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寄语淮星)
寄语淮星
------谨以此篇献给所有的淮星儿女们
谢林虎
岁月如流水般无声无息的流过,转眼间,我们的淮星在风雨中已走过了八年不寻常的历程。回首过去,一幕幕往事如烟云般飘过你我的心头;畅想未来,泪水与青春见证了我们成长足迹。但随时光逝去的只是身影和脚步,那割舍不掉的,却是我们永远不曾忘怀的思念。
欢乐也好、悲伤也好,聚散离合中那种淮星情怀,始终荡涤在我们青春少年的心头。有过汗水、有过泪水,唯一不曾改变的是那永恒不变的情怀和无悔的淮星之路。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时光的飞逝将使我们每个淮星人的脚步匆匆而过,将会无情的使我们与淮星悄悄别离。虽然,我们终有一天会别离,但泪水和思念并不能代表一切。在淮星的岁月将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在淮星的点点滴滴将会成为我们成长的试金石,伴随我们走向社会。
难忘淮星,难忘龙子湖微波里的氤氲;难忘怀远石榴林的甘甜;难忘锥子山下不停的嬉闹;也难忘讲台上我们每一个淮星儿女的祝福与誓言;更难忘的是淮河之畔那颗绽放光茫的璀璨之星。“逝者如斯夫”,流走的岁月我们无法找回,住日的璀璨我们要继续去追。回忆、回忆、回忆那如烟往事,回忆那别样情怀……
从2000年淮星成立的那一刻,一届又一届的淮星人用热血青春和无悔的誓言,在坎坷中精心垒造着驰向远方的钢铁长城。在漫漫的长城路上,我们更是用笔尖勾勒人生、用文风净化心灵、用满腔热情丰富生活、磨砺意志、陶冶情操。
千年的古河道悄无声息的东流,澎湃的是咆哮的是淮河浪花;今朝的新长城巍巍的屹立,闪烁的是我们辉煌的星光。
脚步依然不停的向前延续,足迹也笔墨浓浓地留在发展的欢歌里。我们曾意气风发、我们曾辉煌灿烂、我们曾用稚嫩的肩膀创造过火一样的辉煌……
昨天虽然美好,但已远去;明天兴许灿烂,但尚属未来;今天的你我,在等什么?团结拼搏的号角已经吹响,淮星的明天将从此刻走向阳光!我们相信淮星、我们祝福淮星、我们是淮星展翅的雄鹰。
第二篇:淮塔有感
观我国的解放战争,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罕见的。而这场战争的高潮部分又集中 在三大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的淮海战役堪称 军史上的奇迹。直至今日,回顾这场战役时,也不得不击节赞叹,着实是一场当领导下,以解放人民为目标的精彩之战。本人有幸,同事们一起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不仅从视觉上,更在思想上收到了极大的震撼。
淮海战役纪念塔位于徐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南侧,是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景区,入选了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列。景区新建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凭借其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丰富的藏品、宏大的规模,成为徐州红色旅游一大亮点。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于2004年11月18日开工,一期总投资1.1亿元,新馆坐落在徐州市淮塔园林南侧,主体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陈展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为原来老馆2800平方米陈展面积的4倍多。新馆主体平面为百米见方的正方形,展馆四周环绕20米高的柱廊,以朴实、宁静、现代、简洁的外部造型,与原淮海战役纪念馆相协调,烘托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主导地位。新馆设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南门临水。
新馆陈列厅分为四个体块,分为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全景画馆七大部分,上下两层。通过两台全透明电梯和两台客梯及弧形楼梯上下相连。展厅内共展出珍贵的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近3000件,生动展示了淮海战役胜利的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室内陈列根据淮海战役战例设15个战争场景,结合板面、文物说明,以现代化手段再现当年战争场景。其中,全景画馆特色鲜明,直径50米的全景画馆位于中央,形成新馆的中心。展出的《淮海战役全景画》以淮海战役三大战场为背景,配以音响、灯光等特技,描绘了气势恢弘的战争画卷。新馆将改变单一的图片和文字表现形式,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综合手段,从而使纪念馆的陈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配合新馆开放,淮塔管理局重新修订了解说词。新版解说词全文3.5万字,比旧版讲解词多出一倍多。新馆还引入先进的的语音导览系统,共有192个点,手动170个,自动22个,只要摁遥控耳机,就可以听到相应的展板介绍。每年清明节附近,徐州临近城市的数万群众来到淮塔扫墓,献上花圈。场面壮观感人。
淮海战役纪念塔位于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纪念塔高38.15米,塔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
我们一进淮海纪年园内就感觉淮海纪念塔那种严肃庄重的氛围笼罩全身。淮海烈士纪念塔肃穆威严,站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脚 下,仰望塔身顿觉自己的渺小。纪念塔走廊内铭刻着近三万烈士的姓名,一排排一行行深深刻在墙壁上也深深刻在徐州人民乃至全 国人民的心中。眼前的它四四方方,简练的石碑高耸在山间,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站在塔前,我们一行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排着 整齐的队伍向那些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三鞠躬。那一瞬间,我觉得用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描述那一段惨烈的历史,都无法表达后人 对先辈的感激与怀念。绕着纪念碑,我看到后面是一面环形的墙,墙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让人透不过气来,为了今天这样他们根本 想象不到的好生活,先辈们付出的是怎样的代价?一个人的一生,就浓缩为墙上冷冰冰的字迹,一个人的故事,都隐藏在无语的岩 石上,让我们用一生去读懂他们吧!
回顾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对比敌我双方,虽然作为我军指挥的粟裕同志的忠言直谏、后方宣传动员在决策和后勤上为最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作为敌军的国 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矛盾激化、临战退缩也客观上注定了其失败的历史命运,但是,个人认为都不是是主导战役的最根本因素。结合 淮海战役的大背景,不难发现: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实力已经和国民党的所谓机械化部队在 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当时的民心向背,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占据绝对 的上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解放军的胜利已然是一种必然趋势。
由此想到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人民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才是救民于水火,并且代表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前提和保障。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是抱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党的战士为了这个理想,可以毫不犹豫 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来实现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誓言。正是由于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 表现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标,而且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一群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这群人就是群 众的先进代表和榜样,也是服务人民的生力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历史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经成为过往,感慨之余,蓦然回首,深感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战略决策。我们看到,在战役之初,国民党在中原战场上是掌握有战略主动权的,他们集结着80万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化重兵集团,可以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来保障军队供给。而在我党一边,物资供给上仅仅是“小米加步枪”的低劣装备,后勤给养也处于极其原始的地步,可是在民心所向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解放区的老百姓发出了倾家荡产为前线的呼声,动员了大量人力物资,保障了大规模战争得以顺利进行。就像陈毅元帅曾经指出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民心的向背似乎可以成为战争胜负的风向标。
游行结束后,我们深深感慨不愧有“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之称,特别是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多媒体互动化展览手法,让我们对淮海战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红色的过去换来了今天的阳光灿烂。如果你在感慨现在生活的艰难,如果你在挥霍钱财,如果你在浪费着生活所给予的美好,那么就时常翻开过去红色的记忆吧,或 许你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积极向上地生活着。
第三篇:淮塔观后感
说来惭愧,来徐州上学近一年,也没去过淮海纪念塔,于是趁着清明三天假期,我们宿舍一行人决定去参观淮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走在路上,迎面的风夹杂着细碎的雨,吹在我们的脸上,也似乎吹到了我们的心田,雨绵绵不断,像鹅毛一般,又像是战士的汗水与泪,不断地,不断地,诉说着一种精神,我们些许感到那种庄严与肃穆。
走在解放南路上向南眺望,远处的烈士纪念塔的塔顶屹立在浓密的山林之上。绕过一个长长的“S”型山坡,就来到了纪念塔的大门。大门朝北,由东西对称的两座花岗岩石雕成的水瓶形状的门楼组成。门里面是一条水泥铺成的宽阔的走道。走道的尽头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圃。花圃的南面,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由新旧两座馆舍组成。花圃的西面就是雄伟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了。
纪念塔高38.15米,塔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看着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眼前的它是一座四四方方,简练的石碑高耸在山间,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站在塔前,我们一行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向那些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三鞠躬。那一刻,我想,用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描述那一段惨烈的历史,都无法表达后人对先辈的感激与怀念。
绕过纪念碑,我看到后面是一面环形的墙,墙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让人透不过气来,为了今天这样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好生活,先辈们付出的是怎样的代价?一个人的一生,就浓缩为墙上冷冰冰的字迹,一个人的故事,都隐藏在无语的岩石上,让我们用一生去读懂他们吧。
正当我陷入沉思时,远处传来的稚嫩声音让我不禁转过头去。只见一群高中生穿着整齐的校服,恭敬笔直的站着,右手紧紧握拳,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满腔热血的誓言,让我不禁为共产党的伟大所折服,对他们充满着敬意,却有着一丝惋惜与自责,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而我们又是如何去面对现在的生活?但更多的,我感受到的是无穷的力量与昂扬的斗志。随后传来了三分钟默哀乐,大家全都低下了头,脑海中感慨万千,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唯有沉默,无声胜有声。
随后我们准备去军事纪念馆看看,沿途看到粟裕将军的骨灰,静静地安放在纪念塔旁边。将军戎马一生,如今再也不用在硝烟中穿行,再也不用在炮火中沉思,再也不用为失去战友而悲痛。站在粟裕将军身边,站在他的士兵们身边,今天的我们,也是为战争而生的吗?先辈们冲上战场的时候,被刻上墙的时候,也许根本来不及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赢了。
来到军事纪念馆,进入展览大厅,庄严肃穆的氛围一下把我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眼前的雕塑中,感悟到浓浓的硝烟,嘶鸣的战马,缠着绷带,手握钢枪的勇士,一切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也是那么的远。
在这庞大史画卷中,我难去复述,只是那一个个细节,一件件展品,让人心潮起伏。谁都知道当年解放军的装备非常差,但现场看了之后,才明白军民的智慧,已经将这种差距缩小到了极限。那汽油桶中的炸药包,被国民党军队称为“原子炮”,令人胆寒。而那单薄、破旧的军装,虽然一点也不出人意料,只是当它活生生地摆在面前时,总难以相信。最后一个展厅展出的是牺牲烈士的遗物。淮海战役中,能够核对姓名的烈士约3万2千位。放在那一张张年轻的、模糊的照片下的,往往都是一张张鲜红的立功证书。有些烈士连照片都没有,只有后人凭着记忆,用淡淡的铅笔,勾画出那同样年轻的、威武的脸庞。在每声振耳欲聋的枪声中,炮响中,当置身于那场残酷,愈烈的战争中,是什么样精神可以让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激昂向前?又是什么样的信念可以让他们直面生死?我们难以想象。
记得在一期电视节目中,记者采访淮海战役中的幸存者,在那些幸存者身上,你会发现对他们的景仰是油然而生的,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而那些英雄就在镜头前,就在你面前,你会作何感想?
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和岁月的磨励,他们更懂美好生活的不易,半个多世纪的光阴似乎并没有消退他们的记忆,年迈的他们有点一段记忆尤新,永远无法磨灭的那段血的历史……
有的人死了,但他们还活着。在那一个个丰碑面前,能否让我们这些后人记起那些曾经同我们一样年轻的生命?又如何去理解战争与牺牲?也许只有穿上军装,身为战士,才深刻意识到这份责任…… 生与死的距离一直都是人们在探讨潜在而深刻的话题,也许那些英雄们并不知道生与死的意义,也没有考虑孰重孰轻,但他们用热血,用生命,用牺牲去诠释了永生的涵义,诠释了生存的特殊一面。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历史永远地过去了,但历史也永恒地存在着,它联结着过去和未来,在当代人的血脉中流淌。无法忘记的是血与火交织的滚烫日子,记忆中永存的是生与死碰撞的闪光瞬间。为今日的幸福与明日的更加美好,让我们走近历史,翻开淮海战役这本耐读的书,去领略那英勇悲壮,令人震撼的一幕。
第四篇:淮塔有感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六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三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高铁、徐兰客运专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当然像这样大的城市相关的建筑物是少不了的,下面是我对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有关介绍:
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于2004年11月18日开工,一期总投资1.1亿元,新馆坐落在淮塔园林南侧,主体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陈展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为原来老馆2800平方米陈展面积的4倍多。新馆主体平面为百米见方的正方形,展馆四周环绕20米高的柱廊,以朴实、宁静、现代、简洁的外部造型,与原淮海战役纪念馆相协调,烘托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主导地位。新馆设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南门临水。
新馆陈列厅分为四个体块,分为序厅、战手段,从而使纪念馆的陈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配合新馆开放,淮塔管理局重新修订了解说词。新版解说词全文3.5万字,比旧版讲解词多出一倍多。新馆还引入先进的的语音导览系统,共有192个点,手动170个,自动22个,只要遥控耳听到相应内容上便可听到相关的讲解并配上相关音乐。
每年清明节临近,徐州临近城市的数万群众与相关学校的学生都会来到淮塔扫墓。
淮海战役纪念塔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纪念塔高38.15米(人民英雄纪念碑为37.94米),塔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一九五九年四月四日由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省徐州市兴建,一九五日奠年十月一日建成开放。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坐落在徐州市南郊凤凰山东麓,高三十八点一五米,面向朝阳,巍然耸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塔前有宽敞的平台和长二百五十米,宽三十一米的十跑一百二十九级台阶,步下台阶是直径一百五十米的园林中心广场。
祭扫纪念碑需要登上这些台阶,当夏日暴雨时,大水延台阶流下,当时的设计角度特殊,从台阶最底端看到大水形成千米远的水帘,台阶与平台搭配构成的斜面角度是特别计量的。
巍然矗立在徐州南郊凤凰山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徐州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与解放大军并肩浴血奋战,为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淮海战役总指挥 的5位总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淮海战役碑林
淮海战役碑林位于园林西北部,占地2万平米,由碑亭、碑墙、碑廊、碑室等组成。布局严谨、错落有致,规模宏磊。主碑重150吨,其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人民的胜利”和“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手稿,500多幅碑刻中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墨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参战部队及老将军、老战士的题咏和海内外书法名家不凡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国防教育园
国防园位于园林南部,一期工程占地2万平米,由国防教育馆、兵器陈列场、模拟训练场、组成。设有国防教育厅和电教厅等,五个展厅,通过大量实物、图片和高科技设施,使观众既可学习国防知识,又可亲自参加各种军体模拟活动。园名由刘华清同志题写。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占地77万平米,分别有东、北南门。园林内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纪念馆,总前委群雕,国防园和淮海战役碑林五大主体建筑,及青年湖、青年广场、粟裕将军骨来撒放处和胡耀邦同志。园林风景秀美,树木葱郁,芳草依依,百花争艳,是闻名遐迩的和风景游览区。这里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建筑物保护单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淮海战役纪念馆旧馆淮海战役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陈毅元帅题写馆标。馆内面积2800平米,陈列分正厅、序言、战役实施、人民支前、缅怀先烈五个部分,共展出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2000余件。这些革命文物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历史记录。展览文物丰富,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设备先进。
编辑本段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爆发于一九四八年冬天。纪念馆筹建于一九五九年,到二〇〇三年,已接待参观者约三千万。由于该馆建于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建筑质量标准低,陈展面积仅为二千八百平方米,设施条件差,消防安全隐患突出,接待能力严重不足。二〇〇四年十一月,经中州市开始对纪念馆进行改title2]扩建后的淮海战役纪念馆耗资一亿元,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二万五千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陈列现在分为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等七部分,共展出珍贵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近三千件,比原先增加了近一千件。新馆还运用了平面图景、立体造型和可触、可感的“四维式”、声光电展示手段,生动还原了当年淮海战役的宏大壮阔的场面,重现那段峥嵘岁月。
馆中
展出的《淮海战役全景画》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尺寸最大的全景画。它是由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历时五年创作,学院学生经过近二百天在纪念馆里的现场制作完成,作品高十八米五,长一百四十四米,悬挂以后直径达五十米。全景画由巨幅背景画和三维立体空间两部分组成,参观者只要坐在缓慢旋转的位置上,就可以欣赏到不断变换的场景,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就能了解到整个淮海战役的进程,光电技术营造出的硝烟和战火让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观众仿佛在置身于真实的战争场景中。
第五篇:淮塔扫墓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为纪念这具有深远意义的节日,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科文学院生化与地学系于3月30号下午2:00,辅导员杨建蕊老师带领着08级党员及09级、10级的入党积极分子来到淮海纪念塔缅怀革命烈士,对他们表达深深的哀思。
同学们身穿统一的校服,整齐划一,庄严肃穆的列队进场,悼念仪式伴着高昂的国歌开始,首先是默哀三分钟,同学们凝重的表情,庄严的目光,寄托着对烈士的颂敬和哀思,然后是敬上花圈和致悼词,最后在绕淮塔一圈中结束了此次扫墓活动。
通过这次淮塔扫墓活动,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品质和革命传统。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祭祀先祖的节日 是缅怀先烈的节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侯等方面的变化 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09地科班特举办此次清明节扫墓活动,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活动当天到达淮塔后,由班长主持此次扫墓活动,在我班团支书至悼词后全班同学绕塔一周,献上小白花。此次扫墓活动让我班同学更加深刻体会到解放战争时革命先烈们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漫步于徐州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仰望着巍巍矗立的淮海战役纪念塔,默诵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烁的大字,面对着淮海战役“五前委”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共和的创始人,历史车轮的推动者,人民的英雄,你们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抚摸着淮塔基座四周的汉白玉英雄群浮雕,脑海里浮现出,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画面,前面是人民英雄前赴后继,轰隆,耳际杀声震天。转过淮塔,步入松柏相掩的家之墨宝,古今诗辞之名句。诗词分为;忧
沸腾,心
后是解放区群众车轮滚滚,顶飞机
诗词碑林长廊,这里集古今书法名,振兴祖回肠。
下而求索”看了此句,好不
。抗昏,献
祖。
忧民,立志报
昂,四个栏目。看后让人,而澎湃,慷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其修远兮,吾将心酸,想屈子当年,为救君,斗,变法图强,死谏
汨罗江,浩
君。为富民,奔走呼号,披发行佞,怜黎民,遭陷害,投长存,英灵永垂。让人痛心,让人敬仰。
忧民的慈心善肠,揭露出
贫再看这句“朱门酒臭,路有冻死骨。”一语道破唐朝诗圣,忧封建社会,压迫被压迫,剥削被剥削,严重不平等的贫富悬殊现象。不难看出诗人同苦,愤恨不公,“遗民泪 尽河在,城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破山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山世浮沉雨打萍” “白骨露于
悲从心,千里无
鸣” “可怜泸定河边骨,犹是
已亡,家何存?家
惨状,让人
梦中与河破碎风飘絮,闺梦里人”。读了这些诗句,使人不已破,人何生?眼前是白骨露于
起,泪自眼中落。
山,千里无鸣,尸骨流漂橹的亡
还怎不痛哭失声,更可悲,那累累白骨,死亡的消息尚未传至家中,妻儿老其相见。期盼着他们早哪一个不盼望着,还家,幸福团园。这
形让人何其悲?何其痛?流离失所的难民,复一,年复一家早光复,把侵略者彻底埋葬。可是事与愿违,年,只看见敌人到烧杀掳掠,铁蹄践踏着兄弟的躯。自己只能目视古,趋本沉沦,而眼泪汪汪。想到这里,不帝
联想到目前,美帝主义重兵压境,凌弱恃强。主义占我钓鱼岛,猖狂嚣张。印度阿三虎视眈眈,意在西。菲越两手横行南海,侵
破家亡。痛心略海疆。一旦战火再起,我泱泱中华又要遭殃。历史悲剧重演。岂不又是之余,应想到富贵别忘亡梦一场。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
为,以天下为天下。”“烈士之
恨,居安思危记心
。劝世人卧薪尝胆苦努力,誓园中华复兴
也如家。”“苟利家,不求富贵。”“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家之事虽死弗避。”“常思奋不顾扬起来,中,而殉
家之急。”“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
暖流自心起,两行,而殉
泪脸颊流。古家之急。堪为
之才有真进步。”读了这些名言佳句,一代仁人志士,尚且能大义大孝,万世师表,家
如家。能做到,常思奋不顾楷模。而那些急功好利,贪赃枉法,为一己自私,骗亲诈友,叛变卖
若
人个个
家徒,与之相比,愈发显得卑鄙无耻,龌龊肮脏。,人人因公废私,民族岂有不强,中华何愁不兴。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奴空无人。”“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壮志饥餐
虏,笑谈
饮匈儿。待从、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为戍轮台,”“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目睹着倾注诗人一腔志士,他们心中装着强
家,装着劳苦大众,他们把,现的诗篇,眼前浮现出一代代抗侵略,驱除异族,光复河山,月同辉,与天地共存。这就富民,视为己任。决心报效祖人民的精神,与是民族之魂,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有了她,分裂割据的中华民族必将统一,丢失的土海疆终能光复。民族复兴之梦定能实现!
“捐躯赴由难,视死忽如归。”.“愿得此报
长报,何须生入玉门关。”“儿七尺躯,愿为祖
耻未雪,何捐。”“
破尚名?”“一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如此,我何惜此。”“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 望故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看完了这些碑文,我的心在呼喊,兄弟是取义己的祖仁的正录,这是舍必将是一
报
们,这不是先哲的诗篇,这是古代英雄的誓言。这的墓志铭。假如炎黄子孙,都象他们那样,自,我们的祖千里,走向繁荣富强,假如中华民族都象他们那样,建
自己设自己的祖的祖,我们的祖必然是全球最大最强。假如十三亿人都想他们那样,报,我们这个民族没有人能够战胜,我们就是地球村的村长!,时光流淌,先哲早已作古,诗篇源远流长。英雄的尸骨铁骨脊梁,我希望
然无存,的精 年华似神,铸的诗词碑林长廊,遍布大江南北,立满平原山岗,它将
为朝升暮落的太,把一代代人照亮!为扬子江大海里的灯塔,为千帆万船导航,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