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09:0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第一篇:1.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附件1

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

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56号)“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教外办学[2013]91号)“建设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决定2015-2020年实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现就“建设工程”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通过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学院和优势学科专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高水平,即通过实施“建设工程”,大幅度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自身能力建设,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与同层次的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建成的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引进高校的水平,并在世界同领域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示范性,即对相关专业或专业群、以及其他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形成辐射和借鉴作用,逐步扩大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应用范围,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到2020年,建成若干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50个本科及以上层次、50个高职高专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示范专业,以及一批示范课程。引进30种“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20%的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支持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更高层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高端引领。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成为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促进本科及以上层次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向国际先进水平发展。推动中外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发展专业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坚持分类指导。“985工程”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科研机构开展高层次、宽领域、多模式的合作与交流。“211工程”及其他重点建设高校以优势学科、重点专业和科技平台(成果)为基础广泛开展高质量国际合作与交流。一般本科院校适应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举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急需的创新性科技应用型合作办学项目。高职院校积极引进外方强势专业、优秀教师和工程师、先进仪器设备和管理经验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鼓励中外合作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课程,主动衔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着力推进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建职教国际合作交流联盟平台。3.坚持特色办学。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力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机制创新和特色办学。只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有利于有效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优化和改进学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的办学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在维护双方利益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都可以尝试。通过实施“建设工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类型更加优化、学科专业分布更加合理、合作模式更加丰富、特色更加明显、质量水平更加提升。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进作用更加明显,推动江苏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国家和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结构等方面改革,利用中外双方共同设计、制订的培养方案,科学评估和选用具有先进性的教材,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在每个合作专业外方教师境内教授专业核心课程6-8门的基础上,促进所引进学科专业的本土化建设,共同开发一批高质量课程、编写一批高水平教材。高等职业教育以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为切入点,推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的改革。

(二)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把握国际化创新创优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趋势和方向,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着力造就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鼓励探索交叉、边缘、空白学科专业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推动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的实施,为学生出国学习提供更多机会。

(三)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着力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一方面支持高校围绕优势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目标与需要,引进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专业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另一方面加强本土教师的国际化培养,以中长期访学或专业团队的形式选送教师赴外方合作高校学习进修,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协助外教讲授专业课程,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使一批学科专业达到或超过外方高校学术实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四)促进管理机制创新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改革,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高校应将国际合作交流情况纳入院系考核范围。促进监督考核机制、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建设等。促进招生制度改革,扩大部分国家和省示范高职院校将中外合作办学列入提前自主单招计划试点范围。

(五)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优化中外合作办学资源配置,形成一批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团队和教学成果。注重将引进项目的成熟经验迁移到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推动优质课程教材资源开放共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向本校学生开放课程,逐步扩大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应用范围。推动每所本科院校至少建设1个全外语教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高校整体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推动构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对外开放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本科院校与主要发达国家互通互认专业课程比例达60%以上。

(六)打造国际交流综合平台

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推进中外教师和学生的广泛交流,在扩大全英文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留学生教育平台和非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接受国际教育平台。服务于“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和江苏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以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机构和项目为基础,探索与国外高校、与企业境外办学等多种形式教育输出。推动有条件的机构和项目进行国际认证。同时与“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协同创新”等工程实施相互配合,培育组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提升江苏省高校整体办学水平、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三、实施步骤

(一)实施时间与方式

1.2015年至2020年,按照分期建设的原则逐步推进“建设工程”。各机构和项目依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现有基础,加强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进行中期检查,项目结束进行标志性成果报告验收。

2.分培育期、成长期、验收期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5年至2017年,培育期。分三批遴选机构、项目和课程作为培育点。2015年下半年开展首批培育点的遴选,2016年下半年遴选第二批培育点,2017年下半年遴选第三批培育点。

第二阶段为2017年至2019年,成长期。通过中期检查的机构、项目和课程,正式列为“建设工程”。2017年上半年首批培育点中期检查,2018年上半年第二批培育点中期检查,2019年上半年第三批培育点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为2018年至2020年,验收期。通过专家评审、考察,正式完成“建设工程”。2018年下半年首批验收,2019年下半年第二批验收,2020年下半年第三批验收。

(二)申报范围

由高校自主申报参加“建设工程”。

1.培育点优先立项条件:所有经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机构和项目均可申报列为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培育点。

2.其他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并在有效期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提供《最新一届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信息一览表》(附件5),也可申请列为培育点立项:

(1)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2)与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有关的机构、项目,已至少连续招收三届中外合作办学学生。

(3)与国家和省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工程有关的机构、项目,已至少连续招收三届中外合作办学学生。

(4)正在参加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的机构和项目。(5)已有至少一届毕业生,2016、2017年即将参加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的机构和项目。

3.示范课程培育点不单独申报。每个申请立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每个专业可自选2-4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列为示范课程培育点;每个申请立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自选2-4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列为示范课程培育点。

4.所有机构、项目和课程立项须经专家评审提出意见,并由省教育厅审核研究、批准立项。

(三)申报基本要求

1.《任务书》的制定将采取开放式自主选定指标(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方式。各申报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特点,机构自主制定不少于6个量化指标,项目自主制定不少于4个量化指标,在《江苏高校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工程机构(项目)任务书》(附件3、4)中将这些指标的目前水平、中期水平和预期目标明确列出。

2.示范课程应充分体现创新性,由中方或中外双方共同授课,主讲教师为中方教师,采用全英文或以英文为主进行教授,有自编或修订版本的教材,有可共享的课件,教学成果可以辐射其他学科专业、高校。

3.由专家进行评审,考察《任务书》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可行性。通过评审的将向社会公示一周,方可确认列入培育、正式的江苏高校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工程。指标完成情况将成为考核建设工程是否完成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管理

(一)协调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省教育厅分管领导任组长,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

2.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充分发挥专家对建设工程实施的学术指导、专业咨询与科学评价作用。

3.设计多维度科学评价体系,将国际化指标列入评价高校水平的考核指标。建设工程实施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有效衔接,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有效衔接,与国家有关重点学科、专业、课程、实验室等建设、管理、评价要求有效衔接,与我省有关人才、教育、科技、文化等重要工程或项目有效衔接,与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基础能力建设有效衔接,争取与国际通行的学科专业评价标准和建设管理规则有效衔接。

(二)责任保障

1.依托高校为责任单位,分管校(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参加的建设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推进实施工作。

2.高校要将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职能机构和管理队伍;不断增加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的经费投入。

3.实施以《任务书》为依据,明确目标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分解建设任务,强化推进措施,落实实施责任。

(三)政策保障

1.相关高校要对培育点建设给予经费支持。

2.优先推荐“建设工程”机构和项目培育点的教师参加国家留学基金、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和江苏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等公派留学计划。

(四)全程监管

在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验收等环节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公正、规范管理、严格程序。努力使“建设工程”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精品工程。

第二篇: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

实施方案

(2017)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二○一七年三月 附件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在《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对象

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实施境外学士学位以上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017年拟对以下四类在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机构(不包括独立法人大学)和项目进行评估:1.招生有效期截至2017年及以前且未参加过评估;2.批准设立满五年且未参加过评估;3.评估满五年;4.2015年评估中被评为有条件合格的机构和项目参加再评估。

二、评估组织实施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统一组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具体实施。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评估工作安排,负责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有关高校(以下简称办学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所设立机构及举办项目的参评工作。

三、评估程序及办法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主要分为单位自评、网上公示、综合评议三个阶段。

(一)单位自评

单位自评是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的主要和核心环节之一,各单位要按照《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单位自评工作基本要求》,认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完善;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指导办学单位开展单位自评工作,确保自评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各办学单位要保证自评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提供不真实信息的办学单位,将在评估过程中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二)网上公示

网上公示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开展,是实现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公示内容包括单位自评报告中的办学情况简介和基本情况信息两个核心部分。公示期间接受中外合作办学利益相关方的异议和声誉评价。网上公示由教育部统一组织,通过以下三级渠道同步进行:1.教育部相关网站,即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部学位中心官方网站,在首页公示所有参评单位相关内容;2.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在首页公示本省(市)参评单位相关内容;3.办学单位官方网站主页,在首页公示本单位相关内容。

网上公示期间,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做好接收、处理与本省(市)办学单位相关的反馈信息,并汇总函报学位中心;办学单位需针对公示中被质疑问题提交必要 的说明材料。

(三)综合评议

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根据评估指标体系,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将通过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学生及社会评价、同行评价多角度了解办学情况。

1.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

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结合本地区办学单位自评报告,全面考察中外合作办学所引进的教育资源与本地区科技、经济、教育发展结合情况以及产生的作用,完成对本省机构和项目的评价意见,为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2.学生及社会评价

学生评价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面向在读学生和毕业生开展。社会评价采用对办学单位社会声誉调查的方式开展,与公示同期进行。

3.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采用专家通讯评议的方式统一组织。专家通过审阅《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自评报告》等评估材料,对指标体系中除“办学单位外部效益”、“学生满意度”及“社会评价”外的全部二级指标进行评价,并对合作办学协议、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按约执行进行核实,最后形成的评价包括分项评价、总体评价、综合意见三方面内容。

四、评估结论及结果利用

评估结论依据单位自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学生及社会评价情况,经同行评价而形成。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将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开展实地考察。

评估性质为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分为合格、有条件合格和不合格三种。合格表示基本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办学效果较好;有条件合格表示个别方面存在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的情况,已经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经限期整改能够纠正。不合格表示存在严重违反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的问题,且实际办学水平质量低下等。

评估结论报教育部核准,形成评估结果。评估结果通过正式发文反馈至有关省(市)教育厅,由省(市)教育厅进一步反馈至办学单位。评估的有关情况将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评估结果及相关信息将作为今后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及审批的重要参考。对办学规范、质量较高、社会效果较突出的办学单位,将宣传和推广其办学经验。对办学存在严重问题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限期整改、停止招生等处罚措施。

第三篇:1.+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申报指南

附件1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申报指南

一、申报原则和条件

(一)申报原则

1.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其他相关文件等各项条款,体现公益性的原则。

2.应突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导向,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消化、吸收、融合、创新和推广。

3.应准确把握办学主导权,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能够抵御可能的风险,维护正常教育秩序。

4.应促进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二)申报条件

1.新设立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大学的条件。中方原则上为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外方为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须内设两个以上学科的至少6个专业;办学主体实施全境内教学,颁发中外双方学位;双方或(和)第三方提供足够的建设和运营资金。2.新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条件。中方原则上为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高校,外方原则上应为世界排名前200位的大学或学科专业排名世界前100位的高校;合作举办本科或研究生层次的二级学院,须内设至少4个专业;办学主体实施全境内教学,颁发中外双方学位;中方或(和)第三方提供足够的专用教学设施条件,办学规模不超过2000人。

3.新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条件。外方须为同层次具有相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校;合作举办学历或学位教育项目,以境内教学为主。选择跨国分段教学模式的,在国内教学时间应不少于培养周期的三分之二,高职高专不少于2年、本科不少于3年、研究生不少于1.5年;颁发中外双方学位、文凭或只颁发一方学位、文凭;在境内中方提供教学设施条件,办学规模适宜(每个项目年招生数原则上不超过100人)。

4.新设立中外合作非学历课程培训项目的条件。中方高校与外方教育机构合作举办为本校在籍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非学历职业技能课程项目,培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以境内教学为主,外方颁发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申报范围

1.鼓励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设立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鼓励发展不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鼓励高校选择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创建一批品牌专业和示范课程。鼓励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2.鼓励在国家急需、薄弱和空白的学科领域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支持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我省新兴产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3.严格控制商科、管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新闻传播等国家控制布点学科(专业)重复合作办学。严格控制新增只颁发外方专科或本科文凭(学士学位)的合作项目。严格控制同一外方教育机构在境内举办多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同一外方机构在我省的合作院校不超过2所,且合作专业不重复。严格控制中方教育机构相近专业分别与外方教育机构举办多个合作办学项目,中方1个专业只能与1个外方开展合作。

二、申报内容要点

(一)基本要点

1.办学思路。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立足于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学科专业的院校,或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鲜明特色、可填补国家和地方弱势或空白领域、行业急需的学科专业。拟办机构或项目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或独特性,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机制、人才培养、学科协同创新等方面具有优质特征。

2.培养目标。定位清晰明确,符合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反映培养国际化创新创优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趋势和方向。

3.办学模式。在符合国家法规,有利于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中外双方充分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优化和改进学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在维护双方利益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创新中外合作高水平机构、项目的建设模式和途径。

4.办学条件。办学投入和教学基本设施能够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知识产权界定准确、比例合理。

5.合作专业。中方已设臵相同或相近专业,外方高校在拟合作专业的本土招生已满5届。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名称应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名称相一致,专业代码应为普通专业代码后面添加“H”代码。如外方专业名称与中方不一致,可在专业名称后加注外方专业名称。

6.教育教学。中外双方共同设计、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科学评估和选用具有先进性的教材,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教学计划、课程设臵、教学内容应不低于外方高校在其所属国的标准和学术要求。详细说明合作办学的学科专业、课程安排和教学管理(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1/3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在境内担负的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的1/3以上)。每个项目外方教师在境内教授的专业核心课程达到8门以上。自然科学、工程科学领域专业可全部或部分采用外方机构的课程和教材;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专业的课程和教材,经学校组织审查通过后可全部或部分采用。除中国文化等特殊课程外,其他课程可全部使用外语组织教学。还需提供合作专业在实施地所具有的竞争力、不可或缺性以及预期社会效益的论证。

7.教学管理。有计划地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结构合理。在国际上招聘的教师,其职业资格和学术水平应不低于外方高校的教师标准和水平,并获得中外双方的认可。双方对外方教师的规模、专业水平、任教的课程和时间要明确约定,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实施跨国分段式教学的项目,需要针对不出国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8.招生要求。招生标准和考核方式合理,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监控制度完备。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应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在学校招生规模内按照专业招生目录分列执行,并满足同地区同批次录取的要求。只颁发外方学位文凭证书的,在不低于外方高校在其本国录取标准的基础上,逐步采取与国内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相结合的录取方式。外方所颁发的学位文凭证书应与其在所属国颁发的学位文凭证书相一致,并在该国获得承认。

9.学科建设。促进所引进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的本土化建设,促进国际科研学术交流和学科专业建设。

10.协议内容。能够体现合作双方平等协商的主体地位。应包括双方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姓名;合作宗旨与原则;合作内容与方式;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理(董)事会(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协议的期限、修改、延续、中断、终止程序;违约责任;仲裁等内容。

11.财务管理。在物价管理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登记手续,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向社会公示,在招生简章中标明所有学习费用,包括国外部分的学习费用,不得同时双重收取国内、国外的学费。国内收取的费用纳入学校财务内统一核算,并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项,统一办理收支业务。

(二)申请设立机构的附加要点

1.章程内容。主要包括合作办学机构的名称、办学地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层次、类别、内容、范围、形式等;资产数额、来源、性质以及财务制度和监督;明确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建议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权限、任期、议事规则等;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和罢免程序;学校校长(主要负责人)的产生、任职资格、职责;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形式;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臵和职责;学校员工的聘用和人事管理;机构的合作期限、变更、解散、终止和清算程序;本章程的更改和其它说明性条款;其它重要事项等。

2.办学条件。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场地和各项设施条件须不低于各级同类教育机构的设臵标准。

3.经费投入。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需提供资金证明。

三、申报程序

(一)申请时间

由中方教育机构于每年3月1日至15日或9月1日至15日期间向省教育厅提交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申请材料(详见附件2)。省教育厅每年受理两次。

(二)申请主体

高校直接向省教育厅申请。市、县(市、区)所属的高校申请非独立法人机构和项目需由所属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具同意申报函,申请独立法人机构需由市人民政府出具同意申报函。

(三)行政许可程序 经省教育厅审核上报或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或同意备案并取得机构许可证或项目批准书后,方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一年内未获得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将视为不同意。临近招生有效期或变更的机构和项目,需提前一年申请延期或变更,教育部同意延期或变更后方可继续招生。

四、其他要求

(一)注册和认证

所有经教育部批准或同意备案并在有效期内的机构和项目均可以连续招生。高校需及时将录取学生的信息在“中外合作办学国(境)外学历学位在线认证系统”中注册,并负责在学生毕业后及时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协助申请办理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二)质量监控

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和年检制度。所有临近招生有效期的机构和项目将接受教育部组织的评估(本科及以上层次)或省教育厅依法年检(专科及以下层次),通过学校自评、学生满意度测评、专家和社会综合评价等评估和年检方式,加强行业办学自律。

(三)信息共享

建立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报告发布制度。并逐步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省级质量监管和信息公开平台。各高校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公开工作,主动通过校园网等媒介公示办学情况,接受学生和社会的监督。

(四)规范办学秩序

严禁未经批准招收计划外学生,严禁以中外合作办学名义举办专升本、留学预科班等涉外办学项目,严禁举办学历教育的中外双方颁发层次、类别不同的学历学位证书,严禁非学历教育机构或项目颁发国外学历学位证书,严禁外方颁发第三国(或第三方)学历学位证书。维护学生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旅游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建设报告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

旅游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建设报告

随着全球化走向深入,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合作办学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就我校来说,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不但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使教职员工具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和视野,也可以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改善课程结构等,给学生提供接受国外先进高等教育的机会,提升学校在地方区域内的知名度。

为加大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力度,吸收更多国际职教先进经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选择,2011年9月,我校与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签署了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联合办学协议书,为本专业学生出国深造乃至就业提供了机遇与平台。按照协议,赴智源教育学院留学的学生前三年在我校就读,取得我校合格毕业的基本条件并满足智源教育学院其它就读条件之后,根据个人意愿并由我校择优推荐,第四年进入智源教育学院完成大专课程进修,成绩合格后由智源教育学院颁发大专毕业证书并推荐至国外相关行业就业。该项工作将于2013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同时为深化两校合作,充分整合双方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借鉴吸收先进办学理念,为本次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及本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力,智源教育学院同时表示愿意为我校提供

教师培训业务,并提供一切培训师资、培训环境和培训条件。我校国示校建设领导小组旅游专业建设领导李言奎、肖险峰两位同志于2012年6月19日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NYP办学理念与院校管理”培训,并顺利取得了结业证书;2013年7月12至16日,专业带头人陈晴老师赴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培训学习,引进了新加坡智源教育学校先进的课程体系理念、职业教育先进思想,从而指导旅游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与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签订了《师资培训意向性协议书》。

小结:

通过两年示范校建设,旅游专业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与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充分整合了双方的教育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师资和优秀的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人员,加强了我校师资的培养,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出国留学与就业的机会,更好的满足了广大家长希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成为乐山区域中职类学校首家与国外职业教育学院签订联合办学的学校,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旅游专业部

2013年7月25日

第五篇: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探析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开启了我国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是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新型办学体系,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而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从抓专业化管理、常态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以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171-02

习近平同志在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1]近几年,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规模上和办学层次上都发展十分迅速,这不仅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应深入对其研究,通过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工作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主要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东西方不同文明、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育工作难度加大,出现了相较于普通专业大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热情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上进心和耐受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以致发展党员比例明显较低、发展后学生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现象。

究其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受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教育理念、中外管理模式、学生学习定位、社会家庭因素等方面差异冲突因素的影响。只有深入剖析和研究这些问题,才能较好地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办学模式的特殊性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与高校普通院系党建工作相比存在着差异和需要面临的特殊问题。

1.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教育难度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大多以留学深造或进入外企工作为毕业首选目标,他们思维活跃、求新意识较强,较易接受外来文化,却也存在过于注重自我的问题,他们“入口”较宽,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学习能力较低、纪律意识较差等问题,增加了教育和引导的难度。

2.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性意识淡薄、模范作用不突出。中外合作办学中部分学生要到国外高校继续学习或出国留学,认为入党对出国有影响,放弃了参加党校学习、了解政治理论的机会。这种误解造成了很多学生入党积极性较低,大都不愿主动提出入党申请。因此导致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人数明显低于普通院系专业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人数,学生党员人数少,积极分子数量不足,连带致使榜样的带动作用与传播力量不强。

3.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性教育容易中断或不连续。一些学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需在国外度过一至三学年,尽管有些大学生入党志愿迫切,通过努力表现得到党组织的认可,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但出国留学后,因受其地域空间的限制,党员培养、发展、教育工作不连贯,影响了党员党性素养的进步和提升。

4.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学习倾向性较强,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为顺利到国外求学,很大一部分学生将精力放在考试准备上,更倾向于语言学习及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或放弃了参加党校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机会,因此,他们政治诉求弱、缺乏社会经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面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需要立足中外合作办学特点、从实际出发,努力构建良好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切实提出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对策,以期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专业化管理,构建队伍建设对学生的思想主导机制。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一代,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使其更加个性化,又因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以出国留学、完成学业为首要目标,他们缺乏参加党校培训等活动的主动性、入党积极性不高。因此,新形势下,要求高校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较强事业心、具备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专业化学生工作者队伍。

同时,应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将遵守师德规范纳入学校教育教学重大环节管理过程,并作为人才引进、奖优评选、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形成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构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多层面开展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座谈等,以加强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间的沟通、交流、分享,共同探讨经验和不足、商榷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强化“学生为本”的意识,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将教育服务相结合、引领学生用“中国梦”筑牢爱党爱国之心,激发学生成才报国之志,更好地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2.常态化管理,发挥好“团建促党建”的培养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为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团干部多数是党员或是重点培养对象,广大团员青年是党的后备力量。高校团委和院系团组织是与高校青年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部门,搞好团的工作,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将党团学生工作常态化、延续化管理,以促进青年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在国内教学阶段,要充分行使高校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的职能,大力发挥其作用,以形成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强大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国外学期期间,要建立以带队教师、党员、班干为核心的临时党组织,积极组织相关团体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加强对学生的党性管理。

下载1.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5篇

    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 实施方案(试行)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二○一○年二月 《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按照教育......

    省高校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2 江西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工程中心名称: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 真:可行性研究报告 (格式) 江西省教育厅......

    深入推进长安工程努力建设高水平平安XX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长安工程努力建设高水平平安XX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长安工程努力建设高水平平安XX的决定(X委发〔2019〕X号)要求,根据《中共XX县委......

    江苏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

    江苏省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 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知识,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标......

    江苏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建设工程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起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江苏建设工程合同范本,欢迎阅读。江苏建设工......

    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各类人才,经研究,市教委决......

    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12-06-19 15:06 来源:株洲新闻网 共0条评论 共2621人正在讨论 为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建设年活动安排部署,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加快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转......

    江苏广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江苏广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现公司为市政公用工程贰级资质。公司注册资本金2500万元人民币,拥有工程经济技术人员20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项目经理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