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教学反思
《郊游》教学反思1
1、活动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从自制材料环节到游戏玩法讨论等环节无不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
2、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和园本化。
(1)活动中提供给幼儿的.草球、草绳、草墩和禾把的花式多样化,教师由此体验到辅助材料多一些更能刺激幼儿创造的欲望,提升活动的效果。
(2)善于利用园本课程资源和教研成果,在引导幼儿进行变废为宝的自制材料过程中丰富了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也有机地整合了体育、科学、美术等领域内容,有效渗透环保理念。
3、多层次游戏目标清晰,难易有别,利于幼儿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富有乡土特色。
《郊游》教学反思2
活动过程:
1.回忆郊游小朋友们一定都出去郊游过,郊游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你是和谁一起去郊游的,郊游的时候做些什么?
2.欣赏歌曲: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名字叫《郊游》,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一次欣赏)
歌曲中唱了什么?有些什么风景?
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二次欣赏)
3.感受歌曲快乐的节奏,用哼唱或者动作来表示
高兴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哼歌、跳舞、笑等)
我们郊游的时候可高兴了,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你高兴的心情?
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你快乐的心情。(播放音乐)
有的小朋友动作很棒,有的小朋友还不太会,请你来帮帮他们,你用了哪些动作表示高兴的样子?
播放音乐,再来试一试(前奏可以点头、拍手)
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出去郊游的话会更开心更热闹,我们可以合朋友合作表演动作。
请几个幼儿来表演,鼓励幼儿合作表演,大胆展现自己。
4.游戏结束。
听着这首歌曲,我的心情可高兴了,小朋友今天开心吗?有的小朋友已经学会哼了,有的小朋友会唱了,下次我们再来学一学唱一唱这首歌曲,好吗?
活动整体效果比较差,主要是一个课前准备问题,一是歌曲的钢琴弹奏没有练习一下,生疏没弹好,第二是图谱没有事先准备好,都影响到了后面的教学环节,特别是艺术活动这类活动,到了幼儿要来动一动的环节时,很容易兴奋,“易放难收”,教师更应该把要求提清楚,有针对性的进行动作等表演,“收”的时候也就容易一些。如果给幼儿准备好图谱或者其他一些简单有效的图片的话,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幼儿的兴趣点,课堂秩序也会好一些。
目标定位不适当。大班的幼儿能力比较强,光是熟悉歌曲旋律显得简单了,完全可以学习唱歌,看着图谱还是能够掌握的。还有活动中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部分也不够充分,可以感受旋律的欢快,还可以感受歌曲的段落,给歌曲分段,感受ABA的曲式,还可以为歌曲打节奏等,丰富欣赏的形式。
最后集体用动作表演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选出几个简单优美的动作配合到歌曲中,大家一起跟着老师跟着音乐唱唱跳跳,效果一定会好很多,至少幼儿的课堂纪律会好一些,虽然说教学活动中不要有太多教师教得痕迹,但是放手太多,完全让孩子自己感受自己表达也是不合适的,有的孩子能力差就会漫无目的或者很随意的“闹”,影响教学活动,反而添乱。
《郊游》教学反思3
在本次活动中,我对活动进行了一些修改。首先是对目标的修改。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的设定上,应从幼儿的情感态度、认知与动作技能等方面考虑。在原教案的活动目标中,情感目标并不是很明确。《郊游》是一首欢快明朗的歌曲,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很容易就勾起幼儿之前去郊游时开心的记忆。幼儿在活动时会自然而然产生开心的心情,和小伙伴一起表演时也是开心的。所以我对目标进行了修改,希望通过活动,幼儿能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与朋友结伴表演的快乐。
其次,是对活动过程的修改。我们小朋友已经有过集体郊游的经验了,所以通过一个关于郊游的谈话活动引出整个活动。并播放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再“去一遍螃蟹市场”。不仅唤起了幼儿郊游记忆,还产生了和同伴一起郊游时愉快的心情。保持着这样一份心情,幼儿很快就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来,学习的更加积极了!《指南》中指出“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还用语言创设了多个郊游的情景,鼓励幼儿用邀请的方式再来演绎整首歌曲。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幼儿并不会觉得唱歌是枯燥的,反而是有趣的。边唱边做动作,边邀请小伙伴,幼儿的表演能力和交往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虽然在课前对活动进行了修改,但是活动结束之后,还是发现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一、对情景把握不够,导致幼儿不能很好掌握歌词
通过唤起相关记忆和反复聆听这首歌曲之后,幼儿对歌词理解了不少,并能跟着音乐唱起来。但我发现幼儿对“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这一句歌词的掌握比较薄弱。当时我是停下整首歌的教学,把重点练习放在这一句的学习上。先让幼儿念熟了再来唱。在课后,我反思,在这句歌词的学习上,为什么不利用他们去郊游的经验呢?可以引导幼儿理解:首先我们是愉快的'去郊游,然后是停下来欣赏风景所以可以是优美的感觉。这样幼儿应该更加容易掌握歌词了。
二、语言组织不够精炼,对幼儿的回应不够全面
音乐活动的教学是我自己比较薄弱的一项。在本次活动中,自己的语言的表达、提问应该更加精炼。有些问题没有问到点上或者问题太肤浅了,比如:“我们去郊游时开心吗?”“你们唱的真好听,再唱一遍好不好呀?”等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无意义的。在对幼儿的回应上,我也只是用“是的。”“你说的对。”等简单的语句来回应,导致个别幼儿兴致缺缺,到后来的邀请表演环节才重新提起兴趣来。
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深刻分析教材,采取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幼儿的各种反应,对于幼儿的回答给与积极、有效的回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让每位幼儿都能投入到活动中来。
《郊游》教学反思4
在本次活动设计中,我增加了“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的教学过程。我觉得音乐教学中,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表达情感,同时对节奏的掌握也尤为重要。
一、身体动作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幼儿身体动作前提是孩子熟悉了歌曲的旋律、节奏的快慢、节拍的轻重,也理解了歌词的内容,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歌词的内容来表现动作。本次教学中我出示节奏图,请幼儿随歌曲节奏进行拍打,在节奏练习中,刚开始孩子并不能一下子就能拍打出来,我通过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动作表现。
二、身体动作能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身体动作也是艺术的创作一部分,幼儿有意识的用身体动作表达他们听到的、感受到的音乐,结合自己的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采取身体动作动作来表现,创造出有想象力的动作。在本次教学中,我们用拍手、跺脚等来表现音乐中的欢快部分,用手臂的摆动来表示音乐的优美部分。这首歌曲是ABA的结构,我让孩子边唱歌曲边做不同的身体动作,通过歌曲旋律的变化产生动作,这也是幼儿创造力的表现。
三、身体动作能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
节奏在打击乐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音乐活动的重要元素,是体现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所有的'节奏都是通过身体动作来感知,人们的节奏感也依赖于动作。音乐教育通过语言、动作和音乐融合为一体,在这次教学中,欢快部分我设置的是XX XX的节奏,而在优美部分,我又设置了X———的节奏,让幼儿边打节奏边唱歌曲。幼儿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自选乐曲进行歌曲演奏,幼儿通过身体动作反复练习节拍,提高了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
《郊游》教学反思5
《郊游》为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音乐表现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设置教学情境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图片,通过让他们回答看到了什么,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绪,边哼唱边做动作,这些对于生性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块德芙巧克力,诱惑他们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用“la”唱得次数多了些,请一个学生模仿唱可省去)
二、寓教寓乐,化解歌曲难点
《郊游》这首歌中的第二乐段的节奏、音准是个难点,根据节奏来朗读歌词,强调附点与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易于后面的学唱。低年级儿童起点较低,不识歌谱,音准欠佳,顾以模仿老师来学唱,师一句,生一句。每句学会后再完整地演唱,学生的注意力不强,所以我以多种演唱形式来巩固歌曲:师生接唱、分组唱、男女生唱等等。(教唱环节可缩短点,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了;让学生找相同部分可以放在师生接唱处)
三、语言渲染,感受歌曲情绪
教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郊游》歌曲中的第一、三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演唱情绪是不同的。我通过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绪,1、3句活泼此文欢快,2句是舒展优美,用表扬地语气来引导学生:你们都是一只只百灵鸟,歌声要悦耳动听。(歌曲情绪有点到,但做得不到位。或许可以把2个不同情绪的部分作演唱方法指导:
①欢快的`地方可以引导示范以弹性的声音唱;
②抒情的地方,用柔和的声音连贯地唱。)
四、歌曲表演,体验快乐
这节课最后的歌曲表演,使课堂推向高潮。表演分为舞蹈动作,与打击乐的加入。舞蹈在第一个环节已经加入,所以重点在于先指导学生使用打击乐,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热情,学生表现得更加兴致勃勃了。(这个环节由于时间问题,使得互动不够过瘾,应该在教唱环节省去些,最后能让双向筒与串铃合作表演。伴奏的音量可调大些,学生节奏没跟好。)
整节课我觉得结构挺好的,细节问题要再多注意、多改进,课堂灵活性也要加强。
《郊游》教学反思6
开学第一周二年级的音乐课上,我讲授了歌唱教学《郊游》。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次通过“做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以气息练习游戏《吹泡泡》开始,让孩子们通过熟悉的游戏来体会唱歌时气息的运用。然后通过听范唱——按节奏读歌词——跟唱——通过分析乐句及歌词来理解歌曲,有感情演唱的方式来学习歌曲。在拓展环节,我安排学生通过打节奏给歌曲伴奏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并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复习歌曲。
整节课我的'安排有张有弛、能够使大部分孩子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虽然在学情分析的时候,我已经想到班上可能会有不能自律的孩子,但是仍然对于已经被家长听课三节课的孩子会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估计不够充分,致使在课堂中未能调动全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分组活动环节,因为学生这节课是在楼下上课,座位与平时音乐教室不同,找不到自己的活动小组和小组长,致使一些孩子没有能及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针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我认为,自己对于学生常规训练不够,以后还得加强,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对于各个班级中自律性差的孩子以后我要加强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做到及时、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其更好完成学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今天这节课,更让我感受到要不断学习、及时反思的重要。
《郊游》教学反思7
《郊游》是一首儿童歌曲。旋律流畅,朗朗上口,学生们都很喜欢。歌曲的音域不宽,只有九度,便于儿童学唱,这首歌曲是二年下册开学第一节唱歌教学内容,我在上课时仍然继续巩固唱歌教学的常规:歌唱的姿势,发声的位置,自然的声音,不喊唱等要求。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了情景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进行郊游的音乐活动来学习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音乐活动加以拓展。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孩子们在演唱、器乐和表演的能力上都得到了发展。同时上课的注意力也更为集中,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本课的教学设计偏重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孩子们在课上的表现非常积极踊跃,小组活动中都能够积极地去参与讨论。但在课上让学生练习和表现的时间有些不足,有的小组积极讨论的结果没有通过实践去体验。没有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因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一些练习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在音乐课堂上,锻炼学生演唱的自信是最重要的。
需要反思的问题是,在课上要给学生多少练习的时间。我认为,一些平日课上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课上也应该给学生多一些时间去对新接触的歌曲有一些把握,并给够时间让每一个学生登上舞台展示自己。所以在以后的课上我会让学生多加练习。
《郊游》教学反思8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审美发现的过程,美的教学环境可以成为有效的潜在教育手段,而美的感受这个过程的基础是聆听,在这一课中我紧抓音乐本身特点以快乐的郊游为主线,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设计开一系列的活动:在山谷中向大山问好——在山顶上赞美秋天——开一场山顶音乐会等,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听中感悟音乐,听中理解音乐从而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感受有: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上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走进一个事先创设好的情境中,他们对课堂中教师创设的每样事物感到好奇,并希望自己能参与到其中来,去揭开谜底。我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创设了“山谷——山顶”的情境,以“到郊外去看看秋天、感受秋天”为切入口,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均在情境中完成,进而让孩子们感受美丽、成熟的秋天,……这些对于生性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块德芙巧克力,诱惑他们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
二、突出音乐本体,感受音乐美
这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我都突出了以音乐去引导和感染孩子们,让他们体验到音乐韵律感与肢体结合的快乐。在去“山谷”和“山顶”的路中,孩子们在《郊游》的伴奏音乐中踏着节拍去旅行,他们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就已经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初步感知。同时也便于歌曲的教唱,事实证明学生到后来真的已经会唱了,而且都能有感情地演唱《郊游》这首歌。
在各个活动中始终突出音乐的本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音乐展开,孩子们有充分体验音乐的时间和空间,加上老师亲切的教态和语言,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三、寓教寓乐,化解歌曲难点
《郊游》这首歌中的第二乐段的音准是个难点,特别是1 6 1 5 5 | 535 63 | 5 — | 5 — ||这一句,5与5之间是一个八度音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讲比较困难,因此我创设了向山谷问好的情境,通过让孩子们扮演回声的角色,
1 5 | 5 6 | 5 — | 5 — ||
向 你问 声 好!
来解决八度音程的困难,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在扮演回声的过程中有了很准确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教师强制性的,是孩子们自愿的,而且还非常投入的去体会和感受,同时也为解决歌曲的难点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郊游》教学反思,
紧接着在山顶上,完全解决了歌曲的难点,通过大石头上的诗句“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来对秋天景色的赞美,我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同时让孩子也唱唱这几句,结果孩子们唱的有滋有味,音准基本得到解决。
四、语言渲染,感受歌曲情绪
教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郊游》歌曲中的第一、三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演唱情绪是不同的。我用两个小朋友和白云的图标出示在每一乐段歌曲的开头部分,我问:“歌曲中有个秘密,你发现了吗?”,结果孩子们找到了相同的乐段。我又接着引导:“今天你们和老师一起到郊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高兴、快乐!”这时我顺势:“那你们把这种快乐用歌声表达出来吧!”。孩子们唱的非常投入,演唱的音乐很有弹性。在中间优美抒情的乐段,我是这样引导的:“秋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孩子们有的说是暖暖的、柔柔的,我又顺势:“那你们的歌声也唱出柔美的味道,一起来试试!”结果孩子们唱的很有韵味,“锦绣”的尾音拖的也很到位。
五、创编歌词,体验快乐
创造是课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阐释的。这节课最后的歌词创编,孩子们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如“溪水清清、橘子甜甜、枫叶红红”等,我让他们把创编的歌词一起唱唱,显得很兴奋和自豪。孩子们在创编中感受到了因创作成功而带来的喜悦,并体验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最后,用一个比喻结束。好的一堂课,教学内容是菜,教学思路是火,教师是厨师,而教师根据学生在课上的反应所做的及时引导调整就是调味料,只有四合为一,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
《郊游》教学反思9
《郊游》这首歌曲十分的有趣。让人唱上去感到琅琅上口,而且学习起来也比较简单,让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体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
然而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本活动的内容之中。而在我问之幼儿关于“有没有和爸妈外出郊游时”幼儿们都不知道郊游是什么意思。所以我觉得教师有必要事先交代下郊游的具体意义,不应该操之过急了。
接下来就是本次活动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教授歌曲和感知乐曲ABA结构的过程。通过反复聆听这首歌曲之后,幼儿已经对歌曲有个大体的认识,并能跟着慢慢唱起来,但我发现幼儿对“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这一句唱的比较含糊,这时我把重点练习放在幼儿有问题的乐句上,我采用了直白念歌词的方法让幼儿先学会念,然后在学唱。通过这样的方式练习之后,幼儿很少唱到此句时出现含糊不清的现象了。再学会歌曲之后就要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特殊结构了。一开始幼儿问幼儿这首歌曲有没有哪里是相同的,他们只是说前面和后面,而并不知道歌曲可以分为三段。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歌曲进行分段,然后再比较,这样前后进行比较后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感知歌曲的ABA特殊结构;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哪段歌词是用“跳跃”方式唱,哪段是用“连贯”方式唱。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一直让孩子们坐着干巴巴的演唱,而应该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接唱或者与老师接唱。或者,可以请几位爱表演的孩子来表演,让其他的孩子给他们伴唱都可以。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让孩子一听就了解教师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郊游》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我为学生们设计了节奏练习,有跑有跳有走,趣味无穷。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四分休止符的时值长短。在进行这些活动中,学生认识了这些节奏,认识了节奏的时值,掌握了这些节奏的相关知识。在学生们掌握了这几条节奏后,我告诉学生当看到某条节奏时你要做火车开了、钻山洞或过大桥、爬山坡、火车到站的律动。学生们学得不亦乐乎,节奏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增添了许多乐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同学们学好音乐这门学科的'通行证,只有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从内心中真正树立对音乐这门学科的热爱,他们才会主动去学,认真去学,教师也会融入到孩子们愉快的活动中,才会真正得到教学的愉快与乐趣。
《郊游》教学反思11
一、教材分析
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
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5音进行,具有继续发展的不稳定感,尤其是第二句,进行到6,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变化发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的结束到主音上。第二句中的“飘”和“柔”都是一个字四个音,音高要唱准确,声音要连贯。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相对年龄较小,教师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调控尤为重要。教学中要有适合低段学生学习的设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环节,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重难点。
三、本课亮点
1、情景教学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了情景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进行郊游的音乐活动来学习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音乐活动加以拓展。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孩子们在演唱、器乐和表演的能力上都得到了发展。同时上课的注意力也更为集中,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2、按点的设计
本课的`按点设计遵从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进行设计,先通过选项引导学生选择出歌曲相同乐段的位置,之后再通过这一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歌曲的结构,对“再现三段体”结构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四、提升点
1、多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偏重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孩子们在课上的表现非常积极踊跃,小组活动中都能够积极地去参与讨论。但在课上让学生练习和表现的时间有些不足,有的小组积极讨论的结果没有通过实践去体验。没有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因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一些练习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在音乐课堂上,锻炼学生演唱的自信是最重要的。
2、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课的教学中涉及到了新的知识点“再现三段体结构”,学生虽通过互动反馈技术,直观的选择出了本首歌曲的结构,但这只是在理论中的认识。而在过去的教学中,“再现三段体结构”的歌曲也出现过。在此,应当通过对原来所熟悉歌曲的复习,再次强调“再现三段体结构”在其他歌曲中的体现。
五、反思收获
(一)情景的设计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本节课在郊游的情境中还加入了“文明小游客”的竞赛活动,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竞争精神,致使课堂表现非常活跃。因而对于低段学生的教学,情景教学法是有益于学生学习,并能提高课堂的效率的。只是在应用是要更多的强调情景设计的连贯性,和与课堂知识的关联性。
(二)学生表演的积极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安排了一些器乐和表演的综合活动。主要是意在锻炼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在练习中,学生表现的都非常积极,参与讨论的情绪也都非常高涨。特意安排的小组竞赛的评价方式,更加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最后的汇报表演中,学生都能够自信的展现出自己。需要反思的问题是,在课上要给学生多少练习的时间。我认为,一些平日课上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课上也应该给学生多一些时间去对新接触的歌曲有一些把握,并给够时间让每一个学生登上舞台展示自己。所以在以后的课上,时间的分配需要更加注重。
《郊游》教学反思12
《郊游》是一首曲调简单、节奏紧走的儿歌,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是旋律变得十分轻快。让人唱上去感到琅琅上口,而且学习起来也比较简单,让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体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
活动一开始,我问孩子们:“你知道什么是郊游吗?”“就是旅游。”“去公园玩。”“出去玩。”这就是孩子们对郊游的理解。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其实孩子们每年的春游、秋游就是郊游。当我这么解释的时候,孩子们明白了许多。
理解了郊游,接下来就是要教授歌曲和感知乐曲aba结构的过程。通过反复聆听这首歌曲之后,让那个幼儿对歌曲有个大体的认识,通过出示图示,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能看着图谱跟着慢慢唱起来,但我发现幼儿对“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这一句唱的比较含糊,这时我把重点练习放在幼儿有问题的乐句上,我采用了直白念歌词的方法让幼儿先学会念,然后在学唱。通过这样的方式练习之后,幼儿清楚了不少。再学会歌曲之后就要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特殊结构了。一开始幼儿问幼儿这首歌曲有没有哪里是相同的,他们只是说前面和后面,而并不知道歌曲可以分为aba三段。所以我借助图谱,让幼儿观察图谱中头尾的相同,引导幼儿把歌曲进行分段,然后再比较,这样前后进行比较后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感知歌曲的aba特殊结构;另一方面我运用情景的创设让幼儿了解歌曲结构。a段音乐是轻快的,所以是郊游走路时,b段音乐是优美的,所以是停下来欣赏风景时。在跟着磁带完整演唱时,我把郊游的.故事连接到了音乐中:前奏为郊游前的准备——背上书包,整队;a段音乐为郊游开始——徒步郊游;b段音乐为郊游途中——停下来欣赏风景;a段音乐为继续向前——往目的地前进;歌曲一遍完成后的间奏为休息——打开书包品尝美食;音乐第二遍开始a段为往回走;b段为欣赏沿途风景;a段为郊游结束回幼儿园。孩子们唱着歌,跟着我的情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郊游。
歌曲简单明了的节奏,为整个活动增光不少,幼儿跟着明快的节奏,配上自己的肢体动作玩的不亦乐乎。整节课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较为浓厚,就连下课后孩子们孩子哼唱歌曲。看到孩子们这么高兴的学习,作为老师也倍感开心。
《郊游》教学反思13
《郊游》是一首童谣,五声宫调式,由带再现的三部分组成。歌曲的旋律多以同音重复、动机重复的手法在一个八度之内形成,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歌词朴素、单纯,叙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歌曲愉快亲切,朗朗上口,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一、对比体验,感受情绪
通过复习《大树妈妈》的演唱,再次体验歌曲抒情柔美的'情感;接着欣赏歌曲《郊游》,体验它朝气蓬勃、雄壮有力的情绪。两首歌曲不同的情绪体验带给小朋友们不同的感受,其实不用老师多说什么,孩子们自己就已经能很好地表达对歌曲的体验和感受了。面对这样的歌曲,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都蠢蠢欲动了,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学习歌曲。
二、语言渲染,表达情感
老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歌曲《郊游》的第一、三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情绪有所不同。我通过提问,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动脑筋,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绪:1、3部分活泼、欢快,第2部分舒展、优美。然后用表扬地语气来引导他们:你们都是一只只百灵鸟,歌声悦耳动听,在欢快的地方请用有弹性的声音跳跃地唱,抒情的地方用柔美的声音连贯地唱。孩子们都仿佛成了小百灵,歌声变得优美动听了。
三、歌曲表演,体验快乐
歌曲表演分为舞蹈动作与乐器伴奏,舞蹈表演在第一个环节已经加入,所以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用节奏为歌曲伴奏。《郊游》这首歌有一句歌词唱得最多:“走 走 │ 走走 走│”,在歌曲表演这一环节我安排这条节奏为歌曲伴奏使课堂推向高潮。首先用拍手为歌曲伴奏(分组进行),然后用高位置、轻柔的声音朗诵伴奏(首次尝试这样的练习,朗诵与歌唱形成二声部的音响效果,虽然有点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小朋友朗诵得很棒,毕竟只是二年级,真的要为这些孩子竖大拇指!)最后是用打击乐器的伴奏,孩子们兴致勃勃,表现得非常热情和积极,他们在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基础上,体验到了歌曲带给他们的愉快心情。
《郊游》教学反思14
《郊游》是一首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音乐表现的能力。
我在设置教学情境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平时去郊游的'图片,通过让他们回想并回答看到了什么,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绪,边哼唱边做动作,这些对于生性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块巧克力,诱惑他们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
《郊游》这首歌中的第二乐段的节奏、音准是个难点,根据节奏来朗读歌词,强调附点与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易于后面的学唱。低年级儿童音准欠佳,顾以模仿老 师来学唱,师一句,生一句。每句学会后再完整地演唱,学生的注意力不强,所以我以多种演唱形式来巩固歌曲,师生接唱、分组唱、男女生唱等等。
最后歌曲的情感处理:我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表情;一种是肢体的表演,使课堂推向高潮。通过一种媒介使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热情,学生表现得更加兴致勃勃了同时也让学者从中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
《郊游》教学反思15
音乐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因此,在执教歌曲《郊游》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编成音乐游戏,指导学生在聆听、模仿中学习,在创编中发展:
1、设计“听——模仿——唱——表演”的.过程,由浅渐入。
通过郊游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享受自然的馈赠,从中学习歌曲《郊游》,丰富他们的生活,满足孩子们的爱玩的天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设置了如下环节:
(1)播放智慧树《去郊游》视频,让学生感受坐汽车去郊游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在郊游途中的快乐。
(2)做音乐小游戏:音的强弱对比。通过回音游戏,朗读歌曲难点部分:“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回音唱歌游戏,学唱难点部分。
(3)串歌词。在唱游活动中,把歌曲串起来。变成在郊游途中的队歌,也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郊游》。
(4)启发学生在思考和歌唱中创编动作,再现郊游途中场景,丰富体验情感体验。
2、学习新歌的环节比较平淡。
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主要”的角色,从坐交通工具去郊游到引入歌曲再到教唱,一直在牵着学生走,没有注重他们的主体性。我想,如果我能采用“激情起疑”的方法,可能效果会好一点。
教学中我可引导学生在初听歌曲后,启发、鼓励他们对歌曲学习中想要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对有关歌曲等方面的疑问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我也能很自然地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让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方便了后面的学习。
回头想想这节课,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课堂上始终是我拉着学生在走教案,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有很多,但我还是迫不及待的把他们往前拉,生怕下面的内容来不及,所以很多环节感觉没说透,学生也有点意犹未尽。
《走,我们去春游》教学反思
李家沱小学 李 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次口语交际课以“春游”这个学生极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话题为素材,整堂课自然流畅,学生情绪高涨,精彩纷呈。在教学设计时,力求充分体现 “互动”这一特点,在真实有效的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本节课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研究点,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小组交流,组际汇报和相互补充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交际中。
1、创设有效互动氛围
课堂上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学生说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使得学生愿意尽情地展示自我,兴趣盎然地参与交流。2.创设有效互动情境
有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很有道理,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所以,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处你们想去的地方,交流去那儿的理由?打算安排什么活动?需要做好哪些准备等。学生情绪因此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增强,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3.丰富有效互动的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并在双向的有效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本次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其中,畅所欲言。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关注全体同学还做得不够好:只注重了放手让学生交流,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提升不够:评价学生的方式太单一,激励学生的思维不够好。篇二:小班数学《一起去郊游》课后反思
小班数学《一起去郊游》课后反思
小班数学《一起去郊游》课后反思
小班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与自身情绪的支配影响,小班孩子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数学这种抽象枯燥的内容,他们多为不易理解和兴趣不足,所以大多孩子对于数学的学习还需要对具体实物的探索和体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于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之中,让数学活动更加趣味化、情境化、游戏化,通过与周围具体实物的交互作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将数学知识内化成经验,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孩子的发展。《一起去郊游》是“好伙伴”主题中的一个数学活动,主要是创设让孩子们排队、以“坐车”去郊游的情境中,区分出自己在队伍里的具体位置,辨别认清前与后。
借着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又马上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谁的前面是谁,谁的后面又是谁,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纷纷举手,要求孩子们用完整的话:“xxx的前面是xx,后面是xx”的句式进行表述。看到孩子们对“坐车”去郊游的游戏兴致很高,于是我又随机创设了一个集体操作游戏,让孩子们稍微改变了前后的位置方向,变成了4辆汽车,坐在第一个孩子就是汽车的驾驶员,将绳圈作为汽车方向盘,孩子表现的很开心。坐上“汽车”后,我引导孩子们观察xx前面坐着谁,后面又坐着谁?自己前面是谁?后面又是谁?随后,我请孩子们用“开火车”的语言形式表述“我的前面是xxx”“我的后面是xxx”“我坐在xx的前面”;“我坐在xx的后面”;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个句式,给每个孩子都能有表达的机会,满足了孩子们想说愿意说的想法。
当然,每次的活动都会有一些亮点与不足之处。整个活动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从孩子角度出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情境化、趣味性强的情境,寓教于乐。同时,我发现在活动中适当的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当然有亮点也会有不足,本次活动的最大不足就是细节方面还是不够到位,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安排一个与活动相关联的游戏活动可能对孩子的学习更有帮助,让孩子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前后的认知,例如可以在体育游戏中前后做运动等等。活动的不足总会在反思中才能被发现,其实如果在活动前能够考虑的再全面细致些,那可能活动中的不足也会减少。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但往往我们会忽视一些小的细节,也许我们多多关注细节会对我们教学带了更大的帮助。篇三:郊游 教案及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活动:歌唱《郊游》
南站幼儿园 执教教师:杨伶
设计意图:中班的幼儿已经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也接触过附点音符的唱法,对轻快的节奏比较容易把握,在感受歌曲旋律方面已经会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在歌唱时不能唱准附点音符,对比较柔和的旋律接触较少,不易掌握。《郊游》这首歌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歌曲中有欢快和柔和两种旋律。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郊游的情景中歌唱,进一步巩固附点音符的唱法,并且学会感受和演唱柔和的旋律,提升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力,喜欢参加歌唱活动。
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演唱歌曲。2.区别感知歌曲欢快的和柔和的两种旋律,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节奏踏步进入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练声: 1 61 55│5 35 63 │5—│5—│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呀,我们再来听一听。1.请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听,初步感受歌曲。
提问:你有什么感受?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图谱。)2.再次范唱,完整展示图谱。(要求幼儿听清楚中间部分的歌词。师:白云是怎样的?阳光是怎样的?青山绿水是怎样的?(引导幼儿练习这部分的节奏)3.引导幼儿边听歌曲边观察图谱,理解图谱
师:这张图谱上有一个秘密,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遍,想想这个图示代表了什么? 5.教师再次演唱,幼儿跟唱。
三、完整欣赏,学唱歌曲。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幼儿大声唱,教师小声唱)2.师幼互动:教师拿走部分图谱,幼儿进行完整演唱。(2——3遍)3.教师演唱第一段和第二段,请幼儿感受欢快的和柔和的两种旋律。提问:第一段和第二段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唱的?
四、难点句练习,完整演唱结束活动。1.请幼儿指出自己觉得难唱的部分,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练习。2.请幼儿转身面对客人老师不看图谱完整演唱。3.请小朋友们将这首歌起一个好听的名字。4.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踏步走出活动室。(今天郊游真开心啊,太阳落山了,我们一起回家吧!)反思:活动创设情境,让孩子在去郊游的情境中学唱歌曲,对孩子来说比较有游戏性。在活动的开始,我采用孩子的姓氏进行练声,幼儿非常感兴趣并且积极的参与。在熟悉歌词的部分,通过范唱,提问,图谱结合的方式让幼儿能够尽快的理解歌词,熟悉旋律。在带领幼儿理解歌词符号的部分提问存在问题:“这张图谱上有一个秘密,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遍,想想这个图示代表了什么?”,幼儿不能正确的理解这个问题。学唱歌曲部分,请幼儿为歌曲取名字时,由于自身的引导及不够灵敏的反映,孩子的回答不尽人意便直接告诉歌名而没有去做更好的引导,从而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契机。在教授歌曲的形式上显得也比较单一。
通过基地这次展示活动,各位老师给我提出的建议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开始导入的练声部分,姓氏练声固然让孩子较有兴趣,但是与歌曲内容完全不相符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不够清晰教师与幼儿互动环节形式单一,可以采取教师接唱的形式等。课后,我通过反思总结,对练声部分姓氏练声改为以:啊、哩练声。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改为“你听到歌曲里的哪一句?你喜欢哪一句呢?”篇四:秋游 教学反思
《秋游》教学反思
二二班 张艳芬
《秋游》这篇课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情景。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就在于我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学生的朗读为主,串起看图、想象、说话,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读的还不够多,学生在感悟的时候不够深刻,让学生说的少。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写了老师带领学生去郊游。我让学生用“谁和谁什么时间去哪儿干什么”这个句式说话,先整体感悟整篇课文的内容。学生能简单的把话说完整,把句子表达清楚。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写景来展示秋天的美,在这两段,我通过播放图片和范读,让学生感受秋天,感受各种色彩。并在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去思考与颜色有关的词语,如“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中的“黄、红、白”相关的词语,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并用这些词语来说话,如:稻子黄了,像————,这样也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用“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想象说话时,图片放得过快,对学生的说话没有起到很好地提示作用。另外,学生想象的内容比较单一,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适时启发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学生读出了庄稼的色彩美,但整句话读得不够流畅,欣喜的语气还不 够。如果我在备课时能够充分研读教材,把场面和语言表达形式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朗读,那么学生才会在读中体会庄稼丰收时农民伯伯内心的愉悦!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是写了秋游时的人物的各种状态,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但是这句话让学生说的有点少,我自己也没有完全给学生点透,可能有些同学没有完全掌握。
我想,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自己把教材研读通透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上课也会更流畅,学生接受的时候才能更轻松,老师才能上好一节完美的课!篇五:《郊游》教案 《郊游》案例
桐城市同安小学 汪银芝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随《郊游》伴奏音乐律动。
2、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欣赏大屏幕上的画面,这些图片美吗?猜猜看什么样的季节才有这样的画面?(春天)师;那同学们能说说有关春天的诗句,名言,歌曲吗?(学生回答)那春天这样美好,你们在春天里最想干什么呢?(郊游等)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把同学们的描述总结成了一首歌谣。
师出示课件:歌词 师生活动:
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带领学生聆听。
2、学生集体有感情按节奏的朗读歌词。
3、师﹕请一学生说说歌词中描写了哪些内容?(二)聆听歌曲 体验感受:
师:刚才我们用图画的形式、语言的形式,感受到郊游的快乐场面,同学们想不想用歌唱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呢? 师:播放歌曲录音或多媒体动画《郊游》
生:随音乐哼唱。师:同学们真的很棒,已经能合着音乐演唱这首歌了,只是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有把握,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琴学一学。师生活动:随琴教唱,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找出难点。难点学习:
教师讲解:这个乐句中的“飘”字和“柔”字,都是一字多音,是这首歌的难点,但也是最好听的地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
能唱好它!师:播放课件难点部分的歌词和旋律线
师生活动:跟着琴,边画旋律线边歌唱。
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非常棒了,可是在歌曲的处理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你们说说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最好呢?(欢快的)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欢快的心情如何来体验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自编的童话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猫,小狗,还有大象,狐狸他们去参加一个驴友的郊游活动,活动内容有钓鱼比赛,篝火晚会,自由大家唱?? 师:我想请同学们做个游戏,我让你来代替小猫,小狗来参加这样的郊游活动,学生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做游戏。(生做游戏时体验到的开心情绪可以带到演唱歌曲中)
教师找出一两名做游戏的学生示范唱。
播放《郊游》歌曲的伴奏,全班同学一起演唱全曲。
(三)音乐活动 即兴创编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歌曲,那能不能用其他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呢? 学生回答。
教师组织: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学生准备活动 师:好!让我们高兴地在这里唱吧,跳吧!
学生活动:随音乐即兴的表演(舞蹈,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等)
三、结束部分
师:同学们今天玩的很开心,那同学们知道在郊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在郊游时要注意安全,不能乱丢垃圾,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天色已晚,我们坐上小火车回家吧。播放乐曲《郊游》的旋律。
学生活动:站成一排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郊游”的游戏,使学生在反复聆听歌曲之后对歌曲有很深的印象,然后通过个别乐句的教唱使学生学会整首歌,再用自编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继而再让学生表演童话故事亲身体验郊游的心情。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练习歌曲的演唱,达到学会唱歌曲、用适当的情绪表现歌曲。从而也在游戏中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