 译者: 何帆, 肖莹莹, 郝

正非,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

3、《设计师必读》,布赖恩·劳森著(英|译者:龚恺,江苏科技出版社2007年

4、《艺术哲学》丹纳著(法),彭笑远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

5、《设计美学》徐恒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6、《设计艺术心理学》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天工开物》宋应星著(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8、《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刘瑞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9、《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下)李砚祖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设计与法规》陈汗青、万仞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11、《工业设计市场营销学》赵真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产品设计与实践》佘玉亮//陈震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13、《事理学论纲》柳冠中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罗仕鉴,朱上上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15、《考工记译注》闻人军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6、《苹果集.设计文化论》柳冠中著,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6年

17、《1945年以来的设计》彼得·多默著[英]梁梅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8、《工业设计思想基础》李乐山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9、《设计调查》李乐山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20、《中国民间美术观念》吕品田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

21、《设计目标论》尹定邦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22、《世纪设计提案》黑川雅之等著[日]王超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23、《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刘光复,刘志峰,李钢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24、《设计形态语义学》陈慎任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25、《设计草图·制图·模型》清水吉治等著[日],张福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工程硕士)

所美在术学与专业类别 工业设计

专业领域

工程硕士

院设

(研计究学所 院

序号 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学 开学开考考备注

类别 英文)

时 学分 课 试 查

位 2 3 4

中国特色社会主公 义理论与实践研

Theoretical and 必修课 学 0000200001

Practice 32 √位 Studies of Socialism with 课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自然辨证法概论

0000200002 Introduction to 16

Materialist Dialectics

英语听说

0000200005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专业英语

一级学科学Professional 位课 0011240001 16

English for

Art

社科部、公共√

管理学院 √

外2

学√

美术

与 1

设计√

学院 邓

宇珩

设计史、方法研究

0011240002

张立√

Design History and Research 设计表达研究

0011240003 Expression Design and Research 产品造型创意研究

0011240004 Product modelling of Creative and Research 计算机辅助设0011240005 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设计管理

0011240006 Design management 企业课题设计

0011240007 Project Design

16

熊应 √

肖颜 √

张立 √

学科前沿讲座Lectures on 0011240008 Frontiers of the discipline

二级学科指定系统设计研究

裴继选修课

选修课

0011240009 专题设计

0011240010 Special Project 32 Design

工业设计园区管理方法与标0011240011 准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Park

国内外设计园

发展趋势研究

选 0011240012

Developmental 课

Research of Globalizing Design park

工业设计评价体系研究

0011240013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Industrial

System Design

玉 √

√继 √

√继 √

√振 √

Design

中国工业设计权威数据发布机制研究

Investigation on Authorized 0011240014

√继 √

Data Publica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China

其他环节 0011290006 学术活动

0011290002 Academic Activities 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0011290003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社会实践

0011290004 Social Practice 业务实习

0011290005 Professional Practice

实践学习

Practice

√民 √ √ 6 √ 1

√ 1

√ 0

√ 0

√ √

√ √

√ √√

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

下载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1市政工程 2012全日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1市政工程 2012全日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