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

时间:2019-05-14 08:3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

第一篇: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

【标题】 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办法》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办法》的通知

【内容分类】 保险

【文号】 新兵发(1998)39号

【颁布部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颁布日期】 1998年03月13日

【生效日期】 1998年03月13日

【正文】

通知

各师(局)、院(校),二二一团、二二二团,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办法》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办法》已经兵团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为确保兵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贯彻实施,现对有关问题进一步强调如下:

一、全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和建立兵团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保障兵团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符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精神和兵团的实际,关系兵团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兵团的整体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养老保险费收缴实行各级行政一把手负责制。

二、兵团级统筹和统一养老保险制度须强调和明确以下问题:

1、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保险,严禁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财务、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

2、兵团各级社会保险机构要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尽快将目前由企业发放养老保险改为社会化发放,积极创造条件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由企业转向社会,减轻企业社会事务负担。并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改进和完善服务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3、全兵团统筹前各师(局)、各单位欠发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在全兵团统筹后不纳入统筹,仍由各师(局)、各单位和企业严格按照兵团党委和兵团的原要求进行清欠。

4、至今尚未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的师(局),要立即按本通知的要求加速开展工作,并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5、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到垦区私营企业职工,垦区个体经济组织帮工,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及其它类型企业职工。

6、各师(局)要指导经济效益好,具备条件的企业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同时提倡职工参加商业保险。

7、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从1998年1月起提高到4%,以后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

8、从1996年1月1日起,兵团社会保险机构统一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的11%,为职工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9、各师(局)要保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基金收缴率均各达到90%以上,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列入各级财务预算,对达不到90%或财务弥补后仍未达到90%的,兵团将追究师(局)行政一把手的责任。

10、企业必须按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按规定按时足额缴费,企业应参加而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劳动行政部门地同当地工商部门应责令其参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会同银行按规定的统筹提取比例强行划拨。企业无故拖欠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劳动行政部门应依法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除责令其补交所欠金额外,还要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同时,该企业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其法定代表人不得评为先进工作者,上级劳动部门不得审批兑现其年薪(经营收入)等对情节严重者,劳动行政部门可提请师(局)(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罢免其职务。

三、要加强全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和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兵团劳动局要会同体改、财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切实给予支持和配合,确保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名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办法

【题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发挥社会保险的调剂职能,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安定,结合兵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

第三条 兵团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以收定支,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筹集。

第四条 兵团级统筹实行“统一制度,逐步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级调剂使用基金”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章 统筹范围

第五条 兵团所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必须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第六条 参加兵团级统筹的人员包括:

一、列入统筹的企业原在职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含农牧团场使用的劳务工)。

二、列入统筹范围的离退休人员。

第三章 统筹项目

第七条 兵团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项目:

一、保证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

二、1998年1月至6月,以1996年兵团统计局公布的企业工资总额和离退休费为基数,按兵团规定的比例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并统一缴拨离退休基本生活费。(见缴拨附表)

兵团级统筹支付离退休基本生活费后与师(局)应支付的离退休费统筹项目的缺口部分,确定为兵团统筹后的“师(局)统筹项目”,由师(局)级实行统筹。

1998年7月1日后,兵团再确定具体的兵团级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并以1997年工资总额与离退休费为基数调整“缴拨额”。统筹项目与缴拨额经兵团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未列入兵团、师(局)两级统筹的项目由企业支付给离退休职工本人。

今后新增加的统筹项目,由兵团统一下文确定。

第四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八条 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由兵团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师(局)由师(局)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领导本师(局)的养老保险工作;农牧团场和大型企业设立社会保险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养老保险工作。

第九条 兵团、师(局)两级劳动局(处)同时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分局)(处)牌子,劳动局(处)领导兼做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分局)(处)领导职务。兵团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对师(局)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分局(处)领导的任免实行协管制度。即师(局)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分局(处)主要领导需征求兵团劳动局、兵团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意见后,由所在师(局)党委进行任免。师(局)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分局(处)在团场和大型企业派驻社会保险机构,实行三级管理体制。

第十条 兵团各级社会保险机构的现有编制由兵团劳动行政部门和兵团社会保险机构会同兵团编委重新核定。所需经费由兵团财务部门统一核拨给兵团社会保险机构,兵团社会保险机构逐级分拨。

第十一条 各级社会保险机构的职责

一、分级负责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以及离退休费用的发放;

二、依法建立健全养老保险财务、审计、统计制度(具体办法另文下达),并负责缴费登记和档案的记载及其它有关工作;

三、定期编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统计报表。年终预算、决算报表必须经同级财务(政)部门审核后,报上级劳动、财务部门和社会保险机构批准;

四、测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数据,向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提出调整意见;

五、稽核统筹单位的有关帐目及报表。

第十二条 兵团、师(局)成立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企业代表、职工代表、离退休职工代表等部门和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险监督机构,监督基金的运营,以保证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第五章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 兵团级统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兵团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师(局)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数,按20%提取。今后每年七月一日调整基数时,由兵团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会同统计、财务部门提出,报兵团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师(局)提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比例超过工资总额20%的,须报兵团劳动局、财务局审批。

第十四条 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实全额记帐、统一缴拨。

第十五条 当年如遇国家调整离退休职工待遇的新增费用,参加统筹的企业,由师局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分局(处)支付。

当年新增离退休人员,其新增费用由师局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分局(处)和企业按一定比例支付,次年列入统筹范围。

第十六条 兵团级统筹后,师(局)按兵团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企业工资总额的1%上解兵团,作为特殊情况时应急之用。

企业和个人历年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须及时补交。

第十七条 兵团统筹后,兵团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在每季初向师(局)征集、拨付基金,师(局)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分局(处)及时向单位全额征集基金,保证向单位全额拨付离退休费,并实现社会化发放;团场或大型企业社会保险机构必须保证基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师(局)在缴款期间无力缴款,应向兵团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提出缓缴申请,批准后可以缓缴,缓缴期间加收利息。

第十八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保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职工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所需支付的费用外,全部存入财务(政)专户购买国家债券,财务(政)部门对转入其专户的养老保险基金,应切实担负起保值增值的责任,并保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需资金的及时拨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挪用养老保险基金。凡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的,无论金额大小,一律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如需动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历年结余,应报兵团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批准。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条 师(局)或单位逾期不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由兵团或师(局)社会保险机构通知银行扣缴,并按日加收工资总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二十一条 对冒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或少交基金的弄虚作假行为,均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社会保险机构违反规定拖欠支付离退休费的,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师(局)要严格按国家规定办理职工离退休手续。

各师(局)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离退休职工增减花名册。(花名册另发)

第二十四条 实行“社会保险证”制度(社会保险证另发),凡列入兵团级统筹的单位,均应到社会保险机构领取“社会保险证”,凭证办理有关劳动业务。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兵团劳动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实行。

【名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办法

【题注】 全文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

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

(一)企业缴费:企业应以上年度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为基数(以下简称企业缴费基数),按兵团和师(局)确定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各师(局)测定的缴费比例超过20%(不含个人缴费)的,或实行“双提法”和“双基数”的师(局),其换算成“单提法”的比例超过20%的,均需报兵团劳动局、财务局审批。

(二)个人缴费

职工应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以下简称个人缴费基数),1998年按4%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直到8%为止。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以本人实际工资为基数计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最高不得超过本师(局)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不得少于本师(局)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的60%。

已离退休人员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鉴于兵团目前实行多种工资形式,对职工缴费基数做如下规定:

1、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物资等企业和农牧企业的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以工资总额为个人缴费基数。

2、凡实行各类承包的农牧企业职工以“承包实际工资性收入”为个人缴费基数。

3、实行“两费自理”的职工参照定员定额,以当年计划的“单位产量工资含量”为基础,结合上年实际工资性收入,由企业、工会、个人三方共同协商确定的基数为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并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4、企业缴费基数逐步过渡为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工资总额按国家统计局〔1990〕1号文的统计口径为准。

以上个人缴费基数均不含职工庭院经济收入。

垦区内部个体工商户本人、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非工薪收入者以本师(局)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100—300%为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缴费方法

企业和职工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开户银行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填写的缴款书按月代为扣缴,转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企业必须在发放工资后三日内缴纳,逾期不交,应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

实行“两费自理”等其它承包形式的农牧企业,原则上按月(或季)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终分配时一次结算。

实行“两费自理”等其它各类承包形式的职工或其它外来承包土地的人员必须为其雇佣的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

农牧团场丰年,应按照“以丰补歉”的原则,提前缴纳次年的养老保险费。

农牧团场职工承包后亏损严重,由团场代缴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承包盈利后偿还。

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在办理劳动年检和工商年检时,应持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年度缴讫证明,否则,劳动行政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劳动年检和工商年检,并依照有关法规作出相应的处理。

(四)国家政策支持

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实行定额税的个体经济组织,其基本养老保险费税前列支问题,由税务机关在调整定额时予以考虑。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计征所得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生困难时,由同级财务(政)予以支持。

二、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一)个人帐户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个人帐户,按时记入: 1、职工个人缴纳的全部基本养老保险费;

2、从企业缴费中按个人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划转记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上述1、2两项合计为11%,随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从企业划转记入的比例相应降低。

垦区个体工商户本人及其它非工薪收入者的个人帐户,按其本人缴费基数的11%记入。

3、按规定应记入的利息。

(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存储额的记帐利率按自治区统一发布的为准。

(三)个人帐户管理

1、个人帐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填写并管理,每年结算一次,通知职工本人。个人帐户储存额只能用于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后按月支付的养老金或死亡后应从个人帐户中一次性支付的费用,不能提前支取或挪作他用。

2、职工跨统筹师(局)或地区、跨省转换工作单位,流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将职工个人帐户中1996年到1997年的个人缴费和1998年1月1日以后的个人帐户储存额本息全部随同转移,流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流入职工个人帐户的承接工作。

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含农牧团场使用的劳务工)在转移养老金时,必须出具对方单位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关证明,否则不予转移。

职工因各种原因中断工作,其个人帐户予以保留。以后重新工作并继续缴费的,个人帐户储存额累计计算。职工中断工作期间,个人帐户储存额不间断计算。

3、职工在职期间死亡或退休后死亡,其个人帐户储存余额中属个人缴费部分的本息,发给职工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属企业划转记入部分的本息,进入社会统筹养老基金。

三、社会统筹养老金使用范围:

(一)本办法实施前已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二)本办法实施后离退休人员的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三)离退休人员个人帐户储存额按规定标准支付完毕后需继续支付的养老金;

(四)职工在职期间死亡或退休后死亡的丧葬补助费及供养直系亲属抚恤救济金;

(五)按本办法计算,养老金标准低于国家规定的养老金最低保证数所需的补差;

四、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根据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不同,基本养老金实行不同的计发办法。

(一)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本人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5年及以上的,可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

1、基础性养老金=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区职工月平均工资×20%;

2、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

(二)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本人可视同缴费年限(指1995年底以前按国家规定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凡国家规定缴费而未缴费者,应予补缴)与1996年1月1日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之和满15年及以上者,可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1、基础性养老金=本人退休上年度自治区职工月平均工资×20%;

2、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120。

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到达退休年龄前5年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4%×本人1995年底视同缴费年限。

4、过渡性调节金=本人到达退休年龄前5年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n/35)×R。

n代表本人可视同缴费年限。R代表过渡性调节金计发系数,其中1996年为21%,以后每年递减1个百分点。

1993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已按老办法(新劳险字〔1995〕291号文)(标准工资核定在1992年底,另加35元,1993年1月1日以后实际缴费基数增长超过35元,超过部分可按40%核增)计发养老金的,原则上可维持不变,但按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低于本办法的,也改按本办法计发养老金。对企业自行确定基数计发养老金的,其高于本办法的部分是否继续发给,由企业根据经济承受能力自行确定,社会保险机构不予负担。

(三)职工按上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低于养老金最低保证数的,可按最低保证数发给,最低保证数为本师(局)最低工资标准的90%。职工退休后,个人帐户储存额支付完毕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社会统筹养老金中按规定标准继续支付,直至其死亡。

(四)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职工按上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每年7月1日调整一次。按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增长额的40%—60%确定,具体调整比例由兵团社会保险委员会参照自治区的决定,按绝对额增发。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作调整。

(五)本办法实施后,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本人可视同缴费年限与1996年1月1日以后实际缴费年限之和不满15年的,可将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并解除养老保险关系。若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不足以按每满1年发给本人2个月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社会统筹养老金中予以补足。

五、其他

(一)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本人可视同缴费年限与1996年1月1日以后实际缴费年限之和不满15年者,可比照本办法第四项第(五)款处理,并解除养老保险关系;超过15年者,可办理退休手续,按月发给养老金。但对其中未到达国家规定的病退休年龄者,其按月领取的养老金不得超过本人缴费基数的40%,但可与其它退休人员一样享受养老金正常调整待遇,所需养老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担。

(二)1995年底以前参加工作,1996年1月1日以后从机关事业单位、部队转入企业的职工,凡已实行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的,应将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全部转移,未实行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的,对其1995年12月31日以前的可视同缴费年限,可按本办法第四项第(二)款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对其1996年1月1日以后的可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则只能按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1%计发养老金。领取一次性复员费的军队干部重新工作,其缴费年限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计算。

(三)获得省级以上劳动模范等称号的退休人员,以及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离休人员,在养老保险待遇上应给予适当照顾。其办法是:每次增发养老金时,可比其它退休人员高出5—15个百分点。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它有害身体健康的职工退休,可在计发退休养老金时,适当增加补助金,其中,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每满1年加发1元;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每满1年加发2元;从事其它有害身体健康的,每满1年加发3元。

从事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的一线工人,本人在上述岗位上退休的,工作每满1年可加1.5元的补贴。

在边境农牧团场工作的职工,在其单位退休的,工作每满1年可加发1元的补贴。

(四)职工退休后的其它福利待遇暂不变动,仍由企业从原渠道开支。

(五)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过去兵团有关规定与之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六)本办法由兵团劳动局负责解释。

1998年1—6月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金缴拨表

T×202.POL

兵团劳动局

----------------------------------------------------------

| |企 业|参 加 统 筹|参 加 统 筹|参 加 统 筹| 统 筹 发 放 |

| | | | | |

|-----------

|单 位|职 工|离 退 休|企 业 职 工|离 退 休 金| 离 退 休 金 | 统一比例按 |

| | | | | | | |

| |人 数|人 数|工 资 总 额|金 额| 金 额 | 20%计提 |

|---|-------|-------|-------|-------|---------|----------|

| 甲 | 1 | 2 | 3 | 4 |5=2)*2178|6=(3)*0.20|

|---|-------|-------|-------|-------|---------|----------|

|合 计|848,138|314,677|342,685|118,545| 68,537| 68,537|

|---|-------|-------|-------|-------|---------|----------|

|农一师| 91,531| 38,026| 50,041| 14,341| 8,282| 10,008|

|---|-------|-------|-------|-------|---------|----------|

|农二师| 81,015| 34,908| 30,329| 14,866| 7,603| 6,066|

|---|-------|-------|-------|-------|---------|----------|

|农三师| 32,801| 15,156| 11,505| 6,073| 3,301| 2,301|

|---|-------|-------|-------|-------|---------|----------|

|农四师| 83,640| 30,848| 30,697| 11,311| 6,719| 6,139|

|---|-------|-------|-------|-------|---------|----------|

|农五师| 39,712| 10,171| 20,294| 4,167| 2,215| 4,059|

|---|-------|-------|-------|-------|---------|----------|

|农六师|102,905| 28,611| 41,630| 10,793| 6,449| 8,326|

|---|-------|-------|-------|-------|---------|----------|

|农七师| 74,309| 30,292| 27,140| 10,906| 6,598| 5,428|

|---|-------|-------|-------|-------|---------|----------|

|农八师|173,589| 64,028| 68,767| 22,186| 13,845| 13,753|

|---|-------|-------|-------|-------|---------|----------| |农九师| 26,010| 11,612| 6,973| 4,463| 2,529| 1,395|

|---|-------|-------|-------|-------|---------|----------|

|农十师| 28,568| 12,956| 8,357| 5,333| 2,822| 1,671|

|---|-------|-------|-------|-------|---------|----------|

|乌管局| 23,233| 6,080| 9,770| 1,922| 1,324| 1,954|

|---|-------|-------|-------|-------|---------|----------|

|哈管局| 24,484| 5,668| 10,268| 2,023| 1,235| 2,054|

|---|-------|-------|-------|-------|---------|----------|

|和管局| 7,892| 2,340| 1,874| 633| 510| 375|

|---|-------|-------|-------|-------|---------|----------|

|工一师| 29,130| 13,252| 11,627| 5,650| 2,886| 2,325|

|---|-------|-------|-------|-------|---------|----------|

|兵 直| 29,319| 9,729| 13,412| 3,878| 2,119| 2,682|

----------------------------------------------------------

DATE 98/03/11

单位:人 万元

-------------------------------------------------------------

统筹金缴拨情况 |

---------------------| |

统筹金调整 |贡 献 与|1998年1—6| 说 明 |

| | |

提取数 |受益+/-|月缴拨金额 |1、企业职工人数、企业离退休人数、企业工资总额 |

------|-----|--------| |

7 |8=7-5|9=8*0.50| 企业离退休金(退职生活费)均依据兵团统计年鉴 |

------|-----|--------| |

68,869| 332| 166|2、96年兵团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445281万元,|

------|-----|--------| |

9,508|1,226| 613| 其中: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为389851万元,|

------|-----|--------| |

6,976| -627| -314| 再其中: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为380761万元。|

------|-----|--------| |

2,876| -425| -212|3、统筹发放离退休金额按全兵团平均离退休金 |

------|-----|--------| |

6,139| -580| -290| 2178元乘参加统筹的离退休人数(2)栏所得。|

------|-----|--------| |

3,247|1,032| 516|4、兵团96年企业离退休金占企业工资总额比例34.6% |

------|-----|--------| |

7,493|1,044| 522|5、贡献与受益指按统筹比例计提的统筹金与实际 |

------|-----|--------| |

6,242| -356| -178| 发放离退休金的差额。贡献(即统筹金多于离 |

------|-----|--------| |

13,753| -192| -96| 退休金)为“+”,受益(即统筹金不足离退 |

------|-----|--------| |

1,743| -786| -393| 金支付)为“-”。|

------|-----|--------| | 2,089| -733| -386|6、参加统筹的企业覆盖面按90%计。即工资总额、|

------|-----|--------| |

1,563| 239| 119| 离退休金、离退休人数均按90%计算。|

------|-----|--------| |

1,543| 408| 204|7、统筹金调整数依据各师局离退休金占工资总额的比 |

------|-----|--------| |

375| -135| -67| 例分21%以下:21—26;26—30;30—40;40—50;50以上|

------|-----|--------| |

2,674| -212| -106| 六档按工资总额的16%;18;19;20;23;25计提统筹金 |

------|-----|--------| |

2,548| 429| 215| |

-------------------------------------------------------------

第二篇:关于印发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

关于印发《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区(市)县劳动(人事劳动)局,市级有关部门:

现将《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细则

目录

第一落

第二章

缴费工资和缴费

第三章

个人帐户

第四章

缴费年限

第五章

总基本养老金的计算

第六章

第一章

第一条

根据《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办法》(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83号,以下简称《办法》)第十三条 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企业(包括不同所有制形式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及其职工(包括临时工、外来工、农民工等,下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必须按照《办法》的规定实行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条

区(市)县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其基金在纳入全市统筹以前,暂按区(市)县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基金纳入全市统筹以后,按本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缴费工资和缴费

第四条

单位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工资(以下简称缴费工资)口径,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都应当作为缴费工资。

缴费工资计算到元。

第五条

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当向职工提供工资发放清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据此核定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和单位全部职工缴费工资总额。

第六条

单位应当按月或按季度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据实申报职工缴费工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此核定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职工缴费工资发生变动,单位应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经按照缴费工资计征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后,缴费工资不得变动。

单位不按规定申报职工缴费工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该单位上期缴费数额确定应缴数额。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从次月起改按核定后的数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七条

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应当在每年11月30日以前,根据其实际收入按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据实申报缴费工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此核定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逾期未缴纳的,按本实施细则第十一条 的规定,在补缴时加收滞纳金。

第八条

下列人员按以下办法申报缴费工资,具体数额不得高于上一年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也不得低于上一年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

(一)新参加工作和重新就业的职工,从领取工资之月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工资按参加工作或重新就业当月的工资申报。

(二)转业、退伍、复员军人和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职工到企业工作的,从进入企业工作之月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工资按当月工资申报。

(三)单位内下岗、离岗退养、换工回乡、请(放)长假的职工,缴费工资按单位发放的生活费申报。

(四)在医疗期内的长期病休(6个月以上)的职工,缴费工资按疾病津贴(病假工资)申报。

(五)停薪留职的职工,缴费工资由单位按与职工协商约定的数额申报。

(六)出国、出境工作仍在单位领取工资的职工,缴费工资按本人在单位领取的工资申报。

(七)企业外派、外借到其他单位工作(包括脱产学习)的职工,缴费工资按本人在外派、外借单位领取工资申报。

第九条

职工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可暂停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本人有能力缴费的,可继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中断的缴费,可以凭失业登记证办理补缴手续。

第十条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发放工资时代扣。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单位开户银行在单位帐户中直接划转,或由单位直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

第十一条

单位和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应当按时足额缴纳,不得减免。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及利息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拒不缴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按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二条

政府批准的停产整顿单位可以对不计入职工个人帐户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缓缴。缓缴必须征得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同意,由法人同工会组织一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缓缴报告。经批准缓缴的,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缓缴期满应当及时补足(包括利息)。

第十三条

单位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包括利息和滞纳金)的,必须制定补缴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第十四条

单位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在办理职工停止缴费或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中止等手续时,应当按不低于本单位人均欠费额一次性补缴。

上述单位在办理职工退休时,应当按该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乘以36个月的数额一次性补缴。

第十五条

单位在改制、资产重组前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改制、重组时应当首先从资产收入中足额补缴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包括利息和滞纳金),不足以补缴的部分,由改制或重组后的单位承担足额补缴的责任。

第三章

个人帐户

第十六条

《办法》实施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一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一份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对于《办法》实施前部分人员因各种原因已存在的多份个人帐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多份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合并。

第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四川省统一规定的记帐利率,每年对职工个人帐户储存额计算并登记一次利息,利息并入个人帐户储存额。

上一年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计算利息的办法为:上一年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乘以当年计帐利率。

当年记入个人帐户金额计算利息的办法为:当年个人帐户记入金额乘以当年计帐利率乘以1.083乘以0.5。

第十八条

职工在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内变动工作单位的,不变换个人帐户。职工(不包括农民工)因劳动合同期满、辞职或辞退、除名或开除而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所在单位书面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办理相应手续,其个人帐户予以保留。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或中断缴费前后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帐户储存额不间断计息。

第十九条

与应当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单位和本人应当按《办法》的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农民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前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回乡的,其所在单位没有基本养老保险欠费或虽有欠费但按规定补缴欠费以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这类农民工再次与应当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时,应当再次按《办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又回乡时,按上述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下列人员的个人帐户的建立、转移,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调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的人员,从调入的当月起建立个人帐户。

(二)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到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工作的,从到单位工作的当月起建立个人帐户。

(三)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职工从单位转制并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当月起建立个人帐户。

(四)在已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单位之间调动或变换工作单位的人员,个人帐户储存额按国家统一规定转移。

第二十一条

职工办理个人帐户转移手续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对其缴费情况进行清理。单位有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包括利息和滞纳金),应当按本实施细则第十四条 的规定一次性补缴欠费。

第二十二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人员死亡或出国定居的,个人帐户储存额或余额中个人缴费部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发给死者继承人或退还给出国定居者本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丧失继承权利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不予继承。

第四章

缴费年限

第二十三条

缴费年限,是指单位和职工个人依法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累计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是指职工按规定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视为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本人实际缴费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或连续工作年限。

第二十四条

下列人员的缴费年限分别按以下办法确定:

(一)国有企业原固定职工,已经从1992年7月起,按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实际缴费年限。1992年6月以前,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为缴费年限。

(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按市和区(市)县政府规定应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实际缴费年限,足额缴费以前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为缴费年限。

(三)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按单位和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除外)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确定实际缴费年限期,职工在单位转制并足额缴费前的连续工作年限视为缴费年限。

(四)未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城镇集体企业职工流动到国有企业工作的,从到国有企业工作并按规定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实际缴费年限,其在1992年6月以前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为缴费年限。

(五)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其他城镇非公有制单位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等人员,除本条第(六)款情形外,按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缴费年限。

(六)国有或城镇集体单位职工流动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工作或成为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1997年4月以前已经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足额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其在1992年6月以前的连续工龄或连续工作年限视为缴费年限;1997年4月以前没有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满10年时,其在1992年6月以前的连续工龄或连续工作年限视为缴费年限。

(七)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到企业工作或成为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按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实际缴费年限,军龄视为缴费年限。

(八)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除外),到企业工作或成为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按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实际缴费年限,其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视为缴费年限。

(九)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制职工,按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确定缴费年限。

第五章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

第二十五条

《办法》第八条 第(二)款第(3)目的“过渡性养老金”涉及到的缴费工资指数,分别从下列时间开始计算,一直计算到本人办理基本养老金计发手续时的当月:

(一)1990年以前参加工作且参加本市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人员,从1990年开始计算。

(二)1991年至1995年期间参加工作且参加本市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人员,从参加工作之年开始计算。

(三)1990年以后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以及转业、复员、退伍后到企业工作或成为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的人员,从到企业工作或成为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之年开始计算。

(四)1990年以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职工,从单位转制之年开始计算。

(五)1990年以后从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以外地区或单位(含四川省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至本市的人员,转出关系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缴费工资记录的,从记录之年开始计算;无缴费工资记录的,从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本市之年开始计算。四川省有统一规定时,从其规定。

前款各类人员的历年缴费工资分别除以历年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的平均指数,为本人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其中,中断缴费且未补缴的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以零计。

第二十六条

《办法》第八条 第(二)款第(3)目的“过渡性养老金”中涉及到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办法为:办理基本养老金计发手续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第二十七条

《办法》第八条 第(二)款第(4)目的“1995年12月31日以前国家和省市规定的补贴”是指:

(一)四川省劳动局、四川省物价委员会川劳字[1966]0495号规定的粮价补贴;

(二)国务院国发[1979]245号规定的副食品价格补贴5元;

(三)四川省劳动人事厅川劳发[1985]46号规定的肉价补贴4元;

(四)四川省工资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财政厅川工改办[1988]1号规定的地方生活补贴费8元;

(五)成都市人民政府成府发[1988]102号规定的副食品价格补贴10元;

(六)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成办发[1990]134号规定的蔬菜价格补贴6元;

(七)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发[1991]49号规定的粮价补贴6元;

(八)四川省财政厅川财综[1992]15号规定的粮价补贴5元;

(九)成都市财政局成财综[1992]50号规定的粮价补贴2元;

(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成办发[1993]40号规定的物价补贴15元。

第二十八条

1992年7月以后到企业工作或成为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除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基本养老金领取手续时,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按《办法》第八条 第(二)款的规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本人的军龄或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前的连续工作年限乘以1.3%;综合性补贴的计算办法为:《办法》第八条 第(二)款第(4)目规定金额乘以本人的军龄或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前的连续工作年限除以本人参加工作之年至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之月的全部年限。

上述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国家或四川省有统一规定时,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1995年12月以前参加工作,《办法》实施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职工,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按办理基本养老金领取手续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5%计算,以后每满1年增加1%,最高为20%;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综合性补贴,按《办法》第八条 第(二)款规定计算。

1995年12月以前参加工作,《办法》实施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职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单位和这类职工也可以延长缴费时间至满10年,基本养老金按本条规定计算。

第三十条

1995年12月31日以前国家征用土地安置到单位工作的农转非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单位和这类职工可以延长缴费时间至满10年,办理退休手续,按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 的规定办理基本养老金计发手续。

单位和这类职工也可以按规定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至满10年,办理退职手续。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综合性补贴按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 的规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1995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乘以0.8%。

上述规定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计算办法为: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办理退职手续时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乘以一次性缴纳时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之和再乘以一次性缴纳的月数。

第三十一条

1995年12月以前参加工作,《办法》实施以后,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5周岁,经成都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缴费年限满10年的职工,按照国家规定作退职处理。退职生活费按本实施细则第三十条 的规定计算。

2001年9月1日以后按上述规定的条件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退职生活费由所在单位支付。从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次月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二条

因工致残或患职业病的职工,经成都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办理退休手续。基本养老金按《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十条 第(二)款的规定计算。基本养老金低于按《办法》第八条 规定计算的金额时,按《办法》第八条 的规定计算。

第三十三条

《办法》实施以后退休的职工,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增发一定比例的过渡性养老金:

(一)1997年12月31日以前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3%;获得省、部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1%,(二次及其以上的,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2%);获得成都市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08%。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增发的比例不重复享受。1998年1月1日以后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的职工,按四川省和成都市劳动模范管理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或由所在单位为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退休时不另外增发基本养老金。

(二)符合国务院国发[1983]141号规定的高级专家,凭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和退休前一直被单位聘用所发给的聘用证书,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0.1%。

(三)其他符合国务院、四川省人民政府及省以上劳动、人事部门有关规定可以增发基本养老金的人员,原按标准工资分别增发5%、10%、15%的,分别转换为增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0.1%、0.2%、0.3%。

前款增发过渡性养老金的比例,除另有规定外,可以重复享受累加计算,但同一项目不能超过0.3%。

第三十四条

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从次年起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在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余额可以继承,但遗属不享受相应待遇。退休人员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期间,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期间,暂停发放基本养老金,如果人民法院判其无罪,其被通缉或羁押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予以补发。

第三十五条

原身份为单位干部或管理人员且年满50周岁不满55周岁的女职工,办理退休(包括内部退养)手续时的工作岗位为生产、营业岗位并在该岗位未间断工作满3年的,凭有效的全员劳动合同书和相关证明材料,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原身份为工人的,办理退休(包括内部退养)手续时的工作岗位为管理岗位并在该岗位未间断工作满3年的,应在其年满55周岁时办理退休手续。

原身份为单位干部或管理人员的女职工,成为城镇个体工商户或城镇自由职业者以后,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3年及其以上时间,年满50周岁不满55周岁时,可以办理基本养老金领取手续。

第三十六条

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在其符合退休条件以前的30日内,将该职工有关退休的情况在单位内公示(内容和格式另发)。公示的时间不得少7个工作日。公示期间职工无异议的,由单位填写《公示情况登记表》(格式另发),随同职工退休审批表和个人原始档案材料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退休,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后,由社会保险经营办机构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金计发手续;有异议的,单位应当报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核实,证明本人符合退休条件并审批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金计发手续。未进行公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属下列情形的,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经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关闭、破产企业中按有关规定需办理提前退休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二)因病或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申请退休、退职的,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意见后,由企业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企业申报职工因病或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办理退休、退职的,须附有职工连续半年以上的病情证明和职工领取病假工资的原始材料以及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意见表。

(三)按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申请退休的,由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四)个体劳动者在符合享受养老待遇条件的当月,应持身份证、社会保险卡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手册等证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实后方可办理基本养老金计发手续。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公示情况进行检查或调查。

第三十七条

职工从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享受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中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综合性补贴,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从个人帐户储存额中支付,个人帐户储存额不足以支付时,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

按《办法》第十一条 规定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以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个人帐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这两项养老金之和的比例,分别从个人帐户储存额和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

第三十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银行、邮局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机构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受委托发放单位或机构应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严禁截留或挪用。

第六章

第三十九条

《办法》实施前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应当自《办法》实施之日起30日内,《办法》实施后成立的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持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等有关证件,到市或区(市)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社会保险经营办机构以职工《居民身份证》号码和社会保险编码作为个人帐户号码,两个号码同时使用。

第四十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每个职工发放《社会保险卡》,作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凭证。职工可以持卡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电子计算机查询系统中查询本人基本养老保险的资料,凭卡办理基本养老金计算和领取手续。《社会保险卡》遗失或破损,应当及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重新领取,重新领取由本人支付经市物价部门核定的制卡工本费用。

第四十一条

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每年根据市统计行政部门确定数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确定。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以前、以后、以上、以下、以内、以外,均包括本数。

第四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原成都市劳动局1998年4月15日印发的《〈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成劳发[1998]47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实施办法(推荐)

【发布单位】82903

【发布文号】新兵党办发[2000]1号 【发布日期】2000-01-02 【生效日期】2000-01-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实施办法

(试行)》的通知

(新兵党办发〔2000〕1号)

各师(局)、院(校)党委,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党组(党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实施办法(试行)》,经1999年6月4日兵团第一次政委办公会议审议后,又进一步征求了师(局)、团场、连队及兵团机关有关部门的意见,现予印发。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办公厅

2000年1月2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实施办法(试行)

一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兵团农牧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好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工作,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兵团党委《关于贯彻<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结合兵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试行)。

第二条 第二条 兵团农牧团场,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都可逐步实行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制度。实行选举的职位是:连长、指导员、副连长。

第三条 第三条 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工作要发挥工会和职工群众的参政议政监督作用,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做到任职条件公开、报名和推存公开、演讲答辩公开、投票计票公开、选举结果公开。

第四条 第四条 连队党支部是连队的领导核心,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连队干部,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支部要支持他们的工作。

二 组织领导

第五条 第五条 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工作要在团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团场成立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任组长,其他团领导任副组长,并吸收组织、纪检监察、工会、宣传、生产、财务、政研、团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团场组织科牵头负责,工会协同。营、分场党委(党总支)、连队党支部和工会组织要积极配合做好工作。

三 候选人条件

第六条 第六条 候选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2、有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思想,能密切联系群众,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

3、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实事求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开拓创新。

4、遵守党纪国法和团场的规章制度,顾全大局、廉洁奉公、办事公正。

5、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威信高,年龄可适当放宽,文化程度也可放宽到初中。在团场工作三年以上,身体健康。

指导员候选人,必须是有三年以上党龄的中共正式党员,熟悉党务工作和连队工作,会做思想政治工作。

四 候选人产生办法

第七条 第七条 候选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产生:

1、党组织或群众团体推荐;

2、民主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推荐;

3、连队职工大会推荐;

4、职工联名推荐;

5、职工个人自荐。

第八条 第八条 领导小组对提名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者,张榜公布。审查合格的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如果审查合格的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三倍以上时,可先在连队职工大会上进行预选,产生正式候选人。

第九条 第九条 连长和指导员候选人落选的,可直接做为副职候选人参加选举。

第十条 第十条 在一个团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职工可以跨连队参加竞选。

五 选民资格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以下人员有选举权:

1、连队在岗的正式职工。

2、与团场连队建立劳务关系,并从事生产两年以上的职工。

3、本连队在团场居住的离退休人员。

六 选举程序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前,团场和连队党组织、工会要对职工群众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职工了解选举的意义及选举程序、方法、步骤、候选人条件和选民资格条件等。鼓励职工积极参加选举工作。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选举前一周,应张榜公布选举办法、程序、选举日期、选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人员名单、应选职务、候选人条件、选民名单等;选举前三天,应张榜公布经资格审查合格的候选人名单及其年龄、性别、族别、政治面貌和主要工作简历等。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选举大会应由团选举领导小组成员主持,先宣布会场及选举纪律,然后介绍候选职位、候选人基本情况、选举办法、选民应注意的事项等。选举领导小组成员、办事机构人员与候选人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应该回避。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候选人应在选民大会上做施政演讲,并对选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每个候选人演讲时间应做统一规定。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发票、收票、计票工作人员由领导小组提名,经选举大会通过。监票人由选民推选产生,负责对发票、填票、收票、计票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要设立若干秘密写票处,选民独立填写选票。发票、收票、计票工作应当场公开进行。本连队有选举权的职工3/5以上的人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参加选举人半数以上的赞成票有资格当选。如果同一职位候选人得票均未过半数者,应取前两名重新组织投票;如果同一职位候选人得票相等时,也应组织投票。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选举结果应当场宣布。如无重大问题,团党委应对选举产生的干部及时聘用。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工作结束后,党支部应根据党章规定和支部委员变化情况,及时召开支部大会,改选支部委员会。

七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选举产生的连队领导干部,任期为三年,可连选连任,并享受相应的待遇,接受相应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选举产生的连队领导干部,在任期内若犯有较严重的错误,或不胜任现职的,由团场组织科和工会共同提议,或由连队党支部和工会提议,或本连1/4以上有选举权的职工提议罢免,经团场党委同意后,提交职工大会讨论表决。表决前,提出罢免要求者应当提出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连队干部有权提出申辩意见,然后进行表决,3/5以上有选举权的职工参加表决,半数以上参加表决的职工投不信任票,即可罢免,罢免后不再享受干部待遇。上一级职代会有权否决下级职代会选举及罢免的决议。罢免工作由团场党委负责。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凡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连队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不能易地交流。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对以威胁、贿赂、仿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选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干扰选举工作的,选民或各级组织有权向上级有关部门举报,经调查核实后,依照有关法律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兵团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选拔担任连队干部的,二年内不参加连队领导干部民主选举,也不占连队领导职数。

八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兵团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失业保险

【发布单位】82903

【发布文号】新政办发[1998]7号 【发布日期】1998-02-23 【生效日期】1997-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关于印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失业保险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8年2月23日新政办发〔1998〕7号)

各师(局)、院(校),221团、222团,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失业保险暂行规定》已经1998年2月3日兵团第一次司令员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印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保障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深化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安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加大失业保险金的收缴力度,扩大收缴覆盖面,加强制度建设,管好用好失业保险金。各级财务、审计和宣传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劳动部门做好此项资金的征集、管理、使用和宣传、监督工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失业保险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保障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兵团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兵团所属的农牧团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外商投资企业以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中方劳动者。

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事业组织及其职工,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失业职工,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其有劳动能力、非自愿性中断就业又要求就业的劳动者。包括:

(一)非因本人愿意中断就业;

(二)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

(三)失业前工作时间已满一年;

(四)被保险人所在的企业按照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

(五)失业后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第四条 第四条 国家建立失业保险制度,设立失业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由用人单位和国家负担。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第五条 失业保险工作应当与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和生产自救等就业服务工作相结合。

第六条 第六条 兵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兵团的失业保险管理工作。师(局)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师(局)内的失业保险管理工作。

劳动部门所属的失业保险机构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具体经办失业保险业务。其具体职责是:

(一)负责征集、支付、管理失业保险基金;

(二)对失业职工进行登记、建档、建卡,发放失业救济金及其它费用;

(三)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失业调查和统计。

第二章 失业保险基金的征集和管理

第七条 第七条 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

(一)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三)滞纳金、社会捐赠等其它收入;

(四)财政补贴;

(五)国家和兵团规定的其它来源。

第八条 第八条 失业保险费的缴纳标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实行企业财务制度的事业单位按月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农牧团场按缴纳养老保险的工资总额基数的1%缴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按全部合同制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外商投资企业按中方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无法核定月工资总额的单位,其月工资总额按兵团上月平均工资额乘以该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总人数确定。

第九条 第九条 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在所得税前列支。实行企业财务制度的事业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在自有资金中列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分别从行政费和事业费中列支。

第十条 第十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不得减免。确因经济困难暂时无能力缴纳的,经师(局)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后可以缓缴。缓缴期限自核准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缓缴期限届满,应如数补缴失业保险费及其利息。缓缴期限内免缴滞纳金。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由开户银行凭失业保险金缴款书按月代为扣缴,转入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失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失业保险基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增减工资总额或人员时,应及时到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失业保险机构可以核查用人单位人员名册、工资发放表、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撤销、破产应当及时通知失业保险机构,依法清偿其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兵、师(局)两级统筹管理,师(局)每月收缴的失业保险基金85%自用,15%上缴兵团失业保险机构,其中12%作为调剂金,3%作为管理费。

师(局)失业保险机构应在决算前如数上缴调剂金和管理费,不按时上缴的按日加收未缴数额2‰的滞纳金。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失业保险机构应将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每年向失业保险监督机构报告。

财务、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保险基金依法不计征税、费,当年结余可转入下年使用。

第三章 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失业保险基金的开支项目:

(一)失业职工的失业救济金;

(二)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三)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四)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生育补助金;

(五)失业职工再就业的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费;

(六)失业保险管理费;

(七)返还农牧团场失业保险基金;

(八)职业介绍经费补贴;

(九)国家规定的其它费用。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失业职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期限,根据失业职工失业前的连续工作时间确定:

工龄满一年不满三年的发给六个月;工龄满三年不满四年的,发给九个月;工龄满四年不满五年的,发给十二个月;工龄满五年和五年以上的;每满一年,享受救济金的时间增加一个月,但最高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标准,按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70%计发。

失业职工的失业救济金在失业保险机构按月发放。

失业职工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按照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计算。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可享受医疗补助待遇。具体发放标准,由兵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但失业救济期间的累计医疗补助费不得超过本人十二个月的救济标准。失业职工失业前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不得申领医疗补助金。

医疗补助金随救济金一并发给。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一)失业职工在失业救济期间死亡的,由当地失业保险机构凭死亡证明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生前七个月救济标准的丧葬补助金。

(二)生前需供养的直系亲属,按每供养一人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生前五个月的救济标准的抚恤金,供养三人以上的,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生前十五个月的救济标准的抚恤金。

(三)失业职工在失业救济期间因违法犯罪而非正常死亡的,不适用前两款规定。

(四)失业职工在失业救济期间因公益事业死亡的,其丧葬补助金和需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金可按本条第一款标准提高80%。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失业女职工在享受失业救济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生活确有困难的,当地失业保险机构凭生育证一次性发给不超过本人六个月救济标准的生育补助金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失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地失业保险机构停止发给失业救济金及其它费用:

(一)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限届满;

(二)正在服兵役、接受中等以上全日制教育或出国定居;

(三)重新就业;

(四)无正当理由两次不接受介绍就业;

(五)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被劳动教养、判刑;

(六)办理了离休、退休手续;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好失业职工的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工作,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失业职工再就业的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费,分别按当年筹集失业保险基金总额的15%和10%提取,必须实行专帐并严格管理,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兵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失业保险管理费按当年失业保险基金总额3%提取,用于失业保险工作人员的工资、补贴、办公等业务费开支。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师(局)收取的失业保险基金按50%返还农牧团场,农牧团场应将返还的基金主要用于失业职工转业培训和生产自救。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职业介绍机构每介绍一名失业职工再就业,由失业保险机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200元职业介绍经费补贴。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企业成建制跨地区(师、局)转移或者被保险人跨地区(师、局)调动工作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被保险人转移。被保险人到迁入地后失业的,在当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失业保险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挪用,无权自行决定失业保险基金的其它用途,不得违反失业保险基金管理规定进行投资和使用。

师(局)收缴的失业保险基金不够使用的,可向兵团失业保险机构申请调剂,经调剂不敷使用的,由师(局)财政部门予以补贴。

第四章 失业职工的管理与再就业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在做出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劳动者档案、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等有关资料报送兵团、师(局)失业保险机构,同时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失业职工接到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后,应在三十日内凭原单位的有关证明、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和近期半身免冠正面一寸照片到本人户口所在地兵团或师(局)失业保险机构登记,填写失业职工登记表,申领《失业证》作为领取救济金参加转业训练、招工报考、职业介绍以及其它失业保险待遇的凭证。

《失业证》和《失业职工登记表》由兵团失业保险机构统一印制。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失业职工每月到当地失业保险机构报到一次,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不报到者,停止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鼓励用人单位录用失业职工再就业。对录用失业职工再就业,确需进行转业训练的,失业保险机构可以从转业训练费中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鼓励用人单位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创建生产自救基地,安置失业职工。对安置失业职工达到规定比例的,兵团、师(局)失业保险机构可将失业职工应享受的失业救济金余额按相应比例一次性付给用人单位,对开展生产自救资金确有困难的,可借给一定数额的生产自救费。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失业职工再就业时,应到当地失业保险机构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失业职工符合离休、退休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离休、退休养老保险待遇。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弄虚作假或以其它非法手段领取失业保险救济中其它费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追缴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到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保险手续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办理。用人单位拒缴、少缴、瞒报或者未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同意拖缴、欠缴失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补足应缴款额,按日加收应缴款额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对违反本规定的未缴纳失业保险费满3个月的、失业保险机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失业保险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给予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延期支付或少发、不发失业救济金及其它费用的;

(二)侵占、截留、挪用、贪污失业救济金及其他费用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本暂行规定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兵发(1988)240号、兵发(1989)009、兵发(1991)4号文件中有关失业保险的条款同时废止。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本暂行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兵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兵职改发„2010‟1号

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各师、院(校)、兵团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兵直各单位职改领导小组:

现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试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兵团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二○一○年五月十九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业绩贡献,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制定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 本评审条件作为从事水利工程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生产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申报技术资格时的评审依据,其适用范围如下:

一、科学研究:从事水利、水电、水运、水土保持等工程有关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科学试验研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规划设计:从事流域规划、区域水利规划及各项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水利勘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施工建设: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质量监督、建设监理、质量检测、设备安装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生产运行与管理: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生产运行、管理、防汛抗旱、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与维护、水产养殖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热爱边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一、符合考核认定条件者,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二、符合下列条件,可申报评审技术员任职资格:

非相关专业大专、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考核称职以上。

三、符合下列条件,可申报评审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 1.非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1年以上,考核称职以上。

2.非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最近连续3年考核称职以上。

3.非相关专业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最近连续5年考核称职以上。

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申报工程师任职资格: 1.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受聘4年以上,最近连续4年考核称职以上。

2.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受聘5年以上,最近连续5年考核称职以上。

3.相关专业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受聘5年以上,最近连续5年考核称职以上。

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1.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受聘5年以上,最近连续5年考核称职以上。

2.在师部所在地(不含乌鲁木齐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大专毕业前后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受聘5年以上,最近连续5年考核称职以上。

3.在四、五、六类地区及团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专业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或相关专业大专毕业前后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受聘5年以上,最近连续5年考核称职以上。

第五条 “破格”条件

一、任职期内考核至少有二个考核为优秀,并具备以下 4 项中的2项 ,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不受上述学历或任职年限的限制,其它条件同正常评审条件。

(一)成果获奖属于下列情况之一:

1.作为主要人员,获得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

2.作为主要人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2.作为主要人员,所设计的大型工程项目获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以上奖2次或三等奖3次。

(二)组织实施各项重大技术项目,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1.作为主要人员,承担完成省(兵团)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并加以推广应用。

2.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承担研制的新产品成为本行业的更新换代产品或本行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3.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推广应用中业绩突出,经鉴定、验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4.主持完成重点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等工程项目,经鉴定、验收,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5.任职期间,有重大发明、创新,得到省(兵团)主管部门认可。

(三)任现职期间被评为省(兵团)级以上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或地师(厅、局)级以上拔尖人才。

(四)结合工作实际,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在各项技术管理中正确决策或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任职期内考核至少有二个考核为优秀,并具备以下 4项中的2项 ,申报工程师任职资格不受上述学历或任职年限的限制,其它条件同正常评审条件。

(一)成果获奖属于下列情况之一:

1.作为主要人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获地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获地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或获地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2.作为主要人员,所设计的中型及以上规模的水利工程项目获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三等以上奖励。

(二)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完成的科研、工程项目通过正式鉴定、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在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推广工作中成绩显著。

(四)任现职期间被评为地师(厅、局)级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

第六条 按有关规定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合格。

第七条 按有关规定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

第八条 按有关规定参加本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兵团人事局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或《继续教育证书》。

第三章 评审标准

第九条 技术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1.初步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二、实践经验 1.参与本岗位范围内的技术管理等工作,并根据本专业特点,较好地写出技术工作总结或技术报告。

2.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在上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本职工作,记载、整理的技术资料及有关数据正确无误。

第十条 助理工程师

一、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解决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2.基本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

二、实践经验

1.能应用本专业的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参与三项以上中小型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等工作,并较好地写出1篇以上技术经验报告(内容不少于2000字)。

2.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在工程师指导下较好地完成工程项目的资料整编工作。

第十一条 工程师

一、专业理论知识

1.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 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本专业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

2.有较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实践之一:

1.参加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型水库、河道枢纽、灌区、泵站、供水站、小型水电站、节水灌溉、县团级电网等)科研工作的全过程。

2.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完成二项以上的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并获得厅局级以上部门下发的鉴定书。

3.作为专题或分支专业、专项方法的技术骨干参加过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的全过程。4.参加过二个以上模型试验或原型观测的具体操作以及测验项目数据采集、分析、计算、整理工作。

5.在科研工作中,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参与编写研究大纲,确定技术途径或科研方案。

(二)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一项中型工程以上的规划设计工作。2.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三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并编写技术报告。

3.作为项目专业负责人参与一项中型或三项小型工程的专业设计工作,并编写专业技术报告。

4.在已完成的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吸收采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经专家鉴定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三)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一项中型水利、水电、水土保持、农网改造工程。

2.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参加过三项小型以上水利、水电、水土保持、农网改造工程。

3.在施工建设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经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一项以上,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并取得一定成效。

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各时段的施工计划(如 年、季、月度计划)及各种标书、承包合同。

5.参加中、小型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报告等评审工作,或 工程进度、质量的检查工作,有对施工质量、施工水平进行评估和鉴定的经历。

6.在施工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等全面综合管理中,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相应施工管理办法的制定,并付诸实施。

(四)从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中型水利工程(中型水库、河道枢纽、灌区、泵站、供水站)、小型水电站和县团级电网的生产运行技术工作,或担任某一单项工程的生产运行技术负责人,较好地完成任务。

2.作为技术骨干参加水利水电工程生产运行、工程管理维护、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咨询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任务。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制定管理办法(质量监控)或对已有的技术标准、管理办法提出过可考证的较为重要的文字的技术性建议。

4.参与编写所分管范围内技术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或独立组织分管项目的工作实施,掌握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和质量管理情况,取得良好效果。5.作为技术骨干完成过兵团范围内重要江河、重要工程的水情预报、水文测验、站网建设、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及资料整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三、业绩与成果

(一)从事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作为主要人员,获地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2.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厅局级以上综合研究课题工作两项以上,或县团级三项以上,且为专项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之一。

3.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地级研究课题两项以上或县团级单项研究课题三项以上,并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鉴定验收。

4.参加完成的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少于两项,并取得实效。

5.承担过一项以上模型试验或水利水电科研项目的观测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数值计算、资料整理。

(二)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获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科技奖或专业科技奖。或作为主要人员,获地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三等以上奖。

2.参加完成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少于2项,并取得实效。3.参加小流域规划、设计工作,其成果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合格。

4.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一项中型或二项以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按期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合格。

5.参与编写的流域规划、技术规程、技术标准不少于一项,并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6.参加大、中型项目至少一项,并经专家评审通过。7.主持大、中型项目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确定的项目至少一项,或主要参加上述项目至少两项,并经专家评审通过。

(三)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获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科技奖或专业科技奖。或作为主要人员,获地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三等以上奖。

2.在工程建设中提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已被采用并取得效益者。

3.在工程建设中,参加完成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或万亩以上的灌溉或城市、厂矿的供水等工程,已竣工并投入运行,未发现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

4.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完成的本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管 理办法等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颁行。

(四)从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获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科技奖或专业科技奖。或作为主要人员,获地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三等以上奖。

2.参加完成的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少于l项以上,并通过鉴定或验收。

3.工作中,有创见地提出生产运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被采纳实施。

4.作为技术骨干完成列入地、县团计划的小型工程以上建设项目,并通过验收。

5.参加完成过地、县团级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并通过主管部门的验收,或担任县团级小流域治理项目的负责人,完成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的验收。

6.参加编制的水文水资源技术成果被地级业务主管部门确认或采用。

7.参加完成盐碱地治理面积在1万亩以上,或灌溉面积在0.5万亩以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两项或l万亩以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项,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8.参加完成万亩以上灌区的用水管理计划、大中型灌区的挖 潜改造计划等工作,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四、论文与著作

任现职期间,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2.作为第一作者在地级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3.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撰写有一定水平的技术分析报告或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经地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第十二条 高级工程师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从事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并对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一门学科具有独到见解;从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应掌握《水法》、防汛抗早、河道管理、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承担过一项以上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全过程。

2.主持完成厅局级重点科研项目两项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项经同行专家认定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组织推广科研成果不少于两项,取得较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4.参加过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论证、审查、验收鉴定,有对科研成果的精确性、使用价值和所达到水平的评估的经历。

(二)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大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全过程,或作为专业项目负责人参与中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二项以上。

2.作为专业负责人,承担一项大型或二项中型项目(大、中型电站、水库、渠道、跨县团电网等)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有从事规划、勘测、设计全过程的能力。3.承担二项以上大、中型规划、勘测设计项目的论证、审查鉴定且有可考证的重要技术性建议被采纳。

4.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的编写者或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的参加者。

5.主持省部级推广项目或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一项以上(主要参加三项以上),并取得显著成效。

6.主持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重点项目一项以上(主要参加三项以上)。

7.主持地、师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重点项目三项以上(主要参加四项以上),其中至少一项经同行专家认定达到行业或省、部级先进水平。

(三)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有下列实践之一: 1.担任过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专项施工建设任务的负责人,或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大型工程的施工建设,并较好地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2.负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型两项以上,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3.熟练掌握本专业范围内一种以上施工技术方法,曾开发和应用二项以上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材料,进行科学施工建设,并 取得明显成绩。

4.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的主要编写者。5.参加大中型施工项目、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施工报告的论证、审查、鉴定,并提出可考证的重要技术建议被采纳。

6.作为技术骨干,及时调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各专业、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计划,在施工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等工作中,妥善协调各专业管理间的关系,并取得显著成效。

(四)从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有下列实践之一:

1.主持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河道枢纽、灌区、灌排泵站、供水站、大江大河堤防)运行管理或中型水电站及地区电网的全面技术工作,或担任重点技术改造、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安全鉴定、跨县团地区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工程等项目的负责人,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2.在水利管理、防汛、水文、水资源管理及保护、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咨询等工作中,主持全面的技术工作,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3.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的主要编写者,或兵团级以上重点项目论证的主要参加者。4.主持推广项目或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一项以上(主要参加三项以上),取得显著成效(经省部级认可)。

5.作为负责人完成过兵团重点江河、重点工程的水情预报、防洪调度、站网规划、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及资料整编等工作。

6.有独立组织主管项目的工作实施,并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在运行管理中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估鉴定的经历,并经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

三、业绩与成果

(一)从事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国家科技进步奖、星火奖的获奖者。

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星火奖、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或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的获奖者。

3.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科技奖、专业科技奖二等奖,农业技术推广奖、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获奖者,或三等奖的项目主持人。

4.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

5.主持完成的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的成果或报告不少于2份,并经主管部门审查验收合格。6.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确定为定型产品并转化为商品生产的不少于2项。

7.获得水利水电科研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发明专利1项以上。

(二)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国家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的获奖者。

2.省部级科技进步和优秀设计三等奖(含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奖)以上的获奖者。

3.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科技奖,或专业科技奖二等奖或三等奖两项以上的获奖者,或地级二等奖两项以上的获奖者。

4.主持或作为专项负责人完成的大型项目中,专业项目的技术报告不少于1份,或中型项目的技术报告不少于2份,或小型项目的技术报告不少于3份,并经主管部门审查合格。

5.主持或主要参加编写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等被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颁行。

6.主要参加编制的大、中型工程的标书及承包合同被采纳,或主持编制的大、中型(小型2项)工程项目标书已中标并承揽工程项目。

(三)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取得下列 成果之一: 1.国家科技进步奖、优质工程奖的获奖者。

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质工程奖三等奖以上的获奖者。3.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科技奖,或专业科技奖二等奖或三等奖两项以上的获奖者,或地、厅级二等奖两项以上的获奖者。

4.在施工建设中,作为项目或技术负责人完成大型项目一项或中型项目两项以上,并已竣工投入生产,运行正常,未发现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

5.主持编写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已被主管部门采纳颁行。

6.作为省部级项目或专项工程的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并科学地组织管理,使工程提前完工或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7.主持或负责完成的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工程进度经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确认,并达到省内同行业最快速度或最高纪录。

8.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方面取得发明专利1项以上。

(四)从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的获奖者。2.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科技奖或专业科技奖(含优秀论文奖)三等以上奖的获奖者,或地、厅级二等奖以上的获奖者。

3.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含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奖)以上的获奖者,或在工程管理中,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被采纳实施1项以上,并使生产运行水平明显提高。

4.主持编写的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本部门(地级以上)的技术标准、规章制度等,被采纳或颁行,实施后效益显著。

5.主持完成的生产运行或本专业的重要技术报告、专题报告2份以上,并经主管部门审查验收合格。

6.主要参加的大型工程或2项以上中型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四、论文与著作

任现职期间,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技术专著、译著 1 部(本人撰写 3 万字以上)。

2.作为第一作者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有关概念的解释

1.负责人:完成该项目时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主要专业技术负责人;完成该研究课题的主持人;完成该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

2.主要人员:提出和确定课题、项目的总体方案的人员;完成该科研课题时直接参与关键技术或疑难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直接参与并解决在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难点的人员。

3.技术骨干:指承担工程技术、质量、安全责任的主要技术人员。

第十四条

破格申报的人员,须经答辩合格,方能推荐到评审委员会评审,且学历和任职年限只能破一项,不能“双破”。

第十五条 本条件中所述“以上”均含本级。

第十六条

同一成果多次获奖时,以最高奖励计算;同一论文在不同刊物多次刊载,只计算一次,不得累计。

第十七条 主要完成者是指:国家级奖为等级内额定人员;省部级一等奖前七名,二等奖前五名,三等奖前三名;厅局级一、二、三等奖的排名分别为前三名、前二名、前一名; 第十八条 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兵团职改办负责解释。

主题词:专业技术 资格 条件 通知 抄送:兵团职改领导小组成员

下载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兵团级统筹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