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教案
《为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教案
寿光一中 郭丽娟
教学目标:
准确运用典型的论据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重难点:
1、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写出典型、概括性强的论据。
2、准确运用此论据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在议论文写作中,为了能使自己的论点更有说服力,就要为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文章中提供充分而有力的论据。
(一)学生了解
1、什么是论据?
2、论据有哪些分类?
3、对论据有什么要求? 老师明确:
1、论据:就是能够证明观点的材料。
2、论据的分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概括性的事实,典型的事例,文献数据等;一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客观规律,科学原理,名言警句等。
3、论据的基本要求:真实,合乎事实,准确无误;典型,也就是在逻辑上能够充分证明观点,并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充分,就是论据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质量。
(二)学生活动 A、学生辨析:
不同论据,同一观点,辨析优劣。
学生点评两篇病文,并修改其中一篇。
老师明确、强调:
典型的论据不仅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更要在逻辑上能够充分证明观点,在表述上还要力求概括,言简意赅。
B、练一练
训练要求:同一论据,不同观点。
论据材料:《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的故事。观点:
1、宽容
2、勇于改错
3、合作共赢
学生读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师生共同点评。
(三)老师课堂小结:
论据要真实、典型、充分,在论据表述时要言简意赅,概括性强,还要突出重点,能够围绕需要证明的观点展开论述。
第二篇:为伟大的时代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
为伟大的时代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
编者按: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 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和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为促进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约请10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畅谈体会。
坚守主体性、原创真正承担起历史使命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当代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守主体性、原创性,真正承担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在这方面,我们要向中国经济学界的两位先贤大师学习。
王亚南先生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和郭大力先生花了10年的心血,翻译出版了马克思的鸿篇巨制《资本论》。王亚南先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极力倡导“应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研究经济”,并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他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进行了深刻剖析和理论阐发,然后又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价值规律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中国经济原论》等重要专著。他身后留下了41部著(译)作、340多篇学术论文。
张培刚先生是国际公认的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在哈佛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至今仍然是获得威尔士论文奖的唯一一位亚洲人。张培刚先生1941年去哈佛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在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做过6年的农村调查,写作出版了《清苑的农家经济》、《广西粮食问题》和《浙江食粮之运销》三部著作。不仅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农业与工业化》是在此基础上写就的,而且在《浙江食粮之运销》中,他提出了交易费用与运输费用分开的理论,几乎与后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科斯同一时间提出同一问题。张培刚先生后来婉拒哈佛任教以及辞去联合国高官,满怀激情地想把自己的学识贡献给自己的国家。
王亚南、张培刚两位经济学界的泰斗人物,其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几乎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新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综合实力、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两位大师尚且能够在那样的条件下坚守中国立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今人仰止的学术成就。今天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适逢可以出大师而且能够出大师的时代,更应该坚守主体性、原创性,真正担当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首先,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良好的学风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是必须秉持中国立场,为我所用。
第二,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针对性。目标导向的针对性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导向的针对性在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三,我们要有底气、勇气跟踪实践的创新,推动理论的创新,形成体现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成果。以“中国学”为重要抓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凝聚思想共识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核心任务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宗明义地强调,“召开这些会议,目的是听听各方面意见,大家一起分析形势、沟通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未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上站位之高、思虑之深、谋划之全、发力之准,可谓前所未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我们围绕“凝心聚力”这一“圆心”,画好时代进步、民族圆梦的“同心圆”,增添了关键的一环,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当前,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实现“两个巩固”,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
要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心骨作用。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天然肩负着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中立主导、聚共识、扬主流的重要使命。当前,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来说,重要而紧迫的一项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贯彻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体现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要更多地贡献能够回应时代呼唤的思想精品。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阔步前进,实践中许多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亟需更为丰富、更加有效的学术和理论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聆听时代的声音,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人们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我们要坚持以当代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推出一批又一批充满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社科理论精品力作。
要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知识界人士。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界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并且是全社会知识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辐射源与风向标。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切实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着力,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使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真正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进而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知识界,同心共筑中国梦。◎
自觉担负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为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社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的前提下,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要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创新是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许多新的课题迫切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解答。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而悠久的文明、繁荣而厚重的哲学社会科学积淀,是我们今天接力奋进的力量源泉。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春天已经来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就是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就是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就是要在学科体系建设上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取得了一系列新跨越。实践呼唤广东社科界必须立足广东沃土,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广东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和概括,上升为系统化的规律性认识,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广东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统筹抓好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建设,加强广东特色学科和优长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逐步形成具有岭南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只要我们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能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应有力量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新形势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进号角。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统领,坚持正确导向,推动创新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江西力量。
一是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继续实施江西“青马工程”,重点扶持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的三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育青年学生,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打造江西理论网,建好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理论宣传和研究阵地。
二是坚持推进理论创新,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实施省社科理论研究创新工程,设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课题,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加强对江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三是坚持学科体系创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江西省重点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苏区振兴研究院”等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红色资源利用开发与思想政治教育”“陶瓷艺术设计”等一批立足江西实际的重点学科,大力推进江西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四是坚持评价体系创新,推出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江西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把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作为全省社科理论成果评选和省社科规划课题评审的基本要求。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设立江西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专项经费,资助出版50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优秀著作,进一步提高优秀成果的社会效益。◎
以讲话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社科强省建设
日前,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直抵宣传思想工作的灵魂,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的拓展和深化,必将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坚持“一个指导思想”,着力把牢发展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旗帜、根脉、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陕西作为高教重镇、社科大省,是各种思潮交融交锋的前沿。只有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才能在风云激荡中站稳脚跟。一方面要以高度的理论自信,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亮出来,解决好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三大课题,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要以战士的担当、战斗的姿态,对去意识形态化、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等错误倾向和言论,敢于亮剑、坚决破除,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
落实“三个体现”,着力破解陕西难题。“三个体现”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陕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13朝建都地;是革命圣地,有延安13年铸就的延安精神;是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丝绸之路新起点、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有着清晰的国家战略功能。对于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来说,关键是增强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在贯彻“五个扎实”的火热实践中挖掘新经验新问题,提炼新观点新理论,着力发出陕西声音、提出陕西方案、树立陕西形象、推动陕西发展。
突出“两手抓”,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去年以来,陕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晋升“国家队”,省里先后印发了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中特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正在修订社科评奖《办法》,正在与省内高校共建10个马克思主义学院、20个重点社科研究基地,深入推进陕西智库联盟建设,制定的陕西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即将提交省委审定。深化“两手抓”,提高社科发展能力,一方面要继续把中央要求和省里已经出台的政策落实好;另一方面要以改革的精神,统筹考虑学术学风学生学科,统筹解决成果的评价转化推介、哲学社科工作者的成长成才成家,努力走新路、发先声,激发起社科强省建设的持久活力。◎
下大气力和苦功夫才能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学习总书记的讲话,我深切地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下大气力、下苦功夫,才能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就会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绝非易事。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马克思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资本论》,不仅真正地实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变革,而且“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实质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提示了自身的发展规律,提示了“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伟大的社会理想,揭示了现实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之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之所在。离开对人类历史、特别是对“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现代人类就无法形成真实的社会理想和合理的价值诉求,就无法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成,就会失去凝聚共识和走向未来的理论支撑。我们只有下大气力、下苦功夫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为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作出我们的贡献。
作为“一整块钢铁”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作为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而存在,而且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的“学术”成果而存在。在马克思那里,“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在各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融为一体的。马克思的全部研究工作都是为了“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而为了“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又在各个领域进行了“都不是浅尝辄止”的研究,并因而“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对于包括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都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就会改变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大气力、下苦功夫,就会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作为,发出“思想之先声”。◎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之路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道路。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是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这就是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从中国实践出发,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解决和回应现实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实践提出的问题,是学术创新和理论发展的源泉。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都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哲学社会科学真正成为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的学问。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包容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不能闭门造车,盲目排斥异域文化。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当采取拿来主义态度,通过借鉴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丰富我们自身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但是,借鉴并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亦步亦趋。
二是要处理好把握好历史与当代的关系。这就是要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具有中国的底色,要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善于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营养,获取资源。我们要放眼未来,就不能忘记本来。只有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才能吸收到丰硕的学术营养,并构建我们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同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社会在不断发展,理论也要随着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空前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理论研究更要总结实践的经验成果,并根据实践检验理论,有独创性的成果都必须从时代出发,发出时代之声。
三是关怀人类和面向未来的关系。所谓关怀人类,就是要有人文精神,要有对普罗大众的关爱精神。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人文化成,就是要以人文精神引导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当今人文社会学科越来越细,但各门学科具有相同点,即都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命运和人的自由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和世界融为一体,同一个地球,同一份天地,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关注人类发展和人类前途,既要为中国谋,也要为世界谋、为天下谋,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未来关切。◎
第三篇: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参加会见并出席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
下午3时许,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京西宾馆会议楼前厅,同参加会见的同志们亲切握手,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经过亿万群众评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产生了。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光荣当选的全国道德模范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者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见到出席会议的年逾90的龚全珍老人,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我向大家介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刘云山在座谈会上说,总书记接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道德模范的亲切关怀,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和基础,要始终把弘扬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要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道德建设,做实功而不务虚名,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好工作,推动道德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要把道德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各方面,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爱民之心,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引领者,以优良党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刘延东参加会见并在座谈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刘奇葆参加会见并出席座谈会,栗战书参加会见。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教育部、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的负责同志作了发言: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张丽莉,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孔凡成,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热汗古丽·依米尔分别发言。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往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文明委委员出席座谈会,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等参加座谈会。
[视频]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第四篇: 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3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会议宣布了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和机构设置,审议通过了有关工作规则和改革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研究了近期工作。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军委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抓得很紧,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全军上下形成了拥护支持改革的浓厚氛围。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狠抓落实,确保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工作起好步、开好局。要继续加强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全军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军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强调,要着眼实现强军目标,正确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原则。要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优势。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好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坚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要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深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制度支撑。要牢牢把握积极稳妥这个总要求。该改的就要抓紧改、大胆改、坚决改。同时,重大改革举措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稳妥审慎。改革举措出台之前,必须反复论证和科学评估,力求行之有效。
习近平强调,领导小组要履职尽责,对改革工作实施坚强领导。要强化集中统一领导,搞好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导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要坚持科学议事决策,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范长龙,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许其亮,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
(原标题: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五篇: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习近平讲话))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2013年9月26日)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我向大家介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要点