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级水利建设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8月26日河北省财

时间:2019-05-14 08:5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省级水利建设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8月26日河北省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省级水利建设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8月26日河北省财》。

第一篇:河北省省级水利建设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8月26日河北省财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7-08-26 【生效日期】1997-08-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省级水利建设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8月26日河北省财政厅、计划委员会、水利厅发布)

为了加强我省水利建设基金的预算管理,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冀政[1997]3号)和《 河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冀政[1997]48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预算编制

(一)每年10月10日前,省交通厅、省工商局、省计委、省水利厅、省电力局、省土地局、省公安厅、省控办、省劳动厅、省人事厅等部门(以下简称水利建设基金征收部门),按《实施细则》中确定的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项目,向省财政厅报送下年度总收入计划。省财政厅根据各部门报送的总收入计划,按《实施细则》规定的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筹集比例和数额,汇总编制下年度省级水利建设基金收入预算草案,待省人代会批准后再向省水利厅下达支出预算控制数,同时抄送省计委。

(二)省水利厅的支出计划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每年10月10日前上报下一年度的省级水利建设基金初步开支计划;第二步,省财政厅下达支出预算控制数后,在预算控制数内,编制正式的省级水利建设基金支出预算。按冀政(1997)48号文件规定的水利建设基金使用范围,省级水利建设基金支出预算包括两部分:一是用于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基金支出预算(包括大型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省确定的新建项目,下同);二是用于防洪工程(包括应急渡汛、重点中型水库维护、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省级管理的防汛通讯系统建设、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经省政府批准的其他防洪维护项目,下同)的基金支出预算。在省财政厅下达预算控制数的10日内,省水利厅将用于全省重点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设计划和基金支出预算,分别报送省财政厅和省计委;将用于防洪工程的基金支出预算,报送省财政厅,抄送省计委。

(三)省计委对省水利厅报送的用于全省重点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设正式计划进行审核后,纳入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抄送省财政厅。

(四)用于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和用于防洪工程的基金收支预算,在省人代会通过后一个月内,由省财政厅向省水利厅下达或批复支出预算,抄送省计委。

二、预算科目

(一)预算收入科目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款”下设置三个“项”级科目:第1项“地方政府性基金划转收入”,反映按规定从政府性基金中划转的水利建设基金收入;第2项“城市维护建设税划转收入”,反映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转的水利建设基金收入;第3项“地方其他水利建设基金收入”,反映经省政府批准征收的用于水利工程和防洪设施建设的其他各项收入。

(二)基金支出科目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款”下设置两个“项”级科目:第1项“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支出”,反映用于重点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基金支出;第2项“其他水利建设支出”,反映用于防洪工程等其他用途的基金支出。

三、预算执行

(一)收入缴库

1.省直水利建设基金征收部门要加强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的管理,确保水利建设基金按规定及时、足额缴入省级国库。

2.每月月初,省财政厅从纳入预算管理的省级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行政性收费收入中按规定比例划出水利建设基金收入,转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款级科目中的“地方政府性基金划转收入”项级科目。

3.省财政预算内安排的防洪保安专项经费和省计委安排的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65%以上部分,由省财政厅直接划转到“地方政府性基金划转收入”项级科目。

4.按《实施细则》规定征收的其他省级水利建设基金收入,由省级水利建设基金征收部门于每月5日前缴入“地方其他水利建设基金收入”科目。

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征缴的城镇职工(含个体工商户)按冀财综字(1996)95号文件规定缴纳的费用,不再属于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直接按水利建设基金管理,并按原规定比例缴入各级国库,列“地方其他水利建设基金收入”项级科目。

(二)资金拨付

1.省级水利建设基金中用于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部分,由省水利厅根据省计委审批的全省重点水利建设工程基本建设计划和省人代会通过的基金支出预算,向省财政厅申报用款计划,经省财政厅审核后向省水利厅拨付资金。

2.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用于防洪工程的部分,属于用于省级的基金支出,由省水利厅向省财政厅申请拨款,省财政厅审核后向省水利厅拨付资金,同时抄送省计委;属于补助各市的基金支出,由各市政府或政府委托的市财政、水利部门联合向省财政厅、省水利厅提出申请,省财政厅商省水利厅确定后联合下达,直接拨付给有关市财政局,列入基金上下级往来科目核算,同时抄送省计委。

3.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的拨付,要严格执行先收后支的原则。

4.对省财政厅拨付的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省水利厅要按省财政厅批准设置的专户进行管理和核算,并严格按规定的用途、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和年度预算使用,严禁挪作他用。

(三)追加预算

年度省级水利建设基金预算执行中,收入执行数额超过预算较多时,或因重大政策变化导致基金收入或减收较多时,省水利厅可以根据超收(减收)的数额申请追加(减)预算支出,由省财政厅报省人大批准后调整支出预算。

四、决 算

年度终了后,省水利厅要编制省重点水利工程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和防洪工程财务决算,报送省财政厅审批。

省级水利建设基金年终如有结余,专项结转下年安排使用,不得挪作他用。结转使用部分编入下年预算。

五、监 督

省财政厅、省审计厅要监督水利建设基金征收部门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省财政厅、省计委、省审计厅要监督水利厅按规定用途、年度计划和预算使用水利建设基金。对不按规定用途使用水利建设基金的,按违反财经法规处罚规定处理。

六、其 他

本办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执行。1997年1月1日至本通知下发时发生的省级水利建设基金收入,属于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部分,由省财政厅一次性办理资金划转,其他省级水利建设基金收入,由省级水利建设基金征收部门及时补缴入库。

《河北省省级水利建设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河北省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7号

《河北省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9年8月17日省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胡春华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停车场的管理,适应社会车辆的停车需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停车场,是指在城市和镇(以下统称城市)建成区内建设(设置)的供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含地下)场所。包括供社会公众停放机动车的公共停车场;供本单位人员、本居住区业主或者其他特定人群停放机动车的专用停车场;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在单位、个人的待建土地和空置场所设置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以及为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设置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在城市道路上为机动车设置的道路停车泊位。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使用及相关管理工作,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停车场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停车场规划、建设工作的协调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及节约土地资源的立体式、地下停车场,鼓励专用停车场和有停车条件的单位及个人向社会开放其停车场地。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规划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停车场使用的监督管理,并参与停车场规划、建设的有关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规定,做好有关停车场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协同做好停车场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设区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当明确停车场布局、规模和建设标准等内容,并将其确定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商业街区、居住区和下列建筑、场所时,应当按照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建、增建停车场,并不得擅自取消或者改变用途:

(一)火车站、港口、航空港和公路客运、货运枢纽;

(二)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影(剧)院、图书馆、医院和会展场所;

(三)风景名胜区及其他旅游景点;

(四)大(中)型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饭店和商务办公场所等经营性场所;

(五)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公共建筑和大(中)型建筑。

第八条在进行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城市道路建设时,应当统筹规划、同时建设公共停车场。

第九条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设置标准、设计规范的要求,并根据残疾人的停车需求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

第十条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配建的停车场应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第十一条有关单位在进行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以及附属设施含有公共停车场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场,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领取临时停车场许可证,并依法确定临时停车场的使用期限。

第十三条在公共停车场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的区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和书面征求市政工程主管部门意见后,可以在城市道路范围内设置道路停车泊位。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道路范围内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城市道路交通和社会车辆停车需求状况,将部分道路停车泊位依法确定为经营性道路停车泊位。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设置道路停车泊位时,应当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施划停车泊位线和设置停车标志。

停车标志应当清晰标明停车类型、泊位数量和泊位使用时间。

第十五条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在城市主要道路上设置出租车临时停车的道路停车泊位,供出租车即时上下乘客。

第十六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从事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的单位具备停车条件的,应当为到本单位办理公务的人员提供免费停车泊位。

第十七条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路段内不得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一)停车泊位设置后妨碍市政公用设施和消防通道、医疗救护通道、盲道正常使用的;

(二)停车泊位设置后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不足二点五米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停车的其他情形。

城市道路的宽度不足十五米的,不得双向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第十八条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场所和城市道路设置的停车场,不得改变其国有资产性质。但可以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管理。

招标、拍卖过程应当向社会公开,并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招标、拍卖等收入全额上缴本级国库,并按规定用途使用。具体管理办法,由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政工程主管部门,定期对道路停车泊位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增减或者取消、重新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第三章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条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人应当在停车场投入使用之日的5日前,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本地停车场的具体位置、泊位数量和收费标准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后不得改作他用。

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后不得停止使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因周围施工或者其他原因致使车辆不能进出停车场的;

(二)进行停车场内部设施、设备维修改造的;

(三)停车场所在建筑或者场所拆迁、改建的;

(四)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三条公共停车场的经营管理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停车场附近道路和停车场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醒目的停车引导及停车场标志;

(二)在停车场内按规定设置明显的出入口标志、行驶导向标志、通(坡)道防滑线和弯道安全照视镜,施划停车泊位线,根据需要配置必要的通风、照明、排水、通信、监控等设施和设备,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在停车场出入口显著位置公示经营管理人的名称或者姓名、管理制度、停车场使用时间、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举报电话;

(四)安排配戴统一服务标识的工作人员看管停车场,负责指挥车辆按序出入和停放,维护场内车辆行驶和停放秩序,并协助交通警察疏导停车场出入口的交通;

(五)有工作人员看管和采用人工方式收取停车费的停车场在车辆驶入时,向机动车驾驶人出具加盖该停车场印章,有统一编号,载明停放车辆的牌号、停车时间和停车场值班人员姓名的停车凭证,并负责保管车辆;

(六)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停车费,严禁乱收费,并对按国家规定免收停车费的车辆和残疾人代步用机动车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七)采用非人工方式收取停车费的,在相关设施、设备的显著位置公示交费方法;

(八)定期清点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发现可疑车辆时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九)不得在停车场内从事影响车辆行驶和停放的经营活动;

(十)不得采用锁定车轮、设置障碍等方式强迫机动车驾驶人缴纳停车费用;

(十一)做好停车场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工作,在发生火警、交通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等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并报警。

第二十四条专用停车场由其所有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负责管理。

专用停车场为本单位人员、本居住区业主或者其他特定人群提供非经营性停车服务的,适用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项、第八项和第十一项的规定;专用停车场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适用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根据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的停车场,其道路红线外业主或者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停车泊位和其他区域,业主或者土地使用权人可以作为专用停车场使用,也可以作为公共停车场向社会公众提供停车服务。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或者设置停车障碍。

第二十六条经营性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的经营管理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停车场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醒目的停车场标志;

(二)根据需要配置必要的照明、监控等设施和设备,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八项、第九项、第十项和第十一项的规定;

(四)在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作出撤销停车场或者增减停车泊位的决定时,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非经营性的临时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应当在停车场出入口或者道路停车泊位的显著位置设置醒目的停车场标志,并公示停车场的使用时间、停车类型和其他有关事项。

第二十七条经营性停车场的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并按不同车辆类型、不同停车时间、不同区域分别定价和同一区域路内停车收费标准高于路外停车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

第二十八条经营性停车场的经营管理人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使用地方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并依法纳税。

第二十九条经营性停车场工作人员未配带统一服务标识、不按规定出具停车凭证和地方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或者超过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停车费的,机动车驾驶人有权拒付停车费。

第三十条机动车驾驶人在停车场停放车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停车场管理制度,服从停车场工作人员指挥,按照交通标志、标线的指示行驶和停放车辆;

(二)维护停车场环境卫生,不得在停车场内随意丢弃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不得损坏停车设施、设备;

(三)遵守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四)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停车费;

(五)离开车辆时采取安全防盗措施。

第三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停车场的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和交通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依法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办理行政许可的;

(二)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不依法、不及时查处的;

(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城乡规划、建设和价格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已作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未领取临时停车场许可证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场或者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后改作他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对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能计算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公共停车场、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专用停车场的经营管理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九项和第十项规定,经营性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的经营管理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九项、第十项和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城乡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道路客货运输场站停车场的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工业企业 技术改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冀工信规(2011)200号

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沧州市石油化工局,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11〕27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冀政办〔2009〕2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为我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机关,按照规定权限开展技术改造管理工作。

第三条 技术改造(以下简称技改)是指在坚持科学进步的前提下,把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用先进的技术改造落后的技术,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达到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改造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以及检测、研发和管理手段的更新改造;工程设施、建筑物的更新改造,以及与生产性主体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现有生产线的改建、扩建。

(二)现有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或产品档次而建设的新的生产装置和生产线。

(三)现有企业为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治理“三废”污染、资源综合利用或防止职业病而建设的工程设施。

(四)现有企业由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或专业化协作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程。

第二章 项目管理方式及权限

第四条 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技改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或备案。国务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以内的项目实行核准制。《目录》以外,投资额在500万元(含)以上的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

第五条 实行核准制管理的技改项目,除明确规定由国家核准的以外,其余项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及有核准权限的市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准。实行核准制的范围严格按国务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及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执行。

第六条 实行备案制管理的技改项目,不再对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批。备案项目除必须由省级备案外一律按照属地原则,由各设区市、县(市、区)备案,省政府确定的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以及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沿海县(市、区)政府、园区管委会等备案管理权限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一)现有汽车和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扩建项目、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项目、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项目、煤化工项目,国家重点调控的涉及钢铁、玻璃、焦炭、铁合金、造纸、电石等行业不在核准目录内的项目,按照下列权限进行备案: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项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备案,3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由设区市、扩权县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3000万元以下项目由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印染、粘胶纤维、轮胎、农用薄膜等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要求须省级备案的项目以及新增年耗能1万吨及以上标准煤的改扩建项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备案。

(三)第(一)、(二)款除外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中,设区市、扩权县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项目备案,县(市、区,含扩权县)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总投资1亿元以下项目备案。

第三章 项目申报材料及编制

第七条 项目申请核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其中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准的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由具备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由具备乙级以上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

有关工程咨询机构对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第八条 项目申请核准需提交的材料:

(一)项目申请报告一式3份,并附电子文档(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准的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一式6份)。项目申请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企业基本情况、拟建项目情况、项目招标方案、建设用地及相关规划、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二)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一式2份。

(三)项目其他相关说明材料。

(四)企业报送申请报告时,需要附送以下文件: 1.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

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意见。

3.项目需新征用土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4.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项目,需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出具的安全生产评估报告。

第九条 项目办理备案,提供以下材料一式3份:

(一)备案报告。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拟建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采用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建设年限、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申请表》。

(三)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四)企业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五)依法先行取得的有关许可文件。

第四章 项目核准、备案程序

第十条 核准、备案申报通过书面或网上两种形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立全省工业企业技改项目核准、备案管理信息平台,将申请条件、办理程序、联系方式、投诉方法等向全社会公布。网上申请也要同时提供上述规定的书面材料。

第十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核准的项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初审意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核准或备案的项目,企业所在地设区市、扩权县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初审意见;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准或备案的项目,企业所在地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初审意见。

第十二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收到项目申请核准或备案报告后,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次告知企业,要求补齐、补正,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核准项目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预审。对核准项目材料齐全的,向企业出具《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核准受理通知书》。

第十三条 省、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根据以下条件对核准项目进行审查: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二)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以及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三)主要产品未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

(四)地区布局合理。

(五)不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不会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六)合理开发并能有效利用资源。

(七)生态环境、自然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第十四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根据以下条件对备案项目进行审查: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

(二)符合国家和省发展规划和投资政策。

(三)符合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五条 申请核准的项目,省、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对项目申请报告是否核准或上报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个工作日,并及时书面通知企业,说明延期理由。

项目核准机关在受理核准申请后,如认为有必要,应在4个工作日内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接受委托的咨询机构在项目核准机关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咨询机构在进行评估时,可要求企业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委托咨询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评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第十六条 办理备案的项目,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材料齐全后,一般项目2个工作日、重大项目3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备案或上报的决定,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除特别重大项目外,备案项目一般不进行委托评估。

第十七条 对同意核准或备案的项目,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向企业出具《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核准证》或《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证》及副本。对不同意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向企业出具《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不予核准通知书》或《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不予备案通知书》,并抄送同级相关部门和下级项目申报机关。

第十八条 对于可能会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省、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核准、备案审查时应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可以实行专家评议制度。

第十九条企业对项目核准、备案决定有异议的,可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五章 核准、备案效力

第二十条 《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核准证》和《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证》及副本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一印制,加盖项目核准专用章、备案专用章。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实行年审制度,年审周期为2年,主要审查企业是否按核准、备案内容进行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年审手续。未经过年审或年审未通过的项目,其核准、备案证书自动失效。

第二十一条 企业凭项目核准、备案证书副本,依法办理土地使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安全生产、设备进口和减免税确认等手续。

未经核准、备案的项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设、城市规划、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管、海关等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已核准、备案的项目,在核准、备案证书规定的建设期限内未开工建设的,企业应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项目核准、备案机关申请延期,原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应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已核准、备案的项目,在核准、备案证书规定的建设期限内未开工建设也未向原项目核准、备案机关申请延期的,原核准、备案证书自动失效。

第二十三条 已核准、备案的项目进行重大调整,企业应按程序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原核准、备案机关报告。原核准、备案机关应根据项目调整的具体情况,出具书面确认意见或要求其重新办理核准、备案手续。项目发生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为重大调整:

(一)投资主体发生变化。

(二)建设地点发生变化。

(三)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主要产品发生变化。

(四)环境影响发生较大变化。

(五)项目总投资变化幅度超过原核准数额10%及以上或原备案数额30%及以上,拟新征用土地面积变化幅度超过原核准、备案数额10%及以上。

(六)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需要变更的其他情况。

第六章 统计分析

第二十四条 已经核准、备案当年施工的技改项目,企业须依法按统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统计部门报送有关数据。报送数据须全面、准确、及时,不得迟报、瞒报和伪造数据。

第二十五条 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技改项目,企业须填报重大项目表,不得将小项目合并作为重大项目填报。

第二十六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技改投资统计工作,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协同同级统计部门对属地企业技改投资进行统计调查。

(二)协同统计部门对属地企业报表进行检查督促,核实企业报送的技改投资数据。

(三)对统计部门提供的技改投资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提供咨询服务,归档管理。第二十七条 统计部门要建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统计指标体系。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技改投资预警预测分析,定期通报各级技改投资情况。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严格程序,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要求,不得变相增加核准事项,不得拖延核准、备案时限。

第二十九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备案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企业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备案证书的,一经发现,项目核准、备案机关依法撤消对该项目的核准、备案证书,并出具《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撤销核准通知书》或《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撤销备案通知书》。项目核准、备案机关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有关部门及时撤销相应许可手续。

第三十一条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加强对技改项目的监管。对未经核准、备案而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以及未按项目核准、备案文件要求进行建设的项目,一经发现,报经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第三十二条 咨询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在评估过程中违反职业道德、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备案表.doc

2、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不予备案通书.doc

3、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不予核准通书.doc

4、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撤销备案通书.doc

5、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撤销核准通书.doc

6、河北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核准受理通书.doc

第四篇:河北省农用机井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农用机井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农用机井(以下简称机井)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项重要农田灌溉和人 畜饮水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各级水 利部门和井灌区社队一定要管好、用好机井,减少损坏,延长使用年限,降低成本,充分发挥效益。

第二条 地下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资源,在地面水源不足的我国北方地区更为 宝贵。各级水利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 理开发,有采有补,保护资源,防止污染。

第三条 机井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管理组织;制定规章制度;培训技术队 伍;建立技术档案;搞好机井、设备和田间工程的养护维修;实行科学用水;进行 经济核算,促进农业增产。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北方地区机井较多的省、专、县水利部门要建立和健全机井管理机构。人民公社水利站(井灌为主的公社也可叫机井管理站)要统一负责全社机井管理工 作。尚无公社水利站的,也要有专人负责机井管理。大队、生产队要成立机井管理 小组,有一名队干部主管。

第五条 目前北方地区机井管理主要有大队统管、大队和生产队分管、生产队 管理三种形式。有的地方还有公社统管和公社、大队两级管理形式。大队统管由大 队统一规划和建配,统一调配水量,统一维修机具和培训司机手,有利于发挥灌溉 效益和提高机泵设备的完好率,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广。采用以生产队打机井 和配套的,以生产队为单位管理,固定专人,统一配水。大队必须加强对生产队的 领导,在制订规章制度,培训司机手等方面给予积极组织和协助,促使其管好用好。

机井都要固定专人,实行管理责任制。不论实行那种形式,都要有利于保护国 家和集体财产,有利于充分发挥机井效益,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准平毁机井和变卖设备。

第六条 每眼机井要选定一至二名热爱集体、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 员作为司机手。司机手必须通过县、公社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达到标准 的发给合格证。人员要相对稳定,未经公社或大队批准,不得随意更换。

第三章 机务管理

第七条 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机井操作、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落实措 施,定期检查。司机手的任务是:1、按操作规程开机,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发 生;2、管护机井、井房、渠道、地下管道、井边池、燃料,维修保养机电设备,做到机房洁净,机具水、油、电、气四不漏;3、按时填好开车记录,包括开停机 时间、耗油电数量,机井水位抽降深度、抽水量和浇地亩数;4、坚守岗位,并和 浇地员搞好协作。

第八条 建立定期维修制度。由大队或生产队机井管理小组,每年定期对每眼 机井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深井设备在停灌期间,要定期运 转以防锈蚀和淤井。

第九条 要定期培训司机手和技术力量。县、社主管部门每年要进行培训,不 断提高司机手的技术业务水平。要积极鼓励技术革新和试验研究,对于提高效率、减少消耗、节约用水、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技术革新成果,要积极进行推广。

第四章 工程管理

第十条 建立机井技术档案。新打的机井,必须由县或公社管理机井的单位,组织承建单位(打井队)和受益单位(大队或生产队)进行验收,质量达到标准的 填写机井技术档案,一式三份,分别存县、公社、大队(或生产队),以备查考。现 有机井无技术档案的要补填。

>第十一条 成井要根据抽水试验按其出水量和合理降深选配适宜的机泵。同时 要建成井房、井盖、井台、井池、渠道,做到配套齐全合理。有条件的地方,要设 置量水设备,测定灌溉水量。

第十二条 田间工程配套和平整土地,是充分发挥井灌效益的关键,要逐步搞 好。推广先进灌溉技术,实行畦灌、沟灌,节约用水,灌溉渠道、排水工程、田间 交通道路和低压线路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由受益单位承担维护。

第十三条 在井灌区,渠道衬砌和铺设地下管道,是节水、省地、扩大效益、降低浇地成本的有效措施。在推广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证质量。

第十四条 县水利部门,每年要组织社队对机井进行一次检查,对可修的病井、坏井和淤井,要组织力量及时进行修治。县、社打井队要积极承担修井业务,提高 机井完好率。

第十五条 建立机井报废鉴定和审批制度。确实损坏严重或已干涸无法修复使 用的机井,必须经县水利部门鉴定,由地区审批后报省备案,才可列为报废。

第十六条 老井灌区必须要有计划的调整机井布局,改革机泵,挖掘潜力,充 分发挥现有机井效益。需要增打新井的要经过县水利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宣传和教育群众爱护机井、井房、设备、渠道等水利工程。对偷盗 或破坏者,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教育或罚款,情节严重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五章 用水管理

第十八条 大队或生产队机井管理小组,要根据各种作物、不同季节的需水要 求,制定科学用水计划,合理调配水量,做到适时适量灌溉,促进农业生产。

第十九条 各生产队要以机井为单位,司机手或井长为主选派责任心强和有经 验的社员组成浇地组,负责改畦浇地,提高灌溉效率和质量,合理轮灌,扩大灌溉 效益。

第二十条 加强科学灌溉试验研究,积极推广高产、省水、节能、低成本经验。有条件的县、社结合本地区自然特点,进行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等试验研究。

第二十一条 县、社、队要进行地下水观测,掌握动态规律和水质变化,为合 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在地下水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持续下降 而又不能恢复和已出现漏斗地地区,必须控制开采,并要积极利用地面水进行回灌。

第二十二条 要认真进行机井实际抽水量资料的积累工作,司机手认真填写好 开车记录是获得这项资料的基础。县水利部门必须及时督促和给予指导,要求每年 初报送上一年全县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资料,并汇总报专、省水利部门。

第六章 经济管理

第二十三条 机井必须采用经济手段来进行管理。做到作业有指标,消耗有定 额,成本有核算,奖罚分明,对司机手和浇地员都实行“五定一奖”责任制。对司 机手的“五定一奖”为:定人员、定机具、定任务(包括质量)、定消耗(油、电费 和维修费)、定报酬。结余奖励、超支受罚。对浇地员“五定一奖”为:定任务、定 时间、定劳力、定工分、定质量。一般对司机手与浇地员一起定浇地任务和报酬,有利于双方配合。

第二十四条 机井由大队(公社)统管的,必须向受益生产队合理收费。以生 产队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也要按期进行成本核算。浇地成本应包括:1、抽水耗油、电费用;2、机械修理和工程维修费;3、管理费;4、折旧费。按照供水时间或 用水量比例分摊。按用水量计费的办法可以促使节约用水,应该积极推广。

第二十五条 积极开展评比、竞赛,对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指标、提高设 备完好率、节约油电、安全生产、修井和机泵技术革新等方面有显著成绩,或有创 造发明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贡献大小,分别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

第二十六条 在不影响作物灌溉情况下,要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开展多种经 营,广开门路,以付养井,增加收入,降低浇地成本。

第七章 机井管理考核标准

第二十七条 机井管理考核和评比标准主要有五条,1、配套机井完好率(百 分比);2、单井出水量控制亩数(亩/立米/小时),即单井每小时出一立米水能 浇几亩地;3、灌水定额(立米/亩/次);4、浇地成本(元/亩/次,元/亩/ 年);5、产量(斤/亩)。由县、社每年按照五条标准进行考核、评比。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办法制订管理细则。

齐齐哈尔市农村机井管理办法

颁布时间:1992-12-18发文单位: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机井管理,充分发挥机井效益,根据《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市辖区内的全民、集体所有制的农田、林业、草原灌溉井以及农村人畜饮水井、防病改水井,均按本办法管理。

国营农、林、牧、渔、苇场的机井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机井的管理工作。

乡(镇)、村机井管理实行责任制。乡(镇)水利站负责本乡(镇)机井的管理工作;村机井管理小组,负责本村机井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机井建设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开采浅层水为主,做到浅、中、深合理开采。

第五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审定全市的机井建设规划;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市的机井建设规划,审批本辖区内的机井建设计划。

第六条 承担机井施工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机井竣工后,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检查验收。

第七条 农村人畜饮水井和防病改水井必须配建井房,其他机井亦应配建井房或井盖等防护设施。

第八条 乡(镇)水利站、村机井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机井进行检查,并及时修复有故障的机井。

第九条 乡(镇)水利站应每年对机井进行一次普查登记,建立机井档案,并上报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存档;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普查情况汇总后,上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破坏机井及附属设施。

因工程建设确需拆除或废弃的机井,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单位按单井造价对井权单位予以补偿。

第十一条 机井报废,由井权单位所在乡(镇)的水利站提出报废申请,经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鉴定同意后,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报废机井。

第十二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根据农作物的分布情况编制灌溉计划,合理分配地下水资源。

第十三条 村机井管理小组每年应根据农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要求,制定科学用水计划,调剂用水量。

第十四条 机井供水实行有偿使用,水费由井权单位收取。水费标准根据实际支出及机井日常管理费用确定。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擅自拆除、破坏机井及附属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应赔偿井权单位的损失,并根据情节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处以警告或罚款。

工程损失五百元以下的,可处以一百元以下(含本数)罚款;损失五百元至一千元的,可处以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含本数)罚款;损失一千元以上的,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含本数)罚款。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罚款全部上缴同级财政。

第十八条 农村个人建机井,按本办法的规定审批;其日常管理和使用,由井权人负责。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齐齐哈尔市水利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八日起施行。

------------------

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

2006/07/28 14:16 稿件来源:

【法规分类号】A322022198101

【标题】农用机井管理暂行办法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1981.05.30

【实施日期】1981.05.30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农牧渔业

【文号】冀政(1981)107号

【题注】

【正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农用机井(以下简称机井)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项重要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各级水利部门和井灌区社队一定要管好、用好机井,减少损坏,延长使用年限,降低成本,充分发挥效益。

第二条 地下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资源,在地面水源不足的我国北方地区更为宝贵。各级水利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开发,有采有补,保护资源,防止污染。

第三条 机井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管理组织;制定规章制度;培训技术队伍;建立技术档案;搞好机井、设备和田间工程的养护维修;实行科学用水;进行经济核算,促进农业增产。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北方地区机井较多的省、专、县水利部门要建立和健全机井管理机构。人民公社水利站(井灌为主的公社也可叫机井管理站)要统一负责全社机井管理工作。尚无公社水利站的,也要有专人负责机井管理。大队、生产队要成立机井管理小组,有一名队干部主管。

第五条 目前北方地区机井管理主要有大队统管、大队和生产队分管、生产队管理三种形式。有的地方还有公社统管和公社、大队两级管理形式。大队统管由大队统一规划和建配,统一调配水量,统一维修机具和培训司机手,有利于发挥灌溉效益和提高机泵设备的完好率,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广。采用以生产队打机井和配套的,以生产队为单位管理,固定专人,统一配水。大队必须加强对生产队的领导,在制订规章制度,培训司机手等方面给予积极组织和协助,促使其管好用好。

机井都要固定专人,实行管理责任制。不论实行那种形式,都要有利于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有利于充分发挥机井效益,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准平毁机井和变卖设备。

第六条 每眼机井要选定一至二名热爱集体、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作为司机手。司机手必须通过县、公社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达到标准的发给合格证。人员要相对稳定,未经公社或大队批准,不得随意更换。

第三章 机务管理

第七条 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机井操作、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落实措施,定期检查。司机手的任务是:1、按操作规程开机,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2、管护机井、井房、渠道、地下管道、井边池、燃料,维修保养机电设备,做到机房洁净,机具水、油、电、气四不漏;3、按时填好开车记录,包括开停机时间、耗油电数量,机井水位抽降深度、抽水量和浇地亩数;4、坚守岗位,并和浇地员搞好协作。

第八条 建立定期维修制度。由大队或生产队机井管理小组,每年定期对每眼机井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深井设备在停灌期间,要定期运转以防锈蚀和井淤。

第九条 要定期培训司机手和技术力量。县、社主管部门每年要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司机手的技术业务水平。要积极鼓励技术革新和试验研究,对于提高效率、减少消耗、节约用水、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技术革新成果,要积极进行推广。

第四章 工程管理

第十条 建立机井技术档案。新打的机井,必须由县或公社管理机井的单位,组织承建单位(打井队)和受益单位(大队或生产队)进行验收,质量达到标准的填写机井技术档案,一式三份,分别存县、公社、大队(或生产队),以备查考。现有机井无技术档案的要补填。

第十一条 成井要根据抽水试验按其出水量和合理降深选配适宜的机泵。同时要建成井房、井盖、井台、井池、渠道,做到配套齐全合理。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置量水设备,测定灌溉水量。

第十二条 田间工程配套和平整土地,是充分发挥井灌效益的关键,要逐步搞好。推广先进灌溉技术,实行畦灌、沟灌,节约用水,灌溉渠道、排水工程、田间交通道路和低压线路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由受益单位承担维护。

第十三条 在井灌区,渠道衬砌和铺设地下管道,是节水、省地、扩大效益、降低浇地成本的有效措施。在推广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证质量。

第十四条 县水利部门,每年要组织社队对机井进行一次检查,对可修的病井、坏井和淤井,要组织力量及时进行修治。县、社打井队要积极承担修井业务,提高机井完好率。

第十五条 建立机井报废鉴定和审批制度。确实损坏严重或已干涸无法修复使用的机井,必须经县水利部门鉴定,由地区审批后报省备案,才可列为报废。

第十六条 老井灌区必须要有计划的调整机井布局,改革机泵,挖掘潜力,充分发挥现有机井效益。需要增打新井的要经过县水利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宣传和教育群众爱护机井、井房、设备、渠道等水利工程。对偷盗或破坏者,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教育或罚款,情节严重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五章 用水管理

第十八条 大队或生产队机井管理小组,要根据各种作物、不同季节的需水要求,制定科学用水计划,合理调配水量,做到适时适量灌溉,促进农业生产。

第十九条 各生产队要以机井为单位,司机手或井长为主选派责任心强和有经验的社员组成浇地组,负责改畦浇地,提高灌溉效率和质量,合理轮灌,扩大灌溉效益。

第二十条 加强科学灌溉试验研究,积极推广高产、省水、节能、低成本经验。有条件的县、社结合本地区自然特点,进行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等试验研究。

第二十一条 县、社、队要进行地下水观测,掌握动态规律和水质变化,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在地下水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持续下降而又不能恢复和已出现漏斗地地区,必须控制开采,并要积极利用地面水进行回灌。

第二十二条 要认真进行机井实际抽水量资料的积累工作,司机手认真填写好开车记录是获得这项资料的基础。县水利部门必须及时督促和给予指导,要求每年初报送上一年全县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资料,并汇总报专、省水利部门。

第六章 经济管理

第二十三条 机井必须采用经济手段来进行管理。做到作业有指标,消耗有定额,成本有核算,奖罚分明,对司机手和浇地员都实行“五定一奖”责任制。对司机手的“五定一奖”为:定人员、定机具、定任务(包括质量)、定消耗(油、电费和维修费)、定报酬。结余奖励、超支受罚。对浇地员“五定一奖”为:定任务、定时间、定劳力、定工分、定质量。一般对司机手与浇地员一起定浇地任务和报酬,有利于双方配合。

第二十四条 机井由大队(公社)统管的,必须向受益生产队合理收费。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也要按期进行成本核算。浇地成本应包括:1、抽水耗油、电费用;2、机械修理和工程维修费;3、管理费;4、折旧费。按照供水时间或用水量比例分摊。按用水量计费的办法可以促使节约用水,应该积极推广。

第二十五条 积极开展评比、竞赛,对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指标、提高设备完好率、节约油电、安全生产、修井和机泵技术革新等方面有显著成绩,或有创造发明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贡献大小,分别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

第二十六条 在不影响作物灌溉情况下,要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开展多种经营,广开门路,以付养井,增加收入,降低浇地成本。

第七章 机井管理考核标准

第二十七条 机井管理考核和评比标准主要有五条,1、配套机井完好率(百分比);2、单井出水量控制亩数(亩/立米/小时),即单井每小时出一立米水能浇几亩地;3、灌水定额(立米/亩/次);4、浇地成本(元/亩/次,元/亩/年);5、产量(斤/亩)。由县、社每年按照五条标准进行考核、评比。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办法制订管理细则。

海淀区机井管理试行办法 2007-11-22

------------------

各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驻区单位:

现将《海淀区机井管理实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1993年4月5日

海淀区机井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和《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海淀区水利局是海淀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分区、规划、评价和机井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井管理的范围、内容:除海淀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淀街道办事处)以外地域机井的管理,凿井计划的申报、审核、凿井许可证的签发及成井后的验收,由海淀区水利局负责。

海淀街道办事处范围内,机井的管理,凿井计划的审核,凿井许可证的签发及成井后的验收,由区节水部门负责,并在区水资源办备案;新成井的资料,节水部门应送区水资源办备案。

第四条:对新打井的管理规定:

(一)农村打井(灌溉及农村的人畜、乡工副业用井)原则上应以更新井为主。确需新打井的单位,要严格遵守新建井(包括更新井)的审批制度,再上年第四季度前提交书面报告,报乡水管站。由乡水管站根据所处地域水文地质情况和实地堪察,确认需要新打井,井距符合最小限制要求后,报区水利局。进行实地复查,签发凿井许可证(各乡凿井允许间距见附件1)

(二)工业及其它机井。工矿、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确需新打井,应先报乡水管站,经乡水管站同意并签署意见后,报区水利局审核,签发凿井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第五条:新打井、更新井必须履行先设计(设计要求见附件2)后填写凿井申请书,由区水利局签发凿井许可证的规定。凿井施工结束后,需经三方(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使用单位负责人,区水利局机井主管人员)验收合格,签发凿井验收单后,机组人员方可撤出施工现场。验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农用机井技术规范”。

第六条:对凿井队的管理规定:

(一)持区、县级以上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由区水利局办理凿井手续。

(二)凿井队的技术结构,须经区水利局进行资质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承担凿井施工任务。

(三)本区凿井队或机井使用单位本系统的凿井队再办理凿井手续时,农用井需交200元的机井管理与技术服务费。工业用井需交400元的机井管理与技术服务费。

(四)外区、县凿井队施工前需到海淀区水利局登记。在办理凿井手续时,交1000元的机井管理与技术服务费。为了确保机井质量和资料的完整,在进行资质审查时,交3000元的质量保证抵押金,成井验收合格后,如数退还。

(五)凿井队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填写北京市水利局统一颁发的深孔井资料卡片,施工结束时及时交区水利局。否则不予验收。

(六)“管理与技术服务费”作为专项经费,用于全区的机井管理及有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开支。

第七条:各乡水管站要结合本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机井管理办法,建全技术档案制度(包括图、表、资料卡片),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第八条:各乡必须有专人负责全乡机井的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大队、生产队和专业组必须有经过业务培训的机井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机井管理工作。

第九条:各乡农用机井在每年冬灌后要对机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维修保养工作,并加强冬季机泵的保护工作;每年春灌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用水期间机泵的正常运行,杜绝人为机械事故。机井的看管人员必须经过机械维修培训,具备处理一般性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凿机井的具体处罚颁发,按北京市人民政府1992年第12号令执行。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凿机井的,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二)开凿的机井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一条:对各乡机井应分期进行测改工作,对出水量差的机井,查明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高单井出水量。

第十二条:本试行办法由海淀区水利局负责执行和解释。

第十三条:本试行办法自1993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1:

各乡新建井间距要求

1、玉渊潭、四季青乡,新建井间距250-300米。

2、海淀、东升、东北旺乡,新建井间距300-350米。

3、北安河、上庄乡,新建井间距350-400米。

4、苏家坨、温泉、永丰、聂各庄乡,新建井间距450-500米。

附件2:

机井设计要求

一、位置(附机井井位图,标出与最近机井的位置)

二、用途(人畜用水设计:供水范围,用水量;灌溉用水设计:供水面积,供水量;工业用水设计:供水项目,供水量)

三、凿井设计出水量,立米/小时,立米/年。

四、设计开孔孔径、终孔孔径。

五、静水位。

六、岩石井附设计剖面及地层岩石性简述。

七、表层水封闭深度。

八、施工技术要求

1、孔径变化要求

2、孔斜要求及测斜要求

3、成井出水含沙量要求

4、钻孔换层要取样,钻孔记录及班报表要清晰。

5、抽水试验要求、出水量降深情况,动、静水位。

九、配套机泵型号规格。

第五篇:河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工作,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保障受教育者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3207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冀政[2011]1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境内所有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批准的公办和民办全日制、寄宿制、半日制幼儿园及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幼儿班(以下简称“幼儿园”)。

公办幼儿园仅指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举办的幼儿园。

第三条(收费项目)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幼儿园可向入园幼儿收取保育教育费(以下简称“保教费”)和代办服务性收费,对寄宿的幼儿可以收取住宿费。

第四条(收费项目管理)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住宿费收入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费、住宿费收入纳入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

第二章 公办幼儿园收费

第五条(定价原则)公办幼儿园保教费应体现公益性和普惠性,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统筹考虑政府投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分城乡、分等级制定。同一市、县(市、区)相同等级的幼儿园收费标准统一。

公办幼儿园住宿费按照实际成本确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六条(收费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制定或调整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由省教育厅提出意见,经省物价局、财政厅审核后,三部门共同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制定或调整公办幼儿园住宿费标准,分别由省、市、县(市、区)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价格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

第七条(公办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实行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分担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投入,逐步提高政府投入占生均保育教育成本的比重,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职教师、保育员、后勤人员等教职工的工资、津贴、奖金及福利、社会保障支出;

(二)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

(三)幼儿活动、学习及生活必需用品费用;

(四)其他正常办园费用支出。

不包括灾害、事故、校办产业支出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

第八条(调整收费标准需提交的材料)制定或调整保教费标准意见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制定或调整收费标准的具体项目;

(二)现行收费标准和申请制定的收费标准或拟调整收费标准的幅度,以及收费额和调整后的收费增减额;

(三)申请制定或调整收费标准的依据和理由;

(四)申请制定或调整收费标准对幼儿家长负担及幼儿园收支的影响;

(五)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上述材料应当真实有效。

第三章 民办幼儿园收费

第九条(定价形式)民办幼儿园保教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十条(定价原则)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根据办学成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质量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享受政府财政补助(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和税收、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安排专项奖补资金、优惠划拨土地等)的民办幼儿园,保教费应体现公益性和普惠性。

第十一条(收费标准的制定与调整)民办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标准,由幼儿园根据办学办学成本和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其批准成立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

第十二条(民办幼儿园成本补偿机制)民办幼儿园实行保育教育成本补偿机制,保育教育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职教师、保育员、后勤人员等教职工的工资、津贴、奖金及福利、社会保障支出;

(二)固定资产折旧;

(三)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

(四)幼儿活动及学习、生活用品费用;

(五)其他正常办园费用支出。

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幼儿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相关规定确定合理回报比例,并取得合理回报。

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经营性费用支出等非正常办园费用支出。第十三条(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程序)民办幼儿园应在每年7月底前完成收费备案。收费备案必须提供以下材料:

(一)幼儿园有关情况,包括幼儿园名称、地址、法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办学许可证、民政部门批准的民办非企业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批准的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二)办园成本测算报告或代办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

(三)幼儿园教职员工人数、核定与在园幼儿人数;

(四)近3年(不足3年按实际办园年数)的收入与支出情况;

(五)财务决算报表,包括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支出情况、保育和教育设备购置情况、工资总额及福利费用支出等主要指标;

(六)市、县(区)教育、物价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以上材料应当真实有效。

民办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和代办服务性收费标准备案后1年内不得变动。

第四章 代办服务性收费管理

第十四条(代办服务性收费含义)代办服务性收费是指幼儿园为保证幼儿保育教育正常开展,由幼儿园或其他单位提供的必备服务,并由幼儿园收取或代收代付的相关费用。

第十五条(收费原则)幼儿园代办服务性收费应遵循“家长自愿,不得营利、据实收取,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不得与保教费、住宿费一并统一收取。

第十六条(项目和标准)代办服务性收费项目包括:对自愿在幼儿园用餐、住宿的幼儿可收取伙食费、被褥餐具费;对享受幼儿园校车接送服务的幼儿可收取校车费。代 2

办服务性收费标准由幼儿园提出意见,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

幼儿园不得收取教科书费和作业本费(书本费)。

第五章 收费管理规定

第十七条(收费管理规定1)各级各类幼儿园除收取保教费、住宿费和代办服务性收费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幼儿园不得在保教费外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和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幼儿家长另行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幼儿家长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园(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费用。

第十八条(收费管理规定2)保教费、住宿费、伙食费、校车费按月收取,不得跨月预收。被褥餐具费在幼儿入园时一次性收取,幼儿园不得强制幼儿家长重复购买。

各级各类幼儿每月在园天数按法定工作日计算,实际在园天数为零,不得收取保育教育费和住宿费;实际在园天数累计不足当月法定工作日一半的,保教费、住宿费按半月收;达到或超过当月法定工作日一半的,保教费、住宿费按一个月收。伙食费、校车费按工作日计算,多收的费用可结转下月继续使用,学期末按实结算,多退少补。

第十九条(资助与减免)各级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建立贫困家庭幼儿入园保障机制,确保贫困家庭幼儿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各公办幼儿园应对在园贫困家庭幼儿、孤儿和残疾幼儿应酌情减免收取保教费,保障幼儿接受正常的保育教育服务。鼓励民办幼儿园对上述幼儿减免收费。

第二十一条(收费公示)幼儿园收费实行公示制度。各级各类幼儿园应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形式,公示本园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主体、收费对象、投诉电话等与收费相关的信息,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幼儿园招生简章应写明幼儿园性质、办园条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内容。第二十条(收费许可证管理)公办幼儿园收取保教费、住宿费,应到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按规定进行收费许可证年审,并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财政部或省级财政部门印(监)制的财政票据。民办幼儿园收取保教费、住宿费,要按规定使用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税务发票。

第二十一条(收费收入管理)公办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及时全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部门按核准的部门预算核拨;幼儿园取得的合法收费收入应主要用于幼儿保育、教育活动和改善办园条件,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二十二条(捐资助教)社会团体、个人自愿对幼儿园的捐资助学费,按照国家《公益事业捐赠法》和有关社会捐助教育经费的财务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监督检查)各级价格、教育、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督促幼儿园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自觉执行国家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收费政策。对违反国家教育收费法律、法规、政策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严肃查处。

幼儿园接受价格、教育、财政部门的收费监督检查时,要如实提供监督检查所必需的账簿、财务报告、会计核算等资料。

第二十四条(解释部门)本办法由河北省物价局会同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执行时间)本办法自2012年9月1日起执行。

下载河北省省级水利建设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8月26日河北省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省级水利建设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8月26日河北省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聘用制的规......

    河北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规范民办学校收费行为,保障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河北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规范民办学校收费行为,保障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河北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冀价行费[2005]44号) 第一条 为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规范民办学校收费行为,保障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

    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设立和运作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

    厦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厦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等相关规定,......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暂行办法 2013-06-05 | 阅:1 转:26 | 分享 修改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 2008-10-20 15:40:13 | [] 河北省农......

    河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河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幼儿园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保障受教育者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