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热电联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江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热电联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全省热电联产项目规划、建设的管理和监督,促进热电联产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政府关于简政放权、强化监管的要求,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发改能源〔2007〕141号)、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苏政发〔2014〕1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后续监管的指导意见》(国能法改〔2015〕18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由省发展改革委核准的热电联产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热电联产是指同时产生电能和可用热能的联合生产方式。
本办法所指热电联产项目,包括以煤炭、天然气、生物质和工业余气余压余热为初始燃料的项目,包括公用热电联
—1— 产项目和自备热电联产项目。
第四条 省发展改革委指导地方制定和实施热电联产规划,依照规定核准和监督管理热电联产项目。
市、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地区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实施和热电联产项目审核转报、建设管理、运行监管工作。
第二章 规 划
第五条 热电联产规划是核准热电联产项目的重要依据。
热电联产项目应当符合项目所在区域热电联产规划,在规划指导下,依据用热需求逐步实施。
第六条 热电联产规划由市、县(市)发展改革部门按照《江苏省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大纲》组织编制,并充分征求同级经信、环保、规划、国土、统计、质监、电力等部门意见。
第七条 热电联产规划原则上由省辖市统一编制,县(市)也可独立编制。省辖市所在地城市建成区热电联产规划,由省辖市编制。
热电联产规划每五年进行评估和修编。
第八条 热电联产规划应当明确规划范围,依据规划范围的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可利用能源资源等外部条件,按照全省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结合规划区域现有热源点布局和运行现状、燃煤小机组
—2— 和锅炉关停计划、大型燃煤机组供热改造安排等情况进行编制。
提倡和鼓励跨县(市)、跨省辖市编制热电联产规划。省辖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做好辖区内跨县(市)供热的统筹协调。
第九条 热电联产规划应当科学预测热力负荷。区划调整或原规划区域热力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当及时组织修编。
第十条 热电联产规划应当坚持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优先实施现役燃煤机组供热改造,优先实施现有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供热改造,逐步增加公用热源点,替代自备热源点。
第十一条 热电联产规划应当坚持就近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废弃资源、积极利用清洁能源的原则,优先规划和建设以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和工业余气余压余热等可利用废弃资源为初始燃料的热电联产项目。
第十二条 热电联产规划应当坚持公用热源为主、自备热源为辅的原则,优先布局和发展以天然气、生物质、余气余压余热为初始燃料的公用热电联产项目,限制布局和发展以煤炭为初始燃料的公用热电联产项目,不布局不发展燃煤自备热电联产项目。鼓励各类自备热电联产机组转变为公用热电联产机组。
第十三条 热电联产规划应当坚持能效优先、合理布局
—3— 原则,对规划范围内的热源布局应当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热源点个数和构成。
鼓励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实施跨市界、县(区、市)界供热,合理控制并逐步减少规划范围内热源点数量,科学划定或调整供热片区。
第十四条 依照初始燃料合理确定供热半径。
以煤炭和天然气为初始燃料的,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供热半径,原则上可按10公里考虑,10公里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新的同类热源点;以热水为供热介质的供热半径,原则上可按20公里考虑,20公里范围不重复规划建设新的同类热源点。
以生物质和工业余气余压余热为初始燃料的热电联产、以天然气为初始燃料的楼宇式热电冷三联供热源点,不受前款供热半径的限制。
第十五条 在热电联产规划确定的集中供热范围内,不得新建燃煤锅炉,既有燃煤锅炉应当严格依照规定限期关停或者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集中供热片区初期热负荷较少时,应当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最新环保要求,在规划确定的热源点先期建设集中供热锅炉。
第十六条 热电联产规划应当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查复核。
省发展改革委要结合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意见,向
—4— 有关市、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反馈意见。市、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依照反馈意见修改,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在当地政府网站全文公布。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十七条 符合全省电力发展规划的单机300MW及以上燃煤热电联产项目,依据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热电联产规划和集中供热需求,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评审并取得评审意见。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审意见是项目参加优选评议的前提条件。
省发展改革委依据国家下达的年度火电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研究提出全省燃煤发电项目建设规模分类配置意见,组织制定优选评议办法,组织实施项目优选工作,并向国家能源局报送年度项目方案。
省发展改革委依据国家能源局批复或认可的年度火电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指导列入实施方案的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办理相关支持性文件。
第十八条 符合全省电力发展规划和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热电联产规划的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可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提请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组织评审并取得评审意见。
经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审核上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开展评估,指导具备条件的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前
—5— 期工作,办理相关支持性文件。
第十九条 其他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据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热电联产规划、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和集中供热需求,按照《江苏省热电联产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装机方案编制大纲》,编制项目装机方案,并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审核上报省发展改革委。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开展评估,指导具备条件的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办理相关支持性文件。
第二十条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改进规范项目核准行为加强协同监管的通知》(发改投资〔2013〕2662号)要求,除核电、水电、实行规模管理的燃煤发电等特定项目外,省发展改革部门不再出具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意见,相关职能部门不再将项目前期工作意见作为办理项目核准前置手续的条件。
第四章 项目核准
第二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报告内容及深度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单机300MW以上的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和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需由具有火电甲级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其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由具有火电乙级以上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取得有资质的咨询机构出具
—6— 的评审意见。
第二十二条 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应当按照煤炭替代要求落实煤炭替代量。
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应当按照气电热平衡的要求,足额落实天然气资源,并相应关停供热范围内的燃煤锅炉。
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应当按照综合利用资源与热电机组出力平衡的要求,足额落实可利用资源,并取得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的确认文件。
非燃煤热电联产项目禁止通过补充常规化石燃料增加发电和供热能力。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江苏省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办法》的要求,取得各项支持性文件,并对所有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四条 热电联产项目配套建设的热网工程项目,由市、县(市)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热网工程应与热电联产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运。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根据热电联产规划和项目建设方案,配合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燃煤小热电及锅炉的整合关停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项目申请报告(含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所需的支持性文件,经市、县(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核,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7— 省发展改革委委托评估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依据评审意见,作出核准决定。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开展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工作。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应当符合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建设程序和核准的建设内容进行建设。对违反规定的项目,相关部门不予验收,电网企业不予并网。对未核先建的项目,省发展改革委不予补办核准手续。
第二十九条 项目建成投产后,由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检查,确认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项目核准文件的各项要求。受委托的单位应当及时出具检查结论,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本办法未规定的事项,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8—
第二篇: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管理流程(熊)
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管理流程
热电联产建设项目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核准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包括司令图设计)、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建设阶段、竣工移交阶段。
一、初步可行性阶段——获得发改委批准的路条
初步可行性阶段是在项目意向确定之后,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证,并依此形成项目建议书,通过审查进行“立项”决策的初步论证估计阶段。其主要内容是:
(1)收集原始材料,进行现场踏勘。有必要时对可能造成厂址颠覆性因素进行专题论证,或进行少量的勘测和试验工作,以初步落实建厂的外部条件
(2)论证建厂的必要性。
(3)推荐两个及以上的厂址进入可研。
(4)初步落实建厂外部条件,取得必要的意向性文件。
(5)提出规划容量建议。
(6)根据工程轮廓进度及厂址条件,通过造价分析,提出投资匡算。
(7)向发改委提出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申请,并获取批复。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
一、总的要求
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各项建厂条件,其深度应 符合DL/T 5375-2008《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二、主要工作
本阶段应进行工程测量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以及必要的试验;对公路、铁路运输及专用线、水路运输码头和航道以及专用供水水库等需同步进行可行性研究或评价;对在山区建设的电厂,还应着重研究边坡稳定与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现象、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等问题。本阶段研究是在掌握比较充分的技术经济资料基础上,提出电厂接入系统方案、原则性工艺系统和布置方案,并对各厂址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和多方案比较,提出推荐厂址和建设规模,对主机技术条件、主要辅机选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建厂方案提出原则性意见,提出项目的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价。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确定投资方及投资比例、贷款银行、贷款条件和贷款额。
可研报告编写完以后,经公司组织内审,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组织专家评审,拿出评审意见,由可研报告编制单位修改后出正式的收口报告。
三、专题报告
1.可行性研究审查以后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写以下专题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接入系统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水土保持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水文地质详查报告;水文(气象)勘测报告;工程测量报告;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铁路专用线(或码头)可研报告;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
2.其他专题报告应视可研报告的深度要求和具体建设条件而定。如煤质、煤源分析报告;为厂址区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而编制粉煤灰综合利用报告,基于技术路线而编制机组(或设备材料)选型报告。
四、应落实的主要条件
项目前期工作应积极配合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落实建厂外部条件及 主机设备的选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下列附件:
(1)经国家发改委认可的咨询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或省级发改委出具的对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
(2)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有关文件:接入系统一、二次审查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同意并网的批复意见。
(3)用地文件:应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及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初审文件,文件中应含有各类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费用的地价,并取得国土资源部同意通过项目建设用地预审的文件。
(4)环境保护有关文件:国家环境保护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件,水利部对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文件,省、市级环保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同意文件,省级环保主管部门对项目排放总量的批复文件,脱硫副产品和灰渣综合利用协议。
(5)规划选址文件:应取得省或自治区建设厅同意项目建设选址的文件。
(6)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供热电厂,应取得所在城市上一级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工程建设的文件,并应取得政府主管部门审定的集中供热规划及由供热企业与项目前期工作组签订的供热协议,协议中应包括热负荷、供热参数等。
(7)供煤协议:和供煤企业签订供煤协议。对国有大型煤矿,应取得其矿业集团的同意文件;对地方煤矿,应取得煤矿所在地省级发改委的同意文件,供煤协议应包括供煤时间、供煤量和煤价等。
(8)燃料运输及承诺文件:采用铁路运输时,应取得主管铁路局同意承运的文件。当电厂铁路专用线由国铁接轨时,应取得铁道部同意接轨的行政许可文件;当电厂铁路专用线与地方或企业铁路接轨时,应取得相应主管部门同意接轨的文件。
(9)用水文件及协议:取用地下水时,应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电厂取水许可预申请书的批复意见;取用江、河地表水时,根据流域管理审批权限,应取得相应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一般为流域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电厂取水许可预申请书的批复意见;取用水库水时,应取得相应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电厂取水预申请书的批复意见并应签订供水协议;利用城市自来水或中水时,应取得当地市政管理部门的同意文件,并应签订供水协议;利用矿井疏干水时,应取得煤矿排水管理部门的同意文件,并应签订供水协议。
(10)应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文物主管部门同意选址的文件。
(11)厂址位于机场、军事设施、通信电台、自然保护区等附近或压覆无开采价值的矿藏时,应取得省级主管部门同意的文件。
(12)当厂址内有拆迁工程时,应取得相应主管部门同意拆迁的文件,文件中应 明确赔偿费用。
三、项目核准申请阶段
可研报告评审修改后进入项目核准申请,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同步组织水土保持报告;节能评估报告、接入系统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地质评价报告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等六个专题报告的编制、评审、修改、报批,并拿到国家级或省级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一、项目申请报告附件和支持性文件
项目申请报告除正文外,尚应包括必要的附件和支持性文件: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接入系统报告。
(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4)水资源论证报告。
(5)地质评价报告。
(6)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7)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所增加的必要专题论证报告。
2.支持性文件
需国家有关部门(包括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城市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管理部门对项目规划和用地,水资源利用,燃料供应和运输,水土保持,环境评价,压矿和文物保护,接入系统,资金筹措,岸线使用,航空管制等影响建厂条件的内外部因素,出具项目行政许可和支持函。这些支持性文件视各厂址的建厂条件有所不同。主要的支持性文件如下:
(1)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本工程项目的意见。
(2)省、市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厂址选择的文件。
(3)国土资源部授权的土地主管部门同意厂址、灰场用地文件。
(4)水利部授权的水资源主管部门同意项目取水文件。
(5)与相关企业签订的供水协议。
(6)燃料生产企业同意供应燃料的承诺文件。
(7)燃料运输主管部门同意承担运输的文件。
(8)国家环境保护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意见。
(9)水利部对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意见。
(10)相应电网主管部门同意并网的协议。
(11)各投资方签订的投资协议。
(12银行总行出具同意贷款的承诺文件。
(13)铁路局同意铁路专用线接轨的文件。
(14)省级及以上水利部门或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同意厂址岸线使用的文件。
(15)上一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供热发展规划的文件。
(16)省级及以上文物主管部门出具无文物保护的证明文件。
(17)省级及以上矿产主管部门出具无压矿的证明文件。
(18)军级及以上军事主管部门出具对军事设置无影响的证明文件。
(19)与企业签定的灰渣综合利用协议。
(20)省级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同意建厂的文件。
(21)国家地震局或委托省地震主管部门出具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批文件。
(22)水利和水产主管部门同意修建取(排)水构筑物的文件。
(23)脱硫吸收剂供应的协议。
(24)其它有关的协议文件及同意文件。
(25)有规定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对接入系统的评审意见。
(26)有规定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工程项目的评审意见)银行总行出具同意贷款的承诺文件。
四、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可研报告及其审批意见确定工程项目建设具体方案和投资规模。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完成主机及设计单位确定、调查收资、拟订主要设计原则、提出勘测任务书并进行现场勘测、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专业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完成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和初步设计概算,并组织审查获得审批。
五、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包括司令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文件及其审批文件要求,按专业、按系统、分卷册分别编制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施工详图。
六、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要确定主体工程施工承包商、监理单位和主要辅机设备,开展司令图和施工图设计;完成拆迁协调和场地准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进厂道路、场地平整、地基处理等准备工作;完成施工用电、施工用水、通讯、生活和生产临建等工程建设,落实第一罐砼及后续连续施工条件。
七、工程建设阶段
工程建设阶段指从第一罐砼到机组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完成,期间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按照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目标,组织完成电站所有系统和外部条件的建筑和安装施工、设备和系统调试、整套试运及生产准备工作。
八、竣工移交阶段
竣工移交阶段指机组完成整套启动168 小时满负荷试验移交生产后,由生产单位负责机组安全运行和正常维护,组织并完成机组性能试验和达标投产检查,完成工程档案和技术资料编制和移交,完成竣工决算的阶段,一般为6~12 个月。
第三篇:2017江苏射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调4人公告
2017江苏射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调4人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经济形势研判,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县编委同意,成立射阳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系公益一类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根据工作需要,拟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调4名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熟悉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有较强文字综合能力的人员优先。3.选调范围为全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股级及以下工作人员,第一学历本科及以上。一般工作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股级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至45周岁(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遵纪守法,无违法犯罪记录,没有受过党政纪处分。5.近2年考核为称职或合格及以上等次;6.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7.按照《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第七章第三十八条规定实行回避。8.所有参加选调的人员,须经单位及主管部门同意。
二、选调程序
选调工作按照“自愿报考、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采取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
2017年2月4日—2月8日,上午8:30-11:30,下午3:00-6:00。
2、报名地点:
县发改委办公室(射阳县旺海路双山科技商务中心427室),联系电话:82352361。
3、报名所需材料:
凡符合上述选调条件的人员,本人携《报名登记表》(含两张2寸免冠正面彩照)、身份证、学历证书、单位同意报考证明、考核证明等原件、复印件到射阳县发改委办公室现场报名。
4、资格审查:县发改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核。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考试或选调资格,并且三年内不得参加县发改委组织的各项选调考试。所有报考岗位均设1:3开考比例,达不到开考比例的,由县发改委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整开考比例。
(二)笔试与面试
笔试总分100分,主要测试公共基础知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后,从高分到低分按选调计划数1:3比例确定面试人选(不足该比例的以实际人数为准)。
面试总分100分,主要测试应试者综合分析、计划组织、语言表达、应变等方面能力。成绩当场通知考生。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的比例,采取百分制计算考试总成绩。笔试、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三)体检与考察
体检与考察由县发改委负责实施,根据总成绩由高到低按选调计划1:1确定体检人选(总成绩相同时,取笔试成绩高者;如总成绩和笔试成绩均相同,加试决出名次。加试方式、时间另行通知)。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合格者由射阳县发改委对其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着重考察政治、业务素质及现实表现。因体检、考察不合格出现空缺时,在同岗位的报考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实行一次性递补,总成绩相同时,递补次序参照体检要求执行。
(四)公示
考察合格人员名单在射阳县发改委、射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五)办理调动手续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任用的,按有关规定办理调动手续。
三、纪律与监督
报考者不得弄虚作假。如有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选调工作接受县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本公告及未尽事宜,由射阳县发改委负责解释。
原标题:射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公告 点击下载>>>
1、射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选调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doc
2、射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职位表.xls
射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射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1月24日
第四篇:江苏工业学院发展学生党员公示制暂行办法(范文)
江苏工业学院发展学生党员公示制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江苏工业学院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精神,增加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监督作用,规范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现制订暂行办法如下:
一、公示对象、时间和范围
公示对象:支部大会近期拟讨论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支部大会近期拟讨论转为正式党员的预备党员。
公示时间:发展对象为校党委组织部预审通过后,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召开之前;预备党员转正为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且预备期满后,讨论转正的支部大会召开之前。
公示范围:发展对象所在二级学院、所在班级和所在宿舍区同时公示。
二、公示期限:一般为七天
三、公示内容
公示的内容为发展或转正对象的姓名、性别、所在单位(班级)、申请入党时间或入党时间、主要表现等有关情况,具体参考样式见附件。
四、公示程序和方式
1、确定公示对象、拟订公示内容。
2、张榜公示和网上公示同时进行。
3、收集党内外群众意见。
4、党组织调查核实情况,研究处理意见。
五、公示意见的处理
公示期限内,如有不同意见,单位或个人均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等方式向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或校党委组织部反映。对公示后反映的意见,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应及时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公示后没有意见反映或有意见反映但经核实无问题的,可按正常程序办理有关入党手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经核查属实者,视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六、公示中的有关责任和要求
1、基层党组织的责任。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负责做好公示的有关工作。凡应公示的对象,都要严格按要求公示。在公示过程中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各类意见,对反应公示对象的问题要组织人员认真调查、弄清事实、准确定性,不得隐瞒、包庇、袒护。要保护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不致于因反映情况而遭受打击报复和指责非难。对反映人和反映的问题要严格保密。公示期间应设立反映意见的电话及电子信箱。
2、反映意见者责任。在公示期间,反映公示对象的意见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具体准确。
3、核查者责任。核查人员在核查反映公示对象的问题时,要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透露反映意见人的姓名及反映的内容,严肃认真地查清每一个问题,不得似是而非,不得隐瞒事实。
4、对被公示者的要求。被公示者要正确对待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配合组织查明情况,不准阻挠、干扰党员和群众反映问题,更不准打击报复。
七、其他
1、本办法由校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2、本办法从发文之日起执行。附件:
1、发展预备党员公示参考样式
2、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参考样式 附件1:
发展预备党员公示参考样式
公 示
根据我校发展学生党员公示制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党支部提名和××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审议,拟发展下列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现将基本情况公示如下:
×××(姓名)×(性别)××专业、班级×年×月×日(申请入党时间)主要表现:
×××(姓名)×(性别)××专业、班级×年×月×日(申请入党时间)主要表现:
凡对发展上述同志入党有意见者,请于×月×日前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或校党委组织部反映。
×××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校党委组织部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级学院党委(盖章)
××××年××月××日 附件2:
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参考样式
公 示
根据我校发展学生党员公示制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党支部提名和××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审议,下列同志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现将基本情况公示如下:
×××(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年×月×日(入党时间)主要表现:
×××(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年×月×日(入党时间)主要表现:
凡对上述同志转正有意见者,请于×月×日前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或校党委组织部反映。
×××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校党委组织部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级学院党委(盖章)
××××年××月××日
第五篇:江苏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营运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省属高校(以下简称“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由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高校的资产,高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第三条
高校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价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如:图书、家具等,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具体品目由高校确定。
对外投资是指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无形资产是指各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
其他资产是指不属于以上各类资产的其他各种资产。第四条
高校资产管理的原则。高校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高校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规定的资产配置标准,合理配置资产,并将新增资产纳入预算,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高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推动高校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对高校经营性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实现保值增值。
第六条
高校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资产处置、资产收益、资产评估与清查、资产统计、监督管理与奖惩等。
第七条
高校法定代表人对本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按照本规定开展管理工作。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八条
高校应设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办学规模小,资产数量较少的高校也可以在财务及相关部门配置专职资产管 理人员,履行资产管理职责。
第九条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综合性的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应当配备相应数量的资产、财务、经济、工程技术等专业管理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以确保正常开展工作。高校各院、部、系等要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条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加强产权管理。统一办理高校产权变动事项,负责对外投资、产权界定及纠纷调处等产权管理工作;
(三)合理配置和管理国有资产,参与新增资产的方案论证、计划采购和验收,参加基建工程的竣工验收等工作,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网络,负责资产的账、物管理,按管理权限办理资产的盈亏、毁损和报废等各项报批手续;
(四)负责存量资产有效利用,促使资产合理流动,处置闲置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五)负责本校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事项的监督管理,控制高校财务风险,核定和收缴经营性资产的收益;
(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国有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按时编报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和国有资产使用情况报告。
第三章
资产配置 第十一条
高校国有资产配置,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高校购置符合固定资产管理标准的资产,按照下列程序报批:
(一)部门预算编制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下一资产增量计划,包括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经费,纳入下一部门预算,报省教育厅审核。符合《江苏省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范围的仪器设备购置,按其规定执行。
(二)省教育厅根据高校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高校资产增量计划,报省财政厅审批。
(三)部门预算经批准后,其中所列的增量资产购置计划,作为高校办理采购的依据。
第十二条
高校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现有资产无法满足高校教育、教学需要;难以与其他部门共享、共用相关资产;难以通过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代替资产配置的。
第十三条
高校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十四条
高校要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切实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对闲置或使用效益不高的资产在校内进行调剂配置,并按规定办理转移手续;校内无法调剂的可对外转让。
第十五条
高校国有资产购置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符合《江苏省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范围的仪器设备购置,按其规定执行。资 本性购置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财政拨款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和项目评审。
第十六条
高校无偿调入或接受捐赠形成的资产属国有资产,由高校依法占有使用,并按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价入账。
第四章
资产使用
第十七条 高校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方式。
第十八条
高校要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
第十九条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机制,对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建立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本单位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第二十条
高校要加强对无形资产使用的管理。对各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它财产权利要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办法,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第二十一条
高校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教育厅审核同意后,报省财政厅批准。高校创办的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营性企业,按照《国有企业财产监管条例》实施监管。
第二十二条
高校的土地使用权、事业拨款和维持事业正常运转、保证完成事业任务的房屋、设施、设备等各类资产不 得用于对外投资,也不得出租、出借和提供担保。
第二十三条
高校对投入经营的资产应负保值增值的责任。对设立的经营实体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承包合同中必须加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容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和监管措施;投入资产要实行专项管理,进行专项考核,并在高校财务报告中对投出资产的数量、价值、投出形式和回报等有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第五章
资产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
第二十四条
高校应按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对高校及控股企业或实体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办理产权登记、变更、注销等手续,依法确认产权归属关系,落实管理责任。
第二十五条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和使用、保管制度,建立资产账目,及时、准确地记录国有资产的存量、增减、分布等情况。实物形态的资产应分类、编号;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设备除登记以外,还应按台(件)建立技术档案。对各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它财产权利,应明晰产权关系,及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定期对高校资产状况进行清查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高校职工岗位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第二十六条
高校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省教育厅报告,并向省财政厅申请调解或者裁定,必要时报省政府处理。高校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高校应 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省教育厅审核、省财政厅批准后,与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六章
资产处置
第二十七条
高校国有资产处置,是指高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二十八条
高校资产处置,应经过论证、评估、技术鉴定,并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资产处置的批准文件是高校调整相关会计账目的凭证。
第二十九条
高校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账面价值(或批量价值)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资产的处置,须经省教育厅审核确认后,报省财政厅批准核销;单位账面价值(或批量价值)在30万元以下资产的处置,报省教育厅批准核销,省教育厅汇总后定期向财政厅备案。
第三十条
高校处置资产的程序: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后,提出资产处置申请报告,报高校负责人审批。对按规定须由省教育厅或财政厅审批的,应由高校向省教育厅提出书面报告。
第三十一条
高校国有资产出售、出让、转让和报废资产处置等,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经批准处置的资产需保证其安全完整,登记造册后,统一移交省产权交易所 集中公开处置。
第七章
资产收益
第三十二条
高校代表国家对本校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享有收益权。
第三十三条
高校国有资产收益包括国有资产使用收益和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国有资产使用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经营承包上缴收益、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租金收入;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包括资产出售、出让、转让收入、资产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等。
第三十四条
高校要按照国家关于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收益的流失。
第三十五条
高校国有资产使用收益应按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和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章 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
第三十六条 高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
(一)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二)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三)合并、分立、清算;
(四)资产拍卖、转让、置换;
(五)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六)确定涉讼资产价值;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
第三十七条 高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
(一)经批准高校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给其他国有单位的;
(二)高校所属事业单位或国有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
(三)发生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省财政厅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三十八条 高校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高校应当如实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资产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三十九条 高校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核准和备案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高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省教育厅实际工作需要,被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围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上级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一条 高校资产清查具体工作应按照《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的通知》(苏财绩[2007]5号)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
第九章
资产报告
第四十二条
高校应对其所占有使用的资产状况,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报表格式及内容定期作出报告。高校的资产状况是上级主管部门配置高校资产和安排下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是高校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十三条
高校在报送报表时,应做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同时对国有资产的变动、使用和结存情况作出文字说明。
第四十四条
高校要按照本校国有资产动态管理的要求,及时将本校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单位资产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高校国有资产变动情况,为编制和审核部门预算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第十章
监督管理与奖惩 第四十五条
高校应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单位资产监管体系。
第四十六条
高校内部各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单位及工作人员,都有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义务和责任,依法维护其安全、完整。要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
第四十七条
高校要建立资产管理奖惩制度,对资产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失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应按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八条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其职责要求进行资产管理,对资产流失或浪费不反映、不报告,造成资产损失的;
(二)不如实进行产权登记、填报资产报表、隐瞒真实情况的;
(三)擅自提供担保的;
(四)擅自转让、处置资产和用于经营投资的;
(五)弄虚作假,以各种名目侵占资产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六)对用于经营投资的资产,不认真进行监督管理,不按规定缴纳资产收益的;
(七)对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配置的资产,不按 规定进行调剂的。
第四十九条
高校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情节严重,造成资产大量流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省属中专校、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高校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