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特色与模式研究结题报3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新型德育管理研究结题报告
——““管理、培养、训练”活动德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德育模式研究》是2008年镇江市教科所立项的课题。课题由李洋、李烨同志负责。课题组成员10人,绝大多数同志是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有的同志是系部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这些同志的优势是有热情、有实践经验,善于探索和学习。在工作过程中,课题组紧密结合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试点改革发展的实际,边设计,边调研,边实践,边总结,推动了学校的工作,又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目前,该课题已经取得了预期成果,可以结题。现以《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新型德育管理研究》为题,作出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
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生,承载着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者,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历史使命。“十五”期间,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2200多万个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十一五”期间,更造就8000多万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在造就高职生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德育的良好教育是完成高职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
在高职生的学校教育中,德为根本。但在高职生的培养和使用中,“德”恰恰是高职生紧需要加强修养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早地施加积极影响和正面引导,会更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全面带动素质的提高。为了应对高职教育中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研究对策,提高德育效果,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于2008年成立了“高等职业学校创新型德育模式研究课题组”,为高职生德育模式的创新进行了专门研究。它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理论意义
(一)是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德育具有发展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将学校的一切工作、学生的一切活动从德育层面进行有机切入,形成整体的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促进学校德育水平与效益的提升。
(二)是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注重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创新型德育尊重人的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通过课题研究,在一系列的德育途径与方法操作、德育活动的体验中,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规范,达成“知、情、意、行”的统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生命的美丽和价值的提升。
(三)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在讨论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的问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并指出,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便是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针对时代特点,改革高职生的德育模式,对二十一世纪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是体现德育理论的创新。“德育不仅是规范性的德育,而且更是发展性、创新型的德育。”德育理论的创新来源于德育实践的创新。通过课题研究和德育实践,建构学校和谐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体系,可以将学校创新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体系提升到理论层次,构建出比较系统、科学的和谐德育理论,用和谐德育的创新理论指导和谐德育实践。
三课题实践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德育,作为一种特殊性的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不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都已经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不论是培养目标、教学组织方式,还是生源质量、学校基础条件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都存在较大区别。探索和研究高职德育的特殊性、德育规律性,为高职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现状还不太令人满意,存在一些问题,与邓小平同志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调整思路,敢于创新,开拓高职教育德育的新思路。其课题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一)探索性价值。比较于我校“九五”、“十五”的德育研究课题,本课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课题研究,在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目标、德育论、德性论、“新三中心论”等有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而这种实践探索必须用现代教育理论的积极的思维,通过有效的操作,构建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德育突进与方法体系。
(二)针对性价值。针对性是实施德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针对我们高职生学生品德发展实际和人文环境实际、和谐德育工作实际而开展的创新性活动,以培养现代的人,提升德育工作的育人水平。
(三)实践性价值。“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本课题研究具有实践性价值,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合创新型德育实际的途径与方法体系,可以将创新型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有力地指导我们和谐德育实践,实现学校和谐育人、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
(四)实效性价值。探索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创新型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其终极要求是达到培养现代的“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目的,也就是德育的实效性。本课题研究就是要按照这样的要求,认真研究、扎实运作,整体构建出创新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体系,指导德育工作实践,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求得课题研究和育人的“双重”实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
1.1目标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的“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和“ 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新《守则》、《规范》、“八荣八耻”和《教育部整体规化意见》中的三方面十六个子目标。
1.2原则要求依据:《若干意见》要求学校德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的“中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德育原理依据。
2.1德性论原理。人的德性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但德性一旦形成,便逐渐凝化为个体的稳定的价值取向。德性具有发展性,是可塑的,这种可塑性表现在外在规范或环境对人性的影响或改造。德性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于学校德育,只有不断地改变教育环境、改变德育途径和方法,学生的德性才能不断地发展,他们的思想品质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规范才能与时俱进,符合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要求。2.2德育论原理。德育论关于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原理是构建学校和谐德育目标、内容、基本途径与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谐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指导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和谐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也就是“双主体”实践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学生的主体性逐渐成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和谐德育的实践性要求学校要整体构成和谐德育目标和内容,拓宽和谐德育途径,改变和谐德育方法,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确实成为现实社会中独立生存的现实的人。
2.3新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是构建德育内容、目标、途径与方法的支撑性理论,它体现了人本主义和“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突出了德育的实践性,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提高了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实效性。
3、《课改纲要》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四、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经历了四个发展,在各个发展阶段中,我们在总课题组的领导和实验区指导组的指导下,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阶段研究计划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为立项筹划阶段。
在本课题立项筹划阶段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学习市教科所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召开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会议,选择确定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填报课题研究《申报审批表》。
第二阶段:2009年05月至2009年10月为开题准备阶段。
本研究阶段,我们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有:绘制课题研究整体推进表和阶段研究计划;召开课题“开题大会”,通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阶段研究计划,通过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举办实验教师培训班,比较系统学习政策、法规和德育理论;深入基层组织德育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研究制定“研究实践阶段”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2009年10月至2011年07月为研究实践阶段。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点阶段,我们做的研究工作主要有:结合德育和研究实践,分年级整体构建各系部和谐德育的培养目标、基本内容、基本途径与方法体系;定期举办实验教师培训班,不断为实验教师充电、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适时组织召开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推进课题研究实践;开展征集评选课题研究论文、德育案例、系列德育活动方案等阶段成果活动,推荐有理论高度、指导德育实践的优秀阶段研究成果参加上级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调动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第四阶段:2011年07月至2010年12月为筹备结题阶段。
本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有:深化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梳理研究资料,组织相关人员撰写结题报告;填报结题申请书、结题鉴定书,申报结题。
五、课题实施过程
一、调研是开展本课题工作的基础
开展任何一项社会性课题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工作。本课题把调研工作当作基础性工作来做。对镇江高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涉及的一些方面的情况,分专题进行了调查。主要采取取抽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谈话等方法,从各个角度,多层次较大范围地收集信息,摸清情况。综合起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查研究。
1.1关于对在校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试
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切实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曾对信息与机械系07级、09级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调查。我们选取了0907班 同学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60份,回收有效率达100%。其中男生48人,女生12人。男生平均年龄18岁,女生平均年龄18岁。测试工具主要选择了两个,一是采用了1966年由日本大学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的大学生人格问卷(中文修订版),简称UPI(University Personalily lnventory)。
心理素质调查采用了集体测试方式。根据测试统计结果,将可能存在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筛选出来。由心理学教师对其问题进一步进行诊断和分类。最后撰写调查报告。
从心理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我校学生心理状态多数是健康、积极、向上的。近几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心理障碍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在增强。但依然有5-10%的学生有不良心理状况,他们对学习生活有消极、被动情绪;遇到学习和生活上一点困难,心理比较脆弱;有的学生遇到问题自己不善于与人沟通,心理压力比较重。有约20%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用合理的正当的途径缓解心理压力,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顺利地完成学业。
1.2关于我校毕业生情况调查
我们采取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近年来海淀走读大学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调查,剖析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素质,社会对海大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高职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编制的调查表分为三个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的自我评价”、“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毕业生素质评价共有20个要素,包括:事业心、责任心、上进心、政治表现、思想道德、遵纪守法、劳动态度、谦虚谨慎、服从工作安排、业务水平、思想理论水平、外语水平、动手能力、应用计算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周围同志关系、健康情况、该生在本单位发挥作用情况,安心本职工作情况、对毕业生素质总的评价等。每个要素分优秀、好、较好、一般、较差、差6个等级,由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测评。
为了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面上调查与点上调查结合起来,我们先后到十几家用人单位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各级领导、人事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及大学毕业生100多人的意见。
我们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把本校的毕业生素质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其他高职院校毕业生及成人高校毕业生进行一些比较。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可把收获和结论归纳如下:
1.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素质要求,大多数用人单位欢迎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知识面较宽、有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毕业生。学生党员表现好,很受欢迎。
2.调查显示,本校毕业生的社会形象较好,基本符合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绝大部分毕业生经受了政治思想和劳动纪律的考验,受到用人单位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赞赏;大部分毕业生的业务能力是称职的,有的人工作很出色,成为基层领导或业务骨干。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比较高的,80%的毕业生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同时调查也反映出毕业生的一些不足:如外语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调查中,许多毕业生反映,在思想方面,一、信仰与信心的培养,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信念来支撑和驱动自己,更需要有信心使之坚韧不拔地坚持下去,这种信心实质是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把握,是对自己投了最信任的一票。
二、能力与责任的培养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传播知识外,还应着重进行如下三种能力的培养:一是创造能力,二是独立能力,三是自学能力。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提高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心。
三、个性与人格的培养 个性化发展旨在发挥个人才能时充分激发个人的内在潜能,使人更好、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造福于社会。这三方面能力在以后的职场中显得尤其重要。
3.通过对我校毕业生情况的调查来看,虽然绝大部分毕业生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依然还有小部分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够满意,约有15%的毕业生工作不够称职,一部分毕业生对自己要求不高、工作缺乏进取心,心理素质不好等。我们认为,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要紧跟学校发展步伐,急学生之所急,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力度。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好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通过调研,现得出以下结论:
(一)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高职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他们接受信息、知识、娱乐休闲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思想、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呈现许多新特点,优缺点均突出。
1.从思想动态上来看,青年学生主体性、选择性、观点多样性特点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等日益多样化,社会意识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对培养青年学生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提供了有利条件,青年学生思想意识活动空前活跃,他们积极向上,关注社会热点,忧患意识增强,善于思考。但同时也应看到,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活动,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意识渗透,由此,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有所滋长,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观念,这对青年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学生关心的热点在减少,且关注热点多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关心国家动态和社会发展方面,由于缺乏政治信仰而表现出一定的盲动性。
2.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价值取向多元化。由于自身经历的简单和目前价值环境的复杂,部分青年学生中存在认知与行为背离的现象。青年学生主流是好的,初步具备现代职业人的思想品质,如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但其人文素养、公德意识等有所欠缺,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些学生主体意识走向极端,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强调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
3.从行为特点上来看,充满热情和激情,缺少耐心和毅力。高职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兴趣广泛,把参加社会和学院各种活动视为自身权利,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性事务和社会实践,敢闯敢干。但做事容易急于求成,价值目标短期化,遭遇打击和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敢和不愿面对失败,缺乏直面失败找原因、越挫越勇的耐心和毅力。
(二)现有的高职校的德育现状
管理者常常说要为学生的将来考虑,但事实上,他们真正考虑的却是使德育目标达到自己的要求,即方便自己的工作,方便自己的管理,很少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德育目标大多完美无缺,没有个性化,没有阶段性。
我们目前采用的德育工作模式,虽不同程度地从某一方面发挥了德育作用,但层次不深,维度不全,效果也不佳。主要表现在: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对学生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重灌输和说教,把学生当做“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②,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重外律、轻内修,只依赖于严格的要求与纪律约束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忽视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重历史经验,轻充实学习,德育理论的缺失和德育研究不到位导致了德育工作效果低下,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重管理,轻引导,或者引导不到位。
二、创新型德育课题具体实施做法
第一阶段 德育量化管理 措施一:准军事化管理——学知识、练举止、抓养成
为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培养学生令行则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校开展了“准军事化管理”,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准军事化管理”不是以往仅仅制度上的严格管理,而是通过向社会聘请优秀转业、退伍军人做学生教官,对教官加以岗前培训,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将教官安排到各个教学楼、宿舍楼,与班主任共同分担学生的管理监督工作,以现代教育制度结合军人管理制度,做好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工作。让学生学知识、练举止、抓养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作风纪律素质。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1.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管理。
对大一新生要“以管为主”。新生进校后,在思想上需要一个转变期和适应期,因此,入学教育非常重要,要通过对学校和专业的介绍,让他们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准备;之后通过军训,进行爱国主义、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教育,使其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意识,为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打下基础。
措施二:德育量化考核——严格的标准,到位的管理
为保证“准军事化管理”能取得更彻底的成果,我校建立一套以校学生处为主导,以系学生处为中心,辐射到每个班级和每一位同学的学生德育量化考核管理体系。学校以班级常规管理为抓手,以学生德育积分制考核为主要管理手段,通过学生德育管理系统的运作,实现对每一位学生的宏观和微观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制度建设。只有制度完善才有章可循,因此,制度建设至关重要。过去我们在制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管理制度时,时常把加强管理放在首位,突出评判性,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新形势要求我们发挥与时俱进精神,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恰当运用灵活多样的德育工作方法,完善“管为基础、引为主导”,并在制度建设上更好地体现出来。
该体系将各种常规管理内容量化,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行为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在新生入学后参加军训的过程中由班主任组织学习,让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熟记在心,使学生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奖助学金评比、宿舍方面及日常表现做到心中有标尺,时时衡量自己的行为。
一、考核办法: 《学生德育量化考核》的贯彻实施真正的起到了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它规定:
1.学生德育量化考核视管理人员对学生日常检查情况进行加减分;
2.德育表现中同一行为受多项加减分时,以最高项为准,不累加;
3.学生德育量化考核成绩低于90分,不能发展其为团员,取消一切评奖评优资格,至学期末成绩低于60分,视为德育课成绩不合格,开除学籍; 4.学生德育考核的成绩是学生评奖、评优、推优、组织发展和推荐就业的主要依据,除系内有特殊规定外,按学生德育考核成绩由高分到低分顺序推荐;
5.学生德育考核成绩在学生毕业时装入学生档案。
二、执行办法:
目前我校的德育管理系统分为学校、系部和班级三个层面,评价的主体分别是学生处领导、班主任、教官、系学生会和班委会等,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德育量化考核总则》,评价的结果分别与示范班级、文明班级以及学生的德育考核挂钩。我们制定了关于该考核办法的具体执行流程,以明确每位负责人在考核中应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做到分工明确,管理思路清晰。
措施三:学生干部的培养——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我校还提出了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首先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打造出有能力、高素质的学生会干部,塑造严明实效,团结一致,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优秀学生干部组织,并使其在德育量化考核管理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得到迅速地成长,更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管理的效能。
第二阶段 德育素质教育
我校在执行德育量化考核体系的同时,大力开展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力争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拟定每学期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素质教育训练。德育素质教育训练将以教学形式开展,依据开展的培训或训练内容配备教师,以班主任老师为主导力量。该教学的展开除了有理论讲授外,更多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验式活动,达到培养目标。另外,在各学期内将组织2-3次大型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竞技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对大
二、大三的学生要“以引为主”,即坚持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标,大力培植校园文化,形成引导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社团活动体系,具体实施如下:
措施一: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引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在大学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教育,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仰。要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着力点,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
措施二:推进学生管理自主化。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自律、自立、自主意识和相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如设立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宿舍自管会等,加强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骨干策划各类学生主题教育,锻炼其带领学生、团结学生、服务学生的能力,以点带面,以骨干培养促进整体教育,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主人翁意识。
措施三:促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坚持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时时把握学生的“热点、焦点、盲点”,通过“抓实践、抓社团、抓活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发挥院报、广播等交流和沟通平台的作用,建设积极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在全面服务于同学的理论学习、生活、情感等需求的同时,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渗透于其中,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措施四:强化网络德育的教育功能。网络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启迪思想、转化意识、塑造人格和指导行为等方面。网络拓宽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延伸并补充了德育功能,其丰富的信息、便捷的传播、多样的表现形式、易于互动的交流方式,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立足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标的前提下,要积极运用网络手段,通过建立德育网站、网页来构建德育工作新阵地,注重引导,强化管理,增强网上德育的影响力,提高网上德育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
活动一:遵章守纪教育与素质养成训练
在学生步入校园后的第一学期中,进行军训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学院规章制度教育、文明礼貌及行为规范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组织纪律观念,树立文明行为习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动态、未来工作岗位及岗位素质、技能要求有所了解,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和今后职业生涯夯实基础。
活动二:感恩立德教育与知恩回报训练
在学生进入第二学期学习生活时,我们利用感恩教育及感恩回报、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爱国、爱集体、爱父母、爱老师,懂得感恩,自觉回报社会。首先,通过拓展感恩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爱父母、爱祖国、爱家乡、爱学院的思想意识;其次,通过开展感恩回报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训练学生从小事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再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活动三:自信自强教育与诚信合作训练
当学生步入第三学期的学习生活时,我们在继续强化感恩立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校训开展自信与自强教育,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耐力。另外,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试方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
第三阶段 德育管理队伍建设
措施一:优化德育管理队伍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德育管理工作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成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德育管理工作人员在学生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着最基层最直接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为此,我校高度重视德育管理队伍的建设,每年都将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作为一种工作制度执行。岗前培训。通过举办岗前培训班的方式,使其明确岗位职责,掌握学生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理论培训。有计划安排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的校内理论学习培训班。一年举办一次小型研讨会,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的研讨会。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与学术交流。
短期进修和轮训。每年选拔一定数量优秀德育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学校的短期业务进修和轮训。根据德育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提高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措施二: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观念,根据人员个体的资质差异和能力特点合理使用,做到人尽其才。其次,要创造一个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内部环境。一方面,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人性化;另一方面,要关心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重视德育管理工作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
2.精简高效的原则:德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目标是“数量精简,结构优化,高效务实”。数量精简,结构优化要从科学设岗上下工夫;高效务实则要从人员的选拔和培养上下工夫,实现选人、用人和培养人的有机统一。
3.德才兼备的原则。德才兼备是选拔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原则。选留德育管理工作人员要坚持高标准、高层次,努力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热心并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选拔到学生工作岗位上来。4.选拔、使用、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措施三:规范德育管理队伍考核制度
为激发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学校应建立科学考核德育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机制。通过定期述职、自评互评、师生民主评议、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量化考评等方式,实事求是地对德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做出评价。考核成绩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等。考核结果作为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对我校德育管理队伍的思考,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真正锻造一支团结务实、追求卓越、注重协同和配合的德育管理队伍。
六、课题研究结论
本课题是针对日前德育工作存在的诸多弊端,依据“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德育过程“双主体”论、德育活动“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情境中心、活动中心)、“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个体、贴近学生心灵),按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围绕“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人”,培养大写的人,培养不仅仅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人,更需要培养一个具有较高公民素养、职业素养和终身素养水平的人”这一研究目标,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而展开的德育行动研究,初步创建出与新德育目标、新德育内容相互作用的新德育模式与方法体系。
七、课题研究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1、课题研究工作的思考。
三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计划基本得到落实、研究成果基本凸显、和谐德育基本得到全面推进,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其他工作冲击严重,研究活动落实不是很及时、不是很到位;二是课题研究覆盖面小,阶段研究成果推广不是很及时,使得我们课题研究的引领、推进和谐德育工作的作用不是很大;三是个别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科研素质不高,对所做的工作不善于总结、提炼,使得我们的研究成果理论价值不是很高、应用价值不是很高;构建出的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还不够全面、具体,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2、课题研究工作的展望。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定期举办实验教师培训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群体科研意识和能力;抓实研究过程,结合创新德育工作实际,继续把构建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作为我们今年后一个时期的主攻课题,深化研究,把课题研究活动落实到学校各个层面、落实到各项活动之中,抓出成效,推进我校德育工作的深化改革、促进我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二篇: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的技术性、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的特性,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article from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to start the connot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with a senior-level talent,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bility,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means the diversity of features, from a professional Set up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management, process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o begin a series of links from high training goals starting to build model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training model;personnel training
前言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
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2.实践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都应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实施效果良好;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受到与现代
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⑶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会操作、会应用软件、会上网、会应用计算机收集与处理信息”(简称“四会”)的计算机教学目标;⑷每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⑸高职高专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职高专应全面开发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教师应能够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实训方面: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是指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
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资料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
学生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目标。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基础理论、职业技能、毕业考核,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确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⑴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⑵应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⑶应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的同时,要严格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质量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确保教师质量整体提高。
第三篇: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调研提纲
一、调研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5]23号),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任务,编著出版《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一书。该书将对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阶段性发展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理性的疏通和分析,并给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综合性判断,以期正确地评价、准确地反映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本书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来一部具有总结性、权威性和历史性的著作。在该书中,将收录一批有特色、有经验的高职院校的典型材料,作为此次历史性总结的支撑背景。同时,将准备有选择性地总结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证书运行、职教集团等若干模式等,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以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服务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
二、调研目的
据了解,贵校在上述方面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希望将贵校的材料作为典型个案纳入本次历史性总结的权威之作。为此,我们特编写了有关个案的提纲要求及范例供参考(参见附录一~四)。如果贵校在附录提纲的某一项或几项中有期望展示的风采或值得总结的经验,则请您按照提纲所列要求准备材料,并通过电子版或E-Mail的方式寄给我们。时间截止到2006年2月25日。
我们将根据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仔细研究、分析、提炼、归纳,通过这本权威性专著的展示,使贵校的亮点更亮,特征更鲜明,声誉更提高,并将由此让高层领导‘知道您、了解您、支持您、帮助您’,为贵校自身乃至整个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调研的主要内容
1、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2、发展中的特征及特殊做法;
3、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4、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5、可供借鉴的举措建议。
四、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
上海市教科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组联系电话(兼传真):021-64175236
联系人:黄 芳(项目秘书)
E-Mail: office.ribb.sh@163.com
项目总负责人:
马树超(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高教司参加人:
范 唯(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处处长)
各专题负责人:
郭 扬(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综合组)
陈 娟(负责优秀高职院校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034387或***
陈 嵩(负责校企合作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034387或***
黄 芳(负责双证书运行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175236或***
郭苏华(负责职教集团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434053或***
附件一:
高等职业院校典型模式
调研提纲
一、调研主要内容
1、学校办学历史。
2、学校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3、学校最典型的几个特征总结。
二、案例文稿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委托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组,将对各高等职业学校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择优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您的介绍和经验将成为我们对高职院校发展理论研究的有力依据。
为之,要求参与单位根据提纲编写2000字左右的文稿,也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
三、案例写作参考提纲
1、学校办学历史。
2、学校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包括:投资和经营方式、学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等。1)方法与措施 2)作用与成绩
3)学校最典型的几个成功经验总结
附件二:
“校企合作”办学
调研提纲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校企合作”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成败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推广各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经验,并为我国今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现特征求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介绍,列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
一、调研主要内容
1、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发展情况;
2、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主要特征;
3、目前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4、学校今后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打算;
5、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有何好的建议。
您的介绍和建议将成为我们对高职院校发展理论研究的有力依据。
二、需索取的资料
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但更希望能够写成专题论文的形式。
三、个案范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自身办学水平提升的需要,从2002年起,在原有发展基础上,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利用“小企业大集群、小商品大市场”的区域优势,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接轨,形成了“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促进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是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双赢、诚信、融通的基础上,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实现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基地是校企联姻的基础。创建紧密型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有松散转变为紧密,有“邻居”转变为“亲戚”,合作由单一到多元,使校企成了“一家”;基地对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招生是校企互动的起点。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拓展“订单培养”,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密切关注人才市场和生源市场的变化,将基地建成招生宣传的窗口。
教学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贴近,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贴近,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岗位需求贴近。
科研是校企融合的提升。通过紧密型基地的设置,构建高层次科研管理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实施评估考核,采取联办应用型研究所、合作建立学科性公司等方式促成资源共享,联合攻关,解决目前高校科研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目标隔离、人员隔离、经费隔离和成果隔离的问题。
就业是校企双赢的硕果。培养“合格加特色”的人才是学校的追求,这种人才也是企业的需求。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共同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共同实施市场化动作,规模推进学生就业,畅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学校与企业获得双赢的硕果。
基本特征之一——以系统科学理论为依据。基地、教学、科研、招生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密不可分,构成了系统化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科学体系。
基本特征之二——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动力。体现开放办学、社会办学的高职办学理念,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符合社会需求,教学科研体现改革思路。
基本特征之三——以紧密型基地建设为重点。抓住校企合作的关键,突破传统基地的学生实习单一功能,着重建设具有多功能的紧密型基地,把紧密型基地作为实施“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基本特征之四——以拓展多元利益为驱动。在校企合作中拓展多元利益,从思想感情和文化成分上,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糅合,达到互惠互利、文化融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保持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基本特征之五——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合作涉及双方感兴趣的所有方面,形成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为学生养成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理想途径。
附件三:
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典型个案与模式研究
调研提纲
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序推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高效率、低成本,实现高技能人才的“零距离”上岗,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解高职资格证书在具体实践运用中的有益经验与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与方案,以便将贵校的成功经验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特拟定本调研提纲。
一、调研内容
1、学校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情况介绍。
2、学校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所取得的成就及有益经验。
3、学校实施双证书的特色及特殊作法
4、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5、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设定。
6、对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举措设想与建议。
7、对“高职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思考,(1)高等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界定,(2)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3)“高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区别等,(4)社会对高职资格证书的认定情况。
二、需索取的资料
请配合提供下列资料,谢谢!
1、请提供学校基本情况、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的相关文件与资料、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学校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
2、学校曾发表的关于“双证书”的论文及著作等。
3、学校曾参与的有关“双证书”的课题资料及相关成果。
三、个案范例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双证“直通车”模式个案研究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 1956 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兼备、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后三年制、初中后五年制”大专及普通中专层次的学生,各类在校生 6000 余人。2003 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97.1 %,居自治区高校首位。
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突出职业技能的办学特色,实行“一书多证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校内建立了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通过实训可直接获得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直通车”模式基本情况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自治区高职院校中实施了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改革试点,高职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毕业时经过考核合格可以领取毕业证书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9月新学年开始,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旅游与饭店管理等3个专业开始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新模式。
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模式后,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不用参加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举行的资格考评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在完成所有课程之后直接获得相关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后,学生三年就能拿高级工证,而过去则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二、实施“直通车”模式的若干特征
1、调整专业设置适应职业标准。职业教育中的专业相对来说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标准,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就必须在专业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调整使专业培养包含职业标准,又不违背专业标准;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达到职业标准要求。
2、强化专业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学院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加大了专业的技能动手能力、攻关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学院结合专业对应职业工种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专业和工种的需要。比如电气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对应的工种为维修电工,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完全覆盖了维修电工工种(初、中、高级工)所必须的应知知识要点,即,如果该专业毕业生理论合格,则维修电工工种的职业资格证的理论考试也就合格。
3、构建“一体两翼”新型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学院按照‘一体两翼’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适应职业资格取证的需要。所谓“一体”就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主体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指的是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学院调整后的课程实行“大平台,小模块”,“大综合,小方向”的结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保证达到5∶5。
4、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直通车”后,学院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改革,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边讲边练。所谓的“一体化”教学法,就是将过去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为“一体”,变实验室为课堂,变课堂为实验室;另一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结为“一体”,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技能标准。同时,学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选授课内容,扩大专业视野,增大认知力度,加强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5、实施课程认证的考评方式提高考评效果。实施该模式也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学院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将与之有关的主干课程化分为若干教学模块,按模块进行教学和考评,把技能鉴定的一次性考评转变为多次模块考评,把小容量抽题考评变为大容量普遍性考评。“直通车”方式的考评由于考评次数多、模块内容相对集中,考评的量相对较大,内容的覆盖率也高。
6、建立和完善监督与保障机制。为了使“直通车”模式顺利运行,学院专门制定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直通车”的实施细则》,落实了各级责任,相互监督、规范运行,确保“直通车”实施后,质量不打折扣。同时,为保证“直通车”工作的运行质量,学院建立了由系部、学院、自治区劳动厅组成的校内外三级监督体系,随时进行抽查监督。再者,学院进行了课程改革、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学计划、保证实训时间、改革考评方式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直通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
三、“3+2双直通”模式
基于技校想要学历,而高职学院则想要技能的基础,2005年,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同时与克拉玛依职业技师培训学院、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哈密铁路技工学校3所学校签署协议,组成了一个新的合作体,共同实施继“直通车”模式后的又一新型模式——“3+2双直通”模式。
基本模式和实现方式:由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申报五年一贯制高职试点专业招生计划,在中考成绩优异者中录取。前三年在试点的技工学校学习,达到中级职业资格水平;后两年到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达到大专学历,同时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2双直通“模式两个学段分别在技工学校和高职院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学习与实践,同时达到大专学历水平和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同时获得大专学历证书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中职与高职、中级与高级职业资格、高职学历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衔接,实现职业教育的”三通",为社会培养真正具有高技能的人才。
附件四:
集团化办学 调研提纲
一、调研内容
1、集团组建模式:是松散型的还是一体化的。即组成成员的产权关系有没有变化。以怎样的协议组合起来。
2、机构建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设置状况。
3、运行特征:以资金、或技术、或资源、或其他为纽带。
4、集团政府和社会组织与集团的关系,政府的指导作用和引导方式。
5、集团在教育和企业联合方面的结合点。主要强调企业在集团内所追求的利益焦点。
6、集团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二、需索取的资料
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但更希望能够写成专题论文的形式,以便我们择优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
三、个案范例
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特征
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由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全省33所办学水平较高的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加盟、67家知名企业共同参与,将联手培养现代服务业所急需的实用型紧缺人才。
特征一:松散型结合,自主加盟式参与。参与单位产权不变,财务分列。
特征二:政府引导。省教育行政部门为集团的筹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为集团牵头方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支持。
特征三: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组建服务业职教集团后,33所学校可以尝试进行一系列教学教育改革,在近期内主要包括统一专业培养目标、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育质量监控、统一招生及学籍管理、统一境外合作与国际交流。同时,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基本建设、教师及教学设备的调剂、毕业生就业推荐等方面实行统筹。联合召开大规模的毕业生招聘会;利用资源优势联合举办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打通学校和社会的“瓶颈”。此外,还可实现中、高职的人才对接,在33所学校内,针对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升高职的需求,通过内部协调,与高职学院联合,在招生、培训、就业等方面做到“无缝对接”。
特征四:成员单位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搭建各自的合作系统,空间大大扩展。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开设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选课余地;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实现学分或成绩互认。
第四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
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践与研究
南浔区旧馆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关注并切实解决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践(现)社会公平的大事,也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报告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的基本特征,构建了流动人口学龄儿童“随班跟读,动态管理,收费灵活”的全新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探寻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家校联动促统一、师生互动求发展”的基本途径,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全面素质,为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流动人口 子女 教育问题 模式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从我镇的地理位臵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来观察。
我镇地处太湖南岸,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近年来地板业、线条业、化工业的迅速兴起,更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创造了大量流动人口就业的机会,因此,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据统计,我镇已有流动人口4000多,随其父母迁移的学龄儿童近100人。要解决这么庞大的外来学生队伍的入学问题,对弹丸之地的旧馆镇来说可谓压力不小。
(二)从基础教育的均衡性和平等性的内涵来认识。
董惠铭在《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均衡化与公平性》一文中阐明:教育的公平性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公平发展和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与权利的保障。流动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他们是当地财富的创造者,是纳税人,为当地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子女理应成为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的成员,理应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平等性,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平性。
(三)从流动人口子女缺乏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思考。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如果没有切实解决,其家庭本身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今天的教育问题,在明天肯定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另一
面社会和政府对这些家庭救济性的投入会更大。
(四)从我镇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现状来分析。
1、掌握知识的差异。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域,其子女在原籍受教学的教材不同,要求不同,使其掌握知识水平与本地学生差异很大。(见表1、2)
*课题组负责人:钱景芳,课题组成员:唐国平、金林元、胡雪刚、王新民、陈志红、赵建春、慎敏敏。执笔:唐国平金林元
表1流动学生适龄儿童原籍统计表 2002.9 表2流动学生与本地学生知识质量前期对比表
说明:测试对象为2002年第一学期二年级学生20名和所在班级52名本地生。测试时间为流动生刚转入时,评价标准相同。
2、行为习惯、文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等都不同于本土学生。
3、流动人口子女身理心理大部分没有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弱势群体,由于其父母的流动性,导致其子女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
4、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其子女的学籍管理比较困难。
5、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校生的综合素质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近几年,虽然我校接纳了部分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入学,但学籍管理上不规范,教育质量上不保证。为了使流动人口子女及时地纳入到本土学生群体中接受正规教育的轨道,研究他们的教育问题,家庭现状,对症下药,防止流动人口子女适龄儿童辍学或流失。因此,此项课题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对农村流动人口(一般指在本地暂居一、二年)学龄儿童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的综合性整体研究。以调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背景、学习现状,分析其基本特征为研究内容。形成一系列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以提高流动人口子女的全面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
1、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2、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档案;
3、构建我校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学籍管理模式;
4、探寻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本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具体的操作
我们首先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情况,通过与家长、学生的谈话、观察、家访、问卷、填表统计等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摄取了大量的信息,为进一步设定研究策略打下基础。
(一)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及其本人基本情况调查。
1、流动人口家庭主要人员职业及经济状况调查表(见表3)
2、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环境及其受教育状况的调查(见表4)从表3中调查数据显示:家长最高学历是小学的占46.8%,是初中的占42.9%,是高中学历的仅占7.8%,家长希望自己子女成绩优秀的只占13%,无所谓的占39%,家庭辅导偶然的占41.6%,不管不问的占了48.1%,辅导方式采用压服式的占了48.1%,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项中课外读物少的占80.5%,无工具书的占77.9%,无电视机的户数占91%,大多数家庭是无钱购买。
3、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环境基本特征。
我们综合各种调查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了民工是流动人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偏僻农村,在本地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综观其家庭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条件差。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家长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资金也非常缺乏,造成孩子学习硬件环境较差。学生固有的学习条件严重滞后,必然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的自尊心,这给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2)家教方法缺乏。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个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一家庭“文化沙漠”现象波及到孩子身上。这类家庭大体可分为二种情况:一是思想上重视子女学习但无方法。他们从自身由于缺乏知识而造成社会地位低下上吸取深刻的教训,寄希望于孩子,渴求子女发奋苦读以出人头地,改变命运。但由于自身文化素养不足,往往无法指导孩子学习,无指导方法或方法方式简单粗暴或一暴十寒。表现为:知识传授采用注入式、压服式,缺少说教,谈话时态度蛮横,缺少正面鼓励,孩子犯错时动辄加以体罚,教育缺乏持之以恒。二是既不重视又无方法。这类家长,老师最为头痛。这些家长大多自身文化素质处于最低层,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不参加,上门家访无人,教师很难与其取得联系、沟通。失去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3)成长关注贫乏。家庭环境差,流动人口多为打工,劳动时间长,家庭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加之流动人口群居现象普遍,造成子女与父母相处时间少,相处环境差,因而缺乏沟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活动、身心等了解严重缺乏。
(4)精神生活枯燥。家庭的低收入必然造成物质生活的贫乏,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前提,也就很难创造愉悦的精神生活。没有课外读物,没有智力玩具,没有琴棋书画,没有电脑网络、电视、卡拉ok等,在如此低劣的人文环境之下生活的儿童其精神生活世界如同一片荒漠。再则,孩子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品行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力。衣冠不整、聚众赌博、打架骂人、满口粗话脏话、极个别小偷小摸等,这些不文明的言行对原本缺少正面教育精神食粮的流动学生来说其精神损害就更大。
4、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
流动人口在校生行为习惯状况的调查(见表5)
流动人口在校生行为习惯综合分析表
综上调查,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问题上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基础较差。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穷乡僻壤,在当地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加之教材有差异,流动性较大,受教育时间不够,缺乏教育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造成知识基础的薄弱。
(2)学习习惯不良。大多数孩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由家庭的频繁流动所造成的。作业无法及时完成,经常拖欠,且书写潦草,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学习方法不当。自学能力差,不会按学习计划科学合理的支配自已的时间,更不能作好课堂笔记和课后读书笔记。碰到学习上的疑惑,不懂得请教老师和学生。(4)年龄和所读年级不相配。据调查,流入本校的1—3年级学生中,如果按本地6周岁入学推算,有45%的学生年龄都不符合相应的年级段,年龄偏大。
(5)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流动人口子女在其家庭的熏陶下,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由于和父母相处时间少,他们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是本地生所无法企及的。
(6)有较好的交往合作和适应能力。他们每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为了生存,本能地主动接近人,无意中提高了交往合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本地学生所不如的。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途径。
1、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德育工作。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以“教人做人——作好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德育主线,以“人本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德育本质,走“三化”的路子,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1)人本化:人本化即“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德育的人本化是德育的首要条件。这一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流动学生与本地生存在明显个体上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更应体现“人本化” 的精神。从尊重流动学生的人格出发,消除歧视,把流动学生视为独立的人、发展中的人、有潜能的人,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每一个流动学生身心健全发展。(2)生活化:小学德育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流动生德育教育更应兼顾原先、现有的生活背景,从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五爱”教育,切忌假、大、空。(3)科学化:德育科学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德育的个体化。德育必须分析每一个人的遗传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才能在其原有的起点上塑造人的心灵。流动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域,且每一地域又有其不同的遗传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因此所采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分析研究。
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并与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相挂钩,在 思想上得到高度重视,使得该项工作起点高,落实到位,效果显著。
2、科学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档案。
(1)实行学校的“动态管理”。建立村委、公安、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互联网。即哪个行政村的个私企业招收外地民工,向公安部门审办暂住证时,必须如实审报是否带入学龄儿童,再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把信息反馈给学校,逐级把关,确保流动人口子女100%入学。其次,为流动人口子女的转学实行“一宽一严”制度。流动人口具有随意性流动的特点,因此,其子女也跟着随意流动。为此,学校建立了“流动人口在校学生变动情况登记卡”,并实行“一宽一严”的管理制度。所谓“宽”指流动人口子女不管在什么时候转入本校,学校根据其就读年级随时插入某班跟读。所谓“严”指严格把好转出关,转出的流动人口子女必须办理接受证,否则不予转出,以防止流动人口子女辍学流失。对中途转入的学生,如超过了年报期不能上报的,学校在学生考核时作本地学生计算学额,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次年年报时再上报学额。《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这一精神,政府主管部门直面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不视其为一种额外负担,而视其为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对流动人口子女充满人文关怀。我校借鉴外地经验,采取了“随班跟读,动态管理,收费灵活”的全新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2)“收费灵活”。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每学期收取300元借读费,不得擅自收取其它费用。同时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借读减免或延期交费的灵活办法,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
(3)建立学生、家长个人档案。为了便于对流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从学生转入起就对其及家长分门别类地建立了个体档案,对每个家长、学生的成长过程分阶段作记录,用于跟踪调查,改进教育措施。(详见附件一)
3、探寻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方法途径。
“家校联动”是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互相促进的有效途径。
召开家长会是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取得联系的重要手段。一个学期,举办三次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会,时间是期初、期中和期末。期初是举办家长会的最佳时机,这段时间,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为其子女入学问题会主动到学校来,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学校向他们提出一些相关要求和介绍学校办学条件等基本情况,而期中和期末,则主要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其子女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做好老师与家庭的沟通协调工作。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联系卡”(见附件二),是学校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子女校外活动情况的又一重要举措。每两周发放和回收“联系卡”一次,教师根据“联系卡”中反馈上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联系卡”的发放和回收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则更有效。
“师生互动”是实现文化知识和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凸现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这是实现这一重要途径的前提条件。对流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倾注关爱,才能保证流动学生全面迅速的发展。在实际教育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思想上高度重视,让流动生获取平等。
平等相待,在言谈中要求自己和学生不能直呼带有歧视性的“外地人”,要说“新转来的同学”。
以诚相待,一定要多关心他们,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他们,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热爱,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闭塞排外的大门,帮助树立信心(见附件三)。
宽容相待,流动人口子女大部分来自文化底蕴落后的贫穷的山区,基本没上过幼儿园;教材又有差异,因此他们的学科成绩较差。教师要注意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落后,在接受文化知识方面允许他们有一定的差异,让他们真正品味被尊重的快慰,确信自己一样能成功。
(2)生活上给予关怀,让流动生感受温暖。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条件都较差,在生活上要加倍关爱他们,给予更多的照顾,包括吃、穿、住、行。经常和家长联系,积极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爱心结对”小组,让几位本地生共同来帮助一位流动学生,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帮助,让流动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使他们在集体的大家庭里幸福快乐地成长。如301班的袁仕井,他是2002第一学期从贵州转入我校的。由于父母初来乍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经济收入,家庭状况非常差。袁仕井连一个象样的书包都没有,必要的文具用品也买不起,更不要说什么课外读物了。至于学习成绩自然是十分糟糕。班主任见到这种情况后,立即召开班干部会议,决定让五位学生承担起帮助袁仕井的任务。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为袁仕井送去了新书包和文具用品,有的还捐送了衣服,为他解决了不少困难。
(3)学习上给予帮助,使流动生提高成绩。
给予学生信任。
信任流动学生,要相信他们的潜能,对他们怀有积极期望,不能对他们压得太紧,管得太死,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活动,让他们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注重点滴进步。
教学中特别珍惜流动人口子女的点滴进步。上课时,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会给他们带去鼓舞和信心,回答问题时,对他们要有意降低要求,只要言之有理,就当场给予鼓励和表扬,批改作业时,写上几句热情的批语:“老师为你加油!”、“让我们一起努力!”、“你的字进步真快!”等,让他们从中得到鼓励。
发现闪光点。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点燃就可以照亮其前进的道路,唤起上进心,目前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受此殊荣,像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基本上望“奖”兴叹,我们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标准,使他们也有争取奖励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另外流动生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本地生所不能企及的。教师就充分捕捉到流动生这一优点,利用班会、晨会或结合思品教学,请流动生作介绍,谈体会,教育感染本地学生,学习他们那种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从另一角度来讲,流动生也获得了成功体验,得到了师生的尊重,内心倍感自豪。
个别加强辅导。
提高流动生学习成绩应以提高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为重点,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并辅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流动人口子女知识贫乏,把他们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为他们补课,指导其学习,使他们能会听课,听懂课,会做练习题,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加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就拿上面例子中的袁仕井同学来说吧,学习基础超乎想象的那么差,第一次练习下来,考卷几乎是空白。为了迅速转化这位同学,教师多次找他们谈话,上门家访,并为他制订了学习计划。“爱心结对”小组的五位同学也立即展开了行动,课余时间轮流为他补习功课。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袁仕井终于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语数均得了良好。
感受成功体验。
让学生在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同时,能更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设法为他们创设更多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能“潇洒走一回”,如是课时设计些难度不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作业中设计部分简单习题,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时时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其次,是创设适应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生活的环境,举行“友谊之树长青”、“手拉手我们走到一起来”等班队活动(见附件四、五)。使本地学生了解异乡的风俗习惯和人情风貌,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让异地学生感受新生活的温暖,消除自卑感,使其能在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4、营造良好的流动学生教育环境。
(1)创造民主、平等的学校环境。以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为大前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尊重流动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权利的各类教育活动,坚决反对侮辱人格、民族歧视、不公正对待等做法。真正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欢迎接受他们,并且在实际行动上关心帮助他们。消除了流动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卑、消沉心理,在和谐温馨的学校大家庭里快乐成长。(2)改善家庭成长环境。一方面充分发挥流动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势,组织流动生进行集中辅导,重点是自我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再提高。“自理、育人”双管齐下,使他们能克服新困难,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要改良家庭教育环境。学校通过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来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家长个人素养的提高等,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
五、研究的成果
1、提高认识,初步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当地政府、学校及全体教师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流动人口及子女的管理、流动人口子女的学籍管理、减免费用及爱心助学等,确保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在流动人口不断涌入本镇,其子女学籍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的今天,我校仍想方设法,尽一切力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教育问题据。统计资料表明,上学本施教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为100%,新学年(学期)旧生巩固率为100%,这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2、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对义务教育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方面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当地家长对子女求学的热情给他们于很大的震动。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学校重视和积极的宣传,根本地转化了他们对义务教育的较忽略的认识,从而深刻地认识到适龄儿童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消除不正常的心理,平等对待、相互尊重使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首先,消除了本地学生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学习成绩所处的优越地位而产生的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心理。其次逐步地消除流动人口子女某些方面处于弱势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第三,随着交往的日趋频繁,彼此在了解,学习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环境,在此过程中,人际关系日趋融洽,互相尊重、平等对待逐步使流动人口子女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逐渐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各项素质。学校的教育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熏陶,使流动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学校针对性的强化教育,如加强班主任的责任心,加强“行规”和“一日常规”的落实工作,定期指导、检查和评价等。学生的自我调节,为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融入班集体中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具有较为稳定的、自信心,适应能力明显地增强,乐观、合群、自立、乐学的健康人格初步养成,人际交往关系良好,(见表6)。
表6流动生行为评价前后对比表
5、提高了各科的学习成绩。按“学校——家庭联动,教师——学生互动”教育模式,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下,在本地学生的热情帮助下,流动生各学科,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科目,成绩较之刚进校有了明显的进步,得到了流动生家长的肯定和信任(见表7、8)。
表7流动学生知识质量前后对比表
表8流动学生与本地学生知识质量后期对比表
说明:上表6、7、8对20位流动生作跟踪调查,前后对比结果为进校摸底测试(观察记录)和2002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评价)。评价标准和本地生相同。
从纵向比较来看(见表7),抽样调查的20名流动生其语数双科合格率从刚转入时的50%递增到现在的80%,优良率从25%递增到45%;从横向比较看(见表2、8),抽样调查的20名流动生与本地同年级相比,语数双科合格率差距从前期的48.1%缩小到25%,优良率差距从63.5%缩小到45.4%。
六、问题与思考
构建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建立有效的教育体系,对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体现教育的平等性、均衡性,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在国际竞争中取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该工作涉及面广,流动人口组成复杂,且不断产生新的矛盾,课题研究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随着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日趋猛增,当地学校规模扩大,硬件投入有限与流动人口子女求学数上增之间存在矛盾,学校面临的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2、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应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整个阶段,本课题研究了小学阶段(六年),即童年期的研究,后三年(初中阶段)即少年期的研究又如何呢?
3、学校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的“文化沙漠”问题,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仍然得不到解决。
4、家长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其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农村小学成立流动人口家长学校是当务之急。
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本地外出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本土流动人口子女出现“隔代教育”不良现象,从而在家教上产生了新的问题。
6、流动人口居住点随意性大,具有不固定性,所居住的地方或寄宿厂房或简易棚,且合居现象普遍,这给教师上访、家访的质量带来了影响。2003年11月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4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谈松华《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趋势》;
4、《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均衡化与公平性》(董惠铭,《浙江教育研究》 2002.4);
5、《抓住关键 推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董惠铭,《浙江教育信息报》2003.10.14);
5、侯静方、方展画、林莉《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侯静方、方展画、林莉《教育研究》 2002年 第一期);
6、余舰、吴树琴等《我国部分地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调查报告》(余舰、吴树琴等《教育研究》 1997年第九期);
7、张铁道、赵学勤《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扩音机性教育》(张铁道、赵学勤《山东教育科研》 2002年第八期);
8、周桂荣《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的思考》(周桂荣《小学德育》 2003年第三期)。
【提示语:研究过程清晰,调查统计数据详实,研究报告行文规范,文字表达简洁通顺。】 11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姓名徐婧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管理指导教师楼世洲20081213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摘要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亦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题从高等职业的内部要素和外部因素的相关性切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与经济的动态均衡中进行自身建设以及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论文主要分六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阐述选题的意义和理论依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分析了金华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分析了金华区域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第四章介绍了金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况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情况。第五章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着重从专业体系结构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如何服务区域经济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就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区域经济浙江师范大学颀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另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惫礁日期弦乒月朋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刍了解浙江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圈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哆、必用彰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浙江师范大学可以用、问力„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己言目“十一五”乃至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金华市在浙江省继续保持追赶态势加快发展浙中城市群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中金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将发生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经济发展对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金华的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将产生独特的历史作用。本文以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动态均衡为分析框架以金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为任务在对金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对高职所提出的内在要求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建设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浙江师范人学顾二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一问题提出
一、绪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仅经过余年时间就引发了以高科技产业崛起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于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势必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制造业为主的金华市产业主体担负着实现金华市工业化的历史重任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则是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资源。培养这类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制造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刻不
容缓。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国实现富民强国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绘制了美好蓝图。我国人口众多现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一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金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以制造业为龙头的区域经济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之中。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金华经济发展若要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若要再增强就必须超前构建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是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满足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方面。、社会观念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存在歧视教育带上“职业似乎就低了一等。人才市场里有的单位明明缺少应用型人才却为了抬高“身价”招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本科以上排斥高职院校毕业生致使年轻人产生“样样工作靠文凭”的错觉在企、事业单位常常注重管理科研人才而忽视了一线技术人才的待遇职工技术等级证书与劳动报酬脱钩更使得“坐办公室”的人增多了而“车间里”的技术工人减少了家长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毕业后有充分的就业机会不顾子女的意愿也希望子女上学术型大学而不是应用型的高职院校一些高职院校招生暂时存在困难就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职业”二字改头换面办得越来越没有特色。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扭转这一局面急需转变这种观念构筑合理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迫切。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历史上公认的三个“世界工厂——英国、美国和同本也正是因其发达的制造业而雄居于世界。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金华生产力发展很不均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制造业特别是强调高新技术的现代制造业的大力支撑。党在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表腰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而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掌握丰富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现代制造业、依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批技术人才。二本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通过对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产业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理论也为现代工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践意义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均衡的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案例也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功效。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分别对此问题持以急切地关注。浙江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研究较多。检索表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关的成果主要有《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张梓英针对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提出大力发展高职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往国际化和终身化的方向来发展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汤春林、赵爱威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与区域和产业结构不适应提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优化形式结构优化布局结构使教育结构协调发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黄璐主要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并提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等结构系统。《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罗金凤主要论述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加强质量建设。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相似的研
究但有以下篇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年易元祥的博士论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从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策略五个方面论述其中发展策略研究主要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和构建类型体系来阐述的。江西师范大学年谢岚的硕士论文《我国高等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从认识上的误区办学特色缺乏沟通、衔接不畅法规上的缺陷和筹资难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沟通与衔接、改革办学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扩大筹资渠道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应对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年朱植刚硕士论文《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地位不高、收费高、报到率低、硬件条件差、办学无特色、就业升学难等问题提出要办出职教特色、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历教育体系、调整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扩大招生、拓宽就业渠道等策略。河海大学年吴学敏的硕士论文《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研究》先分析入世后对高职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再提出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办出特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课程体系等策略。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系的一般理论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教育方针理论等等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等等。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第三职能理论。、国外研究现状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与回报、公平与效率、职业结构与个人教育、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关系、技术教育等方面。较具体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三螺旋理论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链接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区域竞争力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非均衡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增长理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对照分析国内高等职业研究通常是在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中找出存在的差别从而引入国内或者是以某一时代背景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提出相应地应对策略。因此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和不足。一是这些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联系的分析甚少淡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科研与教育职能。二是都从国际高等职业比较中找出解决之道但如果不分析其本质内涵、不了解不同国家高等职业的经济背景及特点就会误入以发展论发展的问题漩涡不能抓住核心内容。三是以发展现状来理解。无论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产业结构它们都是不断地在历史变迁中发展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或转型如果单以现状发展需求来理解无法得到正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的情况下更缺乏说服力。四是与社会具体职业的对应性。通常都认为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高职院校就设置相应的专业迎合产业需求。实际上这是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误解因为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加快这种办学可能永远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此外上述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而关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刚刚开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主体以地方性高职院校居多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因此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模式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仍然值得研究和探讨。四相关概念界定、职业教育概念国外职业教育概念。各国对于职
业教育的界定各不相同各国学者对这一概念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杜威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把职业教育定义为“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俄罗斯将“职业教育”泛化地理解为除基础教育外的一切专业教育将所有的高等教育均包括在内德国的职业教育由学徒制发展而来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包括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更多的国家则狭义地将“职业教育‟‟理解为是专指培养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特定教育类型即培养那些不需太多理论知识而主要依靠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现场工作的直接操作者的那部分教育包括培训并不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国职业教育概念中国的职业教育概念主要侧重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根据《职业教育法》第十二、十三条规定我国职业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职业学校教育浙江师范大学顾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相当于高中教育之上进行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的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上属于第五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初、中级职业教育都有所区别。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与科技和生产操作人员下常交流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指导操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比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强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应该比初、中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强。我国职业教育萌芽于近代工业以世纪初出现的各种实业学堂为主要教育机构。而法律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则从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规定有中学后的“高等实业学堂”开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起步较晚又受体制、战争、工业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