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研究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研究
1、课题论证
职业教育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教育领域,职业教育的教育方向、教育领域、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及教育服务对象同已往的学历教育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教育教学并轨后,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的影响,加之职业教育初始阶段自身存在的问题,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度出现裹足不前,前途渺茫的困惑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教育对象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教育重于实践教育,受教育者岗位适应能力不强,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对生产第一线实用型、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
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机制初步形成,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产业、新的就业岗位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人才需求旺盛,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不但需要高、精、尖技术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的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本课题主要针对如何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指导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
研究内容:
1、职业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发展途径
2、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方向及其教育对象的要求
3、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分析
研究方法:
依据有关的法规、政策、制度,利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省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人才需求方向、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及其教育培育对象、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结果、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依存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结果形成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研究过程与步骤:
1、经济社会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的调查分析
2、职业教育人才需求方向的调查分析
3、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4、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及其教育培育对象的调查分析
5、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结果的调查分析
预计完成成果的形式:
调查报告
最终完成时间:2005年8月
三、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
本项目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和发展方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象及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特别是结合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国家政策,主要解决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河南省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及社会经济发展如何为职业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以期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其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职业教育对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为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二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摘要:基于生态学基本理论,对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炼出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策略。结果显示:现代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中循环经济是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许多奇迹,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水污染排放第一。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流经城市90%以上严重污染,城市垃圾处理率不足20%,农村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三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四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其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大部分都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由此可见,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其中,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两者的关系进入到相互博弈的阶段,而大部分地区依然处于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问题的阶段——走一条“用环境效益换取经济增长的路子”。从国际来看,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遭遇最多的,最难突破的就是“绿色壁垒”,这一点严重影响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另外,我国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严重,江河湖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已逐渐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势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导致了严峻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但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经济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核心问题。虽然如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基于生态学基本观点:生态系统的代谢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质不断循环再生,保持生态平衡。因此,应该让二者实现良性循环:即让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反过来让环保服务和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基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因此亟需探索出一条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道路的探索 生态学规律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的,作为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都具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有限制的供给。所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合理,科学;生态学规律之“物质输入与输出平
衡规律”——认为只有当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时,才能保证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实现协调发展。
如何处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经济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其中,“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矛盾。
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强调可持续性,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1972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被讨论。1987年,Gro Harlem Brundtland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能力的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1>公平性原则 <2>可持续性原则
<3>和谐性原则 <4>需求性原则 <5>高效性原则 <6>阶跃性原则。当今社会的竞争,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竞争力已经越来越转向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谁能在可持续发展上占据优势,就能在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为本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因此,我国政府也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策略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当中。主要进程如下:
<1>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不久,中国政府就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4>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
<5>2000年11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6>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论述。
<7>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当今社会的现状而提出的,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都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二元化的经济模式,建立一种把二者统一起来的生态模式。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
<2>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应该运用经济的机制鼓励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过程中。
<3>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达到节约资源和生态保护的统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道路的必经之路。
三,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模式
循环经济是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的模式与战略。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而不是机械论理论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互为依存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非线
性经济经济,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过程中得到的最大限度的,合理的和持久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等不利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因此,循环经济是以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指导人类的经济经济活动,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为“两高两低”,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循环,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高效经济,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各国经济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
在我国现阶段,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策略的一种重要模式。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确定在钢铁等重点行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树立一批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在重点领域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在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试点,提出按循环模式规划,建设,改造产业园区的思路,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探索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思路,形成若干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
四,结论
从生态学的角度,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下,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为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使“大自然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进行发展”;另一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让环保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赵涛,徐凤君《循环经济概论》
<2> 朱鲁生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三篇:留守儿童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留守儿童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摘 要:根据《大众周刊》数据报道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57.14%。如此高的百分率无疑显示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儿童的成长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通过这次调查,我对于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生活、学习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了解。并希望号召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合作,早日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原因;生存现状;解决方法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在自己进城务工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所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诸如恶劣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交通安全无保障等等,加之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布状况,造成促进城市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于是,大量农民工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家庭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
二、大学生关于留守儿童问题成因看法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92.23%的同学认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主要原因,与问题成因的分析一致。71.84%同学认为政府的保障不够也难辞其咎。53.88%同学认为学校对这些同学的关注不够。63.59%大学生从孩子的心理出发,认为心理上的孤独感,不被关注感也是主要原因。其次社会的关注不够也被71.84%的大学生指出。
三、我国的留守儿童现状和问题
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中国存在已久,并且正在逐年加剧。问题主要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不能陪伴孩子,造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父母出去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
整理概括即:身心健康问题、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
A:身心健康问题。河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严重洪灾,共有12名儿童死亡,其中竟然11名都是留守儿童!并且根据调查中同学反映自己家乡存在的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中中暑、溺水、食物中毒及误食农药的现象是屡见不鲜。因为监护人一般不注重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更谈不上向孩子宣传普及了,当孩子有一些疾病时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救助,有的甚至帮了倒忙,所以发生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事故。67.48%的同学认识到这个问题,主要还是通过媒体宣传等途径,虽然数字不低,但是与其他问题的认知度相比,还是偏低,可见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直接感受相对较少。媒体关注度还是要提高,日常对于新闻的关注也要加强。
B:生活问题。70.78%同学关注到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其中家庭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最普遍的特征,所以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儿童时期正是发育时期,同城里孩子备受父母爱护食补药补相比,留守儿童多数还处在维持温饱状态。留守儿童早当家。在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家里,留守儿童一般都有承担不同程度的家务劳动,过早过多的家务劳动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但是相反也有一些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很好,长期充足的零花钱,生活上的大手大脚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认为金钱至上而且易染上各种恶习。
C:学习教育问题。83.98%的大学生,最多的大学生的关注度,无疑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留守儿童的成绩大多不大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首先是留守儿童自身的性格特征。儿童普遍都自主性不强,没有父母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学习松散,长此以往孩子成绩就惨不忍睹了。其次,监护人的受教育水平不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有些监护人只要孩子不犯大错,就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孩子因为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的现象出现。同时通过隔代监护的孩子,由于祖母辈与孩子的年龄差在50左后,教育水品又不高,并且对孩子又放羊,导致孩子没有能够得到正当的引导。
四、解决方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某个人某些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并且涉及到一些社会体制制度的改革。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首先对于农民工家庭,67.96%的大学生认为家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应该不管工作有多忙多累都要跟家里的孩子及时交流沟通,时时刻刻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其次是学校,51.46%的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多专注这些留守儿童,多与儿童家长交流,及时反映孩子的近况。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于孩子自主性的教育,以及心理上的帮助,提供心理指导课程等。再次社会的努力,65.0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舆论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社会应广泛而不失事实的关注留守儿童现状,让人们及时了解留守儿童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增加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个问题的关注,鼓励企业家爱心团体和人士的捐赠活动,大学生们也应该多开展爱心活动,帮助这些孩子。最后是政府,78.82%的大学生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政策来保护这些社会弱势全体。比如可以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城市兴建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而且降低一些学校的择校费、借读费,能够让留守儿童进城上学等等。其中还有85.44%的学生,也是最多的同学认为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让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能够先富带后富,先进地区带后进生地区,最终共同富裕才是根本手段。政府的宏观调控,显然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协调进出口等。
五、结语
这些现象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值得我们深思。农村经济的滞后,为了生存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一方面农民工微薄的收入无法让他们把自己的孩子接入城市中生活,另一方面农民工大多数从事劳动工作使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孩子,而且高昂的离谱的择校费、借读费更是使农民工孩子在城市中上学失去了希望,所以各方面的原因综合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并且长时间没有能够得到遏制,反而越来越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第四篇: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摘要: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特点以及无锡市城市发展定位作系统分析,把对无锡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结果放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进行考量,指出目前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针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系统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无锡区域经济;高职教育;良性互动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怎样才能和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前进过程中的良性互动,怎样在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无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无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无锡的区域背景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距离上海只有120多公里,在历史上凭借其濒临太湖、水网密集、气候湿润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优势,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具有优越的经济基础。近代以来,随着上海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受其辐射,在全国率先发展起自己的民族工商业,成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改制,以及近几年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几个阶段,无锡的整体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2002年,无锡的国内生产总值(CDP)达到1601.7亿元,人均CDP达3663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折合4413美元,名列江苏省第一。200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60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860元(本文数据来源,除特别标注外皆为无锡市统计局),基本达到了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正在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融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无锡对外经济联系发生重大变化。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为97.4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51.5亿美元,出口依存度达到26.7%。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对无锡的产业结构有直接的影响,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51家在无锡投资办厂。
(二)无锡的产业结构特点
从无锡市计经委公布的信息看,围绕特大型城市建设,无锡的城市建设目标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外风景旅游胜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生态型湖滨城市。近年来,无锡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6%、54.9%和41.5%,与1995年的5.3%、59.6%和35.1%+目比,第一、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与此相适应:从业员的结构比例也有明显改变,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员分布依次为45万人、110.7万人和66.8万人,第一产业同比减少 7.5%,二、三产业同比增长4.7%和8.2%。表1说明,如果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这种变化的轨迹更为显著。
选择的年份基于这样的原因:1978年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产业构成情况,可作为比较的基数;199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无锡地区乡镇企业因政策的支持而迅猛发展,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和构成比例为历史最高点;2001年是“十五”计划第一年,从业人员情况开始向更合理的方向调整;2002年为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从中可以看出最新变化。
二、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呼唤
(一)职业技术人才的结构性矛盾
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无锡已经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阶段。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是最近一个时期无锡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有一支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无锡的实际情况是,全市城镇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50%,其中初、中、高技能等级的结构比例为 38∶53∶9,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结构相比,高级技工的比例严重偏低。根据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分析,全市电器技师、维修技师、模具钳工、线切割工、数控机床操作员等人员一直供不应求。
(二)企业职工的再教育问题
技术工人结构比例不合理的情况要想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一批能够适应需要的技术应用性高级人才,一方面要立足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对全国数千家企业所作的一项抽样调查,“十五”期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其中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无锡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38%,比例过大,而高级技术工人断层断档,后继乏人。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国内两方面竞争的不断加剧,无锡市政府提出,通过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在今后3年,使全市高级技能人才人数再翻二番。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各类企业对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将进一步加强,那些技术复杂、精度要求高、操作规程严格、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及生产安全的行业和工种的从业人员,必将接受严格的培训,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合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
从表2可以看出,就业转失业人员占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最多,一方面是有事没人能干,另一方面是有人没事可干。不是没有岗位,而是相当一部分人员因职业技能较低而被迫失业或下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服务对象和直接受益者。让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接受和寻求终身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是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正好为高职院校拓展办学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问题
根据无锡市统计局2002年的统计数据,无锡市 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有46349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7%。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国际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管理机制、产品结构、技术升级、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不断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是,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维持一个专业的科技研发机构是不现实的,这样的现实正好为高职院校的技术能量提供了又一个释放空间。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
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也是高职院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软科学研究,如利用图书情报及专家、教授、高级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术,走进信息市场,为社区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技术公关项目提供咨询、参谋和决策意见,更好地推动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无锡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布局结构
无锡的职业技术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迅速发展,目前无锡地区的职业教育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地方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共计110多所,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高校设置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高校,共计10所。从办学主体来说,有各级政府投资的,也有企业投资的。由于条块分割造成了学校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等状况,一些学校的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还比较模糊,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差。在现阶段,根据无锡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理顺办学管理体制,规范各类职业学校的名称、学制和培养目标,是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的当务之急。
(二)高职专业的设置现状
无锡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闭门造车式的框架,开始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开办起来。比如,无锡作为外向依存度很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往来异常活跃,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以后,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所以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会计、涉外文秘、涉外商务法律等专业纷纷开设。一些老牌学校开始专业调整,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相关设想,面向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设置了数控、机械、汽车、电气等专业;面向制造业关联产业设置了制冷、材料、模具CAD/CAM等专业;面向附加产业设置了物流技术、机电营销等专业。但是,从总体上看,专业设置的“一窝蜂”现象还明显存在,对于市场的分析还处在较低层次,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趋同现象。
对表3作总体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没有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而全面的对接。无锡市从事制造业的职工约9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5%,而高职专业与此相关的专业在校生数不足1/3。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技工学校之间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互补性较差.往往同类专业纷纷开设,短缺专业却由于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继续短缺。如经济管理类、数控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会计等专业几乎校校开设,而无锡作为突出的日商投资商地,既懂相关专业技术又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应用性人才却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同时,新开设专业的可行性论证还缺乏可靠的机制和手段,各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因此,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超前性和相互间的互补性较低,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点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结构分析
无锡2002年的就业情况显示,高职院校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明显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一方面,与无锡市的行业或主导产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如制造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抢手,有些专业还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样的专业和学历层次,那些有良好声誉和办学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另一方面,那些很多学校都设置的大类专业以及知识结构过于空洞或单一的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从无锡市人才交流中心提供的2001年、2002年无锡人才市场大专层次人才的供需情况看,计算机及应用、管理类和会计学等大类专业就业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甚至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进一步的调研和分析还表明,一些就业好的专业,像市场营销等,其内涵已经明显变化,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市场营销,而是有技术背景的,既能营销又能从事技术服务、售后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会计专业也是如此,既能进行电算化操作又能维护网络的毕业生总是供不应求,这是因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用人上想尽量少用人多办事。这也可以解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排行榜和未就业排行榜上都名列前十名的原因。也就是说,从大类上说都是一个专业,可是具体到专业的内在技术含量,不同的学院问可能有相当大的距离。
由此可见,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加强市场调查和科学预测,认真研究区域性的职业岗位总体变动走势,超前调整专业结构,增加复合型专业设置比例,培养更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无锡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无锡高职教育改革方向与任务研究
(一)无锡高职教育的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无锡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在区域分工上具有以制造业为主,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入,制成品大量输出的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以及科技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由突出工业化转向现代化,从突出经济总量的发展转向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以高、精、尖、新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逐步代替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原有的职业岗位不断分化而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也明显高移。
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着重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成为无锡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说,要超前培养技术人才,主动参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区域职教成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区域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在办学层次上,应该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对在岗和待岗人员的培训。在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拓宽区域职教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则应该加强职教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主。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有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中,充分发挥由行业资深人士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广泛收集信息,每年对教学计划进行“设计——实施——信息收集——再设计”式的滚动修订,使之一次比一次符合实际,贴近生产第一线。这种专
业咨询委员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模式已经为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所采用。但是它毕竟不能取代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只有系统、科学的数据才能产生全面而正确的决策。为此,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扎口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形势有动态把握的方便,对全市专门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而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应该主动寻求信息反馈和信息支持。
(二)无锡高职院校办学功能要“眼睛向下”
无锡的区域经济正处在工业化的后期,产业的技术水平较高,发展很快,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分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强烈的需求,从我们前不久进行的一次有关机电类专业市场适应性的调研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目前无锡市企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备率已达较高的比例,机电一体化设备台套数占企业设备总台套数约为31%(全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备率为11%)。机电一体化设备资产值占企业总资产值的比例平均已在45%左右。从无锡市企业采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情况来看,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水平与无锡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正好形成对应关系,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产生巨大的人才培训需求。很显然,在现有的区域经济背景下,对于各高职院校来说,谁抢先一步转变观念,“眼睛向下”,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谁就有希望赢得新一轮的发展先机。
(三)无锡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2002年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数控技术专业的698名毕业生进行了任职岗位调研,发现有近半数的毕业生在操作岗位上工作。所以,高职教育培养“知识蓝领”已是各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对无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的问题,应该尽快予以研究和探索。
要实现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是高职院校“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必须得到企业(行业)支持,走产学合作之路。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产学合作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更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培养企业(行业)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现在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是否拥有为企业服务的综合能力,对企业产生产学合作的吸引力,因此学院在产学合作方面需要“提升势能”和“造就市场”。“提升势能”就是提高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如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为企业培训职工、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解决部分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问题等,从而使企业认识到与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是拥有了一个支持企业发展的好伙伴。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逐步提升学院为企业服务的“势能”。同时,需要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造就产学合作的“市场”,将企业的“热点”与高职院校的“热点”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双赢”。
(四)无锡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运行规律
目前,高职教育高昂的成本和实际投入的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使许多高职院校在扩大规模、提高内涵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体制与机制方面的不完善也使高职教育步履维艰,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社区学院建设经费有来源渠道,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发展中,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国家投入较少,贷款还有利息责任,学校与企业合作度、资源共享度不高,企业
不可能无偿提供实训基地及仪器设备,想为下岗工人培训又因经费问题很难实现。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拨款,管理体制过死。
高职教育如何符合它的经济规律,如何摆脱困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个办学者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有三:一是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依法增加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切实落实就业培训经费,实行高补贴。二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与用人的行业和单位实现“双赢”。三是遵从价值规律,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使学校收费和培养成本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让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办学质量的竞争,而不是“价格战”式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2]石伟平,美国杜区学院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当前高职发展的启示.2002年未刊稿.[3]戴勇.江苏制造业的发展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A].机械研究论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五篇:贵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可研报告
贵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背景
贵阳是贵州的省会城市,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是我国西南区域的重要城市,在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在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贵阳近几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特别是在开展“三创一办”的活动后,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城市的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贵阳的发展及其作用离贵州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省人民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在经济的总量上、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上、增长的方式上、产业的结构上、文化的培育上、人才的培养上等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要实现这些跨越和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给予支撑,各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门人才是这一人才队伍的中间力量;职业教育在各类人才培养,特别是在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理论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国地域辽阔,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过第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加速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因诸多原因而仍然相对比较滞后,贵州仍然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发达省份的发展经验,可以得知职业教育在解决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中有其突出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除了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地区的规模经济等以外,在进入市场经济后,人力资源将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这类人员的需求量要比科学家和工程师大得多;正是在培养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意义上,在为一个地区积累人力资本的意义上,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建设、转岗再就业、农业现代化、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服务上,职业教育具有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的密切联系,可以说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三、研究意义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党委政府如何统筹职业教育的发展等问题的研究,目前成果鲜见。且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较大,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也会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供借鉴、但不可以照搬。深入探讨贵阳市这一特定区域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加快贵阳市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实现 贵阳市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均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上,运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探讨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角度寻找解决贵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基本路径;实践上,开展对贵阳市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进行研究,进而对贵阳市职业教育目标的设计、体系的建设以及今后的发展提出基本的对策建议,为贵阳职业教育更好地教育服从、服务于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路线;目标上,探讨实现贵阳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把贵阳市的职业教育建设成为贵阳市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快更好地发展的助推器,也实现贵阳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学科建设上,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培养一支素质较高、视野较宽、能进行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的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团队,为今后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的理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四、研究内容和成果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贵阳市职业教育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贵阳市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体系的构建;贵阳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
项目研究成果:约12万字的研究报告。
五、研究条件
该项目由李炳昌教授总负责。李炳昌教授有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管 理和研究的经历和经验,有对区域经济、产业规划、职业教育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也较丰富,参与过国家级课题和承担过省级课题的研究任务,有较强的大项目研究能力,有能力主持团队完成本项目的研究任务;参与该项目研究的同志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人员,配合项目负责人完成该项目的研究任务。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很重视该项目的研究,在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将充分保证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工作时间;特别是项目经费的配套,将按照学院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执行配套政策;并负责监督项目如期完成。
“贵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组
2010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