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

时间:2019-05-13 21:4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

挥的作用

班级:高分子1001

姓名:范霆

学号:012100105011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民族凝集力、创造力的形成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拥有着历史所以不能撼动的文化根基。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它也日益变得丰富,变得重实,而使其传承的责任也变得日趋重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推动文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功能,发挥好积极作用!而作为当代大学一员的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大学生,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来延续,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于是大学在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文化传承

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我国来看,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官学和书院的教学传习和典籍整理才得以保存并绵延至今的;从西方来看,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学是知识传承和文化保存的重要组织。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文化继承和文化保存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它拥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和设备,具备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人才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就是知识的传习和文化的濡染。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文化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大学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发挥好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立足所在地域和地区的实际,组建相关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发掘、整理、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发掘和阐发。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为此,应加快构建科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在集体中求发展的价值观念、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念等;大力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人才,把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文化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途径。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新是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文化创作、创意、创造的主体,在推动文化创新中肩负重要使命。大学在推动文化创新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原始创新。应紧跟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创新学科规划体系,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融合、渗透,积极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在文化创新中的优势和作用;增强学术研究的创新意识,推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创新,及时、深入回答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立足自身实际,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坚持大学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自身独有的创新文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文化研究与创新;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规划、管理的研究和创新,努力成为创新文化、创新思想、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二是文化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借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历史表明,越是能够博采众长、更多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就越能茁壮成长。大学应在整理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大胆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学习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积极参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从而做到推陈出新、有所创造,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文化引领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主流思想文化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代表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这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大学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提升作用。

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自身的文化引领。应坚持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体现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体现到学校日常管理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道德风尚,促使大学师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二是对社会的文化引领。应努力创造更多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以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来服务社会,通过创造更多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讲座、文化培训、文化展览等多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人民文化素质。三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应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在增进对国外文化了解的同时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作为当代大学生青年,我们的目前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好好为我们的母校建设出一份力,让其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相当于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了一份力,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

第二篇:大学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我们对文化的界定上来看文化需要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创新。大学生是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未来社会实践、建设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责任的有力承担者,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与敏锐的创新意识,能够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使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不断赋予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文化传承与创新已被视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而大学生无疑成为了实现好这一基本功能的主体。大学里浓郁的文化氛围,良好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多种文化创新的平台,提供给了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厚的土壤,我们有着坚实的外部条件的支撑。当今社会和教育部门也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各种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学校在学院设置、课程开设等各个方面也充分配合着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如我校的吴玉章学校,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还开设了多门文化素质公选课。文化素质公选课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现,对于丰富我们的人文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提供文化创新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在文化传承上,大学生有着相对良好的文化接受能力与认知机会,因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认同感。另外,大学生以后的职业分布是非常广泛的,对整个社会的文化走向起着重要影响。我们有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守文化道德规范,并带动影响他人。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感知欣赏能力。“你在欣赏自己传统文化的时候,才能感觉到你触摸到了民族的灵魂。”我校开设的中华文化这一课程,就是对大学生文化传承方面提出的要求。在文化创新上,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资源,积极参与进各种文化创新活动中,切身感受文化创新的挑战性及其带来的乐趣。我校一年一度的挑战杯比赛、各个学院学年初开展的寝室文化节,各种征文比赛、创意设计大赛等都是培养我们创新能力的大好机会。通过大学生们的自主亲身参与,我们能够借助现有的知识衍生出很多新知识,这就达到了文化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大学生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继承的创新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自觉的充当文化的传承者,对已有的文化有了较好的整体把握,才能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离开了创新的传承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样会导致文化的僵化,显得与整个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变得异常尴尬。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这并不是两个完全隔离开的身份,相反,我们要拔这两个任务统一在一起,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在学校组织发起的各类创新活动中将他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求更有效的传承。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要积极参与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通过各种学生团体给学校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让我们的文化创意得以付诸实践。

第三篇:论当代大学生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实践

论当代大学生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实践

摘要: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新的环境下必须研究的课题。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又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了切实解决党在先进性问题上遇到的各种挑战,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实践,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学习实践

正文: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全党进行的一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洗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今年三月至八月,全省高校作为第二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如何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深刻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我们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到我们个人发展上,就要求我们每个大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在知识结构上,我们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但知识的广博更不可忽视,特别是人文知识不可忽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所学专业,而忽略其他相关知识的接触。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必要的大学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我们立足社会,传承知识的必备素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我们自身修养的提升至关重要。而要真正做到知识结构合理,博专相兼,就要求我们个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

在学习途径上,我们更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死学死背,也不应以应试为目的去安排学习,更不应该把课堂学习当作大学个人发展的全部。始终坚持“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训和“百折不挠

刚毅厚重

勇承重载”的精神品格,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重视课堂环节,更要扩展到平时的实践活动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素质拓展项目的平台,锻炼自己,把专业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奉献奋斗、团结协作精神,明辨是非的水平。

在人格培养上,社会的进步对我们青年的要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精专的专业知识,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健康矫捷的身体素质,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健全完美的人格。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完善的。要做一名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就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乐观地接受自己,勇敢地超越自己;也能够从容地应对周围发生的变化,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当然少不了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能够感染他人,给别人带来欢笑和前进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充满着探索的激情,乐于创新,乐于感悟,发现生命的意义,选择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更要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就业。认清当前形势,准确定位自己,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就业,要敢于面对,敢于接受,敢于创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而不是自视清高,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做出过激行为。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学习理论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校应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社团、学工助理、勤工俭学等部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了解社会,品味人生。走进社会,做兼职、做调查工作、志愿服务等工作,都是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学以致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技能是高技能。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并发展的人才是优秀的人才。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等进社区活动等等。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也是真正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必须要结合自我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我们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能够做到“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1.安身健,刘建 《信仰的选择与实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3.阎光亮 《形势与政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第四篇:当代大学如何生在浮躁环境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调查研究

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关于当代大学如何生在浮躁环境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调查研究论文背景:在海西的快速发展之下,从整个社会到社会中的普通人群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渐渐变得浮躁,尤其是作为海西建设后继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浮躁心理,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阻碍了以福建精神为代表的优秀文化。在浮躁环境下,当代青年如何传承优秀文化成为又快又好建设海西的强烈诉求。

论文摘要:当代许多大学生缺乏理想追求,普遍以娱乐为生活主题,精神成长疲软,形成浮躁的社会环境。我们分析出现这种环境出现的种种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以和为贵等等,并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关键词:大学生浮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正文:

一、浮躁环境产生的背景。

由右图易知,当代大

学生大多数处于浮躁状

态。浮躁心理产生是有着

几千年的历史背景的:中

国人一向很注重道德修

养。但是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人们对道德

修养越来越不看重。大多

数人的眼里,金钱才是处

于第一位置,为了金钱,很多人抛弃了道德,最终

获取金钱。于是很多人心

里产生了疑惑,产生了浮躁情绪;社会心态中的焦虑感突出,这种社会不平衡感的增强,使很多人产生焦虑。

二、浮躁环境产生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1978 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概念日趋强化,我国长期受“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决定了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娇生惯养等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专家曾指出,父母在独子教育中容易出现的以下失误:一是过分满足是形成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根本原因。当孩子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时,他会认为生活没有约束,变得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二是过分关注是形成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当孩子受到家人过多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中心,会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关注与爱心。三是缺乏对子女是非辨别力的教育引导,使子女内心善恶界线不清。由于父母教育的袒护和放松,对子女出现的不良行为过于温和,造成子女辨识力低弱,行为放纵不羁。四是过度迁就使子女养成不受别人的监督和提醒的习惯,自我控制约束力较低,做事不靠自己毅志力的努力和组织纪律的约束。父母教育的失误在子女身上发生以下问题:

子女只知道被爱,不知道给予爱;惟我独

尊而任性放纵;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消费超前,勤俭滞后;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孤独感盛,人际交往差;自信心强,自制力不足等这都是“独子综合症”的体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 后”、“90 后”一代,从小一些人由于受家庭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影响,形成“独子综合症”现象,成为浮躁环境诱因。

2、读书无用论

许多人都还记得,十年浩劫时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造反有理”而生,那时青年人不用读书只会造反照样能混迹社会,甚至能荣登国家政治舞台;改革开放初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短期致富的成本远远低于长期读书致富的成本所致。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为什么不读书放弃高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就业;二是成本,教育的高投入与就业的低收益形成强烈对比,一些家庭因孩子上大学,债台高筑,使人们不得不望而却步。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在《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 岁至16 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 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可能高达48 万元。一个家庭节衣缩食辛苦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最终还要为工作发愁。学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到校园,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坐在教室里,一方面是为自己前程到大学来深造;另一方面还要为今后很不确定的生活前途担忧。

然而到了大学他

们的心情消极失落、犹豫不定、烦躁不安、彷徨失措,沉迷网络

从中找回现实的缺

失。从右图可以看出,还是有大部分的大学

生没有明白学习的真

正意义。低效益就业的社会现实形成“读

书无用”思潮,造成浮躁环境。ABCDE

A:拿更多的证书等硬件,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

B:为今后的深造做准备

C: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

D:只为获得文凭

E: 没想过

3、网络成瘾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文化的需求,但同时也加重了学校教育者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由空间,这一虚拟空间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社会转型期,由于大学生的辨识能力不强,对网络的自控能力表现不足,显现出行为上的浮躁、功利、实用等特征;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熟悉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倾听学生的心声,有的放矢地开展网络德育教育,进而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网络综合症”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又一特点,应当加强重视和引导,以趋利避害减少负面影响。

4、就业恐慌

近年来,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当前我国的就业环境和需求矛盾问题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矛盾,源于劳动力结构性过剩;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提供的多种优惠政策很难落到实处,源于配套措施不到位;三是教育的高成本投入导致就业待遇的高期望值,而实际却与企业低成本的追求产生直接矛盾;四是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智低能的接班人与实际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存在较大的差距。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恐慌症”的客观原因。比如闭关自守型学生,往往是指无钱、无能、无胆的学生。他们到社会上找工作衣食住行都要花销,而经济能力差的学生因经济窘迫,只好关在学校守株待兔;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社交能力、相貌气质条件不佳,因而自惭形秽,坐室观望。还有部分独生子女学生因为长期被娇生惯养,独立生活能力较弱,面对就业无所适从、茫然无措,闭关

自守成为无胆派。还有

好高骛远型学生,因为

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

理所当然要享受优厚的社会待遇,以至高估

自己,缺乏客观认识挑

三拣四,造成有业不

就,越临近毕业就越感

着急恐慌,签约的人越

多越心急火燎,因相互

攀比措手不及而坐失

良机。

5、对爱情不负责任

已进入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于对爱情有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现象,然而现在,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高校,都面临着一些大学生恋爱观失衡问题。学生中流行“不恋爱是损失”、“说好毕业就分手”、“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进入大学以后,有的学生在大学宽松的环境下孤独茫然,试图将心理的空虚转化到谈情说爱上;他们怀着性爱好奇、急于求成、情感寄托、寻求刺激的心理,沉迷于爱河消遣,丢了学习,忘了纪律,甚至不能自拔。这种“恋爱消遣症”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一大特点。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教育管理的缺失。一是缺乏学习目的和社会责任教育,照本宣科的教书现象在高校依然存在;二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和人文关怀不够,很多高校教师下课就走,学校辅导员也形同虚设,这都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什么是中华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君民相维的政治观、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倡导人们取大义,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刚健有为 ;

2、和与中;

3、崇德利用 ;

4、天人协调。

四、大学生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情操的陶冶、精神境界的升华、思维的活跃、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必促使大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事业、对他人、对客观世界产生深入思考,势必导致大学生乐于贡献、勇于探索、敢于开拓,势必加深大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的深刻了解和热爱,势必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意义重大。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是很多。虽然大学生获得中华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98.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学生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

在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评价方面,大学生主观性比较明显,客观性和理性化有待提高,这是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关系。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加上一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对历史真相叙述的误差,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风气,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五、在浮躁环境下,当代大学生该怎么做?

1、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四位一体”,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

主体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位教师所能单独完成的,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①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②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③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④社区资源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补充。

2、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3、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遴选出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体系庞大、内容驳杂,而且精华与糟粕皆有、金子与泥沙并存。对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泾渭不分、照单全收,必须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遴选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系列。

4、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首先,传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其次,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5、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调查表明,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但是各种途径的作用和有效性并不一样。我们认为,应该以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影视节目和电脑网络等四种途径为着力点。

不论通过什么途径,也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接受传统文化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功利思想是错误的,速成手段也行不通,我们认为,慢慢熏陶、长期浸染,才是传统文化教育必须

6、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历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7、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不仅仅会闹笑话和犯简单的错误,甚至对国家的荣誉及形象也会带来损失。清末文人龚自珍曾说:“灭其国不如先灭其史。”可见历史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参考文献】:

1、施仲谋.《中华文化传承》

2、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豆瓣.2008.3、《百度文库》

第五篇:语文教学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语文教学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语文学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这是因为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核心的作用。文化决定社会制度与机制,决定人们的思想信仰与精神状态以及道德观念。先进的文化是使“近者悦,远者来”的东西,是使社会和谐安定并繁荣发展的基础。只有具有先进的文化,才会形成先进的社会制度,形成先进文明的社会气氛与秩序,使人们形成先进的思想信仰、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没有先进的文化,社会进步与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我们创造出一种先进的文化来,以对人们和整个社会进行正确的号召、教育与规范、疏导。在这一过程中,语文学科就因其学科特殊性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甚至可以说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形成先进的文化。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进行透彻的认识。

对“语文”含义如何认识决定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界定。有的人认为“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字,起所突出的是语言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有的人认为“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学,其所突出的是语言和语文学科的文学艺术教育功能;还有的人认为“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化,其所突出的是语言和语文学科思想性作用。这几种认识都是对的,但每一种认识却有都是不全面的,若只坚持其中一种,就会不可避免的造成语文教学方向的偏颇。如果认为“语文”仅仅是语言和文字,就会导致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和突出字、词汇和语法的工具性作用,从而忽略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教育作用。如果认为“语文”只是语言和文学,就可能导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过于突出文学鉴赏的教育,忽略基本工具性的教育和独立思考的思想性教育。如果认为“语文”仅仅是语言和文化,虽然可突出彰显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作用,突出思考与反思,但若没有基本字词语法的积累,没有文学素养的积淀,那么思想的发展与成长就会陷入困境,其文化教育的目的也不能达到。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需要我们把以上三种认识串联归纳并使它们有机统一起来,得出一个整体的新的认识和界定。可以说“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化”是语文学科性质的三个台阶,“语言和文字”是基础性性质,“语言和文化”是最高级的目的性性质,而“语言和文学”是它们二者之间的桥梁。这三者是紧密联系且有机统一的。教育部颁布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对以上三种观点的总结和归纳。基于这种认识,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各种语文基本能力,还要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的教育,以使语文充分发挥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呢? 1、搞好写字教学,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汉字,并体会汉字的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写字教学做起。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与其他语言有着极为显著的不同,它的方块结构本身就有着美的、文化的蕴涵。汉字的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就源于这个特点。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一篇字迹流畅、字体优美的文章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往往会不由的产生爽心悦目的感觉,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而急切的看下去。这是书写优美的汉字对阅读者产生的心理效应,那么对于书写者呢?如果一个人能写得一手好字,他就会对自己有一种喜悦感或成就感,从而不惧于写字写东西。反之,如果这个人字写得不好,歪七扭八。他自己看了都不舒服,他就不会喜欢写字了,甚至会对他的母语产生疏离情绪。为此,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的从写字教学做起,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具有良好的写字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的写出一手好字,这样才能为他们喜爱祖国的语言打下良好心理基础。有人认为信息化时代,信息传递已经是电子化、无纸化,汉字的书写也就不重要了,这种认识是一种肤浅的错误。其原因是:其

一、书写的意义与作用是任何时候都无法取代的,其

二、语言符号尤其是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一种思想或精神。所以要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必须要搞好写字教学,要认真对待并上好书法课,让学生学会正确优美的书写汉字,以助他们喜爱祖国的语文。

2、搞好说话教学,使学生学会文明高雅的表达谈吐,抵制低俗语言 进行说话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敢说会说,还要让他们学会文明高雅而且准确的说,从而体会汉语的优美与严谨。这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语言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同时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文化。语言的词汇、短语、句子以及语法逻辑等往往展示着那种文化的特色,反映着那种文化的实质和内涵。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已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语言系统,其优美、高雅、准确且形象,成为世界语言之林中别具风韵的一种语言。例如农民把庄稼成熟晚的现象叫“恋秋”,把动物冬眠叫“避宿”,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强烈的文学与文化色彩。又例如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表达了人们对正义的敬仰和与尊崇。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气质就是在这些优美的语言中蕴藏与包含着的。为此要传承民族文化,就应该使学生从民族的语言中汲取营养。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用优美高雅的语言来感染与带动学生,让他们在言谈过程中文明、优美、高雅,甚至咬文嚼字的进行表达和交流,以使他们从中体会与感受民族文化,吸收并传承民族的精神与思想。同时在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一现象,即一个人的语言是否文明,他所接触的人的语言是否文明,往往会影响他对某种语言的情感,学生只有能够文明高雅的谈吐,不断接触文明高雅的语言,他们才能逐渐时体会汉语的优美,产生喜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从而对他们传承民族文化产生有利的影响。

3、搞好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学与文化素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记录与表现着人们的思想信仰、道德观念、理想境界以及精神状态。因而文学作品记录着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常常是靠文学艺术作品来传承的。一个人的民族文学素养往往在某一种角度上反映着他的民族文化素养。所以要传承民族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致力于努力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学素养,要搞好古诗文教学,让他们牢固的掌握相当数量的古诗文。要达到这一目的,其主要的做法是:第一、要选择那些思想格调高雅健康、积极向上,且能代表我们民族的优秀精神思想的作品来让学生学习,以保证学生能受到正确思想的影响,例如《诗经》中的《采薇》《东山》,《楚辞》中的《离骚》《国殇》,乐府诗中的《十五从军征》,《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曹操的《短歌行》,杜甫“三吏”“三别”等,以倡导中华民族的勇敢坚韧的阳刚之气,弘扬民族先人爱国爱民、心忧天下的情怀,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第二、要搞好教学中的鉴赏鉴赏教学,使学生能真正的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实质。第三、要搞好古诗文的记忆与背诵,让学生记忆背诵古诗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使他们形成深厚的民族文学积淀,以使他们形成深刻的记忆,一生都能时刻体会品位民族文化,从而有效的把民族文化向下传承。4、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使学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饿精华,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孤立的发展的,都在历史的进程中从其他的民族文化里汲取营养,不断发展丰富自己。如果一种文化不能接受或拒绝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其发展必定是缓慢甚至是停滞的。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发展我们 的新文化,形成我们的新思想、新精神。为此就需要我们对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广泛的学习借鉴和吸收。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学工作者要认真对待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要把他当作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其他民族与文化的一个桥梁,使学生了解世界其他民族人民的思想信仰、社会观念等,让他们以尊重的态度来学习,发现其他民族文化的光辉,给自己的思想做借鉴,养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也为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打好基础。

5、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具备过硬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能够吸收知识,还能领略其中的情操,品味其中的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类的文化主要是以书籍记录下来,并以书籍来传播的,因而对书籍的阅读就是文化传承与学习的最主要手段。为此语文教学中要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就必须使学生掌握过硬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养成强烈的阅读欲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对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掌握必要的阅读经验,以便于他们在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基本的文化学习与传承能力,从而使语文教学能够发挥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6、要培养学生较高级的阅读品位,自觉的接受高雅文化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阅读品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课程总目标中的第一条“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第二条中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第四条中的“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以及第七条中的“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等目标任务的完成,都要靠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这一基本手段。因为只有高品位的优秀书籍才能记载与传达优秀的思想和优良的道德以及深厚的文化,学生只有具有较高的阅读品位,才能喜爱那些高品位的书籍并受到良好的影响。所以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营养,接触并学习优秀的思想文化,就应该使学生有较高阅读品位,使他们能够进行高雅的阅读,进行较高品位的阅读。培养学生较高的阅读品位,对学生人生成长也与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利于他们形成高雅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有利于他们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所以无论从传承文化还是从思想道德教育来说,我们都要陪养学生较高的阅读品位。

7、搞好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端正的写作态度,提高协作能力。为了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写作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端正的写作态度,又要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这首先是因为优秀的思想文化需要强大的思想能力来构建,还需要借助高水平的写作能力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来加以阐述和传播。优美的文学作品可以为优秀文化的传播插上翅膀。唐朝时,盛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琵琶行》《长恨歌》等优美的诗篇文章遍及大江南北,影响长城内外的。因此青少年学生作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未来的传播者,是应该掌握良好的写作能力的。而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除了在语文教学中对他们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端正的写作态度。要让他们在写作中以诚实的态度并怀着责任感来写作,进行自己的思考思辩,反映与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思想。从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角度看,学生的“假话作文”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消除这一现象,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解释、传播思想文化的能力。同时由于写作是一种创新和创造,学生掌握了过硬的写作能力,就可以使他们掌握发展与创造文化的饿能力,从而使语文教学能够为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8、进行正确的文学鉴赏教学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心态。无论是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还是尊重学习是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这里面都有一个心态问题,若是心态不对,就可能对本民族或其他民族文化产生误读误判,或者戴着有色眼镜而形成曲解。所以要正确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就必须使青少年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文化心态,而文化心态形成与人的处世态度有关,与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鉴赏活动,尤其是如何在鉴赏活动中对任务进行评价有关。因为在文学鉴赏活动中,如何评价一个文学人物,要受到鉴赏评价者的思想观念、处世态度、政治立场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影响。而其反过来则也会对鉴赏者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如何评价分析人物,往往是在教学生如何认识人、分析人及如何对待人,以及如何分析对待客观事物,因而如何进行鉴赏教学,对学生的处世态度有着重大的影响,往往造成他们如何评价文学人物形象也就如何对待评价现实中的人和事,于是这也就对他们的文化心态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以往的语文鉴赏教学中,我们犯过不少错误,例如我们对孔乙己、范进、玛蒂尔德等一系列任务持以批判否定,乃至嘲笑讽刺的态度与立场,没有理智的,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角度来分析认识他们,这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有很多学生走向社会后,常本能的把人看的很坏,习惯于看人的阴暗面,当别人有了不足或失误,长于讽刺挖苦而缺乏宽容理解。他们对待现实中的人的态度与对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态度是何其相似啊。因而 在语文鉴赏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正确的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以人性的辨证的观点与立场为指导,对文学人物形象进行正确的认识,在剖析他们缺点的同时发现肯定他们的优点,例如孔已己的善良坚韧,玛蒂尔德的坚强诚信以及范进的执着等。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对待文学作品中人物,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会宽容尊重的对待人,学生只有具备这种心态,才能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才能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语文不仅仅是工具性学科,其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技能,它还是一门文化学科,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的教育,因此语文学科应当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指导思想,来开展各种相关工作。

下载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