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经典例题及答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知识讲解】
自由落体运动
一、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在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的快慢跟物体的重力无关。
1971年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在月球上让一把锤子和一根羽毛同时下落,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此实验说明:①在月球上无大气层。②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自由落体运动在地球大气层里是一种理想运动,但掌握了这种理想运动的规律,也就为研究实际运动打下了基础。当空气阻力不太大,与重力相比较可以忽略时,实际的落体运动可以近似地当作自由落体运动。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再研究: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伟大贡献,1993年4月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科学家,用精密自动投卸仪把不同材料制成的木球、铝球、塑料球等许多小球从比萨斜塔上44米高处同时投下,用精密电子仪器和摄像机记录,结果发现所有小球同时以同一速度落地。
所以,一般情况下,物体在空气中下落,可以忽略空气的影响,近似地认为是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从静止开始下落,初速为零。
2、只受重力,或其它力可忽略不计。(这是一种近似,忽略了次要因素,抓住了主要因素,这是一种理想化研究方法)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伽利略不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内部矛盾,还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做了许多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伽利略所处的年代还没有钟表,计时仪器也较差,自由落体运动又很快,伽利略为了研究落体运动,利用当时的实验条件做了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的直线运动(目的是为了“冲淡重力),证明了在阻力很小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逻辑推理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的情况,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他认为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多么巧妙啊!
正确与否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如图是处理课本中的自由落体纸带运动轨迹。
猜想:自由落体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则由给定的公式vt=
得vA=0
vB=,因数据相邻点时间t=0.02s
=0.19m/s
vC==0.385m/s
vD=
=0.577m/s
同理vE=0.768m/s
vF=0.96m/s
那么在Δt=0.02s内,Δv1=vB-0=0.19m/s
Δv2=vC-vB=0.195m/s
Δv3=vD-vC=0.192m/s
Δv4=vE-vD=0.191m/s
Δv5=vF-vE=0.192m/s
故在相同的时间内Δt=0.02s,速度的增加Δv约为0.192m/s,在误差范围内,是均匀增加的,猜想正确。
因此,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度的直线运动。
结论:
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
②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③重力加速度g(自由落体加速度)
a、数值及单位:g=9.8m/s在初中写为:g=9.8N/kg(常量)粗略计算为:g=10m/s2
b、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四、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选竖直向下方向为正)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选竖直向下方向为正),v-t图象见下图,规律如下:
速度公式:vt=gt
位移公式:s=
推论:
说明:三式均以自由下落的初时刻开始计时。
直线的倾角代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tanα=g
【例题讲解】
例
1、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下落。测得经2s听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求井口到水面的大约深度。(不计声音传播的时间)
解析: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
得井口离水面深度:h==19.6m
从这题中可以看到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使我们可以把长度测量问题转化为时间测量问题,这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测量转换方法。
例
2、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它在落到地面前1s内共下落35m,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及下落时间(g=10m/s2)。
解法一:公式法求解:
设下落时间为t,由公式得:
对下落的全过程:h=
对物体落地1s前:h-35=
由以上两式解出:t=4s
h=80m
解法二:用比例法解。
应用: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3∶5∶……(2N-1)。
设,物体下落时间为N,则t=N
第1s内位移:s1=
s1∶sN=1∶(2N-1)
因为5/35=1/(2N-1)
所以t=N=4s
由比例得:
故h=×10×42=80(m)
例
3、用绳拴住木棒AB的A端,使木棒在竖直方向上静止不动。在悬点A端正下方有一点C距A端0.8m。若把绳轻轻剪断,测得A、B两端通过C点的时间差是0.2s。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棒AB的长度。
解析:静止的木棒A端到C点的距离是h=0.8m,剪断绳后木棒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公式得A端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因为h=
所以tA=
s=0.4s
B端由开始下落到通过C点的时间为:tB=tA-0.2s=0.2s
则木棒B点到C点的距离h′是:
h′=gtB2=×10×0.22=0.2(m)
木棒的长度L是A、B端到C点的高度之差:
L=h-h′=0.8-0.2=0.6(m)【巩固练习】
1、从某处释放一粒石子,经过1s后再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粒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2、一个物体从高h处自由落下,其时间达到落地时间一半时,下落的高度为:
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
A、5s
B、7s
C、9s
D、3s
4、把自由下落的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从上到下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用时t1、t2、t3之比是:
A、1∶3∶5 B、1∶4∶9
C、1∶
D、1∶
5、某报纸报道,在一天下午,一位4岁小孩从高层楼的15层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为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A、3.0s
B、1.7s
C、2.7s
D、1.3s
6、由高处的某一点开始,甲物体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乙物体后做自由落体运动,以乙为参考系,甲的运动情况:
A、相对静止
B、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7、甲的重量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8、下图中所示的各图像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9、一个自由落下的物体在最后1s内的落下的距离等于全程的一半,计算它降落的时间和高度?
10、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少米?(g=10m/s2)
11、从地面高500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落下一半位移的时间。
(3)从开始下落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塔高为多
12、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秒?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少米?
13、从一定高度的气球上自由落下的两个物体,第一物体下落1s后,第二物体开始下落,两物体用长93.1m的绳连接在一起。问:第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绳被拉紧?
14、某人在高100m的塔顶,每隔0.5s由静止释放一个金属小球。取g=10m/s2,求:
(1)空中最多能有多少个小球?
(2)在空中最高的小球与最低的小球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 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 2.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竖直方向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9.8m/s2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 = 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2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的大小为gH2 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4.把自由落体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则按由上到下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所需时间之比是()A.1∶3∶5 B.1∶4∶9 C.1∶2∶3 D.1∶(2-1)∶(3-2)
5、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h,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6.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7.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 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多少?(g取10m/s2)
8.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0.4s,g取10m/s2.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是多少?
9.一条铁链长5 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 m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取g=10 m/s2)
10、一个小物体从楼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 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1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5米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14.3米/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米/秒。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第二篇: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报告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2.测量重力加速度 g 值
二、实验原理: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满足关系 v=gt,v-t 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 g 值。由 h=1/2 gt 2,经过 0.02s 纸带下落的位移约为 2mm,所以,实验中选前两个点间距为 2mm 的纸带进行研究。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刻度尺、铁架台、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
四、注意事项:
1、按实验要求接好线路,并用手托重物将纸带拉到最上端;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3、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先对减少,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 4、先接通电路再放开纸带; 5、手捏纸带松手前,不要晃动,保证打出的第一点清晰; 6、重复上述步骤多次,直到选取只有打出点的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间隔约为 2mm 的纸带才是有效的。
五、实验步骤:
1.把铁架平台放在桌面边缘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纸带下端挂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夹子夹好,并调整纸带顺利穿过限位孔,用手托住重物。
3.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打开夹子,释放纸带;
4.纸带离开打点计时器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5.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6.在纸带下端重新换上另一重物,重复上述操作,打完后立即关闭电源。
7.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8.将所得纸带中各点的速度计算出来填入下列表格中: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根据上表中各个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速度—时间图像,观察所得图像特点,总结出物体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
六、探究结论:
1、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说明___________越来越大,即速度大小改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平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数点 50g 钩码 100g 钩码 速度 v 1 /(m/s)速度 v 2 /(m/s)1 2 3 1 2 3 1
第三篇:(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案
第四周 第13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使用说明:
1、阅读课本49—52页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完成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理解在不同的地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所不同;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3、自己动手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理解公式的含义,,利用所学规 律解决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g的概念;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会解
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会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通过对课本的熟悉,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g的概念;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有不会做的题目用红笔标出,认真思考相关问题,有疑问用笔写到疑惑或者是课本中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解决。
自主学习:
一、基本概念: 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物体只在 作用下从 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受力特点:只受 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或者空气阻力忽略不计。(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其大小不变,方向始终。自由落体运动中,速度公式为 位移公式为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1)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
,通常计算中取g9.8 m/s2,粗略计算中取g10 m/s2(2)g的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赤道处 两极 即随纬度的增大而 ;g的大小还随地面的高度增加而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4.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重的物体先落地
5.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的速度是29.4m/s,那么该物体在空中经历的时间和下落的高度各是多少?
合作探究
1.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2.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课堂检测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A.2∶1 B.2∶2 C.2∶1 D.4∶1 3.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2—
第四篇:《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江西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主编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善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
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游戏
师:一般情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 生:测量物体长度的!
师:大家看到我手里的这把尺子了没有?我这把尺子跟普通尺子是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测量出你的反应时间。不信?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
找几名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可通过比比谁的反应时间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这把尺为什么能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呢?是根据什么原理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尺子测时间的原理就是利用尺子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制成的。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
师:像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挂在线上的重物,如果把线剪断,它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从手中释放的石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沿着竖直方向下落。
师: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一样呢?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哪些量决定?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回答问题。生:不同物体下落快慢应该是不一样的,下落快慢应该是由质量决定,质量大的下落快,质量小的下落快慢。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呢?大家看我来做几个实验。演示实验
1、将一张纸和一张金属片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金属片先着地。教师不发表意见,继续做实验。分别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2、将刚才的纸片紧紧捏成一团,再次与硬币同时释放,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地。
3、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纸片,一个捏成团,一个平展,则纸团下落快。师:物体下落快慢是由质量决定吗? 生:不是的!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第2个实验和第三实验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特别是第3个问题,质量一样却下落有快慢之分。
师:那你现在觉得物体下落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生:我想应该是空气阻力。猜想
师:如果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那么在没有空气阻力,物体的下落快慢应该是一样的,这种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验证 牛顿管实验: 师:刚才的实验现象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在没有空气阻力即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由静止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师: 1971年美国阿波罗15号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将锤子和羽毛同时释放,它们同时落在月球表面,这是通过电视转播过的。
二、自由落体运动
师:物体若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由静止下落,它的受力情况有什么特点? 生:没有空气阻力,则物体只受重力。
师:很好!物理学中把这种只受重力作用,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师: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落体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吗?比如开始测反应时间的尺子的下落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吗?
生:肯定不是,因为在地球表面大气层内,没有空气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师:说得很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下,自由落体运动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理想运动模型。但利用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物理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空气阻力影响不大的落体运动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样才叫做阻力影响不大,就是阻力跟重力相比可以忽略。
近似条件:一般情况下,密度较大实心物体的下落都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 师: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呢?速度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位移随时间又是如何变化的,我们该如何来研究它的运动规律呢? 生:利用打点计时器。先选择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必须密度大,实心,体积不要太大,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这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接着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
物体的运动规律。
师: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将纸带的处理结果告诉我。学生设计、操作并处理实验结果 总结分析运动规律 师:实验结论是什么?
生: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师:如何得出这个结论?
生:根据实验得到的纸带,我猜想它是匀加速运动。于是我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saT2来验证纸带,结果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个结论我们要牢记。师:那再计算一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生:我所算得的结果在9.4左右,方向是竖直向下,因为物体是竖直向下匀加速的,所以加速度方向应该与速度方向相同,竖直向下。
师:其他同学的结果呢? 生:我的也差不多。关键点提问
师:大家用的是质量不同的重锤做的实验,为什么求出来的加速度结果差不多呢? 生:虽然重锤质量不同,但由于空气阻力影响较小,均可以近似成自由落体运动,而我们已经知道:所有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情况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测出来的结果差不多是符合事实的。
总结归纳重力加速度 师:同学们刚才测量计算出来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精确的实验发现,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
1、纬度越高,g越来越大;
2、同一纬度,高度越大,g越小。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9.8m/s或10m/s,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按9.8m/s计算。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因为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所以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例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g是标题,有大小无方向。
B.地面不同地方g不同,但相差不大。
C.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一样。D.在地面同一地方,高度越高,g越小。
例
3、AB两物体质量之比是1:2,体积之比是4:1,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求下落的时间之比,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解:因为都是自由落体运动,高度一样,所以下落时间一样,1:1;下落过程加速度也一样都是g,1:1 例
4、质量为2kg的小球从离地面80m空中自由落下,g=10m/s,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第一秒和最后一秒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下落的位移。
解:
1、sv0t
212at8000.510t2t4s 2122、sv0tat055m;vv3.535m/ssvt35m
280120m
3、连续相等时间位移之比1:3,则位移为4师: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位移速度关系以及位移与时间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总结:vtgt:hv122gt:vt2gh:htt 22回答测反应时间尺的原理
学生分析,自己回答。
第五篇: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典型例题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A、B两棒各长1m,A吊于高处,B竖直置于地面上,A的下端距地面21m.现让两棒同时开始运动,A自由下落,B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求:(1)两棒的一端开始相遇的高度.(2)两棒的一端相遇到另一端分离所经过的时间(g取10m/s2).(1)h=16m(2)t=0.1s
2.石块A自塔顶自由下落h1时,石块B从离塔顶处h2自由下落,后来两石块同时到达 地面,由此可知此塔高为()
h1h22答案4h1
3.从某电视塔塔顶附近的平台处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作用,小球自由下落。若小球在落地前的最后2s内的位移是80m,(取g=10m/s2)求:(1)该平台离地面的高度?
(2)该小球落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4.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体以1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再落到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内物体的位移是4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答案1.2s 6m 5.某一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A.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2s B.从抛出到最高点所需时间为2s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m D.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5m 6.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6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4s,则AB之间的距离是(g=10m/s)()A.45m B.25m C.20m 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
7.取一根长约2m的细线,5个铁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
22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