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摘要: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特点以及无锡市城市发展定位作系统分析,把对无锡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结果放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进行考量,指出目前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针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系统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无锡区域经济;高职教育;良性互动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怎样才能和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前进过程中的良性互动,怎样在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无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无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无锡的区域背景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距离上海只有120多公里,在历史上凭借其濒临太湖、水网密集、气候湿润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优势,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具有优越的经济基础。近代以来,随着上海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受其辐射,在全国率先发展起自己的民族工商业,成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改制,以及近几年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几个阶段,无锡的整体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2002年,无锡的国内生产总值(CDP)达到1601.7亿元,人均CDP达3663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折合4413美元,名列江苏省第一。200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60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860元(本文数据来源,除特别标注外皆为无锡市统计局),基本达到了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正在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融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无锡对外经济联系发生重大变化。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为97.4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51.5亿美元,出口依存度达到26.7%。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对无锡的产业结构有直接的影响,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51家在无锡投资办厂。
(二)无锡的产业结构特点
从无锡市计经委公布的信息看,围绕特大型城市建设,无锡的城市建设目标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外风景旅游胜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生态型湖滨城市。近年来,无锡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6%、54.9%和41.5%,与1995年的5.3%、59.6%和35.1%+目比,第一、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与此相适应:从业员的结构比例也有明显改变,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员分布依次为45万人、110.7万人和66.8万人,第一产业同比减少 7.5%,二、三产业同比增长4.7%和8.2%。表1说明,如果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这种变化的轨迹更为显著。
选择的年份基于这样的原因:1978年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产业构成情况,可作为比较的基数;199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无锡地区乡镇企业因政策的支持而迅猛发展,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和构成比例为历史最高点;2001年是“十五”计划第一年,从业人员情况开始向更合理的方向调整;2002年为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从中可以看出最新变化。
二、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呼唤
(一)职业技术人才的结构性矛盾
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无锡已经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阶段。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是最近一个时期无锡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有一支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无锡的实际情况是,全市城镇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50%,其中初、中、高技能等级的结构比例为 38∶53∶9,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结构相比,高级技工的比例严重偏低。根据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分析,全市电器技师、维修技师、模具钳工、线切割工、数控机床操作员等人员一直供不应求。
(二)企业职工的再教育问题
技术工人结构比例不合理的情况要想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一批能够适应需要的技术应用性高级人才,一方面要立足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对全国数千家企业所作的一项抽样调查,“十五”期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其中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无锡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38%,比例过大,而高级技术工人断层断档,后继乏人。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国内两方面竞争的不断加剧,无锡市政府提出,通过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在今后3年,使全市高级技能人才人数再翻二番。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各类企业对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将进一步加强,那些技术复杂、精度要求高、操作规程严格、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及生产安全的行业和工种的从业人员,必将接受严格的培训,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合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
从表2可以看出,就业转失业人员占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最多,一方面是有事没人能干,另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可干。不是没有岗位,而是相当一部分人员因职业技能较低而被迫失业或下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服务对象和直接受益者。让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接受和寻求终身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是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正好为高职院校拓展办学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问题
根据无锡市统计局2002年的统计数据,无锡市 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有46349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7%。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国际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管理机制、产品结构、技术升级、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不断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是,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维持一个专业的科技研发机构是不现实的,这样的现实正好为高职院校的技术能量提供了又一个释放空间。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
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也是高职院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软科学研究,如利用图书情报及专家、教授、高级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术,走进信息市场,为社区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技术公关项目提供咨询、参谋和决策意见,更好地推动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无锡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布局结构
无锡的职业技术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迅速发展,目前无锡地区的职业教育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地方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共计110多所,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高校设置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高校,共计10所。从办学主体来说,有各级政府投资的,也有企业投资的。由于条块分割造成了学校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等状况,一些学校的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还比较模糊,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差。在现阶段,根据无锡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理顺办学管理体制,规范各类职业学校的名称、学制和培养目标,是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的当务之急。
(二)高职专业的设置现状
无锡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闭门造车式的框架,开始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开办起来。比如,无锡作为外向依存度很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往来异常活跃,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以后,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所以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会计、涉外文秘、涉外商务法律等专业纷纷开设。一些老牌学校开始专业调整,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相关设想,面向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设置了数控、机械、汽车、电气等专业;面向制造业关联产业设置了制冷、材料、模具CAD/CAM等专业;面向附加产业设置了物流技术、机电营销等专业。但是,从总体上看,专业设置的“一窝蜂”现象还明显存在,对于市场的分析还处在较低层次,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趋同现象。
对表3作总体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没有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而全面的对接。无锡市从事制造业的职工约9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5%,而高职专业与此相关的专业在校生数不足1/3。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技工学校之间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互补性较差.往往同类专业纷纷开设,短缺专业却由于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继续短缺。如经济管理类、数控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会计等专业几乎校校开设,而无锡作为突出的日商投资商地,既懂相关专业技术又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应用性人才却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同时,新开设专业的可行性论证还缺乏可靠的机制和手段,各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因此,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超前性和相互间的互补性较低,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点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结构分析
无锡2002年的就业情况显示,高职院校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明显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一方面,与无锡市的行业或主导产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如制造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抢手,有些专业还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样的专业和学历层次,那些有良好声誉和办学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另一方面,那些很多学校都设置的大类专业以及知识结构过于空洞或单一的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从无锡市人才交流中心提供的2001年、2002年无锡人才市场大专层次人才的供需情况看,计算机及应用、管理类和会计学等大类专业就业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进一步的调研和分析还表明,一些就业好的专业,像市场营销等,其内涵已经明显变化,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市场营销,而是有技术背景的,既能营销又能从事技术服务、售后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会计专业也是如此,既能进行电算化操作又能维护网络的毕业生总是供不应求,这是因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用人上想尽量少用人多办事。这也可以解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排行榜和未就业排行榜上都名列前十名的原因。也就是说,从大类上说都是一个专业,可是具体到专业的内在技术含量,不同的学院问可能有相当大的距离。
由此可见,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加强市场调查和科学预测,认真研究区域性的职业岗位总体变动走势,超前调整专业结构,增加复合型专业设置比例,培养更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无锡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无锡高职教育改革方向与任务研究
(一)无锡高职教育的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无锡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在区域分工上具有以制造业为主,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入,制成品大量输出的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以及科技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由突出工业化转向现代化,从突出经济总量的发展转向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以高、精、尖、新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逐步代替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原有的职业岗位不断分化而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也明显高移。
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着重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成为无锡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说,要超前培养技术人才,主动参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区域职教成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区域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在办学层次上,应该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对在岗和待岗人员的培训。在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拓宽区域职教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则应该加强职教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主。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有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中,充分发挥由行业资深人士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广泛收集信息,每年对教学计划进行“设计——实施——信息收集——再设计”式的滚动修订,使之一次比一次符合实际,贴近生产第一线。这种专
业咨询委员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模式已经为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所采用。但是它毕竟不能取代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只有系统、科学的数据才能产生全面而正确的决策。为此,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扎口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形势有动态把握的方便,对全市专门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而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应该主动寻求信息反馈和信息支持。
(二)无锡高职院校办学功能要“眼睛向下”
无锡的区域经济正处在工业化的后期,产业的技术水平较高,发展很快,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分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强烈的需求,从我们前不久进行的一次有关机电类专业市场适应性的调研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目前无锡市企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备率已达较高的比例,机电一体化设备台套数占企业设备总台套数约为31%(全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备率为11%)。机电一体化设备资产值占企业总资产值的比例平均已在45%左右。从无锡市企业采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情况来看,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水平与无锡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正好形成对应关系,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产生巨大的人才培训需求。很显然,在现有的区域经济背景下,对于各高职院校来说,谁抢先一步转变观念,“眼睛向下”,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谁就有希望赢得新一轮的发展先机。
(三)无锡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2002年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数控技术专业的698名毕业生进行了任职岗位调研,发现有近半数的毕业生在操作岗位上工作。所以,高职教育培养“知识蓝领”已是各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对无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的问题,应该尽快予以研究和探索。
要实现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是高职院校“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必须得到企业(行业)支持,走产学合作之路。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产学合作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更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培养企业(行业)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现在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是否拥有为企业服务的综合能力,对企业产生产学合作的吸引力,因此学院在产学合作方面需要“提升势能”和“造就市场”。“提升势能”就是提高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如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为企业培训职工、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解决部分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问题等,从而使企业认识到与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是拥有了一个支持企业发展的好伙伴。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逐步提升学院为企业服务的“势能”。同时,需要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造就产学合作的“市场”,将企业的“热点”与高职院校的“热点”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双赢”。
(四)无锡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运行规律
目前,高职教育高昂的成本和实际投入的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使许多高职院校在扩大规模、提高内涵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体制与机制方面的不完善也使高职教育步履维艰,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社区学院建设经费有来源渠道,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发展中,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国家投入较少,贷款还有利息责任,学校与企业合作度、资源共享度不高,企业
不可能无偿提供实训基地及仪器设备,想为下岗工人培训又因经费问题很难实现。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拨款,管理体制过死。
高职教育如何符合它的经济规律,如何摆脱困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个办学者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有三:一是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依法增加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切实落实就业培训经费,实行高补贴。二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与用人的行业和单位实现“双赢”。三是遵从价值规律,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使学校收费和培养成本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让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办学质量的竞争,而不是“价格战”式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2]石伟平,美国杜区学院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当前高职发展的启示.2002年未刊稿.[3]戴勇.江苏制造业的发展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A].机械研究论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模版]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篇:贵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可研报告
贵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背景
贵阳是贵州的省会城市,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是我国西南区域的重要城市,在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在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贵阳近几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特别是在开展“三创一办”的活动后,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城市的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贵阳的发展及其作用离贵州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省人民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在经济的总量上、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上、增长的方式上、产业的结构上、文化的培育上、人才的培养上等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要实现这些跨越和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给予支撑,各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门人才是这一人才队伍的中间力量;职业教育在各类人才培养,特别是在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理论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国地域辽阔,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过第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加速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因诸多原因而仍然相对比较滞后,贵州仍然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发达省份的发展经验,可以得知职业教育在解决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中有其突出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除了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地区的规模经济等以外,在进入市场经济后,人力资源将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这类人员的需求量要比科学家和工程师大得多;正是在培养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意义上,在为一个地区积累人力资本的意义上,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建设、转岗再就业、农业现代化、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服务上,职业教育具有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的密切联系,可以说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三、研究意义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党委政府如何统筹职业教育的发展等问题的研究,目前成果鲜见。且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较大,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也会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供借鉴、但不可以照搬。深入探讨贵阳市这一特定区域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加快贵阳市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实现 贵阳市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均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上,运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探讨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角度寻找解决贵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基本路径;实践上,开展对贵阳市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进行研究,进而对贵阳市职业教育目标的设计、体系的建设以及今后的发展提出基本的对策建议,为贵阳职业教育更好地教育服从、服务于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路线;目标上,探讨实现贵阳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把贵阳市的职业教育建设成为贵阳市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快更好地发展的助推器,也实现贵阳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学科建设上,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培养一支素质较高、视野较宽、能进行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的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团队,为今后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的理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四、研究内容和成果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贵阳市职业教育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贵阳市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体系的构建;贵阳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
项目研究成果:约12万字的研究报告。
五、研究条件
该项目由李炳昌教授总负责。李炳昌教授有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管 理和研究的经历和经验,有对区域经济、产业规划、职业教育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也较丰富,参与过国家级课题和承担过省级课题的研究任务,有较强的大项目研究能力,有能力主持团队完成本项目的研究任务;参与该项目研究的同志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人员,配合项目负责人完成该项目的研究任务。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很重视该项目的研究,在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将充分保证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工作时间;特别是项目经费的配套,将按照学院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执行配套政策;并负责监督项目如期完成。
“贵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组
2010年10月15日
第四篇: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
调研提纲
一、调研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5]23号),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任务,编著出版《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一书。该书将对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阶段性发展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理性的疏通和分析,并给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综合性判断,以期正确地评价、准确地反映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本书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来一部具有总结性、权威性和历史性的著作。在该书中,将收录一批有特色、有经验的高职院校的典型材料,作为此次历史性总结的支撑背景。同时,将准备有选择性地总结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证书运行、职教集团等若干模式等,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以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服务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
二、调研目的
据了解,贵校在上述方面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希望将贵校的材料作为典型个案纳入本次历史性总结的权威之作。为此,我们特编写了有关个案的提纲要求及范例供参考(参见附录一~四)。如果贵校在附录提纲的某一项或几项中有期望展示的风采或值得总结的经验,则请您按照提纲所列要求准备材料,并通过电子版或E-Mail的方式寄给我们。时间截止到2006年2月25日。
我们将根据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仔细研究、分析、提炼、归纳,通过这本权威性专著的展示,使贵校的亮点更亮,特征更鲜明,声誉更提高,并将由此让高层领导‘知道您、了解您、支持您、帮助您’,为贵校自身乃至整个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调研的主要内容
1、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2、发展中的特征及特殊做法;
3、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4、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5、可供借鉴的举措建议。
四、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
上海市教科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组联系电话(兼传真):021-64175236
联系人:黄 芳(项目秘书)
E-Mail: office.ribb.sh@163.com
项目总负责人:
马树超(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高教司参加人:
范 唯(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处处长)
各专题负责人:
郭 扬(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综合组)
陈 娟(负责优秀高职院校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034387或***
陈 嵩(负责校企合作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034387或***
黄 芳(负责双证书运行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175236或***
郭苏华(负责职教集团的典型个案研究)
021-64434053或***
附件一:
高等职业院校典型模式
调研提纲
一、调研主要内容
1、学校办学历史。
2、学校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3、学校最典型的几个特征总结。
二、案例文稿要求
教育部高教司委托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组,将对各高等职业学校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择优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您的介绍和经验将成为我们对高职院校发展理论研究的有力依据。
为之,要求参与单位根据提纲编写2000字左右的文稿,也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
三、案例写作参考提纲
1、学校办学历史。
2、学校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包括:投资和经营方式、学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等。1)方法与措施 2)作用与成绩
3)学校最典型的几个成功经验总结
附件二:
“校企合作”办学
调研提纲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校企合作”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成败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推广各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经验,并为我国今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现特征求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介绍,列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
一、调研主要内容
1、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发展情况;
2、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主要特征;
3、目前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4、学校今后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打算;
5、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有何好的建议。
您的介绍和建议将成为我们对高职院校发展理论研究的有力依据。
二、需索取的资料
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但更希望能够写成专题论文的形式。
三、个案范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自身办学水平提升的需要,从2002年起,在原有发展基础上,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利用“小企业大集群、小商品大市场”的区域优势,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接轨,形成了“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促进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是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双赢、诚信、融通的基础上,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实现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基地是校企联姻的基础。创建紧密型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有松散转变为紧密,有“邻居”转变为“亲戚”,合作由单一到多元,使校企成了“一家”;基地对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招生是校企互动的起点。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拓展“订单培养”,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密切关注人才市场和生源市场的变化,将基地建成招生宣传的窗口。
教学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贴近,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贴近,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岗位需求贴近。
科研是校企融合的提升。通过紧密型基地的设置,构建高层次科研管理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实施评估考核,采取联办应用型研究所、合作建立学科性公司等方式促成资源共享,联合攻关,解决目前高校科研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目标隔离、人员隔离、经费隔离和成果隔离的问题。
就业是校企双赢的硕果。培养“合格加特色”的人才是学校的追求,这种人才也是企业的需求。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共同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共同实施市场化动作,规模推进学生就业,畅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学校与企业获得双赢的硕果。
基本特征之一——以系统科学理论为依据。基地、教学、科研、招生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密不可分,构成了系统化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科学体系。
基本特征之二——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动力。体现开放办学、社会办学的高职办学理念,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符合社会需求,教学科研体现改革思路。
基本特征之三——以紧密型基地建设为重点。抓住校企合作的关键,突破传统基地的学生实习单一功能,着重建设具有多功能的紧密型基地,把紧密型基地作为实施“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基本特征之四——以拓展多元利益为驱动。在校企合作中拓展多元利益,从思想感情和文化成分上,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糅合,达到互惠互利、文化融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保持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基本特征之五——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合作涉及双方感兴趣的所有方面,形成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为学生养成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理想途径。
附件三:
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典型个案与模式研究
调研提纲
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序推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高效率、低成本,实现高技能人才的“零距离”上岗,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解高职资格证书在具体实践运用中的有益经验与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与方案,以便将贵校的成功经验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特拟定本调研提纲。
一、调研内容
1、学校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情况介绍。
2、学校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所取得的成就及有益经验。
3、学校实施双证书的特色及特殊作法
4、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5、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设定。
6、对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书的举措设想与建议。
7、对“高职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思考,(1)高等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界定,(2)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3)“高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区别等,(4)社会对高职资格证书的认定情况。
二、需索取的资料
请配合提供下列资料,谢谢!
1、请提供学校基本情况、实施高职职业资格证的相关文件与资料、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学校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
2、学校曾发表的关于“双证书”的论文及著作等。
3、学校曾参与的有关“双证书”的课题资料及相关成果。
三、个案范例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双证“直通车”模式个案研究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 1956 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兼备、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后三年制、初中后五年制”大专及普通中专层次的学生,各类在校生 6000 余人。2003 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97.1 %,居自治区高校首位。
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突出职业技能的办学特色,实行“一书多证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校内建立了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通过实训可直接获得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直通车”模式基本情况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自治区高职院校中实施了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改革试点,高职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毕业时经过考核合格可以领取毕业证书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9月新学年开始,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旅游与饭店管理等3个专业开始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新模式。
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模式后,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不用参加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举行的资格考评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在完成所有课程之后直接获得相关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后,学生三年就能拿高级工证,而过去则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二、实施“直通车”模式的若干特征
1、调整专业设置适应职业标准。职业教育中的专业相对来说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标准,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就必须在专业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调整使专业培养包含职业标准,又不违背专业标准;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达到职业标准要求。
2、强化专业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学院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加大了专业的技能动手能力、攻关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学院结合专业对应职业工种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专业和工种的需要。比如电气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对应的工种为维修电工,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完全覆盖了维修电工工种(初、中、高级工)所必须的应知知识要点,即,如果该专业毕业生理论合格,则维修电工工种的职业资格证的理论考试也就合格。
3、构建“一体两翼”新型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学院按照‘一体两翼’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适应职业资格取证的需要。所谓“一体”就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主体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指的是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学院调整后的课程实行“大平台,小模块”,“大综合,小方向”的结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保证达到5∶5。
4、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直通车”后,学院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改革,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边讲边练。所谓的“一体化”教学法,就是将过去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为“一体”,变实验室为课堂,变课堂为实验室;另一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结为“一体”,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技能标准。同时,学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选授课内容,扩大专业视野,增大认知力度,加强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5、实施课程认证的考评方式提高考评效果。实施该模式也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学院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将与之有关的主干课程化分为若干教学模块,按模块进行教学和考评,把技能鉴定的一次性考评转变为多次模块考评,把小容量抽题考评变为大容量普遍性考评。“直通车”方式的考评由于考评次数多、模块内容相对集中,考评的量相对较大,内容的覆盖率也高。
6、建立和完善监督与保障机制。为了使“直通车”模式顺利运行,学院专门制定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直通车”的实施细则》,落实了各级责任,相互监督、规范运行,确保“直通车”实施后,质量不打折扣。同时,为保证“直通车”工作的运行质量,学院建立了由系部、学院、自治区劳动厅组成的校内外三级监督体系,随时进行抽查监督。再者,学院进行了课程改革、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学计划、保证实训时间、改革考评方式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直通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
三、“3+2双直通”模式
基于技校想要学历,而高职学院则想要技能的基础,2005年,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同时与克拉玛依职业技师培训学院、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哈密铁路技工学校3所学校签署协议,组成了一个新的合作体,共同实施继“直通车”模式后的又一新型模式——“3+2双直通”模式。
基本模式和实现方式:由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申报五年一贯制高职试点专业招生计划,在中考成绩优异者中录取。前三年在试点的技工学校学习,达到中级职业资格水平;后两年到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达到大专学历,同时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2双直通“模式两个学段分别在技工学校和高职院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学习与实践,同时达到大专学历水平和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同时获得大专学历证书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中职与高职、中级与高级职业资格、高职学历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衔接,实现职业教育的”三通",为社会培养真正具有高技能的人才。
附件四:
集团化办学 调研提纲
一、调研内容
1、集团组建模式:是松散型的还是一体化的。即组成成员的产权关系有没有变化。以怎样的协议组合起来。
2、机构建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设置状况。
3、运行特征:以资金、或技术、或资源、或其他为纽带。
4、集团政府和社会组织与集团的关系,政府的指导作用和引导方式。
5、集团在教育和企业联合方面的结合点。主要强调企业在集团内所追求的利益焦点。
6、集团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二、需索取的资料
可提供相应的现成材料,但更希望能够写成专题论文的形式,以便我们择优编入《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权威性论著。
三、个案范例
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特征
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由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全省33所办学水平较高的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加盟、67家知名企业共同参与,将联手培养现代服务业所急需的实用型紧缺人才。
特征一:松散型结合,自主加盟式参与。参与单位产权不变,财务分列。
特征二:政府引导。省教育行政部门为集团的筹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为集团牵头方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支持。
特征三: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组建服务业职教集团后,33所学校可以尝试进行一系列教学教育改革,在近期内主要包括统一专业培养目标、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育质量监控、统一招生及学籍管理、统一境外合作与国际交流。同时,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基本建设、教师及教学设备的调剂、毕业生就业推荐等方面实行统筹。联合召开大规模的毕业生招聘会;利用资源优势联合举办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打通学校和社会的“瓶颈”。此外,还可实现中、高职的人才对接,在33所学校内,针对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升高职的需求,通过内部协调,与高职学院联合,在招生、培训、就业等方面做到“无缝对接”。
特征四:成员单位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搭建各自的合作系统,空间大大扩展。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开设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选课余地;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实现学分或成绩互认。
第五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栾城职教中心常务副校长王吉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很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县提出“3211”工程。综观全局,要加快我县小康建设步伐,就必须全面落实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我县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最终为我县经济腾飞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我县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因此,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认真剖析当前我县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积极应对,才能使我县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我县劳动力状况
1、新增劳动力情况
近年来,我县初中毕业生年保持在5000多人左右,其中考入普通高中1600人左右,考入职业学校1500人左右,近500人通过
1各类短期培训实现就业,其余近1600人新增劳动力没有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流向社会。
2、农村劳动力情况
我县有农业人口24.4万人,劳动力人口9.2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接受过职业技能的只占7%。我县现有耕地40万亩,按照当前劳动力负担耕地测算,种植业需劳动力4万人,养殖业需劳动力1000人。随着我县经济发展,每年大约有5000人—8000人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因此,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十分繁重。
3、企业劳动力构成情况
我县有各类企业职工1.5万人,其中技师130,高级工260人,年龄构成老龄化,中级工1700人,中高级职称占15%,劳动力综合素质低。
二、我县职业教育现状
1、县直职业教育
我县有县直职业教育学校2所,职教中心年招生1200人,艺术学校年招生近40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60%。
2、乡镇成人教育
我县有乡镇成人职业教育学校8所。由于没有专项教育经费,乡镇成人学校设施落后,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教师和专用校舍,难以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3、行业和企业职业教育情况
各行业和企业虽有培训机构和制度,但大多数企业只重视当前生产、安全教育,忽视职工技能培训,企业销售额的1.5%教育培训
经费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技师和高级工出现青黄不接,真正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出现断档,创新人才不足,职工教育培养急需加强。
4、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我县职业教育受办学条件限制,年学历教育1600多人,短期技能培训800多人,很难满足现在企业缺少的车、钳、铆、电、焊、数控、机加工、服装等技能操作型人才,城市缺少家政服务、物业等人才的需求,这就造成人才供需的不和谐局面,有的有岗无人,有的有人无岗。近年来我县经济蓬勃发展,新项目、大项目如医药、机械制造、房地产、服装加工等企业纷纷在我县落户的情况下,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三、大力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建议
1、加强对职业学校建设投入,确保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各级领导要树立“象抓重点高中那样抓职教中心”思想,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建设的经费投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更好的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现有职业教育在占地、校舍、设备、师资等方面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职业教育需求,特别是专业培养的实验实习基地远不能适应教学和培训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项牵涉面广的工作,开拓劳务市场、建立信息系统、就业转移培训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实习场地、设备的投入,保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信息建设、组织输出等工作正常开展。因此,要通过增大资金投入来解决上述问题。
2、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
成立专门机构,健全培训制度,抓好落实。各乡镇要充分利用撤校并点闲置校舍资源,挑选3-5名热爱成人教育、具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组建乡镇成人学校。根据本地特色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开设自己相关专业和培训项目,可采用远程教育、放光盘上课、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这样,既利用了闲置资源,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也能保证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3、加大企业和行业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
规定企业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5%用于职工培训,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切入点,制定培训计划,加强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抓好职工岗前培训、生产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劳动法规培训、晋级培训,实现产教结合,订单培养,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推进企业升级创新。
4、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存在非农劳动技术不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创业精神,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依赖性强等问题。一是县政府要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宣传力度,制定培训补助政策,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当前重点开展机械电子、医药化工、餐饮服务、电气电焊、电工钳工、观光农业等培训。凡持有我县农村居民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居民,参加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的职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均可享受财政补贴。对特困户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给予重点扶持或减免培训费。
5、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举办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培训班,灵活学制,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致富头人。
6、发展职业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按照“长短结合,以短为主,就地培训与输出培训并重,职前职后培训并举”的原则,面向市场,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积极开展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如:对进城务工人员开设护理、家政服务、烹饪、物业管理、建筑、机械加工、焊接、服装与设计、家用电器维修等专业培训,扩大培训领域与规模。同时,抓好返乡农民工、下岗再就业等全方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抓好订单教育,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一批,就业一批,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
7、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目前,全县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已达60%,今后还要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同时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和培训,时间不少于半月,提高他们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同时,也应允许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招聘教师,鼓励胜任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弥补专业教师不足。
总之,职业教育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
应用人才的基地。抓好职业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我们应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才会在调整改革中获得新生,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我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源,才能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发展与腾飞服务。
200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