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企业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9:5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企业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企业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

第一篇:(2016)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企业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 企业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

(修改三稿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在东莞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行业活动的建设工程企业(以下简称“建设工程企业”)的经营行为,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保证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若干规定的通知》(建市〔2015〕140)号)为指导,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企业,是指在东莞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行业活动的以下单位:

(一)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

(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筑业企业;

(三)工程监理、工程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等机构。第三条

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建设工程企业行为信用平台,采集建设工程企业行为数据,形成企业信用信息,并及时更新,向社会公布动态变化。企业信用信息作为评价、判断企业诚信优劣状况、实施行业企业差异化管理的重要依据,促进并逐步实现建筑市场、工程现场信用联动管理。实行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不改变市住建局及其委托的执法机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现有的对企业和人员依法处罚、处理的程序。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机构不得将对企业的记分代替对企业、人员的处罚、处理。

第四条

信用信息是指用于标识企业身份,反映企业状况、履约能力、商业信誉及市住建局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委托的执法机构依法对建设市场各方主体、从业人员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与信用有关的数据、资料。

第五条

信用信息的采集,采用企业自行申报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执法机构提供相结合的方式。企业对自行申报的信息真实性负责。

第六条

企业信用信息应当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业绩情况、变更情况、行为记录、信用分值、信用等级等内容。将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经营履约情况、现场作业行为及其他相关行为,对照行为记分标准,量化为具体分值,实行良好行为加分、不良行为扣分,在此基础形成的企业信用分值、信用等级、信用状态等数据信息。

第七条

建设工程施工、监理企业的信用分值,分为综合和专业两项,专业类按工程性质分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水利工程三类。基于工程产生的分值对应归集到相应类别,其他分值归入综合类。

其他企业的信用分值分类、归集按照市住建局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八条

建设工程施工、监理企业在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招投标活动中,对应招标工程专业类别,以投标企业的综合类分值、专业类分值、基础分值之和作为投标信用分值,实行信用分值投标差异化措施。

对于未在我局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企业按原始分值100分计算。

第九条

市住建局负责全市建设工程企业信用平台的建设、监督与管理,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逐步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第十条

市住建局采集、披露、使用信用信息及开展相关评价活动,遵循合法、公开、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

市住建局建立统一的标准,通过计算机网络归集企业信用信息,实现建设系统信息互联和共享,并通过“东莞建设网”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市住建局在招标投标、资质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充分利用已公布的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信用信息,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逐步实现与工商、金融、税务、工程担保等有关单位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采用网上电子信用档案的形式。

勘察设计、施工(含预拌混凝土)、监理、造价咨询企业承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工程后可在办理承接业务登记时一并登记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资质、工程人员证件及有效期信息等),用以建立企业的信用信息档案。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测单位应先建立信用档案,再在莞承接工程。

招标代理信用信息档案中的企业和人员基本信息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代理企业信息库数据为准,信用分值和限制承接业务状态以我局数据为准。

第十四条

企业的信用信息档案设“正常登记”和“限制投标及承接工程”两种状态。在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应企业类型的“信用信息档案”设为“限制投标及承接工程”状态,期限为1个月至12个月,不得办理新工程的承接业务登记手续:

(一)存在强行违法施工行为的;

(二)存在安全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逾期未整改,情节严重的,或拒绝按要求进行整改、停止施工的;

(三)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未按要求进行整改或停止施工的情况,未督促其落实整改,或未向有关机构报告的;

(四)在莞承接工程发生一般质量安全生产事故的;

(五)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承揽业务的;

(六)施工单位未履行施工合同或拖欠工人工资,发生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情节严重或不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的;

(七)企业被认定有弄虚作假投标行为的;

(八)企业被认定有串通投标行为的;

(九)在投标会现场,投标单位存在起哄、大声喧哗或者辱骂工作人员等无视会场纪律行为,影响投标会正常进行的;

(十)无正当理由拒绝行政执法检查或经两次以上书面催告,不配合、不协助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工作的;

(十一)在日常业务办理或行政执法检查中,提供虚假或伪造的材料、数据,或采取其他弄虚作假、欺骗隐瞒手段的;

(十二)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信用信息档案”限制投标及承接工程的期限根据上述情形的情节,由市住建局决定,具体期限以市住建局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处理文书为准。限制期限届满且企业确已对上述行为进行整改并通过复查的,经企业申请可恢复“正常登记”状态。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应企业类型的“信用信息档案”设为“限制投标及承接工程”状态,期限为12个月以上(不含12个月):

(一)企业法定代表人在经营活动中因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企业出借、借用资质证书进行投标或承接工程的;

(三)企业被认定有串通投标行为,情节严重的;

(四)企业被认为有弄虚作假骗取中标行为的;

(五)企业将承包的业务转包的或违法分包的;

(六)企业被司法部门认定有行贿行为,并构成犯罪的;

(七)在建项目因企业原因发生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公共事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八)伪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证书或者图章的;

(九)发生较大以上(含较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或一年内发生2宗以上(含2宗)一般质量安全事故的;

(十)其他应当予以限制投标及承接工程的情形。“信用信息档案”限制投标及承接工程的期限根据上述情形的情节,由市住建局决定,具体期限以市住建局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处理文书为准。限制期限届满且企业确已对上述行为进行整改并通过复查的,经企业申请可恢复“正常登记”状态。

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企业信用等级分A、B、C和不定级四个级别。“信用信息档案”的初始分值为100分。

企业信用分值总分100分(不含100分)以上的为A级,90-100分的为B级,80-90分(不含90分)的为C级,80分以下(不含80分)为不定级。

第十七条

根据建设工程企业的信用等级,实行差别化监督管理。

(一)对A级企业实行激励机制,实施简化监督和低频率的日常检查。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或国有、集体资金投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招标工程提倡首先选择A级企业参加工程投标;

(二)对B级企业实行预警机制,实施常规监督和适度频率的日常检查。

(三)对C级企业以防范与监管并重,实施强化监管和较高频率的日常检查。

(四)对不定级企业以重点防范为主,实施行业重点监管和高频率的日常检查。

对于信用等级为C级或不定级的企业,招标人可拒收其投标文件,发包人可提高其工程履约担保额度。

第十八条

建设工程企业承接业务、完成业绩、履约情况等纳入信用信息,依据量化标准对应记分。

第十九条

企业良好行为指建设工程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和建筑行业活动中,获得正面评价,对照市住建局制定的良好行为记分标准可以获得信用加分激励的行为。涉及工程类良好行为予以加分,仅限于在东莞市行政区域内承接工程或东莞市援建项目获得的奖项、荣誉。良好行为信息录入,由企业凭据相关有效证明文件到市住建局办理。

第二十条

企业不良行为指建设工程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和建筑行业活动中,发生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规范性文件和相关规定的情况,对照建设工程企业不良行为记分标准应当给予信用扣分惩戒的行为。

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因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被予以“限制投标及承接工程”的,应当同时依据建设工程企业不良行为记分标准给予信用记分处理。

第二十一条

建设工程企业的不良行为须有下列文件之一才能认定:

(一)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仲裁裁决书;

(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执法机构签发的责令整改(停工)通知书、不良行为扣分通知书、违法违规行为处理通报等;

(四)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执法机构查证属实的材料;

(五)其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第二十二条

建设工程企业行为记分标准,由市住建局结合国家住建部、广东省住建厅相关规定和本市建设行业管理实际,以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基础,制定并公布。

市住建局结合法律法规调整和工作实际,可以修改、删除或增加建设工程企业行为记分标准,并在修订后及时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行为记分标准,不得作为日常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实行建设工程企业信用信息公布制度。公布内容应与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企业、人员和项目管理数据库相结合,形成信用信息档案,内部长期保留。

建设工程企业基本情况、变更情况、业绩情况一经核查确认,即可对外公布。市住建局应当及时整理工程建设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决定、扣分文书、通报文件等,形成企业信用行为记录,并在一定期限内录入信用信息系统,通过东莞建设网等平台对外公布。建设工程企业需及时关注“东莞建设网”、“东莞建设工程监督网”等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

第二十四条

市住建局对本市企业进行资质动态核查,对本市企业取得资质后,资产和主要人员是否满足资质标准条件和市场行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

第二十五条

市住建局对在莞开展业务的企业中标后的履约行为进行监管,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及时向省住建厅抄报核查、查处结果。

核查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发生过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围标、串标、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违反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的;

(三)恶意拖欠工程款或工人工资的;

(四)企业注册管理人员变更频繁;

(五)有不良行为记录和资质到期未申请延续与变更的。对核查中发现不合格的企业,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企业不得申请相关资质的升级、增项,不得承揽新的工程业务。对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合格的,按程序撤回资质。对省外企业,将按有关规定通报企业所在地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市住建局负责将本级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理、行政通报信息、经核实的欠薪投诉及企业不诚信等信息,及时录入广东建设信息网“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平台”诚信信息库,对各种不良行为进行曝光。曝光公示期限按《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细化我省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信息公布期限的意见》(粤建法〔2013〕54号)执行。

第二十七条

企业信用信息的录入、更改、增加、删除,必须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和行政文件为依据,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企业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所依据的纸质材料,必须妥善存档保管,以备查验。

第二十八条

信用信息公布期限相对固定。良好行为信用信息公布期限一般为1—3年。不良行为信用信息公布期限为6个月至3年。

企业行为信用信息的具体公布期限,由市住建局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国家、省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在前述期限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明确。

行政处罚信息和基于行政处罚形成的不良行为记分信息公布期限原则上为1年,但有下列情形的,可视情节延长公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一)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拒不按要求整改或逾期未完成整改的;

(三)造成群体性事件的;

(四)其他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违法违规行为。

企业行为记录信息最终执行的公布期限以“东莞建设网”的公示为准。

第二十九条

企业对不良行为已进行整改,可提出申请并经市住建局或其委托的执法机构核查,其整改确有实效的,可缩短其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但公布期限最短不得少于3个月;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市住建局可延长其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

第三十条 建设工程企业对信用管理下列内容有异议的,可在相关文书送达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市住建局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一)东莞建设网、东莞建设监督网等平台记录和公示的信用信息;

(二)东莞市住建局作出的“限制投标及承接工程”的决定;

(三)东莞市住建局或其委托的执法机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的不良行为记分文书;

(四)其他由东莞市住建局或其委托的执法机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涉及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处理行为。

市住建局受理相关材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查,并书面回复申诉人,对确属错误的应及时纠正、撤销或变更。复查工作需进行技术检测鉴定或向第三方调查取证的,所需时间不计入复查回复期限内。

第三十一条

企业提出申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超过申诉期限的;

(二)未按照《办事指南》要求提交资料,经一次性告知后仍不提供的;

(三)对市住建局已作出书面回复的同一事项,以同样的理由依据再次提出申诉的。

以不同的依据和理由,反复申诉三次及以上的,不再受理,已经受理的,作出终止处理的回复。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住建局负责解释,并由市住建局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执行本办法的具体制度、措施,由市住建局另行发文明确。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8月31日。

第二篇:东莞市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企业

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

实行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不改变市住建局及其委托的执法机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现有的对企业和人员依法处罚、处理的程序。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机构不得将对企业的记分代替对企业、人员的处罚、处理。

用管理手册》、“企业IC卡”与电子信用信息档案的记录内容不一致时,以电子信用档案为准。

《信用管理手册》与“企业IC卡”由市住建局统一印制,免费发放。

(一)存在强行违法施工行为的;

(二)存在安全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逾期未整改,情节严重的,或拒绝按要求进行整改、停止施工的;

(三)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未按要求进行整改或停止施工的情况,未督促其落实整改,或未向有关机构报告的;

(四)工地现场实名制信息采集、录入、考勤等存在虚假行为的;

(五)在莞承接工程发生一般质量安全生产事故的;

(六)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承揽业务的;

(七)施工单位未履行施工合同或拖欠工人工资,发生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情节严重或不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的;

(八)企业被认定有串通投标行为的;

(九)无正当理由拒绝行政执法检查或经两次以上书面催告,不配合、不协助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工作的;

(十)在日常业务办理或行政执法检查中,提供虚假或伪造的材料、数据,或采取其他弄虚作假、欺骗隐瞒手段的;

(十一)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信用信息档案”暂停使用的期限根据上述情形的情节,由市住建局决定,但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多于12个月(含12个月),具体期限以市住建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处理文书为准。暂停期限届满且企业确已对上述行为进行整改并通过复查的,经企业申请可恢复使用。

市外施工、监理企业在《信用管理手册》有效期到期后才提交

复查资料的或复查在《信用管理手册》有效期到期后三个月内仍未审批通过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将自动暂停“信用信息档案”;复查通过后“信用信息档案”恢复使用。

(十二)属于本办法 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因本办法 处罚决定、扣分文书、通报文件等,形成企业信用行为记录,并在一定期限内录入信用信息系统,通过东莞建设网等平台对外公布。

建设工程企业需及时关注“东莞建设网”、“东莞建设工程监督网”等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

复申诉人,对确属错误的应及时纠正、撤销或变更。复查工作需进行技术检测鉴定或向

第三篇: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务接待费管理办法 (最终版)

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务接待费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我局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及中纪委、省委办公厅、市委、市政府等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结合本局机关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规定:

第一条 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地方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二条 机关公务接待的范围包括:

1、上级领导来机关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检查指导;

2、单位之间执行任务、学习交流;

3、系统上下级之间请示汇报,沟通交流;

4、经局主要负责人同意,因工作需要开展的其他公务活动。

第三条 严格执行先审批,后接待的程序。凡接待客人,相关科室根据来访公函提前与办公室商量制定接待方案,并填写《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务接待审批单》,报局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办公室的局领导审批后,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并经财务审计科审定,再报分管财务的局领导审批。

第四条 所有公务接待统一归办公室安排。定点就餐、2

批单及发票原件,由局办公室初审后送局财务审计科审核,再送分管财务的局领导审定,方可报销。接待费用当次结算,不得将不同批次票的接待费用混合结算。

第十二条 局财务审计科每季度将公务接待费用情况报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备案,同时本局内部公开,并接受市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审计局的审计。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5年4月20日

第四篇:东莞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

东莞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

作管理办法

东莞市人民政府文件 东府[1995]96号

颁布《东莞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城区政府筹备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东莞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三日

东莞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

(东府[1995]96号,按2001年4月市府令第35号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以御防和减轻地震对工程建设的破坏,现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凡在本市辖区内新建、扩建的大、中型工程及重要工程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东莞市人民政府地震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地震办)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市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计划、建设、规划、交通、国土、邮电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能,协助市地震办实施本办法。第四条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含Ⅵ度)地区的下列重要项目,其建设场地均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一)交通工程

1、公路(含高速公路)与铁路干线的重要桥梁、隧道及地质结构复杂的路段; 2、铁路干线(Ⅰ级)的车站与铁路枢纽的通信、信号、行车、给水、电力等主要建筑用 房;

3、Ⅱ类以上机场的指挥系统,年吞吐量大于或等于200万吨港口的主体工程;

4、城市内大型、特大型的跨江桥梁及立体交叉桥等。

(二)能源工程 1、库容1亿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大坝和位于城市区内或上游的Ⅰ级挡水坝; 2、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的热电厂、2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厂及其变电站;500千伏以上的枢纽变电站。

(三)电信工程

1、功率大于100千瓦的广播发射台、卫星地面通讯站等的主机楼和油机房; 2、城市长途电话枢纽(容量超过万门)的程控主机楼和油机房。

(四)生命线工程

1、供水、供气、供电的主要干线,贮油、贮气、贮水及供电调度等控制工程; 2、市属大型粮食加工厂、粮食仓库、大型冷库和大、中型医院等。

(五)特殊工程 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和重要军事工程,以及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质生产车间、仓库等工程。

(六)其他重要工程

1、关系国计民生或劳动密集型的各类大中型工矿企业的主要生产厂房、全厂性动力设施、电信、调度、电算、试验中心、贵重仪器仪表间以及地震时容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2、大中型化工厂、炼油厂;

3、高层建筑(坚硬、中硬场地20层以上,中软、软弱场地体型复杂的14层以上)。

4、政府机关、学校及所属各类救灾应急(含公安、消防、三防、防震等)指挥机构办公楼;

5、大中型影剧院、体育馆(中心)、商场等公共建筑工程;

6、位于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复杂地段,或跨不同构造及工程地质单元的占地面积30000米以上的工业区和经济开发区。

第五条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可直接使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所示的烈度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89)及《关于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89)》([90]建抗震字第16号)进行抗震设计。第六条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含Ⅵ度分界线附近8公里范围内)地区的城市或经济开发区,均应开展地震影响小区划工作。已完成地震影响小区划工作的地区,其地震影响小区划成果使用规定如下:

1、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应以本地区地震小区划成果为依据;

2、新建或扩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和加固标准,应直接使用本地区地震小区划成果;

3、除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必须进行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工程、特殊工程,以及超高层建筑(Ⅶ度坚硬、中硬场地其高度超过100米;Ⅵ度中软、软弱场地其高度超过80米)工程以外,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重要工程的抗震设防或加固标准也可直接使用本地区地震小区划成果。

第七条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地震动时程)确定、地震影响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等。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委托有从事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评价。

第八条 凡在本市辖区内承担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须持有广东省地震局颁发的资格证书,外省、市籍单位须持有国家地震局颁发甲级资格证书,经市地震办验证,并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承担相应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九条 凡属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在工程论证前做好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因特殊原因而未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必须在工程设计前完成。

第十条 建设单位必须在工程论证前7天(若因外商投资或立项时间要求紧迫的项目,应在工程正式设计前7天)将拟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抗震设防依据有关资料、文件报市地震办,由市地震办报经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审查批准抗震设防要求后,方可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计划、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凭上述审查意见办理有关登记审批手续。计划、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主管单位在编制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时,应按本办法把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所需经费列入经费预算计划。

第十一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收费应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第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市地震办责令改正,处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其改正,处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罚款: 1、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 2、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无证擅自承担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由市地震办责令其停止工作,由此造成工程建设的经济损失,由工程建设单位和违章承担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过程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地震办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抢险救灾工程管理办法》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抢险救灾工程管

理办法》的通知

信息来源: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信息提供日期:2017-04-10 【字体:大中小 】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抢险救灾机制,规范抢险救灾工程管理,提高抢险救灾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深圳市抢险救灾工程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2017年3月29日

深圳市抢险救灾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抢险救灾机制,规范抢险救灾工程管理,提高抢险救灾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抢险救灾工程的认定、发包、实施、结算、监督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抢险救灾工程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注重效率、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 抢险救灾工程由市、区专项应急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以下统称为抢险救灾工程指挥机构)统筹指挥,由险(灾)情所属市、区行业主管部门或者抢险救灾指挥机构指定的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应当积极配合。

抢险救灾工程指挥机构应当按照《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或者有关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组建,负责决定现场处置方案,确定、指挥和调度抢险救灾工程队伍和应急资源,协调解决抢险救灾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抢险救灾工程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造成或者即将造成严重危害,必须立即实施治理、修复、加固等措施的工程。主要包括:

(一)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抢险修复工程;

(二)防洪、排涝等水务工程及附属设施的抢险加固工程;

(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抢险治理工程;

(四)房屋建筑和市政、环卫、燃气等公共设施抢险修复工程;

(五)其他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抢险救灾工程。

第六条 以下工程不得认定为抢险救灾工程:

(一)日常维护修复工程,为预防日常性、长远性自然灾害而建设或者修复的工程。

(二)具有可预见性、可纳入计划或者实施管理的建设工程。

(三)受损较轻,不会立即带来灾害损失或者进一步扩大灾害损失的建设或者修复工程。

第七条 抢险救灾工程认定机构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一)应急响应为一级至三级的,市抢险救灾工程指挥机构为认定机构;

(二)应急响应为四级响应的,工程所属市、区行业主管部门为认定机构。

第八条 抢险救灾工程按照以下程序认定:

(一)应急响应为一级至三级的,收到险(灾)情信息通报后,险(灾)情所属市、区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二小时内对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险(灾)情现场进行勘察,及时做好文字和图像记录,并向抢险救灾工程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情况特别紧急的,应当立即向抢险救灾工程认定机构电话报告险(灾)情,经口头答复后先行组织实施抢险救灾工程,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交认定申请。

认定申请正式提交后,抢险救灾工程认定机构应当在十二小时内签署认定意见。认定抢险救灾工程的,抢险救灾工程认定机构可以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进行评估。

(二)应急响应为四级响应的,市、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认定。

第九条 依照本办法确定的抢险救灾工程,可以在开工后完善相关手续,各有关部门应当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对相关审批程序予以简化。

第十条 工程所属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抢险救灾工程队伍储备库,向社会公布后报市应急部门备案。

抢险救灾工程队伍储备库包括抢险救灾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施工、工程机械租赁队伍等。

第十一条 抢险救灾工程由抢险救灾工程指挥机构直接在经备案的抢险救灾工程队伍储备库中指定符合要求的队伍承接。因抢险救灾工程要求特殊,在储备库中无适合资质和能力的队伍时,可以从储备库以外确定工程队伍。

第十二条 在建项目发生险(灾)情的,抢险救灾工程原则上由在建项目原承包商实施。原承包商能力不足的,由抢险救灾工程指挥机构另行指定抢险救灾工程队伍。

第十三条 抢险救灾工程队伍储备库中的施工企业和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应当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储备一定的抢险救灾物资和机械设备。

市、区应急部门或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购买的抢险救灾物资和机械设备,可交由抢险救灾工程队伍储备库中的施工企业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并由市、区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统一调配。

第十四条 抢险救灾工程实施前,组织实施单位应当与抢险救灾队伍签订合同,确因情况紧急未签订合同的,应当自工程实施之日起十五日内补签。合同应当明确各抢险救灾队伍的工作内容、工程计价原则和标准、工程验收标准及质量保证责任等内容。

抢险救灾工程实施前或者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制定专门的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施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工程质量保修义务,在规定的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五条 抢险救灾工程费用由市、区财政部门在预算中统筹解决。

抢险救灾工程队伍建设、物资设备购置和维护保养、抢险救灾工程队伍购置物资设备的补贴、应急预案演练以及抢险救灾工程指挥机构运转等涉及的费用,可以从市应急专项资金或者安全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十六条 抢险救灾工程费用以按实计量、合理补偿为原则,主要包括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费用包括抢险救灾投入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以及规费和税金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以及造价咨询费等。

工程费用按照相应的计价标准执行。现行的计价标准中没有相应内容的,按实计算。人工、材料、机械价格采用工程开始实施时当期《深圳建设工程价格信息》发布的价格信息;没有相应价格信息的,通过市场询价方式确定。不能按照上述方法计价计量的,由抢险救灾工程指挥机构确定计价原则。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相关标准执行。

全部或者部分提供无偿服务的,由现场指挥部认定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偿比例或者奖励标准。

第十七条 抢险救灾工程直接开展结算及决算。结算、决算及其审计等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第十八条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抢险救灾工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按照抢险救灾工程指挥机构确定数额的百分之六十预付,抢险工程完工后,根据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支付余额。

第十九条 因责任事故引发的抢险救灾工程,工程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承担。由财政性资金垫付的,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向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追偿。

第二十条 规划国土、交通运输、建设、城管、水务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职能制定发布专项应急抢险预案,督促建设工程各参建单位组织制定工程应急抢险预案,负责所属行业内抢险救灾工程的组织实施,做好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财政、审计部门负责抢险救灾工程的资金监管和同步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负责对有关监察对象的监察。

第二十一条 抢险救灾工程应当严格依法依规进行,不得弄虚作假,擅自扩大范围。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按照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下载(2016)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企业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企业信用评价及动态管理办法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